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损伤,受伤之后,人们经常关注自己的烫伤程度有多重,能不能留有瘢痕,怎样治疗才能减轻瘢痕的程度,下面就这几方面做一下简要介绍。

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及真皮,真皮下还有脂肪及肌肉等组织,其中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表皮中没有血管及淋巴管,但有一些神经末梢。真皮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乳头层具有突向表皮的真皮乳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司轻触觉的麦氏小体及痛觉神经末梢。网状层位于乳头层深面,其下方与皮下组织相连接。

皮肤受到热力作用后,其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热源温度和热力作用时间。热能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亦越重。国际惯用的三度四分法,即I 度、浅II 度、深II 度、III 度,I 度、浅II 度又叫浅度烧伤,深II 度、III 度称为深度烧伤。有的也把深至肌肉、肌腱骨骼的烧伤称为Ⅳ度烧伤。

I°伤及表皮,生发层完整。局部干燥,疼痛明显,微肿而红,无水疱。

浅II°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存。又称水疱性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而饱满的水疱形成。创基潮红,质地软,温度高,疼痛剧烈,感觉过敏。

深II°伤及真皮深层,生发层全部损伤,残存皮肤附件局部肿胀,水疱小、扁薄,创基微湿,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微痛。3 – 4周勉强愈合,愈后留有瘢痕。III度烧伤

III°表皮和真皮全部损伤。又称焦痂性烧伤。局部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如皮革,创面干燥,无渗液,发凉,感觉消失,拔毛不痛,可见栓塞的血管网。

I°烧伤:3-7天后局部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不留瘢痕。

浅II°烧伤:一般7-14天痊愈。愈后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II°烧伤:3 – 4周勉强愈合,愈后留有瘢痕。关节部位的深II°烧伤愈合后通常留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应需手术治疗。

III°烧伤:通过换药治疗无法治愈,需手术植皮。愈后通常留有较重的瘢痕。

附图:皮肤的组织结构。

绿色:I°烧伤黄色:浅II°烧伤蓝色:深II°烧伤红色:III°烧伤:

儿童烧烫伤记好五步急救法

烧烫伤后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酱油、牙膏等。资料漫画 核心提示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我市各大医院收治的烧烫伤患者均有所增多。近来苏北医院烧伤科几乎快成了“儿科”,据烧伤整形科医生介绍,目前患者较秋冬季上升约1/3,其中儿童烧烫伤比例明显升高。 医生传授:若发生意外,进行五步急救 意外 8个月男婴打翻电水壶 好动宝宝被烫成“熊猫” 5月中旬,8个月大的潘潘(化名)在家被一壶滚烫的热水从头浇到脚。事发当天,潘潘坐在婴儿车里吃饭,妈妈起身去客厅接了个电话。就在这空当,顽皮的潘潘小手乱挥舞着,无意中抓到电水壶底座的电线,便当成玩具拉扯起来。正好有壶刚烧好的开水放在底座上,被潘潘扯住电线的底座失去平衡,满满一壶开水全浇到了他身上。 “才离开一会,就听见哐当一声,还有宝宝的哭闹声。”潘妈妈很是懊恼,“平时他就好动,我们还把电水壶放在高的橱柜上,谁知他会去拽电线呀。”据医生检查,潘潘烧伤面积为17%,面积虽然不太大,但烫伤程度较深。“脸也烫伤了,蜕皮发红,结疤发黑,看着真的特别心疼!”潘妈妈说。 洗澡未等家人放冷水 宝宝一头栽进热水池 前段时间,韩先生给2岁半的宝宝洗澡。浴缸里先放了一半热水,正准备放冷水时,一旁的宝宝突然重心不稳,一下子栽进热水池,小手小脚在水里“扑腾”了几下。等到韩先生把宝宝抱出来,孩子脸上、身上已发红、起泡。 “当时我刚给孩子脱完衣服,转身放脏衣服的,谁知他突然跌倒了。”韩先生表示,好在当时热水的温度约50℃-60℃,宝宝烫伤的程度并不深。“以后我不会这么马虎了,给宝宝洗澡一定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医院 烧伤科成“儿科” 患者1/3为儿童 记者从苏北医院烧伤整形科了解到,从5月开始,烧烫伤的儿童明显增多,几乎每天都收治到一名患儿。“5月以来,病房几乎都满了,近50张床位,病人每天在流动,3周岁以下患儿约占1/3。” 护士长潘凌燕说。 据统计,2/3的儿童烧伤发生在家中,其中大部分的烧伤及烫伤都是轻度烧伤。弄翻热水、热食物,是烫伤主因。“在出生至3岁这段时间,婴幼儿的好奇心强、好动,对什么都感兴趣,大多在厨房或浴室中被热油、热液以及加热后的金属表面和其他一些供热设备所烧伤。只有一个患儿,是家人给他喂水时不小心烫伤的。”苏北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黄金华解释,而在3-6岁阶段,学龄前儿童逐渐开始识别危险,同样也开始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是想帮助或学习父母完成一些家务,因此,也往往会有危险产生。 此外,也有不少烧烫伤事件是由于家长照顾不周引起。 急救 烧烫伤记好五步急救法 “一旦发生意外,家属可以进行五个步骤的急救。”黄金华主任介绍,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是指皮肤和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安全生产法解析》word版

新版《安全生产法》解析 新版《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已经通过,将于2014年正式发布实施。重点内容先了解一下。 一、安全生产法深度解读一、明确了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 1.明确立法目的 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调整范围 (1)删除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的内容。 (2)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公园等公益性单位的安全生产,参照本法的规定执行。 二、完善安全工作方针和机制 1.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将现行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修改为如下:安全生产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单位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2.政府编制安全生产规划 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1.扩大了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范围 规定冶金、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风险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预评价。 2.增加了矿山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建设项目的安全准入规定 新增规定矿山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其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衔接。 3.规范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程序 规定高危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开始施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负责审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安全设施设计后四十五日内作出审查意见书,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审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安全风险较大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备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抽查。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必要性

2012年12月25日

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必要性 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进程、学科定位和社会需要都表明当代自然辩证法就是科学技术学。对于工科研究生来说,自然辩证法是认识客观自然界的一种重要理论思维方式,它可以培养工科研究生感性认识、训练工程思维、激发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人文素质。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感性认识;工程思维;创新能力;人文素质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国家教委规定的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是为了培养品学兼优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对研究生继续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的道德教育,帮助研究生解决好政治方向、人生方向和其他品德问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工程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的讨论,自然辩证法在我国成为科学技术学,是高等工科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感性认识是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工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过程中,如果缺乏辩证思维的指导,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再所难免,因此,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是十分重要的。 一、自然辩证法可以树立工科研究生科学事实的感性认识方法 1.1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 科学事实作为科学认识的初步成果,是已进入科学研究领域,被科学工作者掌握和确认的事实,它已不是纯客观的了,而是包含人的主观认识因素在内;客观事实是指一切尚未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与科学认识主体尚未发生联系,但在时间和空间中实际存在着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它是纯客观的,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在人类未认识它之前,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基础,科学事实的每一次修正与完善都是向客观事实的逼近。 1.2工科研究生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经抽象思维达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发展的过程,这与大多工科研究的基本过程(实验—回归模型—实践检验—模型修正)一致,而实验前的感性认识是实验过程的起点,是获取回归数学模型的必经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及外部联系的认识,它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以直接性为其特征。 法拉第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中,观察,包括实验中的观察,是搜集经验事实的活动。传统的经验主义科学认识论认

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亮点

遇到安全生产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331724258.html, 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亮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新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近一年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正确处理重大险情和事故应急救援中“保财产”还是“保人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新法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新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

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十二字方针”,总结实践经验,新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目标的保障。 三、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 按照“三个必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将其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执法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一课 远离烧烫伤

第四单元平安每一天 第一课远离烧烫伤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烧伤、烫伤的隐患,增强安全意识。 2.知道预防、处理烧烫伤的一些方法,学会保护自己。 3.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烧烫伤的隐患,知道一些烧烫伤的预防、治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我的防烧烫伤建议”活页纸,《防烫小指南》封面纸。 学生:收集有关防止及治疗烧烫伤办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课件播放故事《被烫伤的小白兔》) 教师:故事中的小白兔遭遇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小白兔一不小心就被热汤烫伤了,那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烧烫伤呢?万一被烧伤、烫伤了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远离烧烫伤》。 (板书课题:远离烧烫伤)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防烧烫伤行动之谈经历 1.学生谈经历。 教师:生活中,你有像小白兔这样被烫伤的经历吗? (学生谈,教师适时评价) 2. 教师:就像你们刚才谈到的,蒸汽喷到脸上,滚油溅到手上,开水泼到脚上……一不小心就被烫伤了。图中的小朋友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50页的情景图) 教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谈) 3.教师总结:烫伤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碰到的麻烦事,然而生活中总会有意外,一不留神,就可能被烫伤。那怎样避免烧烫伤呢?首先要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烧烫伤危险。 活动二:防烧烫伤行动之找隐患 1.找烧烫伤隐患。 教师:(课件出示“当心烫伤”和“注意高温”的图片)课前,老

师让同学们去找这两个标志,找到了吗?在哪里找到的? 学生交流。 教师:想一想,这些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志呢? 学生交流。 教师:是啊,为了提醒我们这些地方有被烧烫伤的危险。有标志的地方就有危险。没有标志的地方也可能有烧烫伤危险,这些烧烫伤隐患藏在哪里呢?赶紧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制作《防烧烫伤小指南》。 教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烧烫伤隐患,真了不起!面对这些隐患,我们怎样做才能远离烧烫伤呢?课前你都找到哪些防止烧烫伤的好办法?写在老师发给你的“我的防烧烫伤建议”里。 学生写完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梳理。 教师:你们的建议都很实用,请你们把“我的防烧烫伤建议”好到老师这里。老师给它加上封面,钉起来,就成了我们班自己出版的《防烧烫伤小指南》。放在班内,作为防烧烫伤的指导守则。 3.教师总结。 教师:你们自己动手、动脑学到了这么多知识,真好!一首《拍手歌》奖励给你们。让我们一起拍拍手,读一读。 (出示课件)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预防烧烫别大意。你拍二我拍二,幸福平安是伙 伴。 你拍三我拍三,热水热汤不能碰。你拍四我拍四,电器柴火爱出 事。 你拍五我拍五,不摸锅的热屁股。你拍六我拍六,不要用火做游 戏。 你拍七我拍七,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八我拍八,逃生路线我清 楚。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防火措施要落 实。 教师:生活中总有意外,万一发生烧烫伤,我们该怎样做呢? 活动三:防烧烫伤行动之学方法 1.治烫有方法。 (1)谈烫伤时的做法。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自己烫伤时或者看到别人烫伤时是怎么做的?

(新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新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二米,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事,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8米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 一、单项选择题

1."回"形标志表示()。 A.加强绝缘 B.双重绝缘 C.工作绝缘 D.基本绝缘 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A.TT系统 B.IT系统 C.TN系统 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 二、多项选择题 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 A.导线截面 B.导线材料 C.导线长度 D.绝缘材料 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带电火灾 D.C类火灾 三、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 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 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 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 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A 非B 非C 。 14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A 非B 非C 。 15 正确的观察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部审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平安每一天

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平安每一天 第一课远离烧烫伤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烧伤、烫伤的隐患,增强安全意识。 2.知道预防、处理烧烫伤的一些方法,学会保护自己。 3.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烧烫伤的隐患,知道一些烧烫伤的预防、治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我的防烧烫伤建议”活页纸,《防烫小指南》封面纸。 学生:收集有关防止及治疗烧烫伤办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课件播放故事《被烫伤的小白兔》)教师:故事中的小白兔遭遇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小白兔一不小心就被热汤烫伤了,那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烧烫伤呢?万一被烧伤、烫伤了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远离烧烫伤》。 (板书课题:远离烧烫伤)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防烧烫伤行动之谈经历 1.学生谈经历。 教师:生活中,你有像小白兔这样被烫伤的经历吗? (学生谈,教师适时评价) 2. 教师:就像你们刚才谈到的,蒸汽喷到脸上,滚油溅到手上,开水泼到脚上……一不小心就被烫伤了。图中的小朋友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50页的情景图) 教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谈) 3.教师总结:烫伤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碰到的麻烦事,然而生活中总会有意外,一不留神,就可能被烫伤。那怎样避免烧烫伤呢?首先要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烧烫伤危险。 活动二:防烧烫伤行动之找隐患 1.找烧烫伤隐患。 教师:(课件出示“当心烫伤”和“注意高温”的图片)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找这两个标志,找到了吗?在哪里找到的?

自然辩证法深度剖析

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理性透视 摘要: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习惯,这种理论阻碍了人们对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活动与作用的正确认识与把握。深入分析表明,与其说科技是“双刃剑”,不如说人是“双刃剑”,它植根于人性的弱点和优点,不可根除。因此,有必要对“双刃剑”问题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探讨。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双刃剑人性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案例来证明它。如铁器的发明,极大提高了人类的劳动生产力,但铁制兵器的出现,也使得战争的规模和残酷程度也大幅提高。火药的发明,极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为提升战争的残酷性不断添砖加瓦。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人类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对大自然的奥秘不断有惊人的揭示。但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命运没有丝毫改变,问题越发严峻。如核能奥秘的破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几乎无限的能源后盾,但核武器的威胁、核事故的阴霾,成了一柄挥之不去、高悬于人类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1]基因工程的发展,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自身素质探明了一条新的途径,但这也是一条通往不可预测之未来的道路。现代科技在为人类生存大开方便之门的同时,也为少数恶人、狂人毁灭人类提供了便利条件,甚至一些普通人也可能在无意之中毁灭人类!所以称科学技术为“潘多拉之盒”并不为过! 一、“双刃剑”问题的真与假 说到“双刃剑”,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会联想到科学及其技术已经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灾难或可能带来的灾难。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从根本的意义上成为现代社会生成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一前提,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与社会交往方式从量到质的巨大变化就不可能发生。而与此相应,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所遭受的严重破坏同样也不可能发生。问题的实质在于科学技术所导致的这种双重后果,是科学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科学技术得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所造成的扭曲?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所谓“双刃剑”问题能否得以成立或真与假的前提是否可靠。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 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 (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 (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自然观 (二)科学技术观 (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编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概念 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 古代素朴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当代系统自然观 第一讲古代自然观 一、古中国自然观 二、古希腊自然观 三、古印度自然观 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一、古中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三五历记》 1.元气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这种气就叫“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者,生之元也”—《淮南子·原道训》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白虎通义·天地》 2.阴阳学说 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的关系: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根、互用。阴无阳不存,阳无阴不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在阴和阳的矛盾统一中产生、发展、变化。 3.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 四时: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气:风、暑、湿、燥、寒

用自然辩证法看待人工智能

用自然辩证法看待人工智能 上传于2016.11.25 自然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为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指导。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已经迈开了第一步。而人工智能不仅仅牵涉到了科学技术,在哲学的范畴也引发了人们的大量思考,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也抱有期待与担忧的矛盾心态。近几十年来,各种各样涉及到人工智能的电影便是人们对这类问题哲学思考的剪影。 自然辩证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纳成了三种:人为自然界绘制图景的关系;认识关系,即科学;改造关系,即技术。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类本身便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包括人类的大脑,更包括大脑产生的意识,都是自然的产物并且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使世界更容易地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等需要。 人工智能正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具体体现之一。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并对其加以利用,在冯·诺依曼的计算机体系框架下,大力发展了电子信息技术,并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然而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仍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受到了计算机智能的局限,很多的工作依然需要人工完成。目前发展人工智能,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来入手:在冯·诺依曼体系下优化算法,运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大脑的结构原理来搭建新的计算机体系。在冯·诺依曼体系下对算法进行优化,例如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深度学习,是现在

已经得到日常应用的技术。量子计算目前还属于尖端科技,人类有望在数年内建造出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而基于脑科学的计算机体系目前来看遥遥无期,因为脑科学的研究举步维艰,人类仍然没有弄清楚大脑的工作原理。在本人看来,当前主要应用的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在未来仍然会展示其在智能方面的局限性,而量子计算机和基于大脑的计算机比较有可能突破人工智能的技术瓶颈。 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在哲学上引起人们大范围的讨论,还是因为人们对其前景有着不同的看法。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加有利于自身生存的世界,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结果却并不一定能实现人类的预期,甚至于有可能会压缩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人工智能的领域,人们期许人工智能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使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但令人担忧的是,高度发展的人工智能有可能会置人类于危险境地。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讨论,其核心就是意识——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意识。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人类却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类似的,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也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的产物,却也不是人类的奴隶。当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希望通过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认识人类并改造人类来为其自身创造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人类自然就处于危险之中了。也就是说,在自然辩证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以推广到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与自然(人类)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哲学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义就更加突出了,可以预见的是,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辩证的、实践的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在自然,既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又包括尚未被人类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6]二是人化的自然,即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客观对象的自然,被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体现了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与自然界有机统一的自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人化自然”或者“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内容。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最后,实践是人和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中介。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开拓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文明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小学生防烫伤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小学生如何防止烫伤的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烫伤在学生意外伤害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儿童因为年龄小容易被烫,通过这节课,我们要知道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通过培养自我保护习惯,增强孩子的防烫伤意识,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字:儿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配合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中,烫伤是最可能遇到的伤害之一。首届全国儿童伤害防治研讨会上说,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卫生部公布了2005年对我国某城市7所医院儿童因意外损伤住院情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烧烫伤数量居首,占到35%,烫伤中有是被热水、热汤和热粥烫伤;98%的烧烫伤安全发生在家中。 师:现在让我们大家讨论一下,儿童为什么会被烫伤?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最后补充总结) 教师总结: 一、儿童为什么容易被烫伤 儿童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群体,发生意外伤害往往是由于发育能力、识别能力的欠缺导致的。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保

护能力差,缺乏判断危险的认知,一旦家长没有照顾到,很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其中,在3到5岁这个年龄段,虽然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但对危险没有任何意识,所以也就成为高发年龄段。 师:生活中,让我们来看看儿童常发生的烫伤。(教师出示课件)师:让我们来对刚才的课件做一个总结: 二、生活中儿童常见的烫伤 烫伤一般可分为烧伤和水烫伤两种类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烫伤主要为开水和火焰、蒸气等高温灼伤。烫伤面积愈大,深度愈深,对全身和局部的影响也愈大、愈严重。 烫伤的程度可分为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剥落)。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酌情处理。对大面积烫伤和重度烫伤(二度以上),须由专业医生处理和治疗。 师:儿童烫伤发生在哪里呢? 学生会有以下的几个回答: 端菜的时候,不小心手被烫着了; 喝水的时候烫着嘴了; 家里的热水瓶放在地上,有可能不慎碰翻而导致烫伤; 烧好的滚烫的菜、汤放在桌子上,如果自己用手去拿导致菜、汤翻下,也是烫伤的常见原因; 电熨斗用完后,未放到安全处,觉得好玩,用手去碰,会造成手部的烫伤; 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室外放鞭炮,有的喜欢拿在手里放,常会造

解读新安全生产法

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安全发展 专家解读新《安全生产法》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14-09-29 07:58 ] 日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新的《安全生产法》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新《安全生产法》,跟原法相比存在哪些重要的变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哪些崭新的要求?中国石油报特此采访了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闫伦江。 对事故单位的经济处罚规定 记者:新《安全生产法》是如何看待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的? 闫伦江:新《安全生产法》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确立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从一系列的修改细节,包括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改为“安全生产工作”,将“促进经济发展”改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等,都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也不再局限于生产领域,而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记者:跟原法相比,新《安全生产法》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闫伦江:从企业角度来看,新《安全生产法》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全面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与原法相比,在新增的17条条款中,9条与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直接相关。而在全法114条条款中,71条都与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直接相关。 在这方面,新《安全生产法》作出的4项规定尤其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委托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然由本单位负责。二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的七项职责。四是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举例来说,某企业进行业务分包,过去往往在合同上写明“在合同执行期间,HSE责任由乙方负责”,甲方就认为HSE风险已经转移给乙方了。但按照新《安全生产法》,业务能够外包,责任不能外包,不管合同中是否有明确条款,甲方都必须承担责任。 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处罚规定 记者:新《安全生产法》的另一重要变化,是大幅提高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闫伦江:首先,罚款处罚力度明显加大。新《安全生产法》按照两个责任主体、四个事故等级,设立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八项罚款处罚规定。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比来看,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罚款“起步价”从原来的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封顶价”从原来的

天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自然辨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他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2、自然观 自然观是指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3、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已成为我国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4、思想渊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主要观点: ①认为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 ②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 动和变化中”;③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2)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3)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从自然本身去认识,一方面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界

《安全生产法》2014版修订的十大亮点

《安全生产法》2014版修订的十大亮点2014年8月31日公布的新《安全生产法》,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定 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有十大亮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新《安全生产法》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正确处理重大险情和事故应急救援中“保财产”还是“保人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新《安全生产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坚持“十二字方针”,总结实践经验,安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目标的保障。 三、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按照“三个必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将其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执法部门,依法开展

自然辩证法期末试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内容,也是本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自然观,即考察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揭示自然界的本质、结构、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概括形成的自然界的辩证法; 科学观,即考察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介的科学技术,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价值、功能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概括形成的科学技术的辩证法;科学研究方法论,即考察作为科学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揭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 造自然的一般方法,概括形成的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2、实验方法及其特点?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科学观察具有以下特点:科学观察方法是自然观察;科学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观察是有计划的系统观 科学实验的特点:(1)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2)可以强化研究对象。(3)可以使客体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4)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5)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客观性观察陈述要能真实地反映观察对象包括对象的状态、性质、规律等。但是很多时间 客体的属性并没有直接显露出来或者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不能直接观察到客体。保证观察的客 观性应该做到①要求观察结果可以重现②消除可能影响观察客观性的各种主观因素③观察中 应尽量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观测技术 科学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人的观察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曾表现出几方面的飞跃: ①从感官观察扩展到仪器观察。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日益克服感官的生理局限性,不断开拓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 ②从自然状态的观察扩展到实验中的观察(见科学实验); ③从人脑指导下的观察扩展到电脑参与下的观察。电脑作为人脑的延长和补充,能够极大地提高观察效率,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更快、更及时地贮存和加工观察结果; ④从地面观察扩展到太空观察。从而,使人们开始摆脱只在地球表面上观察的局限性。 科学观察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是由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武装起来的认识活动,理性思维渗透于观察过程的始终。正因为如此,科学观察才能达到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才可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在科学观察中既要善于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同时又要注意捕捉那些意外的偶然现象,跟踪追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东西。因为观察中的机遇常常是重大科学发现的契机。 4科学事实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科学事实一般应满足的条件: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现;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5、科学问题及其结构? 答: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问题的结构:(1)形式:①是什么?(what)②为什么?(why)③是怎样的?(how) (2)内容:①问题的指向;②研究的目标;③求解的应答域6、如何正确评价归纳与演绎在科学认识中的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