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

鲁教版初二地理(下)复习提纲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注意:P5活动1、2、3及P4图5.4

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低于0°C 高于0°C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之间多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有无结冰期有无

人文景观的差异农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至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棉花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马车)水运(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降水量自西向东越来越少);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多季节性河道。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P12活动1、2

2、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河流特点: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牧场种类内蒙古的草原牧场、新疆的山地牧场青海、西藏的高寒牧场

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牦牛、藏绵羊、滩羊

种植业类型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河谷农业(湟水谷地、藏南谷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等青稞、小麦

4、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5、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P14活动2

①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为本区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损耗少,到

达地面多。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多1000多小时,羊八井地热站。

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海拔高,气候寒冷,蒸发少,冰雪融水成为江河的主要水源。

③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6、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三江源头

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49%,长江25%,澜沧江15%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北京

一、地理位置:

1、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大致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

2、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国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三、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古城格局: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时,城内建筑排列呈棋盘状,皇宫居于中心,通过中心

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呈“凸”字型,房屋朝向一般坐北朝南。

2、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明清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3、北京城址自辽代以来在空间上有两次大的变迁,都是与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城市现代化

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港澳位置和领土组成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二、香港人多地少,地形特点是山地多、平地少。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路。

三、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1、香港第三产业很发达,使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2、香港的转口贸易发达,依托的条件有: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灵活的经济政策(自由贸易港)③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P36页6、20图香港和祖国大陆的优势互补关系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出口产品: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三、澳门经济及发展战略

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地理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P39页活动2: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2、台湾的地形特征:多山,山地、丘陵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玉山为最高峰,

3、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

海上的明珠”。

4、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P41活动1、3。

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

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交界处;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5、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6、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它们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影响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的因素有地形条件、交通条件、人口分布、开发历史悠久。新竹号称“台湾的硅谷”。

6、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的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第二产业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这说明了台湾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四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地理位置:

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2、河流:河流稀少,以内流河为主。

本区的两条主要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3、气候—干旱。原因: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影响:气候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4、新疆(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人们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P48页图6.36

5、能源开发:新疆的油气资源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22℅。

为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起点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时上海,即目标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气东输的概况以及给东西部带来的好处,

P52页图6.40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条件:①区位因素:南邻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②人文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3、外向型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

4、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产品也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5、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的比较:63页活动3

6、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和城镇化的发展。

7、城镇化主要表现:非农业人口增长和城镇数量、规模扩张。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地理位置:

1、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2、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

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

3、这里少数民族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诱人.

注:西双版纳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住竹楼,吃竹筒饭,过泼水节,跳孔雀舞。这些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69页活动2

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2、旅游业下滑的原因: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③不法商贩缺德;④生态环境压力大;

⑤景点大同小异。P72活动2、3

重振对策:P73活动3①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物质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的沙漠、戈壁吹来形成的。

3、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P81页活动1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P81页活动3: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山区。形成条件: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2、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P80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P83图8.10。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P84活动2。

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此外还有塌陷、滑坡、泥石流。

4、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5、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P87活动1、2

1、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自东向西跨越的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以平原、低矮的丘陵为主;②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P75图8.18)水热条件好;③河流: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如水和水能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P89图8.22

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南北作用:P90活动1 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其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

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3、①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

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92页图8、26,)

3、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92页活动1、2

4、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密度差异:上游密度较低,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①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②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及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两大“工业走廊”雏形: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

3、(P95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五、生态环境及治理: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是水污染和酸雨污染。

水土流失:①主要在长江上游地区;②原因: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③危害:P96图8.31;④防治措施:P97活动1

洪涝灾害:①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②原因:P86活动2;③危害: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区生态环境遭到重创后,往往数年难以恢复。④防治措施:P98活动2

水污染:①主要发生在长江干流地区②原因:农田排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P96阅读材料

③危害:污染水源,影响饮用水质量,危害人和生物的生命安全;④防治措施:P98活动3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酸雨污染:华中、西南、华东三大酸雨区

①华中、西南、华东三大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目前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②原因: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学燃料,各种废气的排放;③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造成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④防治措施:减少煤的使用,改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可改善本区的环境。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的基本国情之一,因此(1)、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2)、加强区域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2.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二、在世界中发展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2.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多方面的合作,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在合作、共同发展;如图9.2

3.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4.中国为什么加到WTO?①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②从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③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鲁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 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本初子午线 (北纬) (南纬)

鲁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中国的地理差异 (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部长夏无冬,北部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1、1月份0℃等温线 2、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6、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等四大区域。 北方地区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黄土地 1、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与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与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 m,属于半湿润区,三江平原除外为湿润区。

4、土壤: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农业发展条件:优势: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劣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灌溉水源不足,且集中于夏季,春旱严重。(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春季降水较少) 2、主要的农作物:北方地区降水较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1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2)从长远来瞧,发展节水农业,才就是根本途径。(3)修建水库,调节降水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就是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的有效措施。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东三省的位置及范围;东临长白山脉,西临大兴安岭,北临小兴安岭,南临渤海。 2、图上找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辽河、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的位置;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就是其山河大势。 4、东三省的气候及其主要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暖短促。气候冷湿(原因:①纬度高、气温低;②气温低,蒸发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5、东三省农业的优势与不足;优势: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②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不足:①纬度高,气温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②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6、东北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解决措施: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7、东北三省主要的湿地: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功能: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8、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②地广人稀,本地粮食少;③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9、东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b、海路交通便利c、科技力量雄厚d、工业基础好。 10、东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 11、东北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解决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地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省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长城),南至秦岭。

2017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图1 2017年初中毕业考试 地 理 试 题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计2分,共50分) 1. 关于两国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横穿国土 B. 居民主要为白种人,通用英语 C. 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区 D. 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2. 关于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临印度洋,南临太平洋 B. 最大城市是堪培拉 C. 羊毛、小麦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D. 有鸭嘴兽、袋鼠等多种独有动物 3. 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之一,下列不是.. 新疆优势条件的是 A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为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C .降水丰富,草场广阔,农牧业发达 D .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海洋、海峡和运河正确的一组是 A .南海、里海、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B .苏伊士运河、红海、波斯湾、白令海峡 C .南海、马六甲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D .加勒比海、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5. 图1为某城区变化示意图。城区由图a 向图b 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交通 B .河流 C .气候 D .地形 6. 影响韩国年降水量比蒙古多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位置 D .地球形状 7.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这说明中南半岛 A. 南高北低 B. 北高南低 C. 东高西低 D. 西高东低 8. 日本的工业对外依赖性强,主要原因是 A. 多港湾,海运便利 B. 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C. 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D. 人口多,城市密集 9.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乌拉尔山脉向西,气候大陆性增加 B. 平原地区的农业均很发达 C. 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D. 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图1

鲁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纲要结业考必备

六上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特征 地球地图 形状:(南北半球不对称的)球体 (南极比北极半径短:40米) 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项目经线纬线 含义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又叫子 午线。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与经线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 有纬线相互平行。 形状特征半圆圆自成纬线圈 长度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经度和纬度 项目经度纬度 零度线的确定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赤道(0度纬线)标度围180o--0o---180o90o---0o---90o 表示方法0o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 o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度数变化由0o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 0°纬线(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 (不.是.0°经线,180°经线。)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 经纬网 在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 (1)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 (2)辨别地表事物的方向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中心:地轴 自转中心:太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24小时) 周期:一年 意义:昼夜更替; 意义:四季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 经度不同、时间不同、 特点:地轴倾斜,始终朝一个方向(北极指向北极星) 一天中当地正午:旗杆影子最短、 一年中:当地正午旗杆影子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北半球影子指向北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时,太直射到地球表面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影子长短 的纬度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总在一定的纬 2. 昼夜长短的变化 度围来回变化 3. 四季形成 4. 五带的划分 5. 有直射、极昼、极夜现象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含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 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季节变化

鲁教版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huizong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亚洲【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 【相对位置】西北—欧洲、东北—北美洲、西南—非洲、南面—大洋洲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 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 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记住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3)河流流向----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原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记住P7 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东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a.亚洲面积大,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b.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低相差悬殊) ②季风气候显著: , 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 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温带大陆性轻侯分布的原因:亚洲面积大,向西伸入亚欧大陆内部) -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8、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 一、地球 @简单初中生 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二、地球的运动 @简单初中生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 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三、地图 @简单初中生 1.地图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单元练习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单元练习题(无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A. 辽宁省、山东省 B. 辽宁省、天津市 C. 河北省、天津省 D. 山东省、江苏省 2.下列有关我们家乡德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位于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 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读济宁市简图,完成下列题。 3.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曲阜尼山举行。上海游客到达现场最便捷的交通路线是() A. 京台高速 B. 京沪高铁 C. 京沪铁路一新兖石铁路 D. 上海虹桥机场一济宁曲阜机场一新兖石铁路 4.建设中的鲁南高铁,东至日照市,西联陇海线,东西横跨济宁市。全线大部分以桥 代路,这样做的好处有() ①节约耕地

②利于动物迁徒 ③安全快速 ④节约建设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及老龄化的加剧,甲县广泛种植水稻面临的问题是() A. 水源不足 B. 资金短缺 C. 市场狭小 D. 劳动力不足 6.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乙县能够参观到的纪念馆是() A. 鲁西南战役纪念馆 B.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C.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D. 淮海战役纪念馆 7.在丙县,完整地保存着汉代石刻画像的场所是() A. 太白楼 B. 宝相寺 C. 武氏祠 D. 铁塔寺 8.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工农业发达。读山东省图,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错 误的是() A. ①是泰山 B. ②河为黄河,冬季有凌汛现象 C. 经过山东省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京广线 D. 旱涝灾害是山东最严重的气候灾害 9.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长城脚下的延 庆开幕。本届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好家园”。 读图北京世园会的会徽“长城之花 下列描述能够体现山东馆特色的是() A. 京华京韵 B. 齐鲁胜境 C. 浙乡映像 D. 徽派三雕 10.德州的某学校召开“家乡美”主题班会,四位同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华北平原,这是全国地势最低、面积最大的平原 B. 盛产棉花、冬小麦 C. 去北京乘高铁十分方便 D. “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接界区位优势,接受产业辐射 11.2018年8月,作为全国蔬菜重要产区的山东寿光等地,受到某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损失严重,导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此季节该地受到的自然灾害可能为 A. 寒潮 B. 台风 C. 地震 D. 泥石流 12.有关德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 B. 耕地类型为旱地,属于半干旱地区

2021年中考地理复习七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课时真题演练鲁教版(含参考答案)

中考地理复习七下: 北方地区(第2课时) 命题点一黄土高原 (2018·临沂中考)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位于秦岭以北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2.下列关于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提供治理环境的资金 B.缓坡地建梯田,沟谷打坝淤地 C.植树种草,建设林草护坡带 D.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2017·潍坊中考)“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黄土梁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4.当地传统民居窑洞的特点是( ) A.多依山挖掘 B.窑洞门口多向北 C.多占用良田 D.造价较高 5.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日照充足 C.水源丰富D.昼夜温差小 命题点二北京 (2018·青岛中考)读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候资料图,完成6~7题。 6.关于北京市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多自东南流向西北 B.北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7.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 A.四合院、京剧

B.窑洞、腰鼓 C.高脚屋、孔雀舞 D.碉房、锅庄舞 8.(2018·泰安中考)目前,北京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结合下图,分析规划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道路通道,疏解城市交通压力 B.降低雾霾污染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湿度,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D.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调节大气成分 (2018·临沂中考)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必将为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据此完成9~10题。 9.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一项重要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10.《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指出,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基于以上城市职能,以下企业最适合在北京发展的是( ) A.机器人研发B.钢铁工业 C.石化工业D.纺织印染 11.(2018·北京中考)碧水环绕话北京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颁布后,引起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完成问题。

鲁教版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

鲁教版初二地理(下)复习提纲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注意:P5活动1、2、3及P4图5.4 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低于0°C 高于0°C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之间多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有无结冰期有无 人文景观的差异农 耕 制 度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至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棉花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马车)水运(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降水量自西向东越来越少);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多季节性河道。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P12活动1、2 2、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河流特点: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牧场种类内蒙古的草原牧场、新疆的山地牧场青海、西藏的高寒牧场 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牦牛、藏绵羊、滩羊 种植业类型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河谷农业(湟水谷地、藏南谷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等青稞、小麦 4、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5、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P14活动2 ①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为本区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损耗少,到

鲁教版初中地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形状: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A平均半径—6371千米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E 4. (1)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经度数值往左变大为西经(“W”);往右变大为东经(“E”)(2)0°纬线即赤道:纬度数值往上变大为北纬(“N”);往下变大为南纬(“S”) 5.地球公转重要特征—公转轨道面和地轴总保持6 6.5°的夹角,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1)春分——3月21日 直射赤道(北半球春:3、4、5) (2)夏至——6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夏:6、7、8) (3)秋分——9月23日 直射赤道(北半球秋:9、10、11) (4)冬至——12月22日 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12、1、2) 6.五带: 【A热带—太阳直射】 【B北温带C南温带—四季明显】 【D北寒带E南寒带—极昼、极夜】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相除时单位都是“厘米”:1千米=1*105厘米】 ①见类型:A直线比例尺() B数字比例尺(1/4000000或1:4000000) C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②比例大小:如同比较数字大小,数字比例尺主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所指为北方 (3)图例:居民点();铁路();高速公路();山峰();长城();水电站();洲界();未定国界();省级行政区界();水库();沙漠();瀑布();常年河湖();时令河湖()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陡难怕;等高线稀疏——坡缓易爬 9.世界五种基本地形: (1)高原(周围陡峭,内部平坦) (2)山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

鲁教版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

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央视全力推进的2018年《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选取黑龙江黑河、山西大同、云南昆明、湖南张家界和淅江杭州作为演出会场(见右图),这档节目于2月14日在央视综艺频道首播。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 2018年《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首播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 地球公转运行在左图中丁甲之间 C. 大同的白昼比张家界的长 D. 黑河冰天雪地,昆明春暖花开 2.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春节重要的文化符号。据了解,近年在广州乘火车返乡过春节的总人数中,河南、湖北、湖南的人数居多。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春运期间压力较大的铁路干线是() A. 京广线 B. 焦柳线 C. 浙赣线 D. 京九线 【答案】1. C 2. A 【解析】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东西跨经度广,降水差异大,各地区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 【1题详解】 2018年《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首播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地球公转运行在左图中丁甲之间,是在冬至日至春分日这间;大同的白昼比张家界的短,因为此季节时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河冰天雪地,昆明春暖花开,故选C。 【2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从广州返程的农民工以湖南省、湖北省和河南省居多,所在运输压力大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该铁路线连接了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和河南省,故选A。 人参原生于我国东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怕积水,不耐旱,忌强光直射,读“长白山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如图四地中,最有可能找到人参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河流a河段自东北向西南流 B. 山顶海拔为800~900米 C. 乙丁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000米 D. J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答案】3. B 4. B 【解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长白山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山脉,是位于我国与朝鲜交界处。 【3题详解】 由人参的生长特性可知,该作物喜冷凉,怕积水,不耐旱,又怕强光直射,以上四个地区中,乙是最有可能出现人参的,其他三处靠近河近,积水多,故选B。 【4题详解】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分析,图中河流a河段自东北向西南流;山顶海拔为900~1000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若乙丁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000米;丁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故选B。2018年5月26日,我国正式恢复与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的大使级外交关系,读“布基纳法索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鲁教版初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图1— 6 初二地理 期中质量检测(满分70)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选择,共25分。 1. 2013年9月22日19时40分,强台风“天兔”在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台风是一种地质灾害 B. 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 C .威海地区夏季经常受到台风的威胁 D. 台风会带来霜冻天气 2、下列省份与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湘——郑州 B.粤——南宁 C.赣——南昌 D.冀——合肥 3、4.下列选项中,与中国地势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A.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B.东半部多属于季风气候 C.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D.海洋气流容易深入内陆 4.读图1-2,造成下图两地晨昏差异的原因是 A .南北跨纬度广 B .东西跨经度广 C .我国海陆兼备 D .我国是海洋大国 5.下列四省区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读图1-3,完成6~7题。 6.图中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风情? A .藏族 B .满族 C .壮族 D .傣族 7.下列关于该民族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置靠北,与俄罗斯相邻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北回归线穿过该省 D .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图1-4是沿我国36°N 所作的垂直截面图,看图回答8~9题。 8.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区,正确的是 A .①——青藏高原 B .②——塔里木盆地 C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D .④——南海 9.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A .地形特征 B .地势特征 C .轮廓特征 D .位置特征 读图1-5,完成10~11题。 10.该图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 A .黄河上游 B .黄河中游 C .黄河下游 D .黄河源头 11.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原因是 A .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 .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读漫画,完成12~13题。 12.上图反映在土地资源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是 ③ ② ④ ① 图5-3 图1—3 图1-2 图1—4 图1—5 来吧朋友,让我们开动“地理的头脑”,在 成长的画卷上留下激情和欢乐,成功就在你眼前!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练习试题(无答案)-学生用卷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练习题(无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关于南方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成都平原有肥沃的紫色土,被誉为“天府之国” B.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肥沃的水稻土 C. 云贵高原的土壤是黑土 D. 东南丘陵主要种植的是茶树、杉树、毛竹 2.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 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 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3.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A. 前厂后店 B. 前店后厂 C. 外向型的经济 D. 劳动密集型的经济 4.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 5.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 了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A. 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 C.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 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6.外地客人到南方地区,让他品尝南方特色水果,大致应提供() A. 柑桔、香蕉、荔枝 B. 苹果、杏、梨、桃等 C. 西瓜、葡萄、石榴等 D. 无花果、哈密瓜、榴莲等 7.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上印制的图案是 A. B. C. D. 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8.海口的经纬度约为()。 A. 110°W,20°N B. 110°E,20°N C. 110°E,20°S D. 110°W,20°S 9.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共有()。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10.广州、武汉两城市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两城市比较,年降水量更多的城 市是(). A. 广州武汉 B. 武汉广州 C. 广州广州 D. 武汉武汉 11.武汉所在地形区是(),该地形区耕地类型主要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旱地 B. 华北平原水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D. 华北平原旱地 12.武汉主要粮食作物是(),主要经济作物是()。 A. 小麦柑橘、油菜花生 B. 小麦苹果、油菜、甘蔗 C. 水稻柑橘、油菜、甜菜 D. 水稻柑橘、油菜、甘蔗 13.水稻喜温喜湿,我国南方地区多出产水稻的气候资源条件是() A. 多季风,水田广布 B. 雨季长,降水多 C. 气温和降水配合好 D.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14.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部,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回答 下列两题. 首都北京直达香港的铁路线是() A. 陇海线 B. 京广线 C. 京沪线 D. 京九线 1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前店后厂”的意思是() A.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的基本模式 B. 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前面开店后面建厂 C. 沿海城市开店,内地城市办厂 D.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个体小作坊的经营模式 16.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B. 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台北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 D. 因盛产甘蔗,被誉为“海上米仓” 17.香港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鲁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中国的地理差异 (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部长夏无冬,北部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陆,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1、1月份0℃等温线 2、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6、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等四大区域。 北方地区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黄土地 1、北方地区的位置和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高原以南,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 m,属于半湿润区,三江平原除外

为湿润区。 4、土壤: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农业发展条件:优势: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劣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灌溉水源不足,且集中于夏季,春旱严重。(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春季降水较少) 2、主要的农作物:北方地区降水较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1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2)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根本途径。(3)修建水库,调节降水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是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的有效措施。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东三省的位置及围;东临长白山脉,西临大兴安岭,北临小兴安岭,南临渤海。 2.图上找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松花江、乌里江,鸭绿江、图们江、辽河、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的位置;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其山河大势。 4、东三省的气候及其主要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暖短促。气候冷湿(原因:①纬度高、气温低;②气温低,蒸发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5.东三省农业的优势与不足;优势: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②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不足:①纬度高,气温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②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6.东北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解决措施: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7.东北三省主要的湿地: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功能: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8.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②地广人稀,本地粮食少;③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9.东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b、海路交通便利c、科技力量雄厚d、工业基础好。 10.东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 11.东北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解决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地貌——黄土高原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气候温暖适合人类居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海陆兼备,有利于与多国交往与合作。 ②海岸线漫长,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海域面积大,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 ③地势西高东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夏季风,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的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 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 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 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 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 离约为5500千米,南北跨纬度广,因 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 方绿意盎然,南北气候差异大。)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 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 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经度差异大,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

(完整版)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到“会用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中国的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

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另地理学科属于非中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六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因其内容列接近区域地理,所以安排为分区部分的起始篇。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北方地区教材从本章开始逐章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因此,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