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旱灾、洪涝、寒潮

旱灾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旱灾对农业影响的特点

1.晚 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发育后延,成熟期推迟,普遍变成晚茬作物。

2.弱 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

3.乱 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整齐,给管理造成困难。

4.慢 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洪涝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对农业的危害

洪涝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由于持续较长时间的强降水或者雨量过分集中,常常导致农田被淹或积水。当农作物被水浸没时,就切断了作物与大气的接触,致使作物

呼吸作用受抑制而引起生理障碍。这时作物仅能靠水中溶解氧获得氧气供应,时间过长就会发生呼吸困难,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被迅速消耗,进而出现呼吸停止,根系变黑,以致枯死。同时由于洪水进入农田夹带的泥沙沉积,造成植株被埋没、折断、倒伏等直接机械损伤,并诱导病菌侵染,加重危害。

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寒潮

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 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使气温在24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洋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讽为寒潮发生。还会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寒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农作物发生霜冻害或冻害。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冻害和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寒潮冻害特指冬季严寒对越冬作物的冻害。寒潮天气过程是高纬地区大规模的强

冷空气南下,使经过之地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当气温下降到0℃(冰点)以下或较长时间持续在0℃以下,就会引发越冬作物的植株体结冰而丧失一切生理活动,造成植株枯萎或死亡,严重的低温也能引起牲畜患病或冻死,造成严重的农牧业气象灾害,即寒潮冻害。寒潮冻害主要是0℃(冰点)以下的低温造成植物组织冰冻而受害。很多研究成果表明,低温导致细胞组织结冰是植物死亡之原因。

寒潮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洪涝灾害后防病的健康教育讲座

洪涝灾害后的防病知识 暴风雨引起的洪涝灾害,极易造成各种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广大群众在权利开展抗洪救灾的同事,必须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何自我抗病能力,认真做好各项灾后防病工作,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注意饮食卫生 受灾后,不要引用被水淹、变质何受污染的食品,不要吃未洗净的瓜果,不要吃馊饭菜,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也不要吃。尽量不吃凉菜,汛期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很多,要坚决禁止其上市,千万不要引用,此外,还要防止误食有毒蘑菇,野菜、野果等。 受灾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回复生产时,必须对环境、生产和销售工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交叉污染,把洗净的食具放到沸水中,煮沸15分钟后方可使用。 加强居室环境卫生 洪涝灾害过后对居民居住环境进行整治、消毒,能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灾后的室内消毒工作:84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后将房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喷洒,墙面撒一层石灰,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室内通风干燥后方可进入居住;日常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消毒或者在阳光下暴晒2.消除住所的污染,填平周围的坑洼,消除杂草,垫上沙石新土,四周挖排水沟。 3.家具都要清洗一边再放入居室。 注意进水卫生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者刷牙、漱口,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 灾后,选择水源的顺序是井水、河水、湖水、塘水。水井周围20~30米范围内设置标志。饮用水塘不允许洗衣、洗菜、饮牲畜等。生活污水要林勇排水沟引至远离临时居住地和引用水源的地方,动物尸体要尽可能焚烧和深埋。 其次,存水用具(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灾区做好饮水卫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喝开水,不喝生水。 消灭鼠害 1.洪水期间鼠类集中在高低,局部密度很大,可用人力围打,或者下诱鼠笼。 2.保护好食物和粮食,防止食物被鼠类污染。 3.灭鼠的诱饵毒杀,灭鼠种类较多,应按具体使用说明,或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使用中应防止人畜中毒。 4.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鼠类,死鼠应该在远离水源的地方烧毁或者深埋、5.灾后重建房屋时,墙和室内地面要建好,设法不让鼠打洞。 防蚊灭蚊 1.夜间睡眠挂蚊帐。 2.露宿或者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该涂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心得体会: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心得体会: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地球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水利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能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与技术支持。与常规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监测周期短、获取资料及时、可全天候工作以及经济、客观等优势。不受地域、灾害和恶劣天气限制的特点使其有能力进行连续不断的动态监测。随着航天技术和地球空间数据获取手段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阶段,已具备全方位为防汛抗旱提供动态、快速、多平台、多时相、高分辨率监测的平台基础和技术条件。 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洪涝灾害监测评估 洪涝灾害的监测在本质上是对水体面积的监测,灾害发生时水体面积与水体本底面积(正常状态时的面积)之差就是受淹面积。水体提取是基于水体在可见

光波段的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在红外波段反射率降到最低,在微波段则是由于水面镜面反射导致后向反射少的电磁波响应特征,这是遥感影像提取水体的主要依据。本底水体主要用可见光影像提取,而灾害发生时的水体主要依靠可全天候全天时监测的微波影像提取。目前,可供水体提取的遥感卫星数据有很多种,空间分辨率从几百米到米级甚至亚米级,可视实际需要选用。航空遥感,尤其是无人机具有更高的自主性,是实时监测的重要手段。 由于遥感数据,尤其是国产数据源的不断丰富,实现洪涝灾害全过程监测是可行和必要的,以利于防洪救灾的决策。 目前洪涝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各行政单元内受淹总面积和各类土地利用的面积,特别是耕地和居民地面积,重要工矿企业、大型商场、医院、学校、受淹历时、水深、影响人口、受淹铁路和公路的长度。 洪涝灾害评估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空间展布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受淹范围与行政界线是不一致的,以行政单位统计的社会经济数据必须展布到空间上。受淹范围内的耕地、交通、重要工矿企业等一般比较明显,可直接提取。但受淹房屋间数和受影响人口要通过受淹居民地面积估算。同样的居民地面积上,居住的人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基本概念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的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降雨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份饱和,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此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因素 具体来讲,人类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毁林开荒。毁林开荒致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加大和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使灾情加重。同时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了水库、河道的调洪和行洪能力。 ②、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积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另外,新增城镇多向低洼处发展,由于必要的防洪排涝设计跟不上,行洪河道演变成排水沟,必然加重洪涝灾害的损失。 ③、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由于不顾地质条件,不合理的开挖,弃土弃

渣和盲目与河争地,挤占行洪河道,造成山洪泛滥,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加重山洪危害。 山洪灾害发生的前兆 强降雨的前兆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山洪灾害的危害性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基础设施毁坏、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危害。 避灾躲灾常识 1.防范 每个人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建房、修路要远离河滩、沟谷、低洼地带和不稳定山体; 无论是在居住场所还是在野外活动场所,都必须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要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的洪水预警信息,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严禁涉水行走,更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一旦认定情况危急时,除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邻里报警外,应先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2.报警 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要采取喊话、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23____________分配不均,因此我国洪涝灾 ○ 害主要集中在○24________季。 25____________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 3.○ 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26________原因。我 27________面积缩小、○28国河流上游地区的○ ____________加重,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等,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旱灾的特征 1.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次数多 B.持续时间长 C.影响范围广 D.南方成灾率高于北方 考查点2 旱灾的成因 2.关于我国干旱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将减少干旱的发生 B.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可增加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C.人口数量增加是用水量增加的唯一因素

D.为减少干旱发生,应减少工业生产 考查点3 洪涝的成因 3.形成我国洪涝的原因有( ) ①锋面雨带②热带气旋③寒潮④西风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查点4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 4.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洪涝灾害北方多于南方 B.我国东北一定不会出现洪涝 C.我国长江以南以6~9月份降水最集中 D.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夏季洪涝 方法技巧练 方法我国季风气候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 )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其他洪水 方法技巧(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的关系 时间强降水集 中地区 原因 4、5月份华南一带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

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1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我国的干旱灾害和洪 涝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成因。 2.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3.提高对干旱、洪涝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我国旱灾的 主要特征 出现次数① 持续时间② ③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 受旱率、成灾率④南方地区 2.我国旱灾的成因 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降水的 ⑤变化是形成全国各地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 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 ⑥;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⑦ 和⑧;西南地区⑨比较严重 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⑩、耕地少,北方 ?、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的 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我国耕地? 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 二是我国北方地区?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 受?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是我国 人口增加,导致?持续增大。工业的 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成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________所形成的,我国夏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2.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所以__________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且 ____________分配不均,因此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 3.____________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________原因。我国河流上游地区的________面积缩小、____________加重,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 水不畅等,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_冯锐

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 冯锐 张玉书 陈鹏狮 张淑杰 纪瑞鹏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沈阳 110016) 摘 要 利用NOAA/AVHRR气象卫星实时监测到的洪涝灾害数据与GIS技术相结合,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1为依托建立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系统可提供洪涝区域内居民区的受淹数据,并进行受淹区域的比例系数计算,提供水田、旱田、林地、灌丛、果树和草地等淹没面积的信息。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遥感数据 评估系统 洪涝灾害是辽宁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影响严重,其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严重。因此,在洪涝灾害发生后能迅速对灾害损失做出评估,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辽宁省洪涝灾害遥感评估系统应用NOAA气象卫星重复周期短、时间分辨率高的优点,将其与G IS技术结合,可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快速、准确地提供淹没区的空间及属性信息,并利用新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地区进行相关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开发目标 系统开发目标是将监测到的洪涝区域显示结果与地理信息叠加显示,在此基础之上实现这些结果与地理信息之间在空间上的相关查询和分析功能。 1.2 系统结构 1.2.1 数据库的建立 1.2.1.1 地理信息数据库 根据洪涝评估所需的地理信息,归纳整理成一定结构的数据库[1]。系统的数据兼容性好,不仅可利用其他软件生成的空间、属性数据,同时系统生成的数据也同样可被其他软件使用。 1.2.1.2 灾情实时监测数据库 灾情实时监测为DBASE数据格式数据,利用N OAA气象卫星数据转换的洪涝区域数据[2]。 1.2.2 系统功能规划 虽然ArcView具备地理信息的显示、查询和分析功能,但发生洪涝灾害后,对财产损失的评估属于一些特殊功能的组合,这样就必须利用A rcV iew提供的Avenue编程语言进行再开发。系统调用ArcView库函数开发了应用程序。程序提供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界面,可以根据用户使用菜单、对话框等形式给出指令完成上述功能。 2 系统数据库 2.1 地理信息数据库 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一般来说,在GIS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两类,即描述研究对象空间位置的空间数据以及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属性数据。 系统开发过程中选择在进行财产损失评估时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建立数据库。各有关部门现状信息以数据专题层的形式进行存储,包括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如表1。 表1 财产损失评估地理信息背景数据库 数据库类型空间数据形式包含的主要属性数据信息 居民区数据库面状名称、范围 水田数据库面状面积 旱田数据库面状面积 林地数据库面状面积 果树数据库面状面积 灌丛数据库面状面积 草地数据库面状面积 行政区划数据库面状面积、各市名称 2.2 实时监测灾害数据库 转换的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在进行财产损失评估时用于叠加、显示。 3 系统损失评估功能的开发 在及时监测到洪涝灾害发生区域后,如果能快速、准确地统计出洪涝灾区的居民区、水田、旱田等淹没情况,对有关部门实施救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系统开发时,将财产损失评估分为全省范围内的财产损失评估和各市的财产损失评估。在调用此功能模块时,首先显示全省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背景数据,包括显示辽宁省行政区划,居民区、水田、旱田分布等图层;其次调入洪涝灾害实时监测图层,并可根据所需评估的区域不同,在视窗内显示全省或者各市的数据图层,在此之后即可对有关区域进行财产损失评估。在进行财产损失评估时,通过对弹出式对话框的调用,对要评估的项目(居民区,水田、旱田、林地、灌丛、果树和草地等)进行选择后,即可对有关区域内所选择的各个项目受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在进行受淹数据统计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各个项目受淹区域的比例系数计算。进行比例系数计算是由于发生洪涝灾害时,如果某一旱田或水田面积较大,那么落在洪涝区域内的并不是此块旱田或水田的全部,这时需要将落在洪涝区域内的面积与此块旱田或水田的全部面积的比值计算,以便精确洪涝区域内的受淹项目的面积。这一部分通过链接V isual C++编程语言实现[3]。 (下转第43页) 收稿日期:2003-12-03;修订日期:2004-03-18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教案1 湘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教案1 湘教版选修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 2.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3.知道并能说出寒潮及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能在图中指出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 4.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提高对地理资料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地理空间思维。 3.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干旱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间的关系,运用联系的、综合的分析方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建立起联系的、整体的地理知识结构。 4.通过比较分析四种气象灾害在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形成原因、基本危害等方面的异同,认清本质,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气象灾害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对基本国情深入了解的愿望,增强使命感。 2.全面分析各种灾害的产生原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正视灾害的发生,端正按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3.掌握我国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防灾减灾的思路。 4.充分认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每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 每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洪涝灾害事故应急预案.doc

LOGO 洪涝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迅速、正确地对洪涝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响应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石横焦化公司洪涝灾害事故的紧急处置。 1.3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3.1 事故类型:溺水、触电、停产。 1.3.2 危害因素分析: 1.3. 2.1 在抢险过程中,造成人员溺水或触电。 1.3. 2.2 因降水大造成积水,夹杂着杂物倒灌入皮带地下通廊、配电室、煤场电缆沟等低洼区域,影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造成停产。 1.4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一旦发生洪涝灾害事故,遵循:恢复生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的原则进行应急救援。 1.5 组织机构及职责 1.5.1 应急组织体系

为加强对抗灾抢险的组织领导,成立焦化公司洪涝灾害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1.5.2 指挥机构职责 1.5. 2.1 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完善及组织培训和演练; 1.5. 2.2 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抢险和生产恢复工作; 1.5. 2.3 事故原因的分析、处理、报告及预防措施的制定; 1.5. 2.4 事故损失的统计等工作; 1.5. 2.5 预案执行情况的评价、考核等工作。 2 预防与预警 2.1 危险源监控 各工段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各生产工段配合对各生产区域及生产作业过程加强事前检查,演练应急救援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使救援力量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2.2 预警行动 不管由于何种原因,一旦出现暴雨恶劣天气,引发焦化公司洪涝灾害事故的征兆,即进入预警状态,立刻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同时各专业人

洪涝灾害灾后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灾后防病知识要点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的增加,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 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

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以下为洪涝灾害后重点疾病防控要点。 霍乱 不进食生的海(水)产品,海(水)产品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煮熟后食用,清洗海鲜人员要彻底洗手再接触食品和餐具;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避免大型聚餐和吃剩饭菜;不随地大小便,更不要在水井和河边大小便;发生无痛性腹泻和呕吐须立即就医;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地面、容器、厕所、水龙头、衣物被褥等应进行清洁和消毒。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据专业机构推荐可及时口服霍乱疫苗。 细菌性痢疾 不进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瓜果要削皮吃,少吃凉拌菜,不吃或少吃熟肉凉盘食物;食用生大蒜有助于预防;食物加工要煮透;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防止饭菜被苍蝇叮爬;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不随地大小便。发生水样便、稀便、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应立即就医。儿童发生高热惊厥应就医排除是否为中毒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和瓜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鲜。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合格瓶装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目前伤寒、副伤寒病情一般不典型,当出现持续3

组织与指导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

组织与指导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 启动

备注: 一、关于洪涝灾害事件分级 (一)特别重大(Ⅰ级)事件 1、较大范围内(一个设区市以上)24小时累计面雨量超过150毫米,或48小时累计面雨量超过230毫米,或72小时累计面雨量超过300毫米,并且省气象局(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2、钱塘江干流及乌溪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等重要支流和瓯江干流、东苕溪干流等一条主要江河控制站或杭嘉湖平原河网代表站水位全面超过保证水位(危急水位)。 3、新安江水库水位达到106.5米,并预报将超过107米。 (二)重大(Ⅱ级)事件 1、较大范围内(一个设区市以上)24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00—150毫米,或48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60—230毫米,或72小时累计面雨量达200—300毫米,并且省气象局(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或大暴雨。 2、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超过300毫米,并出现重大灾害。 3、钱塘江干流及乌溪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等重要支流和瓯江干流、东苕溪干流等一条主要江河控制站或杭嘉湖平原河网代表站水位全面接近或部分达到保证水位(危急水位),并根据预报将超过保证水位(危急水位)。 4、新安江水库水位达到105米,并预报将超过106.5米。 (三)较大(Ⅲ级)事件

1、较大范围内(一个设区市以上)24小时累计面雨量达80—100毫米,或48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20—160毫米,或72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50—200毫米,并且省气象局(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或大暴雨。 2、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达200-300毫米,并出现较大灾害。 3、钱塘江干流及乌溪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等重要支流和瓯江干流、东苕溪干流等一条主要江河控制站或杭嘉湖平原河网代表站水位全面超过警戒水位,并根据预报水位仍将上涨。 4、新安江水库水位达到104.5米,并预报将超过105.5米。 (四)一般(Ⅳ级)事件 1、较大范围内(一个设区市以上)24小时累计面雨量达50—80毫米,或48小时累计面雨量达80—120毫米,或72小时累计面雨量达100—150毫米,并且省气象局(台)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2、某一区域出现短历时强降雨,3小时达100—200毫米,并出现灾害。 3、钱塘江干流及乌溪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等重要支流和瓯江干流、东苕溪干流等一条主要江河控制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4、新安江水库水位达到103米,库区发生强降雨,水位迅速上升。 根据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的洪涝灾害事件分级,分别启动相应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二、关于紧急防汛期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一)江河干流、湖泊的水情超过保证水位或者河道安全流量的;(二)大中型和重要小型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的;(三)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的;(四)有其他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的情形。 在紧急防汛期,有权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作出紧急处置;可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指定避灾临时安置点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必要时,省防指可督促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依法实施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有关部门和单位可采取停止户外集体活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停课、工厂停工、市场停市以及交通管制等必要措施。在紧急避险

洪水过后注意事项

洪水过后注意事项 水,对于每一生物而言,是生命之源;但过多的水却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会给一些生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洪水过后,我们需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可进行集中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切记不可将洪水淹死的家畜宰杀后进行贩卖或私自食用,以免发生疫情。 2、洪水过后,需及时清扫被洪水浸泡的房屋,清洗被浸泡过的家具,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可选择将清洗过的家具物品在太阳下晒一晒。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防疫人员做好消、杀、灭的工作。 3、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如果为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可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对于垃圾的处理,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4、对于有车一族的人,对被洪水浸泡的汽车进行消毒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或擦拭。具体方法如下:使用75%酒精或使用2%过氧乙酸,按每立方米8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以每立方米50毫升的量,采用喷雾法30分钟。但要注意,对车厢内空气消毒是在车内无人的情况下,用紫外线照射或用换血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消毒完成后,开窗通风5-6分钟(不锈钢制品用75%酒精擦拭,其他化学消毒剂有腐蚀作用)。车厢内的设施应用清水擦拭,再用清洁的棉布擦干,以便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5、洪水过后,作为个体应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生吃海水

干旱、洪涝、寒潮灾害

旱灾、洪涝、寒潮 旱灾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旱灾对农业影响的特点 1.晚 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发育后延,成熟期推迟,普遍变成晚茬作物。 2.弱 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 3.乱 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整齐,给管理造成困难。 4.慢 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洪涝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对农业的危害 洪涝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由于持续较长时间的强降水或者雨量过分集中,常常导致农田被淹或积水。当农作物被水浸没时,就切断了作物与大气的接触,致使作物

呼吸作用受抑制而引起生理障碍。这时作物仅能靠水中溶解氧获得氧气供应,时间过长就会发生呼吸困难,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被迅速消耗,进而出现呼吸停止,根系变黑,以致枯死。同时由于洪水进入农田夹带的泥沙沉积,造成植株被埋没、折断、倒伏等直接机械损伤,并诱导病菌侵染,加重危害。 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面积约一亿亩,成灾6000万亩,因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上百亿公斤。 寒潮 是指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 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使气温在24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洋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讽为寒潮发生。还会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寒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造成农作物发生霜冻害或冻害。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冻害和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寒潮冻害特指冬季严寒对越冬作物的冻害。寒潮天气过程是高纬地区大规模的强

水灾应急知识

水灾自救知识 北京一场大雨过后,一些车主开始在车中准备应急装备,很多人在网上讨论身处丁先生的处境如何自救、用什么器物帮助逃生,更多人开始思索学习一些技能和知识给自己的安全提供一道保障。希望这是国人普遍重视自救技能的开始;希望国内的大中小学校都能教授必要的自救技能,比如爬树,比如游泳,比如避震避火;希望国人能从自救教育中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也学会尊重别人的生命,这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是幸事。暴雨山洪发生前冷静沉着发生后果断应对 暴雨洪水发生前,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建房,避免将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迹象。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准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砂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发现重大征兆或已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

密切注意滑坡异象及时正确逃生自救 大雨过后或连续阴雨天气,是山体滑坡最易发生的时期。居住在有山体滑坡隐患的山脚低洼处,一时不能搬迁的居民,要随时注意检查房屋、地下室的墙面是否存有裂缝、裂纹;观察房屋周围的电线杆是否有向一方倾斜的现象;房屋附近的柏油马路是否发生变形等。一旦发现屋后山体有滑坡等迹象时,应立即向家人和周围邻居发出口头警报;同时通过电话或派专人迅速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并随时做好各项避险准备。在避险时,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避,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同时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易受水灾侵害地居民要注重日常防范 平时注意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汛期时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地处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家中常备如船只、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通及窨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这些都是洪水来临时的危险地带,应注意避开。

关于洪水过后饮用水的安全常识

关于洪水过后饮用水的安全常识 灾后饮用水应采取哪些卫生措施? (1)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在重新使用前,必须清洁消毒,检查水的清洁度是否混浊、水中是否有疑物,水有没有恶臭味,还需取水化验,细菌指标合格后方能饮用。 (2)在灾区发放消毒剂,说服、宣传、教育群众对饮水采取消毒 措施。 (3)对过去饮用地面水源的地区,可在恢复生产的同时,建立简 易的集中式供水设施,以保证居民的饮水卫生。 灾后饮用水要注意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灾害,对人们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水。那么,洪水灾害对生活饮用 水可造成哪些方面的卫生问题? (1)饮水水源的污染:洪水灾害时,饮用水水源污染来源主要是 厕所、粪缸及禽畜棚内的人畜粪便,地面上堆积的垃圾和污水通过 洪水进入水田而造成污染,主要是生物性污染,从而传播水介传染 病(通过饮用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水)。同时,局部地区由于洪水上涨 淹没了生产场所、仓库、有害废物堆积点等,使农药、化肥及其他 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而造成化学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水源的危 害很大,有时很难一时消除。这类污染首先要找到根源,是什么物 质污染了水源,最后请防疫部门的专家来鉴定,然后制定相应的预 防措施。 (2)临时供水的水质卫生问题:由于水源污染、给水设备掩埋或 者毁坏,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供水中断,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寻找新 的水源,这种新的水源就面临着卫生问题。一是在城镇会有消毒车 或自备的供水设备运水,这就应注意运输工具的洁净,切不可用不

加消毒的车辆供水;二是在农村一些水井被淹没,除从外部调运的清 洁水外,井水一定要消毒,待处理后再使用。 怎样选择灾后饮用水水源? 灾区的饮用水应首先保证饮水的安全性,以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其饮用水的供水有如下几方面: (1)外部运输清洁水:洪水过后,其居民正常的饮水渠道全都被 污染,通过这些渠道供应的水就不能饮用了。这时,往往由政府组 织从外运输清洁水。但应注意一些平时不用的装水管道、容器及运 输工具等的消毒。因为这些东西平时不用,只有紧急时才用,所以 消毒一定要跟上。常用的有消毒车。 (2)容器储水:受灾地区在供水中断后,居民都会用最普通、最 原始的方法把净化后的雨如或地面水储藏于缸、盆、桶等容器中, 但是这些容器的水在饮用前必须经过净化消毒。 (3)以地面水或洪水作为水源: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选择上游 水区作为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定一定区域;在内涝死水地区,应 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源取水点。在取水点划定区域内,禁止排放粪便、污水和垃圾。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在取水点设水 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取水应使用专用的取水桶。取 水时间以清晨为宜。饮用水的水源取水点应设专人看护,防止污水、洗涤及放养禽畜等造成的污染。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课时1 干旱与洪涝学案 湘教版选修5

课时1 干旱与洪涝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三是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2.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春旱和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二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洪水灾害(讲义)

1.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 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 暴雨洪水主要有台风、锋面 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 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 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 川融水形成的洪 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 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 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 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 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3. 雨涝 (1)分布: 我国特大洪水点位主要分布在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 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5.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典例精析】

洪涝灾害后饮用水与环境的处理消毒方法

洪涝灾害后饮用水与环境的处理消毒方法 为做好洪涝灾害后饮用水和环境的消毒与处理,根据《全省救灾防病预案》结合温岭实际特制订本方法。 一、饮用水管理与消毒 洪涝灾区的水质特点一般是浑浊度高,微生物污染严重,为保证饮用水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必须对饮用水质采取应急措施。 (一)饮用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1、洪涝退水后,原有水源取水点所在处污染严重时,应及时清理污染源、污染物,必要时在上游另选合适取水点。 2、饮用水源取水点应有防护措施或设专人看护。 3、受损毁、淹没的供水设施修复。 (1)积极抢修和恢复损毁的集中式供水设施,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理、冲洗和过氯消毒。 (2)受水淹没或严重污染的井(包括集中供水的清水池等),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掏冲洗沉积污物,整修井台、井壁及进行过氯消毒。 4、在正常供水中断的局部地区以及集中的临时居住点,有条件的也可以采取从外部输送清洁饮水的临时性供水措施,但要防止输水、供水过程中的水质污染。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灾民对饮水卫生意义的认识,普及饮水净化,消毒常识,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水。 6、开展家庭缸(桶)水的净化消毒(消毒方法见后)。 7、加强饮水水质监测及消毒效果的监测评价,督导灾区饮水卫生。 (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1、农村自来水 (1)加强净化设施的运行管理 灾区地面水有机物污染严重,浑浊度普遍较高,对受灾期间仍能维持供水的水厂,应充分发挥现有的混凝沉淀过滤设施的作用,加强运行管理和规范操作,提高水质净化效果,改善供水感官性状,确保水质消毒效果。 (2)提高饮水消毒的加氯量 洪涝灾区地面水源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必须提高饮水消毒的加氯量。应开展有代表性水源水需氯量监测,确定水消毒的加氯量,指导水消毒工作实施(也适合分散式供水)。通常由于洪涝灾害引起的水源污染,水消毒加氯量比灾前或同时期未受灾时增加30-100%,有效氯投加量范围在1.5-2.5mg/L。 (3)强化消毒措施 对于缺乏消毒措施的农村自来水厂(站),在洪涝灾害期间仍在正常供水的,必须采取强制性消毒措施,安装或增加必要的消毒设施。常用的方法有:在一级泵(原水泵)前,投加漂白粉澄清液或在过滤后清水池投入漂白粉澄清液;对于无调节水池的直供水厂,不管何处投加消毒液,都必须确保水与消毒剂接触30分钟后出厂。 (4)消毒后水中游离性余氯要求 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水消毒30分钟后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 考虑到洪涝灾区的生物性污染严重等因素,因此对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游离性余氯量要求也必须适当提高(也适合分散供水的消毒)。 农村简易自来水厂(未处理,部分处理): A.出厂水游离性余氯应不低于0.5mg/L。

09洪涝灾害雷达遥感监测方法

09洪涝灾害雷达遥感监测方法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方法:光学遥感方法使用最多的是美国NOAA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也使用风云气象卫星开展洪涝灾害的监测;微波遥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主动成像的雷达遥感方法进行洪涝灾害的监测。 水体光谱特征,CH3小于图像平均值为洪水期,反之为非洪水期;CH1相对减小,CH2相对增加,有向陆地逐渐过渡的趋势,往往该部分水体被陆地包围或覆盖在陆地上。 水体空间特征,水体相对于陆地或云层等呈现出较为均一的图斑,无明显纹理特征;水体图斑边界相对云层较稳定,河流的现状特征(湖泊、海洋的面状特征)较明显。气象卫星高时间分辨率、成像范围大等特征使其成为大范围洪涝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 洪涝灾害雷达遥感监测: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数据获取能力和对一些地物穿透的能力,成为监测洪涝灾害最为有效的遥感技术之一。多颗在轨运行的航天雷达卫星在时相互补,可对同一地区形成连续观测。灵活、机动的机载雷达系统可用于特殊时期的快速监测,这些从技术上保证了采用雷达监测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水体由于镜面反射回波强度较小,在图像上呈现出暗色或黑色,而陆地的回波强度较大,呈现灰白色或黑灰色,故在雷达图像上水陆界线分明,可以清晰地看到洪水到达地段及其淹没范围,利用雷达孔径图像能很快地监测受灾地区的情况。发展SAR图像与其他图像的融合势在必行,受灾中的SAR 图像和灾前的TM或ETM、SPOT等多光谱光学图像数据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基于DEM的SAR图像洪水水体的提取,在地形数据的支持下,实现星载SAR图像洪水水体的半自动提取。 洪涝灾害SAR图像斑点滤波方法:斑点滤波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从含有斑点的SAR图像中恢复SAR图像;进行反演工作需要图像像元值的可信度,感兴趣的信息是面目标,如果还考虑边缘保持的情况则没有多少意义;而如果进行边缘信息提取等工作,主要考虑的是边缘信息,这种情况下考虑其他标准是不必要的。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SAR图像地表淹没程度分析:SAR由于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一定条件下能穿透植被冠层,在植被冠层和水面之间形成双向散射,因而能监测到植被覆盖下的水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植被覆盖下的淹没范围。完全被淹没的水域呈镜面反射,植被覆盖的半淹没区呈双向散射,而未被淹没的区域呈漫散射。空间自相关特性,在SAR图像上的表现就是图像灰度值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图像的纹理特征。不同淹没程度下的地表在图像表现出不同空间自相关性和纹理特征,而半变异函数能充分反映图像数据的随机性和结构性,即充分反映了图像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纹理特征。 半变异函数理论:变程,描述了当观测变量的空间依赖性达到最大时的地面距离,它和图像中地物的大小有关,反映随机变量的影响范围。基值,定义了从数据中获取到的最大的半变异值,和被地物覆盖的区域范围有关。基台值,表征了观测数据之间的随机方差或者是空间独立变量,不受位置改变的影响。 基于纹理与成像知识的高分辨率SAR图像水体检测:由于SAR侧视成像,根据像素灰度值很难将地物阴影和水体分开,采用DEM来模拟雷达图像,从中获取山体阴影,将水体和山体阴影分开,实现水体检测,也可以对光学图像和SAR图像融合来提取水体,小目标往往以纯像元形式存在,能够反映小目标的散射特征、位置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复杂信息。基于知识的目标检测是根据目标成像机理、拓扑关系、几何形状与结构信息、目标纹理特征等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分析:面向对象方法,不再以单独像元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地物对象为研究对象,可以灵活地利用地物本身的光谱、形状等信息,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分类精度。通过多尺度分割技术将图像分割成代表图像信息的对象,再利用对象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光谱、形状等)对对象进行分类。其采用模糊分类法,对类进行描述时采用了隶属度函数的方法,代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