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扬雄--蜀中大儒

(前53—18)

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

想家两种身份。《汉书·扬雄传》载其“年七十一,天风五年卒。”(下引本传,

不再出注)天凤为王莽新朝年号,五年即公元18年。其生当在汉宣帝甘露元年,为

公元前53年。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

新朝王莽四帝,又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宿。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

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

“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

一、西蜀一廛氓清静事无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雄自序“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

石之储”,

家境接近于贫困线。但若考其远祖,可称得上是王侯世家。本传称:“其先出自有

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处“河汾之

间”,在今山西南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司马叔侯曰:“虞、貌、焦、滑,

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扬为姬姓可以无疑,是周王族支庶。不过,到底扬氏

属于周王哪一支,因时代绵远,后青衰微,到扬雄时已不可考。雄又说:“周

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智)

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乃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据此,扬雄的祖先春秋时

曾自称“扬侯”,晋“六卿”之乱,扬侯受韩、赵、魏的逼迫,举族南迁楚国境内

的巫山地区,似乎扬氏是失利的范、中行、智伯的同党。不过此说有两点可疑,一

是扬氏称侯,不见于史载;二是范、中行、智伯也不是同时被灭,扬氏无由受到牵

连。东汉张衡对此有不同说法:“晋大夫食采于扬,为扬氏,食

我有罪而扬氏灭。”

如此,则扬氏当时不过是晋国的一个大夫,根本没有扬氏称侯这回事。扬氏南

迁也不是由于三家之逼,而是扬食我有罪绝封,逃难南迁。晋灼、颜师古极赞成此

说。扬雄自序家谱容或有为祖先粉饰的嫌疑,“扬侯”也许是当时对有身份者的尊

称,扬雄误以为五等爵的“侯”爵,反有僭越之嫌;但说扬氏出自有封邑的周室子

孙,应当没有疑问,即便是晋大夫,也不影响他的周室血统。

楚汉相争,扬雄的先人们为避战乱,又溯江而上,“处巴江州”,巴郡江州即

今四川重庆。避乱时期扬雄祖先都没有事迹可述,直至其五世祖扬季稍起其家,官

至庐江郡太守。庐江郡在今安徽庐江县。汉武帝元鼎年间,扬季因逃避仇家迫害,

弃官,“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郫即今四川郫县,附近郡邑成都,故本传

又说他是“蜀郡成都人”。今郸县境内犹有扬雄墓、子云亭等遗迹,刘禹锡《陋室

铭》所咏之“西蜀子云亭”即指此。民国《乐山县志》引《名胜志》《屏山县志》

《方舆考略》《蜀水经》说:“子云,江原人。初迁沐川;继迁健为,居子云山,

在键为东南十五里,扬雄故宅在焉;再迁成都金花寺。”并按:“当云:再迁乐山,

四迁成都。”此外,扬雄有《绵竹颂》,今绵阳市又建有子云亭。似乎扬氏入蜀后

曾屡迁其居,踪迹几遍川西各地。

扬季来到郸县,再度成为普通平民:“有田一廛,有室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一廛即一百亩。《》:许行对齐王“愿受一廛以为氓”;晁错《论贵粟疏》说:

“今农夫五口之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可见一廛土地,在地

广人稀的古代社会实在是个小数,仅是战国秦汉时期五口之家维持生计和提供赋役

的起码条件,属于普通自耕农家庭,还够不上“小地主”的水平。杨氏人丁也很单

薄,雄云:“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无它扬于蜀”。在那个重资产、讲族

势的社会里,一个产业甚薄、人丁不旺的普通人家,要在人地生疏的环境里生存下

来,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王充说:“孔墨祖愚,丘翟圣

贤;扬家不通,卓

有子云。”(《论衡·自纪》)正是指的这一情况。

扬雄之时,家道仍无丝毫改观。自序说:“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

又作《逐贫赋》云:“扬子适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

贫且窭。”有人将此赋叙入扬雄晚年,不确。赋明云“左崇山,右旷野”,正是他

隐居于岷山之南,卜处于成都平原之间的情景。此时他穷困潦倒,与乞儿为伍,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餮。”到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地步

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顶风冒雨,亲操耒耜,参加生产劳动:“身服百役,手足

胼胝;或耕或籽,沾体露肌。”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但是,他胸有大志,以圣

人之业自任,不以产业为意,“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对“既贫且篓”

的家道,处之“晏如也”。他一心研读“圣人之书”,非此无所嗜好。如果说西汉

初期的董仲舒是一个“三年不窥园”“志在经传”富而好礼的纯儒的话,那扬雄就

是一位“忧道不忧贫”的君子,是“饭疏食饮水”亦乐在其中的颜回似的“臞儒”。

根据扬雄自述,其为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

不见”。章句是西汉今文经治学特点;训诂是东汉古文经学的特点。扬雄不讲章句,

只究训诂,开创了朴实的古文家风。今文经学者,世守师说,规规以师法章句为意,

不敢越雷池一步;古文家则主张博览泛观,东汉时期的古文大师,如桓谭、班彪、

班固、王充等人莫不“博览群书”,以此为法。可见冲破西汉今

拼命三郎石秀简介 石秀的最终结局

拼命三郎石秀简介石秀的最终结局 人物档案 姓名:石秀 绰号:拼命三郎 星号:天慧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宋朝 人物出处:《水浒传》 出生地:金陵建康 义兄:杨雄 义嫂:潘巧云 上山前职业:蓟州柴贩 梁山职业:梁山步军头领 梁山排名:33 性格:生性耿直,嫉恶如仇 主要成就:混入了祝家庄作内应 重要事件:征讨方腊 追封:忠武郎 石秀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为梁山

一百零八个好汉之一,梁山大聚义后排名第三十三位,星号天慧星。 石秀原本是金陵建康府人氏,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石秀被自己的叔父收养。后来又跟随他的叔父到北地倒卖羊马,辗转北方,不幸的是他的叔父在中途病死,于是石秀就此流落到蓟州,买柴为生。 石秀有一身好武艺,个性爱憎分明,最是爱好打抱不平,他与自己的义兄杨雄便是如此认识。因为石秀这么一个特征,江湖人送外号拼命三郎。 石秀一次在蓟州卖柴火的时候,正好遇见决刑归来的杨雄被一群无赖包围。这些泼皮受张保指使,要将杨雄身上的挂红夺了,给他一个难看。尽管杨雄个人武力出众,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在泼皮的包围下很难施展,因此格外狼狈。 石秀见此,当即便把担上的柴火放下,过去解救了杨雄的难处。此事过后,杨雄认为石秀与自己意气相投,很是有缘,于是两人便在酒店中结拜为异姓兄弟,杨雄还将石秀请去了他的家中。后来因为石秀撞破了杨雄妻子与和尚裴秀玉的奸情,两人杀掉潘巧云等人,最后在时迁的劝说下上了梁山。 三人往梁山而去的时候,途径祝家庄,时迁因为偷了祝家店里报晓公鸡,被祝家庄人抓了。杨雄因为认识李家庄李应的管家杜兴,于是通过杜兴向李应请求帮助。李应答应了救出时迁,后李应被祝家所伤。石秀于是梁山向宋江求助,在石秀冒险潜伏进钟离老人那里探

巴蜀文化简介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文化辐射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而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元代的双流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达到顶点。以成都而论,全年的固定的游乐活动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体出游,并与歌舞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国蜀汉文化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处遗迹。诸葛亮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从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可以陆续拜谒大邑子龙庙、德阳庞统祠、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蒋琬墓、昭化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定军山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们尽可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变化,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南方丝绸之路 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

扬雄方言

《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它比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还要早一百多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的全名叫做《輶(yóu犹)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在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这即是说:周秦时代,每年八月在五谷入仓之时,就由最高统治者派遣一些使者坐乘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考。到了西汉的扬雄,就把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编纂,成为一集,这就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因这个书名太繁,所以人们都简称之为《方言》。作者扬雄(公元前58年——公元18年),字子云,四川成都人(古谓之蜀郡人)。他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前汉书?扬雄传》载:“(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可见扬雄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学出众的大学者。汉成帝时他担任过给事黄门郎。他精于古文字学,尤其擅长于古文奇字。他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仿《史籀篇》和《仓颉篇》作《训纂篇》。他的语言学的代表作——《方言》,也正是模仿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写成的。《尔雅》和《方言》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尔雅》除了诠释“古今异言”之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方俗殊语”;而《方言》也同样是诠释“别国方言”和“绝代语释”。不过,这两部书编辑体例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按照词义不同来归类的。其不同点主要有二:第一,《尔雅》的内容主要是“古今异言/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的内容则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这两部书若能互相配合使用,那就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对于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方言》是扬雄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说,扬雄治《方言》共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凡九千字”,共十五卷。我们所能见到的今本《方言》是晋代郭璞的注本,只有十三卷。…?至于字数,据清代学者戴震的统计却有11900百多字,比应劭所见的本子多出了将近三千字,可见这些字均为郭氏以前的学者所增。扬雄死于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方言》当在此年脱稿,由此可以想见,扬雄也很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编完全书就离开了人世。《方言》所记载的方言殊语所属的区域极为广阔:北起燕赵(今辽宁、河北一带),南至沅湘九嶷(今湖南一带);西起秦陇凉州(今陕西、甘肃一带),东至东齐海岱(今山东、河北一带)。甚至连朝鲜北部的方言也均有所搜集。“它是开始以人民口里的活语言作对象而不以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作对象的”,真可谓“中国语言史上一部…悬日月不刊?的奇书。”(罗常培:《方言校笺及通检?序》)我看罗先生的这个评价是很恰当的。《方言》的释词体例大致与《尔雅》相似,它虽然没有象《尔雅》那样明确地标明门类,但也基本上采用分类编次法。比如第八卷是诠释与动物有关的词:虎、獾、鸡、猪等等。第九卷是诠释与器物有关的词:戟、矛、箭、剑、盾等等。第十一卷也基本上诠释与虫豸有关的词:蜻蛉、蝗螂、蚍蜉、蟒等等。其方式是:先举出一个词语来,然后说明“某地谓之某”,或“某地某地之间谓之某”。比如卷十一释“蝉”的一条说: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 。其大者谓之 ,或谓之蝒马;其小者谓之麦蚻,有文者谓之蜻蜻,……大而黑者谓之(音栈),黑而赤者谓之蜺……。这不仅把蝉的异地异名说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把蝉因大小、颜色不同,其称呼也各异的情况,讲得明明白白。比如我们读孟郊的《征蜀联句》:“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蚻(Zhá札)。”这个“蚻”字一查《方言》就解决了,是指小的蝉而言。这就比《尔雅》那种只用一个词来解释几个乃至于几十个同义词要精密而准确得多。就《方言》记载的内容看,也还包括古方言、今方言和冲破了区域限制制的普通话。 扬雄的解说用语也均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六种:(1)凡说“某地语”或“某地某地之间语”的,都是指各地不同的个别方言。如“箭,自关面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鍭(音侯),关西曰箭。”“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2)凡说“某地某地之间通语”的,是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如“傺、眙,逗也。南楚谓之傺,西秦谓之眙。…逗?,其通语也。”可见“逗”是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3)凡说“通语”、“凡语”、“凡通语”、“通名”或“四方之通语”的,都是指普通话而言。如“腼、饪、亨、烂、糦、酋酷,熟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郊曰腼,徐扬之郊曰饪?嵩岳以南陈颍之间曰亨。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气熟曰糦………熟?,其通语也。”这个“通语”,实指普通话而言。(4)凡说“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的,都是指古代不同的方言。如“假、怀、摧、詹、戾、艐,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假,齐楚之会郊或曰怀,摧、詹、戾,楚语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5)凡是一个地方单举的,它必然是一个单独的方言区域。如“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6)凡是某地和某地经常一起并提的,它们基本上是一个方言区域。如秦晋并提,东齐海岱经常并提,南楚江淮经常并提,宋卫经常并提,梁益经常并提,北燕朝鲜经常并提等等。 从以上这六点来看,扬雄在两千年以前就能用各地区语言的联系与区别的观点来研究语言,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通过他的分析和比较,就能使我们基本上看出秦汉时代方言区域的梗概。 说《方言》是一部很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资料。比如在《方言》卷三中说:“官婢女厮谓之娠。”所谓“女厮”,即指送给使者的妇人(娠),而这种制度在汉前及汉代均有。汉代的统治者对农民是很轻视的,如在《方言》卷三中又说:“儓……农夫之丑称也。南楚凡骂庸贼谓之田儓。”这些称谓,也给后世人研究汉代的阶级关系提供了资料,通过这些语汇资料,也能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 其次,对后人阅读和研究古代史籍及文学作品都有帮助,《方言》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比如我们读《逸周书?王会》时,会见到“鲛瞂利剑为献”一句。那么这个“瞂(fá伐)”字是什么意思呢?只要一查《方言》就解决了。在《方言》卷九中说:“盾,自关而东或谓之瞂。”这就是说,“自关而东”这一地区,有人把“盾”叫做“瞂”。再比如我们在阅读古籍时,经常会碰到“蝾螈”一词,旧《辞源》和新《辞海》等工具书都说这种动物与守宫类似,但始终没有说明何地才称“蝾螈”?而《方言》却说得清清楚楚:“守宫?……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不仅如此,就连秦晋、西夏、东齐海岱、北燕等地对守宫的叫法以及水陆两类的名称也都一一罗列,这真是“求一而得三”。 第三,《方言》是记载古代不同地区的不同语汇,而《尔雅》却是以收集研究古代的同义词为主,若能将这两部书对照起来进行研究,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发现,古代的某些通用语,很可能由于它的词义范围的缩小而演变为后来的方言;而古代的某些方言,也很可能

秦代文学简介

第一章秦代文学简介 公元前辈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帝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公元前辈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宣告秦朝的灭亡 秦虽然国运不长,但在历史上的地位同后来的隋朝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等,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采取严酷的文化政策,如焚书坑儒等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对后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是整个秦代文学不发达,有“秦世无文”之说。秦代文学概况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撰,共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字,兼取众家之思想,内容驳杂。许多故事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曾“布咸阳之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 吕不韦传》。着显示出学术与文章的分离。 2,李斯的《谏逐客书》。鲁迅说“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 斯是秦代文学的唯一代表作家。这篇文章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 因客卿的帮助而成霸业事实,要用人惟材,不能限于一地。所 以,他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 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名其德。”

3.秦代刻石文。多出自李斯之手,在内容上多歌功颂德,在形式 上多四言韵文,是我国最早的碑石文。 4.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永远是文学中最有生命的力量.《汉书》 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说法。如:“声男慎勿举,生哺又脯。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拄”。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 第二章汉赋 第一节概论 一、赋的起源 在“诗经六义”中有风,雅,颂和赋,比,兴的说法。 赋就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本意就是铺陈直叙。 到了战国后期,赋便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第一次以“赋”为名的是荀子的《赋篇》。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二赋的特征 1.“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在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是用来个歌唱的,而赋不能入月歌唱,只能诵读。这时候,“赋”由一个动词演变成表示一种文体的名词。 2.“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大都篇幅较长。 3.“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艺概》。 三.赋的分类 1.骚体赋:产生于汉代初年,还没有脱离楚辞的痕迹。代表作有贾谊 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神乌赋简介

神乌赋简介 1993年2-4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在江苏东海县尹湾发掘了六座汉墓,发掘简报刊布于《文物》1996年第8期,撰文介绍了六号墓出土的部分简牍。其中编号114至133的简牍,是一篇存664字的《神乌赋》——简牍“赋”书作“传”。据同墓所出木牍上面的明确纪年,可知墓主人的下葬时间为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从尹湾汉墓中共出土简牍157件,所载汉字约4万。 《神乌赋》竹简:连云港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简共计21枚,全篇664个字,每枚竹简长23.5厘米,宽0.9厘米,厚0.3厘米,距今2000多年,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汉赋实物。《神乌赋》从正文开始1~5支为编简形式,其后,由于书性勃发,而一气呵成,使编简的形式变为书札。 赋是两汉文学的代表,但流传于今,据近年整理出版的《全汉赋》,完篇或基本完整的,数不过百。根据这些传世的篇章,研究者将汉赋大别作三,即骚赋、文赋、俳谐体赋。骚赋淡藻扬葩,为楚声之遗绪。文赋抵掌而谈,弥纶群言,被纵横家流风,以客主问答为结构形式,发展为代表了汉赋基本风格的骋辞大赋。赋之宫廷化、文人化,即完成于此。有学者特别指出,“赋在屈原、荀况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其中在赋史上影响最大的要算是赋的文人化与宫廷化了。“划归第三类的作品,似乎只有宫廷赋家王褒的《僮约》和《责鬓髯奴辞》两篇。《僮约》虽然旨在惩戒悍仆,却如同《诗·幽风·七月》,以浅白之语,细述家谱四季劳作,“铺排而出以疏野,特诙诡有奇趣”。今《神乌赋》的发现,却昭示了赋史上的另一面,即赋之宫廷化、文人化的同时,它的远源也并未枯竭,而是一道长流,萦回曲折,绵延至唐;则文人的俳谐体赋,亦其来有自业。 《神乌赋》为叙事体,大致整齐的四言句式,押了大致整齐的韵,文字浅近,很少奇字怪字,不是堆垛之形容与铺排,又化经义为文辞,朴野中见儒雅;由哀怨而愤激,温淳中见风力。雌乌的临终之言,凄清婉切;雄乌德哀哀呼号,沉郁悲凉。置于汉赋中,此篇不算长,却又聘辞大赋所未及的委曲婉转之情节。而叙事繁简得中,全篇以对话为主,声容辞气各肖其身份,更别见声香真色。虽未必特存讽喻,却揭出当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图景。“亡乌被反,盗反得完”,深悲深怨,“无所告诉”,“鸟兽且相扰,何况人乎”!忿懑且又无奈的悲呼,较之《鹏鸟赋》、《鸮赋》借鸟禽而谈玄,自抒牢落,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当风味广阔。后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特以锋锐之笔,疾言厉辞,揭出腐朽统治之大奸大恶,而《神乌赋》则用幽咽愤悱的叙事体写出前汉由盛而衰之际小民的怨苦,似已开此批判现实之端了。 四言诗体赋,也见于与《神乌赋》大抵同时的文人创作,如扬雄的《逐贫赋》。与他的名篇《甘泉》、《羽猎》、《长杨》雕瞆缛丽、文辞艰深不同,《逐贫赋》中的对答,颇见生动活泼之趣。如此风格之异,正同于王褒的《洞箫赋》与《僮约》之比较。那么,可否设想,骚赋、文赋、俳谐体赋之外,更有一种如《神乌赋》之类的民间俗赋并行于世,且或近或远、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文人赋的创作?有识之士早在《韩朋赋》研究中,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由《神乌赋》而发现并证实了这古远的渊源。 而《神乌赋》则相当于现代的民间故事,属于俗赋的范围。它比三国时期曹植的《鹞雀赋》早200多年,比敦煌俗赋《燕子赋》早400多年。也就是说,《神乌赋》把我国古代禽鸟寓言文学及俗赋的产生时间提前了200多年。 竹简表面有一层粘粘的东西,这种粘稠物成了保护膜。加上当年竹简的拥有者对竹简本身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同时,2000多年来竹简慢慢适应了古墓中的温度、湿度以及酸碱度,所以,竹简上的墨迹并没有随着竹简上的纹路而流淌,甚至连笔锋都很清晰。 关于赋的定义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得名于诗六义之赋(二)“不歌而诵谓之赋”第一种说法认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春秋时代赋的行为,可用于外交场合、游宴登高、朝廷听政等正规活功,也可用于私人抒臆。多诵古,少造篇(《春秋》三传记载赋诗活动八十三次,其中只六次是自作)。至战国,周礼浸坏,上层社会外交中称诗谕志的传统消失,登高游宴的娱乐性增强,同时,学诗之士逸在布衣,下层夫志之士抒臆之作兴起。此时诵古的少,造篇却流行起来。前者登高、外交、宴会上的赋诗原都是公共场合的活动。后世外交称诗废除,而游宴登高本来就适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 扬雄简介扬雄--蜀中大儒 (前53—18) 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 想家两种身份。《汉书·扬雄传》载其“年七十一,天风五年卒。”(下引本传, 不再出注)天凤为王莽新朝年号,五年即公元18年。其生当在汉宣帝甘露元年,为 公元前53年。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 新朝王莽四帝,又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宿。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 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 “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 一、西蜀一廛氓清静事无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雄自序“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

石之储”, 家境接近于贫困线。但若考其远祖,可称得上是王侯世家。本传称:“其先出自有 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处“河汾之 间”,在今山西南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司马叔侯曰:“虞、貌、焦、滑, 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扬为姬姓可以无疑,是周王族支庶。不过,到底扬氏 属于周王哪一支,因时代绵远,后青衰微,到扬雄时已不可考。雄又说:“周 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智) 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乃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据此,扬雄的祖先春秋时 曾自称“扬侯”,晋“六卿”之乱,扬侯受韩、赵、魏的逼迫,举族南迁楚国境内 的巫山地区,似乎扬氏是失利的范、中行、智伯的同党。不过此说有两点可疑,一 是扬氏称侯,不见于史载;二是范、中行、智伯也不是同时被灭,扬氏无由受到牵 连。东汉张衡对此有不同说法:“晋大夫食采于扬,为扬氏,食

班固人物简介

班固人物简介 班固的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后来世代从政,并受儒学熏陶。曾祖父况,举孝廉为郎,成帝时为越骑校尉,况女被成帝选入宫中为婕妤。大伯祖父伯,受儒学,以“沈湎于酒”谏成帝,官至水衡都尉,二伯祖父斿,博学,官至右曹中郎将,曾与刘向校理秘书。祖父稚,官至广平相,被王莽排挤而为延陵园郎。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中央档案典籍管理员),秩俸为二千石,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和帝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东汉皇家图书馆)所存资料,续写固之遗作,然尚未毕便卒。同郡马续,乃昭之门人,博览古今,帝乃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 此外,班固也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1] 生平经历 洛阳求学 班固自幼接受儒学世家的良好教育和熏陶,加之班固聪明好学,9岁就能写文章、诵诗赋了。当时,父亲班彪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后来,父亲有意续写《史记后传》,开始阅读大量汉朝典籍。 在父亲的影响下,班固也开始留意汉事。这时,著名的思想家王充正值青春年华,从会稽老家来到京城洛阳游学,他景仰班彪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也前来拜班彪为师,虚心求教。王充对于班彪的著史事业充满敬意,称赞班彪的著述可与太史公、扬雄媲美。由于他经常到老师家中请教,与年纪比他小五岁的班固逐渐熟悉起来,并

司马迁生平简介

司马迁生平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文名司马迁别名:司马子长国, 民族:汉族出生地:龙门出生日期:公元前145年逝世日期:不可考职业:史学家,文学家主要成就编著《史记》,开创纪传体史学代表作品《史记》《报任少卿书》官职:太史令.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学游天下: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父亲的身边。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去司马迁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旧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

训诂要籍简介

训诂要籍简介 通释语义的专著 通释语义的专著:是全面研究各个词语的含义,融汇贯通,给以准确的简明的解释的专门是释义的书。 1.单解语义的专著介绍 《尔雅》 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尔雅》是我国最古的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词典。这部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被称赞为“七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研究训诂,撰写注疏的,都以它为依据,因而有重要价值。 《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3 卷20篇。今本有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19篇。 关于《尔雅》的创作时代和作者,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且作者非一人,当是学者采集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 “尔”是近正的意思。“雅”专指“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一般词语之所以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陆德明认为“意义不同,故立号亦异”,但又说“释诂以下三篇,皆释古今之语、方俗之言。”郝懿行则认为《释诂》为“举古言,释以今语”;《释言》“取

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释训》“多形容写貌之词,故重义叠字累载于篇”。 《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首先,它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尔雅》出现以前的训诂,有的不过是古人言谈或著述中对某些词语所作的简单的解说,有的也只是对前人某一篇或某几篇论著作些随文释义的注解。到了《尔雅》,才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研究、系统整理,汇成通释语义、粗具条理的汉语分类词典,使训诂学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尔雅》保存了汉语词语的很多故训。这些故训虽然主要是为了解经,但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先秦的其他作品。因此,《尔雅》也就成了我们学习古代文献、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 《尔雅》也存在不少缺点,比较严重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所收词语及其义项都不够完备。 第二,在分类方面也有些不科学的毛病。如《释宫》把道路桥梁也包括进去了,《释器》又包括衣服和食物;释义不够明确。 第三,在释义方法上,往往用多义词解释某些词语,意义不够明确。 《尔雅》注释中今存的注本,以晋郭璞的《尔雅注》一直为时人所重;宋邢昺的《尔雅疏》较为通行;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远胜于邢疏;郝懿行的《尔雅郭注义疏》,某些方面胜于邵氏《正义》,

扬雄简介

扬雄的思想及著作 扬雄,字子云,公元前53年生于蜀郡郫县(现今的郫县友爱镇)。扬氏“世世以农桑为业”,扬季至雄,五世单传,扬雄无嗣,故扬雄死后,蜀中别无扬姓存焉。 扬雄被认为是古代的文学家,一生作赋七篇。《反离骚》、《广骚》、《畔牢愁》三篇,为扬雄蛰居四川时抒愤明志之作;《甘泉赋》、《羽猎赋》、《河东赋》、《长杨赋》四篇,是扬雄侍从汉成帝郊祀、狩猎时的应制之作。这七篇赋,奠定了扬雄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扬雄的赋,可以与他的前辈和同乡司马相如的赋媲美,故世称“扬马”。扬雄在唐代的名气很大,故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所撰《陋室铭》中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留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名句。 扬雄的论辩才能绝不在孟子、荀子和庄子之下。《太玄》和《法言》代表了扬雄最高的学术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太玄》借鉴《易经》,但其内容比《易经》更为博大精深。《太玄》对天地与人事(即自然与社会)关系的阐述,认为这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谓“绝伦”之作。《法言》借鉴《论语》,但远比《论语》体例完备、内容广泛而深刻。《法言》共十三篇,内容涉及人们修身齐家、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后世学者大多将《太玄》、《法言》奉为经典,将扬雄视为“大儒”、“大贤”。韩愈和司马光更

认为扬雄应当享有与孟子、荀子一样崇高的地位。北宋时期,扬雄被请进文庙陪祀孔子,作为“先儒”接受天下的人顶礼膜拜。故后人盛赞扬雄多以《太玄》、《法言》为其代表作,如有一对联云:“文高西汉惟玄草,学继东山是法言。” 扬雄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鼻祖,他通过调查积累资料,仿《尔雅》体例,撰成《輶轩使者语释别国方言》一书,简称《方言》。扬雄是研究汉语方言的第一人,《方言》一书奠定了他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扬雄精通古文奇字。汉代一般人都不认识大篆、小篆故又称为“古文”或者“奇字”。扬雄为了给一般读书人提供识字方便,于是借鉴李斯《仓颉篇》,撰成《训纂》奠定了扬雄在中国文字学史上的一席地位。 扬雄在伦理学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其代表作是《州箴》,《州箴》相当于《法言》的通俗读本,也是宣扬儒家道德规范的著作。古代有学者认为,《州箴》同《太玄》、《法言》一样,都是具有深奥玄妙道理的作品。有资料介绍说,郫县“三元场”的得名,就源于扬雄的“三玄”。其实,“三玄”的得名,源于《太玄》分三卷。友爱乡原名“三元场”肯定与《太玄》有关。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郫县友爱镇)人。扬氏“世世以农桑为业”,扬季

江苏方言概况

二江苏方言概况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早在先秦时代,汉语在存在民族共同语“雅言”的同时,就存在“言语异声”的“方言”。西汉扬雄所写的《车酋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方言学著作。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7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方面的差别较小,语法上的差异更小。各方言区的语音,同普通话语音往往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 根据著名语言学家鲍明炜教授主编的《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所述,江苏省的方言可以分为“三区七片”,即: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区,又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江苏的这三个方言区,大致上按流经江苏的长江、淮河(今为废黄河故道,其尚有苏北灌溉总渠)这两条大河把省境所分的三大块划分:长江以南主要是吴方言,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主要是江淮方言,淮河以北约100公里以外是北方方言。由于江苏方言间边界交错情况复杂,边界线很长,边界线上的方言交互影响。再加上历史移民众多等因素,使江苏方言呈现十分复杂的现象,甚至在一个县、一个乡里都有明显的语音差异,全省方言点有数十处之多。 现以《江苏省志·方言志》为据,简介江苏方言“三区七片”的大致情况如下: (一)江淮方言区 本区包括42个市县和清江市的部分乡村。本区语音有两大特点,一是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声调,二是多数市县声母n、l不分。本区分为三片: ①南京片,包括南京、江宁、句容、溧水(北片和县城新派)、江浦、六合6个市县。 本片南京音系声母共21个,即b、p、m、f、d、t、l、ɡ、k、h、j、q、x、zh、ch、sh、r、z、c、s和零声母。与普通话的22个声母相比,少了一个n。 韵母共46个(略)。 声调共5个,即:阴平,调值31,如“高、专、粗、天、边、拉”;阳平,调值24,如“陈、船、寒、扶、麻、文”;上声,调值22,如“古、走、染、网、老、有”;去声,调值44,如“近、厚、汉、阵、撰、唱”;入声,调值5,如“急、出、宅、国、节、削”。 ②扬淮片,包括扬州、江都、高邮、宝应、仪征、镇江、扬中、淮阴、淮安、涟水、灌南、沐阳、泗阳、泗洪、洪泽、盱眙、金湖、连云港、东海、灌云、盐城、阜宁、建湖、响水、滨海、射阳共26个点。 本片扬州音系声母共17个,即b、p、m、f、d、t、l、z、c、s、j、q、x、ɡ、k、h和零声母。与普通话22个声母相比,少了n、zh、ch、sh、r5个。 韵母共46个(略)。 声调共5个,即:阴平,调值21,如“边、批、分、芳、夫、刀、他、拉”;阳平,调值34,如“婆、凡、俘、麻、猫、无、台、尼”;上声,调值42,如“扁、普、匪、捧、马、

赋的简介

2、“赋”简介 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文体名。它是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赋”的名称据说起于战国时赵人荀卿的《赋篇》。《文心雕龙?诠赋》对赋的内容和形貌做了介绍。它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的美。它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最早的赋出现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称为“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实际上是诗与赋之间的过渡,又称为“骚赋”,到了汉代,赋的体制便正式确立,称为“辞赋”,汉赋规模宏大,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特点而更多采用了散文的手法。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谓之“律赋”。宋代多以散

文方法作赋,别创一格。称之为“文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短赋”、“骚赋”、辞赋”、“骈赋”、“律赋”、“文赋”),赋在形式上注重铺陈排比对偶夸张,词藻华丽,讲究声韵,形式上介于韵文散文之间,内容多为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谕,被称为“劝百而讽一”。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三国时王粲的《登楼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宋苏轼的两篇《赤壁赋》等。 顺便提到,“赋”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但今人亦喜袭用。因为“赋”具有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托物言志的特点,人们往往借它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的标题,即把“赋”字放在所要抒写的事物名称后面以表示一种文章风格。如《茶花赋》、《秋色赋》等,这里的“赋”显然只是“赞”“颂”的意味。现代散文的“赋”和古代的“赋”差别很大,它们在形式上很少有相同之处。3、“辞人之赋”和“诗人之赋” 汉代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简介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先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书,为整理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弟子辑录的以他的言论为主的《论语》一书,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事迹,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专集。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言简意赅,善用譬喻,吸收有不少民间谣谚,对后世影响极大。墨子(约前468-前376,一说约前479-前403),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记录的《墨子》一书,记有他的言论和事迹,是我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孔子的三传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国时思想家、散文家。所著《庄子》一书,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他所创作的“庖丁解牛”、“匠石运斤”、“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为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赵人,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一书,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著作。所作文章以善于说理见长,组织严密,议论风生,沉着浑厚,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家、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之一。荀况的学生。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五蠹》、《孤愤》、《说难》为其代表作。《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削足适履》等篇,为人传诵至今。1/69页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与楚王同姓。故里传为今湖北秭归县。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楚辞”这一文学体裁的创始人。公认的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人格、精神和艺术上的创造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宋玉,战国楚辞赋家。其《九辩》一篇被公认为其代表作,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宋玉悲秋”之语由此而来。所作辞赋,发展了屈原所创造的“骚体”,演变成为“赋”这一新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一定贡献。贾山西汉政论家。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人。

郫县简介

郫县慨况 古蜀之源、川菜之魂、蜀绣之乡、生态之城——郫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城市,处处流淌着独具特色的人文脉息。郫县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位于成都市西北近郊,东靠金牛区,西连都江堰市,北与彭州市和新都区接壤,南与温江区毗邻,是通往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青城山、黄龙和九寨沟的必经之路。全县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5个镇(含合作等4个街道办事处),161个村民委员会、40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年末总人口50余万人。县政府驻郫筒镇。 郫县古称“郫”,亘古至今,就是一片宜于创业、人居的富庶之地。距今二千七八百年的蜀王杜宇、鳖灵,即以郫为都邑。《路史?馀记》卷一说:开明子孙八代都郫,九世至开明尚,始去帝号称王,治成都。郫邑作为古蜀国都城,历时二百多年。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移治郫邑……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古人定都不仅有对经济、战争等诸多因素的考虑,还要考虑这一地域是否有可能发生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古代蜀地经常暴发洪水,但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水经注》等诸多文献记载,早在李冰之前三四百年的望丛二帝时期,两位先帝便带领蜀人初步完成了“决玉山”(开凿玉垒山宝瓶口)、“别江为沱”(导岷江之水入沱江),继而凿开金堂峡等一系列浩大的水利工程。后世史学家公正地评价说:“开明

(鳖灵)肇其端,李冰集大成”。大量史实表明,正是杜宇、鳖灵两位先帝,为以后蜀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郫县志》民国版)、“国富民殷,资货无求于外”(西汉《地理志》)的“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 郫县“地壤膏腴,江流清白”(《郫县志》明代版)。县域土地表层除横山子为老冲积黄泥层外,平坝地区皆为近代河流岷江新冲积灰色细泥沙层,灰色潮土性水稻土是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当年引进四川百事可乐饮料公司的牵头人、选址人、省广电厅前厅长郑体仁说:“公司之所以选址犀浦建厂,固然有服从省市对食品工业的整体规划的原因,更主要由于该处地下深层水的高质量使然。井打到地下30米深,样水送到北京化验,指标全优,是国内十多家百事可乐生产厂家最好的地下水质”。以后,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等知名企业,都在郫县纷纷落户。 郫县人文积淀丰厚。不仅水美花香,而且文气很盛,才俊辈出。史籍称郫县人“敏惠质朴”,“人多兢利,士有好文”。在这块土地上,不仅诞生了大道学家严君平,被称为中国“西部孔子”的大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大司空何武,中国减笔画始祖石恪,古代发明家何稠,大诗人张俞;近代民主革命家杨靖中、张达三,当代中国铁路建设先驱蓝田,资深院士肖伦,当代作家肖萸和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各个时代的精英,客籍的一些文化伟人如杜甫、陆游、张大千、叶圣陶等,也曾在郫

中国历史故事-拼命三郎石秀简介 石秀的最终结局

中国历史故事-拼命三郎石秀简介石秀的最终结局 人物档案姓名:石秀绰号:拼命三郎星号:天慧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朝人物出处:《水浒传》出生地:金陵建康义兄:杨雄义嫂:潘巧云上山前职业:蓟州柴贩梁山职业:梁山步军头领梁山排名:33 性格: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主要成就:混入了祝家庄作内应重要事件:征讨方腊追封:忠武郎石秀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为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之一,梁山大聚义后排名第三十三位,星号天慧星。石秀原本是金陵建康府人氏,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石秀被自己的叔父收养。后来又跟随他的叔父到北地倒卖羊马,辗转北方,不幸的是他的叔父在中途病死,于是石秀就此流落到蓟州,买柴为生。石秀有一身好武艺,个性爱憎分明,最是爱好打抱不平,他与自己的义兄杨雄便是如此认识。因为石秀这么一个特征,江湖人送外号“拼命三郎”。石秀一次在蓟州卖柴火的时候,正好遇见决刑归来的杨雄被一群无赖包围。这些泼皮受张保指使,要将杨雄身上的挂红夺了,给他一个难看。尽管杨雄个人武力出众,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在泼皮的包围下很难施展,因此格外狼狈。石秀见此,当即便把担上的柴火放下,过去解救了杨雄的难处。此事过后,杨雄认为石秀与自己意气相投,很是有缘,于是两人便在酒店中结拜为异姓兄弟,杨雄还将石秀请去了他的家中。后来因为石秀撞破了杨雄妻子与和尚裴秀玉的奸情,两人杀掉潘巧云等人,最后在时迁的劝说下上了梁山。三人往梁山而去的时候,途径祝家庄,时迁因为偷了祝家店里报晓公鸡,被祝家庄人抓了。杨雄因为认识李家庄李应的管家杜兴,于是通过杜兴向李应请求帮助。李应答应了救出时迁,后李应被祝家所伤。石秀于是梁山向宋江求助,在石秀冒险潜伏进钟离老人那里探明了盘陀路的机关后,梁山军一举突破难关。石秀在三打祝家庄之时,展现了强横的情报能力,在攻打祝家庄方面立下大功,也因此在梁山站稳了脚跟。卢俊义被困大名府即将杀头,石秀一人跳楼劫法场,救了卢俊义的性命。此后石秀做了梁山第八名步军头领,与杨雄驻守西山一带,梁

西汉·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羽_20140621_180333 九

西汉·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羽_20140621_180333 九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学者、辞赋家。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时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虽家贫而不慕富贵。40 岁后,始游京师。曾任宫廷低级官吏,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一生悉心著述,曾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表述他对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在思想史上有一定价值。另有语言学著作《方言》等。善辞赋,有模拟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而写的《甘泉》、《羽猎》,后世有“扬马”之称。较有特点的是他自述情怀的几篇赋,如《解嘲》、《逐贫赋》和《酒箴》等。晚年对赋的评论,为赋的发展和后世对赋的评价有一定影响。散文也有一定成就。明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0) 回复1楼2011-06-30 14:18举报?| 彩云月依依小吧主11 扬雄“四赋”名天下ZT 扬雄一生学富五车,著作齐身。最受后人推崇的当数其哲学著作《太玄》和《法言》。而他用以敲开西汉王朝宫门的,却是他早年写的《绵竹颂》和《蜀都赋》。公元前16年,扬雄38岁,怀振济天下的壮志,离开郫县远涉长安。却在都城四处碰壁,历时一年多仍一事无成。所幸,他在碰壁的过程中,认识了成都人杨庄。杨庄在朝廷官直宿郎,常常伴随汉成帝身边,为他读书解闷。公元前14年冬月的一天,汉成帝在庭下晒太阳,兴趣盎然之际,他要杨庄为他读几篇新文章。杨庄趁机为他朗诵了扬雄的《蜀都赋》和《绵竹颂》。成帝听后,问道:“这是前朝司马相如的文章吗?铺事抒情,文采绚丽,大开大合,层次严密。全文气势磅礴,风格扬厉。纵观古今,要非司马,谁人能为?”杨庄乘机推荐说:“启禀万岁,这不是司马相如的作品,这是我的家乡人扬雄的新作,他从小倾慕于司马相如,所以继承了司马相如的精髓,发扬了司马相如的辞赋,是当今第一大辞赋家。”汉成帝极为叹赏司马相如的赋,没有想到当朝竟有司马第二。当即下诏,要扬雄面圣。就这样,扬雄以他冠绝一时的赋敲开了汉成帝的宫门。公元前13年,杨雄入宫的第二年正月,汉成帝组织了大队的人马,不惜长途跋涉,开到长安西北的咸阳市淳化县北约25公里处的甘泉山泰畤祠祭天神,祈求赐子。扬雄有幸跟随皇帝,第一次参加了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一路上人马浩荡,旌旗挥舞,遮天蔽日。甘泉山上有甘泉,山以泉名。秦时在山上筑有宫殿,名甘泉宫。甘泉宫规模宏大、气势豪华。殿前玉树苍翠青葱,壁上玛瑙光华夺目;珍宝异物,数不胜数;洪台耸立天际,直插 云霄。甘泉宫的地位仅此于长安未央宫,不只是汉皇的避暑胜地,而且诸多事关天下的决策都在这里进行。这一切,都被奉命作赋的扬雄凝于笔端。他极尽铺陈叙述之工,以如椽之笔描画一幅宏大雄壮的画面,令人心驰神往。传说,扬雄著此文,奇思妙想如泉涌而出,一气呵成后,就倒地小卧。梦中,他竟见自己五脏六腑全在体外。惊醒之后,扬雄神情委顿,从此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