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作简易小板凳

制作简易小板凳

制作简易小板凳
制作简易小板凳

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板凳实物图。

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的外观结构。

3.你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触过这样的图?举例说出。

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形和外观结构的图,叫做实物图。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4页的图片。

学生分组观看教材第24页的板凳图。

2.讨论: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分组讨论:

三、设计小板凳

1、谈话:你要设计的板凳是什么样子的?你要设计的板凳的凳面和登脚是什么样的?请把你的设计方案画出来。

小组同学设计小板凳方案,快快动手把它画出来吧画在教材P62。

2、学生分组观看其他学生设计的实物图,评出几幅好的作品。

四、动手做

1、讲述:制作小板凳的过程

⑴绘制凳面和凳脚的制作图。

⑵根据零件图中标注的尺寸在塑料泡沫板上放样。

⑶按尺寸下料。

⑷在凳脚板的顶部均匀地涂上一层乳胶。

⑸趁乳胶未干时,把凳脚板对准凳面的边缘粘好。

2、组织学生动手做小板凳。

小组同学分工制作小板凳登面和登脚。

3、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板凳。

五.指导学生评价作品。

1.展示我们的手艺。

说说你们小组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2.学生自主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出自己小组小板凳自认为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3.师生评价:评出最挂作品,给与表场。

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制作能手谈体会。

学生介绍制作过程和谈劳动后的感受。

六、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学生相互交流,制作得好的给大家交流心得。

制做简易小板凳

制做简易小板凳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4课时制做简易小板凳 教学目标: 1、认识实物图,知道实物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观和外形。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技术。 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4、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板凳设计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设计方法。 2、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实物图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观察法、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分组操作 教学准备:材料:塑料泡沫板(KD 板)、A4 白纸工具:铅笔、直尺、美工刀、圆规、乳胶、双面胶。 教学课时:1 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东西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1. 出示板凳实物图。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 (二)动手设计 1、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 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小板凳,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 、做完之后,试着做一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针对自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装饰板凳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板凳进行美化装饰。 (五)展评改进 1.组织简易小板凳的展评活动,从小板凳的稳定性、美观性等方面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 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六)拓展创新 1. 按照学会的简易小板凳的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价的设计和制作。 2. 研究制作简易小板凳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作品更加美

厂房灭火器配置设计的基本做法

厂房灭火器配置设计的基本做法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厂房灭火器配置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灭火器配置速查表。 关键词灭火器危险等级火灾种类配置 厂房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轻便灵活,对防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自《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施行以来,建筑工程设计和使用管理,对灭火器的配置就更为重视了。为了方便设计选型,笔者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配置经验及设计步骤简要总结如下: 1 确定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危险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场所内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在设计中首先要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2 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火灾种类是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确定的,《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把火灾种类划分为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此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乙醇、乙醚、丙酮、异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氢气、偏二甲肼、绿色偏二甲肼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火灾。 3 选择适用的灭火器类型 选择灭火器要根据配置场所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火的种类、厂房的使用情况、灭火器对保护物的污染程度及对在场人员健康的影响、周围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质和灭火技能等诸多因素合理选用。一般在同一场所,易选用同一类型且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A、扑救A类火灾应选择水型(清水、酸碱)泡沫、磷酸铵盐干粉、1211、1301等型号的灭火器。 B、扑救B类火灾选择干粉、泡沫、1211、1301或二氧化碳等型号的灭火器。 C、扑救C类火灾应选择1211、1301或二氧化碳等型号的灭火器。 D、扑救D类火灾应选用专业D类干粉灭火器, E、扑救带电火灾应选择1211、1301、二氧化碳或干粉等型号的灭火器。 要注意在同一场所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灭火器时,应考虑灭火剂之间的相互反应,保证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灭火剂之间能够联用,不论是同时使用还是先后使用,都要防止灭火剂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而使灭火效力受到影响。 4 厂房灭火器配置速查表 根据工程实践,本速查表汇总了各种类灭火器对A类、B类、C类、D类火灾的适用性,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小板凳》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制作简易小板凳》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制作简易小板凳是在上节课已经知道了木工的一些常用知识及制作了简易笔架之后进行的主题活动,制作简易小板凳比制作书架要复杂,但教材给出了相应的制作程序,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制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动手的能力比较低,,需要老师加以点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划线、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 2、初步养成动手操作及创新品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本课重难点:划线、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关于制作简易小板凳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方法建议: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课件PPT中的视屏——自古英雄出少年,引出课题 (二)学习与探究 学习指导语: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简易小板凳 师:谁还记得制作木制品的制作程序有哪些? 生:确定目的—设计—准备—制作—作品评价 1.确定目标 用木材为主要材料制作简易小板凳 2.设计

3.准备 ⑴木板一块长宽约20cm*15cm ⑵木棒4-6根长约15cm ⑶羊角锤一把 ⑷长度适宜的钉子若干根 ⑸钳子一把 ⑹直尺一把 ⑺铅笔一支 4.制作 ——需要同学们协同合作完成作业 第一步,在凳子面上画线确定砸钉子的点第二步,在凳子腿上画线确定砸钉子的点 第三步,固定板凳面和板凳腿 ——用钳子夹住钉子,用锤子去砸钉子 ——注意安全,防止砸钉时砸到手指 ——注意板凳腿和面的距离和方位是否合适 第四步,观察板凳面是否平稳 ——如果不平稳,需要进行修改 (三)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分组展示

四类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消防知识 一、着火源分七类 火焰、高温物体、电火花、绝热压缩作用、撞击与摩擦作用、光线照射与聚焦作用、化学反应放热。 二、灭火过程中“三先三后”的战术原则 “先控制、后消灭”;“先救人、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 三、点火源有四个类型八个种类 化学点火源(明火、自然发热);高温点火源(高温表面、热辐射); 电气点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冲击点火源(冲击与摩擦、绝热压缩)。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三种形式 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五、灾探测器按所探测的火灾参数分为五类 感烟型、感温型、感光型、气体、复合式。 六、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1. 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品入厂; 2.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3. 严禁在厂内施工用火和生活用火(确需动火时须办理动火证); 4. 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区;

5. 严禁非工作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6. 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服、工具及地面等; 7. 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8. 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9. 严禁在油气区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10. 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随着进入寒冬,气候干燥,火灾进入了多发季节,火灾初期是最好的灭火时间,扑救初期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人员伤亡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才是正确的灭火办法呢? 常用的灭火措施有四个: 第一,窒息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第二,抑制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焰式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第三,隔离法。将燃烧物和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使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最后就是冷却法。向火场的燃烧点喷水或喷射灭火剂,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一般来说,家居灭火时最常用的还是窒息法和隔离法。 同时,针对火灾现场的人员逃生与火势大小、起火时间、楼层高

制做简易小板凳

制做简易小板凳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第4课时制做简易小板凳 教学目标: 1、认识实物图,知道实物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观和外形。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技术。 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4、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板凳设计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设计方法。 2、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实物图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观察法、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分组操作教学准备:材料:塑料泡沫板(KD 板)、A4 白纸工具:铅 笔、直尺、美工刀、圆规、乳胶、双面胶。 教学课时:1 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东西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1. 出示板凳实物图。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 (二)动手设计

1、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 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小板凳,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 、做完之后,试着做一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针对自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装饰板凳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板凳进行美化装饰。 (五)展评改进 1.组织简易小板凳的展评活动,从小板凳的稳定性、美观性等方面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 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六)拓展创新

家庭自制灭火器小实验

这是“我爱制作网”的会员“飞毛腿”自制的灭火器。 需要的材料是:空饮料瓶(开口要大一些),试管,小苏打(碳酸氢钠),醋,洗涤剂,汤勺。 首先拧下饮料瓶的瓶盖,用铁钉在瓶盖中央钻一个小孔,然后往饮料瓶里加大约1/3的水。 然后往瓶里加入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一边加入一边搅拌,直到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即制成了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往小苏打溶液里加入少许洗涤剂。洗涤剂的作用是产生泡沫,但不是在这个步骤里。轻轻摇晃,使其与小苏打溶液混合均匀即可。 往试管里倒入食醋,这里用的是陈醋,其实用白醋最好了。

将装满醋的试管轻轻放入饮料瓶中,注意醋不能洒出来,试管要高于混合了洗涤剂的小苏打溶液的液面,即两种溶液现在不能混合。 (注:上图中饮料瓶里充满泡沫,是混合洗涤剂与小苏打溶液时过于猛烈造成的,是错误的,这样会导致醋和小苏打提前反应) 将扎了小孔的瓶盖拧紧在饮料瓶上,将瓶子倒过来。 这时饮料瓶中的试管倾倒,里面的食醋与小苏打溶液混合。醋里面的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升高。压力迫使混合溶液从瓶盖中央的小孔喷出来,由于溶液里还混合了洗涤剂,会生产大量泡沫,这时你就会看到象灭火器一样的效果。 这是实验的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3810780085.html,/show/bhhQZywZvngSy1_x.html。

当然真正的灭火器里面用的不是醋和小苏打,但原理和我们的这个实验是一样的。 来源:我爱制作网https://www.doczj.com/doc/3810780085.html,. 科学小实验:自制灭火器 在操作时,孩子们先将小苏打和柠檬酸倒入塑料瓶中,再加入适量的水拧紧冰盖,稍微晃动几下,最后将气球套入瓶口用手捏紧,观察到了气球在越变越大。当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每位孩子都兴奋第跳了起来,感受到了自制灭火器成功的快乐!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的基本做法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4018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的基本做法示范文本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的基本做法示 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建筑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轻便灵活,对防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自《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施行以来,建筑工程设计和使用管理,对灭火器的配置就更为重视了。为了方便设计选型,笔者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配置步骤简要总结如下: 一、确定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危险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场所内的使用性质、

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严重危险级、中级危险级、轻危险级。在设计中首先要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二、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火灾种类是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确定的,《建筑火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把火灾种类划分为五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醚、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带电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三、选择适用的灭火器类型 选择灭火器要根据配置场所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火的种类、建筑物的使用情况、灭火器对保护物的污染程度及对在场人员健康的影响、周围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质和灭火技能等诸多因素合理使用。一般在同一场所,宜选用同一类型且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A、扑救A类火灾应选择水型(清水、酸碱)泡沫、磷酸铵盐干粉、1211、1301等型号的灭火器。 B、扑救B类火灾选择干粉、泡沫、12ll、1301或二氧化碳等型号的灭火器。

制作小凳子

第十课制作小凳子 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做一些小手工,既环保,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工具/原料 白紙,鉛筆,剪刀,戒刀,塑料瓶(要瓶身沒有凹凸紋的) 步骤/方法 1.用鉛筆在白紙上繪制出要小凳子的制作图纸。 2.用剪刀剪出一塊長方形的塑料片。

3.将塑料片铺平,放在制作图上,按制作图里的长线用尺子在塑料片上画线条,做好记号

4.用剪刀次制作图中所示的实线部分剪掉。 5.最后將两片对插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张可爱的小椅子,如果想做个长沙发,可以把椅子宽度加宽就OK啦。

第十一课自制光盘气垫船 步骤1: 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壁纸刀、万能胶(我用的是AB胶,玻璃胶也可)、废旧光盘、气球、饮料瓶盖(照片中没有)。 步骤2: 光盘有两面,一面平整,另一面中间一块微凸。我们把饮料瓶盖正中用壁纸刀扎一个2到3毫米的小孔,然后把它粘在微凸的那面上。 步骤3: 这是从反面来看,也就是平整的那面。

步骤4: 把气球吹圆,用手捏住不让它撒气,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瓶盖上。 把光盘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撒开手,气球里的空气从瓶盖中央的小孔喷出,在光盘和桌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气垫。由于气垫的存在,使得我们这个气垫船模型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轻轻一推就能很顺畅地滑动。 友情提示: 气球应该选大一些的,气球越大、越厚实,喷出的气体越有力,实验效果也就越明显。也可以通过调节瓶盖中央小孔的大小,来控制实验结果。 气垫使得摩擦力大大降低的原理非常有用,当然气垫船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还有一种玩具,好像叫“沙狐球”,球就是在气垫桌面上滑动。中学物理课里还有一个测量气垫导轨摩擦力的实验。另外还有气垫的轴承。

有趣的科学实验:自制灭火器

自制灭火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产生原因以及防范措施 2.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一种灭火器 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火与火灾,知道火灾的产生原因等 教学难点:自主设计一种灭火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 回顾上次课所学知识,5分钟(1-2个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情境引入 我们每天都会和火打交道,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火,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火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我们没有控制或者管理好火,就会引发火灾,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讲一讲火。 (三)实验过程 老师提问:同学们见过火灾吗?知道火灾是怎么产生的吗? 学生会有很多回答,生活中的火灾一部分是由明火引起的,比如烟头没有灭掉就扔入垃圾桶等等。 老师这时候提出,其实生活中的火灾还有一个主要来源,就是电气火灾,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家里用电不当也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应对火灾,我们必须对灭火方法有所了解。 1、隔空灭蜡烛实验【老师演示】 一小瓶醋和一个烧杯,向烧杯中倒入 约10ml醋,然后用勺子向烧杯中加入一勺 小苏打,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烧杯 中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醋和小苏打能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吗? 然后向烧杯中加入20ml醋到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两勺小苏打,然后在蜡烛斜上方慢慢地倾斜烧杯口,注意不要让液体流出,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发现蜡烛熄灭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醋和小苏打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浇到蜡烛上后使蜡烛隔绝了空气(实际上是空气中的氧气),没有空气蜡烛就会熄灭。 2、灭火器设计制作实验: 给学生发一个小试管、一个塑料瓶,一根吸管和一 根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个灭火器,做好后检 验灭火效果。 (钻孔过程比较难,老师需要协助,灭火器参考设 计如右图) 老师总结:产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今天认识 到生活中用电不当也会产生火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知道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 化碳能够用来灭火,我们今天利用这个原理自己制作了 一个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叫干粉灭火器。大家生活中见 到的灭火器大部分都是干粉灭火器。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与火灾有关的消防知识,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到了火灾,请大家不要惊慌,沉着应对。 如果遇到火灾,只有灭火器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掌握更多的消防知识; 1、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若火势较大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制作简易小板凳

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板凳实物图。 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的外观结构。 3.你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触过这样的图?举例说出。 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形和外观结构的图,叫做实物图。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4页的图片。 学生分组观看教材第24页的板凳图。 2.讨论: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分组讨论: 三、设计小板凳 1、谈话:你要设计的板凳是什么样子的?你要设计的板凳的凳面和登脚是什么样的?请把你的设计方案画出来。 小组同学设计小板凳方案,快快动手把它画出来吧画在教材P62。 2、学生分组观看其他学生设计的实物图,评出几幅好的作品。

四、动手做 1、讲述:制作小板凳的过程 ⑴绘制凳面和凳脚的制作图。 ⑵根据零件图中标注的尺寸在塑料泡沫板上放样。 ⑶按尺寸下料。 ⑷在凳脚板的顶部均匀地涂上一层乳胶。 ⑸趁乳胶未干时,把凳脚板对准凳面的边缘粘好。 2、组织学生动手做小板凳。 小组同学分工制作小板凳登面和登脚。 3、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板凳。 五.指导学生评价作品。 1.展示我们的手艺。 说说你们小组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2.学生自主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出自己小组小板凳自认为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3.师生评价:评出最挂作品,给与表场。 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制作能手谈体会。 学生介绍制作过程和谈劳动后的感受。 六、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学生相互交流,制作得好的给大家交流心得。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活动案例 安徽省霍山中学程凤 E-mail地址: 摘要:《技术与设计1》模块强调的是“做中学”,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的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技能,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然而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如何真正落实“做中学”是摆在我们一线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技术素养模型做中学创新实践 设计缘起:我是一名偏远山区一所学校的通用技术兼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技术素养模块的课程,总共有四十个教学班,只有一个通用技术教室,而且是只有工具没有材料,也没有经费去买材料,所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论教学,实现不了“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改革对通用技术这一领域要求是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技术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来。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怎么解

决现实条件和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呢?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啦,我的这个想法也是经同学们提醒才产生的。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教材给出设计过程并用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为案例;另一条应该是学生自己按教材给出的设计过程进行自己的便携式小板凳设计。学生边学习设计过程边动手实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体会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在实际教学中,在方案的构思环节发现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但他们用口头语言描述不出来他们美好的构思,于是他们就问我能不能给他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模型,来呈现他们构思的方案。我说行啊,但你们准备用什么材料呢?他们就说用硬纸板或他们家庭装潢用剩下的三合板等,看到学生们的激情很高我就布置他们根据自己构思的方案,分小组自备材料,下节课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他们自己的小板凳模型,于是这节活动课就诞生了。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了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从内容上看他们明白了技术活动的重要价值,理解了设计与技术间的相互关系,体验了发现、明确问题和方案构思,接下来应该是制作模型或原型来进行验证技术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技术试验活动,或用模型来呈现构思的方案,而且他们对模型也并不陌生,因为化学、物理、生物、地理老师上课时会经常带一些教

制做简易小板凳

制做简易小板凳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4课时制做简易小板凳 教学目标: 1、认识实物图,知道实物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观和外形。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技术。 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4、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板凳设计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设计方法。 2、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实物图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观察法、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分组操作教学准备:材料:塑料泡沫板(KD 板)、A4 白纸工具:铅 笔、直尺、美工刀、圆规、乳胶、双面胶。 教学课时:1 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东西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1. 出示板凳实物图。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二)动手设计

1、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 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小板凳,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 、做完之后,试着做一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针对自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装饰板凳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板凳进行美化装饰。 (五)展评改进 1.组织简易小板凳的展评活动,从小板凳的稳定性、美观性等方面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 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六)拓展创新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活动案例 E-mail 地址: 摘 要:《技术与设计 1 》模块强调的是“做中学” ,让学生在动 手做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的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技能,提升学生的技 术素养。然而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如何真正落实“做中学”是 摆在我们一线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技术素养 模型 做中学 创新 实践 设计缘起: 我是一名偏远山区一所学校的通用技术兼信息技术教 师,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技术素养模块的课程,总共有四 个教学班, 只有一个通用技术教室, 而且是只有工具没有材料, 也没有经费去买材料,所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 论教学,实现不了“做中学” 、“学中做”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改 革对通用技术这一领域要求是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 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技术制作等 系列活动中来。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 中学”和“学中做” ,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 为基础, 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 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 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怎么解决现实条件 和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呢?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啦,我的这 个想法也是经同学们提醒才产生的。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 1》模块的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教材给出设计 过程并用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为案例;另一条应该是学生自 己按教材给出的设计过程进行自己的便携式小板凳设计。学生边 学习设计过程边动手实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体会设计过程的每 个环节。我在实际教学中,在方案的构思环节发现同学们想到 了很多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但他们用口头语言描述不出来他们美 好的构思,于是他们就问我能不能给他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 己动手做模型,来呈现他们构思的安徽省霍山中学 程凤 ,促

简易小凳的设计

考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〇一五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通用技术学科实践设计考查试题(十五) 简易小凳的设计 (考查时间:90分钟) 一、考查目的:能规范地进行简易小凳的作品设计、展示。 二、所用工具设备:角尺、铅笔 三、设计要求: ⑴结构简单、合理;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⑶外形美观、具有一定装饰性;⑷大小适当、长宽比例适当;⑸自重轻,体积小,便于携带;⑹按要求收集 设计文档;⑺填写作品申报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设计考查作品申报表 考查说明:1、考生是否协作完成作品设计和制作,是否准确填写此表,纳入评分内容; 2、各栏目填写不下时,可用A4纸另页专项补充。 作品序号(协作组编号)协作组成员姓名设计者信息 内容及要求内容描述 1.收集信息 (主要信息内容及来源) 2.设计分析 (选题背景、意义和创新) 3.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及其应用说明) 4.结构设计 (草图展示、文字说明、整体效果、 尺寸标注、效果图等) 5.构件连接(设计图) (构件展示、连接方式、标注说明) 6.评价与优化设计 (作品展示、组内评价、优化设计)

考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〇一五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通用技术学科实践设计考查试题(十五) 《简易小凳的设计》评分表 项目及分 值 评分标准及分值得分 作品选题30 选题切实生活、符合科学;5选题有实践价值、创新价值;5选题适宜解决、成本适中。5选题查新,力求原创性设计,或有较大成份的改进性设计、组 合性设计; 10收集相关、切实的信息,并进行分析;5 方案设计35 符合设计原则,并在若干方案中优选一个;5选择材料环保安全经济、符合材料特性、符合人机关系;10构件连接合理、标注明确规范;5结构设计合理、草图展示规范,尺寸标注准确;10方案文本、图示、作品申报表及支持材料的撰写、绘制要规 范详实。 5 作品展示35 作品简介、说明、标签简洁明确;5作品展示交流得当,作品社会评价广泛;10作品评估报告内容详实、格式规范;10作者设计的报告内容详实、行文规范,有反思、有见解;5完整提交申报文档,装帧简洁精细美观。5 合计得分 监考教师

楼志祥自制简易灭火器教案

《自制简易灭火器》教学设计 执教:青云小学 楼志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对灭火原理的理解,知道在生活中大都采用降低温度与隔离空气的方法来灭火。 2.知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液体与气体能灭火。 3.知道简易灭火器的制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灭火器的制作,测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2.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概括和分析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不同的火灾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教学重难点】简易灭火器的制作步骤及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微视频、灭火小知识阅读卡、炭火 学生准备:小苏打、白醋、灭火器模拟实验瓶、烧杯、水槽、白纸、抹布等。【教学过程】 (一)微视频学习,了解燃烧三要素,知道灭火方法。 通过视频学习,总结概括燃烧三要素及相应的灭火方法。 (二)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自制简易灭火器 1.通过视频学习,我们知道灭火的方式有三种。在现实火灾中,人们大多会采取哪些方法来灭火呢? 引导学生一般不会采用移除易燃物这种灭火方法,今天我们就利用降低温度和隔离空气的方法来灭火。 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灭火的镜头,一般情况下,人们拿什么物质来降低易燃物的温度的?(水或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液体) 3. 灭火器中的灭火物质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喷射到火苗上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是利用高压气体把灭火物质喷向火苗的。我们需要高压气体,气体怎样来呢?导出: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4. 打开灭火器模拟实验瓶,根据表格的提示,1号灭火器分别放什么物质?2号灭火器分别放什么物质?(学生交流讨论) 5.学生完成灭火器的制作。

6.灭火器如何使用?(颠倒、摇晃,不要用手挤压) 7.操场上试验,记录表格。 (四)总结反馈,交流失败与成功的经验 1.每个小组认为几号灭火器效果好些,为什么效果好? 2.灭火器中有残留物质,浪费,怎样配比合理? 3.回顾灭火的方法,利用小苏打与白醋混合,结合了那些灭火的方法。 3.对于生活中不同的火灾,我们是否都可以这种方法来灭火?(不同的火灾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板书设计 1.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燃点)——降低温度 燃烧 2.充足的空气(氧气)————隔绝空气灭火 3.易燃物————移除易燃物 不同编号灭火器效果对比

制做简易小板凳

第4课时制做简易小板凳 教学目标: 1、认识实物图,知道实物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观和外形。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技术。 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4、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板凳设计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设计方法。 2、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实物图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观察法、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分组操作 教学准备:材料:塑料泡沫板(KD 板)、A4 白纸工具:铅笔、直尺、美工刀、圆规、乳胶、双面胶。 教学课时:1 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需要哪些东西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1. 出示板凳实物图。学生观看,了解图片的特点。 2.这些实物图,你看懂了什么? (二)动手设计 1、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 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小板凳,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 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 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 、做完之后,试着做一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 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针对自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装饰板凳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板凳进行美化装饰。 (五)展评改进 1.组织简易小板凳的展评活动,从小板凳的稳定性、美观性等 方面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 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六)拓展创新 1. 按照学会的简易小板凳的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价的 设计和制作。 2. 研究制作简易小板凳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 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作品更加美

自制简易包装箱

自制简易包装箱 纸箱制作方法全攻略之一------普通箱的制作 产品外包装是交易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包装不仅能在运输途中很好地保护好产品,还能体现出你对顾客的重视,赢得顾客的心。产品运输的保护,尤其对于体积、质量比较大的产品,用到最多的就是纸箱。今天我就充当一回“专家”,利用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大家如何自己动手做包装纸箱。一般外包装纸箱可以分为侧封箱、中封箱、普通箱、天地盒等不同类型,不同重量、体积的产品,需要用到不同类型的纸箱。今天先教大家如何制作普通箱,平时大家如果需要包装产品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纸箱,可以自己试着动手做一个。 普通箱是从两端头开口的纸箱,普通箱比较适合于长、宽、高尺寸比较接近尤其是高度比较大一些的产品。普通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多。下面逐一介绍制作步骤。如有文字描述不清楚的,请大家对照相应的图片。 一、工具及材料准备 材料:五层瓦楞纸板(如果没有合适纸板,平时家里购买了大宗东西空余的包装盒,将其平展开来,只要尺寸、厚度合适即可) 工具:卷尺、美工刀、胶带、长直尺(没有直尺可用长木条等代替,只要直的就行,长度要够) 二、确定待包装产品的尺寸 产品的尺寸直接决定外包装箱的大小,其准确度非常重要。用卷尺将产品的长、宽、高精确地测量出来,并记录到纸上,对于外形不规则的物品,一定要选取最大点进行测量。对

于易碎、易变形的产品,如果需要用到辅助包材(如泡沫、珍珠棉、气泡袋等)加强包装的,要将辅助包材的尺寸也计算到产品尺寸里面。 三、确定纸板的尺寸 确认好产品尺寸后,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根据产品的尺寸来确认用来做纸箱的纸板的大小。大家知道,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箱,其平铺开来就是一张矩形的纸板,矩形纸板的长度就是纸箱的(长+宽)x 2,纸板的宽度就是纸箱的宽+高。下面我就以包装一个尺寸是29cmL*19cmW*29cmH的产品为例来说明如何确定纸板的大小。产品的尺寸是29*19*29cm,如果纸箱完全按照产品的尺寸来定长、宽、高,在由纸板折为纸箱时,纸板往里收,会占去一些纸箱的可用空间,会导致包装偏紧或无法包下产品。因此我们需要将产品的长宽高适当放大一些来保证纸箱的内部空间足够包下产品。如果用的是5mm厚的纸板,一般我们需要将长宽高分别加大1cm,那么我们需要的尺寸就变成了30*20*30cm,这就是所谓的压线尺寸(注意这并非最终的外包装尺寸)。纸板的长度是(长+宽)x 2,在这里也就是(30+20)*2=100cm,纸箱在折起来时需要有一个接合部分,这个接合部分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定尺寸,一般5cm左右即可,最终需要的长度就是100+5=105cm;纸板的宽度是宽+高,也就是20+30=50cm;下面是纸板平铺的示意图,大家在定好纸板的尺寸后,也可以在纸上画出一个这样的简图来,标上相应的尺寸,方便后面的制作。 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长和宽的尺寸是间隔开来标的,因为纸箱相同大小的两个面是相对的。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宽度的标识,将20cm分成了两个10cm放在两边,这是因为普通箱是在上下两端开口部分由两边往中间封口,大家在下面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这里不再细述。 四、裁切纸板 将准备好的纸板平铺在地板上,用卷尺量出需要的长度,并用笔划出记号,注意一定要选取两个点,因为两点才成直线。标记好两个点后,移去卷尺,用直尺或者其它直的工具沿着两个点的方向压住纸板,美工刀沿着直尺往下划割纸板,注意刀身不要伸出太多,刀刃与纸板间的角度不要太大,用刀刃平顺地沿直尺一划到底,力稍大一些,最好一次性将纸板划断。

五年级综合实践《制作简易小板凳》薛城区六炉店小学王月华

制作简易小板凳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制作简易小板凳》是山东科技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3”“学做小木工”的第2个活动。本课以“制作小板凳”为活动和探究主题,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木工制作入手,学习使用常用木工工具和做简单的木制品,掌握做木工制作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意识到做小木工是小学生适应生活的需要,逐渐培养兴趣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小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但是由于他们大都是2000年代出生,对于木工制作了解甚少,更谈不上经常性的木工制作。《制作简易小板凳》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趣下,通过了解学习、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木工制作的基本工序,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并能根据不同制作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一些简易木制品的制作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会使用常用工具,并认识到不同的木工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教师现场示范和学生探究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主动活动和探究的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简易小板凳的制作工序、形体美观、制作的速度等方面评价,并且把小组合作的配合协调程度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教学资源建议: 1、教师准备: ⑴.为每个小组准备两块轻质薄木板,一块长750毫米、宽200毫米、厚10毫米,一块长80毫米、宽20毫米、厚10毫米,长20~30毫米的铁钉 ⑵为每个小组准备直角尺、木框钜、砂纸、铅笔、羊角锤等工具。 2、学生准备: ⑴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小板凳 ⑵观察生活中各种木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⑶直角尺、木框锯、砂纸、铅笔、锤子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简易小板凳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难点:锯割和胶连接。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桌子、凳子、床等,多数是利用木材制成的。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简单木制品的基本制作。 1.介绍主要木工工具: 锯,是木工主要的工具之一,常用的有木框锯、刀锯、钢锯等。木框锯主要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

《便携式小板凳模型制作》活动案例 安徽省霍山中学程凤 E-mail地址: 摘要:《技术与设计1》模块强调的是“做中学”,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的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技能,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然而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如何真正落实“做中学”是摆在我们一线通用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技术素养模型做中学创新实践 设计缘起:我是一名偏远山区一所学校的通用技术兼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技术素养模块的课程,总共有四十个教学班,只有一个通用技术教室,而且是只有工具没有材料,也没有经费去买材料,所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论教学,实现不了“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而新的课程改革对通用技术这一领域要求是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技术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来。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怎么解决现实条件

和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呢?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啦,我的这个想法也是经同学们提醒才产生的。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教材给出设计过程并用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为案例;另一条应该是学生自己按教材给出的设计过程进行自己的便携式小板凳设计。学生边学习设计过程边动手实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体会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在实际教学中,在方案的构思环节发现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但他们用口头语言描述不出来他们美好的构思,于是他们就问我能不能给他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模型,来呈现他们构思的方案。我说行啊,但你们准备用什么材料呢?他们就说用硬纸板或他们家庭装潢用剩下的三合板等,看到学生们的激情很高我就布置他们根据自己构思的方案,分小组自备材料,下节课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他们自己的小板凳模型,于是这节活动课就诞生了。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了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从内容上看他们明白了技术活动的重要价值,理解了设计与技术间的相互关系,体验了发现、明确问题和方案构思,接下来应该是制作模型或原型来进行验证技术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技术试验活动,或用模型来呈现构思的方案,而且他们对模型也并不陌生,因为化学、物理、生物、地理老师上课时会经常带一些教学模型。另外,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至今他们还没有真正动手去实践过,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