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曲淑琴!编辑!曾湘华!!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4"%@$A!$$=%!!作者简介!方德庆##"%B>%&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层古生物及大地构造方面的研究: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方德庆!李!椿#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第!"卷第#期!$$%年!月&’()*+,’-.+/0*1234)’,3(50*6404(43789:!"*8:#-;<:!$$%

收稿日期!!$$=>$#>#?!

审稿人!曲淑琴!编辑!曾湘华!!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4"%@$A !$$=%!!作者简介!方德庆##"%B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层古生物及大地构造方面的研究: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

方德庆!李!椿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C C #D %

!!摘!要!

羌塘盆地三叠系具有广泛的分布&地层类型复杂多样:依据穿越=$$E F 的路线和剖面&自北向南对比了若拉岗日’冬布勒山’羌塘盆地的岩性和生物地层&发现了羌塘盆地北缘的三叠系:对比结果表明"印支运动的影响仅限于

羌塘盆地的北缘及中部地区!至晚三叠世诺利期&羌塘盆地整体仍在继续沉陷&形成广阔的海相沉积地层:

关!键!词!羌塘盆地!青藏高原!三叠系!地层资料!地层对比

中图分类号!2%C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D "##!$$%%$#>$$$#>$=

图#!剖面位置示意

三叠纪是青藏地区(条#槽%)’(块#台%)分隔最显著的

时期&其中以澜沧江断裂#古澜沧江洋盆%的分隔最为明显:

在若拉错$纳江错=$$E F 的穿越路线上&

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南北地层类型差异明显:北部三叠系分布在若拉岗

日’冬布勒山区&呈东西向展布:南部羌塘盆地三叠系以西

雅尔岗#中央隆起带%为界&在南羌塘盆地的南缘有较大的

分布范围!在北羌塘盆地最北缘和中央隆起带北缘有零星

出露:如何建立地层系统及地层对比关系&是研究羌塘盆

地三叠系的关键:

#!若拉岗日的三叠系

在对若拉岗日西坡#图#剖面#%原若拉岗日群*#+的调

研中&辩认出类似于藏东$滇西北金沙江带的甲丕拉组

#4!>C !%’波里拉组#4C "%与巴贡组#4C

"#%等地层*#&!+$若拉岗日西坡剖面"上覆地层!!下$中侏罗统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灰岩’含珊瑚%&’()*+*,(*-.-(*(,G H 8

$$$$$$$$$整合$$$$$$$$$

巴贡组#4C "#%

!!灰绿$灰黑色浅变质中粗粒砂岩’黑色砂质板岩夹煤线&含丰富的孢粉化石"/0,12*3*1.(I J $&4.+1’*3’(5’6,),#-,&4*710’520++*3*1.(I J $&/’-7,6*(5’6*1.(I J $&81.6.*(5

’6*1.(I J $&/2,(),1’(5’6*1.()*-’6&9*),1:+,(5’6*1.(I J $&;+:+*(5’6*1.(I J $&/07,3’5

*1.()*-*):(等"C $$E F 波里拉组#4C

"%!!深灰色及浅灰色中厚层状大理岩"$$CE F 甲丕拉组#4!>C !

%!!紫红色浅变质砂’砾岩夹灰绿色浅变质细粒石英砂岩与石膏层"#$

$E F !!!!!!!!!!?!!!!!!!!!!!

若拉岗日群#46+%!!灰绿色变质砂岩’硅质岩’凝灰质板岩及基性火山岩"#$$E F 甲丕拉组的紫红色砾岩’砂岩’灰绿色石英砂岩中发育板状交错层理与楔状异向交错层理&并夹有石,#,万方数据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利用精编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利用 四川盆地是中国大型富含天然气盆地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构造叠合盆地。盆地经历了两大构造沉积旋回,即震旦纪—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和晚三叠世—始新世前陆盆地及拗陷演化阶段,沉积了巨厚的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4~7 km) 、晚三叠世早期海陆过渡相(300~400 m) 和晚三叠世中期—始新世陆相碎屑岩(2~5 km) 。四川盆地纵向上发育了中生界陆相成藏系统、上古生界海相成藏系统及下古生界海相成藏系统三大成藏系统,有效勘探面积约18 ×104 km2 。 四川盆地的大规模勘探始于1953 年[ 1 ] ,相继发现了威远、大池干、罗家寨等大中型气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产能超过100 ×108 m3 的天然气生产基地。2001年以来,又先后发现了普光、广安、合川和新场等大型气田,据统计,2002 —2008 年,年平均探明天然气储量均超过1000 ×108 m3 ,形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又一个高峰期。基本明确了震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主要含气层系,形成了川东、川西、川南和川中4 个含气区[ 223 ] 。 近10 年来,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探明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 ②天然气年产量不断增加; ③发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气田; ④勘探向深层超深层及新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川气东送”工程的建成投产,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中型气田分布特征截至2008 年底,国土资源部矿产储量委员会公布。 图1 四川盆地油气田分布简图 四川盆地已发现125 个天然气田(图1) ,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72251.02 ×108 m3。其中,探明储量大于300×108m3的大型气田有14 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25431.26×108 m3 ,大型气田探明储量占盆地天然气总探明储的72.18 %;探明储量(100~300)×108 m3的中型气田有13 个,累计探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第!"卷第#期!$$%年!月&’()*+,’-.+/0*1234)’,3(50*6404(43789:!"*8:#-;<:!$$% 收稿日期!!$$=>$#>#?! 审稿人!曲淑琴!编辑!曾湘华!!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4"%@$A !$$=%!!作者简介!方德庆##"%B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层古生物及大地构造方面的研究: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 方德庆!李!椿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C C #D % !!摘!要! 羌塘盆地三叠系具有广泛的分布&地层类型复杂多样:依据穿越=$$E F 的路线和剖面&自北向南对比了若拉岗日’冬布勒山’羌塘盆地的岩性和生物地层&发现了羌塘盆地北缘的三叠系:对比结果表明"印支运动的影响仅限于 羌塘盆地的北缘及中部地区!至晚三叠世诺利期&羌塘盆地整体仍在继续沉陷&形成广阔的海相沉积地层: 关!键!词!羌塘盆地!青藏高原!三叠系!地层资料!地层对比 中图分类号!2%C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D "##!$$%%$#>$$$#>$= 图#!剖面位置示意 三叠纪是青藏地区(条#槽%)’(块#台%)分隔最显著的 时期&其中以澜沧江断裂#古澜沧江洋盆%的分隔最为明显: 在若拉错$纳江错=$$E F 的穿越路线上& 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南北地层类型差异明显:北部三叠系分布在若拉岗 日’冬布勒山区&呈东西向展布:南部羌塘盆地三叠系以西 雅尔岗#中央隆起带%为界&在南羌塘盆地的南缘有较大的 分布范围!在北羌塘盆地最北缘和中央隆起带北缘有零星 出露:如何建立地层系统及地层对比关系&是研究羌塘盆 地三叠系的关键: #!若拉岗日的三叠系 在对若拉岗日西坡#图#剖面#%原若拉岗日群*#+的调 研中&辩认出类似于藏东$滇西北金沙江带的甲丕拉组 #4!>C !%’波里拉组#4C "%与巴贡组#4C "#%等地层*#&!+$若拉岗日西坡剖面"上覆地层!!下$中侏罗统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灰岩’含珊瑚%&’()*+*,(*-.-(*(,G H 8 $$$$$$$$$整合$$$$$$$$$ 巴贡组#4C "#% !!灰绿$灰黑色浅变质中粗粒砂岩’黑色砂质板岩夹煤线&含丰富的孢粉化石"/0,12*3*1.(I J $&4.+1’*3’(5’6,),#-,&4*710’520++*3*1.(I J $&/’-7,6*(5’6*1.(I J $&81.6.*(5 ’6*1.(I J $&/2,(),1’(5’6*1.()*-’6&9*),1:+,(5’6*1.(I J $&;+:+*(5’6*1.(I J $&/07,3’5 *1.()*-*):(等"C $$E F 波里拉组#4C "%!!深灰色及浅灰色中厚层状大理岩"$$CE F 甲丕拉组#4!>C ! %!!紫红色浅变质砂’砾岩夹灰绿色浅变质细粒石英砂岩与石膏层"#$ $E F !!!!!!!!!!?!!!!!!!!!!! 若拉岗日群#46+%!!灰绿色变质砂岩’硅质岩’凝灰质板岩及基性火山岩"#$$E F 甲丕拉组的紫红色砾岩’砂岩’灰绿色石英砂岩中发育板状交错层理与楔状异向交错层理&并夹有石,#,万方数据

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样式

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样式、层序地层格架 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 根据正断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运动学特征,作者建议将正断层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旋转平面式正断层、铲式正断层和坡坪式正断层。 根据盆地或凹陷的边界正断层的几何形态和运动学特征购差异,可以将伸展型断陷盆地的剖面构造样式分为四种类型:①由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地堑与地垒”; ②由旋转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多米诺式半地堑系”;③由铲式正断层控制的“半地堑”或“滚动式半地堑”;④由坡坪式正断层控制的“复式半地堑”(断陷半地堑十断坡凹陷)。 裂陷盆地中控制各个断陷地堑或半地堑的主干正断层在平面上的展布有多种型式,致使断陷盆地也呈现不同的平面形态,如线型、平行式、侧列式、雁列式、锯齿状、狗腿式、或分叉式等。 压陷盆地的构造样式 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样式1前陆盆地边缘逆冲带的构造样式是以前陆方向逆冲的叠瓦状逆断层组为特点。靠近造山带部分的逆冲断层的倾斜相对较陡,向前陆方向逆冲断层的倾斜逐渐变缓,这些逆冲断层向深部产状变得更缓,收敛于基底拆离断层之上,构成叠瓦扇结构。2前陆盆地内部的逆冲构造样式包括:①铲式逆冲断层与蛇头构造、叠瓦扇结构:逆冲断层面表现为上陡下缓的铲式形态。上盘向上逆冲并发生褶曲变形,形状貌似蛇头。②坡坪式逆冲断层与断弯褶皱:在挤压作用下形成的逆冲断层产状随岩层能干性的变化而发生折射,断层在能干岩层中的切割角度较大为断坡。在非能干岩层中的切割角度较小为断坪,这种产状的逆冲断层称为坡坪式逆冲断层。坡坪式逆冲断层的上盘断坡逆冲到下盘断坪上后,上盘为了适应断层的几何形态会发生褶皱变形,成为断弯褶皱③盲冲断层、断展褶皱与断滑褶皱:逆冲断层在逆冲过程中其位移逐渐减小以致在地层中尖灭,称为盲冲断层。伴随着盲冲断层的位移减小断层上盘及上覆地层会发生褶皱变形,称为断展褶皱。顺层的逆冲断层在层间尖灭并引起上覆地层发生褶皱,称为断滑褶皱④双重构造和楔状双重构造:双重构造是由一条顶板断层和一条底板断层夹持中间的逆冲断片组成,夹持的中间逆冲断片可以被若干分支断层切割。⑤冲起构造和逆冲三角带构造:两条或两组逆冲断层相向倾斜,使中间的公共上盘断块向上逆冲称为冲起构造。对冲的逆冲断层有一条深层的拆离断层联系在一起构成逆冲三角带构造。⑥撕裂断层与逆冲调节带: 盆地的沉降史分析: 伸展型盆地沉降史分析:伸展型盆地的沉降曲线整体呈上凸型、两段式。早期,曲线陡、直,延伸短,斜率大,沉降速率快;晚期,曲线平缓,延伸长,斜率小,沉降速率呈指数衰减。一个完整的裂陷旋回在构造沉降曲线上表现为斜率不同的两段式:较陡的一段,代表由于深部地幔物质上隆,形成异常上地幔。这种由裂陷伸展减薄作用引起的地壳快速下沉,称为裂陷阶段沉降(裂谷阶段沉降)或初始沉降,而较缓的一段,代表裂陷伸展后异常上地幔上隆的热冷却松弛引起的地壳缓慢下沉,称为后裂陷阶段沉降(后裂谷阶段沉降)或热沉降。这种“开始迅速下沉。而后热指数衰减”反映了由地壳裂开—岩石圈减薄—热流值增加—热冷却的过程。 前陆盆地沉降史分析:前陆盆地的构造沉降曲线整体是以斜率较大和相对较小的两段式交替出现,体现了成盆过程中冲断层席加载作用和相对宁静的往复,盆地早期沉降缓慢标志着前陆盆地的初始起动,构造反差较小,构造载荷距离造山带较远,发育以细粒沉积物组成的复理石建造。后期的加速沉降反映造山作用的加剧,构造载荷的逐渐逼近和盆地迁移使其位置逐渐变为沉降中心,即造山带的构造加载量使构造载荷向克拉通方向迁移,直接加剧沉降速率,发育以碎片沉积物组成的磨拉石建造。如中国塔北、准葛尔盆地南缘和吐鲁番盆地中新生代地层。 克拉通盆地沉降史分析:克拉通坳陷如果是叠加在裂陷盆地之上,则克拉通坳陷的沉降主要是受岩石圈热收缩作用的影响,其沉降曲线是裂陷盆地的热沉降部分或热沉降的延续部分。如果是壳内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相变等引起的沉降,其沉降速率也是逐渐减小的。多数情况下克拉通盆地的沉降速率相对较小,且稳定衰减。也可以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速率加大的趋势,总体上的沉降速率比前陆盆地和裂陷盆地要小一些。 盆地的热史分析:盆地的热历史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盆地基底热流密度的变化2盆地内部沉积物的性质及埋藏历史。次要因素包括盆地内发生的吸热放热过程、地下水的运动及岩浆活动。分析方法有:一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法包括:1古热流模型,该模型多为经验模型,一般是将盆地的古热流与现今大地热流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主要有线性的、三角函数型的和分段线性的。三角函数型主要使用于勘探程度较高、资料较丰富的盆地。2古地温模型,3镜质体反射率理论模型。二裂变径迹分析法:所以矿物中的裂变径迹都具有岁温度增加而径迹密度减少和径迹长度缩短直至完全消失的特性称为退火。矿物经历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退火作用就越强。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长度分布研究盆地的热历史。短的径迹形成较早,经历的热历史较长。长的径迹形成较晚,经历的热历史较短。三流体包裹体测温。四矿物学方法。

小冰期以来羌塘高原中西部冰川变化图谱分析

文章编号:100020240(2009)0120040208 小冰期以来羌塘高原中西部冰川变化图谱分析 收稿日期:2008206205;修订日期:20082082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ZCX22YW 2301);湖南省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871043);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 Y110200)资助 作者简介:李德平(1964— ),男,湖南常德人,副教授,2003年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GIS 与自然资源评价教学与研究工作.E 2mail :Lideping106@https://www.doczj.com/doc/3810155619.html, 李德平1, 王利平1, 刘时银2, 谢自楚1, 丁良福2, 吴立宗2 (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运用地理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以地形图、航空相片、Landsat TM 和ETM +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羌塘高原中西部小冰期至2000年代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这里虽仍有部分冰川存在前进,但冰川整体呈萎缩状态,而且近几十年来,冰川退缩加剧.与同一区域的普若岗日相比,研究区冰川更为稳定.与其它山区冰川相比,这里由于是极大陆型冰川区,所以冰川较其它山区冰川相对稳定.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是该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关键词:羌塘高原中西部;RS 和GIS ;图谱;冰川变化;气候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尽管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和速度,科学家们还存有争议,但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反映极为敏感.20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大部分冰川退缩,最近20a 退缩速度加剧[2-3].所以,冰川变化是高山气 候变化的极好代用指标[4].此外,冰川变化对局地气候、生态环境、水资源变化及其海平面升降均产生影响[5].因此,监测和研究冰川变化规律,尤其是代表性冰川或典型区域冰川变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实际意义[5-7]. 由于极地冰盖体积庞大,使得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显得较为迟钝[8-9].而山岳冰川广泛发育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与两极冰盖相比,冰川规模相对较小,但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青藏高原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10].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80%以上[11].自小冰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的冰川发生全面退缩[12-14].所以,开展青藏高原的冰川 变化研究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青藏高原,尤其是羌塘高原地区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不便的交通条件的制约,至今考察较少,缺乏系统的观测资料,且该区冰川数量众多,采用常规的测量技术对冰川的变化进行全面的测量和对比不太现实.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使得青藏高原冰川动态变化监测取得了一些进展[7,15-20].本文以羌塘高原中西部的典型冰川区为研究区,采用地理信息图谱分析方法,利用航空相片、Landsat TM 和ETM +影像数据以及地形图,结合遥感与GIS 技术,分析了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1 研究区概况与现代冰川分布 羌塘高原以高海拔而广阔平坦的高原面构成青藏高原的主体,又被称为藏北高原,是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其范围为昆仑山以南,冈底斯山以北,喀喇昆仑山以东,唐古拉山以西广袤的高原内陆流域地区.冰川发育主要是气候、地势、地形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21].羌塘高原处于青藏高原腹部,周围高山阻隔,降水稀少,形成于晚第三纪 第31卷 第1期2009年2月 冰 川 冻 土 J OU RNAL OF G L ACIOLO GY AND GEOCR YOLO GY Vol.31 No.1 Feb.2009

中国石油构造样式

中国石油 构造样式 绪论 石油构造是在一种主导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各种变形的整体。 地壳运动可概括为无个字“升、降、开、合、扭”。 地槽转化为地台的过程实质上是由洋壳转化为陆壳的过程。 地台转化为地槽实质上就是陆壳裂解转化为洋壳的过程。 在沉积盆地中,最常见的是由开裂环境转化为收缩环境。 正反转构造:负向构造转化为正向构造。 负反转构造:正向构造转化为负向构造。 石油构造类型表 第一章沉积盆地构造分析 一、沉积盆地按地球动力学分类 (一)开裂环境

随着大陆的解体,沉积盆地的形成往往与岩石圈的引张应力有关。 1、大陆裂谷盆地(有些裂谷与造山带以高角度相交,称之为碰撞裂谷) 2、大陆边缘拉裂盆地 3、边缘海盆地 (二)收缩环境 板块或块体的聚合形成造山带,在造山带一侧或造山带内形成一系列压陷盆地。在这些地区以挤压应力作用为主,地壳缩短加厚,形成各种收缩构造。 1、山前压陷盆地(前陆盆地属此类) 2、山间压陷盆地 (三)剪切环境 1、拉分盆地 2、断层边缘盆地 3、断层楔盆地 4、断层角盆地 5、走滑横向盆地等 (四)重力环境 1、克拉通盆地 2、撞击盆地(陨石坑等) 二、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

从全球观点来看,造山带的形成与深海槽的消亡、大陆的解体、漂移是密切相关的。即裂解作用与造山作用是相对应的。裂陷使地壳伸展,形成各种类型的伸展构造;造山使地壳缩短,形成收缩类型的构造。 (一)印支期 中国西部,印支旋回既有“开”又有“合”,裂陷作用与聚合造山作用并行不悖,彼此紧密相关。在“开”与“合”两大地质事件中,中国西部由于岩石圈的不均一性,古老陆块与软弱带接触区发生裂陷,形成断陷盆地。 (二)燕山期 燕山运动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次激化期。 早燕山期:早、中侏罗世与晚侏罗世之间 中燕山期: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 晚燕山期:晚白垩世与早第三世之间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藏南海槽强烈扩张,岗底斯地体与古亚洲大陆拼帖,这一演化过程中,近南北向的开裂与聚合交替发生。西部地区除老的坳陷盆地继承发育外,还产生许多山间或山前断陷。在挤压应力作用下,西部地壳明显收缩,为了达到均衡,远端发生北东向断陷,河西、阿拉善等地区的上侏罗-下白垩统半地堑的形成就是远端效应的结果。 (三)喜玛拉雅期 喜玛拉雅旋回以晚白垩世(或古新世)与始新世、始新世与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展布和沉积型式

文章编号:100923850(2005)0320018206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展布和沉积型式 朱同兴1,董 瀚2,李 才3,冯心涛1,李宗亮4, 于远山1,金灿海1,周帮国1 (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82; 2.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兰州 730050;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 4.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 653100) 收稿日期:2005207230 第一作者简介:朱同兴,1962年生,研究员,从事沉积地质学及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1∶25万黑虎岭幅、多格错仁幅、江爱达日那幅、吐错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200313000021)和“青藏高原地层格架建立与完善”项目(200313000054)。 摘要:北羌塘盆地地处拉竹龙2金沙江缝合带和双湖构造混杂岩带之间,自北向南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带/岩石地层单位:以砂泥质复理石2洋岛、岛弧型火山岩2大理岩岩石组合沉积为特征的若拉岗日群,以深水复理石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藏夏河组,以深水暗色细碎屑岩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结扎群,以开阔台地相/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的菊花山组,以三角洲相含煤碎屑岩系沉积为特征的土门格拉群。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显示为南缓北陡的箕状沉积格局,盆地内充填物为南薄北厚的楔形沉积体,且双物源、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不一致,表明其具有前陆盆地的一系列沉积特征。 关 键 词:;晚三叠世;地层;沉积;青藏高原中图分类号:P534.51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根据最近3年来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所获的大量的上三叠统实测地层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资料,试图通过对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的地层展布、充填序列与沉积型式、不整合界面、边缘相、古流向等方面的研究,反演北羌塘盆地的边界范围、结构形态以及盆地的沉积2构造演化过程,为再造拉竹龙2金沙江缝合带的构造演化提供基础性资料。 1 区域地质背景 北羌塘陆块北邻拉竹龙2金沙江缝合带和若拉岗日冲断带,南抵双湖构造混杂岩带[1,2](图1)。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拉竹龙2金沙江洋盆的碰撞造山有密切关系。若拉岗日冲断带是一个分布于缝合带南侧的向南逆冲的逆冲断裂带,由一系列断面北倾的叠瓦状逆冲断裂组成。冲断带大 致呈北西西2南东东向展布于若拉岗日—雪环湖—狮头山—乌兰乌拉湖一线,出露的晚三叠世地层(局部包括石炭—二叠纪地层)多已发生轻度变质,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剪切破碎带、挤压片理化带和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明显。 2 地层展布及充填序列 北羌塘盆地自北向南可划分出5个明显不同的沉积相带/岩石地层单位:以砂泥质复理石2洋岛、岛弧型火山岩2大理岩岩石组合沉积为特征的若拉岗日群,以砂泥质深水复理石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藏夏河组(笔者新建组名),以暗色深水细碎屑岩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结扎群,以开阔台地相/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的菊花山组,以三角洲相含煤碎屑岩系沉积为特征的土门格拉群。各岩石地层单位的 第25卷第3期2005年9月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Sedimentary G eology and T ethyan G eology V ol.25N o.3 Sept.2005

四川盆地发现大气田 储量超千亿吨

四川盆地发现大气田储量超千亿吨 四川盆地发现埋藏最深海相大气田储量超千亿吨 四川盆地再次发现储量超千亿吨的大气田。中国石化[0.00 0.00% 股吧研报]勘探南方分公司宣布:由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发现的、气藏最大埋深6950米的大型海相天然气田——元坝气田,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92.53亿立方米,已于9月16日正式通过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委员会专家组审定,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 - 元坝气田位于红军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四川省广元、南充和巴中市境内,是中国石化继发现国内最大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之后,在四川盆地发现的又一个大型海相气田。元坝气田探明含气面积155.33平方千米,气藏埋深6240米至6950米,平均埋深6673米。元坝气田的发现井1井在2007年11月试产时,每日获得天然气50.3万立方米。目前,已有7口井9层试获日产天然气超百万立方米。中国石化计划到2015年末建成34亿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

  相关新闻: 发现油气田对老百姓有何好处 发现油气田 对老百姓有何好处 殷国安(江苏职员) 中国石化集团17日提供的消息说,在四川盆地发现的元坝气田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592.53亿立方米。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发现的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9月17日中国新闻网) - 从小学时代,我们就知道,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大地、海疆下面,都是无价的宝藏。现在发现了中国国内发现的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正证明了这一点。 联想到几年前有新闻说,中海油加大新区新领域勘探力度取得突出成效,一下子获得十个油气新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储量基础。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也就是归全国人民所有。人民手上又增加了资源和财富,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啊。

西藏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开发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期末论文 西藏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开发进展 课程名称: 学号: 姓名: 学院: 学时:48 开课时间:2014年秋季(能源学院)

西藏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开发进展 摘要羌塘盆地位于全球特提斯巨型油气构造域东段,是我国最大的海相中生代盆地,其油气资源前景巨大。尽管近些年来对青藏高原油气地质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但是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问题, 从而影响并制约着该区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旨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工作,系统讨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开发进展。 关键词羌塘盆地油气资源保存条件盆地改造进展评价 前言 青藏高原位于全球油气产量最高、储量最丰富的特提斯含油气构造域东段(王成善等,2006),高原内大面积分布的海相中生界沉积盆地是多年来国内外地质界密切关注的热点,成为了我国油气勘探的新领域(邱中建等,2005),被列入了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青藏高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和沉积厚度较大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根据盆地时代、沉积环境和含油气性,可以划分为两大勘查领域,即中新生代海相盆地群和新生代陆相盆地群(图1)。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面积约200, 000 km2,是我国陆上面积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之一,也是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 图1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分布 Fig. 1Distribution of petroliferous basinsin Qinghai-Tibet plateau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该区开展了全面的石油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提出了中生代羌塘海相盆地为高原首选勘探目标(赵政璋等,2001a;王成善等,2001)。此后, 国家973 项目和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进一步研究了该区油气地质条件,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郑度等,2004;王剑等,2005)。近年来的勘探表明,盆地沉积厚度巨大,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是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潜力最大、勘探前景最好的盆地(Wang et al.,1997;赵政璋等,2001a;王成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第21卷 第2期 2000 西北地质科学 NORTHWEST GEOSCIENCE Vol.21,N o.2 文章编号:1004-7786(2000)02-0057-07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戴俊生1,曹代勇2 (1.石油大学资源系,山东 东营 257062;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00083) 摘 要:盆地构造样式及展布规律研究是盆地构造研究的基础,对确定构造圈闭类型,指导油气 勘探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将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归为14种基本类型,即生 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反冲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纵弯背斜、滑脱褶 皱、断鼻构造、裂陷伸展构造、局部伸展构造、斜坡带和横向构造变换带。从动力学背景、基底 卷入性、级别划分等方面讨论了构造样式的基本特征。对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类型和展布的 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和构造演化阶段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构造样式;构造圈闭;柴达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P45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南邻昆仑山,北接祁连山,西北界为阿尔金山,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亚洲中轴构造域〔1〕。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内部构造特征具有明显地三分性特点,北部祁连山前地区以冲断构造为特征,称北部块断带。南部昆仑山前地区也表现为冲断构造,称昆北断阶带。中部发育巨厚的中新生界,以褶皱构造为特点,称为中央坳陷(图1)。 受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构造演化阶段等因素的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不仅对揭示该盆地的构造特征和认识同类型盆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确定构造圈闭类型指导油气勘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构造样式的基本类型 在揭示柴达木盆地基本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从油气勘探的需要出发,主要考虑与油气藏密不可分的正向局部构造和断层,强调构造样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通过各种资料综 收稿日期:1999-11-22 修回日期:1999-12-2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油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编号:970208-02-02) 作者简介:戴俊生(195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教学及科研.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盆地位于省东部及市,为一具有明显菱形边框的构造盆地,同时也是四周高山环抱的地形盆地,其围介于北纬28°~32°40′,东经102°30′~110°之间,面积约18×104km2。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方。从汉代“临邛火井”的出现,到隋朝(616年)“火井县”命名;从凿井求盐到自流井气田“竹筒井”·“盆”·“笕”钻采输技术的发展,都无不例外的证明天然气的开采源远流长。但是,天然气的发展,经历了近代被欺凌的衰落,直到20 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重新崛起,伴随工业化的进程,才得到真正的发展。截止2004 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全盆地已经探明114 个气田,14 个油田,获得天然气地质探明+控制+预测储量约15000×108m3,3 级储量之和约占2002 年盆地资源评价总量的1/4。伴随新区、新层、新领域的勘探发现,盆地的总资源量还将继续增长,为川、渝天然气能源发展锦上添花。 1.构造特征 盆地属扬子准地台西北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复合型盆地。从晋宁运动前震旦系基地褶皱回返,使扬子板块从地槽转向地台发展,直到喜山运动盆地定型,共经历了9 期构造运动,但对盆地构造、沉积地层发展演化有明显影响的有4 期:一是加里东期,形成加里东期~龙女寺古隆起;二是东吴期,拉断裂活动,引发玄武岩喷发(峨嵋山玄武岩厚达1500m);三是印支期,形成印支期、开江、天井山古隆起,且具盆地雏形;四是喜山期,盆地全面褶皱定型。纵观盆地的发展,受欧亚、太平洋、印度板块活动的影响,盆地应力场的变化经历了古生代拉为主,中生代三叠纪反转(由拉向挤压过渡),中生代侏罗纪以来的挤压过程。这一拉-过渡反转-压挤的地应力场,控制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与破坏以及晚期成藏的全过程,尤其对复合型盆地更为明显。 1.1基底特征 盆地的基底岩系为中新元古界,其结构具3 分性。盆地中部的磁场特征显示为一宽缓的正异常区,多为中性及中基性岩浆岩组成的杂岩体,变质程度深,硬化强度大,构成盆地中部刚硬基底隆起带。基岩埋深一般4~8km,地史中较稳定,沉积盖层厚度较薄,褶皱平缓带。盆地东南和西北侧为弱磁场区,组成基底的岩石是浅变质沉积岩,属柔性基底,是褶皱带。基岩埋深8~11km,沉积盖层厚度较大,褶皱较强烈。 1.2区域构造特征 盆地的发生、发展,形成菱形边框和不同组系、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大体可以追溯到8.5×108年的地史发展过程,是受基底、周边古陆、深大断裂以及地应力作用方式等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也是多次构造旋回叠加的产物,使盖层褶皱出现形式多样,交织复杂化的局面。 1.2.1褶皱构造的展布特点 盆地最早形成的褶皱构造可上溯到印支期,但围仅局限于川西龙门山前,如矿山梁~天井山~海棠铺等北东向背斜构造。整个盆地的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喜山期,包括震旦系在的全部沉积盖层都被卷入,出现了众多成群成带分布的褶皱构造。 1)川东南坳褶区 系指华蓥山以东的川东与川南区,包括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川南低陡构造带,是盆地褶皱最强烈的地区。一般陡翼倾角>45°,甚至直立倒转。高、低陡构造之分,在于构造核心出露地层的新老,前者出露中下三叠统及其以老地层,后者出露上三叠统及其以新地层。构造线走向主要由北东向高陡构造带和断裂带组成的隔挡式褶皱,背斜紧凑,向斜宽缓,成排成带平行排列。北部受大巴山弧的的影响向东弯曲,局部呈近东西向;南部逐渐低倾呈帚状撒开,除北东向为主外,还有受边界条件干扰的南北向、东西向等多组构造线。

羌塘盆地羌南坳陷查郎拉地区烃源岩基本特征

!""#年#月第#$卷第#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01,+234*(-3)56+7404)43%8,4)*,-9:03+:3;<040(+& ’,+=!""# >(-=#$8(=# 收稿日期?#@@@A "$A !B 基础项目?本文是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 九五D 油气勘探工程项目%E F @$G H A "B &的部分成果作者简介?孙冬胜%#@$B A &I 陕西蒲城人I 高级工程师I 在读博士I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文章编号?#""#A J K $#%!""#&"#A ""!K A "B 羌塘盆地羌南坳陷查郎拉地区烃源岩基本特征 L M N O N P Q R O S T Q S P T U V Q M R W X Y O U P N O Z U [\U ]O P R ^U P _S [Q M R \U ]Q M‘R a O R T T S U [S [b S [c Q N [cd N T S [ 孙冬胜#I 白玉宝#I 赵红旗!I 庞雯#%#e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I 陕西西安f #""$J g !e 太原矿业学院I 山西太原"K ""!B & 摘要?在野外遥感石油地质调查的基础上I 首次对羌南坳陷查郎拉地区烃源岩的分布I 有机质丰度h 类型及热演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区内上三叠统肖查卡组及中侏罗统布曲组发育有良好的烃源岩I 其厚度大h 丰度高I 为油气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多处油气苗的发现I 表明盆地内有过完整的油气生成与运移过程=盆地虽经历了后期强烈的构造活动I 但在相对变形较弱的地区仍存在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关键词?查郎拉地区g 热演化g 有机质丰度g 有机质类型g 烃源岩中图分类号?F ; ###e K 文献标识码?i 羌塘盆地位于唐古拉山南麓I 行政区划隶属西藏自治区双湖特别行政区=盆地呈长条状夹持在可可西里j 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j 怒江缝合带之间I 其成生及演化与南北两个缝合带有着密切的关系=盆地基底为前泥盆系的戈木日群浅k 中深变质岩系I 在其上发育了上古生界及中生界以海相为主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系=盆地总体具有C 一隆两坳D 的构造格局I 即中央隆起带h 北部坳陷带及南部坳陷带%图#& = 图#羌塘盆地构造分区及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 l 地层概况 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为中生界及新生界I 缺失古 生界地层=中生界包括三叠系上统肖茶卡组I 侏罗系中统雀莫错组h 布曲组h 夏里组I 上统索瓦组h 雪山组I 白垩系下统尕查鄂日组I 上统阿布山组=新生界第三系中新统康托组I 上新统石坪顶组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区内地层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I 总体呈东西向展布= 三叠系上统肖茶卡组是研究区分布最为广泛的一套地层I 仅见二段和三段I 并以三段为主I 二段出露不全=二段为泥晶灰岩h 鲕状灰岩夹砂屑灰岩和生物灰岩I 厚约$B "5= 三段为砂h 泥岩夹煤层%线&沉积I 厚度!K m $5= 侏罗系中统雀莫错组可分为两段I 一段岩性主要为次长石岩屑砂岩I 二段以泥晶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h 生物灰岩及砂屑灰岩I 总厚#@""5左右=侏罗系中统布曲组以泥岩h 钙质粉砂岩h 砂岩及灰岩为主I 厚##""5左右I 岩性及分布稳定I 可作为区域性标志层=中统夏里组为砂泥岩与生物灰岩互层沉积I 厚f J "5左右= 侏罗系上统索瓦组为灰岩h 粉砂岩夹膏泥岩沉积I 厚@""5左右=上统雪山组下部为灰岩I 富含珊瑚化石I 上部为紫红色岩屑砂岩夹灰绿色泥岩I 厚 万方数据

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理论.

天然气水合物 收稿日期:2007 07 23; 修回日期:2007 09 2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编号:KGCX2 S W 2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0410003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编号: 052001130 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樊栓狮(1965 , 男, 陕西蒲城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化工分离等研究. E mail :fanss@m s. giec. ac. cn. 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理论 樊栓狮1, 3, 关进安2, 3, 4, 梁德青2, 3, 宁伏龙5 (1.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2.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40;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5.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状态及其分类, 从生成和分解速度角度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成藏理论, 并依据冻土层钻井气体喷溢、海底水合物露头和海底羽状气泡流等实例论证了这种动态成藏理论。指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主要有3种类型, 即成长型(渗透型、扩散型、成熟型和消退型, 认为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区的西沙海槽、东沙群岛东南坡、台西南盆地、笔架南盆地等区域有可能存在着仍处于发育阶段的渗透型或扩散型水合物层, 而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则是属于消退型水合物, 祁连山地区、准噶尔盆地等的烃类气体泄漏表明在我国西北和东北的冻土带也可能存在着含气水合物层。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 分类; 动态成藏; 理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分布范围研究

天然气水合物 收稿日期:2007-03-28;修回日期:2007-05-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1024);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编号:2004103)资助.作者简介:库新勃(1982-),男,陕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冻土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E -mail :kuxinb o @lzb .ac .cn . 此文系第一作者硕士毕业论文详细摘要.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 分布范围研究 库新勃,吴青柏,蒋观利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青藏高原地区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分布,是我国陆地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赋存区域之一。在GIS 平台下建立了基于三向地带性多年冻土地温分布的模型,利用地温钻孔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厚度做了回归统计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和多年冻土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赋存区域进行了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主要集中分布在羌塘盆地西北部地区,其储量可能较为可观。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天然气水合物 中图分类号:TE 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7)04-0588-05 0 引言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气体和水组成的类冰固体,广泛分布于多年冻土区和海洋中。预测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含碳量是地球上已探明煤、石油、天然气总含碳量的2倍[1] 。正是因为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如此大的资源量和极强的浓缩气体的性质,其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载体[2] 。 目前在多年冻土区已经发现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如在加拿大马更些三角洲、阿拉斯加的N orth Slope 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3-5]。青藏高原平均海 拔高、气候严寒,是我国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地区之一,近年来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条件和特征也引起了国内学者极大的关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温度、厚度条件与北半球多年冻土区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条件比较接近,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条件[6-10] ,特别是可能存在以硫化 氢、乙烷、丙烷等重烃类水合物和具有自保护效应的 甲烷水合物 [6-7] 。陈多福等[9] 认为,青藏高原多年冻 土区可能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蕴藏量,并初步估计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约为(1.2~2.4)×1014m 3。 分布于多年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多年冻土的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10])。从陆地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相平衡条件来分析,如果多年冻土层内和层下地温梯度太大,则无法形成较厚的多年冻土层,那么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就无法满足。这些都都是影响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发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文利用多年冻土划分的三向地带性模型在GIS 平台下建立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和多年冻土厚度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并生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温和厚度的空间分布图,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在多年冻土区的相平衡条件来判断该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分布区域和储量情况。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模型及制图 青藏高原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 第18卷第4期 2007年8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URAL GAS GEOSCIENCE Vol.18No.4A ug. 2007

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第39卷 第1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9No.1  2 012年2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Feb.2012  [文章编号]1671-9727(2012)01-0070- 06[收稿日期]2011-03- 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40739907)[作者简介]孙玮(197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E-mail:sunweicdut@1 63.com。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发展及对油气的影响 孙 玮1 刘树根1 韩克猷2 米色子哈1 代寒松3 孙 东1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地质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摘要]利用Ro及古地温等资料重建地层的方法,对四川盆地燕山期古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恢复其古构造格局。四川盆地燕山运动的主要构造发育期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形成了三隆三拗的构造格局,即龙门山山前古隆起、川中古隆起、华蓥山-川东南古隆起和川西拗陷、川北拗陷、川鄂拗陷,3个拗陷连在一起形成了以川中、川东南隆起为中心的西、北、东半环状的拗陷的围绕, 龙门山山前隆起带则沿龙门山分布。该构造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形成的燕山期古隆起对于油气的富集有很重要的指向性,同时对于陆相红层次生气藏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燕山运动;古隆起;四川盆地[分类号]TE121 [文献标志码]A 四川盆地的燕山运动介于印支运动与喜马拉 雅运动之间,以往并不被重视,其主要的原因有:a. 盆地中侏罗统和白垩系广泛暴露,侏罗系出露的地区大部分没有见顶,厚度不全;白垩系分布的地区,则由于侏罗系埋藏较深,钻探工程很少。因此,侏罗系的厚度和变化情况不清楚,白垩系也多是残厚,给研究燕山期的古构造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b. 燕山运动在四川盆地只是升降运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褶皱运动,侏罗、白垩系大部分是红色陆相地层,只被认为是四川盆地区域性的盖层,没有认真研究该期的古构造发展。 c. 后期喜马拉雅运动褶皱强烈,对燕山期的古构造改造较大,因此恢复古构造较为困难。 随着近年来钻探工作的扩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地层的镜煤反射率资料的积累和对盆地古地温和古地温梯度的研究, 以及裂变径迹资料的增多[1-3 ],使得重建盆地陆相地层的最大沉积 厚度成为可能,从而为恢复盆地燕山运动的古构造情况提供了条件,进而分析上三叠统含油气条件的影响,为寻找陆相地层,特别是须家河组油气田提供资料。 1 燕山期古构造发展 燕山运动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白垩系的分布。白垩系在盆地中残存不一,要全面了解在原始状态的分布是有难度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Ro、古地温和埋深的关系,据此重建地层最大厚度。 白垩系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周边地区以及华蓥山的西麓,川中和川东的广大地区没有白垩系沉积(图1)。川中和川东为古隆起,因而白垩系沉积厚度很薄或没有接受沉积。华蓥山在该时期已具雏形,核部出露最老的地层为中侏罗统沙溪庙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及重庆市,为一具有明显菱形边框的构造盆地,同时也是四周高山环抱的地形盆地,其范围介于北纬28°~32°40′,东经102°30′~110°之间,面积约18×104km2。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方。从汉代“临邛火井”的出现,到隋朝(616年)“火井县”命名;从凿井求盐到自流井气田“竹筒井”·“盆”·“笕”钻采输技术的发展,都无不例外的证明四川天然气的开采源远流长。但是,四川天然气的发展,经历了近代被欺凌的衰落,直到20 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重新崛起,伴随工业化的进程,才得到真正的发展。截止2004 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全盆地已经探明114 个气田,14 个油田,获得天然气地质探明+控制+预测储量约15000×108m3,3 级储量之和约占2002 年盆地资源评价总量的1/4。伴随新区、新层、新领域的勘探发现,盆地的总资源量还将继续增长,为川、渝天然气能源发展锦上添花。 1.构造特征 四川盆地属扬子准地台西北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复合型盆地。从晋宁运动前震旦系基地褶皱回返,使扬子板块从地槽转向地台发展,直到喜山运动盆地定型,共经历了9 期构造运动,但对盆地构造、沉积地层发展演化有明显影响的有

4 期:一是加里东期,形成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二是东吴期,拉张断裂活动,引发玄武岩喷发(峨嵋山玄武岩厚达1500m);三是印支期,形成印支期泸州、开江、天井山古隆起,且具盆地雏形;四是喜山期,盆地全面褶皱定型。纵观盆地的发展,受欧亚、太平洋、印度板块活动的影响,盆地应力场的变化经历了古生代拉张为主,中生代三叠纪反转(由拉张向挤压过渡),中生代侏罗纪以来的挤压过程。这一拉张-过渡反转-压挤的地应力场,控制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与破坏以及晚期成藏的全过程,尤其对复合型盆地更为明显。 1.1基底特征 四川盆地的基底岩系为中新元古界,其结构具3 分性。盆地中部的磁场特征显示为一宽缓的正异常区,多为中性及中基性岩浆岩组成的杂岩体,变质程度深,硬化强度大,构成盆地中部刚硬基底隆起带。基岩埋深一般4~8km,地史中较稳定,沉积盖层厚度较薄,褶皱平缓带。盆地东南和西北侧为弱磁场区,组成基底的岩石是浅变质沉积岩,属柔性基底,是褶皱带。基岩埋深8~11km,沉积盖层厚度较大,褶皱较强烈。 1.2区域构造特征 四川盆地的发生、发展,形成菱形边框和不同组系、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大体可以追溯到8.5×108年的地史发展过程,是受基底、周边古陆、深大断裂以及地应力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