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周 慕课 分子间作用力----北大卞江普通化学原理

第五周 慕课 分子间作用力----北大卞江普通化学原理

第五周 慕课 分子间作用力----北大卞江普通化学原理
第五周 慕课 分子间作用力----北大卞江普通化学原理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原理考试题目

说明: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 《普通化学》___级期终考试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2007年1月9日14:00-16:00 命题教师:王颖霞

一、简要回答并填写(可能多选): 1.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1) 吸热反应都无法自发进行(2) ?Gθ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3) 吸热熵增型反应高温有利(4) ?G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2.下列变化中熵增的过程有: (1) 一定量的气体所受压强增大(2) NaCl溶于水 (3) 水结成冰(4) 氧气变为臭氧 (5) 某一定物质受热温度升高(6) 晶体中产生缺陷 3.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 Na和Ca是很好的还原剂,可以 还原其他金属氯化物 (3) Cu与氯气反应时,温度越高,越 有利于CuCl的生成 (4) 温度高于500K, 金属Al总是可以 还原ZnCl2 (5) 温度在600-1600K区间,Zn既可 以还原CuCl2, 也可以还原CuCl 4.(在括号给出判断)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性越强();所以,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也越大() 5. 在下列卤化物中,键的共价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1) 氟化锂2) 氟化钠3) 氯化锂4) 氯化铍 6.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存在取向力的是 (1) BF3 (2) PF3(3) SiF4(4) PF5 (5) SF6(6) SF4 7.第81号元素是, 其核外价层电子排布为, 它位于第周期第族, 该元素的离子在水中较稳定的氧化态为,原因是 8. 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9. Fe(H2O)63+显淡紫色,说明它吸收颜色的光,相应的跃迁类型是 10. HBrO4与HBrO3相比,酸性更强的是;HBr与HI相比,酸性更强的是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 化学邓翀93.67北京大学材料化学 杨可心92.71北京大学化学 刘星驿89.28北京大学化学 李昇88.93北京大学材料化学 梁轩88.57北京大学化学类 贾国赓88.3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 贺鑫87.77北京大学化学类 顾婷87.65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 侯倬伟87.33北京大学化学 戴梦得87.27北京大学化学类 于乐飞87.11北京大学化学 资治86.84北京大学化学 李泽洲86.55北京大学化学 王卓琦85.37北京大学化学 黄渝鹏85.01北京大学材料化学 聂韩秋84.45武汉大学化学类 刘昊明84.42北京大学化学 吴杨牧84兰州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王常伦83.14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王馨怡82.76南开大学化学类 魏瑶82.67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 曲志宇82.55吉林大学化学基地班 林畅82.05北京大学化学 林友宇81.99北京大学化学类 瞿杨81.55山东大学化学类 杨冠涛81.06兰州大学化学基地班 郭玮明80.97南京大学化学 赵思危80.1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化学 武钦慈79.97北京大学化学 赵健79.87郑州大学应用化学 杨增旭79.84山东大学化学类 杨子凡79.71南京大学化学 吕由79.62四川大学理科试验班类殷允念79.55郑州大学化学 于航79.31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 黄宗煜79.26北京师范大学化学 李晓宇79.25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 周艺78.96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 刘少丞78.95山东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燕文超78.78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 闫杰78.69北京大学化学 黄超然78.65厦门大学化学

集训队笔记-3-4-结构

原子结构与量子力学初步 卞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目的是吸引学生学习,不是让学生觉得什么都不会 北大上课写作业,下课听讲。 越往上走讨论课越多。 国外大学生,听课平均能吸收10%,讨论,学生领导课堂可更来更多记忆。 内容 ●箱中粒子模型(The Particle-In-a-Box Model) ●氢原子模型和氢原子轨道能量 ●四个量子数的来源、物理意义及取值 模型很多,要知道其内涵和外沿。 近年多数集中在纳米材料,往前则集中在有机化学 氢原子模型:公式很简单,来源不简单 1.箱中粒子模型(PB model) 箱中粒子模型是量子力学的最简模型,常用于表示经典体系与量子体系的差别。 (使量子力学可算,比较与经典力学的差异)

箱壁一般属于箱内 箱外势能为无穷大,箱内势能为0 (理想化,微观) 写出薛定谔方程(SE ) 对于一位势箱中的粒子,(不含时的)SE 可写为: ()()()()()()()()()()()22222 222 2222d V x x E x m dx d x E V x x m dx d m x V x E x dx ψψψψψψ??-+= ??? -=-=- 因此,薛定谔方程在一维势箱情况下转化为一个二阶微分方程。 (三点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群论)) 在一维势箱以外,V(x) = ∞,为让方程有合理解,势箱外的()x ψ= 0。 理解:粒子被关在一维势箱中,在箱外出现的几率为零。在化学和物理领域,类似于一维势箱的实例包括线型分子中的离域电子以及纳米线中的传导粒子(电子、空穴、激子、声子等)。 势箱内的SE 可写为: ()()()()()222222-2-2h d V x x E x m dx h d x E x m dx ψψψψ??+= ???= 上述方程的可能解为:()sin cos x A kx B kx ψ=+(复数) (A 和B 为系数,k 为常数) 利用边界条件求k 已知,在箱壁处(x=0,x=a ),()()00a ψψ==。因此,当x=0时, ()0sin (0)cos (0)A k B k B ψ=+=。 为使此式成立,必然有B=0,于是()sin x A kx ψ=。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 【学习目标】 1.了解范德华力的类型,把握范德华力大小与物质物理性质的关系。 2.初步认识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因素。 3.理解氢键的本质,能了解氢键的强弱,认识氢键的重要性。 4.加深对分子晶体有关知识的认识和应用 【课前预习】 1.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之间,是使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它的强度比化学键。和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范德华力是一种普通存在于、和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共价键相比,范德华力,且没有和。3.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很多,如分子的、分子的、以及分子中等。对于和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的增大而。 4.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等性质,而共价键主要影响共价分子的和原子晶体的。5.水分子中的键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共价键,氧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强烈的偏向,于是H原子变成了一个几乎,这样,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就能与另一个水分子中显负电性的氧原子的孤电子对接近并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做。 6.氢键通常用表示,其中和代表 的非金属原子,如等。 7.当分子间存在氢键时,该物质有熔点和沸点,乙醇和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是因为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

8.分别从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导电性等方面比较四种晶体: 【问题探究一】大家知道,自然界中水存在三态变化,有固态冰、液态水及水蒸气,三种状态的水,其分子组成与化学性质有何不同呢?分子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呢?如何证明这种作用力的存在? 【知识梳理】 一、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 (2)实质: (3)分类: 【问题探究二】参看P53表3-8“卤化氢分子的范德华力和共价键键能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强弱关系。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1

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 20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 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 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和良好的延展性 D. 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209.下列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力最弱的是()A.金属钠晶体B.氯化钠晶体C.金刚石晶体D.碘晶体 210.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内共价键 B. 分子间的作用力 C. 分子间的距离 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 211.SiCl4的分子结构与CH4类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iCl4具有正四面体的构型 B.在SiCl4和CCl4晶体中,前者分子间作用力比后者大 C.常温下SiCl4是气体 D.SiCl4的分子中硅氯键的极性比CCl4中的碳氯键强 212.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苯和已烷的蒸发 213.分子间存在着分子作用间力的实验事实是() A.食盐、氯化钾等晶体易溶于水 B.氯气在加压、降温时会变成液氯或固氯 C.融化的铁水降温可铸成铁锭 D.金刚石有相当大的硬度 214.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干冰B.水晶C.晶体硅D.金刚石 215.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D) A.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1,在293K时为2.5 g·L-1 B.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 C.丙酮在己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D.SbH3的沸点比PH3高 21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 A.SO2、SiO2B.CO2、H2O C.NaCl、HCl D.CCl4、KCl 217.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同步习题1.doc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同步习题 基础过关 1.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 2.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 A.极性键 B. 非极性键 C.离子键 D.氢键 3.最近,科学家研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同一类型晶体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4.氮化硼(BN) 是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具有超硬、耐磨、耐高温等优良特性,下列各组物质熔 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克服的粒子间作用都相同的是( ) A.硝酸钠和金刚石 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 D.苯和萘 5.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类似C60 的物质N60,试推测下列有关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 60易溶于水 B.N 60是一种原子晶体,有较高熔点和硬度 C.N60的熔点高于N2 D.N 60的稳定性低于N 2 6.氮化铝(AlN) 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 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 2O3+N 2+3C高温2AlN+3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 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2 mol AlN ,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7.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 W 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WX 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B.固态X2Y 是分子晶体 C.ZW 是原子晶体 D.ZY 2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8.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9.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l 2>CBr 4>CCl4>CH 4 C.MgO>H 2O>O2>N2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综合运用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范德华力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属于电性作用 B.范德华力比较弱,但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越高 C.氢键属于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只能存在于分子之间 D.形成氢键时必须含有氢原子,另外氢原子两边的原子必须具有很强的电负性、很小的原子半径 11.四氯化硅的结构与四氯化碳类似,对其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①四氯化硅晶体是分子晶体②通常情况下为液态③熔点高于四氯化碳④属正四面体的分子构型 A.①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HgCl 2的稀溶液可用作手术刀的消毒剂,已知HgCl 2的熔点是277 ℃,熔融状态的HgCl 2不 能导电,HgCl 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则下列关于HgCl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HgCl 2属于共价化合物②HgCl 2属于离子化合物③HgC l2属于非电解质④HgCl 2属 于弱电解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加冬令营心得600字

参加冬令营心得600字 一转眼冬令营就结束了,每天都是收获满满的,也带给我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看4D电影;第一次体验科学实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海洋动物……带队的吕老师对我的照顾很细心,也很周到,衣食住行上都会为我着想,我也因此顺利完成了这难忘的科技体验之旅。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参加冬令营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参加冬令营心得1 本次冬令营汇集了全国49个布局城市的学生和教练,这是一次交流和展示的盛会,在清远名将基地,我们所有教练员不但要完成校足办安排的培训课程,每个教练还要带队训练、比赛。这期间,包括管理队员的内务、排练文艺节目等工作,可以说任务既紧张又繁重,不过也很充实,没有闲暇的的时间。但我想,我们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是代表开远校园足球的形象。既然来了,就得认真尽力的把工作做好。 因为混编,我们教练员所接触到的队员都来自不同的城市,这真是考验了一个教练员带队的素质和能力。

第一天开营仪式前,我们所有教练都要逐个房间去认识自己的队员,要很快的进入教练员角色,和队员们融合在一起,因为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是一个团队。 每天的教练员培训课程也很紧凑,一个小时的理论课后就要实践到训练中。作为最基层的老师,要学的东西实在很多,不过有这样的机会学习,只要用心,就会有收获。也会对以后的训练有帮助。我觉得看到好的东西就要会有所启发,有所思考,要想怎样运用在训练中,这样以后的训练才会有提高,多学善用这就是我最切身的体会。 参加冬令营心得2 昨天北京之行刚结束,今天凌晨五点我们便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虽然北大昌平校区条件不如在家好,但同学们的心情却丝毫不受影响——毕竟,比起满载知识而归,再艰苦的环境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其他科目奥赛课堂的情况我不了解,因此在这里只能说一说化学班的情况。这几天为我们讲课的分别是北师大的岳文博教授,北大的卞江教授和段连运教授(按上课先后顺序排列)。 一开始两天是由岳文博老师讲授的无机化学原理。虽然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已经在校内学过了,但岳老师的课程则是带领我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化学键与分子间 作用力 1.把握化学键的类型,明白得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 2.把握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判定方法 3.了解键参数,共价键的要紧类型δ键和π键 4.把握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5.等电子原理 一、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叫做化学键,依照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可将化学键分为和。旧的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生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也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全然。 摸索:1.离子键、共价键分不存在于哪些种类的物质中? 2.写出以下微粒的电子式:Al Mg2+O2-OH- NH4+CaCl2CO2 二、共价键的类型 非极性共价键: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 向任何一个原子,各原子都,简称 极性共价键: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 较的一方,简称 δ键:δ键的特点: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点称为。常见的δ键有〝s-sδ 键〞、、。 π键:π键呈对称,常见的有〝π键〞 摸索:如何判定δ键和π键?δ键和π键的稳固性如何? 三、键参数 键参数包括、、;其中、是衡量共价稳固性的参数,

通常键长越,键能越大,讲明共价键越稳固;共价键具有性,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分子的立体结构还与有一定的关系。 四、等电子原理 、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点,它们的许多 【例1】关于化学键的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键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 解析: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某些单质中 答案: A 【例2】以下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 A.H2O B.NH4Cl C.NaOH D.Na2O2 解析:水分子中只有H-O键,是极性键,无离子键,排除A项;NH4Cl中NH4+和Cl-间是离子键,NH4+内N和H原子以极性键结合,B项正确;NaOH中Na+和OH- 以离子键结合,OH-内H和O之间以极性键结合,C项正确;Na2O2中Na+和O22- 以离子键结合,O22-内有非极性键,排除D项。 答案:B C。 【例3】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 解析:分子中的原子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决定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形成共价键的数目 答案:A 【例4】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 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那么至少含有一个δ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共价键包括δ键和π键,δ键不管是S-Sδ键、S-Pδ键依旧P-Pδ键差不多上轴对称的,π键不够稳固,必须与δ键共存 答案:A 【例5】以下分子中,键能最小的是 A.F2B.Br2C.Cl2D.N2 解析:N2中含有一个三键,键能较大;F2、Br2、Cl2中只有一个单键,键能小,F2分子中电子〝密度〞大,F原子间斥力大,键能最小 答案:A 【例6】能够用键能讲明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固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样专门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普通化学课件 北大 卞江教授 第一章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2006级
“这里要根绝一切犹豫, “Qui si convien lasciare ogni sospetto, Ogni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viltà convien che qui sia morta.”
普通化学
Dante (1265-1321) 但丁 Divine 《神曲》地狱篇,第三歌 Comedy, Inferno, Canto III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绪 论
1. 2. 3. 4. 5. 6.
1. 什么是化学?
7. 如何在大学获得成功? 8. 如何学好普通化学? 9. 科学方法论 10. 科学计算:有效数字 11. 关于我们的课程
什么是化学?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化学简史:从黑色魔 术到科学 化学王国的版图 化学的理论支柱 化学:面向未来
基本定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变化及 其能量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简单定义: “化学是一门关于变化的科学。”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2.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1)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2)
化学是我们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 化学是一项智力挑战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化学是生动的和激动人心的
化学:一门中心科学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1

探究国外优秀教材

探究国外优秀教材 促进普通化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普通化学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授课学生数最多的化学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自然科学文化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的主要载体,其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国内普通化学界十分活跃,普通化学教材建设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参考国外普通化学教材,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有助于提高我国普通化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教学质量。对中国与外国普通化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必将对我国普通化学课程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此,我们对国内教材进行了调研,购买了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对英文原版教材进行阅读和评介,同时了解美国的普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研讨会的方式,把相应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同行交流。希望把新的编写教材思路和课程改革经验传播开来。 一、国内基础化学教材调研 我们调查了国内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普通化学教材,见表一。收集的国内教材有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编写的20多种供理工科、文科等选用的教材及三种著名国外教材影印版。 表一、国内普通化学类教材

目前我国高校在基础课程的教材编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教材整体建设缺陷相当明显。国内近几年虽然也出版了一些立体化化学教材,但其网络、媒体资源不够丰富,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化学前沿内容较少,互动性也不够强。 表二、吉林大学图书馆中文普通化学教材列表

二、国外基础化学教材调研 国外一流大学已经开始使用一种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探索精神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教材,这就要求我国大学教材建设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名牌大学、一流出版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表三、吉大图书馆西文普通化学教材列表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一.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其前身是成立于 1910 年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京师大学堂停办,后改名北京大学。 1913 年化学门重新招生, 1919 年改称化学系。 1952 年全国范围院系调整后的北大化学系是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1995 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 2001 年原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 目前,化学学院设有 5 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 5 个研究所:无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5 个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是国家教委遴选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2003 年底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3 年 12 月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97 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7 人,长江特聘教授 14 人( 含国家核磁中心 2 人 ) ,教授 54 人,副教授 52 人。有 26 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1 人与国外学者合作获得 B 类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2 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严纯华、席振峰、刘忠范教授为代表的研究集体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化学学院同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获得过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科研、教学奖励。 2000 年以来发表 SCI 收录研究论文每年都保持在 400 篇以上,且高水平的文章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学院具有优良的试验教学条件。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个基础科实验室、中级仪器实验室、综合化学实验室以及化学信息中心组成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总面积为 3600 多平方米,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基础教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全院现拥有总价值 1 亿余元的各种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系统实验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已有 7 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2 人获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化学学院在读本科生保持在 700 人左右,研究生 480 人左右,博士后 70 人左右。从 2002 年开始,化学学院对本科生实行顾问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五年制研究生采取推荐免试和统考两种方式招生,硕士起点博士生学制为四年。 九十余年来,北大化学学院(系)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化学专业人才。化学学院承办了《物理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并接受委托成立了“高等学校化学教

高考化学第一轮章节复习试题 课时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课时2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原子半径X>Y。X比Y更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X小于Y,电负性X小于Y。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解析: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看,π键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重叠程度小,故π键稳定性低于σ键,A项正确;根据电子云的形状和成键时的重叠原则,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最多只有一个σ键,可能没有π键,也可能有1个或2个π键,B正确;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C项错误。 答案:C 3.若AB 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型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若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成键的孤对电子,则根据斥力最小的原则,当n=2时,分子结构为直线型;n=3时,分子结构为平

面三角形;n=4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答案:C 4.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________。 (4)第二、三、四周期原子中p轨道半径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除ⅢA族、ⅥA族反常外)逐渐增大,同周期中金属元素最小,稀有气体最大,故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Na,最大的为Ar。 答案:(1)Na Ar(2)Cs(3)F(4)N、P、As 5.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元素 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 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教学大纲 2008年9月 课程号:01034880 开课学期:秋季 学分:4 基本目的:学习和掌握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基本状态与原子和分子结构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在化合物分析与合成方面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绪论(约1学时) 第一章气体、液体、溶液(约4学时) 一、理想气体定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导出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 气体的分压定律 2. 分压定律的应用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 三、气液转化与平衡,液体的蒸汽压 四、溶液 1.溶液的浓度 2.溶解度 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4*.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导电性 5*.胶体溶液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约4学时) 一、化学热力学的常用术语 二、热化学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焓和焓变的性质 3. 反应焓变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 熵与熵变的性质 2. 熵变、熵增加原理 3. Gibbs自由能与Gibbs自由能变 (1) ΔG是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2) ΔG的性质和计算 (3) Gibbs-Helmholtz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限度(约3学时) 一、化学平衡的特征 二、平衡常数 1.经验平衡常数(K) 2.标准平衡常数(Kθ),ΔGθ= -2.30RTlgKθ

K 与K的区别与联系 3.多重平衡 4.平衡常数的应用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的影响 2.压力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四、热力学在气-液平衡中的应用 补充:化学反应速率*(约2学时) 一、反应速率的意义 二、浓度与反应速率 三、反应级数 四、温度与反应速率?活化能 五、反应机理 六、催化 第四章酸碱电离平衡(约5学时) 一、酸碱质子理论 1. Br?nsted-Lowry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2. 酸碱强弱,K a、K b及其相互关系 二、各类酸碱平衡,平衡常数K及溶液pH的计算 1.溶剂的自偶电离平衡 2.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3.酸碱中和反应平衡 三、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及应用 1.同离子效应及其计算 2.酸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缓冲溶液的组成、选择、配制及pH的计算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约4学时) 一、溶度积(K sp) 1. 溶度积的概念 2. 如何求得溶度积,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二、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同离子效应和沉淀的完全度 2.沉淀的溶解,酸溶效应 3.沉淀的转化 三、分步沉淀 1. 分步沉淀的可能性 2. 分步沉淀的控制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约5学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共轭关系 2. 氧化数

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

氢键的形成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C、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2.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离子键 D、氢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 B、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 C、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除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外,对物质的溶解度、硬度等也有影响 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可以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水比硫化氢气体稳定 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 C、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 D、0℃时,水的密度比冰大 [课后练习] 1.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2.下列各组物质中,熔点由高到低的是() A、HI HBr HCl HF B、石英、食盐、干冰、钾 C、CI4CBr4CCl4CF4 D、Li Na K Rb 3.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D) A.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1,在293K时为2.5 g·L-1 B.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 C.丙酮在己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D.SbH3的沸点比PH3高 .D[说明]甲酸在低温时通过氢键形成双聚分子,温度升高时,双聚被破坏;氨分子和水分子易形成氢键;三氟甲烷由于氟强烈吸电子,使三氟甲烷中的氢带明显的正电荷,可以和丙酮形成氢键,放出能量,因此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SbH3和PH3都不能形成氢键,SbH3的沸点比PH3高是因为SbH3的分子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比PH3大。 4.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效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式、化学 00

北京大学无机化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doczj.com/doc/367717503.html,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无机化学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招生总数58人。 系所说明其中48人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10人为核科学技术方向三年制硕士生。拟接收推荐免试生85%。此外还将招收五年制直博生约65人,见博士目录。 招生专业及人数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320 化学(化学生物学) 070321 化学(应用化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无机化学考试科目 系所名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招生总数58人。 系所说明其中48人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10人为核科学技术方向三年制硕士生。拟接收推荐免试生85%。此外还将招收五年制直博生约65人,见博士目录。 招生专业:无机化学 (070301) 人数: 研究方向01.功能配位化学及光电功能材料 02.稀土固体化学和材料 03.稀土分离及功能材料化学 04.量子化学和理论无机化学 05.配位化学,分子磁性,晶体工程

06.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07.新能源与纳米 08.超分子组装、纳米复合材料与高分子功能材料 09.微米和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特性 10.分子光谱,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分子光谱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1.无机/金属有机化学 12.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 13.碳纳米材料化学 14.富勒烯结构的碳原子簇化学 15.无机电/光材料 16.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材料 考试科目复试成绩所占比例为30-50%,具体将根据生源状况确定。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705综合化学I (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4 813综合化学II (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无机化学专业简介 无机化学 本学科依托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主要围绕稀土化学和功能材料开展工作,研究内容涵盖物理无机化学与分子设计、固体无机化学、稀土分离化学及功能材料、配位化学和分子材料、团簇和纳米材料化学等领域。本学科拥有徐光宪、黎乐民和黄春辉三位中科院院士,以及严纯华、高松两位长江特聘教授,有五位青年学者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创新群体资助。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18 人,主持了包括“ 973 ”、“ 863 ”和基金委重大项目在内的多项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多项重大和重点稀土技术改造和生产流程设计项目。本学科设备条件良好,拥有包括X 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仪 4 台、FT-IR 和FT-Raman 光谱仪多套、UV-Vis 显微Raman 光谱系统(JY LabRam HR800) 、低温多功能磁测量系统(MagLab 2000 和MPMS-XL5)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纳秒激光光谱系统、激光散射粒度仪、功能薄膜材料制膜及器件制备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以及溶液和固相反应的高温、高压、微波、超声等多种合成条件。近五年来,本学科在科研、教学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近五年来获得获得 2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在历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对我国无机化学、稀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表 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指导教师 1 稀土配位化学 和分子基功能 材料 设计和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含稀土配合物及其分子固体 材料,着重研究和揭示它们的分子/ 晶体结构、电子结 构与宏观磁性、发光等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制备相应的分 子基磁- 光、光- 电功能材料,开发相关的原理性器件; 充分利用稀土配合物的特性,研究无机- 有机、无机- 高 分子复合及杂化材料;同时开展相关的稀土生物无机化学 研究,阐明胆结石生成机理及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红外光 黄春辉 高松 李俊然 王哲明 徐亦庄 李维红 杨展澜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知识总结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 3. (1)Na2S: (2)CO2: 知识点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物质类别的关系 1.化学键的概念: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反应物内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内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3.化学键与物质溶解或熔化的关系 (1)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后均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①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O2和SO2等。 ②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2SO4等。 ③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不被破坏,如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等。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4.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NN,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5.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1)化学键的存在

(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①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a.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b.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②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 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③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NH4Cl、NaOH、Na2SO4等。 ④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知识点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液态、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 (3)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熔、沸点:I2>Br2>Cl2>F2。 2.氢键 (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2)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的O、F、N原子与H原子之间,有的物质分子内也存在氢键。 (3)存在: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知识点四物质熔沸点高低 (1)不同类型的晶体:一般而言,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SiO2>NaCl>S (2)对于相同类型的晶体: I、主要与半径有关的晶体 ①离子晶体:组成相似的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就越强,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②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就会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③金属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熔沸点越高;如Na<Mg<Al II、主要与分子量有关的晶体: 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溶沸点就越高。如卤素单质I2>Br2>Cl2>F2; b.能形成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会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第一次测验2010

12010年《普通化学》第一次测验试题(卷) 10月20日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简答:选择、判断或给出答案(可能多选;本题答案写在试卷上): 1.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方程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 ) A 、分子有能量 B 、分子有体积 C 、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 D 、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2.0o C, 测定1mol 氢气的体积(V)随压力(p)变化,发现 pV~p 近似为直线且斜率为正。直线斜率为正,这是因为: ( ) A 、氢气可以当作理想气体 B 、氢气分子有一定体积、相互作用较强 C 、氢气分子有一定体积、相互作用较弱 D 、氢气分子容易扩散 3.在相同温度下,对于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分子,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相同的均方根速率 B 、有相同的扩散速率 C 、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D 、有相同的最可几速率 4.丙烷的临界点是370 K 和4.2 MPa ,在298 K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1 MPa ,回答: A 、在298 K 时,气液共存的丙烷储罐的压力为: ( ) B 、在298 K 时和0.10 MPa 下,丙烷的状态是: ( ) C 、在298 K 和4.1MPa, 丙烷的状态是: ( ) D 、380 K 和10 MPa, 丙烷的状态是: ( ) 5.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下沸腾,这是由于 ( ) A 、水的蒸汽压增大 B 、水的蒸发热减小 C 、水的温度升高 D 、压力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 6. 一定温度下液体沸腾变为气体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增加的有: ( ) A 、熵 B 、蒸汽压 C 、蒸发焓 D 、Gibbs 自由能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n )在恒温T 下向真空扩散,由状态I (p 1,V 1)变为状态II (p 2,V 2) ,其中V 2>V 1, 此过程中热、功效应及体系相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为:(若不等于0, 用已知量的函数表示) A 、 ΔU B 、 ΔH C 、 Q D 、 W E 、 ΔS F 、 ΔG 8.测得一种萘的苯溶液的沸点升高0.531 o C ,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已知苯的 K f = 5.07 K kg -1 mol -1, K b = 2.64 K kg -1 mol -1 ) 9. 下列反应的熵变如何?(用=0,>0,或<0表示) A 、NaCl 从水中析出晶体 ΔS B 、 碘升华 ΔS C 、H 2和O 2反应生成水 ΔS D 、 H 2和O 2等温等压混合 ΔS 10. 每摩尔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 ) A 、RT 21 B 、RT 2 3 C 、kT 23 D 、kT 21 11.下列关于平衡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压力增大体系向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 B 、若反应Δ H > 0,升温时平衡总是正向移动; C 、在达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反应物的某一种,平衡总是正向移动; D 、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时,K Θ总是保持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