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流量计算

污泥流量计算

污泥流量计算
污泥流量计算

污泥浓缩计算

已知:污泥流量Q 为10m3/h ,含水率P 为99.6%。

计算一:1.当含水率变化为98%时,污泥流量为多少?

2.当含水率变化为85%时,污泥流量为多少?

3.当含水率变化为80%时,污泥流量为多少?

由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流量为10m3/h 的污泥含有的干污泥量m 则m=Q*(1-P)=10*(1-99.6%)=0.04m3/h

1. 当含水率变化为98%时,污泥流量为 Q1=P m =%

98104.0-=2 m3/h 2.当含水率变化为85%时,污泥流量为 Q2=P m =%

85104.0-=0.267 m3/h 3.当含水率变化为80%时,污泥流量为 Q3=

P m =%80104.0-=0.2 m3/h

污水厂污泥计算书

污泥是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污泥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 是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1)确保水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 (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 (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 (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1)按成分不同分: 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 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8-1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1/V2=W1/W2=(100-p2)/(100-p1)=C2/C1(8-1) 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浓缩池 采用两座辐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 .1 要求: a 连续流重力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形式,一般为竖流式或辐流式; b 浓缩时间一般采用12—16h 进行核算,不宜过长 c 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98% d 污泥固体负荷采用20—30kg/d m ?2 e 浓缩池的有效水深一般采用4m f 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新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 g 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大于3,池子直径不宜大于8m ,一般为4—7m h 浮渣挡板高出水面0.1—0.15m ,淹没深度为0.3-0.4m i 采用栅条浓缩机时,外缘线速度一般为1~2㎡/min ,底坡不小于0.5; j 无刮泥设备时,污泥是斜壁与水平面形成的家教不小于50度 k 沉淀部分上升流速一般不大于0.1mm/s l 采用定期排泥时,两次排泥间隔一般可采用8h .2 设计参数 污泥初始含水率%4.99为 浓缩时间采用h 14 浓缩池有效水深采用m 4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 .3 计算 .3.1 浓缩池的直径 浓缩池面积: M X M Qc A ?== 式中: Q —剩余污泥量,;m 3/d c —污泥固体浓度,g/l M —浓缩池污泥固体通量,kg/(㎡ /d) ΔX —剩余活性污泥量 ,kg/d A=2269/45=50.42㎡ 采用两个重力浓缩池,每个池子的面积为A/2=25.21㎡

污泥浓缩池直径πA D 4==6m .3.2 泥斗尺寸 浓缩后的污泥体积为 46% 971%)4.991(9.2261)1(21=--=--=P P Q V w m 3/d 'V =V/2=46/2=23m 3/d 两次排泥时间间隔取8h 则贮泥区所需容积 24 '82V V = =7.7 m 3 令m r m r 1,221== 污泥斗高度021560tan )(h r r -==1.73m ()3222121537.123 m r r r r h V =++=π 沉淀池坡度设为i=0.06 06.0)23(06.0)(06.0h 14=-=-=r R m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 2.119.1)(3 212144≈=++=R R r r h V πm 3 因此总的贮泥容积 43V V V +==12.7+1.2≈14 m 3 .3.3 浓缩池的总高度 取超高 1h =0.3m ,缓冲层高3h =0.3m ,则 总高 H=54321h h h h h ++++ =0.3+4+0.3+0.06+1.73 =6.39m ≈6.4m 贮泥池及提升泵 .1 贮泥池的作用 剩余污泥经浓缩后进入贮泥池,主要作用为: 调节污泥量; 药剂投加池 预加热池 .2 设计参数 进泥量:

自来水厂污泥产生量计算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 实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首先需要确定自来水厂的污泥量,就此将污泥量分为排泥水量和干污泥量。排泥水量可根据沉淀池排泥运行方式和滤池反冲洗运行方式来确定。对于干污泥量的确定介绍了计算法和物料平衡分析法,物料平衡分析法可作为计算法的补充,对计算法 的结果进行校核。 实施排泥水处理,首先必须确定合理的污泥量,因为污泥量的确定直接影响整个排泥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从而影响到设备配置和投资规模。自来水厂的污泥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水水质、水处理药剂投加量、采用的净水工艺和排泥的方式等。污泥量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泥水总量,它决定浓缩池规模;二是总干泥量,确定污泥脱水设备的规模。污泥量确定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数据的统计结果,因此即使目前没有建设排泥水处理工程计划的自来水厂,着手进行有关水厂污泥产量资料的收集工作仍然是明智之举。 1排泥水总量确定 排泥水总量可分为沉淀池(或澄清池,下同)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两部分。 通常可以认为自来水厂一泵房取水量和二泵房出水量之间的差值即为自来水厂排泥水的总量。但它不能分别确定出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且这一估算方法不够准 确。 已投产的自来水厂,根据水厂的有关运行参数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水厂沉淀池采用人工定时排泥,只需根据每天排泥次数、每次排泥历时和排泥流量以及沉淀池格数,就可以计算出沉淀池的排泥水量。同样道理,也可以根据滤池每天冲洗次数、每次冲洗历时、冲洗强度及单格滤池面积和格数,计算出滤池反冲洗废水量。如果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则需要对水厂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进行现场观测,了解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流量、每次历时和统计每天排泥或冲洗的次数, 然后进行计算。 尚未建成或仍处在设计阶段的自来水厂,沉淀池排泥水量和滤池反冲洗废水量可根据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的设计参数进行估算,也可以参照已建成投产的、条件相近的自来水 厂实际运行资料进行估算。 排泥水总量的确定,最好能绘制出排泥水量在一天内的变化曲线。由于水厂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瞬间流量很大,绘出变化曲线,对确定排泥水截留 池和浓缩池设计规模有很大帮助。 2干污泥产量确定 2.1计算法 根据投加混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水中悬浮固体对污泥量的贡献及其它污泥成份的来源,可以近似地计算出干污泥的产量。当硫酸铝用作混凝剂时,化学反应可简化为: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1)污泥量计算 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V=100C0ηQ/1000(100-p)ρ 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 Q——污水流量,m3/d; 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 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 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 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 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 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因此其平衡式为: 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 XR=Xˊ2+ Xˊ3+ Xˊ4 (8-11) 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 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 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 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 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 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 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 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 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 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 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 (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 X1=ΔX/ r1[rg+r2r3(1-rg)] (8-18)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一、设计应掌握的基础资料与工艺流程的选定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其工艺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即 ①工艺流程的选择; ②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②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④二次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⑤陌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计算和设计时,首先应比较充分地掌握与废水、污泥有关的原始资料并确定设计的基础数据。主要是下列各项: ①废水的水量、水质及变化规律; ②对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求; ③对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处理要求; ④污泥负荷率与BOD5去除率: ⑤混合液浓度与污泥回流比。 对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以及性质与其相类似的工业废水,人们已经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和完整的设计数据可直接应用。而对于一些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较大的工业废水或城市废水,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有关的设计数据, 选定废水和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就是的前述的①、②、③各项内容和据此所确定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程度。 在选定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区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本工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及经济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等。特别是对工程量大、建设费用高的工程,需要进行多种工艺流程比较之后才能确定,以期使工程系统达到优化。 二、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他的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①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②需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 ③池体设计等几项。 1.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是有机负荷计算法。也称BOD5负荷计算法。负荷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池(区)容积计算公式列于表3—17—19中。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学号 130909221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4)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4) 1.2设计原则 (5) 1.3设计依据 (5)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 (6)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9)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摘要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设计规模是200000m3/d。该生活污水氨氮磷含量均符合出水水质,不需脱氮除磷,只考虑除掉污水中的SS、BOD、COD。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经验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泵房到沉砂池,经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然后进入贮泥池,经过浓缩的污泥再送至带式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后,运至垃圾填埋场。本设计的优势是:设计流程简单明了,无脱氮除磷的设计,节省了成本,该方法是早期开始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对处理效果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城市污水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关键词:城市污水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浓缩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计算依据 1、工程概况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为,近期(2000年)规划人口1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万人。 2、水质计算依据 A.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60g/人d BOD5 30g/人d — B.工业污染源,拟定为 COD Cr 500 mg/L BOD5 200 mg/L C.氨氮根据经验值确定为30 mg/L 3、水量数据计算依据: A.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B.生产废水量近期×104m3/d,远期×104m3/d考虑; C.公用建筑废水量排放系数近期按,远期考虑; , D.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 4、出水水质 根据该厂城镇环保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水质按照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控制,同时执行国家关于污水排放的规范和标准,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NH3-N 10mg/L 污水量的确定 ¥ 1、综合生活污水 近期综合生活污水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 近期工业污水 远期工业污水 3、进水口混合污水量 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由于工业废水必须完全去除,所以不考虑其处理系数。& 近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远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4、污水厂最大设计水量的计算

近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 远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拟订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水量为 污水水质的确定 近期取 取 /

远期取 取 则根据以上计算以及经验值确定污水厂的设计处理水质为: ,, ,, 考虑远期发展问题,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表1-1 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B)进水水质去除率 % 序号 % 1COD80· 325 2BOD20150% 3` 20300% SS 4氨氮8[1]30、 % 5T-N204050% 6T-P) 350% 7pH6~97~8 ' 注:[1]取水温>12℃的控制指标8,水温≤12℃的控制指标15。 [2]基本控制项目单位为mg/L,PH除外。

活性污泥法污泥产量计算

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计算方法活性污泥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它的设计计算有三种方法:污泥负荷法、泥龄法和数学模型法。三种方法在操作上难易程度不同,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不同,直接关系到设计水平、基建投资和处理可靠性。正因为如此,国内外专家都在进行大量细致的研究,力求找出一种精确度更高而又便于操作的计算方法。 1污泥负荷法 这是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设计方法,几十年来,运用该法设计了成千上万座污水处理厂,充分说明它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缺陷,影响了设计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污泥负荷法的计算式为[1] V=24LjQ/1000FwNw=24LjQ/1000Fr(1) 污泥负荷法是一种经验计算法,它的最基本参数Fw(曝气池污泥负荷)和Fr(曝气池容积负荷)是根据曝气的类别按照以往的经验设定,由于水质千差万别和处理要求不同,这两个基本参数的设定只能给出一个较大的范围,例如我国的规范对普通曝气推荐的数值为Fw=0.2~0.4 kgBOD/(kgMLSS·d) Fr=0.4~0.9 kgBOD/(m3池容·d) 可以看出,最大值比最小值大一倍以上,幅度很宽,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选用最小值算出的曝气池容积比选用最大值时的容积大一倍或一倍以上,基建投资也就相差很多,在这个范围内取值完全凭经验,对于经验较少的设计人来说很难操作,这是污泥负荷法的一个主要缺陷。

污泥负荷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单位容易混淆,譬如我国设计规范中Fw的单位是kgBOD/ (kgMLSS·d),但设计手册中则是kgBOD/(kgMLVSS·d),这两种单位相差很大。MLSS是包括无机悬浮物在内的污泥浓度,MLVSS则只是有机悬浮固体的浓度,对于生活污水,一般MLVSS=0.7MLSS,如果单位用错,算出的曝气池容积将差30%。这种混淆并非不可能,例如我国设计手册中推荐的普通曝气的Fw为0.2~0.4kgBOD/(kgMLVSS·d)[2],其数值和设计规范完全一样,但单位却不同了。设计中经常遇到不知究竟用哪个单位好的问题,特别是设计经验不足时更是无所适从,加上近年来污水脱氮提上了日程,当污水要求硝化、反硝化时,Fw、Fr取多少合适呢? 污泥负荷法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考虑到污水水质的差异。对于生活污水来说,SS和B OD浓度大致有数,MLSS与MLVSS的比值也大致差不多,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污水一般包含50%甚至更多的工业废水,因而污水水质差别很大,有的SS、BOD值高达300~400 mg/L,有的则低到不足100 mg/L,有的污水SS/BOD值高达2以上,有的SS值比BOD值还低。污泥负荷是以MLSS为基础的,其中有多大比例的有机物反映不出来,对于相同规模、相同工艺、相同进水BOD浓度的两个厂,按污泥负荷法计算曝气池容积是相同的,但当SS/BOD值差异很大时,MLVSS也相差很大,实际的生物环境就大不相同,处理效果也就明显不同了。 综上所述,污泥负荷法有待改进。因此,国际水质污染与控制协会(IAWQ)组织各国专家,于1986年首次推出活性污泥一号模型(简称ASM1)[3],1995年又推出了活性污泥二号模型(简称ASM2)[4、5]。 2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在理论上是比较完美的,但在具体应用上则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污水和污水处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是简化了的数学模式,应用起来也相当困难,从而阻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到目前为止,数学模型法在国外尚未成为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而在我国还没有实际应用于工程,仍停留在研究阶段。

污水厂污泥计算

是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1)确保水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 (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 (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 (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1)按成分不同分: 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 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8-1 表8-1 城市废水厂污泥的性质和数量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 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 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 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 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1/V2=W1/W2=(100-p2)/(100-p1)=C2/C1(8-1) 式中: 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 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 V2= V1(100-p1)/(100-p2)= V1()/(100-95)=(1/2)V1 可见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 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 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 ×100 (8-2) 式中:R d——可消化程度,%;

城市污水污泥量计算

城市污水污泥量计算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 国际通用污泥量计蒜方法 如今,世界各国污泥量计蒜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根据污水处理量和含固率进行估蒜。比如某城市平均污水含固率0.02%,日处理量为60万t,污泥含固率20%,则年产湿泥饼:6.0 x 105x 0.02%x 360/20%=2.16x105t/a (1) 二是根据人口估蒜。比如某城市240万人口.典型人均日产污泥(干)50g.污泥含固率20%,年产湿泥饼:2.4X 105 X 50/1.0 X 106 X 360/20%=2.16x105t/a (2) 第二种方法是国外通行的蒜式,欧洲国家14国的人均污泥日产量按58g(干)物质,2000年数据)计蒜。我国人均日产污泥通常按照50g(干物质)测蒜。 但是.这两个计蒜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错误。 一是实际上进入环境的并不干物质,主要是含水率在96%左右的(_zuo3 you4 de0)粪便,由不易被消化、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质、纤维素以及各种菌落组成。 二是粪便首先进入下水管网后.是落入化粪池沉降下来,避免堵塞,使上层的污水能够流动到污水处理厂。 三是蒜式(1)的“污水含固率0.02%”.以及蒜式(2)的“人均日产污泥(干)50g”,应该换蒜成与脱水污泥20%的固含率一样时,才能实现物料平衡。拿蒜式(2)来说: 50g(干物质)/20%(固含率)二250g(固含率20%) 蒜式(2)应该改写成(3):2.4 x 105x 50/20%/1.0 x 106 x 360/20%=2.4x 105x0.45:1.08x 106t/a(3) 而在蒜式(3)每年108万t的污泥中,有28%在下水管网中被微生(_zai xia shui guan wang zhong bei wei sheng)物分解,符合“黄金分割”。 2 合理的计蒜方法 只要知道城市常住人口数(H),就能求得该城市每年产生的污泥量(W1),即: W1=kH=0.45H (4) 其中: k=50/u/1.0 x 106 x 365(d)/u:0.45 W1——城市总的污泥量(t/a) H——城市常住人口数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山东理工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孤岛新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学院:资环学院 专业班级:环本0803班 姓名:李聪聪 序号:27号 指导教师:尚贞晓 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2日~2011年12月30号共3周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 1.1设计任务 孤岛新镇6.4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2设计目的及意义 1.2.1设计目的 孤岛新镇位于山东省黄河入海口的原黄泛区内。东径118050'~118053',北纬37064'~37057',向北15公里为渤海湾。向东10公里临莱州,向南20公里为现黄河入海口,距东营市(胜利油田指挥部)约60公里,该镇地处黄河下游三角洲河道改流摆动地区内。 该镇附近区域为胜利油田所属的孤岛油田和两桩油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开发这些油田并考虑黄河下游三角洲的长远发展。胜利油田指挥部决定兴建孤岛新镇,使之成为孤岛油田和两桩油田的生活居住中心和生产指挥与科研中心,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综合石油城。根据该镇总体规划,该镇具有完备的社会基础和工程基础设施。有完备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暖、电信等设施,并考虑今后的发展与扩建的需要。 因此,为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问题,建设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1.2.2设计意义 设计是实现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紧密配合,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前面各个环节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20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处理工艺也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发展到A/O、A2/O、AB、SBR、 CASS等多种工艺,以达到不同的出水要求。虽然如此,我国的污水处理还是落后于许多国家。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其次,做本设计可以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正确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提高理论分析、制定设计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 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一、不考虑悬浮物的公式《水处理工程师手册》P329。 1、活性污泥泥龄和剩余污泥量准确地应按下式计算: (2)、活性污泥泥龄(SRT ): 活性污泥系统内的总活性污泥量/每天从系统内排除的活性污泥量 SRT =(Ma+Mc+MR )/(Mw+Me ) Ma ——为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 Mc ——为二沉池内污泥量; MR ——为回流系统的污泥量; Mw ——为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kgss/d); Me ——为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 上式为最准确的计算公式,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近似计算公式。 当不考虑回流系统和二沉池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SRT =Ma/Mw 2、 (2)、剩余污泥量(Mw ) Mw= Ma/SRT=SRT Xa V ? V-曝气池有效容积(m 3); Xa-曝气池悬浮固体浓度(mg/L); 2、行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49:2003《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范》 W=Si Xi ft bh c ft Yh bh Yh f Se Si Q ψθ+?+??-?-19.01000)(> 其中:W ——剩余污泥量(kg/d ) Q ——进水流量(m 3/d ) Si\Se ——反应池进、出水BOD 5浓度(mg/l); f ——污泥产率修正系数,由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取~. ft ——温度修正系数,取(t-15) ; t ——温度(℃); k de ——反硝化速率,kgNO3-N/(kgMLSS ·d);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20℃时k de 值可 采用~ kgNO3-N/(kgMLSS ·d);并用4.0.4-3进行温度校正。即k de(t)=k de(20); ψ——反应池进水悬浮固体中不可水解/降解的悬浮固体比例,无测定条件时,取; b h ——异氧菌内源衰减系数(d -1),取; Y h ——异氧菌产率系数(kgSS/kgBOD5),取; θd ——反应设计污泥龄值(d ); Xi ——反应池进水中悬浮固体浓度(mg/L ); 3、《污水处理新技术》 W=W 1-W 2+W 3 =aQLr-bVNw+(C 0-Ce)Q ×50% =aQ(Lj-Lch) -bVNw+( C 0-Ce)Q ×50% 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第三章 污泥部分各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第三章 污泥部分各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3.1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最终处理 ② 生污泥→浓缩→机械脱水→最终处理 ③ 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干燥焚烧→最终处理 ④ 生污泥→浓缩→自然干化→农田 本设计选用第2种方法。 3.2 污泥池 3.2.1 设计参数 (1) 设计泥量 本废水处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来自以下几部分: ① 调节池:d m .360Q 31=,含水率97% ② 混凝气浮池:d m 08.85Q 32=,含水率98% ③ UASB 反应器:d m 36Q 33=,含水率98% ④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d m 6.3Q 34=含水率98% 总污泥量为d m 68.745.633608.856.30Q 3 4321=+++=+++=Q Q Q Q 取46d m 3 平均含水率为:.5%97%9846 .63%9846 36%9846 08.85%9746 0.36=?+ ?+ ?+ ? (2) 池体设计 池子超高取 0.5m ,本污泥池尺寸的设计按一天的贮泥量来计算,即池子的有效容积为 463m ,池子边长取 5m ,高度取 3m ,则宽度为 3.5m ,即污泥池的尺寸为5×3.5×3m 。 3.3 污泥浓缩池 3.3.1 设计参数 (1) 设计泥量 本废水处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来自以下几部分: ⑤ 调节池:d m .360Q 3 1=,含水率97% ⑥ 混凝气浮池:d m 08.85Q 3 2=,含水率98% ⑦ UASB 反应器:d m 36Q 3 3=,含水率98% ⑧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d m 6.3Q 3 4=含水率98% 总污泥量为d m 68.745.633608.856.30Q 34321=+++=+++=Q Q Q Q 取46d m 3 平均含水率为: .5%97%9846 .63%9846 36%9846 08.85%9746 0.36=?+ ?+ ?+ ?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分析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带来了污水处理副产品污泥产量的增加,如果污泥处置不当,将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都造成污染和危害,导致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制造出新的更为严 重的污染。但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可研和环评阶段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现象, 对污泥处理处置的论述均过于简单;本文通过对污泥处理经济方面,技术可行性,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比选分析,得到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污泥处理污泥干化比选城镇污水处理厂 1 调研背景 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30× 10? t,而且年增长 率大于10%,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出路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生污泥量(干重)为840× 10? t,占我国总固体废弃物的3.2%。 因此,对处理厂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随着国家对污 泥处理处置的重视,污泥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实现污泥处理多元化,但各种处理工艺存 在一定的优缺点,各项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2 污泥处理基本工艺及处置方法 2.1 污泥处理 (1)污泥浓缩。 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对于输送、处理或处置都不方便。污泥 浓缩可使污泥初步减容,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或处置压力。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的 主流工艺是传统的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对于重力浓缩工艺,适用于单独处理初 沉污泥,而对剩余污泥的浓缩效果不理想,由于占地面积大、操作维护简单,比较适用中小 城市新建的污水处理厂; 离心浓缩和气浮浓缩比较适合处理剩余污泥及剩余污泥与初沉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这两种工艺占地面积小、易于改造,比较适合大中城市新建或改扩建的污水 处理厂。 (2)污泥脱水。 污泥经过浓缩后,其含水率依然较高,一般在 97% ~99. 6% ,是流动的粒状或絮状的疏 松结构,体积庞大,难以处置消纳,为此需要进行污泥脱水处理,降低后续污泥的处置难度,污泥脱水的方法,一般有机械脱水、污泥干化污泥烘干及焚烧等方法。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 理厂常用的污泥脱水方式为机械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只能达到 78% 左右。污泥经 过化学药剂调理后再通过板框压滤机处理,泥饼的含水率下限可达60% 以下。但仅靠单独的 机械脱水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长期发展。 (3)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多级过程阶段,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污泥 中有机质,并产生可以再次利用的甲烷气体,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污泥厌 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中较为 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 (4)污泥好氧消化污泥。 好氧消化实质上是活性污泥法的继续,其工作原理是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机体的内源代谢 过程。传统污泥好氧消化工艺主要通过曝气使微生物在进入内源呼吸期后进行自身氧化,从 而使污泥减量。剩余污泥好氧消化具有稳定和灭菌的双重作用,而且具有投资少、运行管理 方便、工艺简单等优点,多用于一些小型的污水厂。 2.2 污泥处置 (1)卫生填埋。 污泥填埋分位单独填埋和混合填埋,目前我国经常采用的是脱水污泥和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填埋是一项具有投资少、容量大、见效快和适应性强等优点的污泥处置技术。但是其需 占用土地面积大,渗滤液很容易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再次,污泥含有的很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回流污泥泵房 1.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虑,即Q R= 100%Q=231.5L/A 20000mVd 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6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 = -0.4m,氧化沟水面相对标高为1.5m,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5- (-0.4 )= 1.9m (2)流量: 两座氧化沟设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为20000mVd = 833nVh (3)选泵: 选用LXB-9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nVh,提升高度为2.0m—2.5m,电动机转速n=48r/min,功率N=55kW (4)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为9mX 5.5m 二、剩余污泥泵房 1.设计说明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中。 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两座二沉池共用) 污水处理系统每日排出污泥干重为2X 1334.4kg/d,即为按含水率为99% 计的污泥流量2Q= 2X 133.44m3/d = 266.88m3/d = 11.12m i/h 2.设计选型 (1)污泥泵扬程:

辐流式浓缩池最高泥位(相对地面为)-0.4m ,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为 -(5.34-0.3-0.6 ) -4.53m,则污泥泵静扬程为"=4.53-0.4 = 4.13m,污泥输送管道压力损失为4.0m,自由水头为1.0m,则污泥泵所需扬程为H=H0+4+1=9.13m (2)污泥泵选型: 选两台,2用1备,单泵流量Q>2Q2 = 5.56m3/h。选用1PN污泥泵Q 7.2 3 —16m/h, H 14-12m, N 3kW (3)剩余污泥泵房: 1 占地面积LX B=4nX 3m,集泥井占地面积一①3.0mxH3.0m 2 三、污泥浓缩池 采用两座幅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 1.设计参数 进泥浓度:10g/L 污泥含水率R = 99.0 %,每座污泥总流量: Q = 1334.4kg/d=133.44m /d=5.56m /h 设计浓缩后含水率R=96.0 % 污泥固体负荷:q s=45kgSS/(m\d) 污泥浓缩时间:T=13h 贮泥时间:t=4h 2.设计计算 (1)浓缩池池体计算: 每座浓缩池所需表面积 3344 = A =乞=I 29.65吊q s 45 =■浓缩池直径

污泥量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2009-12-10 18:11:24| 分类:工作日记|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城关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排放及用药计算 设计每天产泥量2.9吨。(进水20000m3,BOD进水200mg/l,出水20mg/l。) PAM投配比3‰至5‰,取中间值4‰。 则PAM用量每天为2.9*4=11.6kg。 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 则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为2.9*1000/7=414.28m3。 设计脱水机单台进泥量每小时40m3。 脱水机运行时间为414.28/40=10.357h,取11h。 则PAM溶液浓度为11.6/(1.2*11)=0.8787kg/m3。(设计说明书上推荐1kg/m3。) 实际运行情况 产泥系数按照0.85kgDS/kgBOD计算。 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0.85*(41.48-5.36)*15106=463.78kg。(41.48、5.36为09年1月至8月进出水平均浓度,15106为平均进水量。) 目前厂内剩余污泥平均浓度3500mg/l左右。 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463.78/3.5=132.5m3 脱水机单台进泥量不高于20m3每小时。 脱水机每天运行时间132.5/20=6.625,实际运行8小时。 PAM溶液浓度为0.75kg/m3。 用药量为0.75*8*1.2=7.2kg。 投配比为7.2/0.43678=15.524kg/m3,即15.5‰ 。 实际投配比是设计投配比的4倍左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脱水机进泥量设计是实际的 2倍,污泥浓度设计是实际的2倍。) 若要控制投配比在4‰,则应该降低PAM溶液的浓度。 PAM投配比取4‰。 每天理论投加量为0.46378*4=1.86kg。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

XXXXX污泥处置项目技术投标文件

(一)技术方案

目录 (一)技术方案 (2) 1.设计方案 (6) 1.1项目概况 (6) 1.2污泥干化及焚烧工艺 (6) 1.2.1污泥干化加热方法: (7) 1.2.2污泥干化的热源 (7) 1.2.3污泥干化的系统组成: (8) 1.2.4焚烧工艺 (9) 1.3污泥处理要求 (9) 1.4工艺设计依据 (10) 1.4.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1.4.2 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10) 1.4.3 设计原则 (11) 1.5工艺流程及说明 (12) 2.优化方案 (14) 2.1厂址 (14) 2.1.1总图布置 (14) 2.1.2厂区道路和运输 (14) 2.1.3结构设计 (14) 2.1.4厂区道路、大门、围墙 (15) 2.1.5工艺设备优化 (15) 3自动化设计 (22) 3.1自控系统 (22) 3.1.1概述 (22) 3.1.2自控仪表系统方案 (22) 3.1.3中心控制室主站 (24) 3.1.4控制系统软件 (25)

3.2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30) 4主要设备的采购计划安排 (31) 4.1 项目主要设备采购计划表 (31) 5工艺设计 (34) 5.1干化工艺 (34) 5.1.2干化过程 (34) 5.1.6选型计算 (34) 5.2焚烧工艺 (37) 5.2.1工艺设计 (38) 5.3烟气处理工艺 (39) 5.3.1除尘系统 (40) 5.3.2双碱法脱硫 (42) 5.3.3活性炭吸附法脱氮 (44) 5.4灰渣处理系统 (45) 5.5 主要设备一览表 (45) 6.技术经济指标 (47) 7成本概算 (48) 7.1设备投资概算表 (48) 7.2土建投资概算表 (49) 7.3其他费用投资概算表 (50) 8.项目成本估算 (51) 8.1项目建设投资 (51) 8.1.1劳动定员 (51) 8.1.2土建及设备投资概算 (52) 8.3设备投资表 (54) 8.4其他费用部分 (55) 8.5工程总投资 (56) 8.2运行费用估算 (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