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厦门市教育学院中教室政治科王如新

今天的学生的脑与10、20、30年学生的脑有什么不同?

那时可能为了能有一台黑白电视而非常地兴奋,但是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触了彩色电视,会玩电脑,从小接受的是高频转化的电视电脑刺激。过去我们会为一台黑白的电视而高兴,现在很多视觉信息已对孩子引不起兴趣。现在儿童接受的刺激是很不一样的。现在的新的课件引不起孩子视觉上的愉悦。我们当时从小跟姐妹长大,懂得怎样跟同龄人相处,但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人长大,合作协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以前的秋千、木马,虽然不安全,运动刺激的量能保证,现在的器械安全了,但运动刺激减少了。以前吃东西觉得香,现在的孩子接受了很多添加剂,对味觉刺激不敏感,更可怕的是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大家知道,英国有一个时期出现“海豹胎”,就是服用“反应停”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这10、20、30年又改变了多少?有孩子的脑改变的那么大吗?没有。辅助手段改进了,但是很多时候教学环境、教育方式、主要的依据材料却没有实质的变化。所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如家庭或社会提供的有趣刺激少得多。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没有变化。孩子的阈限高了,学校已经不能吸引他了,所以现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厌学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学校的改变是无法赶上家庭的。尤其是政治实行等级后学生更加不重视。所以,我们要改变学校环境,提高学习效益,还是应该思考,如何结合脑发育的规律从软的方面改变教学方式。

下面我们从对脑的具体的研究,来看一下对课堂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脑与情绪

游戏:闭上眼睛想一想,早年的记忆中我们觉得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是关于1+1=2这样理性的事情吗?不是,而是和情绪有关的,让你最痛苦的,让你最开心的,最感动的。

影响生存的信息

产生情绪的信息工作记忆

新学习的信息

情绪的信息很容易被人记住,然后才是理性的信息。只有情绪信息,更容易被人记住,也更能影响一个人。

情绪一旦好了,理性的东西就有很大改变。做教师的,回家后比常人更不易做到控制情绪,因为在学校成为了情绪垃圾桶,回家后情绪不好。孩子的情绪一旦被破坏,很多事情都是无用功。学生不喜欢你的学科了,你用再多力气也是白费。

一个湖北的特级教师的话:“我也是人,我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但是我跨进教室时,我把所有的烦恼留在了后脚,当我全部进入教室的时候,我完全是一个快乐的人了。”

好的老师想一根绳一样,控制着孩子的情绪,情绪控制好了,纪律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一堂好课,看老师对孩子情绪的控制。我去听课常走后门,推开门就可以看到这堂课的质量如何,直接看学生和老师的情绪。

教育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学习者,很多年轻老师无法处理突发事件,情绪乱了,所有都乱。很多老师看到同学窃笑,或是恶作剧的回答,无法很好地处理。

情绪可以引发注意,构建意义并具有自己的记忆通路,没有什么比它与学习的联系更为紧密的了

1.情绪可以帮助理性集中注意力并安排优先顺序

2.情绪可以像数据或者逻辑那样传达信息

3.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自身情绪,而非逻辑本身的支配

启示

1.重视教育者的情绪“启动效应”

2.注重教育者自身情绪情感状态对学习者的影响

3.充分调动两者间的情感呼应

4.关注“情绪智力”

首先,控制好学生的情绪,然后再进行教学和管理

创设培养健康、稳定的情绪智力的氛围,开展有利于情绪智力发展的活动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来自于他的情绪特点,很成功的人情绪智力非常好,能够很好的调控自己。一个初中生的价值观和情绪特点会影响他的一生。好的学校学生的情绪和整个学校的气氛很温馨。

首先应该控制好学生的情绪,才能进行知识的教育。只有打开情绪坚冰的门,才能谈教学上的成功。情绪的大门一旦关上,所有认知、教育刀枪不入。

二、脑与注意

一般老师会认为学生有两种:注意力集中的好学生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问题学生。

人的注意周期是不一样的。中学生的脑兴奋周期比小学生晚一个小时——美国的中学把上课时间推迟一个小时,大大降低了辍学率。青春期的孩子7点到校还没有进入觉醒时

期,所以现在有些地区开始规定,初中生与高中生推迟一个小时到校,睡眠问题成了初中生很大的问题,特别容易犯困,觉得怎么也睡不够。这与褪黑素的浓度有关。所以老师在早晨7点上课,不能进行高难度思维的课程,可以进行一些活动,唤醒他的注意。

睡眠时间与平均成绩的关系----高度相关,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不高,很难提高学习成绩。适宜的睡眠时间对于记忆存储过程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学习者更是如此。大多数10来岁的儿童每晚需要睡眠9个小时。但是许多孩子的睡眠时间达不到这么多。平均睡眠时间可能仅仅为5、6个小时。导致睡眠时间的不足,这就减少了他们的脑加固信息及技巧并将其存储到长时记忆中的时间,这不仅扰乱了记忆存储过程,还可能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如课堂上打瞌睡或变得烦躁不安。问题更大的还有由于疲劳,警觉感降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在任何一个注意时间段里,开始的时候和最后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最集中的。

单元时间内的注意、记忆——在最开始的高效期一时引入新信息(前20分钟),在后十分钟的高效期2进行总结,而在中间的低沉期安排练习等身体的活动。所以在最开始的高效期时最好不要进行交作业的活动,否则给孩子的记忆就是交作业,而在交作业之后讲授的知识的记忆就不那么深刻。

在单元情景分为20分钟一个时间段时,这样说不是让我们的老师上小课,而是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段,比如这节课要有两个重点信息,就要分为两个时间段,先讲授一个信息,然后进行总结;再进行第二个。

●首先教新材料。新的信息和技巧应该在高效期-1授予,因为在这一时间最容

易记忆。学生们会记住大部分这一时间出现的信息。因此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是,所呈现的信息必须是正确的。这段时间不应该被用来考查学生是否某些知识。一位英语老师这样上

脑科学和学习科学

脑科学和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强调基于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和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基础上的学习科学研究。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它们是科学研究的前沿,是人类学习过程的物质基础,更是由于对今日“应试教育”影响还在增长的中国社会来说,没有“硬科学”的支撑,很难在和“应试教育”的较量中取胜,更谈不上为适应未来先进社会教育改革服务。 十余年前,当有关儿童发展的主要研究还未涉及大脑时,几位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就开创了认知神经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过去10年,即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大脑的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这以前在整个人类文明史所积累的成就。现在有许多新方法、新仪器可以用于脑研究,涉及从分子生物学到行为科学的广泛领域,尤其是正电子成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非侵入式成像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可说是一大突破,它们提供了从外面详细观察大脑内部活动的可能。现在,脑科学可以从实验研究中提供有关数据,以证实许多有关学习机理的假设和发现。从这些众多的研究进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初步的结论: 1. 我们的心智(Mind)与肉体(Body)不是分离的,而是和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组织结构、树突结构、突触的树突棘等形态有关,和神经递质有关。它们不仅取决于基因,也取决于经历,特别是学习的经历,并从良好的经历中受益; 2. 发育不仅是一个受生物规律驱动的进化过程,也是能因学习而促成的主动发展过程。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改变着大脑的某些功能。换句话说,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和改组大脑; 3. 研究表明,大脑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可塑性,但有些经历在童年特定敏感时期有极其强大的影响,而其它一些经历影响大脑的时间则可能长得多。 4. 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发育,更要注意儿童的情感的发育。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而不是他们的IQ,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儿童情感的早期发展,和智力一样都深受经历的影响。 认知神经科学和情感神经科学开始对教育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提出一些解释,也许不是最终答案,但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过去数十年中,我们在了解有关脑及其解剖和生理知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而且,这种进展现在已经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影响。1999年,经合组织的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OECD/CERI)设立了“学习科学和脑的研究:对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潜在意义”这样一个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是在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科学家、教育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合作和对话。这种对话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的进展,它可以促进对学习过程新的理解,鼓励有价值的发现,改善教育决策与实践者的知识背景。OECD/CERI从2000年6月到2001年4月,分别在纽约Sackler研究所,西班牙的Granada和日本东京举行了三次高层论坛,专题讨论学习科学与脑研究的问题。今年四月在伦敦召开了第二阶段的开题会。我们中国代表团应邀参加了会议。我们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将参加这一国际性的研究网络。 努力推进“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 “做中学”幼儿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以下简称“做中学”),是在世纪之交,国际上一

脑科学与早教

脑科学与早期教育非常有幸又选上了卢老师的脑科学课,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脑科学与早期教育。 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已取得很大进展,人类对神经发展和脑功能的神经基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学习和记忆等认知行为的脑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神经科学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浓厚兴趣,脑科学与早期教育研究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 生命早期突触发展呈倒U型曲线的研究是由芝加哥大学哈腾罗切尔( Peter Huttenlocher ) 研究组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而得出的研究结果。婴儿出生后不久,神经细胞的突触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在10 个月左右达到顶峰一般持续到2 到3 岁左右,然后开始下降,在10 岁左右稳定在成人水平,由此得出突触发展呈倒U 型曲线的结论。这一研究同时也表明,不同脑区突触连接数量增加的速度是不同的。在正常的生长阶段,这种突触连接大量形成的过程称为突触形成( synatogenesis) ,而突触连接数量减少的过程则称为删除。突触形成与删除都是生长与发展过程中正常而必要的过程。 近年来,“关键期”观点非常流行。此观点可以往前追溯到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90 年代早期儿童教育运动的导火线是纽约卡内基联盟于1994 年4 月发表的报告《起点: 满足孩子的需要》(下面简称《起点》) 。该报告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证明儿童的起点教育非常重要: 孩子在出生之前以及生命初期,大脑的发展比过去所认为的更迅速、更广泛,这段时期大脑的发展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它不仅影响脑细胞的数量以及脑细胞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影响脑细胞连接的方式。此后“关键期”一次开始流行。“关键期假设”主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时期如0-3岁或0-10岁等。在此期间,儿童的感觉和语言等功能发展最快。这个时期的学习将影响儿童的未来发展。而“关键期假设”主要来自对一些动物的研究和相关的脑发展研究。动物和人类出生后不久时突触生长最旺盛,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的修剪和消除等过程。这些研究和其他关键期的相关研

最新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培训材料(1)(1)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专业提升委托培训材料 第九期 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 中国教师杂志社 2014-10-28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对脑投入较大的研究力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研究脑成为最富有挑战性的一个研究话题,吸引了众多领域的各位研究者的注意,愈演愈烈,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且伴随神经影像技术,尤其是脑成像技术,如正电子断层发射扫描(PET)、脑磁图(MEG)、光学成像(OT)等的进步与应用,再加上人们在脑科学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渐地发现脑与教育、教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尽管这一关系如何界定并不是很清晰,但是它也指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大脑,要利用学生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要重视其具有的可塑性,遵循大脑这一复杂系统自身的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更好地掌握学生课堂活动的大脑运作情况,自觉地将脑科学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与刺激,充分利用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大脑关键期,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脑科学 脑科学是探究脑与心智现象、规律的一门科学。大脑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控制人们身体的各项机能,存在学习、记忆、认知、思维、语言等能力,而脑科学研究的主要层面集中在探测、认知、保护、开发与仿造大脑等。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基于大脑的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活动,也就是基于脑的教育,或者基于脑的学习。 20世纪70年代晚期,基于脑的教育出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教育活动中应用相关大脑学习的脑科学研究经验。20世纪80年代早期,列斯力·哈特第一次给出“基于脑的学习”这个词语,将教育分成“与脑兼容的”、“与脑对抗的”两种1。他指出,学校教学的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学校并不清楚突触和神经递质的化学组成,并未将脑看成学习的器官,让教育和环境切合大脑的结构。基于脑的教育,主要指的是认可大脑具有进行意义学习的规律性,教师要按照大脑的自然学习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认识大脑的学习规律,研发适合学生大脑发展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和脑加工相符的学习时机,开发满足脑的教育条件。 二、大脑发展关键期或者敏感期 脑科学和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变成当前教育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明确大脑的运作机理,研究各种教育与学习形式在大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上的主要价值,这会给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各类学习和认知难题的处理提供有效的方式。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大脑发展阶段,具有一系列的发展关键期或者敏感期,这些都可以叫做学习关键期2。这一关键阶段的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育至为关键,也有脑科学研究将这一学习关键期看作是学生个体发展阶段的“机会之窗”。 20世纪60年代,戴维·休伯尔等依据视觉剥夺实验的结论提出大脑发展关键期这一概念3,研究指出,把才出生一段时间的小猴子或者小猫借助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眼皮缝上的话,几个月再打开,就会发现它们不能得到视觉信息,虽然这些动物的眼睛在生理层面正常,并且这些最初被剥夺视觉经验的动物的视皮层的机构也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基于此,休伯尔等指出视觉机能存在发展关键期。而且,众多的脑科学研究者也开始研究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获得了较大进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认为大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存在不同的关键性。一些能力会在大脑发展的敏感阶段易于得到,例如,人们视觉能力的发展关键期是在幼年,而 1雷纳特·N·凯恩,等.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吕林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建华,刘丹.当代脑科学视野中的儿童学习关键期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 3王薇.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让我在这里跟大家谈谈家庭教育。 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新东方这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的发布会,由于时间关系,我直接切入话题,我讲座的题目是“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其实脑科学的研究涉及到三方面内容:怎么样理解脑?怎么样保护脑?怎么样开发脑?早期教育的体制涉及到早期教育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正常儿童早期教育,另一个是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也就是残疾儿童,当然特殊儿童也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和有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儿童,当然也涉及到非早期教育的一些其他问题。我谈两方面问题:一个是脑科学目前在研究方面主要缺哪些成果?也就是对人脑奥秘的解读达到哪一种水平;第二个问题,脑科学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哪些启示。 大家知道人成为万物之灵最重要特点是因为人有聪明的大脑,离开聪明大脑,我们和动物没有很多区别,神奇无比的大脑也就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对脑科学研究应该说是国际性课题,中国从1999年香山会议以后也开始逐步进行脑科学研究,有这方面研究条件的研究所、研究院和大学基本上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华东师大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儿童脑科学研究方面。 脑科学研究到现在为止,人们想解开心智的秘密,实际上离这个距离非常远,也就是说我们刚刚从一个黑箱走到灰箱。但是人们对人脑的奥秘这种科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成为许多科学家追求的目的,主要范围有三点:理解脑、保护脑、开发脑。我们不是借助于神经科学研究,我们的着眼点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外,我们关心人脑的信息活动,人脑的活动之所以几十年来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主要是研究手段的改进,尤其是脑功能成像,能在不破坏脑的情况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原来的研究多半都是静态的,在脑不发生功能情况下进行研究,由于这样一些条件,我们开始能够了解到人的动作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在什么地方。 从1968年到2004年,关于脑功能研究论文数目急速上升,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装3T 脑功能研究设备,我个人负责自闭症儿童脑功能研究。脑功能成像研究,听到一个词,被动的看到一个词,或者什么都没有做,脑子里想到的一个词,内部研讨都可以从脑功能里做出一些区别。从这些研究里面,我们首先肯定了一点,人脑是种系进化的结果,人之所以那么聪明,不是一代、两代形成的,而是种系长期进化的过程,经过六百多万年脊椎动物脑的进

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也影响着人的智力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生理基础,所以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人的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提高其功能。因此,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与脑息息相关的教育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以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以往人们将智力开发的关注点多放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而对学前教育(即0~6岁幼儿的教育)阶段的开发则缺乏重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0~6岁幼儿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和可塑性,所以运用脑发育和脑活动规律对6岁前的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是完全可能和十分必要的。 要开发幼儿的智力,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是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么,智力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按科学所要求的规律行事,才能真正提高开发的效果。智力是指人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这五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智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代表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所以,幼儿教师应当了解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开发幼儿智力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更好地肩负起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任。 1.智力五因素的神经机制及其启示 La Berge提出,人对某一对象的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这三个脑区是:(1)认知对象或者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2)能够提高脑的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3)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它可以选择某些脑区执行注意任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和时间。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人产生注意的生理基础。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至少需要提高大脑内部这三个区域的机能。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理论证实,人的各种感觉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上都有相应的感觉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味觉中枢等等,各感觉中枢在独立地产生相应感觉的同时,在联合皮层的作用下形成了人对事物的知觉。这告诉我们,尽可能多地向幼儿提供感觉信息可以激活更多的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可以提高联合皮层传递信息的效率,从而使之产生更完备的知觉,进而使幼儿形成更好的观察力。 记忆与大脑的额叶、颞叶、小脑、皮层下神经核团如海马、杏仁核、丘脑等关系密切,它们在记忆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记忆类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蛋白质、乙酰胆碱等也起着记忆物质载体作用。长时记忆与记忆保存方式是突触结构的变化在起作用,即记忆的巩固是以引起突触本身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方式完成的,短时记忆则是感觉信息在神经环路上的循环传递。这就是说,记忆是大脑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结果,要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就需要提高幼儿相应的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效能。 思维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关,人的大脑内部存在着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了数目极为庞大的神经环路,每个环路均与某一思维方式相对应。由于神经环路的数目是巨大的,因而人们思维的容量也是巨大的。这告诉我们,挖掘大脑的潜能,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人为地增加外界刺激,以激活这些神经环路。 2.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幼儿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时期或者叫敏感期,在此期间,幼儿的各项智力因素发展最快。如,2岁半左右的幼儿其计数的能力开始萌芽;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开始有了规则意识;3岁半左右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3~4岁左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学指导 厦门市教育学院中教室政治科王如新 今天的学生的脑与10、20、30年学生的脑有什么不同? 那时可能为了能有一台黑白电视而非常地兴奋,但是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触了彩色电视,会玩电脑,从小接受的是高频转化的电视电脑刺激。过去我们会为一台黑白的电视而高兴,现在很多视觉信息已对孩子引不起兴趣。现在儿童接受的刺激是很不一样的。现在的新的课件引不起孩子视觉上的愉悦。我们当时从小跟姐妹长大,懂得怎样跟同龄人相处,但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人长大,合作协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以前的秋千、木马,虽然不安全,运动刺激的量能保证,现在的器械安全了,但运动刺激减少了。以前吃东西觉得香,现在的孩子接受了很多添加剂,对味觉刺激不敏感,更可怕的是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大家知道,英国有一个时期出现“海豹胎”,就是服用“反应停”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这10、20、30年又改变了多少?有孩子的脑改变的那么大吗?没有。辅助手段改进了,但是很多时候教学环境、教育方式、主要的依据材料却没有实质的变化。所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如家庭或社会提供的有趣刺激少得多。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没有变化。孩子的阈限高了,学校已经不能吸引他了,所以现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厌学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学校的改变是无法赶上家庭的。尤其是政治实行等级后学生更加不重视。所以,我们要改变学校环境,提高学习效益,还是应该思考,如何结合脑发育的规律从软的方面改变教学方式。 下面我们从对脑的具体的研究,来看一下对课堂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脑与情绪 游戏:闭上眼睛想一想,早年的记忆中我们觉得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是关于1+1=2这样理性的事情吗?不是,而是和情绪有关的,让你最痛苦的,让你最开心的,最感动的。 影响生存的信息 产生情绪的信息工作记忆 新学习的信息 情绪的信息很容易被人记住,然后才是理性的信息。只有情绪信息,更容易被人记住,也更能影响一个人。 情绪一旦好了,理性的东西就有很大改变。做教师的,回家后比常人更不易做到控制情绪,因为在学校成为了情绪垃圾桶,回家后情绪不好。孩子的情绪一旦被破坏,很多事情都是无用功。学生不喜欢你的学科了,你用再多力气也是白费。 一个湖北的特级教师的话:“我也是人,我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但是我跨进教室时,我把所有的烦恼留在了后脚,当我全部进入教室的时候,我完全是一个快乐的人了。” 好的老师想一根绳一样,控制着孩子的情绪,情绪控制好了,纪律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一堂好课,看老师对孩子情绪的控制。我去听课常走后门,推开门就可以看到这堂课的质量如何,直接看学生和老师的情绪。 教育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学习者,很多年轻老师无法处理突发事件,情绪乱了,所有都乱。很多老师看到同学窃笑,或是恶作剧的回答,无法很好地处理。 情绪可以引发注意,构建意义并具有自己的记忆通路,没有什么比它与学习的联系更为紧密的了

具身认知与教育神经科学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具身认知与教育神经科学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摘要: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具身认知和教育神经科学逐渐被研究者们重视起来,根据具身认知和教育神经科学的观点,身体感知和大脑神经对学习和认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指出了关于神经方面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并阐述了对儿童教育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具身认知教育神经科学儿童教育 随着认知科学和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脑科学的研究热潮席卷全球,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脑科学的研究。脑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正深刻的改变着人类对脑的认识,并将引发与人自身的健康与发展相关的医学、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生活领域。 1 具身认知的主要内容 所谓具身认知指的就是:“认知和心智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同身体的物理属性相关。不仅脑神经水平上的细节对认知过程有重要影响,身体的结构、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也对高级认知过程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等高级心理过程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1]认知、身体和世界构成了有机的整体。这就是具身认知的基本涵义。 2 教育神经科学的内涵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度整合,提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践行科学的教育实践的、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2]该学科关注儿童发展、语言获得、思维、推理等多种技能与知识学习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对教学最佳起始时间的确定、学习动机、创造力的形成等不同学习领域的学习具有重要启示。 3 教育中流传的一些“神经神话” 3.1过了关键期,脑将错过学习的机会 这种神经神话的观点认为,学习存在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受到相应的刺激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错过关键期儿童将无法通过学习获得某一能力。经分析,此研究证明的是人和动物的感觉运动系统方面存在着关键期,但感觉运动系统的研究与儿童早期教育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由此来直接类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3.2莫扎特效应 “神经神话”的观点是:莫扎特音乐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事实上,“莫扎特实验”证明的是,当大脑的某些区域处于理想状态时,可

脑科学基础与教育1

脑科学基础与教育 脑科学1(综合) 单选题: 1. 中枢神经系统中,哪个结构是机体重要的生命中枢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脑干 2. 帕金森症是由于大脑黑质部位的哪类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的? A.多巴胺能 B.胆碱能 C.古氨酸类 D.γ—氨基丁酸 3. 静息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是 A.Na+内流 B.Cl—内流 C.Ca2+内流 D.K+外流 4. 关于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阈下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低 B.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大 C.随传导距离增加动作电位幅度递减 D.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和时程不同 5.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的形成是由于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K+内流 6. 动作电位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时,其幅度 A.逐渐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7.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 A.Na+通道开放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钠泵激活 8.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 A.Na+通道开放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钠泵激活 9. 关于动作电位的跳跃式传导叙述,错误的是 A.是兴奋在有髓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B.局部电流发生在相邻的郎飞结之间 C.传速快,耗能多 D.呈双向性传导 10. 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分布的区域是 A.视神经乳头 B.黄斑 C.中央凹 D.视网膜周边部 11. 声音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A.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12. 与色盲有关的是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13. 神经末梢兴奋与其神经递质释放之间的耦联因子是 A.Na+ B.K+ C.Ca2+ D.Cl— 14.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在 A.胞体 B.树突始段 C.轴突 D.轴突始段 15.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 D.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16. 脑内多巴胺主要由哪一部位合成 A.尾核 B.苍白球叶 C.壳核 D.黑质 17. 下列指标中最适用于检测睡眠深度的是 A.呼吸变化 B.脉搏改变 C.血压变化 D.唤醒阈或脑电 18. 慢波睡眠的特征是 A.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B.生长素分泌减少 C.对促进生长、体力恢复有利 D.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19. 与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C.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D.乙酰胆碱、多巴胺和5—羟色胺 20. 关于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所有感觉传入纤维的换元站 B.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C.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 D.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 投射系统 21. 关于脊休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B.血压下降,外周 血管收缩 C.发汗反射亢进 D.大、小便失禁 22.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 A.交感神经中枢 B.副交感神经中枢 C.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D.交感 和副交感神经中枢 23. 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脑桥 B.延髓 C.中脑 D.丘脑 24. 损伤下述哪一结构,动物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A.下丘脑外侧区 B.下丘脑腹内侧核 C.下丘脑乳头体核 D.下丘脑前区 25. 谈论杨梅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非条件反射 D.自身调节活动 26. 一般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重量 B.运动功能 C.感觉功能 D.语言活动功能 27.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能形成条件反射 B.有第一信号系统 C.有学习记忆能力 D.有第一 和第二信号系统 28. 与学习和记忆机制有关的结构主要是 A.蓝斑核 B.脑干网状结构 C.海马 D.中缝核 29. 习惯化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学习 A.联合型学习 B.非联合型学习 C.经典条件反射 D.操作式条件反 射 30. 若中央前回底部前方的Broca三角区损伤,可导致 A.运动性失语 B.失写症 C.感觉性失语症 D.失读症 31.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的叙述中,错误是 A.结构的完整性 B.功能的完整性 C.单向传导 D.相对不疲劳性 32.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 A.修复和再生能力 B.绝缘和屏障作用 C.产生动作电位能力 D.维 持合适的离子浓度作用 33. 关于脊休克发生时脊髓反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反射消失 B.是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所致 C.反射恢复过程中,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复杂的反射后恢复 D.反射恢复后,屈肌反射和发汗反射往往减弱 3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脊休克的表现 A.大、小便失禁 B.外周血管扩张 C.断面以下脊髓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降低 D.发汗反射消失 35. 下列对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有交叉的性质,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 是双侧性的 B.功能定位总的配布是倒置的,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配布为正的 C.肌肉的运动越精细、越复杂,其代表区越大 D.人工刺激所引起的肌肉运动反应为协同性收缩

脑科学与外语学习策略

由词来产生相应的概念。二、大脑两半球言语机能特点与外语 学习策略 语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活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84年以后的惯用提法是“心理——最终是大脑”,把心理称为心理/大脑。把语言学视为一种心理学,最终是生物学,是研究人类这一最高等生物大脑机制的科学。实验证明,人类的语言主要由大脑的左半球承担,它承担言语的接收、分析、理解、加工、储存、生成、表达等功能,是依靠语言为主的分析、判断和抽象概括的中枢,是科学脑,俗称“智能脑”。大脑右半球以形象思维为主,是直觉思维的中枢,是艺术脑,也称“情感脑”。相比之下,大脑右半球的言语功能薄弱,它们既具有各自相异的重要机能,又有互为补充的内在联系。但科学家们预言,两脑相比,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实际上,中国人在汉语学习时,右脑就积极地发挥着作用。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使中国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左右脑同时并用,产生双脑效应优势。外语教学的改革要设法开发右脑参与学习的巨大潜能。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发展和使用的神经学基础,力图构成大脑支配说和听过程的模式”(David Crystal,1983)。在了解学生如何学习外语,哪些因素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促进或阻碍学习,教师就可以从心理学上充分把握。调动学生两半球的某些行之有效的优势或侧重化的范畴, 培养学生对外语的逻辑思维理解和形象思维感知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外语学习策略试图在刺激或训练学生不同的神经言语传导径路反面有所突破。 1.在外语教学中探求开发右脑参与学习的巨大潜能。可试用以下方法:1)想像法:表象联想可使需要经过左脑才进入右 脑科学与外语学习策略 李春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450001 脑科学的研究进展与人类进步是紧密相连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人脑潜能的丰富性、无限性和可开发性,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坚实科学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运用脑科学的知识来探索学习方法,尤其是第二语言的学习。 一、脑神经工作原理与语言习得 高度综合性的脑科学研究将成为本世纪的主导科学。我们对大脑发育和活动规律等有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如今,脑的总体工作原理至少在以下几点是比较确切的:1脑的基本运作主要是在分立的脑区进行。2神经信息的处理兼有串行和平行方式。3在神经网络中,不同信号单元通过交互方式相联系,并进行相互作用。4 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是由广泛分布的神经元网络来实现的。语言信息的处理主要通过三群相互作用的神经结构进行。第一群包括左、右半球众多的脑区,对机体和环境的非语言性相互作用形成表象,脑对这些表象进行归类,在分类基础上形成另一水平的表象,直至形成概念。第二群主要在左半球,形成音素、音素组合和词的句法规则的表象。这些系统把词集合起来,并形成句子,或对听到、看到的语言信号作初始处理。第三是中介性的,主要位于左半球,它能由概念来激发词型的产生,或 脑的信息,从一开始就直接记忆在右脑里。2)大声法:对声音和韵律的加工主要是右脑的功能,大声的言语刺激可强化右脑对言语活动的参与。3)强化学习法:可使左脑里的信息变得重要而向右脑传递。4)音乐入静冥想法:利用轻音乐、心理暗示或冥想,可使身心入静,从而诱导右脑活跃。5)活动表演法:是左肢动觉法可使右脑兴奋。 2.发挥情感脑对智能脑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在保持原有智能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强化情感脑, 优化智能脑与情感脑的协同作业。通常所说的“智商”和“情商”就是对“智能脑”和“情感脑”水平高低的测量。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成分,如需要、兴趣、动机、情绪、情感等与情感脑密不可分。离开了情感脑参与的学习活动,会变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容易疲劳,记忆不牢。外语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脑对智能脑的积极促进作用, 使英语学习趣味化和游戏化。 3.在保持原有大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小脑潜能,优化大小脑协同作业。大脑(有人泛称大脑皮层)是人所具有的智能中心。研究发现,大脑是用映像、概念或观念之类的东西进行认识、思考的中枢,其最大特点是具有智能性和创造性。小脑是指本能脑,是用身体进行记忆的中枢,其最大特点是具有适应性,分管塑造大脑活动的模型、反射行为、动作调控、技能熟练、自动化、无意识化、类型化、控制误差、迁移等。最近研究发现,小脑在说话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小脑协调教育能有效地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减轻学习负担。外语教学过程中,激活小脑参与大脑学习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模拟交流及实地与外国人交流。在活动中学英语,不仅可激活右脑,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语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 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牢记所教的知识,可脑中主管长时记忆的两个结构体(海马体和边缘系统)竟然坐落在脑中的情绪区域。这便使问题变得非常有趣了!明白了情绪和认知学习及认知记忆之间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彰显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人生事例(贝多芬、霍金),树立可供学生汲取教益的榜样,学生只要努力并为此甘冒风险就要褒奖。 当表彰成就时,务必强调激励学生努力的内在动机,不必以糖果等为奖赏,而是要学生体味成就感和让学生形成积极地自我概念。 1.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提出创建假说这种探索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培育日益明智的大脑。 例如:地震了,我们有什么方法保护自己?让小朋友们提出来,然后通过实践判断他们的想法是否有效。 2.将运动融入学习————少坐多动,健体即健脑。我们坐下不动20分钟后,血液就会淤积在臀部与足部。只要起身走动一下,不消一分钟超过15%的血液就会回流到脑部。 《地震来了我们不害怕》分情况进行地震逃生自救演习。让学生们走出教室。 数学加法:组织学生们到运动场抛两个色子,点数相加学生抢答,答对的人得到抛色子的权利。 3.让学生在时过境迁中自学:提前学,经常学,到处学。旧貌:知识是时间和环境的生成物。生活时空可以成为学习时空。 例如: 《认识时钟》:上课前一个月在教室前面挂一只时钟,每天上课前有意识的问: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到“这节课上了多长时间了”。等到上这节课时就会很轻松。 《认识左右》:每次在课堂举手时要求举左手或举右手。

课堂教学的程序: 1.设定目标,提供反馈。课前设定清晰的三重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助于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反馈可 以调整学习方向。示、问题、引子开讲新课和强化教学内容。课前确定方向用问题和引子唤起学生的记忆。(课前播放几分钟动画片,或者经久不 衰的电视栏目以引入课题,或者设置一个情景导入课题。)注意上课前播 放视频前,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会抓住重点。提问:“同学们以前怎么做的?以后怎么做?”。例:观看《三只小猪》,小猪的草房子和木头房子房子被狼吹垮了只有石头房子没有垮,小朋友思考:如果让小朋友帮小猪盖房子,你们会给它盖什么房子?需要哪些东西? 2.以非语言的方式(绘图工具、身体语言)表达内容,给多元智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猴子下山》 3.问题设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若A答对了而B没有答对。夸奖A上课认真,鼓励B要像A一样认真听老师讲课。让学生体会成就感。(注意夸奖用词,避免用聪明,你真棒;多用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听的很认真。后者为内在的不稳定因素,使其他同学明白只要认真努力自己也能答对)。 诊断学生的行为的是非,在需要矫正时——>给出一个积极反馈:先表扬然后提一个小小的改正建议,要是怎么样就完美了。 4.布置作业,安排练习。重复演练技能有利于技能的牢固掌握。给学生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每节课布置“一分钟作业”——概述当节课的学习内容。课堂结束后进行学习总结(每节课结束做一个小总结)。 5.放学前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总结不一定是分段落的短文,可以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当天学习的五个概念。 6.批改作业时既要给评分,更重要的是评语:“你的准确很高,要是书写能够更公整就更好了。” 7.促进合作学习。建立学生之间的积极地相互依存性。

脑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也影响着人的智力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生理基础,所以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人的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提高其功能。因此,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与脑息息相关的教育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以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以往人们将智力开发的关注点多放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而对学前教育(即0~6岁幼儿的教育)阶段的开发则缺乏重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0~6岁幼儿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和可塑性,所以运用脑发育和脑活动规律对6岁前的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是完全可能和十分必要的。 要开发幼儿的智力,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是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么,智力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按科学所要求的规律行事,才能真正提高开发的效果。智力是指人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这五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智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代表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所以,幼儿教师应当了解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开发幼儿智力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更好地肩负起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任。1.智力五因素的神经机制及其启示 La Berge提出,人对某一对象的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这三个脑区是:(1)认知对象或者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2)能够提高脑的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3)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它可以选择某些脑区执行注意任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和时间。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人产生注意的生理基础。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至少需要提高大脑内部这三个区域的机能。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理论证实,人的各种感觉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上都有相应的感觉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味觉中枢等等,各感觉中枢在独立地产生相应感觉的同时,在联合皮层的作用下形成了人对事物的知觉。这告诉我们,尽可能多地向幼儿提供感觉信息可以激活更多的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可以提高联合皮层传递信息的效率,从而使之产生更完备的知觉,进而使幼儿形成更好的观察力。 记忆与大脑的额叶、颞叶、小脑、皮层下神经核团如海马、杏仁核、丘脑等关系密切,它们在记忆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记忆类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蛋白质、乙酰胆碱等也起着记忆物质载体作用。长时记忆与记忆保存方式是突触结构的变化在起作用,即记忆的巩固是以引起突触本身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方式完成的,短时记忆则是感觉信息在神经环路上的循环传递。这就是说,记忆是大脑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结果,要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就需要提高幼儿相应的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效能。 思维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关,人的大脑内部存在着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了数目极为庞大的神经环路,每个环路均与某一思维方式相对应。由于神经环路的数目是巨大的,因而人们思维的容量也是巨大的。这告诉我们,挖掘大脑的潜能,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人为地增加外界刺激,以激活这些神经环路。2.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幼儿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时期或者叫敏感期,在此期间,幼儿的各项智力因素发展最快。如,2岁半左右的幼儿其计数的能力开始萌芽;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开始有了规则意识;3岁半左右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3~4岁左右的幼儿的观察能力开始形成;4岁半左右的幼儿开始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5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掌握数的概念,抽象运算及综合数学的能力开始形成;5岁半左右的幼儿开始掌握

脑科学视角中的幼儿园主题式教学活动价值探析

脑科学关于儿童大脑生长、儿童早期发展与环境经历的研究为提升和审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从脑科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并从环境的提供、儿童个体经验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网络等几个角度阐述了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所蕴含的价值。 关键词脑科学儿童主题式教学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脑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对正常人进行某些无创伤的脑研究,这些脑研究更多地集中到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身上,这就为我们了解儿童学习的脑机制、儿童早期认知、语言、和情感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这些研究一方面为进一步拓展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视野、提升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的成效提供了指导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作为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基础,以及应用具有科学性、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早期教育活动和审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脑科学研究视角下幼儿园主题式教学活动的分析 当下幼儿园开展实施的主题式教学,从其发展与变革的渊源来看,与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倡导的单元教学、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幼儿园综合主题课程实践,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幼教领域开展的整合课程等都有密切的关联,也可以说是从这些变革的实践活动中孕育出来的。虽然这些名称表述方面似乎有所差异,但在组织设计思路方面基本上都坚持一种取向,就是通过有机的组织和运用具有某种内在关联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主题或者中心领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把这类活动称为“主题式教学”。在我国的很多幼儿园和其他儿童教育机构中,主题式教学运用得也比较多。 脑认知功能的模块说(module)理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主题式教学是一种比较适宜儿童早期学习的教学方式。脑认知功能学说认为在认知功能上,人脑是由高度专门化的、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模块理论认为人脑所形成的功能模块是一种快速、特异的信息过程。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形式组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能力是大脑中许多离散分布的特异区域功能的产物。它强调了人脑运作的整体性;而不是对脑功能的静态、局部活动的关注。 此外,现阶段的脑科学研究表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大脑的发展,幼年时期神经元网络的生长和复杂化对儿童知识的建构至关重要。大脑模块组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和性质。大脑的可塑性为影响其发展的多种多样经历创造了各种机会。主题学习能协助儿童创造“模块”与“联结”,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模块化,以促进其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迁移到另一个情境。这种活动内容的组织和安排符合脑的学习规律,能够为大脑提供比较系统的、有序的和生动的刺激。 从脑科学研究及其对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影响看,儿童教育者更多的是需要把脑结构与认知功能,认知功能与教学目标、教学结果连接起来,并把它们与儿童的具体学习经验,或者是与儿童早期的经验与突触发生和突触修剪的速度、持久性以及结果等综合进行考虑。儿童在很早——他们有过多的突触、脑活动处于巅峰时期——就具备学习很多东西的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注意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为了促进儿童把学习知识相互联结起来,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主题式教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主题式教学活动蕴含的价值解析 (一)主题式教学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沉浸”的环境和多感官参与活动的机遇 每个复杂的事件都在大脑中储存着信息,并把正在学习的与学习者其他有关经验、过去获得的知识、未来行为联系起来。对教育者而言,要把活动的基本关注点放于拓展儿童接触内容与情境方法的数量与质量上,教育者要注意这个事实:儿童总是对沉浸其中的复杂的整体情境做出反应,也就是为儿童设计和编排如同生活一样的、丰富的、适当的经验,确保儿童以增强意义提取的方式加工经验。对儿童而言,这种主题氛围中的学习能够容忍他们积极的不确定性,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心得体会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心得体会当我翻阅起这本书时,才发现原来教育与我们的大脑竟然如此相关,明白了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背书,明白了孩子为什么喜欢现代电子?更明白了如何让孩子记住所学知识。书中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如何将神经系统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场合,谁能对大脑了如指掌,谁就越容易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业绩。 人脑各部分机能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海马对巩固学习成果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将操作记忆中的信息通过电讯号转换成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原来自闭症的儿童是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缺陷。水对脑活动的顺利进行也非常重要,因此早餐尤其重要。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经常说今日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已经大相径庭,学生的学习劲头今不如昔,看上去三心二意,无精打采,而玩起电子产品却是两眼放光,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其实一方面原因是以前的家庭中非常安静,父母与孩子多交谈,爱读书,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另一方面现在社会光怪陆离,五彩缤纷,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儿童大脑面对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已经改变其功能与结构以容纳环境中不断涌现的刺激。一旦小脑袋瓜对这些变化习以为常,就更加索奇寻异,即所谓“尝新”。所以我们老师就要根据这些,因势利导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为了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将多种技术用于课堂,因为我们深知,今日的学生之脑会随着日新月异的环境而不断变化。必须再次审慎地思考,应该怎么改变,来适应和维持新脑的兴奋点。既然我们能不断地扩展关于今日的新脑及其学习机制的科学知识,也就一定能决定如何利用这种新知来恰到好处地改变课堂。 班里有几个孩子好动,喜欢搞破坏,就连走路队,做操,也要伸手打别人一下,课堂上更是一刻不得安宁,不是突然发出怪声,就是趁老师转身板书不注意时候,偷偷地把鼻涕摸到别人桌上。实在让人头疼,家长也是无奈。实在无奈,寻找医生,后来诊断是儿童多动症,与脑内儿茶酚系统功能不足有关。因为神经细胞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缺陷影响功能调节,妨碍信息传递,削弱自制能力而导致活动过多、注意障碍和学习困难等。脑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索、多巴胺、羟色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 然而那时我就在想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常识,我们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决定人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