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教育:新趋势与新理念

当代教育:新趋势与新理念

当代教育:新趋势与新理念

2018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内容总结(个人笔记)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5 第1节教育的发展5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6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7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7 第2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8 第3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8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9 第1节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9 第2节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9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9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0 第1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0 第2节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11 第3节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11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2 第1节教师12 第2节学生13 第3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3 第六章当代学习理论14 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14 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15 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5 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16 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元智力理论16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17 第1节课程理论的发展17 第2节课程结构18 第3节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9 第4节我国当代课程改革19 第八章当代教学理论20 第1节教学与教学理论20 第2节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1 第3节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21 第4节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22第5节情感教学理论22 第6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3

第九章当代教学策略23 第1节教学策略概述23 第2节教学设计策略23 第三节教学实施策略24 第四节教学反思策略25 第十章当代学校德育25 第1节道德、品德与教育25 第2节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实施德育的两大途径)26第3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26 第4节体谅模式(英国麦克费尔首创)26 第十一章当代教育评价27 第1节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27 第2节学生评价28 第3节教师评价29 第4节学校办学水平评价29 第十二章当代学校管理29 第1节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30 第2节教师管理30 第3节班级管理31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31 第1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31 第2节教育的经济价值32 第3节教育资源的利用33 第十四章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34 第1节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 34 第2节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34 第3节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 35 第4节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35 第5节中国教育的民主化35 第十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36 第1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36 第2节教育中的科学成分36 第3节新科技革命与教育37 第十六章教育与文化37 第1节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37 第2节学校文化37 第3节教师文化37 第4节学生文化38 第5节班级文化38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第一章先秦文学 第一节《诗经》 一、《诗经》的概况 1、《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经》被正式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唐代,《葩经》。 2、《诗经》中的作品共305篇,按风160、雅105、颂40来编排,另有“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仅存篇名无诗,一般认为是有声无词的笙曲。所收作品大约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3、《诗经》的编辑 A、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俗“---《孔丛子?巡守篇》采诗的目的: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B、删诗说:汉人认为《诗经》305篇是经过孔子删定的。(不合理) 4、诗经的流行与研究:《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诗经》的内容 1、周族史诗P4 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记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史实;《公刘》记述了周族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地迁往豳地发展农业,开始定居生活的历史;《绵》写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往岐之周原,创业立国,设置官司、宗庙,建立政治机构;《皇矣》歌颂文王之祖太王、王季的美德,并描述文王伐崇伐密的胜利;《大明》记述王季娶太任生文王,文王娶太娰生武王,再写武王牧野大战,伐纣灭商。记录了自先公先王壮大部落到武王灭商建国的整个历史。 2、颂歌和怨刺诗P5 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的“美刺“的传统,也就是“颂美”和“怨刺”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怨刺又称变风和变雅,是王道衰落、礼乐崩坏的产物)颂歌的作品有《大明》、《丰年》,怨刺的有《魏风?硕鼠》 3、婚姻爱情诗P7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解析

产品语义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未来代步工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指导教师:田维飞 班级: 12020241 学号: 1202024131 姓名:魏卓群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概述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 构成 系统结构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 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 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当代教育新理念 全书简要(一至三章)

当代教育新理念全书简要(一至三章) 当代教育新理念全书简要(一至三章) http://www.doc88.com/p-0833********.html 《当代教育新理念》 导学提纲引论——基础教育价值上的科学基础观(详见2—7页)1.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从未来而不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规定基础教育的“基础”之含义,要求中小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就是对基础教育“面向未来”的最基本的界定。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教育肩负起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新使命。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选择、获取和吸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2.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这里所说的“全面”,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片面”而言的,是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几个方面,真正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稳固的基础。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应通过具体活动开展学习指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础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应培

养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智能;应磨练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情趣;应使学生保持和增强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理解基础教育,我们应把那些最具迁移性、生长性,真正属于“基础”的东西作为学生的“精神养料”,而把那些非基础的东西剔除出去,保证“基础”的适度。3.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为了消除现行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在中小学教育价值观中注重学生生命主体性发展,就是要使每一个教师都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工作直接面对生命主体,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的发展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些方面或部分的片面发展。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能取得成效。若离开学生本身的积极活动,教师的一切努力终将化为泡影。4.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教学理念集锦简短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教学理念集锦简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在当今世界上,英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把英语当做母语的国家最多,第二语言是英语的人数也最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体会到了英语的独特魅力。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用最现代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当代的英语教学,是值得每名教师深刻反思的。 反思一:更新教育理念,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需要辅助工具。从最初的一支粉笔到后来的图片卡片,再到现在的电子词典、电脑,英语的教学手段实现了质的蜕变。电脑的普及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往往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现在电脑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教师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课前设计、制作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贯穿于其中;而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这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反思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同步进行。对于英语的初学者来说,了解西方人的一些禁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见面的招呼语经常是“你吃饭了吗?”但在英美等国家,这会被认为是窥探对方的隐私。同时,对方的身高、体重、年龄、收入等信息也都是禁忌的话题。中国人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通常是请客吃饭的人为所有的宾客买单。但在国外,则常常是自己只为自己付账。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结冰”。而若在美国,听到别人说freeze,则表示“站住,不许动”!在汉语中,老鼠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而在英语中,老鼠却代表可爱。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都与汉语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要适当地对这些不同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归纳。 反思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答: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2.教育功能的类型? 答: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5, 3.教育的个体功能? 答: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正向空能 答:1.教育文化的保存功能。2. 教育文化的选择功能。3. 教育文化的融合功能。 4. 教育文化的创造功能. 5.教育目的的定义 答: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6.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边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据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7.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答:1,社会的依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理性与有限理性问题2,人的依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需要。 8.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答: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3,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与课堂的组织环境。 9.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6,相互影响。 10.教育专业化的特点及内容 答: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通过专业训练和终生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当代教育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定义和研究范围”。该书是在AECT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的新看法。根据这个定义,作者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作出了新的界定。1994年的“美国教育媒体与教育技术年鉴”对该书给予了较当代教育技术学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是比较符合当前的世界潮流,也是比较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实践”。 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其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则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策略的制定(教案策略中又包含教案活动程序和教案方法等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教案系统与教案信息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案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案过程的开发研究。 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规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为此应及时对教育、教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照规范要求(标准>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个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方法、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机构,而这些教育技术界才有人指出,该定义已经过时,需要进行修改。仔细分析77年的老定义,不难发现它与94年的新定义之间有以下几点明和方法等);而新定义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换句话说,老定义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

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体系,因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为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优化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其着眼点是既重实际应用又重理论研究。 概念是比较笼统、比较抽象的,既不能为教案设计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不能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指明方向。而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它有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之分。人类资源包括教师、辅导员和学习小组;非人类的学习资源模式)。在新定义中用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概念取代比较笼统、抽象的人类学习概念,对于教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的设计。忽视教案模式的教案设计是不完整的、不可取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要求的。这样,就不仅为教案设计提供了全面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与实质,因而更全面、更深刻。这表明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已逐渐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育技术本身 的启迪与教益,从而对推动我国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因此主要涉及的是“人”<学习者);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主电教工作者无关。少数地方的教育领导部门也持有类似的看法,致使个别地方的电教馆等同于仪器设备供应站,未能在教案改革中发传统的只管物不管人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投身到学校教案改革中去,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帮助各科老师运用好电的,所以学习资源设计一般是指非人类学习资源,即教案媒体和教案环境的设计。多年以来,因为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我国更有甚者,把媒体作更加狭隘的理解,到80年代后期还认为媒体就是<或者主要是)“视听媒体”,把计算机及其它新型媒体均排除在教事业逐步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择,所以教案环境的设计一般是指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案模式的设计。多年以来,因为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育经费短缺,机房建设和设备添置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因为不重视学习过程和教案模式的设计,致使不少花费大量投资建设的机房和建设;购买设备不看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只是互相攀比,盲目追求高档次。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得到纠正,且有愈演认知过程却是活的,重视教案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就可以在一定的硬设备条件下,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教案模式,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启示。 八十年代后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科学委员会考虑到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并于1988年开始实施。该项目持续6年,曾先后组织过多达50次的高级研讨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几AECT年会以及UNESCO召开的亚太地区教育技术专家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集合。它的前身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ARPA提议,其目的是将原有NSFNET的性能升级,并大大扩rnet的主要骨干与基础。 管理的责任,逐步使网络实现私有化。从那以后,这些公司就陆续宣布了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的计划<例如Sprint公司和络传输率相当于每秒传送500页的文本,或是每分钟传送两套大百科全书。而下一步基于NREN的Internet将要把传输速率再提高1000且还在以每月递增用户10%的速率急剧增长。专家们认为,这种增长势头估计会持续到下个世纪初,直至所有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成为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案手段、教案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案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体”国际会议所作的特邀报告中,对基于未来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体制与教案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并通过一个实例对这种通过这种学习掌握一种制作动画的最新技术。根据她原来的了解和同事们的帮助,她打听到国内该领域著名专家的名字(假定是维纳的讨论一样>。苏珊提出几个问题请教维纳,并在维纳指导下做几个用新技术制作动画的作业,然后苏珊把具有新技术特点的软件从向维纳请教或咨询所需付出的费用。在刚才的教案过程中,维纳也可能向苏珊请教或咨询某些他所关心的问题或信息,若有这种情况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人既是学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在你工作或学习感到疲劳时,可以从电影资料库中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案模式。这种教案模式是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的,不论是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复 习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一章先秦文学 第一节《诗经》 一、《诗经》的概况 1、《诗经》在先秦时期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经》被正式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唐代,《葩经》。 2、《诗经》中的作品共305篇,按风160、雅105、颂40来编排,另有“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仅存篇名无诗,一般认为是有声无词的笙曲。所收作品大约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3、《诗经》的编辑 A、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俗“---《孔丛子?巡守篇》采诗的目的: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B、删诗说:汉人认为《诗经》305篇是经过孔子删定的。(不合理) 4、诗经的流行与研究:《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诗经》的内容 1、周族史诗P4 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记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史实;《公刘》记述了周族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地迁往豳地发展农业,开始定居生活的历史;《绵》写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往岐之周原,创业立国,设置官司、宗庙,建立政治机构;《皇矣》歌颂文王之祖太王、王季的美德,并描述文王伐崇伐密的胜利;《大明》记述王季娶太任生文王,文王娶太娰生武王,再写武王牧野大战,伐纣灭商。记录了自先公先王壮大部落到武王灭商建国的整个历史。 2、颂歌和怨刺诗P5 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的“美刺“的传统,也就是“颂美”和“怨刺”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怨刺又称变风和变雅,是王道衰落、礼乐崩坏的产物)颂歌的作品有《大明》、《丰年》,怨刺的有《魏风?硕鼠》 3、婚姻爱情诗P7 婚姻诗,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有情人约会的《静女》、有恋人同歌共舞的、有热恋互赠信物的《溱洧》有野外相遇而相爱的《关雎》、有久别重逢的、有礼教束缚《将仲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氓》等。 4、农事诗、征役诗、爱国诗P9

第三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三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教育质的规定性和教育的基本要素 2.理解教育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过程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我国古代 (一)教育的词源 “修道之谓教”(《中庸》); “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学记》);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中的人生三大乐事: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故、灾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o惭愧)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甲骨文中“教”与“学”的写法及其意蕴。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2.西方 *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 *“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苏格拉底语); *即教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 *“教育的最大秘决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卢梭语);

*教育就在于“依靠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塔洛齐语); *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赫尔巴特语); *“教育即生活”,“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乃是“人的经验的改造”(杜威语)。 (二)教育质的规定性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质的规定性 *(三)教育的定义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主要有三种形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根据一定社会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主要指学校教育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受教育者 *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情况

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情况:1、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许多平行性分支学科和交叉性分支学科,构成了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以分支学科为支持的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2、教育理论异彩纷呈;出现了许多影响广泛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如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3、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1)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都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2)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答:1、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获得个人发展,取得组织的成功,赢得国家的强大,归根到底要靠人的素质,而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2)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2、要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行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这是由政府行为的性质、作用和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决定的。(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3、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校长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3)改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素质教育的几个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算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就有的发展,社会也得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是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主动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 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塑造都、 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 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 课。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是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 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 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 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 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 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 制考试。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 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 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 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 展的手段之一。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这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整天打打闹闹、蹦蹦跳 跳、整天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必然会影响升 学率。这种观点的形成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 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 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的素 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 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这 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 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 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 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 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 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 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 组和运用,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及新思想的产 生,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 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 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 境的应变能力。(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 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 所在。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 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能力。对 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 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 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不仅 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是扼杀学生的 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3)重视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传统教育的根 本区别之所在。在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 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 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 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 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 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 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 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 养和发展。 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的 机会均等。 答: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难 题,大家都能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 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教师都 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机会均 等的学习机会,然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做到。(1)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它的优点是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 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能 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班级授课制也 有明显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既定的制 度、规范、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难以适应教学内 容、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不利于学生 的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尤其突出的缺点是难 以因材施教,因为其他教学面向全班学生,难 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 形成和特长发展。(2)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教学 和个别指导等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 ①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会得 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实现课堂教学公平②压缩 集体教学时间,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照成 学生的个体差异③增添辅导老师,增加师生互 动的机会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同伴互助 如按能力与兴趣分组,各组间公平竞赛合理比 较,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等等。(3)总之,在 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下,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教学 更符合每个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促进教学 过程的机会均等,实现因材施教。 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答: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美育、体 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五育”的相对独立 性。“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各育都有自 己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1)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 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智育是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 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3)体育是使学 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 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 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4)美育是使学 生掌握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 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 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 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五育”之间的联系。“五育”的联系表现在,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 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德 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作用。德育 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 的道德品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2)智 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智 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 能,发展能力。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 智力支持。(3)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 用。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 能。体育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 精力,也可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 品德,还可以塑造健美体态和美好心灵。体育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4)美育在全面 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养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丰 富学生精神世界,形成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 美、创造美的能力。养育使学生在求真、向善、 至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5)劳动 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 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生产技术和技能。劳动 技术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它 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 和桥梁。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散文 一、总论: 文体名,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史传经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者三者兼有。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色有:1、注重实用性。2、强烈的政治性。3、儒家的文学功利观念贯穿散文发展始终。4、文体繁多复杂,通常分为记叙文、论辩文、讽喻文和实用文。 二、先秦散文: 1、综述: 中国古代散文成型的标志是《尚书》,之后古代散文朝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 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诸子散文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战国,属于讨论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 作。历史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官的成果。 2、甲骨卜辞: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记事散文的源头。 3、铜器铭文: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商周时期出现,西周达到全盛。篇幅较长,内容 较丰富。 4、尚书: 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上古历史文献集。大多属于记言散文。一直被视为中国 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5、历史散文: ●春秋: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由于语言精炼, 不宜理解,所以后世出现了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相比《春 秋》,叙事性和文学性更强,善于叙写战争和记述应对辞令。 ●国语: 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有《春秋外传》 之称。 ●战国策:

自行车设计报告

自行车设计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姜大 (课程设计时间:2014 年11 月——2015年1月) xx大学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产品背景 (3) 3.产品介绍 (3) 4. 系统结构 (3) 5. 品牌调研 (4) 6 .消费人群 (5) 7. 发展趋势 (5) 8. 设计展示 (6)

一、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设计作业,熟练掌握SolidWorks的建模方法,设计自行车是可以充分利用该软件的装配图,实现零件的模拟连接。同时通过课题设计进一步训练设计过程,掌握专业知识。自行车尤其是山地自行车会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使用,面对这样的地形添加减震器就会舒服很多,同时将减震器作为车框架也会提高抗冲击力对自行车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二、产品背景 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会选择一种运动来释放自己,自行车恰好就是这样一种完美的运动。既可以释放压力,也锻炼了身体。自行车在生活中还扮演了环保的角色,是倡导无污染出行的主力。自行车爱好者越来越多,自行车种类也越来越多。 三、产品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四、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分为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

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五、品牌调研 品牌主要有捷安特、永久、美利达、凤凰、喜德盛等一大批高质量自行车生产商。重要的配件生产商有西玛诺、捷安特等。捷安特自行车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标准,开发了很多工艺,拥有一系列技术专利,自行车永远需要的是简洁方便以及框架结构,也是我们了解一目了然的结构,自行车的外形突破在现有生产而非概念设计中仅局限于框架结构以及连接工艺,结构设计的巧妙性、框架素材的形状是主要目标,就仿佛是自行车的设计(人力作用,非电动)已经达到发展的最高峰,再也难以前进一样。但是一旦有了发展,那么就会是在自行车产业中像蒸汽机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育新理念复习提纲

第一章课堂教学的革命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第一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 二、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四、我们到底追求去问题教育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五、冲破观念障碍 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第二节、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一、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二、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 三、牛顿力学可靠吗? 四、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吗? 五、过程教学比结果更重要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是必要的。但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第三节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一、世界是综合的 二、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 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 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个相关的要求: 1、教师综合意识与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 2、培养教师的大学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 野,培养适应综合教学的新教师;3、改进教师在职培 训的内容结构,突破单科进修的固定模式,为教师的 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 第四节、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并不神秘 二、三个案例研究要觉察问题,形成假设,通过实 验,进行验证 三、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1、开放的、非标准答案的 2、需要综合运用知识3与 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学习 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唯计划的。 四、确定课程意识教什么的意识 第五节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 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学会选择性的学习知识, 构建个性化的知识 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 散点教学它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 生,而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 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 补充的知识。 四、不直接回答问答送人以鱼,不如送人以渔,教 是籽不教 第二章学科教育的新视野 第一节反思科学教育 一、科学教育对科学的背离 科学的四个层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知识的特征:1、知识是预设的2、知识被认为都是正 确3、人格化的 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1、被动接受的2、知识学习过 程主要是记忆过程3知识的学习带有强制性。 对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具有的影响:1重结果甚于重 过程2、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3、重教育者对知 识必要性的看法甚于重社会、市场对知识的需要4、 重稳定的知识甚于重新兴的知识 二、科学对科学教育的呼唤 赫尔巴特的四个教学过程: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 授知识;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 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 (作业) 杜威五个教学步骤:暗示――设置真实的情境;问 题――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问题;假设――做出 解决问题的假设;推理――根据假设推导结论;验 证――验证结果并得出结论。 第二节开放数学教育 科学的本质是发现,数学的本质是发明 第三节理解文科教育 一、文科与文科教育 二、文科教育的价值 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 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 精神的过程。 三、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 文科教育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文科教育 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 文科教育是技能的教授,更是生命的对话。 第四节提升美育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一、美育不是德育 二、美育的本质在于培育美的精神 美育不是德育,美育也等于艺术教育获得感受体 验情怀进入境界 第五节把握信息技术教育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功能 改变知识观念、改变学习和教育观念 二、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 智能化、人机互动、知识观念的改变 两个误解1、教学的辅助手段2需要掌握其原理 三、网络时代的教师 使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为人格 第六节走进体育 一、体育精神一种强力的冶炼,冒险精神的培养, 运动习惯的形成 体育不等同于达标训练。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体 育不能仅以安全为前提,也不能延年益寿。体育不是 整饬纪律和处罚的手段。 二、体育上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体现 原始动力的特征:自发性、攻击性、情绪性。体育 是有力量、不规则、争每一、超越的运动,是一种习 惯 第七节感悟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是一种语言教育 二、艺术教育是感悟教育 三、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传情 第三章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 四个特征:知识加速度增长;知识综合化趋势成为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