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关键词】腹泻;小儿;迁延性;慢性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小儿消化道疾病,其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引起其临床诊治疗效不理想,为此我们对本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参照诊断标准[1],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收住院的130例患儿,年龄55 d~4个月20例,4个月~1岁107例,1~2岁3例。男78例,女52例。母乳喂养19例,人工喂养27例,部分母乳喂养84例。迁延性腹泻125例,慢性腹泻5例。大便性状呈黄稀水便、黄绿色稀便和黏液便,含血丝便5例,<5次/d 50例,5~10次/d 55例,>10次/d 25例。营养不良:中度3例。并发呼吸道感染41例。

1.2 方法

1.2.1 记录治疗情况、转归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大便人轮状病毒抗原、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等。

1.2.2 治疗方法①饮食调整:疑似乳糖不耐受,暂停乳类喂养,给予去乳糖饮食,5 d无效者改用其他饮食或水解蛋白配方饮食;②脓血便或大便白细胞在5个以上[2]或分离出特异病原或并存呼吸道等感染(如肺炎)使用抗生素外,余未用抗生素;③微生态疗法;④肠黏膜保护剂;⑤常规补锌;⑥支持疗法:如输注免疫球蛋白、肠道外营养等。

2 结果

本组患儿肠道感染32.3%(42/130),大便细菌培养阳性29.2%(38/130),其中粪肠球菌16例、屎肠球菌7例,弗式枸橼酸杆菌5例,阴沟肠杆菌4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奇异变形杆菌1例,嗜水气单胞菌1例。其他病因包括锌缺乏71.5%(93/130),乳糖不耐受56.9%(74/130),肝损害53.1%(69/130),其中<80 U/L 33.8%,~120 U/L 11.5%,>120 U/L 7.7%,免疫功能低下32.3%(42/130),其中9例患儿IgA、IgG、IgM三者之和低于4.0 g/L,并发感染:呼吸道感染31.5%(41/130)、轮状病毒(RV)感染16.9%(22/130)。

治疗效果:经过针对病因,同时辅以支持等综合治疗,治愈1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住院天数最短3 d,最长16 d,平均(8.5± 6.6)d。

3 讨论

迁延性、慢性腹泻多见于婴幼儿,本研究中以4个月~1岁为高发年龄,占82.3%(107/130),部分母乳喂养儿居多65.4%(84/130),考虑原因:①出生3个月后,来自母亲的lgG大量衰减,至6个月时全部消失;②4个月起逐渐添加辅食,易出现喂养方法不当。本研究中有42例表现不同程度的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其中9例为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说明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是一重要因素。

本组大便细菌培养阳性38例(29.2%),除1例嗜水气单胞菌外,其余为条件致病菌,是否为该菌性肠炎,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由于抗生素在临床应用较广泛,除了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糖酶水平之外,亦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致病原因。因此不能除外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本组资料中,由于并发感染所致腹泻63例,其中呼吸道感染41例(31.5%)、RV感染22例(16.9%),RV感染可引起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使腹泻迁延,有文献指出,并存肠道外感染使腹泻患儿发生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危险性增加,这可能与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概率增加和肠道外感染对其肠道功能影响有关。从本组资料来看,肠球菌、枸橼酸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检出率较高,提示应慎用抗生素,以免加重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更迁延。我们的体会:①小儿腹泻没有明确细菌感染时不用抗生素,而给予微生态制剂;②抗生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③在因败血症、肺炎等肠道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防止由于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易合并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腹泻加重。本组锌缺乏71.5%(93/130)。迁延性腹泻锌缺乏的原因可能是摄入减少和排泄增加。人体内含锌量减少可致免疫缺陷,影响肠道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及包括双糖酶在内的几种刷状缘酶的活性,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Lukacik等[3]采取Meta分析法,研究补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补锌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迁延性腹泻患者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提示对于迁延性腹泻患者补锌的重要性。

大多数腹泻患者迁延不愈是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受损,导致其刷状缘上的乳糖酶活性下降,乳糖吸收障碍,形成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资料记载[4]在迁延性腹泻及慢性腹泻患儿中有68.5%伴有乳糖吸收不良,本组发生率为56.9%。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粪便还原糖和PH测定等,由于我院尚未开展上述检测手段,临床工作中常根据临床症状、无乳糖膳食后的临床反应进行诊断。本组患儿主要采用去乳糖奶粉喂养,疗效颇佳,多数患儿于无乳糖奶粉喂养后3~5 d,大便性状及次数逐渐正常。因肠黏膜受损,吸收相当量带有抗原性的完整蛋白质,触发免疫机制(致敏)可继续损伤肠黏膜[2],5 d无效者,考虑蛋白质过敏,给予纯米粉、炒面粉或水解蛋白配方饮食。

本组资料肝酶升高69例(53.1%),除乙肝、丙肝、梅毒、CMV感染外,考虑肝损害与感染及药物等有关,因婴儿肝细胞功能尚不健全,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其正常功能,对腹泻病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杨海军等[5]报告食物过敏是小儿迁慢性腹泻的重要病因(85.3%),应引起临床关注。另外,检查中发现2例HIV抗体阳性,送血到上一级疾控中心确诊为AIDS,因此,要引起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对于难治性腹泻应常规做HIV初筛实验。根据笔者观察,既往迁、慢性腹泻

多合并营养不良,但该组资料仅占 2.3%(3/130),发生率低,考虑与目前经济条件改善、及时就诊有关。

总之,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众多,应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个体化治疗,从各个不同环节阻断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2] 方鹤松.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难治性腹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1(19):1281-1283.

[3] Lukacik M,Thomas RL,Aranda JV.A Meta-analysis ofthe effects of oral zinc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persistent diarrhea.Pediatrics,2008,121(2):326-336.

[4] 袁壮,薛辛东.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9-202.

[5] 杨海军,孙梅.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临床分析,2009:27(10):930-934.

小儿腹泻

腹泻 英文名:diarrhea科室:儿科,小儿消化科,普外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常用药物:症状:中毒严重,乏力,代谢性低钾,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休克,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体温变化,免疫损害,免疫缺陷,全身代谢低下,全身各脏器血流缓慢,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出血,发热,发热伴出血,发热伴有腹痛、腹泻. . . 腹泻病(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 代谢旺盛,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2,而成人仅为1/7,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调节、内分泌、循环、肝功能、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 1.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人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 2.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SIgA)均较低。肠黏膜的免疫防御反应及口服 耐受(oral tolerance)机制均不完善。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normal intestind microflora)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 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同时,维生素K的合成有赖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参与,故小婴儿肠道菌群失调时除易患腹泻外,还可有呕吐或大便中带血。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l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等,有很 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目录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分型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分型 1.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要是胃肠症状,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每天约10次以下,量不多,稀水或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无明显全身症状,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 (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大便每日10余次或数十次,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及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 ①脱水性质: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脱水的同时亦伴有电解质的损失,根据水与电解质丢失比例的不同,可分为3种性质不同的脱水。详见下表所示: ②脱水程度:即累积的体液损失,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估计。一般将脱水分为3度。详见下表所示: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酮体形成增多;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潴留。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的症状不明显,呼吸稍快,不易早期诊断。中度酸中毒出现呼吸深快、心率加快、口唇樱红、厌食、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度酸中毒时心率变慢,呼吸深快其节律不齐,嗜睡,昏睡,昏迷,由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输出量减少,可发生低血压和心衰。 3)低钾血症。吐、泻丢失;摄入不足,肾脏保钾功能差;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当血钾<3.5mmol/L时,临床出现低钾症状,称为低钾血症。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减弱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重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以及肠麻痹,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低钙和低镁血症。进食少,吸收不良;大便中丢失;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少数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抽搐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低镁的可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1)分泌性腹泻:由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各病毒所致,小肠分泌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 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根据病情可分为: 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 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 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又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乳糖酶、双糖酶缺乏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因素所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一)腹泻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 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引起者大便呈脓血样;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者大便可由水样转为血性。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关键词】腹泻;小儿;迁延性;慢性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小儿消化道疾病,其表现多样,病因复杂,引起其临床诊治疗效不理想,为此我们对本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参照诊断标准[1],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收住院的130例患儿,年龄55 d~4个月20例,4个月~1岁107例,1~2岁3例。男78例,女52例。母乳喂养19例,人工喂养27例,部分母乳喂养84例。迁延性腹泻125例,慢性腹泻5例。大便性状呈黄稀水便、黄绿色稀便和黏液便,含血丝便5例,<5次/d 50例,5~10次/d 55例,>10次/d 25例。营养不良:中度3例。并发呼吸道感染41例。 1.2 方法 1.2.1 记录治疗情况、转归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大便人轮状病毒抗原、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等。 1.2.2 治疗方法①饮食调整:疑似乳糖不耐受,暂停乳类喂养,给予去乳糖饮食,5 d无效者改用其他饮食或水解蛋白配方饮食;②脓血便或大便白细胞在5个以上[2]或分离出特异病原或并存呼吸道等感染(如肺炎)使用抗生素外,余未用抗生素;③微生态疗法;④肠黏膜保护剂;⑤常规补锌;⑥支持疗法:如输注免疫球蛋白、肠道外营养等。 2 结果 本组患儿肠道感染32.3%(42/130),大便细菌培养阳性29.2%(38/130),其中粪肠球菌16例、屎肠球菌7例,弗式枸橼酸杆菌5例,阴沟肠杆菌4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奇异变形杆菌1例,嗜水气单胞菌1例。其他病因包括锌缺乏71.5%(93/130),乳糖不耐受56.9%(74/130),肝损害53.1%(69/130),其中<80 U/L 33.8%,~120 U/L 11.5%,>120 U/L 7.7%,免疫功能低下32.3%(42/130),其中9例患儿IgA、IgG、IgM三者之和低于4.0 g/L,并发感染:呼吸道感染31.5%(41/130)、轮状病毒(RV)感染16.9%(22/130)。 治疗效果:经过针对病因,同时辅以支持等综合治疗,治愈1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住院天数最短3 d,最长16 d,平均(8.5± 6.6)d。 3 讨论

腹泻的鉴别诊断

腹泻的鉴别诊断 腹泻的鉴别诊断应对病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及病原检查进行教诊断; 一、急性腹泻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浒潜伏期多为1-2d,长可达7d;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争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10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烘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8-24h 恶心 , ,可在短 所致的腹泻;④粪便中可分离出轮状病毒; 四霍乱与副霍乱 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1、霍乱的临床特点①潜伏期一般为2-3d,也可短至数小时或6d之久;②发病急骤,呕吐与腹泻剧烈,呕吐为喷射性,反复不止,粪便及呕吐物为米泔水样用,排便量大而无粪质;③严重的脱水,可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严重者可有高热、少尿、无尿、肾衰竭死亡;④常伴肌肉痉挛,尤其是谜肠肌及腹肌为明显; 2、诊断依据①流行病学特点;②典型的临床表现调特殊的细菌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

五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是由肠道内顽固性梭状芽胞杆菌C;difficile异常增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假膜;假膜外观多呈半透明物质,蛋清样,肉眼较难辨认;将其放人10%甲醛溶液中,则外观较清楚; 1、临床特点腹水样便,重症者混有假膜;每日腹泻数次至数十次,很少为脓血便;多有诱因,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2、诊断依据①有诱发因素;②粪便中有假膜;③肠镜活检或粪便培养可发现顽固性梭状芽胞杆菌,或检出此菌的毒素; 六血吸虫病 ;腹泻大 ;粪 ;腹痛与 ;镜检 ;标本越新鲜阳性率越高;粪便的性质与阳性率关系甚大,一般的规律是:脓血样便>血性部液便>税液便>成形便; 与慢性阿米巴性痢疾鉴别,主要依靠粪便镜检发现溶组织阿米巴,或抗阿米巴治疗有效;与其他慢性腹泻的鉴别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和诊断性治疗; 二溃疡型肠结核 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日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主要诊断依据:①有结核中毒症状;②肠镜活组织检查为干酪样坏死组织;③抗结核治疗有效;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多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多见的疾病之一,分为熏染性和非熏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之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顺应食品

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豢养不当、冷热平衡或遇到熏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用混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用混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围。 一、未病先防 做好病前保养护理与卫生十分重要。 一)一般措施

2023年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课件)

2023 年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课件〕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腹泻病是大便次数或大便性状的转变的统称 .感染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 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等 .按病程分: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 2 个月;慢性腹泻:病程>2 个月。 一、病史采集 〔一)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首次病程记录于入院 8 小时内完成。 〔二〕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三〕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四〕有无中毒病症。 〔五〕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二、临床表现〔包括病症、体征〕 〔一)可有不洁饮食史。 〔二〕共同表现呕吐、腹痛、腹泻。重症呕吐、腹泻 频繁,可吐出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 ,大便每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

(三〕伴有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 升等感染中毒病症. 〔四〕腹部平软或腹胀,肠鸣音活泼。 〔五〕重者合并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 〔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患儿精神 稍委靡,略有烦躁,尿量削减,口唇稍枯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 %~10%。患儿精神委靡或烦躁担忧,尿量明显削减,口唇枯燥,哭时泪少,皮肤苍白,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在体重 10%以上。患儿精神极度委靡,表情冷淡,昏睡甚至昏迷。尿量极少或无尿,口唇极度枯燥,哭时无泪,皮肤枯燥、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极度凹陷,甚至消灭休克病症。 2、脱水性质 (1 〕等渗性脱水 :最常见,血清钠为13 0-150mmol/L。 〔2〕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可消灭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病症。 (3)高渗性脱水:血清钠> 150mmol/L。消灭皮肤黏膜枯燥、烦渴、高热、昏睡、惊厥等。

小儿腹泻及其护理

小儿腹泻及其护理 小儿腹泻(infantle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5!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因此,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5以人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人工喂养者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SIgA等某些成分,加上食物、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其以病毒、细菌为多见。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等。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起急慢性肠炎。 2.肠道外感染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等,可伴有腹泻。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同时感染肠道。

(三)非感染因素当喂养的时间、食物的性质、量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二、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使小肠绒毛细胞受损,小肠粘膜回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加重腹泻。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二)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各有其特点。 (一)腹泻相似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大便量少、呈黄色或黄绿色,粪质不多,水分略多时大便呈“蛋花汤”样。大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病因学 小儿腹泻分类 (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 1.轻型腹泻: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有低热。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重型腹泻:此型除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伴有重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1]。 (二)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腹泻:病程< 2周。 2.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 2月 3.慢性腹泻:病程>2月。 (三)根据病因分类 1.感染性腹泻:霍乱、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除霍乱弧菌和志贺氏菌外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引起) 2.非感染性腹泻: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内分泌性腹泻、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炎症性肠病、肠白塞、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等。 病因 (一)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 (1)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 (2)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属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95%-99%

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及空肠弯曲菌引起的。 (3)其他:包括耶尔森菌,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即症状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多见。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改变轻微,为稀糊便,含少许粘液,无大量水分及脓血,大便次数略增多,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症状渐消失。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腹泻。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方面使肠道有害菌,耐药金葡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等大量繁殖,另一方面使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微生态失衡而出现腹泻,大便的性状与细菌侵袭的部位有关,病情可轻可重。 (二)非感染因素 1、饮食护理不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以淀粉类食品为主食,或饮食中脂肪过多以及断奶后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均能引起轻~中度腹泻(消化不良)。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由于口渴,吸乳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大便为稀薄或蛋花汤样,无脓血和酸臭味,如不及时控制,易并发肠道感染。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而引起的腹泻。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吸收不良引起腹泻。 4、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以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2]。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第一版) 婴幼儿是指年龄在3岁以下的宝宝,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由于腹泻的原因不同,腹泻的表现形式和持续的时间不同,腹泻可以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腹泻时间在2周以内我们称之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是包括腹泻时间长于2周的迁延性腹泻和腹泻时间多于2个月的慢性腹泻 下面我们将从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并发症、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来了解下婴幼儿腹泻 一、病因 1.体质因素 婴幼儿腹泻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在原因特点为: (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 (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於迁延。 2.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又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 (1)消化道内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哺喂时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够,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带菌(毒)者的传染,如病房内暴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后部分医护人员受染,成为无症状肠道带菌(毒)者,可导致病原传播。 (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腹泻多不严重,年龄越小者越多见。引起腹泻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部分可能是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所引起。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种头孢霉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正常的肠道大肠杆菌消失或明显减少,同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3.消化功能紊乱 消化道功能紊乱主要有饮食因素、不耐受碳水化物、食物过敏、药物影响、其他因素: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感染性腹泻 病原体产生毒素,使小肠液分泌增加,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导致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当摄入食物的量过多——消化不了——食物腐败发酵——腹泻 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根据病程: 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1.脱水 (1)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

(2)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而导致不同性质的脱水,以等渗性、低渗性脱水多见 3.低钾血症: 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不振、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②心脏损害: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U波等。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 出现低钙症状,表现为抽搐或惊厥。 (三)不同病因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三、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 2.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 血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 血气分析:可了解酸碱失衡性质和程度 四、治疗原则 (一)调整饮食: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消耗 (二)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到1000ml配成总渗透压245mOsm/L(如不计葡萄糖渗透压为1/2张)。 一般用于轻、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者,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心肾功能不全等患儿不宜采用。 2.静脉补液:适用中度以上脱水、呕吐或腹胀明显的患儿。 (1)常用液体种类、成分及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5%或10%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能量 2)电解质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体液、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2)补液原则:第一天的补液总量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三方面。 1)补充累计损失量: 确定补液种类:滴速——每小时8~10ml/kg 2)补充继续损失量: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补充继续损失量一般用1/2~1/3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 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用1/5~1/4张含钠液补充。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后12~16小时内输入。滴速约为5ml/(kg·h)。 3.药物治疗 五、护理问题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概述 (一)概念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等。 ②细菌感染: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 ③真菌感染 ④寄生虫感染 2)肠道外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三)临床表现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①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②水、钠平衡紊乱 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与分度 脱水失水量精神眼口尿量皮肤粘眼窝前卤四休克征

程度%(ml/kg)泪渴膜肢 轻度 5% (50) 稍差 略烦 躁 有轻 稍减 少 稍干燥 略 干 稍凹陷稍下陷温无 中度 5%-10% (50-100) 萎靡 烦躁 少 明 显 减少 干燥,苍 白,弹性 差 干 燥 凹陷下陷 稍 凉 不明显 重度 >10% (100-200) 淡漠 昏迷 无 烦 渴 极少 无 干燥,花 纹,弹性 极差 极 干 明显凹 陷 显现下 陷 厥 冷 有,脉 细,血压 下降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③钾平衡紊乱 正常血清钾:3.5~5.5mmol/L,<3.5mmol/L为低钾血症。 ④低钙、低镁血症 ⑤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好发于秋、冬季。多见6~24月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呕吐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达10次或更多,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常伴有脱水、酸中毒。病程自限,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 显微镜下的轮状病毒 2)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在夏季。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粘液,镜检无白细胞。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7天,亦可较长。

(完整word)小儿腹泻演讲稿

小儿腹泻病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百万小儿死亡。腹泻为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与死因. 腹泻病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近10 年来我国对腹泻病的研究与控制已取得重大进展,包括:(1)进行了大面积的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小儿腹泻病的发病规律;(2)通过全年大样本的监测,基本查清了我国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3)已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方法;(4)制订了全国统一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5)卫生部及多数省市有了腹泻病控制规划,为了落实腹泻病控制规划,曾进行过层层培训.在50和60年代我国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病死率高达18 %)和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痢疾病死率22。3%)的流行。70年代以后,前者已基本被控制,也罕见引起死亡,中毒型痢疾病例也已很少见,病死率已降至1%以下.自1973年BISHOP证实秋冬季腹泻的病原是轮状病毒以来,我国也于1978年在秋季腹泻粪便中检测到该病毒。

流行病学 1986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在广东、福建等省市及北京市对5岁以下小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腹泻病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郊区高于城区,散居儿童高于集体儿童。 2岁以下发病占70。94%. 同时调查显示,小儿腹泻病每年发病高峰一是发生在6、7、8月,秋夏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致泻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发生在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调查联合危险因素是: 1岁以内小儿 小儿照看人卫生差 小儿饭前不用肥皂洗手 既往经常患腹泻病 饮用水不洁 病原学 1986年和1988年七省一市对5岁以下急性腹泻患儿作了细菌、病原与原虫等流行病学调查,农村小儿急性腹泻病原依次顺序为: (1)致病性大肠杆菌;(2)轮状病毒;(3)致贺氏菌;(4)空肠弯曲菌 北京市腹泻病原依次为:(1)轮状病毒;(2)致泻性大肠杆菌;(3)志贺氏菌(4)沙门氏菌; 以上差异与经济、文化、卫生条件及地区特殊性有关。 厌氧菌与腹泻病的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健康有赖于两个生态环境的维护:一为宏观生态(即空气、阳光、森林、河流等),另一为微生态,是由体内共生菌群组成.它们的构成比大致为:双歧杆菌占95%,乳酸杆菌占1%,其它厌氧菌占3%,需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小儿腹泻病因论文

探讨小儿腹泻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54-01 目前,全世界每年1200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病例中,死于小儿腹泻的高达300~400万,仅次于呼吸疾病占第二位。小儿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 每年6~10月份,多数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会面临“夏季腹泻”的肆意攻击。有人说,“夏季腹泻”势凶猛于虎!超高发病率、起病急、强持久性、脱水、并发症、高死亡率,面对腹泻,要认真对待,以便防患于未然,并及时针对性治疗。 1临床表现 1.1腹泻分期 :①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下者。②迁延性腹泻病程持续2周至2月者。③慢性腹泻病程持续2月以上者。 1.2腹泻分型:(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引起。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其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2)重型腹泻多因肠道感染引起:①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10~30次/日以上,水份多而粪质少,或混有粘液的

稀水便多,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②脱水: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脱水性质:分等渗、低渗、高渗性三种。①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50ml/kg)。精神稍差,皮肤干燥、弹性稍低、眼窝、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口腔粘膜稍干燥,尿量稍减少。②中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的5%~10%以上(50~100ml/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差,捏起皮肤皱褶展开缓慢,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少泪,口腔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减少。③重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皮肤明显干燥、弹性极差,捏起皮肤皱褶不易展平,眼窝和前囟深陷,眼睑不能闭合,哭时无泪,口腔粘膜极干燥。 2.病因 2.1病毒性腹泻:可由病毒引起,尤其以轮状病毒感染多见,好发生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小儿因有母亲的抗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临床可以表现发热、腹泻水样便,5~10次/日或更多,发病初期可有轻度呕吐。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称“呼肠病毒”),有40%~50%病人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腹泻轻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脱水、酸中毒因而危及生命。 2.2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内科学30481

第二节小儿腹泻病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一)病因 1.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①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对食物的耐受力差;②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消化道负担重。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①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较快,对胃内细菌杀灭能力弱;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SgIA均较低;③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2)细菌感染 ①致腹泻大肠肝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②空肠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型3种。 ③耶尔森菌: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④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均可引起腹泻。 (3)致腹泻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3.非感染因素 (1)食饵性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当引起。 (2)症状性腹泻:如患各种感染疾病时,由于发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并发腹泻。 (3)过敏性腹泻:对牛奶过敏者较多。 (4)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活力降低(主要为乳糖酶);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大便每日10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脱水:轻、中、重度脱水。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居多。 不同性质脱水的鉴别

小儿腹泻的护理论文

小儿腹泻的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是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对131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69倒,住院最少1d(7例),最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 一、概述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本病一年内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尤其易于发病,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特点有所不同。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约占半数,以夏秋季常见。急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月之间,慢性腹泻病程大于2个月以上,在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72例,年龄:0-3月2例,3-6月14例,6-9月27例,9-12月29例,给予护理后,60例效果显著,7例效果一般,5例不明显。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易感因素婴幼儿易患腹泻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发育不良: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 (2)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酸度低,杀菌力弱,同时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不足,易患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 (1)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小儿腹泻最为常见的病原。其他有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 (2)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细菌感染中的主要病原,包括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其他有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真菌和寄生虫: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梨形鞭毛虫、结肠小袋虫及蠕虫感染也可引起肠炎。 3.非感染因素 (1)饮食不当:当喂养不定时、不定量或不适宜,以及突然改变辅食种类等,同时由于食物或

婴幼儿三种疾病护理总论

婴幼儿三种疾病护理 第一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营养性疾病。本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严重时发生骨骼畸形。 一、病因 (1)胎儿期维生素D不足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3)日光照射不足 (4)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的相对不足 (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可分期如下: (1)初期多自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易激怒,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常伴有与室温和季节无关的多汗及枕部发生“枕秃”症。 (2)激期(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3—6个月婴儿易出现颅骨软化,以手指轻压颞部后枕部有乒乓球感;8—9个月婴儿易发生方颅;前囱增大或闭合晚;出牙迟缓或出牙顺序颠倒,易患龋齿。胸部骨

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胸骨突出呈鸡胸或漏斗胸;因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肋膈沟,影响肺呼吸功能。6个月以后小儿腕和踝部骨骺处膨大形成手镯、脚镯症;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引起下肢呈“O”型或“X”型腿等,严重者还会脊柱侧弯、后突等。 (3)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X光检查逐渐好转或接近正常。 (4)后期症期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只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三、治疗原则 主要控制活动期,供给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嗮调养。给予维生素D制剂及根据病情补充钙剂。加强体格锻炼,矫正畸形。 四、护理措施 1、增加户外活动让小儿直接接受日光照射。活动时间每次可从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1小时以上。夏季选择时间与地点进行户外活动,以防小儿皮肤灼伤或中暑(一般在早上 7、8点可直接晒背部10分钟左右);冬季在室内活动时应开窗,使紫外线能够直接射入室内。 2、补充维生素D (1)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如:母乳、肝脏、蛋、蘑菇或强化维生素D 的代乳品等。 (2)按医嘱给予维生素D。

【模板】小儿腹泻讲稿模板

【关键字】模板 小儿腹泻讲稿模板 篇一:小儿腹泻讲稿 小儿腹泻病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百万小儿死亡。腹泻为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与死因。 腹泻病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近10 年来我国对腹泻病的研究与控制已取得重大进展,包括:(1)进行了大面积的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小儿腹泻病的发病规律;(2)通过全年大样本的监测,基本查清了我国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3)已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方法;(4)制订了全国统一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5)卫生部及多数省市有了腹泻病控制规划,为了落实腹泻病控制规划,曾进行过层层培训。在50和60年代我国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病死率高达18 %)和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痢疾病死率%)的流行。70年代以后,前者已基本被控制,也罕见引起死亡,中毒型痢疾病例也已很少见,病死率已降至1%以下。自1973年BISHOP证实秋冬季腹泻的病原是轮状病毒以来,我国也于1978年在秋季腹泻粪便中检测到该病毒。 流行病学 1986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在广东、福建等省市及北京市对5岁以下小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腹泻病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郊区高于城区,散居儿童高于集体儿童。 2岁以下发病占%。 同时调查显示,小儿腹泻病每年发病高峰一是发生在6、7、8月,秋夏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致泻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发生在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调查联合危险因素是: 1岁以内小儿 小儿照看人卫生差 小儿饭前不用肥皂洗手 既往经常患腹泻病 饮用水不洁 病原学 1986年和1988年七省一市对5岁以下急性腹泻患儿作了细菌、病原与原虫等流行病学调查,农村小儿急性腹泻病原依次顺序为: (1)致病性大肠杆菌;(2)轮状病毒;(3)致贺氏菌;(4)空肠弯曲菌北京市腹泻病原依次为:(1)轮状病毒;(2)致泻性大肠杆菌;(3)志贺氏菌(4)沙门氏菌; 以上差异与经济、文化、卫生条件及地区特殊性有关。 厌氧菌与腹泻病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