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是指污泥中水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准确测定污泥含水率对于环境治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1. 烘干法:

烘干法是一种常见且相对简单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105的恒温下进行烘干。当连续两次烘干质量差小于0.5%时,可以认为污泥已经完全烘干。根据样品的质量差和初始质量,即可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

2. 离心法:

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将污泥进行离心,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离心管中,然后通过离心机以一定转速进行离心。离心过程中,水分会被甩离污泥并被收集起来,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

3. 电阻法:

电阻法是利用污泥的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含水率的方法。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电导计的电极间放入污泥。通过测量电导率,就可以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先建立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4. 微波法:

微波法是利用微波辐射对污泥样品进行加热和蒸发水分的方法。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微波炉中,设置一定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微波会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但需要专门的微波设备来进行测量。

5. 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是一种精确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污泥中的水分分子在核磁共振场中的行为来确定含水率。该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高,需要精密的核磁共振仪器来进行测量。虽然该方法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但具有非破坏性、准确性高等优点。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污泥含水率的测定,以满足具体需求。

土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汇总

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 一、定义 土的含水量是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本法是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二、适用范围 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三、主要仪器设备 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 天平:感量0.01g。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四、计算公式 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 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如下规定 含水量(%)允许平行差值(%) 5以下0.3 40以下≤1 40以上≤2 酒精燃烧法 一、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天平:感量0.01g。 酒精:纯度95%。 三、其余同"烘干法"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比重计法) 筛分法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 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

2mm、0.5mm、0.25mm、0.074mm。 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 称量1000g,感量1g; 称量200g,感量0.2g。 三、试样 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 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 四、计算公式 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 X=(A/B)×100 式中: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 A-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g; B-试样的总质量,g。 当小于2mm的颗粒如用四分法缩分取样时,试样中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X=(a/b)×p×100 式中:a-通过2mm筛的试样中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g; b-通过2mm筛的土样中所取试样的质量,g; p-粒径小于2mm的颗粒质量百分数。 关于不均匀系数的计算: Cu=d60/d10 式中:Cu-不均匀系数; d60-限制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60%的粒径,mm; d10-有效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10%的粒径,mm; 比重计法 一、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4mm的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 比重计:(1)甲种比重计:刻度单位以摄氏20℃时,每1000 ml悬液内所含土质量的克数表示,刻度为-5~50,最小分度值为0.5。 (2)乙种比重计:刻度单位以摄氏20℃时悬液的比重表示,刻度为 0.995~1.020,最小分度值为0.0002。 量筒:容积为1000ml,内径为60mm,高度为350±10mm,刻度为0~1000ml。 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 洗筛:孔径为0.074mm。 天平:称量100g,感量0.1g; 称量100g(或200g),感量0.01g。 温度计:测量范围0~50℃,精度0.5℃。 洗筛漏斗:上口径略大于洗筛直径,下口直径略小于量筒直径。 煮沸设备:电热板或电砂浴。 搅拌器:底板直径50mm,孔径约3mm。 三、试样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污泥含水率是指污泥中水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准确测定污泥含水率对于环境治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1. 烘干法: 烘干法是一种常见且相对简单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105的恒温下进行烘干。当连续两次烘干质量差小于0.5%时,可以认为污泥已经完全烘干。根据样品的质量差和初始质量,即可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 2. 离心法: 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将污泥进行离心,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离心管中,然后通过离心机以一定转速进行离心。离心过程中,水分会被甩离污泥并被收集起来,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 3. 电阻法: 电阻法是利用污泥的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含水率的方法。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电导计的电极间放入污泥。通过测量电导率,就可以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先建立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4. 微波法: 微波法是利用微波辐射对污泥样品进行加热和蒸发水分的方法。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微波炉中,设置一定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微波会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但需要专门的微波设备来进行测量。 5. 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是一种精确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污泥中的水分分子在核磁共振场中的行为来确定含水率。该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高,需要精密的核磁共振仪器来进行测量。虽然该方法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但具有非破坏性、准确性高等优点。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污泥含水率的测定,以满足具体需求。

污泥的测定

污泥参数的测定方法 (红色必测、紫色需测、黑色供选择) 一、含水率 含水率测定采用重量法:将蒸发皿置于105℃烘箱中烘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用天平称重,记为m0;取适量泥饼(真空抽滤,30秒内不再滴水)到入蒸发皿中,用天平称重,记为m1,再将放入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 干燥器中冷却,称重,重量记为m2。根据公式,可计算出污泥含水率。 二、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 仪器: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10 mL量筒、滤纸 方法:向漏斗中加入约5 mL的污泥什么污泥,液体渗过仪器两个同心圆之间的滤纸所用的时间即为毛细吸水时间。 三、污泥比阻/抽滤速度

污泥真空抽滤脱水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量并记录干燥洁净的小烧杯(100mL)和滤纸的总重量M0; ②连接如图3.2 中的真空抽滤污泥脱水实验装置,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将烧杯内的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用少量水将滤纸润湿,开启真空泵,当已润湿的滤纸紧贴布氏漏斗后关闭真空泵; ③再次开启真空泵,通过缓冲瓶的控制阀门调节真空泵的压力为0.05Mpa ,保持恒压,将调节好的污泥倒入布氏漏斗中进行真空抽滤。 ④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分别在5s、10s、20s、30s、40s、50s 和60s 时记录下计量筒中的滤液体积。 ⑤污泥在恒压0.05Mpa 下抽滤10min 后,或者抽滤至真空破坏后,关闭真空泵,记录下总的滤液体积; ⑥布氏漏斗中的滤纸及污泥一同取出,放入先前称量好的小烧杯中,准确称量记录其质量M1; ⑦将装有滤纸和污泥的小烧杯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调节温度为105士2℃,烘干12 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后,称取质量,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连续两次所称质量之间的差值小于0.002g,此质量即为小烧杯和干污泥的总质量M2。 根据工程经验,当r 值大于1×1013m/kg 时,污泥的过滤性能和脱水性能都较差;而当r 值小于4×1012m/kg 时,污泥的过滤性能和脱水性能都较好。 四、COD 重铬酸钾法 五、BOD5 BOD测定仪 六、电镜

污泥检测方法

PH 参考方法:城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 4 PH的测定电极法一、原理 PH由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而得。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在25℃条件下,溶液中每变化1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为59.16mV,据此在仪器行直接以PH的读数表示。温度差异在仪器上没有补偿装置。 用无CO2水浸泡污泥样品,最终使污泥中的[H+]完全转化至水中,达到凝固平衡后,测定此时的PH值。 二、样品制备 对于脱水后的污泥样品称取5.00g置于1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加入50mlCO2水浸泡,密封。置于复式振荡器上,于室温下振摇4h后,离心5min,取上清液作为待测液。 对于含水率大于99%的污泥,可直接将玻璃电极插入测定,但侧低昂数值至少要保持恒定30s。 对于不溶解粘稠状的污泥,则将样品进行离心5min后,收取足够量上清液于量筒中,作为待测液。 三、测试程序 1、样品测定 用PH酸度计测定经处理后的样品待测液的PH值,记录结果。 2、结果表示 PH值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四、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过7个实验室,对13个样不同浓度污泥样品PH值进行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07%~0.74% 含水率 参考方法:城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 2 含水率的测定重量法 一、原理 将均匀的污泥样品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减少的重量以百分率计为含水率。 二、样品制备 测定含水率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应放入密封容器尽快分析。如需放置,应在密封贮存4℃冷藏冰箱中。 三、测试程序

污泥浓度,污泥含水率测定

污泥含水率测定 滤纸准备 取定量滤纸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天平托盘内。 取样 称取约20克上下污泥,达到恒重后记下重量W2,则污泥重量W=W2-W1, 烘干 烘箱里105度温度下烘2小时左右,放在干燥器内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称,记下数据,在烘2小时再称,直到称得的重量不变,称为达到恒重W3(或者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水分重=W2- W3。水分重/W*100%=含水率。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 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3 仪器 3.1 天平 3.2 定量滤纸 3.3 烘箱 3.4 真空泵 3.5 扁嘴无齿镊子 3.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 4 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5 测定步骤 5.1 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 试样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城市污泥 含水率的测定 重量法

CJ/T 221-2005 城市污泥 含水率的测定 重量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城市污泥中的含水率。 本方法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其他污泥中含水率的测定。 2 定义 将均匀的污泥样品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减少的重量以百分率计为污泥含水率。 3 仪器 3.1 瓷蒸发皿:100mL 。 3.2 烘箱。 3.3 天平:感量0.001g 。 3.4 干燥器。 4 采样 测定含水率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各类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应放入密封容器中尽快分析测定。如需放置,应密闭贮存在4℃冷藏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 步骤 5.1 用已恒重为m 1的蒸发皿称取经捣碎均匀的污泥样品约20g ,该样品准确称至0.001g 记为m 。 5.2 对于含水较高的污泥样品,应先将盛放样品的蒸发皿置于水浴锅上蒸干;对于经脱水后的污泥样品,可直接放入103℃~105℃烘箱中干燥2h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多次,直至恒重记为m 2。 6 计算 污泥中的含水率ω的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100)(12?--=m m m m ω …………………………(1) 式中: m-----称取污泥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2-----恒重后蒸发皿加恒重后污泥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 1-----恒重空蒸发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7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过7个实验室,对10个不同浓度污泥样品的含水率的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4% ~1.7%。

污泥比阻测定方法

实验六 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10 1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 (3)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泥凝剂投加量。 2 实验原理 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一般认为比阻在109~1010s 2/g 的污泥算作难过滤的污泥,比阻在(0.5~0.9)*109s 2/g 的污泥算作中等,比阻小于0.4*109s 2/g 的污泥容易过滤。 过滤时滤液体积V (mL )与推动力p (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 (cm 2),过滤时间t (s )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 2/mL ),滤液黏度μ[g/(cm*s)]成正比。 )(mL R pFt V μ= (6-1) 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 z 和过滤隔层阻力R g 构成。而阻力只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g z R R pF dt dV += μ (6-2) 由于只R g 比R z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F V C pF pF dt dV ''μα δ μα== (6-3) 式中:α’ —— 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 δ—— 滤渣厚度; C ’——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 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质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6-3)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目录 第1章检测依据.............................................. - 1 - 第2章工程概况.............................................. - 1 - 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 - 2 - 第4章取样点设置............................................ - 2 - 4.1 采样断面的选择........................................ - 2 - 4.2 采样垂线的设置........................................ - 2 - 4.3 采样点的设置.......................................... - 3 - 4.4 采样频次.............................................. - 3 - 第5章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4 - 第6章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 6 - 附件:底泥采集现场图......................................... - 8 -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第1章检测依据 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 221-2005 )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2011)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 25031-2010) 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第2章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4、运营单位: 5、勘察单位:

污水污泥检查处置方案

污水污泥检查处置方案 背景 污水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污泥的检查和处置是非常重要的。 检查方案 检查内容 污泥处置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污泥的产生情况和去向:对污泥的产生情况和去向进行调查和记录, 包括污泥处理厂的处理情况以及污泥的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理情况。 2.污泥质量检测:对污泥的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污 染物质进行检测和记录。 3.污泥排放情况:对污泥的排放进行检查和记录,包括数量、质量和去 向等。 检查步骤 污泥处置检查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调查污泥的产生情况和去向,对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了 解和记录。 2.对污泥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和微生物等 污染物质的检测。 3.对污泥的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包括数量、质量和去向等。 4.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对污泥进行处理,包括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理。 处置方案 中间处理 中间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对后续环境和设备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沉淀:污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降解后沉淀,沉淀的固体物质可进行 压缩脱水处理。 2.堆肥:将污泥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其有机物含量,产生有机肥料。 3.填埋:将经过沉淀和压缩脱水后的污泥填埋到指定的卫生填埋场,以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终处理 最终处理是指对经过中间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理,以达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 处理的目的。常见的最终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类: 1.热化学处理:通过高温、高压、氧化等处理方式将污泥分解成无害的 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 2.生物处理:采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净化后的水和 二氧化碳等气体。 3.土壤修复:将污泥埋到特定的土壤中,通过生物和化学方法使其分解, 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 总结 污水污泥的检查和处置涉及到多个环节,涉及到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检查和处置。在最终处置过程中,应尽量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泥含水率计算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1/V2=W1/W2=(100-p2)/(100-p1)=C2/C1(8-1) 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 V2=V1(100-p1)/(100-p2)=V1(100-97.5)/(100-95)=(1/2)V1 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100(8-2) 式中:R d——可消化程度,%; p S1、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 p V1、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 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V1(100-p1)/(100-p d)[(1-p V1/100)+p V1/100(1-R d/100)](8-3) 式中:V d——消化污泥量,m3/d; p d——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V1——生污泥量,m3/d; 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 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 (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一、干燥法测定污泥含水率 干燥法是最常用的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 1. 预称重:将称量瓶或者镊子预先称重,记录称重值W1。 2. 取样:在指定污泥样品中取得适量的样品。 3. 烘干:将样品放入预烘干至约恒定质量的烘箱中,在恒定温度下(通常为105℃)进行连续干燥。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样品,放冷之后快速称重。重复此步骤直到样品质量保持不变为止,记录最后的质量值W2。 4. 计算含水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污泥的含水率: 含水率(%) = [(W1 - W2) / W2] × 100 二、压滤法测定污泥含水率 压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取样:在指定污泥样本中取得适量的样品。 2. 准备试样:将样品均匀地放置于滤纸上,形成一个称重为 W1的圆形或方形试样。 3. 进行压滤:将试样放置在压滤仪中,施加压力使水分经过滤

纸排出。当排出的液体不再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停止压滤,记录此时的试样质量W2。 4. 计算含水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污泥的含水率: 含水率(%) = [(W1 - W2) / W2] × 100 三、重量法测定污泥含水率 重量法是通过称重样品的方法来测定污泥含水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容器:将称重瓶或称重皿预先称重,并记录称重值W1。 2.取样:取得适量的污泥样品放入已经称重好的容器中。 3.烘干:将样品放入预烘干至约恒定质量的烘箱中,在恒定温 度下(通常为105℃)进行连续干燥。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样品,放冷之后快速称重。重复此步骤直到样品质量保持不变为止,记录最后的质量值W2。 4.计算含水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污泥的含水率: 含水率(%) = [(W1 - W2) / W2] × 100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污泥含水率计算

污泥含水率计算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 1/V 2=W 1/W 2=(100-p 2)/(100-p 1)=C 2/C 1 (8-1) 式中: p 1、V 1、W 1、C 1——污泥含水率为p 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p 2、V 2、W 2、C 2——污泥含水率为p 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 V 2= V 1(100-p 1)/(100-p 2)= V 1(100-97.5)/(100-95)=(1/2)V 1 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 =[1-(p V2p S1)/(p V1p S2)] ×100 (8-2) 式中:R d ——可消化程度,%; p S1 、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 p V1 、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 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 = V 1(100-p 1)/(100-p d )[(1- p V1/100)+ p V1/100(1- R d /100)] (8-3) 式中:V d ——消化污泥量,m 3/d ; p d ——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V 1——生污泥量,m 3/d ; p 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 R d ——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 (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目录 第 1 章检测依据. ........................................ - 1 - 第 2 章工程概况. ........................................ - 1 - 第 3 章检测任务及目标. .................................. - 2 - 第 4 章取样点设置. ...................................... - 2 - 4.1 采样断面的选择. ................................... - 2 - 4.2 采样垂线的设置. ................................... - 2 - 4.3 采样点的设置. ...................................... - 3 - 4.4 采样频次. .......................................... - 3 - 第 5 章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 4 - 第 6 章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 - 6 - 附件:底泥采集现场图. ..................................... - 8 - 中国一冶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项目经理部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第 1 章检测依据 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 221-2005 )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2011)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 25031-2010) 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第 2 章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 、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4、运营单位: 5、勘察单位: 中国一冶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项目经理部- 1 -6、设计单位:

污泥浓度、挥发分、含水率检定规程

污泥浓度、污泥挥发性固体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将单位体积的泥水混合样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为污泥浓度(MLSS)。 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为干污泥经过高温灼烧后减少的那一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MLVSS)。 二、仪器与设备 1、电子天平(精确度0.1mg) 2、烘箱 3、马弗炉 4、恒温水浴锅 5、瓷蒸发皿:直径100mm 6、干燥器 7、100ml量筒 三、测定过程 1、充分摇匀泥水混合样,用量筒准确量取100ml并静止30min;30分钟后泥水完全分离,可读出泥柱的高度,此读数为SV30(污泥沉降比)。 2、滗去量筒内的上清液,将剩余的污泥倒入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恒温水浴锅蒸干。(注意:剩余的污泥倒完后,量筒应用蒸馏水润洗三次,并将润洗液倒入蒸发皿。) 3、污泥在恒温水浴锅蒸干后移至(105±2)℃烘箱中,干燥2h,取出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反复操作,直到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

重。 4、将干燥并恒重的干污泥放入马弗炉(600±5)℃中,灼烧40min,等颅腔内温度将至100℃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继续冷却,30min后称重等剩余质量。 四、结果计算 MLSS(mg/l)=(S1-S)×104 MLVSS(mg/l)=(S1-S2)×104 污泥挥发性固体百分含量(%)=(S1-S2)×100/(S1-S) 式中S——干燥皿质量,g; S1——蒸发皿质量+干燥污泥质量,g; S2——蒸发皿质量+灼烧后灰分质量,g; 五、注意事项 1、采样后应尽快开展实验,以免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 2、化验员放样品到烘箱或马弗炉时,应做好隔热防护工作,以免烫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