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12: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点12: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12 古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

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答案】

1.车马喧真意

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例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

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案】

(1)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2)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示例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解答此题,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此句意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抓住“水、山岛”等景物,描绘出浩荡壮观的景象。

示例:在这水波摇动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2)此题考查诗句的鉴赏。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丰富的想象”这个角度。诗歌前四句描写沧海景象,有静有动。后面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运用想象,译为: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壮志。

示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进一步描绘了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也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1、古诗词描绘画面常见的题型主要有: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答题策略:

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子。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根据诗歌的语境,抓住主要景象或形象并概括出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分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注意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回答要具体。

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应对策略如下:

(一)品味炼字类

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

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

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

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

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

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描述画面”这一考点。

1.【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模】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合理想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地的上空。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孤寂悲伤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飞入“胡天”,以突出诗人孤寂飘零的感受来作答。

示例:飘飞的蓬草孤孤单单地出临汉塞,北归的大雁飞入了塞外的天空。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者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营造了“苍茫”的意境。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运用衬托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悲伤之情。

2.【2022·湖南永州·一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因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而以老夫自称。B.“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渴望朝廷派遣钦差冯唐来传达旨意,提拔重用自己。

C.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风格豪放,超迈洒脱。D.词的结尾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请发挥想象,描绘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

【答案】

(1)B

(2)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的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都来了,看他们的太守行猎,好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解析】

(1)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作者运用典故,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所以B项中“词人渴望朝廷派遣钦差冯唐来传达旨意”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2)此类试题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展现其场景作答。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刻画了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人数之多,行走速度之快,狩猎队伍的声势浩大和雄壮;“为报倾城随太守”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据此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太守出猎时的壮观场景即可。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意即可。

1.【2022·广东广州·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蒹葭杨柳似汀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说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答案】

(1)描述了一幅烟迷蒹葭、雾锁杨柳,颇像水中小洲的萧条荒凉的画面。

(2)这句诗既描写了雨即将来临,咸阳城东楼充满风声飒飒的自然环境,也暗指当时唐王朝危机四伏的局势;后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的能力,注意抓住重点意象分析。“蒹葭”,即芦荻,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据此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山雨欲来风满楼”结合前一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可知,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山雨欲来风满楼”既是自然界中人们十分熟识的规律,又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或政治局势的体验,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描写动感鲜明,意象生动,含蕴丰厚,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2.【2022·河南焦作·二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在本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有一艘沉下的船只,在它的旁边,千帆竞发,相继从此驶过;在一棵枯败的树前,万木争春,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2)前四句表达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后四句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描述诗句所展现的画面,基本要求是会翻译诗句,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使所描述的画面更加优美,语言更加生动,还要注意语句通顺。

如: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诗的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被贬之地的偏远以及被贬时间之长,表达诗人内心无限的心酸和悲凉;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乐观豁达的胸襟;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60字以内)

(2)同样写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

【答案】

(1)示例:水面刚与湖岸齐平,波光荡漾。层层白云同水波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2)①《春望》中“城春草木深”写出春天,城内草木丛生。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村托国家残破。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草刚露出,但仅能遮没马蹄,写出了早春之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湖水涨湖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阅连成一片”,抓住早春景物的特点,再加上自己恰当、合理的想象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湖水刚刚开始上涨,与湖岸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2)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鉴赏。

“城春草木深”借景抒情,写出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在。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的早春时节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2.【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

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

..的一项是()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案】

(1)D

(2)在酷热的五月仲夏傍晚时分,憩息茅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都映照在苍茫暮色里。

【解析】

(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表达了作者对优美的稚川山水风光的热情赞颂。从“隔水青山似故乡”可看出诗人还巧妙抒写了他的思乡之情;D选项说法不全面;

故选D。

(2)考查的是对诗歌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然后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一个“凉”字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是凉爽宜人,写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汀沙云树晚苍苍”一句写了两种景物,一是“汀沙”,即江中汀洲的白沙,一是“云树”,远处云烟缭绕的繁茂树林,这是诗人纵目远眺看到的景色。特点是“晚苍苍”,写出了汀沙云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的情景。据此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即可。示例: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让人感到无比惬意,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云烟缭绕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3.【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古诗赏析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②试新茶③。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②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③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茶,即明前茶。★(1)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甲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呈现的优美画面。

(2)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心情、“徙倚”点明诗人归隐东皋后的徘徊无依的孤苦心境。

B.【乙】词首句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C.【甲】诗写景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与近、静与动,和谐自然:【乙】词写景色彩多样,明暗相衬,浓淡相谐,画面丰富。

D.【甲】诗作者借典故寄意,虽三仕三隐并未超然物外;【乙】词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诗酒趁年华”的暂时超然达观。

【答案】

(1)示例:举目四望,山林间到处是一片秋色,远处的山野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2)B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夕阳斜照、秋景萧瑟的景象描绘出来。

示例: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2)此题考查诗歌赏析。

B. “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表述有误,首句的意思是: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春未老”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并没有比喻,题干表述有误。

故选B。

4.【2022·贵州遵义·中考真题】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游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2)“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赏析首联描绘的画面。

【答案】

(1)C

(2)(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清幽旷远的山水图景(或水天鹤唳图)。野外烟水迷蒙,水天一色,白鹤声声鸣叫,清幽婉转;天空(或南方的天空)云散雨停,空旷辽远。

【解析】

(1)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C.“飘”意为飘动。“澹”意为水波荡漾。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动态美;

故选C。

(2)考查对诗中画面的理解。

本诗首联“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意为:溪水细长涨满,村烟中,白鹤多,鹤唳远。方才还阴云密布,春雨潇潇,现在雨住云退,万里楚天舒。“野水”“烟”“云雨空”是从视角的角度描写景物的;“鹤唳”是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的。连绵的春雨让山中的溪水涨满了,野外一片烟雨迷蒙,几只白鹤直冲云霄,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鹤鸣。转眼间,雨就停了,天空显得是那么的空阔辽远。作者运用白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清幽旷远的山水图景。

5.【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

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

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

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2)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诗人写云山,手法别致,富有情趣。请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为例,作简要分析。

【答案】

(1)示例: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草堂在朦胧云雾中,若隐若现,远远望去,仿佛白云和草堂主人各占了草堂的一半。

(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即可)。

(2)B

(3)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忙”与“闲”二字赋予了云与山人的情态,形象地展现了云与山动静皆宜的情景。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诗人的错觉,看到云在移动,他却误认为青山在移动。在云与山的变幻中,表现出白云的动态美。诗句流露出诗人闲适超脱、物我相融的情趣。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这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容”、“云态”,也写“云情”。

第一首描写画家兼诗人沈周眼中看出的“云”。首句先写诗人的错觉,他看到云在移动,却疑为青山在移动。次句紧承,纠正自己的错觉,说:谁知道山停云动,山自空闲,云自忙碌。第三句的“云山”,以云为主,我看白云忙忙碌碌,也许忘记了自我,这是为第二句“云忙”

的诗意加重语气,强化它忙碌的意思。具有动态美的移动的白云,触发了画家的雅兴,他准备在空闲的时候,“洗砚写云山”,把“云容”画出来,写出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与第一首不同的是,第二首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写云之“情”。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和草堂主人各占草堂的一半。最后二句里的“故人”,便是画家、诗人自己。石田到山里来,由“云”相接,故人要归去,还须“云”相送。诗画家赋予“云”以人的性格和感情。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另外此联中“空”与首联中的“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该选项的诗句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最接近;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故选B。

(3)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首句先写诗人的错觉,他看到云在移动,却疑为青山在移动。次句紧承,纠正自己的错觉,说:谁知道山停云动,山自空闲,云自忙碌。“忙”和“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与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静止与云移动时的画面,诗人误

认为山在移动,事实上是云在移动,山作为云的陪衬,衬托出白云的变化的动态美,故而也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物我合一的情趣。

6.【2022·西藏·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①风和雨。

无意苦②争春,一任③群芳妒。零落④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着:遭受。②苦:苦苦,极力。③一任:任凭。④零落:凋谢。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题目点明了本词的写作内容。

B.全词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的与众不同: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

D.本词托物言志,词中梅花正是作者在仕途屡遭排斥后失落惆怅、内心无限悲凉的写照。★(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本词上片呈现的画面。

【答案】

(1)D

(2)示例: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D.有误,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并非是“作者在仕途屡遭排斥后失落惆怅、内心无限悲凉的写照”。故选D。

(2)本题考查词句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词句译为: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再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景描绘即可。

7.【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

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抓住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形容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

【答案】

(1)破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生。

(2)参考答案一:诗人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花鸟本是悦人之物,但是诗人面对残破的都城,想到妻儿的安危,诗人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答案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花鸟为感恨的主体,将花鸟拟人化,花鸟因感恨离别而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重要字词和诗句描绘的景象。

首联写春望所见,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长安沦陷,国家破碎,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诗句。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人将花鸟人格化,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在花鸟上: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8.【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

长相思·雨①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②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①长相思,词牌名。②道,知。

★(1)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的画面。

(2)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答案】

(1)诗人客居异乡,在雨夜,独坐室内,点一盏孤灯,隔窗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孤灯照着离人难入梦。

(2)“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宇,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既显得形象,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

“愁人”怪雨无情,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一夜未睡。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画面的能力。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诗中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即可。句意是:窗外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诗人雨夜孤灯相伴,独坐室内听窗外雨打芭蕉的景象,来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妙处。

诗句中“一声声,一更更”是间接写雨的,“一声声”写雨之稠密,“一更更”写雨不断绝,衬托诗人的夜深难寐。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意思是:雨声啊,不懂得离人不爱听,敲打着空阶一直到天明!从中看出诗人一夜未睡。“空”,一是表明夜晚雨密,台阶无人;二是突出了听者寂寞悲苦凄凉之感。“一声声,一更更”的雨声,凄凄凉凉,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永远没有尽头。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18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 【典例分析】例:【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宛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示例: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述。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 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描绘时,箫鼓应理解为吹箫打鼓;古风,应理 解为古代风气。其余的,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对待,即可。 例.【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考查对诗文画面的理解。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山” “水” “柳” “花,,“小路” “村落”几个意象,展开合理的想像,描绘诗人街在山野村落间的情形作答。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若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告诉人们: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乐观地去面对,就会有新的转机出现。据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

考点12: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12 古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 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答案】 1.车马喧真意 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例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 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案】 (1)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2)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示例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解答此题,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此句意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 常见提问方式有: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思路: 1.找出诗中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同时不要只顾翻译,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 1.【雄、险、阔、奇】

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 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 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 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 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 赏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题 1.(2022·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概括作者笔下“沧海”的两个特点。 (2)作者借“观沧海”以“咏”其“志”,请写出所咏之“志”的含义。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游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3.“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赏析首联描绘的画面。 4.(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抓住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形容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 (2022·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寿阳曲①·_______ (元代)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②。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③又添铺翠。 寿阳曲·_______ (元代)马致远 鸣榔④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⑤在捕鱼图上。 【注释】①两首诗歌均选自《元散曲一百首》。寿阳曲,曲牌名。 ②霁:雨停。③锦屏风:这里指像屏风一样的一排排山头。④榔:同“桹”,渔人系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木棒。⑤撮:聚集。 5.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诗歌的标题,下面选项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A.边塞出猎江头怀古B.山中别友晨起出渔 C.山市晴岚渔村夕照D.野渡新晴绿杨春晓 6.两首诗歌都展现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诗歌的情景中,有榔

2023年七年级语文诗词鉴赏之词句赏析专练(含解析)

2023年七年级语文诗词鉴赏之词句赏析专练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1.首句中“冷”用的非常高妙,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陵寒食草青青”一句历来为后人称颂,请赏析该句在抒发情感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南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说说“芭蕉分绿与窗纱”中“分”的妙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送人游吴① (杜荀鹤) 君到姑苏②见,人家尽枕河③。古宫④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⑤。遥知未眠月⑥,乡思在渔歌。 【注释】①吴: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②姑苏:苏州的别称。③枕

河:临河。④古宫:指姑苏。⑤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⑥未眠月:月未眠。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诗人对姑苏城城中景物的全貌概写,点明了其房屋沿河而建的特点。 B.颔联从局部入手,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姑苏城民居多,空地少,河渠密布,小桥众多的特点。 C.颈联对仗工整,尤其是“卖”和“载”两个动词的使用,生动地描绘了吴地繁荣、富足的特点。 D.这首诗中诗人先写了吴地的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尾联借月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5.请简要赏析首联“人家尽枕河”一句中“枕”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①凄凄别,西风袅袅②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③莫回头。 【注释】①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②袅袅(niǎo):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③好去:放心前去。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 一、课内专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画面。 4.诗人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线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此时刚三十出头,正仕途得意,他触景生情,满是朝气和信心。B.这首登高抒怀之作,前两句写峰和塔之高,后两句写登塔的感想。C.“不畏”尽显诗人的勇气和决心,“浮云”在古诗中往往借代困难阻碍。D.后两句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样,都含蓄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下列各项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B.诗的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C.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D.尾联写诗人如果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次拜访此地。8.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10.阅读《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两首诗都交代了农家主人盛情待客的情况,《游山西村》诗中农家“_____”(填写原文诗句或短语),《过故人庄》诗中故人“_____”(填写原文诗句或短语)。主人尽其所有,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古诗鉴赏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承题目,摹写“梅”“雪”争春之趣态。 B.次句写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C.诗歌第3句说“雪”在色彩洁白方面略胜一筹。 D.最后一句表明梅花的芳香比“雪”是有优势的。 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托着人的情志。 B.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而富含哲理。 C.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让人感到非常有情趣。 D.诗歌启示我们,生活中雪和梅各有亮点、相映成趣。 【答案】 1.B 2.C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B.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次句“骚人阁笔费平章”,写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各有特点;而不是“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采用 拟人 ..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生动活泼

地表现出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 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运用对比 ..的手法展现雪之洁白,梅之清香;“全 诗用夸张 ..手法写梅争雪斗”表述有误; 故选C。 3.(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金山,地名。①西兴:地名。①桴(fú):小筏子。①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答案】月光照进松林,林间斑驳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动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犹如白雪纷纷扬扬。 【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意思是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流畅、通顺的语言描绘即可。 示例:皎洁的月光映照松林,林间光影斑驳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拂满面,浪花奔涌犹如纷纷白雪。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①解:懂得,知道。 4.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 一、知识点汇总 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2.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依依惜别之情。 3.主旨把握。“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名句赏析。古诗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阅读这些名句,对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赏析古诗中的名句,关键要分析透彻该名句“名”在哪里,是思想深刻,还是感情浓郁,抑或写景生动?

5.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品味炼字。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1)指出该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见解阐述。诗无达诂。有些诗作,不同的读者,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见解阐述类考题,一般会给出对诗作的两种不同理解,然后要求你就此说出自己的看法。解答见解阐述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条理清晰地表述理由。第二点尤为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评分标准”里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类的话,换言之,观点、意见可以不同,可以各抒己见,但一定要持之有据。 二、习题演练 (2022·湖北十堰)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专题02 古诗词景物形象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专题01 古诗词景物形象鉴赏(解析版) 【考点穿透】 【考向阐释】 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贺知章(味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困园层》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感情一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他们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自然的景物。因为“国破”,即使“城春”,他们也会看到存在因伤时而进射出泪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修地发出哀喂。诗入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充溢其间。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中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意象货析、意境品味。 1.意象赏析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无品可上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象,是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感体易秘食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象资桥极日士要华是体先动的自然景象。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效果。 2.意境品味 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品味题目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解读、对画面的描绘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把握。 【方法探究】 一、景物形象鉴赏要求 1.“诗中赏画”。古代写景诗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赏析画面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象的组合方式;画面色彩;动态;静态。 2.“画中品诗”。由景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一般而言,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即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二、意象赏析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设问示例: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1.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2.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3.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3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答案带解析)

要点13 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例1:【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答案】 (1)长势繁茂 (2)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这句是诗人对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故“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长势繁茂的特点。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与分析。 诗歌前两联三次点到“黄鹤”,有实写,有虚写。第一次提到“黄鹤”,是起笔,没有实写,而是从传说而起,是过去传说中的黄鹤,是虚写。第二次提到“黄鹤”,是紧接第一句并与之呼应,是实写,是写现实中眼前实际存在的黄鹤楼,由此第一、二句一实一虚相结合,加深了人去楼空的落寞之感。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第三次提到“黄鹤”,又是虚写,实际上是首联意思的进一步深化,你看“一去不复返”,是永远不再回来的意象,这是一种彻底的寂寞,把人的心都冻到骨髓里面去了。下一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实写,但把这种感觉扩大到整个宇宙,引发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无尽地遐思。 故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 例2:【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2)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 (1)江月跳鱼 (2)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刺”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 【解析】 (1)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重在梳理出诗中的意象。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景物,可组成特定的意境。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意为: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由此可知,“江月”“风灯”都是其中的意象;“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的意思是: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由此可见,“宿鹭”“跳鱼”也是文中的意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50题专项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50题专项练习题汇编2022年中考全国各省市古诗词鉴赏试题汇编 1.(2022·天津·中考试题)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2.(2022·广西·中考试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辅以二言、九言,体现了“歌”的特点;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动感。 B.本诗根据主题的需要,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娇儿踏被”“屋漏床湿”等情节,为后文蓄势。 C.本诗语言既朴实准确,又形象生动,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倚杖”词,准确生动地描摹出诗人年迈、无奈的形象 D.全诗先叙事,后抒情议论,既写了诗人贫困悲苦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甘愿为天下穷苦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词意象意境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词意象意境专项练习题 1.诗歌阅读与鉴赏。 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澹澹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1) 荷花的别称有莲花、水芝等,再写一个荷花的别称。 (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清新、流丽、色彩淡雅的水墨画。词人通过层层点染,步步铺陈,描绘了夏日雨过天霁时水中莲叶荷花的美景。 B.上片写雨中荷花,下片写雨后天霁,都以静态描摹。 C.作者以“红衣”喻指荷花,以“船”喻指酒器,以红衣般的荷花瓣儿喻“酒船”,写出荷花瓣的鲜艳硕大,和结句的“流霞举”相照应。 D.这首词,通篇都在写景,而情处处融于景中。 (3) 这首词善用叠字,前人周密说“妙手无痕”。结合全词分析其艺术效果。 2.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 许浑是唐代诗人,他最出名的诗歌是律诗《咸阳城西楼晚眺》,其中“ ,”一 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2) 诗中第二句的“急”字貌似寻常,实则别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3) 这首诗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组成了两个不同色调的场景,情感氛围似不协调,你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诗歌阅读与鉴赏。 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1) 关汉卿,号。后人列为之首。代表作品有《》。 (2) 下列各项中对“闲适”这一主题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僧野叟客人,用简陋的瓦盆酒具喝酒,体现了闲适的乡村山野生活。 B.“旧酒投,新醅泼”,小令通过旧酒新酿体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 C.率性而行,平等友好的吟诗唱和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闲适这一主题。 D.“旧酒投,新醅泼”写重新酿新酒来给空闲的乡村生活增添乐趣。 (3)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 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请以关曲小令为例,作一赏析。 4.野老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琴台,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此代指成都。此诗作于成都草堂。(1) 杜甫,字,因其官职,又称,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写出他的一句或一联 诗句:。 (2) 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文笔简单随心,“野老”二字是杜甫自称。 B.颔联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笔触悠闲疏淡,如同信手拈来。 C.颈联中“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片云”是诗人自喻,暗含漂泊之意。 D.全诗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这幅图景正是当时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3) 请简述诗中抒情主人公(野老)的形象。 5.人间词话(选段) 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

专题12 古诗词句子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12 古诗词句子赏析(原卷版) 【考点穿透】 【题目形式】 (1)请简要赏析“×××”两句诗。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词中画横线句子。 (3)“×××”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的角度加以赏析。 (4)请结合诗意从×××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步骤】 ①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全诗主旨阐释本句诗的语境及其独特的表现力。(如果本句用了艺术手法,请指出并做简要分析) ②概括本句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典例在线】 【1-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4. 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2-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阅读(5分) 长相思·雨①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②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①长相思,词牌名。②道,知。

10. 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3-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4-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分) 【5-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抓住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形容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 【6-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8. 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 【7-2022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甲词上片重在写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乙词处处紧扣“壮词”来写,豪壮中蕴含着苍凉和伤感,是一支失意英雄的慷慨悲歌。C.“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凄厉而容易引发人们的怀乡之情。D.“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是翻腾的意思,表现军营里处处弥漫着凄美的音乐之声。2.这两首宋词刚健豪壮,极具英雄气概,都是豪放派词作。“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甲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__________又__________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乙词末句“可怜白发生”,感叹老之将至,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1.D 2.思念家乡(思亲念乡、想念亲人等)渴望建功立业(不甘无功而返、希望取得伟大胜利等)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壮志难酬的郁闷、惆怅等)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D.表述有误,“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是“演奏”的意思,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渔家傲•秋思》这是一首边塞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表现了词人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表现了思乡之情; 燕然未勒运用典故,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燕然未勒”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从意义上看,可分为上下两篇,前三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后三句是一段,词人在沉痛的慨叹。“可怜白发生”的意思是: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

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专题检测】-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一、(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_______________”一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二字指秦汉故都咸阳。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诗歌颔联运用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被贬归来的感触。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C.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6.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 四、(2021·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 ③凫:野鸭。 7.对诗歌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专题检测】-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一、(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二、(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 【甲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3.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4.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四.(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 6.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含答案---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①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②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③。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释】①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刘禹锡在同宋同辈兄弟之间排行为第二十八,所以称他为刘二十八。 ①国手:指国内最优秀的人才。①蹉跎:受控折,这里指失意贬官。 【甲】诗“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乙】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抒怀方式有何不同?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 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在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划线内容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忆弟二首①(其二) 【唐】杜甫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注释】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本诗颈联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蒹葭》,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的每章开头都写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晚次乐乡县① [唐]陈子昂 故乡者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②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③夜猿鸣。 【注释】①乐乡县:地名。本诗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①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①噭(jiào)啦:猿猴啼叫声。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句子。 7.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