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单选

一、单选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C

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C.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D.儿童个体心理发展

2.下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B

A.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B.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D.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3.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A

A.横向设计B.纵向设计C.相关设计D.交叉设计

4.在较长的时间序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C A.相关设计B.横向设计C.纵向设计D.交叉设计

5.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最大的优点是()。B A.可同时对几个群体进行观测,比较不同年龄群体中某一发展趋势是否相同。

B.只需相对较短时间的追踪测量,就可分析个体某一心理特征在较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

C.减少了反复测量对结果准确性带来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加精确。

D.减少了被试流失的机会,降低了研究费用。

6.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是()。A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7. 通过操纵和控制研究的某些变量,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8. 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的缺陷是()。A

A. 儿童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B.实验室内的条件控制得过于严格

C. 不能对儿童得行为进行重复观察

D. 对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得各种因素根本无法控制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霍尔B.杜威C.皮亚杰D.普莱尔

10.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德国学者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出版的时间是(B)。

A. 1879年

B. 1882年

C. 1900年

D. 1905年

11.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C

A.霍尔B.比纳C.皮亚杰D.格塞尔

12.弗洛伊德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A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13.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阶段。C

A.三B.四C.五D.八

14.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易发生于()。B

A.口唇期B.崇拜性器官期C.潜伏期D.生殖期

15.艾里克森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B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16.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格发展分为()阶段。D

A.三B.四C.五D.八

1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8.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B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9.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A

A. 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B.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20.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源自与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称其为()。D

A. 自我同一性

B. 同一性扩散

C. 同一性混乱

D. 心理社会危机

21. 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A. 怕

B. 怒

C. 悲

D. 爱

23.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C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24. 皮亚杰关于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C

A.个性特征B.活动特点C.智力或思维水平D.生理发展

25.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B

A.三B.四C.五D.八

26.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27.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B

A.客体永久性B.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认识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的认识

28.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主要考察了儿童的哪一个思维特征?()A A.自我中心性B.思维可逆性C.客体永久性D.守恒29.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由()创立的。B

A.施太伦 B.维果斯基C.瓦龙D.蒙台梭利

30.“最近发展区”是指()。D

A. 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B. 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D.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提出的。B

A.列昂节夫 B.维果斯基C.弗洛伊德D.蒙台梭利

32. 我们对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准是()。D

A.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B.儿童的个性特征

C.儿童活动的特点D.不同时期心理发展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

3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34. 俗语有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钻地洞”,这是()的写照。A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相互作用说D.成熟势力说

35.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36. 相互作用说的代表人物是()。A

A.皮亚杰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37.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哪个更大?()A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一样大

D. 不能判断

38.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个体化心理发展的标志是()。D

A.自我概念的获得B.自我评价的发展C.角色意识的建立D.心理断乳的实现

39.下列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不正确的有()。A A.环境不会影响生理成熟

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

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40.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是由()提出的。C

A.普莱尔B.达尔文C.艾里克森D.施太伦

41.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B

A. 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

B. 儿童对某种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某种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特别迅速的时期。

C. 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

D. 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印刻的时期。

42.()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基本途径。A

A.活动B.游戏C.劳动D.学习

43.乳儿期是()发展最迅速的时期。D

A.言语B.思维C.注意D.动作

44.心理发展的源泉是()。D

A.言语的发展B.思维的发展C.注意的发展D.动作的发展

45.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是()。A

A.胎儿期B.乳儿期C.婴儿期D.幼儿期

46.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视崖实验”说明儿童已经具有了()。B

A.形状知觉B.深度知觉C.方位知觉D.空间知觉

47.罗伯特·范茨采用优先注视技术对婴儿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C)。

A.客体永久性B.深度知觉C.视觉偏好D.颜色偏好

48.吉布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通过()设计了实验。A

A.视崖装置B.刺激偏好程序C.斯金纳箱D.纵向追踪

49. 鲍比尔、埃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为()。C

A.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期B.非社会性阶段、未分化的依恋阶段、分化的依恋阶段、多重依恋阶段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D.依恋萌芽阶段、依恋分化阶段、依恋确立阶段

50. 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仍认为它是存在的,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概念。A

A.客体永久性B.守恒C.运算D.平衡化

51.()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

A.爬行动作B.抓握动作C.站立动作D.独立行走

52. 3岁以前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是()。B

A.以有意注意为主B.以无意注意为主

C.无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D.有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

53. 对先前经验在延迟一定时间后出现对该经验的模仿行为叫做()。B A.观察学习B.延迟模仿C.模仿D.再现

54. 究表明,短时记忆广度最大的年龄阶段是()。C

A.幼儿期B.小学C.初中D.高中

55.()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C

A.1~1.5 B.1.5~2 C.2~3 D.3岁以后

56.安斯沃斯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实验技术是()。C

A.刺激偏好程序B.视崖实验C.陌生情境法D.习惯化范式57. 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始发生是从()。A

A.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B.掌握代名词“我”开始

C.掌握代名词“我的”开始D.把自己和他人名字区分开始

58.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两人平分,每人分几个”,却不知道“3+3=?”,这是因为()。A

A.主要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C.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59.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说明幼儿()。D

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60. 根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幼儿期思维处在()。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61.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C)。

A.直观动作性B.抽象概括性C.具体形象性D.间接概括性

62.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D

A.练习性游戏B.创造性游戏C.角色游戏D.象征性游戏

63. 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是()。A

A.角色游戏B.模仿游戏C.练习性游戏D.象征性游戏

64.由于成人说喝开水不生病,儿童也给鱼缸里加上开水,这反映了其心理活动的()。B

A.直观行动性B.具体形象性C.抽象概括性D.直接性

65. 大脑皮层成熟的程序是()。C

A. 额叶→枕叶→颞叶→顶叶

B. 顶叶→额叶→枕叶→颞叶

C.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D.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66.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B

A.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B.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C.无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D.有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67. 提出“自我中心言语”的是()。C

A.维果斯基B.乔姆斯基C.皮亚杰D.鲁宾斯坦

68.教师使用“反语”,儿童常常不能理解,说明幼儿理解的特点是()。C A.只能对个别事物进行理解B.只能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理解

C.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事物D.不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69.幼儿的概括水平处于()。B

A.动作概括水平B.形象概括水平C.具体概括水平D.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70.儿童形成数概念的发展阶段顺序是()。A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D.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71. 消极词汇是指()。D

A.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D.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72. 积极词汇是指()。A

A.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D.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73.一般而言,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是在(A)。

A、6~8岁

B、7~9岁

C、8、9~10岁

D、11~12岁

74.幼儿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能力的发展上。D

A.游戏语言B.内部语言C.书面语言D.口头表达

75. 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B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

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别人

76.儿童的个性主要是在()产生的。A

A.同伴交往中B.遗传作用下C.自我意识下D.教师影响下

77. 青春期的最主要特点是()。B

A.身心发展平衡B.身心发展的不平衡C.心理品质不稳定D.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78. 时记忆的广度一般在()左右。D

A.四个组块B.五个组块C.六个组块D.七个组块

79.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研究采用对道德两难故事的是()。A

A.柯尔伯格B.瓦龙C.皮亚杰D.艾里克森

80.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著名的研究成果有皮亚杰的()。A

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C.陌生情境法D.纵向追踪

81.青春期的重要特点是()。D

A.独立性和主动性B.主动性和积极性C.自觉性和积极性D.独立性和依赖性

82.对儿童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D

A.有意识记B.意义识记C.机械识记D.无意识记

83. 从学前时期开始形成了最初的()。A

A.自我意识B.气质特征C.个性倾向D.抽象逻辑思维

84.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A)

A.稳定性的增长B.独特性的发展C.整体性的形成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85.根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青春期思维处于()。D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6.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是()。A

A.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逐步发展B.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C.有意注意已经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D.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已趋完善

87.()是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时期。B

A.3~6岁B.7~10岁C.8~9岁D.11~12岁

88.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9. 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在其思维中具有()。B A.很少具体性B.很大具体性C.很高自觉性D.无自觉性

90.高中生正处于性意识发展的()。B

A.疏远期B.爱慕期C.恋爱期D.亲近期

91.如果已知A≥B,小学儿童就能知道B≤A,这说明小学儿童的思维具有

()。D

A. 反演可逆性

B. 类别系统化

C. 守恒性

D. 互反可逆性

92.第二反抗期多见于(C)。

A、三、四岁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93.书面言语的发展超过口头言语发展是从()。C

A.小学二年级起B.小学三年级起C.小学四年级起D.小学五年

级起

94.科尔伯格研究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采用的研究方法是()。B

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C.陌生情境法D.纵向追踪

95. 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是在( )。D

A.小学一、二年级B.小学三、四年级C.小学四、五年级D.小

学五、六年级

96. 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是()。A

A.自我意识的成熟B.道德意识的成熟C.自我概念的获得

D.角色意识的建立

97. 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的标志是()。D

A.自我意识的成熟B.道德意识的成熟C.自我概念的获得

D.角色意识的建立

98.以下不属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的是()。D

A. 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B.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C. 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D.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主要作用

99. 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是()。C

A.小学时期B.青春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

100.()儿童的同伴集团处于整合性集合关系期。D

A.小学一年级B.小学二年级C.小学三、四年级D.小学五、六年

二、多选题

1. 下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CD

A.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B.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D.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2.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D

A. 教育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伦理性原则

D.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3.班杜拉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学习由()的具体过程组成。ABCD

A. 动机作用过程

B. 保持过程

C. 注意过程

D. 动机再现过程

4.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ABCD

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平衡过程

5.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基本特点表现在()。BCD

A.守恒性B.相对具体性C.不可逆性D.自我中心性

6.以下哪些术语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关()。BCD

A.强化B.替代强化C.观察学习D.无尝试学习

7.下列关于遗传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A.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力设备及其功能

B.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

C.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D.遗传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

8.对胎儿产生影响的因素有()。ABD

A.遗传B.环境C.教育D.母体

9.揭示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有()。BD

A.纵向追踪B.习惯化范式C.三山实验D.优先注视范式

10.婴儿思维的显著特征表现在()。AD

A.直觉行动性B.直接感知性C.具体形象性D.概括水平低

11.婴儿期的言语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BCD

A.前言语阶段B.单词句阶段C.双词句阶段D.完整句阶段

12.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表现在()。ACD

A.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B.思维已经摆脱直觉行动性

C.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D.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13. 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有()。ABCD

A.一定的计划性B.不清晰性C.易变性D.一定的预见性

14. 幼儿期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BCD

A.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B.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C.两种信号协调活动进步发展D.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

15.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ABCD

A.强烈的声音B.鲜明的颜色

C.生动的形象D.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的事物

16.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表现在()。ABCD

A.注意范围不断扩大B.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

C.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增强D.注意策略的使用

17.幼儿记忆的发展表现在()。ABCD

A.记忆容量的增加B.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C.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D.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18. 弗拉韦尔(1966)等人提出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ABC

A.没有策略的阶段B.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的阶段C.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的阶段D.能够自如地运用策略的阶段

19.弗拉韦尔认为记忆的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ACD

A.有关记忆客体方面的知识B.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C.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D.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20. 3~6岁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在()。ABC

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C.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D.直觉行为思维占主导地位21.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ABD

A.数的实际意义B.数的顺序C.数的运算法则D.数的组成

22.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BCD

A.词汇数量的不断增加B.词汇内容的不断丰富

C.词类范围的不断扩大D.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23.儿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的发展。CD

A.自我中心语言B.游戏语言C.连贯言语D.独白言语

2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在()。ABCD

A.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到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B.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C.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细致的评价

D.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发展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2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般表现在()。ACD

A.心理发展是迅速的B.心理发展是不协调的

C.心理发展是开放的D.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26.儿童采用的主要记忆策略有()。ABD

A.复述B.组织C.联想D.背诵

27.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ABD

A.掌握守恒B.思维具有可逆性C.思维不可逆性D.补偿关系认知28.小学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一般经过哪几个阶段?()ABD

A.准备阶段B.过渡阶段C.帮助阶段D.独立写作阶段

29.在小学阶段,儿童情感的基本特点有()。ACD

A.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B.情绪相对稳定

C.友谊感逐渐发展D.情绪多变而不稳定

30.在小学阶段,儿童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ABC

A.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B.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C.情感稳定性的发展D.情感体验的不断增加

31.塞尔曼将儿童友谊划分为()。ABCD

A.短期伙伴关系B.单向帮助阶段C.双向帮助关系D.亲密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32.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有()。ABCD

A.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B.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C.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D.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33. 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ABC

A.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

B.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C.儿童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D.能自觉运用道德准则或信念来判断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4.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的运用能力等方面。BCD A.运算B.概念C.推理D.逻辑法则

35.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有()。ABCD

A.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B.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C.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D.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6.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ACD

A.自觉地运用意义识记B.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

C.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D.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37.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BCD

A.形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B.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C.思维独立性得到明显发展D.思维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

38. 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表现在()。ABCD

A.情绪活动的两极性B.情绪体验迅速

C.情绪活动的外露性D.富于活力的情绪状态

39.初中生情绪活动的两极性表现在()。ACD

A.情绪体验上的两极性B.情绪内容上的两极性

C.情绪效能上的两极性D.情绪性质上的两极性

40.第一和第二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BD

A. 要求人格独立

B. 独立自主性

C. 新旧关系体制的转型

D. 争取行为动作的自主性

41.高中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BD

A.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B.身体发育相对稳定

C.情绪活动的两极性D.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42.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表现在()。ABC

A.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B.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C.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D.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经验型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熟期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各年龄阶段特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1)关于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3)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4)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3. 简述横向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横向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4. 简述纵向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纵向设计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或练习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5.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4)测验法;(5)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试验法)。

6. 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答案: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半),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2)肛门期(从1

岁半到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3)崇拜性器官期(3~6岁),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4)潜伏期(6~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往往集中在同伴而不集中于父母,尽量避免性的表现。(5)生殖期,进入这个时期,如果以前没有适应上的困难,一般来说,性生活就会得到正常发展,个人就具有超我所能接受的异性爱的生活方式。

7.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1)儿童行为既是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2)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

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3)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性。(4)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8.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答案: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9. 简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10.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里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简而言之,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

11. 简述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答案: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12. 简述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答案: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这里有两层意思,具体如下:第一,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的年龄阶段而言,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第二,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某一阶段个体所具有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13.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含义。

答案:在社会和教育作用下,个体心理是在不断发展的。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一致的。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在个体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又可以有一定的差距。

14. 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原因。

答案: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在各个年龄阶段,个体生理机能的发展、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以及个体在这一阶段中的主导性活动基本相同,心理发展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异。同时,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这是由于个体遗传素质不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和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一样,社会和教育在个体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所致。

15.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母亲自身的条件的影响,包括年龄和饮食;(2)母亲疾病的影响;(3)母亲服用药物的影响;(4)母亲酗酒、吸烟的伤害;(5)母亲的情绪状态的影响;(6)母亲所处环境的影响,如辐射、化学物质和污染的影响。

16. 什么是依恋?

答案:依恋是指乳儿和主要抚养人(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的联结。当乳儿体验到对这个特定的人有所依恋时,和她(他)在一起便能使乳儿感到愉快;当乳儿感到难过时,只要她(他)出现,乳儿便会得到安慰。

17. 简述幼儿注意的发展。

答案:注意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注意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认识活动的效果。幼儿注意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以及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表现在:(1)注意范围不断扩大;(2)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3)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增强;(4)注意策略的使用。

18.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哪些?

答案: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个:(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强烈、对比鲜明、新颖的事物);(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19. 幼儿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

答案:幼儿注意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注意的目的性以及注意品质的发展两方面。

20. 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

答案:幼儿的记忆发展遵循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不随意向随意方向发展,从具体向抽象发展。具体表现在:(1)记忆容量的增加;(2)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额的发展;(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4)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5)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与发展。

21. 常有的记忆策略包括哪些?

答案:(1)复述;(2)组织;(3)精细加工。

22. 简述幼儿思维的特点。

答案: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幼儿思维的这些特点是与儿童知识经验贫乏和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23. 简述幼儿概括的特点。

答案: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括的特点是:(1)概括内容比较贫乏,每一个词只代表某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务的特征,而不是某一类的大量的事物的共同特征。(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有时又失之过窄。

24. 简述幼儿期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25.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案: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是:(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6. 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形成,有哪些理论解释?

答案: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形成,有不同的理论解释:(1)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3)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27. 简述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28.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3)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29. 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案: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2)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儿童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30. 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几种?

答案: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31. 什么是“心理断乳”?

答案:心理断乳是指青少年随着青春期身心发展和成长,逐渐从依赖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自行考虑、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个体成长。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个体化心理发展的标志。

32. 简述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

答案: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为:1)形象记忆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初中阶段最高;2)抽象记忆量在初中阶段达到高百分比;3)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33. 简述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

答案: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情绪活动的两极性;(2)情绪体验迅速;(3)情绪活动的外露性;(4)富于活力的情绪状态。

34. 初中生情绪活动的两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情绪体验上的两极性;(2)情绪效能上的两极性;(3)情绪性质上的两极性。

35.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案: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1)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表现为迁怒于其他人或事物。

36. 简述儿童的第一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

答案: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少年(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进入第二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独立。

37.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

答案: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抽象逻辑思维的

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38. 简述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答案: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祝蓓里将其归结为以下

六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3)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4)自我评价的成熟。

(5)有较强的自尊心。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总之,高中生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39. 简述高中生早恋的特点。

答案:高中生的早恋有以下两个特点:(1)对爱情理解的朦胧性;(2)情感表达的闭锁性。

40. 简述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

答案: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表现在:(1)高中生开始能做出理性的价值

判断;(2)高中生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3)高中生价值观

的内容日益丰富;(4)高中生价值取向具有突出的从众心理和明显的短

暂性。

四、论述题

1. 试述普莱尔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的原因。

答案:(1)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第一版,是较早出版的一本。(2)从写作目的和内容上看,目的明确,内容丰富。(3)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利用观察法、实验法进行;(4)从影响来看,《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儿童心理学的最早的经典著作,并先后被译为十几种文字的版本,推广于全世界。《儿童心理》一书对推动儿童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2. 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对儿童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对儿童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都应该与教育的原则相适应,这样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2)儿童心理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实验条件下表现自然。(3)实验进行中应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努力使儿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3. 试述华生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答案:(1)否认遗传的作用。第一,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第二,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的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第一,华生提出,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第二,华生提出教育万能论,夸大了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定了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4. 试评价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学说。

答案:(1)皮亚杰积累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大量材料,按思维发展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重大贡献。(2)皮亚杰关于图式和外部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包含了内因和外因、主体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十分可贵。(3)皮亚杰强调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要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这也是十分重要的。(4)皮亚杰在图式的起源、发展的论述上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但他割裂动作与现实的关系,割裂表象、概念与知觉的关系,又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5)皮亚杰对社会环境、教育的作用重视不够。

5. 试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各起什么作用。

答案:遗传和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动力结构,提供生物前提和可能,它通过制约环境来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环境、教育在于遗传、生理成熟的交互作用中,将遗传、生理成熟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性质、内容和水平。遗传、环境交互作用是通过活动的中介和个体心理内部矛盾得以实现的。

6. 试述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答案: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指出的方向,如果没有适合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教育,个体心理就无法得到发展。(2)教育可以在不断使个体掌握知识技能中,促进个体心理能力的发展。(3)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4)教育可以使具有一般遗传素质的人成为科学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变为优等生,使问题儿童成为生产能手,使遗传素质有缺陷的人获得一定的心理能力。

7. 试述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案:婴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1)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是其动作发展;(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4)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8. 试述婴儿期的依恋对个体未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答案:(1)在认知发展中,依恋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儿童探索行为和问题解决的风格上。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2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2)在同伴关系上,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关系到儿童的同伴关系。早期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儿

大学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 心理:只要属于精神现象,都可以归之为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人格: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个性。 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技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立体和方位等知觉。 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由于它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故又叫工作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也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即根据任务要求,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用的对象。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情绪智力: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式冲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的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doc

1. 2. 3. 4. 5. 6. 不断积累的过程。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与年龄偏小。 自然前提。 社会条件。 组成的。 三神方法。 两大类。 电大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0-05-28 16:20:40) 转载 @1标签:分类:悠西悠随意 浙江电大 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 作业答案 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 (第1至2章)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句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 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 格等,从而构成个体I'可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1)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0 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形式的科学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为有意后注意。 4、观察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是感知的高级形式。 5、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7、想像想像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8、再造想像再造想象是根据阅读、符号、模型、图样等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9、思维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反

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10、创造性思维这是指人们遇到按现成的知识经验、常规的方式无法完成思维任务时,有些人会积极寻求新异的、突破常规的解决途径,这种新颖的、不拘一格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类型,它能提供新颖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11、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非智能因素,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能因素以外的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那些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说来,它由以下一些心理因素所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 12、动机动机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此种内在过程的表现。13、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积极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图表、_______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______、排除法、_______、_______。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________之间或者_________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________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____________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___________、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5.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1.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12.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5.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21.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22.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23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28./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1、单项选择题(20分共10题) 2、填空题(10分共10题) 3、名词解释(16分共4题) 4、简答题(28分共4题) 5、论述题(13分1题) 6、案例题(13分1题)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人---我关系以及人---社会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倾向。具有独特性、一致性、私密性、主动性等特征。 2、人格:是指个体的、本质的、稳定的、经常发生作用的主要的心理特。 3、情绪智力:是指准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清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是社会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亲和动机: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其他人形成亲密接触和联系的动机,如需要他人关心、需要友谊、 需要爱情、需要他人的认可支持与合作等。亲和动机是一种心理性动机,也是一种社会 性动机,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内在动力。 5、智力: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偏重于认识过程的能力,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它反应了人们在 生活效率上的差异。 6、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 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 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 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7、心理健康: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 最佳状态。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 8、心理障碍:指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现象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展、停滞、延迟、退 缩或偏离状态。 9、兴趣: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性动机,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主 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指个人以愉悦的心情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二、个人 在达到目标后的满足感 10、情绪:是指由某种刺激(机体外部刺激或者内部刺激)所引起的个体自觉心理的体验,情绪不是一 种毫无目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伴随体验;相反,它是在认识和适应环境变化的的过程当中产 生的,并且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基本情绪、复合情绪、情感和情操 11、动机:是指个体行为的能力,是激发行为,趋势个体取向目标的动力过程,动机激起个体的行为, 维持并引导为朝向特定的目标。 &&&二:简答题: 1、教师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对压力进行有效管理?(P351) 1)重视时间的管理; 2)改变生活方式; 3)学会自我调节; 4)寻求社会支持; 2、如何应对愤怒情绪:(P225) (1)愤怒的三个方式(有控制的愤怒表达、敌意的暴怒、压抑愤怒) (2)方法:①、合理宣泄。 ②、培养良好的人格。(愤怒情绪的产生和爆发与个体的人格特点有紧密联系,所以, 培养良好的人格以抵制或缓解这种情绪的危害。) ③、等待。(等待可以降低愤怒的生理唤醒水平,从而是自己逐渐冷静下来。) ④、宽容和宽恕。(宽容和宽恕可以减轻愤怒,并使身体平静下来。) ⑤、积极沟通。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对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研究。在这个定义中涉及心理现象和心理是一门科学这两个问题。 2. 认识个体心理现象的构成行为,认识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按照从动态-稳态的维度,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历程,操作程序。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如喜、怒、哀、惧 意志过程:如作出决定、执行决定 (2)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心理活动存在的现实形态和背景状态。 心理状态基本可分为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 (3)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个体身上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智力、人格 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3.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四个特点: (1)研究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动物; (2)是成人而非儿童; (3)是常态而非变态、异常的; (4)是普通的、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人。 4. 什么是观察法?观察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及规律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 ?保持了人心理活动的自然性。 ?容易实施。 ?观察法的局限: ?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改变 自己的行为。 ?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只看见了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 ?从观察结果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 什么是实验法?认识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变量,实验研究的特 点是什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填空题1、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2、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人格) 3、婴幼儿(3-4 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6、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 化)、易受感 染和易外露。 7、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 影响、 (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 新)的基本要求。 17、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20、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入学的适应 性)而非小学化。 2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22、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3、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 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24、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25、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6、(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1)可 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27、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标准版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标准版 1. 解释概念泛灵论: 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 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 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 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 ③心脏中心说。 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 ⑤知意二分法。 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 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 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 单子论: 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 1 / 4

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 莱布尼茨的观点。 微觉: 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 最有意识性的观念,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 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相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 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 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 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 包括极限法、常定法、调整法等。 冯特错觉: 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 《生理心理学原理》:

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 8."9岁 B.0—3岁 C.0—6岁 D.0— 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心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I,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学科,具体而言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名词解释) 2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3,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4,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7,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异化的细胞,是神经元的基本机构和功能单位。(名词解释) 8,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几本活动方式,一切心理现象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名词解释) 9,无条件放射是指先天遗传的不学即会的反射。如:婴儿岀生时就会啼哭,奶头放进嘴里就会吮吸,异物进入鼻孔就打喷嚏等。人类主要的无条件反射有食物性反射(吞咽和消化过程的反射活动)、防御性反射(趋利避害,以适应环境)和性反射(繁衍后代)。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反射。如:打过针的幼儿再见到穿白色工作服的人,就会产生惧怕的情绪等。 10,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过程: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都伴随有铃声出现,这样结合多次以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分泌唾液的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过程: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会出现一颗食丸以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后,白鼠会自动踩杠杆而得到食物。 II,大脑单侧优势:大脑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人值得主要特征。生理学上简称大脑单侧优势。 1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13,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14,注意的外部表现: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15,我们可以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将注意分成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6,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是: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的新异性③刺激物的活动变化④刺激物的对比度;二,人的主体状态①需要和兴趣②知识经验③情绪④精神状态 17,有意注意是一种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19,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②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的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③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注意同时指向两个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④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20,青少年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①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②培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标准版

1.解释概念 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③心脏中心说。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⑤知意二分法。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 单子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莱布尼茨的观点。 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相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极限法、常定法、调整法等。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 《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的心理学体系,它关注心理活动,而不是心理内容。 二重心理学:主张研究对象应该是意动和内容的统一的心理学。 意识流:詹姆斯的观点,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流动过程,任何还原意识为元素的努力都会扭曲意识。 同型论:有关心理或意识经验与潜在的大脑神经过程存在一致性的理论观点。 行为环境:考夫卡的行为环境是指一个人行为时所意识到的环境(有时候这一环境可能是一个不存在的虚拟环境),即行为人行为当时头脑中具有的那个环境。 心理场:勒温从物理学上引用场的概念来说明人的心理生活,心理场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 蔡戈尼克效应: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诞生的正式宣言,对传统方法和理论提出挑战,阐述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动作流:华生提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从受精卵开始,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 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脑中的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是认知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 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能量中性化:指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从而使能量能被自我支配使用,提升自我的独立性。 自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即自体成形活动。 异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适应,即异体成形活动。 社会兴趣:阿德勒的概念,指的是与他人合作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目标的先天倾向。 社会性格:是指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 社会潜意识: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他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外源性认识、内源性认识:皮亚杰把相应于生物学上的外源型变异(表型变异)和内源型变异(基因型变异)同认识相类比,把认识也分为两种:从经验中得到的外源性认识和从主体动作的内部必然协调中导出的内源性认识。 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储存及提取的心理过程。 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键期 2、遗传决定论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 5、年龄特征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3、乳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4、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 5、华生主要研究儿童的情绪。() 6、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7、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 8、观察目的性差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9、0-1个月是乳儿期。() 10、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1、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常常是因争夺玩具而产生的。() 12、学前儿童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13、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个性。() 1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5、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称

横向研究。()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日记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谁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比学习更重要()。 A格塞尔 B华生 C霍尔 D皮亚杰 3、1-3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新生儿 B乳儿 C婴儿 D幼儿 4、认为儿童的游戏复演了从原生动物到人的越来越复杂的各个阶段,这是哪种游戏理论的观点()。 A剩余能量理论 B放松理论 C训练或前练习理论 D复演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高尔顿 C皮亚杰 D格塞尔 6、吉布森等人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儿童的()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7、3岁幼儿能分辨的方位是()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D以上都行 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婴儿 B幼儿 C乳儿 D新生儿 9、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主动到被动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成体系到零乱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20分) 1、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记忆 4.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 (每个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在( )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 )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包括( )、〈〉和( );后者主要是从〈〉、( )和( - .)等方面反映出来。 3.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 )和( ),其中〈〉是主导活动。 4.注意不是〈〉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种()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5.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仅凭经验是难以正确断定的。对于一个多动的儿童,必须根据生活史、( ) 观察、( )检查、( .)测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学前儿童的好动当作多动来对待。 6. ( . )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也是个体与()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 )再( )然后是( )。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 到以其他客体为参照辨别,因此,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 )示范。 8.记忆过程可以分为( )、( )、( )三个基本环节。 9.言语是(. . )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解释心理现象:’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 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 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飞而走到沙坑去玩 了。()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 感……() 四、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 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2. ?学前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布卢姆以17岁为发展的最高点,假设其智力为100%,得出各个 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一岁,20%; 四岁,50%; 八岁, 80%; 十二岁, 92%; 十七岁, 100%"请您结合实际,谈谈这段材料对我们幼儿教育有什么启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一共20分〉 1. 结合实际,谈谈感知觉规律在玩教具制作与使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2.联系日常教育活动,谈谈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意义及途径。 六、论述题: (20分〉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前后有什么不同?

心理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重点:3 5 6) 1科学心理学产生于德国的原因:①德国的社会历史条件;②对科学的理解;③德国人的人格特质;④德国的教育机制2冯特的主要著述:《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生理心理学原著》、《心理学大纲》、《语言学史》、《民族心理学》 3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研究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心身关系】:冯特主张身心平行论。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尽管二者有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民族心理学方法。【研究任务】:冯特指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成方式与规律。概括为三方面:心理有哪些元素;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心理复合体形成有哪些规律。【评价】:贡献:最大贡献是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局限:尽管冯特宣称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但仍然没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尽管冯特主张整体的心理学观,但仍然具有元素主义倾向。4艾宾浩斯主要著述:《记忆》,《心理学原理》 5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研究方法】: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贡献】:①艾宾浩斯发现了人类记忆保持与遗忘的规律;②艾宾浩斯对记忆做了大量定量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③1878年创造了填充测验法。【评价】:贡献:艾宾浩斯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运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新领域。尤其在记忆研究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局限:只对记忆做了数量上的分析,没涉及记忆的内容和性质;记忆研究中过分依赖无意义音节,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回避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记忆简单看成机械重复的结果。6重点掌握概念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经验的主体部分,包括感觉、感情、意志等,是经验的主体能够直接经验到的。间接经验:是经验的客体部分,是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间接经验推论而获得的。 实验内省法:借助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应,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和控制性。 感觉:呈现了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感情:显示了经验的主观内容。 联想:? 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受意志的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合的功能。 无意义音节:用两个辅音中间加上一个元音构成,是一个没有任何语义的音节。 节省法:要求被试在第一次完全记住之后,隔一段时间再学再背,然后对比前后两次记忆所花的时间长短,计算出两次记忆过程中所节省的时间和记忆次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即学习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趋于稳定地下降,到了一定时间后就不再遗忘。这表明遗忘量与时间量是函数关系,遗忘量是时间的函数。 第三章构造心理学与机能主义的对立(重点 2 5 6 10) 1铁钦纳主要著述:《心理学纲要》、《心理学入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科书》、《系统心理学:绪论》 2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经验。【任务】:①将具体或实际的心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成分;②发现这些元素是如何结合起来的以及结合的规律有哪些;③把这些元素和他们的生理或身体条件联系起来。【方法】:系统内省。【评价】:贡献:①作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是心理学第一次脱离了哲学和生理学,有了正式的学术身份和结构;②用严格控制的内省法将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引入了心理学;③铁钦纳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培养了一批颇有建树的心理学家。局限:①内省的极端运用;②贬低了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忽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③构造主义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是它未能及时吸收进化论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