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18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

【典例分析】例:【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宛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示例: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述。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 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描绘时,箫鼓应理解为吹箫打鼓;古风,应理

解为古代风气。其余的,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对待,即可。

例.【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考查对诗文画面的理解。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山” “水” “柳” “花,,“小路” “村落”几个意象,展开合理的想像,描绘诗人街在山野村落间的情形作答。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若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告诉人们: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乐观地去面对,就会有新的转机出现。据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

7.1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国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分析】本题考查描绘画面。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加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古老的道路上,瑟瑟的秋风中,走来一匹瘦马。

示例:在荒凉的千年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阵阵瑟瑟的西风中孤独而行。

8.12021•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菜葭杨柳似汀洲①。

溪②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③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④莫问当年事⑤,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汀洲:水中的小洲。②溪:这里指咸阳城南的磷溪。下文的“阁”指城西的慈福寺。

③芜:丛生的杂草。④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⑤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颔联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诗歌萧条苍凉的意境?

【答案】云、落日、山雨、风。(答对其中三个即可)

【分析】考查诗中意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溪”指礴溪,“阁”指慈福寺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磷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乂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云、落日、山雨、风等四个意象营造了诗歌萧条苍凉的意境。

9.12021・四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种松

宋荤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①,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②?

【注】①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

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答案】在微弱的阳光照耀下,松树上数条横生的枝干显得更加优雅,寒风吹过,树枝摇曳,引来云鹤与之相伴,而那些独生的树干枝枝刚劲有力,好似腾空的苍龙。

【分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描写画面题,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句子大意是“数条枝干引来云鹤相伴,独生的树干已经长得遒劲似龙了”。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及特点发挥想象,

句子中的意象有“枝干”“云鹤” “孤干”等,其特点是横生的枝干摇曳生姿,引来云鹤相

伴,“孤干”则苍劲有力,像腾飞的苍龙,联系上下句加上背景“日光微照”“寒风吹过”,构

成一幅

画面。

10.【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晨登衡岳祝融峰①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籀②。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③。

【注】①选自《谭嗣同全集》,此诗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诗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

②日初籀:旭日初升,若黄金熔化。③起龙:使龙腾起而行雨。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

【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籀”的意思是:大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边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作答时要抓住“大地”“星星”“天空” “太阳”

几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

11.12021・贵州黔西•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概括作答。

【答案】描写了梁园日暮的萧条之景和庭树繁花盛开的艳丽之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画面的概括和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诗的一、二句描写了梁园之中夕阳己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这是一幅梁园日暮的萧条之景。诗的三、四句是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描绘了一幅庭树繁花盛开的艳丽之景。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形象。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描绘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易错点快攻】【易错点详解】

诗歌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诗歌情感的抒发往往是建立在景物描绘的基础之上。因此理解诗歌描绘的景物特征,把握诗歌画面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题型。也是学生易失分的题型之一0【对策】阅读方法解密:

(1)景物特点概括法:首先要整体感知写景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从诗句中找出能突出表现所写景物特点的关键词,结合关键词来概括。

(2)诗歌意境品味法:品析诗歌意境,应注意“景、境、情”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即要求答出“写了什么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什么情感”。一般分为三步:①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

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强化训练】1.1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春即事

周敦颐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答案】示例:屋檐上的一双双鸟雀,不知什么时候竟然飞落下来,在书案上旁若无人地行走。【分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回答本题,需要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瓦雀、书案”的特点,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示例:宁静的书房,似是无人。不知何时,几只麻雀悄悄飞落,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案上。

【译文】双双鸟雀飞落,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2.1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古代诗歌鉴赏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洁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

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浪如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答案】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在通往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是集合到这里接受检阅。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的兽群。

3.12021•湖北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题大洪山①

(唐)杨连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通渐行远,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题大洪山

(宋)黄载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②汉沔③间。云

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④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甲】诗意境更美。甲诗侧重远景的描绘,画面中曲折连绵的群山争高斗秀, 大洪山则霸气地矗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衬托出大洪山的巍峨秀美。(意近即可)

示例二:我认为【乙】诗意境更美。乙诗重在细节(近景)的刻画,由下及上,平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缭绕中的楼台,近在窗边的雷霆,若隐若现的日月以及寺庙里的大钟,无不彰显出大洪山的高大。(意近即可)【分析】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首先指出喜欢哪一首诗。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理由并描绘画面。

甲诗歌的大意是:随州的西南有很多山峰,它们无时不在争高斗秀。远看众山Illi折蜿蜒,这时大洪山则霸气地矗立在层峦叠嶂中。乙诗的大意是:平旷的土地上,靠近汉水的地方,拔地而起的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拥来时,看不到下面的边界,楼台好像在中间的天上浮起。开窗时能看到近在窗边的雷霆,避窗时,能够看到若隐若现的口月。更有大洪山钟声能够惹起人们怨恨,南风的时候钟声能传到河南境内的八陵边。据此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

4.12021・四川自贡•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o(1)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2)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3)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4)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

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5)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A A B A B

1.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据此分析(1)(2)正确。

根据“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的意思“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分析,(3)中的“富足”有误。

根据“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意思“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分析,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据此分析(4)正确。

根据全诗内容分析,杜甫描写的是现实生活。故(5)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误。

1.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及情感的把握。根据“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意思“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分析,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乂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 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一一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画面。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

5.1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视觉和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潼关的特点。

【答案】听觉;地势险要。

【分析】本题考查对画面的感知。“峰峦如聚”从视觉角度写出潼关被重重山峦包围之势,表现了山峦的众多和动感,生动传神;“波涛如怒”从听觉角度来表现黄河之水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景象恢宏,突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据此可概括填写作答。

【参考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6.1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唐诗鉴赏辞典》评价本诗颔联”写景中寓含哲理”,请描绘该联的画面并说说你从该联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画面: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启示:只要我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

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分析】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18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 【典例分析】例:【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宛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示例: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述。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 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描绘时,箫鼓应理解为吹箫打鼓;古风,应理 解为古代风气。其余的,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对待,即可。 例.【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考查对诗文画面的理解。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山” “水” “柳” “花,,“小路” “村落”几个意象,展开合理的想像,描绘诗人街在山野村落间的情形作答。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若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告诉人们: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乐观地去面对,就会有新的转机出现。据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部编版)

2023备战年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意境赏析(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 常见提问方式有: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思路: 1.找出诗中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一步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同时不要只顾翻译,语言要力求优美。 2.根据意象,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营造了何种氛围。 这里就需要大家去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山山整理了一些答题术语给大家,附在文末。 3.对应意象的分类,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整理的意向表啦,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情感,还要做适当的分析才行。比如:“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不完整的,一定要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思乡。 03 答题术语 1.【雄、险、阔、奇】

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浑开阔、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雄奇瑰丽。 2.【清、闲、淡、雅、静】 直率、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 3.【凄、孤、冷、寂、愁】 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沉郁孤愁。 4.【悲壮】 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 5.【迷、飘】 空灵、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 4.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古诗鉴赏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承题目,摹写“梅”“雪”争春之趣态。 B.次句写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C.诗歌第3句说“雪”在色彩洁白方面略胜一筹。 D.最后一句表明梅花的芳香比“雪”是有优势的。 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托着人的情志。 B.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而富含哲理。 C.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让人感到非常有情趣。 D.诗歌启示我们,生活中雪和梅各有亮点、相映成趣。 【答案】 1.B 2.C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B.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次句“骚人阁笔费平章”,写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各有特点;而不是“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采用 拟人 ..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生动活泼

地表现出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 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运用对比 ..的手法展现雪之洁白,梅之清香;“全 诗用夸张 ..手法写梅争雪斗”表述有误; 故选C。 3.(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金山,地名。①西兴:地名。①桴(fú):小筏子。①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答案】月光照进松林,林间斑驳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动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犹如白雪纷纷扬扬。 【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意思是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流畅、通顺的语言描绘即可。 示例:皎洁的月光映照松林,林间光影斑驳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拂满面,浪花奔涌犹如纷纷白雪。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①解:懂得,知道。 4.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022--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10 诗歌鉴赏 (含解析)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0 诗歌鉴赏(含解析) (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离亭燕 张昇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①张昇(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离亭燕,词牌名。②低亚:低垂。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怀古词,写作者退居金陵后登高楼所见,由眼前之景引发思考与感慨。 B.首句点明季节,不同于一般诗词写秋的萧瑟,而是写出美丽如画又恣意洒脱的秋景。 C.上阕中“浸”字写出长江水天相接的景致,接着描写了晴空澄澈、江波潋滟的画面。 D.下阕从远望天际到近看酒家,六朝变迁成为“闲话”,含蓄批评世人不关心国事。 2.请赏析“寒日无言西下”一句。 3.(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和晁倅① 宋·王安中 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占取帘疏花密处,把酒听歌金缕②。 斜风轻度浓香,闲情正与春长。向晚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催觞③。【注】①晁倅:晁姓官吏:②金缕:古曲名:③觞:酒杯。(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分时节,尽管小雨纷纷,但在词人眼中,美好的春光并未因此而减损。 B.“斜风”句写微风送来缕缕花香,“浓香”与上片中的“花密”二字形成照应。 C.天色渐晚,词人依然兴致不减,燃灯入坐,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D.春日因其美好、短暂,更令人珍惜,本词写春光之美,旨在抒发伤春之感。 (2)“闲情”是本词词眼,词人写了哪些“闲事”来表现“闲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回答。 (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古诗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古诗鉴赏 ➢基本训练 一、(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 ..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 【答案】1.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二、(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B 2.《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本句运用对偶,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

专题06 古诗词表达方式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专题06 古诗词表达方式鉴赏(解析版) 【考点穿透】 【考向阐释】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 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方法探究】 一、整赏诗歌表达方式三要点 1.辨析表达方式 热邮愿越务整和多,我们要通过平时的训练,做自配题高正熟新保各种方式的能力和技巧,以达到能够迅速选择正确答案的目的。 2.洞悉表达效果 表达方式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表达时,必须结合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评析其作用、效果。 3.规范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1)指出诗歌表达方式的显著特点;(2)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如何运用;(3)简析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不同考查形式解题例析 1.赏析描写手法:怎样描写(叙)+描写(叙)什么十抒什么情 2.赏析抒情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十主旨情感) 【典例在线】 【1-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 同样写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答案】 ①《春望》中“城春草木深”写出春天,城内草木丛生。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村托国家残破。

考向13: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考向13 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例1:【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答案】 (1)长势繁茂 (2)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这句是诗人对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故“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长势繁茂的特点。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与分析。 诗歌前两联三次点到“黄鹤”,有实写,有虚写。第一次提到“黄鹤”,是起笔,没有实写,而是从传说而起,是过去传说中的黄鹤,是虚写。第二次提到“黄鹤”,是紧接第一句并与之呼应,是实写,是写现实中眼前实际存在的黄鹤楼,由此第一、二句一实一虚相结合,加深了人去楼空的落寞之感。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第三次提到“黄鹤”,又是虚写,实际上是首联意思的进一步深化,你看“一去不复返”,

是永远不再回来的意象,这是一种彻底的寂寞,把人的心都冻到骨髓里面去了。下一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实写,但把这种感觉扩大到整个宇宙,引发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无尽地遐思。 故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 例2:【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2)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 (1)江月跳鱼 (2)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刺”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 【解析】 (1)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重在梳理出诗中的意象。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景物,可组成特定的意境。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意为: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由此可知,“江月”“风灯”都是其中的意象;“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的意思是: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由此可见,“宿鹭”“跳鱼”也是文中的意象。 (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 一、课内专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画面。 4.诗人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线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此时刚三十出头,正仕途得意,他触景生情,满是朝气和信心。B.这首登高抒怀之作,前两句写峰和塔之高,后两句写登塔的感想。C.“不畏”尽显诗人的勇气和决心,“浮云”在古诗中往往借代困难阻碍。D.后两句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样,都含蓄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下列各项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B.诗的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C.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D.尾联写诗人如果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次拜访此地。8.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10.阅读《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两首诗都交代了农家主人盛情待客的情况,《游山西村》诗中农家“_____”(填写原文诗句或短语),《过故人庄》诗中故人“_____”(填写原文诗句或短语)。主人尽其所有,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情景试题-诗歌鉴赏(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情景试题-诗歌鉴赏(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小南在活动的过程中对诗人岑参产生了兴趣,于是找了他的其他诗作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②,岂能愁见轮台③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①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开篇,间接写出了旅程的艰苦,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三、四两句写了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 C.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之意为豪放之情。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2.亭,谐音“停”,古人常在亭边送别,如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因此送别诗常抒发惜别哀婉之情。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承担青春使命”首先要树立爱国的责任担当意识。在这次主题实践学习活动中,有同学对杜甫的经典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产生了疑问,请你来帮他解答。 3.这首诗先叙事描写,后进行_________(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情感。4.完成诗歌鉴赏表格。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鉴赏(含解析)

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鉴赏 (共20题) 一、复合题(共20题) 古往今来文人描写“春”,由于观察感受细致入微,创造了许多佳句。试从赏析诗句表达诗人感受的角度,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调动的是哪种感官。 (1) 春风又绿江南岸 (2) 两个黄鹂鸣翠柳 (3) 踏花归来马蹄香 (4) 一枝红杏出墙来 (5) 处处闻啼鸟 (6) 天街小雨润如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 “窈窕”“寤寐”分别是什么意思? (2)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一句做简单赏析。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 第2 节中,诗人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 (2)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点”能否改成“亮”或闪”?为什么?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七律·长征》一词,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对偶借代B.比喻对偶夸张 C.对偶夸张拟人D.夸张拟人借代 (2)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一个“暖”字,一个“寒”字,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看到红军的神勇无比。D.尾联写“岷山千里雪”,描写了岷山美丽的风景,突出了红军战士对岷山雪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3) 下列不属于本词特点的一项是 A.格调高昂B.对仗工整C.多用典故D.用词精当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两小题。 山行 [唐]项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岀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折杨柳① [唐]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 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专项四 古诗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项四古诗鉴赏 ➢基本训练 一、(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 ..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 【答案】1.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二、(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B 2.《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本句运用对偶,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06古诗鉴赏(第01期)(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6 古诗鉴赏 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 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有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 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C.“有问月的低回婉转”理解不恰当。低回婉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故选C。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易错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本诗以问句开篇,形象表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无比激动和惊叹仰慕之情。B.“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更表现了泰山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 C.全诗无一“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可见诗人精妙的艺术构思。 D.本诗通篇写实,借景抒情,表现了泰山高峻磅礴、雄视一切的风姿和气势。 2.“会当”的意思是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D 2.“会当”意为“终当”(终要)。尾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 【解析】 1.D项“通篇写实”错误。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有实写眼前所见状景,虚实登顶将览盛景。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的能力。理解诗人的情感,可结合诗歌的内容、诗人的人生处境、诗人的人生追求等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即可。要注意结合诗句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不能局限于诗句的表层意思,一定要深入的去理解,所以,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为“一定会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览天下美景”,结合杜甫的人生追求,他抒发出此言主要是想抒发“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①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考向12: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考向12 古诗词鉴赏之描述画面 例1:【2022·北京·中考真题】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答案】 1.车马喧真意 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 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例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 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答案】 (1)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2)示例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示例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解答此题,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此句意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2023中考语文三轮考前专练:诗歌鉴赏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诗歌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2.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答案】1.A 2.示例一:(从炼字的角度)“压”和“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衬托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和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从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 A.“角声满天”意思是响亮军号震天动地。表现战争的规模,衬托战场的悲壮,所以“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的理解不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自选角度赏析,可结合原句从炼字或修辞或意境等任何角度赏析即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句意: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示例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示例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示例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专题07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专题07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阙题① 刘眘虚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②刘眘(shèn)虚:字全乙,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联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溪水伴随山路,春色也变得悠长了。 B.颈联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C.尾联表达了作者追求远离世俗,亲近自然,读书养性的情怀。 D.这首诗按照空间顺序,由近及远,由外向内而行,余韵萦绕。 13.请从表现手法 ....的角度赏析“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艺术特色。 【答案】 12.D 13.示例一:多感官手法。不时有落花落下是从视觉的角度,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是嗅觉,多角度写出了山中春天的静谧美好,表达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感。 示例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落花以“至”、“随”的动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不时有落花飘落花香随流水飘来,写出了山中春天的静谧美好,表达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感。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D.根据“道由白云尽”“闲门向山路”可知,这首诗是按空间顺序写来,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余韵萦绕;而非“由近及远”;赏析有误; 故选D。

13.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根据“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可知,意思是: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此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示例1:修辞手法:“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表现了山中春天的静谧美好。此时,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反而透露了诗人自己的闲适、喜悦之情。 示例2:多感官结合的手法:根据“时有落花至”可知,不时有落花落下,这是视觉角度描写落花;根据“远随流水香”可知,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这是从嗅觉角度描写;运用视觉、嗅觉等多感官角度描写出不时有落花飘落,花香随流水飘来的情景,表现春天的静谧美好,表达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感。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颔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13.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

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 赏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题 1.(2022·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概括作者笔下“沧海”的两个特点。 (2)作者借“观沧海”以“咏”其“志”,请写出所咏之“志”的含义。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游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3.“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赏析首联描绘的画面。 4.(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抓住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形容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 (2022·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寿阳曲①·_______ (元代)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②。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③又添铺翠。 寿阳曲·_______ (元代)马致远 鸣榔④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⑤在捕鱼图上。 【注释】①两首诗歌均选自《元散曲一百首》。寿阳曲,曲牌名。 ②霁:雨停。③锦屏风:这里指像屏风一样的一排排山头。④榔:同“桹”,渔人系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木棒。⑤撮:聚集。 5.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诗歌的标题,下面选项中最贴切的一项是 A.边塞出猎江头怀古B.山中别友晨起出渔 C.山市晴岚渔村夕照D.野渡新晴绿杨春晓 6.两首诗歌都展现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诗歌的情景中,有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