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2005年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

论文题目: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作者:韩剑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韩剑[1]

摘要: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在实践中,产业内贸易对于促进一国贸易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作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与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呈正相关,与规模和收入差异、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实证结论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选择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引力模型、产业内贸易、双边贸易

战后科技进步的加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国际分工由原来的垂直型分工逐渐转化为水平型分工,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也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与技术存量的差异等因素,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出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上的相似性,其双边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则更多的受要素禀赋影响,接近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国别结构也将出现动态调整,进而对其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从国家特征揭示出产业内贸易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与潜在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双边产业内贸易,从而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选择贸易政策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1、理论述评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并处于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发展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经过了70年代中期的经验研究和80年代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解释同一产业内产品双向流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迪克西特(Dixit,19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mgman,1990)、赫尔普曼(Helpman,1981)、布兰德(Brander,1991)等经济学家结合现代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主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时以格鲁贝尔与劳埃德、阿奎诺(Aquino,A.1978)、伯格斯特朗德(Bergstrand,J.H.,1983)、格林纳韦(Greenaway,1987)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自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模型,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伴随计量工具的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有关产业内贸易的文献集中于对产业内贸易因素的研究。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家层面的(country specific)特征,包括国家规模、人均收入水平、经济一体化,也有产业层面的(industry specific)特征,如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在研究双边产业内贸易时,由于更多的涉及宏观层面的内容,因此抽象掉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中,国民收入水平是最早被考察的一个变量。林德(1961)的需求相似理论早就阐述了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认为,相同的收入水平容易

[1]韩剑,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E-mail:icedsword@https://www.doczj.com/doc/361329996.html,

导致相同或相似的需求与消费偏好,从而为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的人群对商品需求具有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特点。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并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推动以产品差异化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两个国家中人均收入越高,人均收入差别越小,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巴拉萨(1986)、库莱姆和兰德伯格(1986)把收入分配方式与产业内贸易联系在一起,指出即使在收入水平不同的两个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有可能导致相互间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国家规模与双边产业内贸易的联系最为紧密。当国家规模较大时,它为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差别化产品提供了条件,使得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与国家规模变化之间表现出正向关联的变动关系。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罗特斯切(Loertscher)和沃特尔(Wolter,1980)研究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强度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的大小差异与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费斯特纳和赫尔姆特(Forstner and Helmut)选取47个国家的90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GDP绝对差额的负数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早期的研究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消费偏好多样化,产品差异,以及规模经济诸现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一直无法得到合理的阐释。直到格林纳威在《地区贸易安排的经济问题》一书中才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较详尽的论述:经济一体化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生产可以在最小有效规模(MES)下进行,一体化的根本优势在于生产者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延长他们的生产线,规模经济在成员国间更有可能实现。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的规模越大。Fontagné,Freudenberg和Péridy的一项研究表明,1980—1994原欧共体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出现大规模增长,其中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比重由最初的53%提高到63%。

此外,从区位角度看,国家地理位置直接影响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似乎要远远大于其对产业间贸易的影响。这是因为产业内贸易主要是人们对同一产品不同变体偏好所拉动的,这种对产品变体偏好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交叉弹性的强弱。空间距离缩短所导致的产品价格下跌,无疑将会提高这些变体产品间的交叉弹性系数,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Amiti & Venables ,2002)。不仅如此,两国较近的地缘关系也便于开展边境贸易,边境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对较大。地理因素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般关系应该是,距离越远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距离越近的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巴拉萨对美国与其37个贸易伙伴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研究表明,存在共同边界的国家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高,贸易伙伴间的距离与产业内贸易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高达0.485。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有关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对象都集中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关注的很少。与国外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发展相对比,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是明显落后。大多数实证研究只是对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做简单的测算,一些学者对中国整体产业内贸易作回归分析,认为规模经济(徐娅玮,2001)、产品多样化、外商直接投资(马剑飞、朱红磊,2002)与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对于影响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包括其深刻政策含义探索的相关文献却寥寥无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构

建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利用翔实的贸易数据,具体考察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状况和影响因素, 从而为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

在国际贸易的计量研究领域中,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与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模型一直以来都是计量经济学家最为关注的两大课题。1962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计量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 ) 第一次提出了双边贸易流量计量模型的简约形式。他认为,一国向另一国的贸易流动主要取决于用GDP 测量的国家经济规模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贸易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两国之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贸易引力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T ij =A (Y i Y j /D ij ),其中T ij 是双边贸易总额;Y i 是国家i 的GDP ;Y j 是国家j 的GDP ;D ij 是国家i 和国家j 的距离;A 是比例常数。

1966年,Linnemann 在原有的贸易流量计量模型中第一次把优惠贸易协定这个虚拟变量加入方程,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两国贸易的影响。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引力模型的理论涵义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探索,Grossman (1998)发现专业化生产是引力模型得以存在的理论前提。Feenstra, Markusen and Rose (2001)使用Rauch (1999)的贸易分类方法,证明引力模型能成功的运用到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差异化产品贸易。在本文中,我们将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引力模型作适当的改进,构建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

假定各国专业化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各国消费者有着相似的需求偏好,贸易是无摩擦的,即零关税和零运输成本,各国消费的产品将根据它们的相对购买力(GDP )而定。i=1,2,…C 代表不同国家;k=1,2,…N 代表不同种类的产品;k i y 表示国家i 生产的k 类商品的数量。由于假定产品各国同价,k i y 实际上可以代表产品k 在国家i 的产值。各国的GDP 可表示为Y i =∑=N k i k y 1,全世界总GDP 可表示为Y w =∑=C

i i Y 1,用s j 表示国家j 在全世界总消费中的比重,国家i 向国家j 出口产品k 的数量可以表示为i k

j ij k y s X =,国家i 向国家j 的出口则是所有k 种产品出口总和即

∑∑======k k ji w i j w i j i j i k j ij k ij X Y s s Y Y Y Y s y s X

X

一国的出口函数可以用下面的对数线性方程来表示:

)ln()ln()ln()ln(j i w ij I I I X ++-=

由于ln (I w )项在研究双边贸易时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既定的,因此该方程表明,一国的出口是由本国和贸易伙伴国的收入决定的。将等式中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相加,我们可以得到:

j i w ji ij Y Y Y X X ??

? ??=+2 这是根据引力方程所做的一个最简单的推论,该推论有很多实际运用。其中,赫尔普曼(1984)将国家规模差异引入模型,证明了在由两个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体中,规模差别很大的国家要比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小得多。

假设把这两个国家所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称为区域A ,则A 的GDP 可以表示为Y A =Y i +Y j 。两国相对于区域总GDP 比重为s iA =Y i /Y A , A 相对于全世界GDP 的比重s A =Y A /Y W 。公式又可变形为A jA iA A ji ij s s s Y X X 2/)(=+。由于s iA +s jA =1,2s iA s jA =1- (s iA )2-(s jA )2,将此代入上述方程,可以得到A 的区域内贸易为,

??? ??-=+∑∈A i iA A A ji

ij s s Y X X 2)(1

赫尔普曼将模型拓展为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国家,公式中的))(1(2∑∈-A i iA s

项被称为国

家规模差异指数(Size Dispersion Index )。该指数证明国家的相对规模会如何影响贸易量。当研究双边贸易时,s i +s j =1,两国的收入总和既定,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家差异指数将有较强的相关性。对方程两边分别取对数,得到

()()

ij j i ij j i ji

ij Dispersion s s Y Y X X ln ln ln βγα+++=???? ??++ 按照格鲁贝尔与劳艾德对产业内贸易概念的界定,产业内贸易值是进出口的重叠部分——相当于“贸易重叠”(Trade Overlap ),

即IIT=2∑=n i i i

M X 1),min( X i >M i , IIT=2∑=n i i M 1 X i

产业内贸易GL 指数被描述为∑=?+=n i i i i i M X M X GL 1

100)/(),min(2

由上述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计量方程,在一般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适当的外生变量,构造了一般的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如下式:

μββββββββα+++++++++=COM LnDIST DISP DISP LnPGDP LnPGDP LnGDP LnGDP LnIIT 87261524132211 其中,IIT 代表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值或者产业内贸易指数;GDP 1和GDP 2分别是反映两国市场大小GDP 值;PGDP 1和PGDP 2则是反映两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人均GDP 值;DISP 1和DISP 2是根据公式计算出的国家差异指数及收入差异指数,DIST 表示两国的地理距离,COM 是虚拟变量,反映两国的区域一体化程度,如果两国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则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μ是残差项。

3、实证检验

根据样本选择的典型性和重要性原则,本文选取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英国、法国及我国这9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香港、新加坡和台湾是商品贸易的重要转口地,不能真实地反映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因此被排除在样本之外。我们采用联合国的贸易标准分类(SITC ),把SITC 三位数视为一个产业,计算2003年任意两个国家双边产业内贸易值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如表1,该表是一个99?的矩阵,矩阵的右上方是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矩阵的左下方是双边产业内贸易值(亿美元),所有结果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https://www.doczj.com/doc/361329996.html, 汇总计算所得。2003年各国以美元计价的GDP 数据及人口数据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361329996.html, ,并以此计算出各国的人均GDP 。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用各国首都间的直线距离近似代替,数据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361329996.html, 。

表1 2003年9个国家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情况

由上文构造的产业内贸易引力方程,我们以产业内贸易值为因变量,两国的GDP、人均GDP(PGDP)、地理距离(DIST)、国家规模差异指数(DISP1)和人均收入差异指数(DISP2)和区域差异(COM)为自变量,做OLS回归分析。采用逐项剔除的回归分析方法,剔除统计结果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对回归方程有着最好解释力的几个变量。它们分别是GDP1(本国的GDP)、GDP2(贸易国的GDP)、COM(区域一体化)、DIST(地理距离)、DISP1(国家规模差异指数)。以上述变量作为方程的解释变量,常数项的t检验值无法通过检验,换成不含常数项的方程继续做回归检验。计量结果显示(表2),拟和优度系数R2高达0.992,调整R2系数也达到0.984,F值为386.441,对方程有着良好的回归效果。同时,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都符合显著性检验标准(见表3)。其中GDP1的回归系数为0.745,t检验值为10.42;GDP2的回归系数为0.512,t检验值5.535,表明本国和贸易国的市场规模与产业内贸易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本国的市场规模越大,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越高,贸易国的市场规模越大,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就越旺盛,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规模经济效应越大,商品的出口和进口都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产业内贸易也就越可能发生。DISP1的回归系数为 4.021,符号为负,t检验值为-4.873,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产业内贸易值越高,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比如,美国和日本、德国、英国的产业内贸易值都将近500亿美元,而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产业内贸易值也仅为300亿美元。此外,方程中COM变量的回归系数为1.033,t检验值2.617,则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理论假设,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显著提高。例如,美加贸易是所有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最高的,达到2265亿美元,法国和德国的产业内贸易总量也将近达到1000亿美元。

表2 模型总体检验

表3 回归系数检验

接着,同样采用上述方法,以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因变量,由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取值在0—1之间,而回归方程可能会预期超过这个范围的值,有学者提出用逻辑转换(logistic transformation)的思想,而Greenaway和Milner(1986)提出,如果研究的目标是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则没有必要进行逻辑变换。基于这一点,我们依然对一般的产业内贸易引力方程做OLS回归。

计量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人均GDP(PGDP1、PGDP2)、地理距离(DIST)、国家规模差异指数(DISP1)、COM(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五个变量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同样,含常数项的方程拟和效果不佳,继续使用不含常数项的方程做回归检验。如表4所示,不含常数项的方程拟和优度系数R2高达0.976,调整R2系数0.953,F值为126.644,回归效果显著提高,White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3209,可认为模型无异方差。同时方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见表5)。PGDP1的回归系数0.038,t检验值3.571;PGDP2的回归系数0.072,t检验值为3.767,这一结果与理论假设大致吻合。两国的人均收入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均收入越高,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越大,以差异化为主的产业内贸易就越容易发生。地理距离(DIST)变量的回归系数0.074,符号为负,证明两个国家地理位置越近,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国家规模差异指数(DISP1)的回归系数达到0.349,符号为负,t检验值-2.737,规模相近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与先前检验相同,COM同样是方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最高,达到0.128,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内贸易指数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一旦两国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产业内贸易指数将增加13%。

表4 模型总体检验

表5 回归系数检验

4、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产业内贸易作因素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

第一,我国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普遍较低,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是产业间贸易。由于经济水平、人均收入与消费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开展水平分工的基础,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仍存在着很强的比较利益关系。

第二,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影响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产业内贸易规模也越大。国家规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内贸易有着很强的负相关性,经济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比重相对比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不断趋同,与发达国家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比重将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推动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

第三,由地理位置决定的运输成本是影响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邻近国家发展产业内贸易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与周边亚洲国家的双边产业内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空间。

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内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缓慢很大程度阻碍了我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内分工与交换的发展,加深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大大提高产业内贸易在各成员国双边贸易中的比重。同时我国还需要更广泛的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深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获得以规模经济为导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态收益。

参考文献:

(1)Amiti, Mary and Anthony J. Venables, (2002) …The Geography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P.J.

Lloyd and Hyun-Hoon Lee (eds.), Frontiers of Research in Intra-Industry Trade.Basingstoke: Palgrave, forthcoming.

(2)Blassa,B,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ol.33

(3)Dixit,A. and Stiglitz,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ti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7.

(4)Greenaway, A and Milner, C.R.,“The Economic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Basil Blackwall.

(5)Grossman,G., and Helpman.,The politic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67.

(6)Grubel,H.G. and Llyod, P.J., “Intra-industry trade: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Macmillan

(7)Helpman,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Vol.11.

(8)Krugman,P.,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9.

(9)Krugman,P.,“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Gains From Trad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1.

(10)K rugman,P.,“Rethink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11)L innemann.H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 s”, Amsterdam North -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vol.75.

(12)T inbergen.J. ,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 Appendix V I, “An Analysis of World Trade

Flows. ”New 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Vol.35.

(13)R auch,J.E.,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the Patten of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26.

(14)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世界经济》,2003年第2期

(15)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赵春明:《国际贸易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Abstract: Intra-industry theory is a new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ield. In practice, intra-industry trade does great help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of trade and econom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s and 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China?s bilateral intra-industry trade by the use of the gravity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conomic capacity, national income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ut negatively with scale and income disparity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This provides a theoretic support to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and trade policy selection.

Key words: Gravity Model, Intra-industry Trade, Bilateral Trade

引力模型资料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 世纪40 年代James Stewart 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 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 二、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 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mington 假设)。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O 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 & Krugman(1985)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Deardorff (1998)表示,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O 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o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H e l p m a n 的假设)还是专门化生产(Anderson和Deardorff的假设)并不是关键。Eaton & Kortum(2002)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o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三、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一)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二)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贸易量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融入全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 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由此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非常迅速,并且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国贸易量变化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建立模型 本文选取引力模型的主要基本指标,来验证中国贸易和其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引力模型等式显示了ij两国的GDP总量,和两国之间的距离。其中T代表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量。Y代表了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说明了两国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用两国之间的首都距离代表。由于引力模型基本公式是非线性公式,将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变成线性等式: 二,数据来源 鉴于中国在2012年的GDP总量是定值,故没有加入计算。本文选取2012年和中国贸易量较大的18个国家作为样本,其中中国和各个国家的贸易额来自中国国家商务部的2012年1-12月进出口数据;各个国家的GDP总量来自于IMF 的统计数据;各国到中国的距离以各国首都到北京的距离测算,来自于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361329996.html,。 三,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 本文收集了中国和18个国家在2012年的贸易总量,各个国家的GDP总量,和两个国家的距离。

贸易引力模型

2005年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 论文题目: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作者:韩剑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韩剑[1] 摘要: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在实践中,产业内贸易对于促进一国贸易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作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与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呈正相关,与规模和收入差异、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实证结论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选择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引力模型、产业内贸易、双边贸易 战后科技进步的加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国际分工由原来的垂直型分工逐渐转化为水平型分工,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也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与技术存量的差异等因素,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出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上的相似性,其双边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则更多的受要素禀赋影响,接近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国别结构也将出现动态调整,进而对其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从国家特征揭示出产业内贸易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与潜在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双边产业内贸易,从而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选择贸易政策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1、理论述评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并处于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发展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经过了70年代中期的经验研究和80年代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解释同一产业内产品双向流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迪克西特(Dixit,19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mgman,1990)、赫尔普曼(Helpman,1981)、布兰德(Brander,1991)等经济学家结合现代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主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时以格鲁贝尔与劳埃德、阿奎诺(Aquino,A.1978)、伯格斯特朗德(Bergstrand,J.H.,1983)、格林纳韦(Greenaway,1987)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自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模型,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伴随计量工具的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有关产业内贸易的文献集中于对产业内贸易因素的研究。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家层面的(country specific)特征,包括国家规模、人均收入水平、经济一体化,也有产业层面的(industry specific)特征,如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在研究双边产业内贸易时,由于更多的涉及宏观层面的内容,因此抽象掉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中,国民收入水平是最早被考察的一个变量。林德(1961)的需求相似理论早就阐述了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认为,相同的收入水平容易 [1]韩剑,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E-mail:icedsword@https://www.doczj.com/doc/361329996.html,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号】200206 【原刊页号】17~20 【分类号】F52 【分类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xx02 【标题】 【作者】刘青峰/姜书竹 【作者简介】刘青峰,男,1967年生,宁波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姜书竹,男,1977年生,宁波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内容提要】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决定中国2000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摘要题】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对外贸易/双边贸易/贸易安排/贸易引力模型【正文】 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

边贸易状况,分析制约双边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双边贸易的对策,可为我国政府制定扩大双边贸易的措施、为企业开拓潜在的国际市场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本文的分析框架采用了“贸易引力模型”,所选取的数据是中国2000年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的数据,在模型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最初出现在Timbergen(1962)和Poynohen(1963)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所作的研究中。基本模型是 Tij=A·(Y[,i]Y[,j]/D[,ij])(1) 其中T[,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Y[,i]是国家i的GDP;Y[,j]是国家j的GDP;D[,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A是比例常数。 该模型的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的相互吸引力与他们质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进而设想:两个国家的贸易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两国之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 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比较著名的有Helpman(1987)和Deardorff(1995)的研究。前者涉及Anderson(1979)、Krugman和Helpman(1985)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用厘清略思路。 关键词:引力模型理论基础实证研究 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世纪40年代James Stewart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 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 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mington假设)。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O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 Krugman(1985)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Deardorff (1998)表示,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O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o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Helpman的假设)还是专门化生产(Anderson和Deardorff的假设)并不是关键。Eaton Kortum(2002)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o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 田贞余 [内容摘要]利用引力模型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香港地区出口的实际值 与模型估计值进行比较,发现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 香港地区贸易联系密切,从一个侧面说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引力模型;转口贸易;板面数据 作者简介:田贞余,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深圳518060 我国香港地区具有优良的港口,位居亚太地区要冲,背靠中国大陆,又是自由贸易港,香港地区利用这些条件向世界各国发展转口贸易,成为转口贸易大港。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提供的数据计算,2003年,香港地区进口商品18058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消费4946亿港元,转口16207亿港元;转口商品占进口商品的比例达到7216%。 在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伙伴中,我国大陆无论从转口货物来源地还是转口目的地来看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香港地区与我国大陆的转口贸易额远远超过香港地区与其它国家(地区)的转口贸易额,可见我国大陆对于香港地区成为一个转口贸易大港起着重要作用(见表1)。我国大陆生产的商品通过香港地区转口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产品也经过香港地区转口到我国大陆。香港地区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的桥梁。 表12003年香港地区的主要转口贸易伙伴 位次 按转口目的地按转口货物来源地 国家(地区)贸易额(百万港元)国家(地区)贸易额(百万港元) 1中国大陆705,787中国大陆967,104 2美国285,084日本161,231 3日本91,154台湾107,144 4德国51,369美国63,158 5英国49,625韩国57,000 6台湾38,616马来西亚33,933 7韩国34,336德国26,583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责任编辑:潘德平 收稿日期:20051411

贸易引力模型_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2006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 URVEY N o.4 2006 贸易引力模型: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张 昱,唐志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摘 要:作者在采用并修正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决定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总量)、人口、空间距离和贸易政策等,并通过Be ta系数检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贸易潜力分析,说明中国目前应当充分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同时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改善贸易增长方式。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B eta系数 作者简介:张昱(1971-),女,湖南株洲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唐志芳(1981-),女,湖南安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04级研究生。 中国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4-0044-04收稿日期:2006-04-03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状况,定量估计和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并从总量上测算我国的贸易潜力,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本文采用 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30个最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关于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Trade Gravity M ode l)是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分析双边贸易流量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这两国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者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T ij=AG i G j/D ij 其中T 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G i是国家i的GDP;G j是国家j的GDP;D 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 A是比例常数。 尽管表述形式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贸易引力模型在解释双边贸易问题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解释很多传统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所以自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后,许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扩展性研究,例如L i n ne m ann[5](1966)将人口变量加入引力模型,这些研究使得贸易引力模型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贸易引力模型的形式逐渐趋于完善。 二、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以过去的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为基础,根据中国双边贸易的实际情况,试图建立反映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基本的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自然对数形式一般表述为: l n T ij= 0+ 1lnG i G j+ 2lnD ij+ (1-1)式中 0为常数项, 为随机误差项,系数 1和 2反映了T ij对G i G j和D ij的弹性。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同时考虑到中国具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等的基本情况,在模型(1-1)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并作必要的修正,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该模型对模型(1-1)的扩展和修正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除了GDP和距离这两个基本变量外,引入人口作为解释变量。L i n ne m ann的引力模型包括了人口变量,但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应采用人均GDP来代替人口变量,因为人均GDP除了包含人口规模的基本内涵外,还反映经济发展程度,代表性需求水平和要素禀赋比例等。作者在分析中试采用人口变量代替人均GDP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以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这也是引力模型名字的来由。引力模型已经被很多学者专家研究拓展,并且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如研究空间布局、旅游、贸易、城市分析、交通、市场营销、企业区位、考古、高校招生和生物迁徙等领域。我认为不同领域的引力模型以及万有引力模型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模型的变量不同,不同领域的模型也就不一样。 我觉得引力模型是一个比较简单应并且有很大用处的模型,因为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只要对万有引力公式中的质量G和半径r参数的定义做出适当的改变,就可以将引力模型应用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贸易领域中质量就是各自的经济规模(GDP),而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在市场分析领域中质量就是两地的人口数量,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所以这个模型能很方便的应用到很多问题上,其基本形式都以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随着经济地理学家的关注,引力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领域中。下面我将比较详细的介绍引力模型在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与其理论不同,不是先从各种贸易理论中推演出来,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即先有实证研究后是理论研究。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国际

贸易领域的是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n T i n b e r g e n(1962),他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这个模型认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向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 其简单的引力方程表达式为(Deardorff,1995)。引力方程表示双边贸易流量与两国经济总量成正相关,而与两国经济中心的距离成负相关。 M ij=A Y i Y j/D ij 引力方程Mij表示国家i、j间的双边贸易流量,Yi、Yj分别表示i、j 国的GDP,Dij表示两国的经济中心距离,A为比例常数。 为了方便估计该模型基本表式为:M ij=aY i bY j cD ij dA ij e。其对数表达式为:ln M ij= lna+blnY i+clnY j+dlnD ij+elnA ij。其中:M ij表示一定时期i国从j 国的进口额,Y i Y j分别为i,j两国在该时期的GDP, D ij为两国之间的距离,A ij为其他影响两国贸易的因素。 引力模型在我国贸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泽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2000)、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2001)、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2003)等分别应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众多影响我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因素。金泽松(2000)在其《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一书中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里邻近程度、政治关系以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 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 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 用厘清略思路。 关键词:引力模型理论基础实证研究 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 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世纪40年代James Stewart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

Tinbergen,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 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 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 的贸易流动估计。 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 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

国际经济学-引力模型

国际经济学引力模型总结 简要总结:前些年学者将引力模型应用于中国东盟贸易、服务贸易、双边贸易、进出口贸易中等方面的贸易引力模型,大多数采取增加新变量,或者结合其他概念拓展引力模型,如旅游引力模型,时空引力模型等,较新的研究集中于引力模型在城市地理方面的应用。一.有关引力模型的理论和文献综述 1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世界经济 谷克鉴(2001)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构造、验证、拓展与运用技术路径的全面描述,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根据研究的需要曾经多次拓展贸易引力模型,主要方法是适当增设外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增设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型,即在同一个经济体内根据研究的推进将经济活动中更多要素逐步纳入计量模型;另一种则为外延型,即根据不同经济体的特性,增设外生变量。最后提出中国贸易引力模型构造的初步方案--应当增设一个外向型贸易转移推动的变量。 2.史朝兴: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巾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 史朝兴(2005)对前人有关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分类,将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和推导分为两类:第一,不基于任何贸易理论基础的引力模型,包括支出系统法,一般均衡法,多边阻力法,第二,基于贸易理论的引力模型,包括H-0模型,基于H-0、规模报酬和垄断竞争的引力模型。 3.经济研究中引力模型的应用综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朱道才(2008)从市场分析、投资贸易和区域经济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引力模型的运用,作者认为关于引力模型的未来研究上,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对理论基础的加强和补充,二是应用范围的扩展和延伸。 二.引力模型在中国东盟贸易中的应用 4.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特区经济 吴思敏等(2006)研究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影响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通过在贸易引力模型中引入了新变量即区内每两个国家之间的人均GDP的差异,从而证明了由于需求相似而引发的贸易对该区的贸易流有重大影响[1]。 5.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亚太纵横 单文婷等(2006)将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定量分析中,利用2000- 2004 年

最新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1论文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1)论文 内容论文摘要: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用厘清略思路。 论文关键词:引力模型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世纪40年代James Stewart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 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

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mington假设)。 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O 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 Krugman(1985)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Deardorff (1998)表示,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O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o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Helpman 的假设)还是专门化生产(Anderson和Deardorff的假设)并不是关键。 Eaton Kortum(2002)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o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1) (一) 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除了上文提

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Isard&Peck(1954)和Beckerman(1956)即凭直觉发现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的规律。人们普遍认为,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 Tinbergen(1962)和P 6 yh 6 nen(1963),他们分别独立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ljnnemannn(1966)在引力模型里加入了人口变量,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还与人口有关,人口多少与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Berstrand(1989)则更进一步,用人均收入替代了人口数量指标。由于引力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具有可获得性强、可信度高等特点,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国际贸易流量的主要实证研究工具,有人形象地将引力模型称为“双边贸易流量实证研究的役马(Workhorse)”。在后续的贸易引力模型扩展中,研究者主要是依据研究自己的重点,按照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设置不同的解释变量,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并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 2一、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形式编辑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学家开始从理论上为贸易引力模型寻找基础。 Anderson(1979)率先在产品差异假设前提下推导出了引力方程,Bergstrand(1985,1989)则在简单的垄断竞争模型框架下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决定双边贸易的因素,Help-man(1987)在具有规模经济的差异产品框架下修正了引力模型。DeardoIR (1998)对这些理论推导进行了综合,认为引力模型体现出了许多模型的特点并能够从标准贸易理论中推导出来。Anderson&Wincoop(2001)在不变替代弹性支出系统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引力模型,这些理论不仅为贸易引力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还有助于解释各项实证应用结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差异,使贸易引力模型逐渐脱离了长期以来受到“缺乏理论基础”质疑的窘况。在中国,关于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史朝兴、顾海英、秦向东(2005)和谷克鉴(2006)等人都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综述。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是:Xij=boYiYjb2Nih3NjB4dID-h5,其中,Xij表示两国的贸易流动规模,Yi和Yj分别代表i国和j国的经济总量(GDP),Ni和Nj,分别代表i国和j 国的人口,D代表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bo、b1、b2、b3、b4、b5是正的常数。进出口两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分别反映该市场中潜在的需求能力和供给能力,两种能力的大小正面影响着两国潜在贸易的规模,而距离的远近通过影响运输成本成为两国贸易的阻碍因素。 或者: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贸易引力模型基本表达式为: Xij=aYibYjcDij-d(注意:这里分别表示Yi、Yj、Dij的b、c、-d次方) 其中,i和j分别表示贸易双方,Xij表示两国的双边贸易额; Yi和Yj分别表示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它们代表着i国的出口能力和j国的进口能力; Dij为i国和j国之间的空间距离。a 、b 、c 、d为常数。根据引力模型的含义,上式公式可以理解为:“Yi和Yj 对i国和j国的出口规模产生正向作用,而Dij则对其出口规模产生反向作用。” 其中Dij表示贸易双方的“文化距离”, dij表示贸易国双方实际的空间地理距离,dci和

贸易引力模型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并处于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发展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经过了70年代中期的经验研究和80年代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解释同一产业内产品双向流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迪克西特(Dixit,19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mgman,1990)、赫尔普曼(Helpman,1981)、布兰德(Brander,1991)等经济学家结合现代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主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同时以格鲁贝尔与劳埃德、阿奎诺(Aquino,A.1978)、伯格斯特朗德(Bergstrand,J.H.,1983)、格林纳韦(Greenaway,1987)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自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模型,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家层面的(country specific)特征,包括国家规模、人均收入水平、经济一体化,也有产业层面的(industry specific)特征,如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在研究双边产业内贸易时,由于更多的涉及宏观层面的内容,因此抽象掉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中,国民收入水平是最早被考察的一个变量。林德(1961)的需求相似理论早就阐述了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认为,相同的收入水平容易导致相同或相似的需求与消费偏好,从而为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的人群对商品需求具有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特点。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并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推动以产品差异化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两个国家中人均收入越高,人均收入差别越小,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巴拉萨(1986)、库莱姆和兰德伯格(1986)把收入分配方式与产业内贸易联系在一起,指出即使在收入水平不同的两个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有可能导致相互间产业内贸易的形成。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国家规模与双边产业内贸易的联系最为紧密。当国家规模较大时,它为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差别化产品提供了条件,使得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与国家规模变化之间表现出正向关联的变动关系。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罗特斯切(Loertscher)和沃特尔(Wolter,1980)研究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强度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的大小差异与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费斯特纳和赫尔姆特(Forstner and Helmut)选取47个国家的90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GDP 绝对差额的负数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早期的研究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消费偏好多样化,产品差异,以及规模经济诸现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一直无法得到合理的阐释。直到格林纳威在《地区贸易安排的经济问题》一书中才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较详尽的论述:经济一体化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生产可以在最小有效规模(MES)下进行,一体化的根本优势在于生产者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延长他们的生产线,规模经济在成员国间更有可能实现。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的规模越大。Fontagné,Freudenberg和Péridy的一项研究表明,1980—1994原欧共体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出现大规模增长,其中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比重由最初的53%提高到63%。 此外,从区位角度看,国家地理位置直接影响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似乎要远远大于其对产业间贸易的影响。这是因为产业内贸易主要是人们对同一产品不同变体偏好所拉动的,这种对产品变体偏好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交叉弹性的强弱。空间距离缩短所导致的产品价格下跌,无疑将会提高这些变体产品间的交叉弹性系数,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Amiti & Venables ,2002)。不仅如此,两国较近的地缘关系也便于开展边境贸易,边境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对较大。地理因素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般关系应该是,距离越远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距离越近的两国产业内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