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888888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及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第五观测周期

(2010-9-2)

*******有限公司

二零一0年九月二日

888888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及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第五观测周期

(2010-9-2)监测报告

工程编号: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有限公司

二零一0年九月二日

一、本周期观测时间:2010年9月2日

沉降观测仪器:瑞士产徕卡DNA03数字式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配

条码式铟瓦水准钢尺。

水平位移观测仪器:瑞士产徕卡TCR402ultra全站仪配合徕卡

原装专用微型棱镜施测。

二、本周期施工进度:基坑内局部正在做护壁支护加固。本观测周期基坑水平位移9#~14#观测点区域支护结构暂未成形,暂时不具备安点条件;沉降观测相邻建筑物2与相邻建筑物3一侧的基坑未开挖,所以还未对其相邻建筑物进行埋点观测,暂无观测数据。

三、报警值取值说明: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8.0.1条相应规定:“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监测报警值应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1、基坑水平位移最大累计位移量及水平位移变化速率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基坑工程设计总说明”中对本基坑变形监测报警值的相应规定:“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大于30mm,连续3天位移速率大于2mm/d,应进行报警”。

①累计水平位移量报警值与预警值设定:取该基坑支护结构上口水平位移量监测报警值为30mm,取监测报警值的80%为监测预警值,即监测

预警值为24mm(30mm*80%=24mm)。

②位移量变化速率报警值与预警值设定:基坑水平位移变化速率监测报警值为:连续3天水平位移变化速率为2mm/d,取监控报警值即为监控预警值。

2、基坑相邻建筑物累计沉降量及沉降变化速率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8.0.5条表8.0.5建筑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的相应规定:“邻近建筑物位移累计值为10mm~60mm;变形速率为1~3mm/d。

①基坑相邻建筑物累计沉降量监控报警值与预警值设定:取相邻建筑物最大累计沉降监控报警值为30mm,取监控报警值的80%为监控预警值,即:相邻建筑物最大累计沉降监控预警值为24mm(30mm×80%=24mm)。

②基坑相邻建筑物沉降变化速率监控报警值与预警值设定:取相邻建筑物沉降变化速率监控报警值为3mm/d,取监控报警值的80%为监控预警值,即监控预警值为2.4mm/d(3mm/d*80%=2.4mm/d)。

3、基坑相邻建筑物基础变形报警值与预警值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规定: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对框架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相邻柱基的沉降差≤0.002L。变形允许值即为监控报警值(即监控报警值≤0.002L),取监控报警值的80%作为监控预警值,即建筑物地基变形监测预警值≤0.0016L(0.002L*80%=0.0016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

对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变形允许值≤0.002。变形允许值即为监控报警值(即监控报警值≤0.002),取监控报警值的80%作为监控预警值,即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监控预警值≤0.0016(0.002*80%=0.0016)。

四、本周期监测数据分析

1、基坑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分析:

①累计位移矢量统计分析:各观测点分别与2012年9月5日、2012年9月14日、2012年9月19日初始监测数据比较,本观测周期2012年9月29日最大累计位移矢量为6.4mm(3#观测点),小于基坑支护结构上口最大水平位移监控预警值24mm。

②本观测周期位移矢量分析:与上一观测周期2012年9月26日数据比较,本观测周期2012年9月29日最大位移矢量为2.9mm(5#观测点),本次最大水平位移变化速率为0.97mm/d(5#观测点),小于基坑支护结构上口最大水平位移变化速率监控预警值:连续三天的水平位移达到2mm/d。

③位移曲线分析:从位移曲线的位移趋势来看,在最近三个连续观测周期(2012年9月19日~2012年9月29日)期间,各观测点位移曲线均无显著变化。

④本周期观测数据表明:该基坑在本观测周期期间无变形或变形不显著。

2、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分折:

①本周期观测数据分析:与2012年9月5日初始监测数据比较,本观测周期2012年9月29日最大累计变形量为0.9mm(位于相邻建筑物

1的1-6#观测点),小于相邻建筑物沉降最大监控预警值24mm。

②沉降变化速率分析:本观测周期2012年9月29日最大沉降量为

1.1mm(位于相邻建筑物1的1-8#观测点);最大沉降变化速率为0.37mm/d(位于相邻建筑物1的1-8#观测点),小于相邻建筑物沉降变化速率监控预警值

2.4mm/d。

③沉降曲线分析:从沉降曲线变化趋势来看,各观测点沉降曲线变化均不显著。

④建筑物相邻柱基的沉降差分析:详见下表

因此,相邻建筑物1在近期观测期间,其相邻基坑施工影响而产生的地基变形值较小,小于监控预警值。

④本周期观测数据表明:相邻建筑物1在本观测周期期间基础受相邻基坑施工影响无变形或变形不显著。

附件:

1、观测点位平面示意图

2、基坑支护结构上口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3、基坑支护结构上口水平位移观测点位移曲线图

4、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

5、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沉降曲线图

水质检测培训计划

水质检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实验室的人员了解各自的职责。实验员通过培训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国标方法和实验操作与记录等一些基本技能,最终可以对实际样品进行正确的分析。 二.培训要求 熟悉与检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了解所用的国标方法并判断是否能在实验室中应用,熟悉实验操作,并且会填写各种实验记录。 三.对实验员的要求 1 .要求实验员掌握所检测因子的方法、原理、产生原因、影响其测定的因素及干扰的消除(水样预处理)。 2. 要求掌握标准物和试剂的配置与保存。 3.要求会填写实验室里的各种实验记录。 4.要求了解质控图并且会根据质控图评价数据。 四.培训的具体内容 1. 标准学习:①熟练掌握各因子常规标准方法,识记方法并比较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方法测定范围、检出限、实验步骤及计算结果。②培训组员学习质量控制分析的方法,先做好平行比对,学会找原因,归纳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实验分析:①药品配置:如何配置药品,做好登记并及时配好药品,确保实验及时高效进行。培训组员做到按需配药,不浪费药品,保证实验正常开展。②仪器使用方法。③水样保存:归纳样品保存方法,对不能及时分析的样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

行保存,在有效期内及时对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在做好当天水质分析后,同时保存一份水样,在有效期内分析,比较当天测定及保存后测定的数据并做好记录。④实验分析过程: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实验,做好平行对照实验,对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总结。特别是水样分析实验,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在样品有效期内测定样品,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⑤数据分析: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留样分析,并分析判断问题原因。 3. 记录登记:①试剂配制标签:样品配置后及时贴上标签,写明配置日期、储存时间、配置人员。②仪器使用后,仪器使用记录必须及时进行登记。③实验分析数据:实验做完之后,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4. 质量控制:如何实施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控,质控方面有哪些,如何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和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 5. 仪器设备维护及卫生管理方面: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根据说明做好仪器的维护工作,及时整理实验台面,做好卫生清洁。 五.培训实施计划 参考资料:国标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实施办法:按照相应的国标或者《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里的方法,对标准样品或水样进行检测并记录原始数据。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和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 +H C l COOH +N aC 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和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使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和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和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 (2)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1) 一、监测数据的五性 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1.代表性(representataion) 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任何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 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首先要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accuracy) 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 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 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 可用测量标准样品或以标准样品做回收率测定的办法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 度。 (1)标准样品分析 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 (2)回收率测定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这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 法,从多次回收试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P: 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3)不同方法的比较 通常认为,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的可能性极小,当对同一样品用 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测定,并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 当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时,若所得结果一致,或经统计检验表明 其差异不显着时,则可认为这些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若所得结果呈现显着性差异,则应以被公认的可靠方法为准。 3.精密性(precision) 精密性和准确性是监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用方法的特性使之正确实现。

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原理、基本条件、实现步骤、结果的内涵等问题。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任务和条件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试验内容】 Excel和SPSS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 1、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包括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各种统计图。计算描述统计量,选择适合的描述统计量反映统计数据的集中和离中趋势。 2、SPSS的参数检验,包括单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配对样本的T检验。 3、SPSS的方差分析。 4、相关与回归分析,包括Excel及SPSS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各种检验指标的给出、线性拟合图的制作等问题。 【实验要求】 1、按学校要求的试验报告格式打印。 2、用WORD文档输出,宋体,5号。 实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实验介绍 统计分析工作是以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到数据为起点的,有了统计数据之后,首先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地整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我们如何能知道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它们有哪些特点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

先粗略了解数据的基本特点,考虑到数据的代表值,数据的分散程度以及数据的分布形态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呈现。方法之一就是统计分组,即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所得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编制数据次数分布,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数据分组或分类;通常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即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面对数据可以通过基本的统计量来刻画数值结果,而通过次数分布表或次数分布图来直观地了解这些信息。 1.2 实验目的 分别掌握SPSS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显示,并利用描述统计分析的功能,能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平均数等集中趋势指标和方差等变异指标;并能绘制统计图表。 1.3 实验内容 1) 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显示及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1) 描述统计 (2) 频次分析 2) 使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 (1) 描述统计 (2) 频次分析 1.4 实验准备 电脑、SPSS 11.0 1数据分析工具。 实验1:

实验分析报告范例

xx大学现行工资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 联系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技术、方法、工具和步骤,以及在各个阶段上应该完成 的工作内容等理论知识,亲身体会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及其工作内容,训练独立 从事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1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 确定问题是否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 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 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现行工资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XX大学 项目开发者:XX大学开发小组。 用户:XXX大学 实现软件单位:XXXX大学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 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NT 系统上以Microsoft Visual C++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 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 8的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主要功能:为员工提供工资管理服务,方便财务处的管理工作,提高工资管理的 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性能要求:人事部和总务处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工资变动的情况,工资管 理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储在机场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

确的刷新。 输出要求:数据完整,详实。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服务器的管理员享有对机场航班信息库及机票信息库和定票信 息库的管理与修改。售票员只享有对订票信息库的部分修改(写入与读出)。 完成期限:预计六个月,即截止2013年6月1日。 目标: 系统实现后,大大提高财务处的工资管理效率。降低财务处在计算中的错误发生率,减少信息交流的烦琐过程及其带来的开销。 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5年。 经费来源:XXXX大学 硬件条件:服务器sun工作站,终端为pc机。 运行环境:Linux 数据库:Oracle8 投入运行最迟时间:2013/09/01 可行性研究方法 经济效益研究方法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成本。 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全承担开发任务。 操作可行,软件能被原有工作人员快速接受。 3.技术可行性分析 系统简要描述 在财务处中的终端是安装了Windows NT的PC机,主要目的是向各个员工的服务器 传递数据。当员工在财务处进行咨询时,终端向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服务器根据工资台账 的实时数据,向终端发送数据,显示在终端的屏幕上。当员工查询工资账单时,终端向服务 器发出详尽的一份定单,服务器核对后,存入工资信息库,并修改工资信息库。当员工再次 来查看时,终端向服务器发出查询工资请求,服务器接收后,查询工资信息库,核对后,传 送工资确认表单,终端打印出工资账单。

水质监测报告讲解

水质监测报告姓名:李紫 学号:2013021181 班级:13级化学班

目录 1、白龙潭简介 2、水质监测的意义 3、监测的对象及目的 4、水样的采集及保存 5、水质指标测定 5.1流速 5.2电导率 5.3 PH值 5.4总碱度 6、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取样地:白龙潭 采样日期:2016年3月20日 小组成员:李运美、姬翠玲、马露楠、向艳、杨琪、李紫、周茂杰、万志焕、赵敏

一、白龙潭简介 1、地理位置:位于玉溪市东北的龙马山下,距州城约10公里。 2、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 水文:水体自身清澈、清凉 气候:玉溪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温度变化不大,一般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差在10度之间,以春秋气候为主,冬夏短而春秋长。这里夏季不热,6-8月的月平均温度不过20-21℃,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2℃;冬季不冷,最冷的12月和1月份的平均温度也在9℃左右。玉溪的降雨不多,年平均降雨量约800-950毫米,雨日130-150天,光照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时数有2100-2300小时。 地质、地貌:玉溪地处低纬高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山脉纵横,河湖众多,山地、峡谷、湖泊、盆地相间,海拔高差悬殊,地貌极其复杂。而白龙潭地处龙马山下,是山地。3、周围居民分布情况以及污染情况 因其地处州城外约10公里外,比较偏远,周围有少数居民,周围没有污染。 二、水质监测的意义 1、可为确定水质标准提供数据,具有法律意义; 2、判别水质情况,预报水质的污染趋势;

3、为不同用途的用水提供水源; 4、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建立模型和数据推导); 5、可鉴定生产工艺和净化设备的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三、监测的对象及目的 1、水质监测对象 此次我们监测的是地处州城外约10公里的白龙潭,在龙马山下,且周围并没有工厂等污染源,我们取的是出水处。 2、质监测目的 一般而言,经常性监测地表水及地下水是为了评价环境质量监测;监视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排放的水是为了使其达标排放;应急监测之事故监测是为了采取应急治理方案;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 这次的水体监测目的,一方面是环境监测课程的要求,是对我们平时监测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加强我们自主实验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巩固我们对环境监测一般工作程序的理解,尤其是对水质监测方案的掌握。 四、水样的采集及保存 1、采集前的准备 ⑴、选择盛水容器和采样器对采样器具的材质要求:化学性能稳定,大小和形状适宜;不吸附待测组分;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采样前要清洗干净。聚乙烯塑料容器用于测定金属、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无机物的监测项目,玻璃容器用于测定有机物和生物

二硫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范文)

二硫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硫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五、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选址方案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第五章土建工程设计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第六章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社会风险分析 三、市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五、技术风险分析 六、财务风险分析 七、管理风险分析 八、其它风险分析 九、社会影响评估 第七章实施进度 一、建设周期 二、建设进度

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四、人力资源配置 五、员工培训 六、项目实施保障 第八章投资方案说明 一、项目估算说明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 第九章经济评价分析 一、经济评价综述 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章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数值分析实验指导 - 7 积分

数值分析实验指导 潘志斌 2014年3月

实验七 数值积分 数值实验综述:通过数值积分实验掌握数值积分的实现,理解各种数值积分公式的特性,并能用数值积分求解积分方程和微分方程。 基础实验 7.1 Newton-cotes 型求积公式 实验目的:学会Newton-cotes 型求积公式,并应用该算法于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求定积分 ? π cos xdx e x 实验要求:选择等分份数n ,用复化Simpson 求积公式求上述定积分的误差不超过810-的近似值,用MATLAB 中的内部函数int 求此定积分的准确值,与利用复化Simpson 求积公式计算的近似值进行比较。 7.2 Romberg 算法 实验目的:学会数值求积的Romberg 算法,并应用该算法于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求定积分 ? 1 5 .0dx x 实验要求: (1)要求程序不断加密对积分区间的等分,自动地控制Romberg 算法中的加速收敛过程,直到定积分近似值的误差不超过610-为止,输出求得的定积分近似值。 (2)可用MATLAB 中的内部函数int 求得此定积分的准确值与Romberg 算法计算的近似值进行比较。 7.3 Gauss 型求积公式 实验目的:学会Gauss 型求积公式,并应用该算法于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求定积分 ? -+4 42 1x dx 实验要求: (1)把Gauss 点的表格存入计算机,以Gauss-Legendre 求积公式作为本实验的例子,要求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数n ,自动地用n 阶Gauss-Legendre 求积

公式计算上述定积分的近似值.体会Gauss型求积公式是具有尽可能高的代数精度的数值求积公式。 (2)可用MATLAB中的内部函数int求得此定积分的准确值与Gauss型求积公式求得的值进行比较。

光谱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光谱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1、水体遥感监测的基本理论 1.1 水体遥感监测原理、特点。影响水质的参数有:水中悬浮物、藻类、化学物质、溶解性有机物、热释放物、病原体和油类物质等。随着遥感技术的革新和对物质光谱特征研究的深入,可以监测的水质参数种类也在逐渐增加,除了热污染和溢油污染等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监测外,用遥感监测的水质数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浑浊度、浮游植物、溶解性有机物、化学性水质指标。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机理是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有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这些光谱特征体现在其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反射,而且这些光谱特征能够为遥感器所捕获并在遥感图象中体现出来。如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近红外波段具有明显的“陡坡效应”,故而这类水体兼有水体和植物的光谱特征,即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低,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却明显升高。 1.2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过程。首先,根据水质参数选择遥感数据,并获得同期内的地面监测的水质分析数据。现今广泛使用的遥感图象波段较宽,所反映的往往是综合信息,加之太阳光、大气等因素的影响,遥感信息表现的不甚明显,要对遥感数据进行一系列校正和转换将原始数字图像格式转换为辐射值或反射率值。然后根据经验选择不同波段或波段组合的数据与同步观测的地面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再经检验得到最后满意的模型方程。 2、水质遥感监测常用的高光谱数据的获取 2.1 非成像光谱仪数据。非成像光谱仪主要指各种野外工作时用的地面光谱测量仪,地物的光谱反射率不以影像的形式记录,而以图形等非影像形式记录。常见的有ASD野外光谱仪、便携式超光谱仪等。 2.2 成像光谱仪数据。成像光谱仪也称高光谱成像仪,实质上是将二维图像和地物光谱测量结合起来的图谱合一的遥感技术,其光谱分辨率高达纳米数量级。高光谱成像的数据是一叠连续多个波段

仪器分析实验总结

仪器分析实验总结 1014061525 虞梦娜 一、红外光谱仪实验报告 1.仪器结构 仪器设备:SHIMADZU IRPresting-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SHIMADZU IRPresting-21 仪器结构: 傅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图 固定平面镜、分光器和可调凹面镜组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

件-迈克尔干涉仪。由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固定平面镜反射镜后,由分光器分为两束:50%的光透射到可调凹面镜,另外50%的光反射到固定平面镜。 可调凹面镜移动至两束光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这两束光发生相长干涉,干涉图由红外检测器获得,经过计算机傅立叶变换处理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IRPresting-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300入射迈克尔逊密闭型干涉仪,单光束光学系统,空冷陶瓷光源,镀锗KBr基片分束器,温度可调的DLATGS检测器,波数范围7,800~350cm-1,S/N大于40000∶1(4cm-1,1分钟,2100cm-1附近,P—P),具有自诊断功能和状态监控器。可收集中红外、近红外、远红外范围光谱。 常用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仪 ①棱镜和光栅光谱仪 光栅光谱仪 属于色散型光谱仪,它的单色器为棱镜或光栅,属单通道测量,即每次只测量一个窄波段的光谱元。转动棱镜或光栅,逐点改变其方位后,可测得光源的光谱分布。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以多通道测量为特点的新型红外光谱仪,即在一次测量中,探测器就可同时测出光源中各个光谱元的信息。 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它是非色散型的,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常用的是迈克耳孙干涉仪。当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主要优点是: 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 ②没有入射和出射狭缝限制,因而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 ③以氦、氖激光波长为标准,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1; 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就可使分辨本领提高; 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使远红外光谱的测定得以实现。 上述各种红外光谱仪既可测量发射光谱,又可测量吸收或发射光谱。当测量发射光谱时,以样品本身为光源;测量吸收或反射光谱时,用卤钨灯、能斯脱灯、硅碳棒、高压汞灯(用于远红外区)为光源。所用探测器主要有热探测器和光电探测器,前者有高莱池、热电偶、硫酸三甘肽、氘化硫酸三甘肽等;后者有碲镉汞、硫化铅、锑化铟等。常用的窗片材料有氯化钠、溴化钾、氟化钡、氟化锂、氟化钙,它们适用于近、中红外区。在远红外区可用聚乙烯片或聚酯薄膜。此外,还常用金属镀膜反射镜代替透镜。

数据分析与建模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分析与建模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5 —2016 学年第 1 学期

实验报告填写规范 1、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 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本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管理学院实验课程。 3、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 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在课程全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按学生姓名将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并给出实验课程成绩。 4、学生必须依据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指导,提前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基本原理及方法,了 解实验内容及方法,在完成以上实验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将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5、学生应在做完实验后三天内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评阅。 6、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同时要认真完整保存实验报 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将批改好的各项目实验报告汇总、装订,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画出图形 由图x=4时,y最大等于1760000 (2)求关于所做的15%假设的灵敏性 粗分析: 假设C=1000 即给定r y=f(x)=(1500-100x)1000(1+rx)=-100000rx^2+1500000rx-100000x+1500000 求导,f’(x)=-200000rx+1500000r-100000,令f’(x)=0,可得相应x值,x=(15r-1)/2r Excel画出相应图形

实验报告一分析解析

实验(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利用Excel进行物流网络规划 所属课程名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项目类型综合型 实验(实训)日期2013.10.18 指导教师陈远高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一、实验(实训)概述: 【目的及要求】 目的:熟悉物流网络规划的内容,熟练掌握excel中规划求解的应用。要求:

X5+x10=16000 所有未知数非负 项目二 设工厂1送仓库为x1,x2,x3,x4,直接送顾客x5,x6,x7,x8,x9 工厂2送仓库y1,y2,y3,y4,直接送顾客y5,y6,y7,y8,y9 仓库1送顾客a1,a2,a3,a4,a5,仓库2送顾客b1,b2,b3,b4,b5,仓库3送顾客c1,c2,c3,c4,c5,仓库2送顾客d1,d2,d3,d4,d5 运费为W W=未知数乘以对应的运费求和(式子太长没时间写) 条件1两工厂送各仓库量不超过仓库容量 2从两工厂运来的量的和等于从仓库运往各顾客量的和 3两工厂产量各不超过60000 4每个顾客收到从各工厂和各仓库送来的量的和等于需求量 5各未知量非负 项目三 采用0-1变量 :仓储中心中心编号。 :销售中心编号。 :第仓储中心容量限制。 :第仓储中心建设费用。 :第销售中心货物需求量。 :第仓储中心向第销售中心货物配送量。 :第仓储中心向第销售中心配送货物单位运费。 :销售中心总需求量。 为决策变量,为0-1变量,可以用综合考虑建设费用及运输费用进行仓储中心建设规划。不考虑折旧,目标函数为 (1) 需求约束为( 为最低需求为了保证连续销售要求供应量 大于需求量)

,,(2) 供应约束为 ,(3) 非负约束为 (4) 0—1约束为 (5) - 为 由于 1 )及供 2 率,需求约束( 变量及决策变量 的非负性,考虑程序运行效 应约束(3)可以等价地写成 , , 增加仓储中心最低保有约束 (6) 为最低需求量。 这里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无色液体。实验室用的纯的二硫化碳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但是通常不纯的工业品因为混有其他硫化物(如羰基硫等)而变为微黄色,并且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味。它可溶解硫单质。二硫化碳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等,也用作溶剂。 中文名称: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g mol-1 熔点(℃): -110.8 (161.6 K) 沸点(℃): 46.5 (319 K)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不溶于水(20 °C时 0.2 g/100 ml ),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溶于Na2S得Na2CS3,溶于NaHS得NaHCS3,溶于氢硫酸得H2CS3.溶解硫化铜并生成CuCS3,再加入氢硫酸萃取得蓝绿色的Cu(HCS3)2溶液。 制备:2CH4 + S8 → 2CS2 + 4 H2S (反应需水作催化剂,需光照。反应后用四氯化碳溶液趁热萃取。)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急性毒性:LD503188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 0.5-0.6g/m3,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µ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µg/L。 生殖毒性: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代谢和降解:在人体内,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与血中的甘氨酸结合而生成具有以游离-SH基为特征的甘氨酸硫代氨基甲酸酯,与苯丙氨酸,甲基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发生同样的反应。经气相色谱和光电比色的研究证实,二硫化碳与人体内带有一对自由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有较大的亲和力,能与其开成二硫代碳酸和噻唑烷酮,即二硫化碳分别与氨基酸和膘的反应产物。二硫化碳可以在肝微粒体内脱硫徨成硫化碳(Carbonyl Salfide),并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生物转化的其它最终产物是各种硫酸盐,主要是无机硫酸盐,而二价硫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残留与蓄积:吸入是人体吸收二硫化碳的主要途径,吸入气与呼出气中二硫化碳含量约在1至2小时内达到平衡,此时约有40%-50%在体内存留。皮肤吸收比呼吸途径的重要性小,其它途径则更不重要。二硫化碳随血流分布于体内,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的摄取比例为2:1。它易溶于脂肪和脂质中,并与氨基碳和蛋白质相结合,因此它易从血液体中消失,而对各种组织和器字具有很大的亲和力。由于二硫化碳的快速消失,它在人体内的分布形式尚未完全清楚。所吸收的二硫化碳有10%-30%被呼出,小于1%从尿中排出,其余的70%-90%二硫化碳进行生物转化后,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所以二硫化碳在人体内的残留时间不长。 污染来源:二硫化碳主要作为磺化剂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和玻璃纸,也用于硫化橡胶的轧制,以及制造橡胶加速剂、四氯化碳、黄原酸盐等,作为油脂、蜡、漆、树脂、樟脑、橡胶等溶剂,羊毛的去脂剂,衣服去渍剂等。 由于本品具有不溶水易溶于脂肪的特性,故其对血的亲和性显著地高于水;对组织的亲和性又高于血。吸入的二硫化碳首先使血饱和,这时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组织。约2小时血中达到完全饱和。此后体内的二硫化碳进入组织,最后使组织饱和,组织中饱和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组织中分布趋于均衡。 水中浓度为0.0026mg/L时,有微臭。 迁移转化:二硫化碳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粘胶纤维,二硫化碳的释放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1kg粘胶释放0.02-0.03kg二硫化碳。在生产粘胶短纤维和粘胶薄膜中,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70-100kg和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二版部分答案)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第一章 4、 故100g 中维生素C 的质量围为:。 5、1)、压力表的精度为1.5级,量程为0.2MPa , 则 2)、1mm 的汞柱代表的大气压为0.133KPa , 所以 3)、 1mm 则: 6. 样本测定值 3.48 算数平均值 3.421666667 3.37 几何平均值 3.421406894 3.47 调和平均值 3.421147559 3.38 标准差s 0.046224092 3.4 标准差σ 0.04219663 3.43 样本方差S 2 0.002136667 总体方差σ2 0.001780556 算术平均误差△ 0.038333333 极差R 0.11 7、S ?2=3.733,S ?2=2.303 F =S ?2/ S ?2=3.733/2.303=1.62123 而F 0.975 (9.9)=0.248386,F 0.025(9.9)=4.025994 所以F 0.975 (9.9)< F

分析人员A 分析人员B 8 7.5 样本方差1 3.733333 8 7.5 样本方差2 2.302778 10 4.5 Fa值0.248386 4.025994 10 4 F值 1.62123 6 5.5 6 8 4 705 6 7.5 6 5.5 8 8 8.旧工艺新工艺 2.69% 2.62% 2.28% 2.25% 2.57% 2.06% 2.30% 2.35% 2.23% 2.43% 2.42% 2.19% 2.61% 2.06% 2.64% 2.32% 2.72% 2.34% 3.02% 2.45% 2.95% 2.51% t-检验: 双样本异方差假设 变量 1 变量 2 平均0.025684615 2.291111111 方差0.000005861 0.031611111 观测值13 9 假设平均差0 df 8 t Stat -38.22288611 P(T<=t) 单尾0 t 单尾临界 1.859548033 P(T<=t) 双尾0 t 双尾临界 2.306004133 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

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沙漠绿洲书店是福州大学附近最大的民营书店。长期以来,城市沙漠书店为福大学子乃至整个城市读者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在2005年,该书店扩大了书店的面积,大大提高了库存量,使得读者可以购买到更多的书籍。但是,原来的图书销售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因为图书销售的顾客群慢慢固定。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书店决定开发一套新的销售系统,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图书的销售以及管理。书店决定开通网上书店,面向全国进行网上售书,进一步扩大消费人群,同时,保留以往的电话售书的方式,为不在该市的消费者提供便利。

在图书管理方面,由于图书的数量年年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读者对图书的选择性有了一些变化。原来的系统已经无法体现这些变化,也无法满足企业制定销售战略。 在书店内部,由于面积的扩大,使得原来的导购小姐无法满足书店的需要,同时,书店也有意尝试通过在书店的不同位置放置可供读者自己查询的电脑来满足读者的需要。 在书店的规划方面,原来的系统只能够描述销售及库存的情况,对于整个书店的财务,会计等方面并没有涉及,这对于书店进一步扩大规模是不利的。宁因此,书店决定开发一套新的图书销售系统。 书店的新战略规划:书店的战略规划是要建立更多的客户群以扩大书店的发展规模,进而扩大市场。 一个战略是为外地用户扩大电话定购能力,另一个战略是要通过Internet 增加直接客户市场销路。新系统是一个能为企业的快速增长进行计划并准备加强支持客户交互作用的系统。 战略系统计划项目产生了技术结构计划,应用程序结构计划和实施的时间帧。 1,技术结构计划: 1,把商业应用软件转移到客户-服务器结构来,为数据库和电信功能保留了主机,以允许其容量增加及快速发展。 2,向在Internet 上经营商业转移,首先要有一个Web 站点,然后要有链 接到内部系统和数据库的一些客户和供应商的事务处理支持。 3,预期最后向内联网解决方案发展 2,应用程序结构计划; 1,财务/会计:带客户-服务器的软件包解决方案 2 ,人力资源:一个软件包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使员工访问人力资源表,过程和利益信息。 3,客户支持系统:设计一个订单处理和执行系统,综合三方面的订单 处理需求:通过WEB 邮购,电话定购和直接客户市场销售。 4,库存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商品销售和库存系统,可以部分提供给客户以便查询 5,零售店系统:把商店管理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集成起来 3,实施应用结构计划的时间帧 1,首先,实施客户支持系统。 2,在客户支持系统启动后立即开始实施库存管理系统。 3,把零售店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集成起来 4,更新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 1,系统分析 根据书店的要求,可以确定系统相关者: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建立无人值守实时监控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及时获得连续在线的水质监测数据( 常规五参数、COD、氨氮、重金属、生物毒性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有关水质数据传送至环保信息中心,实现环保信息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水质在线分析仪、采样系统、辅助参数监测系统等组成。 其中水质在线分析仪是基于紫外全光谱技术的连续在线式水中有机物浓度分析仪,在水质的在线监测方面与传统的COD化学法和现有的紫外单/双波长法相比均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同时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如下: 与传统的COD化学法在线监测设备想比,在技术上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1秒钟一个数据)实时性高、不存在二次污染等特点,从经济效益上讲水质在线分析仪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周期特别长(一般可达到半年之久)、维护量小等显著特点。 与现有的紫外单/双波长法(利用污水在254nm处的吸光度与污水中COD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COD浓度)相比具有测试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维护周期特别长(一般可达到半年之久)、维护量小等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单波长法仅能对有机污染物组分较为单一的污水或者污水中所含有机污染物组分相对固定的污水进行COD的测定,而对于污染物组分复杂多变的样品由于吸光度与COD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直接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增大。紫外全谱扫描技术则通过污水的紫外光谱数据与有机污染物浓度之间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由于模型本身的外推能力会使测试准确度随着用户的使用时间增长而愈来愈高。在检测范围上采用专利型在线稀释装置,可以满足在不更换或调整比色皿的

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_实验2指导

目录 1实验主题 (1) 2实验目的 (1) 3实验性质 (1) 4实验考核方法 (1) 5实验报告提交日期与方式 (1) 6实验平台 (1) 7实验内容和要求 (1) 8实验指导 (2) 8.2 开启Hadoop所有守护进程 (2) 8.2 搭建Eclipse环境编程实现Wordcount程序 (3) 1.安装Eclipse (3) 2.配置Hadoop-Eclipse-Plugin (3) 3.在Eclipse 中操作HDFS 中的文件 (7) 4.在Eclipse 中创建MapReduce 项目 (8) 5.通过Eclipse 运行MapReduce (13) 6.在Eclipse 中运行MapReduce 程序会遇到的问题 (16)

1实验主题 1、搭建Hadoop、Eclipse编程环境 2、在Eclipse中操作HDFS 3、在Eclipse中运行Wordcount程序 4、参照Wordcount程序,自己编程实现数据去重程序 2实验目的 (1)理解Hadoop、Eclipse编程流程; (2)理解MapReduce架构,以及分布式编程思想; 3实验性质 实验上机内容,必做,作为课堂平时成绩。 4实验考核方法 提交上机实验报告,纸质版。 要求实验报告内容结构清晰、图文并茂。 同学之间实验报告不得相互抄袭。 5实验报告提交日期与方式 要求提交打印版,4月19日(第10周)之前交到软件学院412。 6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Linux Hadoop版本:2.6.0或以上版本 JDK版本:1.6或以上版本 Java IDE:Eclipse 7实验内容和要求 (1)搭建Hadoop、Eclipse编程环境; (2)运行实验指导上提供的Wordcount程序; (3)在Eclipse上面查看HDFS文件目录; (4)在Eclipse上面查看Wordcount程序运行结果; (5)熟悉Hadoop、Eclipse编程流程及思想; 程序设计题,编程实现基于Hadoop的数据去重程序,具体要求如下: 把data1文件和data2文件中相同的数据删除,并输出没有重复的数据,自己动手实现,把代码贴到实验报告的附录里。 设计思路: 数据去重实例的最终目标是让原始数据中出现次数超过一次的数据在输出文件中只出现一次。具体就是Reduce的输入应该以数据作为Key,而对value-list则没有要求。当Reduce 接收到一个时就直接将key复制到输出的key中,并将value设置成空值。在MapReduce流程中,Map的输出 经过shuffle过程聚集成后会被交给Reduce。所以从设计好的Reduce输入可以反推出Map输出的key应为数据,而

学生实验分析报告

学生实验分析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 开课实验室管理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学院管理年级 XX 专业班信管2班 学生姓名蔡明月学号 开课时间XX 至 XX 学年第一学期 试验1:数据文件管理 通过本试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等等。 某航空公司38名职员性别和工资情况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试在SPSS中进行如下操作: 将数据输入到SPSS的数据编辑窗口中,将gender定义为字符型变量,将salary定义为数值型变量,并保存数据文件,命名为“试验”。 插入一个变量income,定义为数值型变量。 将数据文件按性别分组 查找工资大于40000美元的职工 当工资大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20%;

当工资小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10%,假设实际收入=工资+奖金,计算所有职工的实际收入,并添加到income变量中。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变量定义完成以后,单击【数据视窗】标签进入数据视窗界面,将每个具体的变量值录入数据库单元格内。【文件】→【保存】或者【文件】→【另存为】点击变量视图,新设定inconme变量,类型为数值。选择菜单【数据】→【分割文件】。选 择拆分数据后,输出结果的排列方式,该对话框提供了 3种方式:对全部观测进行分析,不进行拆分;在输出结果种将各组的分析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按组排列输出结果,即单独显示每一分组的分析结果。选择分组变量,选择数据的排序方式,单击ok按钮,执行操作【数据】→【选择个案】→【如果】→【salary>40000】.(5) 【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为income,综合如果和数字表达式设计income。结果:和和 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