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经典试题

教育学经典试题

教育学经典试题
教育学经典试题

2010年5月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盛大召开,这一国内的要事、国际上的盛事将是2011年考研时事政治的一大热点。那么这一热点新闻的出题点在哪里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博会的性质。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治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命题形式:选择题。这部分只需简单了解即可,无需记忆。

第二,世博会的宗旨。

世博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命题形式:多项选择题。

第三,世博会的历史。

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是在英国举办的。此部分内容,简单了解即可,出题可能性不大。

第四,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文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命题形式:选择题。主题为单选,副主题为多选。

第五,上海世博会的主要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命题形式:多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如,直接问“上海世博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第六,上海世博会的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命题形式:多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一方面,直接问“上海世博会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另一方面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在实践中的地位、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知识点结合考查)。

第七,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叫做海宝(HAIBAO)。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

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海宝”从头到脚都充满了含义。

命题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如海宝以“人”为核心理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哪些原理)

第八,上海世博会的世界之最。

1、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

2、志愿者人数最多

3、自建馆数量最多

4、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

5、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6、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

7、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

8、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

9、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10、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矩阵

命题形式:选择题。考生只需记住上海世博会创造了十项世界之最即可,无需记住其具体的十项内容。

--本文转自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论坛,更多内容参看:https://www.doczj.com/doc/332987803.html,/thr ead-52361-1-1.html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称()

A.辟雍

B.泮宫

C.东序

D.上庠

2.中国古代的私学产生于

A.西周

B.汉代

C.春秋后期

D.商代

3.下列观点,由荀子提出来的是()

A.性无善无不善

B.性三品

C.性善论

D.性恶论

4.“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确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5.“五经”是指()

A.《诗》、《书》、《易》、《论语》、《孟子》

B.《诗》、《书》、《易》、《礼记》、《春秋》

C.《诗》、《书》、《易》、《孝经》、《春秋》

D.《诗》、《书》、《易》、《周礼》、《尔雅》

6.国子学创设于()

A.汉朝

B.东晋

C.西晋

D.南北朝

7.南宋四大著名书院是指()

A.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

B.岳麓、白鹿洞、丽泽、石鼓

C.岳麓、白鹿洞、丽泽、茅山

D.岳麓、白鹿洞、丽泽、嵩阳

8.《师说》、《进学解》的作者是()

A.颜之推

B.董仲舒

C.韩愈

D.柳宗元

9.朱熹编著的教材中,影响最大的是()

A.《四书集注》

B.《小学》

C.《近思录》

D.《性理精义》

10.《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11.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新式学校,它的创立者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12.1872年—1875年有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率领他们赴美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丁日昌

D.容闳

13.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了万木草堂,它的创办人是维新派人士()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14.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是在()

A.1901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5年

15.壬戌学制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结构是()

A.5—4—3

B.7—3—2

C.6—3—3

D.5—3—4

16.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当是()

A.军人

B.哲学家

C.手工业者

D.农民

17.在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

A.主教学校

B.座堂学校

C.社区学校

D.堂区学校

18.“骑士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形式,而是中世纪的一种特殊形式的()

A.学校教育

B.宫廷教育

C.教会教育

D.家庭教育

19.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创办“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

A.维多里诺

B.佛杰里奥

C.委基乌斯

D.拉伯雷

20.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是在()倡导下设立的。

A.彼得一世

B.东正教会

C.莫斯科公国

D.罗蒙诺索夫

21.在日本幕府时期,一般把寺子屋的学生称为()

A.骑士

B.武士

C.学子

D.寺子

22.英国教育家洛克重要的教育代表作是()

A.《世界图解》

B.《国家教育论》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3.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应当有一定的顺序,应当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

A.教学、管理、训育

B.管理、教学、训育

C.管理、训育、教学

D.训育、教学、管理

24.在近代教育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棱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培尔

25.联邦德国各州拥有(),主管各类学校教育。

A.地方主权

B.经济主权

C.文化主权

D.教育主权

26.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颁布过一项直接影响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教育法案,它是()

A.高等教育法

B.职业教育法

C.生计教育法

D.国防教育法

27.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前苏联经历了()次教育大改革。

A.2

B.3

C.4

D.5

28.欧洲新学校最早出现在()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9.()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马卡连柯教育体系的核心。

A.纪律教育

B.劳动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3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校长想不忙于应付各种乱子和矛盾,就必须下苦功夫去研究(),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领导。

A.教学

B.管理

C.教师

D.学生

二、填空题

31.先秦儒家提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____________”。后世称为“五伦”或“五常”。

32.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为____________。

33.汉代私学学生分做两种,称为:____________。

34.中华民国时期,国家颁布的主要学制有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__和壬戌学制。

35.蔡元培主张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内分四育:“____________。”

36.在____________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桑代克首创了成绩测验及量表。

37.戴高乐政府在1959年连续颁布两项教育法令,即____________、《国家与私人学校关系法案》,特别是前者,至今仍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

38.古罗马教育是在逐步接受了____________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39.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提案“____________”,以资助发展教育,表明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40.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儿童观是应当把____________当做儿童看待。

三、名词解释

41.教学相长

42.监生历事制

43.“苏格拉底法”

44.《民主主义与教育》

四、简答题

45.何谓“苏湖教法”?

46.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及其办学特点。

47.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8.简单概括现代发达国家各种教育管理体制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9.简述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并加以比较分析。

50.以法国郎之万—瓦隆法案为例,分析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中外教育简史(一)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B

6.C

7.A

8.C

9.A 10.C

11.B 12.D 13.A 14.D 15.C

16.B 17.D 18.D 19.A 20.D

21.D 22.C 23.B 24.D 25.C

26.D 27.B 28.B 29.C 30.D

二、填空题

31.朋友有信

32.八股文

33.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

34.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学制也算对)

35.德智体美

36.行为主义

37.《教育改革法令》

38.希腊

39.教育补助金案

40.儿童

三、名词解释题

4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日深。

42.明代国子监生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年)。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吏”。历练事务三个月,勤谨的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才力不及的,送还国子监读书;奸懒的发充下吏。这是挂职实习的雏形。

43.也称“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对话教学方法。苏格拉底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法包括三个步骤:(1)讽刺即连续的诘问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认识中的错误;(2)归纳下定义,使学生掌握明确的定义;(3)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法可视为启发式教学法和发现法的萌芽。

44.此书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著,写于1916年,系统论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阐述教育与民主社会、(科学实验方法、进化论和工业改造)的关系,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等基本观点。该书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各国有广泛影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5.“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洲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这种教法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范仲淹当政兴学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此谓“苏湖教法”。

46.当时创办的新式学堂大致分为三类: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47.(1)提出和论述了教育的内发论的思想。

(2)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的思想。

(3)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

(4)提出了全面的学校教育体系。

(5)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学和学校管理思想。

48.(1)教育管理体制大致为三种: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管理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一种国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代表如法国。优点是便于集中领导,缺点是容易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

(3)地方分权制是指教育管理权力主要在地方行政,中央只起协调等作用。其代表如美国。其优点是具有灵活、多样和适应的特点,缺点是难以统一集中。

(4)中央与地方结合指的是既有地方分权,又有中央集权。其代表如日本。这种制度既能保证一定的统一、集中、稳定,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是难点。

五、论述题

49.(1)简述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善端”,“求放心”。

(2)简述荀子的“性恶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积伪”。

(3)孟子、荀子都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孟子从伦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性,强调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发展扩充人性。

荀子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人性,强调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改造人性。

孟子、荀子从各自的角度都得出了通过教育人人可以学为圣人的结论。

孟子、荀子都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50.(1)《郎之万——瓦隆法案》是法国战后教育改革的基础,也是法国现代教育制度建立的重要基础。

《郎之万——瓦隆法案》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民主化。

主要内容:六条教改原则

(2)现代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①重视和加强教育,延长受教育时间,学前和继续教育。

②民主化:a.天赋平等 b.职业平等 c.根据学生才能,建立不同类型学校。

③多样化:多样化的学校类型。

④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指导。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二)

一、填空题

1.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以_________为纲。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_________的主张。

3.科举制度中,考生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反映梁启超儿童教育和女子教育思想的论著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二所幼稚园是陈鹤琴创办的_________和陶行知创办的_________。

6.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二种形式。

7.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

8.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是_________。

9.赫尔巴特确定的教学过程四阶段是明了阶段、联想阶段和_________阶段、______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 )。

A.明人伦

B.明明德

C.亲民

D.止于至善

2.学田制首创于( )

A.汉代

B.唐朝

C.宋代

D.明朝

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董仲舒

B.韩愈

C.朱熹

D.王守仁

5.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水师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昆体良

7.洛克认为,理想的绅士教育应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徒式教育

8.授权郡和郡级市议会建立起地方教育当局的法案是( )。

A.1870年《初等教育法》

B.费舍法案

C.巴尔福法案

D.巴特勒法案

9.“斯宾斯报告”的中心议题是改革(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二战后美国颁布的最重要的教育大法是( )。

A.《中小学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康南特的21条建议

D.《国防教育法》

三、多项选择题

1.明代钦定的学校教科书有( )。

A.《论语集注》

B.《四书集注》

C.《四书大全》

D.《五经大全》

E.《性理大全》

2.属于中华儿童教育社出版的刊物是( )。

A.《儿童教育》

B.《学前教育》

C.《幼稚教育》

D.《幼教理论》

E.《幼稚园地》

3.北欧代表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有( )。

A.唯多利诺

B.伊拉斯谟

C.拉伯雷

D.弗杰里奥

E.蒙田

4.1938年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为美国中等教育提出的中心目的包括( )。

A.民主精神

B.自我实现

C.人的关系

D.经济效率

E.公民责任

5.蒙台梭利卓有成就的研究领域有( )。

A.弱智儿童

B.初等各科教育

C.幼儿教育

D.中等教育结构

E.小学教学法

四、判断题

1.宋王朝为达到尊孔崇儒的目的,对佛教采取抑制的政策。( )

2.《小学》是朱熹专门为“小学”阶段教育编著的一本教材。( )

3.民国初年社会教育司的设置意味着把民众教育列入了官制。( )

4.中世纪城市学校的教学水平比修道院学校低。( )

5.法国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 )

五、名词解释

1.《学记》

2.朱子读书法

3.实科中学

4.双元制职业教育

六、简答题

1.简述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主张。

2.简述延安时期的具体文教政策。

3.简述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关于教学问题的主张。

4.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见解。

七、论述题

1.论述汉代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过程。

2.评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简史(二)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六艺

2.教育目的

3.生徒乡贡

4.《论幼学》《论女学》

5.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6.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7.立法行政司法

8.贺拉斯·曼

9.系统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A

7.A

8.C

9.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CDE

2.AC

3.BCD

4.BCDE

5.AC

四、判断题

1. ╳

2.√

3.√

4.√

5.√

五、名词解释

1.《学记》是我国战国中期的一本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它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2.是朱熹读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3.德国18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

4.是德国独具特色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规定每周有3天半至4天时间在企业里学习实际知识,1天到1天半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3年或3年半时间完成职业教育。

六、简答题

1.(1)实施早期教育。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反对溺爱、偏爱。

(3)父母以身作则,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2.(1)文教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

(2)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

(3)注重生产劳动教育。

(4)国民教育实行民办公助。

3.(1)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提出分班教学的设想,

(2)反对体罚,

(3)教学应当适度,

(4)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5)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

4.(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七、论述题

1.(1)汉初实施黄老之学的文教政策。

(2)汉武帝即位后出于转变无为政治为有为政治的需要,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政治指导思想。

(3)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适应了政治法纪大一统的要求。

(4)汉武帝于建元元年接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成为国家政治指导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

2.(1)卢棱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2)通过消极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

(3)主张自然教育应当在乡村中进行。

(4)卢梭看到了教育中人的自然发展的客观性,为更深入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建立新的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5)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有力地冲击了以“原罪说”为基础的封建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王充的主要著作是( )

A.《举贤良对策》

B.《论衡》

C.《春秋繁露》

D.《深察名号》

2.先秦时期的稷下学宫创建在哪个国家?()

A.秦国

B.赵国

C.魏国

D.齐国

3.文献记载的五帝时代的大学是()

A.太学

B.庠

C.成均

D.序

4.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是谁?()

A.陆九渊、王守仁

B.周敦颐、张载

C.吕祖谦、程颢

D.张木式、程颐

5.“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

A.汉朝

B.魏晋

C.唐代

D.元朝

6.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 )

A.王夫之、颜元

B.张居正、张伯行

C.朱熹

D.周敦颐、张载

7.“启发”式教学最初是谁提出的?(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8.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 )

A.明堂

B.国子监

C.乡校

D.泮宫

9.在先秦诸子中,被后世称为“亚圣”的人是谁?( )

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

10.《学记》是哪部书中的一篇?( )

A.《论语》

B.《荀子》

C.《礼记》

D.《周礼》

11.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是哪个时期我国著名的两所高等学校?( )

A.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1927年,哪位美国教育家来华推行设计教学法?( )

A.杜威

B.麦柯尔

C.克伯屈

D.柏克赫斯特

13.南京国民政府曾使用“大学院”和“大学区”的教育管理制度,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

A.黄炎培

B.陈鹤琴

C.陶行知

D.蔡元培

14.《强迫教育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正式法令,它是哪个政府颁布的?( )

A.清政府

B.民初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文教政策规定,将什么教育放在第一位?( )

A.国民教育

B.干部教育

C.士兵教育

D.儿童教育

16.西方教育史上,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7.在公元8世纪,协助查理曼创办宫廷学校的学者是( )

A.本尼狄克

B.卡西诺

C.阿尔琴

D.阿伯拉尔

18.西欧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 )

A.10世纪

B.11世纪

C.12世纪

D.13世纪

19.在文艺复兴后期,英国的学校教育发展较快,出现了( )

A.文法学校

B.歌咏学校

C.星期日学校

D.公学

20.夸美纽斯的___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

A.社会契约论

B.泛智教育论

C.绅士教育论

D.要素教育论

21.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卢梭主张儿童应到____接受自然教育。( )

A.学校

B.乡村

C.城市

D.教会

22.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仿效法国,实行中央集权的( )

A.镇学区制

B.县学区制

C.大学区制

D.市学区制

23.1876年,美国仿效德国柏林大学建立的( )重视学术研究工作,被称为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大学。

A.哈佛大学

B.耶鲁大学

C.哥伦比亚大学

D.霍普金斯大学

24.斯宾塞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追求最有价值的知识,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 )

A.古典的知识

B.装饰的知识

C.科学的知识

D.时尚的知识

25.在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中,领导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

A.歌德

B.巴西多

C.康德

D.洪堡德

26.初级学院是( )年制大学。

A.2

B.3

C.4

D.5

27.《教育基本法》是战后( )的一项根本教育大法。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28.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华虚朋

C.克伯屈

D.帕克

29.布拉梅尔德是( )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

A.要素主义

B.永恒主义

C.新托马斯主义

D.改造主义

30.存在主义者要求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应是( )

A.我与您

B.我与你

C.我与他

D.我与你们

二、填空题

3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涌现出很多教育思潮,主要有_______、_______、工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

32.鸿都门学是一所学习_______的学校。

33.在先秦教育家中,_______提倡“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

34.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著作是_______。

35.革命根据地曾创建很多干部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等。

36.存在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的_______。

37.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探讨了当时资产阶级最关心的_______培养和教育问题。

38.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_______两大任务并重的新局面。

39.19世纪后期,美国在改革“8-4”学制的基础上,缩短了小学年限,形成了_______学制。

40.法国“富尔法案”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的三条中心原则,即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及_____。

三、名词解释

41.“星期日学校”

4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43.三舍法

44.“三纲五常”

四、简答题

45.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意义。

46.何谓“朱子读书法”?

47.如何理解福禄培尔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主张?

48.“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提出的六条教改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

49.试评析赫尔巴特“教育过程”论。

50.简述私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意义。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劝学》

2.“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期的( )。

A.国家监狱

B.国家教育行政机构

C.专事教育的太监

D.国家教育行政长官

3.我国“八股取士”始于(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4.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四书”是指( )。

A.《诗》、《书》、《礼》、《乐》

B.《三字经》、《百家性》、《千字文》、《道德经》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唐诗》、《宋词》、《元曲》、《通鉴》

5.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 )作为统辖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A.教育部

B.教育新部

C.学部

D.大学院

6.下列哪一种教育观是由赫尔巴特提出的?( )

A.“白板说”

B.“自然后果法”

C.“教育性教学”

D.“泛智教育”

7.( )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

A.《论教育》

B.《教育论》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

8.在西方教育史上,( )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9.中世纪大学按学科分一般有以下四种学院:( )。

A.艺术、宗教、文法、历史

B.艺术、科学、文学、神学

C.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D.文学、法学、科学、神学

10.1879年,日本废除了1872年法令并参照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又颁布了( ),这是日本第二次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尝试。

A.学制令

B.学校令

C.教育令

D.教育敕语

二、判断题

1.我国奴隶制时期,学术和教育为王宫所把持,史称“学在官府”。( )

2.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不分等级、种类和国别。( )

3.我国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称“京师大学堂”。( )

4.随着清末新学制的颁布实施,科举制度同时就被废除了。( )

5.民国时期的“大学区制”规定了大学按区域设定的原则。( )

6.19世纪后,美国逐步建立起了免费的公立学校制度。( )

7.柏拉图在办学理念上主张斯巴达式的国家办学制度。( )

8.“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廉价的贫民初等教育制度。( )

9.英国教育家洛克不赞同学校教育,他认为学校里年轻人更容易学环。( )

10.“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名言。( )

三、填空题

1.唐朝国子监下设旁系“二馆”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

3.___________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

4.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我国学校的文科教材一直采用___________文体,1922年,教育部明令规定,小学教科书一律改为___________,随后,中学和大学也相继进行了教材文体的改革。

5.“文革”结束后,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77年恢复了___________制度。

6.18世纪中期,在___________的建议之下,美国建立了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培养目标的中学,这种学校称为___________,这种学校由于适应美国工商业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的中学类型。

7.雅典盛行私人办学,7岁后的雅典男孩一般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体操学校等学校学习。

8.______年,美国仿效德国柏林大学建立了___________大学,并建立大学研究院,加强学术研究工作。

9.受中世纪___________的影响,欧洲的大多数学校一直到近代都使用___________作为学校教学的规定语言。

四、名词解释

1.朱子读书法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星期日学校

4.骑士教育

5.绅士教育

五、简答题

1.“壬戌学制”。

2.简答我国书院产生的原因。

3.简述富尔法案的性质和内容。

4.简述经院哲学对西欧教育的影响。

六、论述题

论述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差异。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 )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基本处于文教政策的主体地位。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国子祭酒”是指( )。

A.国家举行重大宗教活动时的司仪

B.国家教育行政长官

C.官学新生入学时所举行的典礼

D.官学为优秀毕业生所举行的典礼

4.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四书”是指( )。

A.《诗》、《书》、《礼》、《乐》

B.《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道德经》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唐诗》、《宋词》、《元曲》、《通鉴》

5.“万木草堂”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所创办的新式学校。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张之洞

6.《愚人颂》是文艺复兴时期( )的教育代表著作。

A.伊拉斯谟

B.拉伯雷

C.蒙田

D.佛杰里奥

7.19世纪美国仿效德国柏林大学创建了一所新式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学术研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被称为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大学。

A.哈佛大学

B.耶鲁大学

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法国现行的教育领导体制是( )。

A.地方分权制

B.中央集权制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相对分权制

9.1958年美国教育改革后提出加强“新三艺”的教学,“新三艺”是指:( )三门课程。

A.英语、社会、历史

B.英语、数学、现代外语

C.英语、数学、科学

D.科学、数学、现代外语

10.“平行教育影响的原则”是苏联教育家( )提出的著名的德育原则。

A.克鲁普斯卡亚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二、判断题

1.秦之前,我国的学术和教育为王宫所把持,史称“学在官府”。( )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学记》。( )

3.随着清末新学制的颁布实施,科举制度同时就被废除了。( )

4.“列宁小学”是瑞金苏维埃政权根据地对小学的统称,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 )

5.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 )

6.罗马共和前期的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家庭教育。( )

7.美国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在华盛顿总统的建议下,建立了免费的公立学校制度。( )

8.夸美纽斯与卢梭都是“自然主义教育家”,因此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解释是完全一致的。( )

9.德国早在16世纪开始就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令,因此可以认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

10.英国教育家洛克十分赞同学校教育,他认为学校是年轻人最理想的教育场所。( )

三、填空题

1.我国商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国教育史上,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开端是从____________这种办学形式开始的。

3.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官学一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级。

4.“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的德育内容,其中“三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为妻纲。

5.欧洲中世纪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6.文艺复兴时期由____________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由于以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

7.在法国国民教育制度建立之前,法官和教育家____________著《____________》一书,极力提倡国家办学思想。

8.1885年__________任日本文部大臣后,着手进行教育改革,根据德国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于次年颁布了《__________》。

9.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在欧美各国流传较广,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莫伊曼、____________和美国的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相长

2.癸卯学制

3.苏格拉底方法

4.导生制

5.“昆西教学法”

五、简答题

1.简述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2.简述《师说》及其主要内容。

3.简述夸美纽斯的“学校系统与年龄分期”。

4.人文主教育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

述评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整理版.doc

新疆油田公司兼职教师大赛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 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培训教学科 2016.7.25

目录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4) 一、单选题 (4) 二、多选题 (8) 三、判断题 (12)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5) 一、单选题 (15) 二、多选题 (19) 三、判断题 (22)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5) 一、单选题 (25) 二、多选题 (30) 三、判断题 (33) 第四章职业教育体系 (38) 一、单选题 (38) 二、多选题 (42) 三、判断题 (45)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50) 一、单选题 (50) 二、多选题 (55) 三、判断题 (58)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 (61) 一、单选题 (61) 二、多选题 (66) 三、判断题 (68)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72)

一、单选题 (72) 二、多选题 (78) 三、判断题 (80)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 (85) 一、单选题 (85) 二、多选题 (91) 三、判断题 (93) 第九章职业指导 (96) 一、单选题 (96) 二、多选题 (101) 三、判断题 (104) 第十章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08) 一、单选题 (108) 二、多选题 (113) 三、判断题 (116) 第十一章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120) 一、单选题 (120) 二、多选题 (125) 三、判断题: (129) 第十二章职业教育研究 (134) 一、单选题 (134) 二、多选题 (136) 三、判断题 (137)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职业活动源于()。 A.社会分工 B.职业兴趣 C.职业规划 D.职业教育 答案:A 难易度:难 2.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 A.按需设置原则 B.稳中求活原则 C.特色性原则 D.宽口径原则答案: D 难易度:中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 A.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D.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答案: D 难易度:难 4.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约翰·杜威 B.黄炎培 C.陶行知 D.乔治·凯兴斯泰纳 答案: D 难易度:中 5.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A.按需设置原则 B.特色性原则 C.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答案: D 难易度:中 6.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入,常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课堂教学时无话可说。这反映了教师发展中()的特点。 A.探索阶段 B.入门阶段 C.合格阶段 D.优秀阶段 答案:B 难易度:中 7.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加里宁 D.列宁

教育学测试题(答案)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 一、单选题(四个选项中仅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六艺”中的“礼”为(D)。 A、艺术教育 B、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2.“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不均衡性 3.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C)。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 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4.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A)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活动 C、组织学习活动 D、评价学习结果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B)。 A、任务较简单 B、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 C、教学进度快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错误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P137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10.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最为适宜。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11.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A)。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3.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B)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7.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中学数学课程 18.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B)。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6套题)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 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20年整理).doc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B__。 A.卢梭B.杜威C.斯宾塞D.陶行知E.蔡元培 2.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__ABD_。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教师中心D.儿童中心E.书本中心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 AE_。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E.教育规律 4.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C__。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E.《教育漫话》 5.与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包括__ABCDE__等。 A.终身教育观B.教育主体观C.教育民主观D.效益效率观E.整体优化观 6.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__E__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 7.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__AE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平 E.多因素决定论 8.教育的目的主要受__D__因素的制约。 A.人口数量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E.生产力发展水 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各种观点中,中国俗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所反映的是__BCDE__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活动决定论E.多因素决定论 10.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B__。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E.不均衡性 1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_D___进行教育。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09-02-20 14:23:17) 标签: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学制赫尔 巴特美国杂谈 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社会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4、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5、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乐正克)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年。 6、1632年,著名的(捷克)国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 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题库(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教育学选择题题库

不定项选择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B)得《大教学论》得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得依据就是(ABCD)。 A当前形势得需要B德育得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就是人,就是教育得对象,因而她们(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得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得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得方法就是(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与研究学生,而了解与研究学生就是指了解(ABC)。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得核心就是( C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得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7、我国得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就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得思想就是(D)提出来得。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课得类型就是根据( AB )来确定得。 A教学目得B课得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得基本组织形式就是( C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11、教育目得指明了受教育者得(AC)。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12、学校得中心工作就是( B )。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得培养工作 13、青少年身心发展得规律有:( ABCD ) A顺序性与阶段性B稳定性与可变性C发展得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1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得制定(ABCD)。 A教育目得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得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1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就是教师上好课得关键。 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得明确D情感深厚 16、世界上最早得教育理论著作就是( C)。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得核心就是(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得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18、课得类型就是根据( AB )来确定得。 A教学目得B课得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9、按教学得任务分,课得类型有( CD )。 A谈话法B复习课C单一课D综合课 2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得中外教育家分别就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喜苏格拉底 21、“教学过程最优化”得思想就是( C )提出来得。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 22、班集体形成得条件与前进得动力就是( A )。 A共同得奋斗目标B班主任得要求C班级内部得矛盾斗争D共同得活动 23、美育就就是对学生进行( A )。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24、“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就是( B )说得。 A周恩来B毛泽东C蔡元培D王国维 25、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得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她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得教育应该培养( C )。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教育学题库(含答案)

一、解释概念术语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育人科学。 2、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4、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人的社会化:指通过教育活动使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9、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发展。其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上适当超前,其二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上适当超前。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一方面随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与先前时代的教育有历史继承关系,与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有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关系;二是指教育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性。 11、人(儿童)的发展:是指一个人(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随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智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12、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人(儿童)在身心发展的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3、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16、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17、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8、德育: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 2.“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多因素作用论 D.遗传决定论 2.D【解析】二者都过分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A.情感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过渡性 3.D【解析】学生文化与成人价值观,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的地方。 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4.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识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 B.蔡元培 1

C.李大钊 D.王道俊 5.A【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6.C【解析】这是对学校贯彻教育目的的具体诠释。 7.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 A.杜威 B.布鲁纳 C.克伯屈 D.赫尔巴特 7.C【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学者克伯屈提出来的。 8.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8.C【解析】题干所指是分组教学最突出的优点。 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马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9.B【解析】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形考四题库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选择一项: A. 示性 B. 长期性 C. 创造性 D. 多重收获性 E. 复杂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长期性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下面的()这部法律中做出了规定。选择一项: A. 义务教育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 C. 宪法 D. 教育法 E. 教师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教师法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是()。选择一项: A. 自由发展阶段 B. 入职第一年 C. 从教前三年 D. 新手教师阶段 E. 职业准备阶段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职业准备阶段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 选择一项: A. 专业知识 B. 专业能力 C. 以上三项的集合 D. 专业发展 E. 专业情意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以上三项的集合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表现为()。选择一项:

A. 教学技巧 B. 教育方法 C. 教育能力 D. 教育经验 E. 教育信念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教育信念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专业知识中“怎么教”的知识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学科教学方法知识 B. 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C. 有关教育的知识 D. 关于儿童的知识 E. 广博的文化知识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关于儿童的知识, 学科教学方法知识, 有关教育的知识题目7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具有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特性的教师职业形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促进者

《教育学》网上考试题库(附答案)

《 教育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是( )。 A )王夫之 (B )孔子 答案:B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 )《师说》 (B )《颜氏家训》 (C )《学记》 答案:C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 )《普通教育学》 ( B )《爱弥儿》 答案:A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守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C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把教学看成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类的全部艺术”。 A )《理想国》 答案:B 、将教学看成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 )。 ( (C )朱熹 (D )颜之推 2 ( (D )《进学解》 3 ( (C )《教育漫话》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4 ( 5 ( (B )《大教学论》 (C )《教育漫话》 (D )《大教育论》 6 ( A )杜威 答案:B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答案:D 、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 (B )夸美纽斯 (C )布卢姆 (D )布鲁纳 7 (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8 ( A )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C )凯洛夫的《教育学》 (B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D )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答案:B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教育现象 ( B )教育方针 9 ( (C )教育政策 (D )教育 理论 答案:A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3.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 C ) A.保存 B.延续 C.创新 D.选择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B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8.一般来讲,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C )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论 C.教育学 D.课程论9.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10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教学法是:( A ) A .产婆术 B.讲授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包括( A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5.( 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政治经济,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政治经济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 B ) A.影响个体功能 B.影响文化功能 C.影响经济功能 D.影响政治功能 欢迎下载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形考三题库及答案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选择一项: A. 学会做人 B. 教书育人 C. 增强技能 D. 传授知识 E. 学会认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教书育人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教师运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属于下面哪一种教学法()。选择一项: A. 讨论法 B. 演示法 C. 谈话法 D. 讲授法 E. 读书指导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讲授法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 选择一项: A. 个别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小组教学 D. 现场教学 E. 班级授课制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班级授课制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属于我国当前推崇的教学新理念中的()新理念。 选择一项: A. 实践教学 B. 体验教学 C. 对话教学 D. 反思性教学 E. 有效教学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有效教学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的教学新理念,属于()新理念。 选择一项: A. 有效教学 B. 对话教学 C. 反思性教学 D. 实践教学 E. 体验教学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体验教学 信息文本 二、多选题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参观法 D. 讨论法 E. 读书指导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题目7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题干

教育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学试题库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8、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C、凯洛夫《教育学》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9、主张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10、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时期 B.奴隶社会时期 C.封建社会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 A.政治思想素养之一 B.职业道德素养之一 C.知识素养之一 D.能力素养之一13.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教育目的 B.确定教育内容 C.确定教育方法 D.确定教育形式 1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课堂教学 C.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 15.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6.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是() A.了解与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 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 1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人类的本能活动 B.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活动 C.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就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瞧,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与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就是实现文化的:( C ) A.保存 B.延续 C.创新 D.选择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就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与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 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就是:( B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就是 (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8、一般来讲,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就是( C )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论 C.教育学 D.课程论 9、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就是:( A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10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教学法就是:( A ) A .产婆术 B.讲授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A)功能就是其本体功能,就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包括( A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5.( 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政治经济,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政治经济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教育最深远的功能就是:( B ) A.影响个体功能 B.影响文化功能 C.影响经济功能 D.影响政治功能 17.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瞧,校园文化属于:(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