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储量级别划分

地质储量级别划分

地质储量级别划分
地质储量级别划分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 2=控制的, 3=推断的, 4=预测的,

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指标的定义

可供详查的矿产地:

通过矿产资源普查(定义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矿区,或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地段,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要求,矿床规模达到中型以上,具备开展详查工作的条件。

验收标准:

1已经大致查明矿区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体分布和成矿远景。

2对已知主要矿体已有稀疏地表工程控制,深部也有少量工程控制,大致查明了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和分布情况,大致查明了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地质特征。

3已知主要矿体已经过取样分析,取样方法及分析方法正确,质量可靠。

4已经通过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对于组分复杂、颗粒较细、工业利用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或新类型矿产,已经进行了可选(冶)性能试验。

5顺便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并通过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证实具有投资机会。

6已经实际估算了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

(3341),开采技术条件符合现行矿产工业评价要求,其规模达到现行《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中规定的中型以上。

7附有相应普查报告或相应地段的地质勘查简报及图件,并经审查认可。

规定提出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规定主要编写人:严铁雄、邵振国、侯向东、王启友、薛迎喜、龙宝林

规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编制说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1999年底下达了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编号:1199209020,项目名称:固体矿产预查、普查暂行规定,工作年限1999~2000年。目的任务: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对预查、普查的要求为依据,遵照中国地调局“关于暂行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要求,编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暂行规定》。预期成果:(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2)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送审提交时间:2000年12月。

依据地调局下达的任务,组成了以严铁雄为主编、邵振国、侯向东、龙宝林、薛迎喜、王启友为成员的暂行规定编制组,于2000年1月开展了工作。首先学习、讨论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及地调局《关于暂行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几点意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原则通过了暂行规定提纲和主要内容、工作进度,并编制了设计。3月5日地调局资源评价部组织专家审查了设计,强调暂行规定的格式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预查、普查和勘查规范总则的格式要一致。3月底向地调局主管部门提交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地调局资源评价部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先后几次组织专家就普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尤其是与预查工作的衔接进行了讨论。编制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对原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三次修改。编制组分工:严铁雄负责协调、技术把关,起草编制说明;邵振国、王启友起草“普查工作”部分;侯向东起草其余部分;薛迎喜、龙宝林参与汇总、讨论及调研。

8月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向有色、冶金、煤炭、核工业等地质总局的总工、原地矿系统18个省局的新、老总工以及有关专家共34位发出了7月6日的征求意见稿。到9月下旬共反馈了17份意见。此外,编制组还到云南、内蒙古两省区组织座谈会,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专家们肯定了“暂行规定”,认为“基本可行”、“实用性强,适当修改后尽快出版”、“尽快定稿发行”等。经汇总,归纳出113条意见,编制组对每条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遵循“不违背新分类的原则,尽可能地采纳专家意见”的精神,对“规定”再次进行了修改,作为送审稿,提供审查。

一编制的原则

1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已经多元化,国家应起的作用是根据矿产资源的储备情况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要求及长远规划,对需要的矿产投入适量的资金进行预查、普查,为社会提供资源信息,

引导矿产勘查工作。

2充分吸取我国普查工作的成功经验。50年来,我国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提高了我国国土的地质研究程度,并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此次编制暂行规定,要充分吸取普查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3 要将国际惯例的作法纳入暂行规定中。矿产勘查工作是要把资源效益转换为经济效益。我们将国际上惯用的可行性评价,作为一个主要部分列入其中,将经济效益的观点植于暂行规定的始终。普查阶段工作程度、预期目的也与联合国分类框架基本一致。

二两个重要概念的转变

1 普查工作的新内涵:《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4个阶段,比1987年三委暂行规定中划分为普查、详查、勘探3个阶段多了一个阶段。普查阶段的目的任务,也有了明显的不同。三委暂行规定中,普查阶段的任务是对已发现的矿点和地质、物化探等异常进行普查工作,强调的是点上工作,还要求“一般探求D+E级储量,为是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提供依据”。新分类则明确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数量有限的各项野外工作,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与原暂行规定在内涵上完全不同。结合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矿产勘查的投资已多元化、国家对地质勘查的投入仅限于公益性的预查、普查,为投资者(业主)提供资源信息,着重在普查区内含矿性的整体评价。对普查区内的矿(化)点,运用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进行稀疏控制是为了解剖麻雀,并据此评价面上整体的含矿性,不再像原来那样重在矿点异常的评价,探求D+E级储量。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不可能花大量投资用在公益性的勘查工作上,只能是通过有限的投入,为矿业市场提供资源信息,供投资者(业主)投标。由于普查工作的内涵已不同于前,此次制定的普查暂行规定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中普查工作的新内涵:重在找矿及面上的整体评价,不急于圈矿。

2 推断的资源量的内涵: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经过露头检查,地质填图、物化探工作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的控制等普查工作,依据实测的和假设的参数及一般工业指标或合同确定的指标,估算的矿产资源数量。由于取样工程点有限,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无代表性,开采技术条件资料很少,仅

据经验数据作了概略研究,对投资机会进行了评价,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只能包容在内蕴经济中。由于受普查阶段工作性质的制约和工程量的限制,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精度范围较原来的D+E级要宽,其中包括了地表有稀疏工程控制、深部有坑、钻工程了解,精度较高、是实测的部分;也有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类型、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与已证实的矿体(点)可类比,而有依据推断的。由于普查阶段并无工程间距的要求,推断的距离可依据矿化强度、类型及异常规模确定,这部分的精度是较低的。因此,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绝不等同于原来的D+E级储量。

三修编的主要内容

1 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普查任务由重在已发现矿点和地质、物化探等异常的工作,改为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作出评价。

2 章节和内容较原标准作了调整,突出和充实了普查工作的地质研究程度、控制要求和技术方法及质量要求;新增了普查阶段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的具体要求及普查工作应提交的成果。

3 调整了普查工作程度。普查以1/5万地质填图为基础,其成果达到了基本查明地质、构造、岩浆岩的特征,比原普查总则中要求的大致查明的程度要高,且符合实际情况。普查时通过1/5万填图只达到大致查明,则详查、勘探时的重点是解决矿床、矿体或矿山开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详查、勘探时再要求达到详细查明地区地质、构造、岩浆岩是不妥的。详查、勘探只能依据新资料,不断的充实、完善这部分内容。取消了“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改为顺便收集这方面资料。新分类中普查工作重点在找矿,对面上含矿性进行整体评价,不急于圈矿。因此,顺便收集即可,只有当局部矿化强度大,已能看到良好的前景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可适当作些水文地质工作。

4 普查工作部署上有别于原总则,不是“筛选圈定出供评价的矿点和异常,对筛选、圈定出的矿点或异常,按普查工作程度要求进行评价”。而是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最终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评价的价值,或圈出详查范围。原总则中重在点上工作,现在则重在面上评价。

5 适当减少了野外勘查的工程量。普查工作属公益性,主要由国家投入为主,由于任务大、不可能有很多投入。新总则中要求对矿点、矿化点用数量有限

的取样工程进行稀疏控制以及有依据的合理推断,取消了“普查的钻探工程网度应以能控制矿体(层)远景为限的要求”。可以说新总则中对矿点、矿化点的控制程度总体低于原总则的要求。

6 充实了普查阶段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的圈算要求。根据新分类给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定义,普查区内经稀疏控制的矿点、矿化点,结合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类型及综合物化探异常,可进行合理的推断,不受工程间距的限制,并提出了推断的资源量的圈算具体要求,这样便于验收推断的资源量。

7 严格质量要求。对采样、加工、测试以及各项工作的质量,除按有关规范要求外,也可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在合同和协议中注明,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逐项详细说明,不得回避、简述或归纳。

8 增加了普查工作应提交的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和附图、附表、附件的名称,图件及比例尺、具体要求等,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在报告的格式、内容、侧重点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强调了探矿权人的资质、法律地位、矿权、调查历史,在地质方面,着重详述调查方法、精度及成果的质量,在矿床方面更应详述所获资料的可靠程度、取样、分析化验的详细情况及资源估计等。并应附有相应的附图、附表,附件等。

四几点说明

1 关于将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作为任务的问题,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普查区内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在普查区内本应达到大致查明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不应有预测的资源量(334)。因此,不能在任务中专写估算预测的资源量,否则与分类原则不符。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部分地段达不到(333)的要求,则可灵活处置,在6.3中已有体现。

2 关于“基本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与“分类”不一致的问题。普查阶段一般进行1:5万地质填图,这种中比例尺填图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查明程度都比较高,地层都到了组、段,区内主要构造及分布特征也实际已达到基本查明程度,但在过去都用大致查明概括了。这次编制暂行规定中,只是反映实际情况而已。严格地说,普查达到大致查明,是针对矿体的形态、矿石质量及与其密切有关的特征。若要求勘探时才达到详细查明地层……等,则不太现实,因为新分类中规定勘探时的工作都是针对矿体开采技术条件、选冶试验方面的,是要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关于选冶加工试验类比为什么强调“邻区”及“矿石物质组成、嵌布特征、有害组分……”等,是因为虽是同类型,但差别有大有小,只有“邻区”尤其是与选冶密切相关的特征类比,才有实际意义。除此之外的特征再相近,也无实际意义。

4 部分意见如“概略研究”改为“预可行性研究”、“内蕴经济的推断资源量……”、“普查阶段资源量333/333+334,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等等,与新分类要求不一致,未能采纳。

[VIP专享]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

储量 reserves 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s)的简称。泛指矿产的蕴藏量。 其表示方式有矿石储量(简称矿石量)、金属储量(简称金属量)或有用组分储量、有用矿物储量等,多数以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立方米)计。它不扣除未来开采和加工时的贫化与损失。 储量是矿产地质工作的一项主要成果,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进行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中国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储量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即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的当时,经过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和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中国对储量所下定义与以前的概念有较大变动,特别是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等,与以往有明显的变化,但与国际上的表述更为相近。如与国际矿冶协会理事会(CMMI)的《矿产资源储量国际分类建议》、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国际分类框架》的定义相似,但后两者将储量分为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两类。[1] (旧称可采储量或称开采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控制或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平均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根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储量又可分为3个类型: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 矿产资源储量级别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资源总量:可开发的资源总量,包括二级边界品位; 保有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的总量; 基础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和一级边界品位; 资源量:包括矿区外围附近的边界品位。 通俗得说:基础储量表示地质勘探程度较高,可供企业近期或中期开采的资源量;保有储量是基础储

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利用各种方法、各种技术手段获得大量有关矿床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计算储量的原始材料。计算储量通常的步骤如下: (1)工业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1)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时的标准。主要有下列个项: 可采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可采厚度是指当矿石质量符合工业要求时,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矿体厚度小于此项指标者,目前就不易开采,因经济上不合算。 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平均品位):工业品位是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工业品位时,才能计算工业储量。 最低工业品位的实质是在充分满足国家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并使矿石在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尽可能合理的前提下寻找矿石重金属含量的最低标准。所以确定工业品位应考虑的因素是:国家需要和该矿种的稀缺程度;资源利用程度;经济因素,如产品成本及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技术条件,如矿石开采和加工得难易程度等。 工业品位和可采厚度对于不同矿种和地区各不相同,就是同一矿床,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变化。 边界品位:边界品位是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的最低品位。矿体的单个样品的品位不能低于边界品位。 最低米百分比(米百分率、米百分值):对于品位高、厚度小的矿体,其厚度虽然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因其品位高,开采仍然合算,故在其厚度与品位之乘积达到最低米百分比时,仍可计算工业储量。计算公式为:K=M×C。(K-最低米百分比(m%);M-矿体可采厚度(m);C-矿石工业品位(%))。 夹石剔除厚度(最大夹石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实质矿体中必须剔除的非工业部分,即驾驶的最大允许厚度。它主要决定于矿体的产状、贫化率及开采条件等。小于此指标的夹石可混入矿体一并计算储量。夹石剔除厚度定得过小,可以提高矿石品位,但导致矿体形状复杂化,定得过大,会使矿体形状简化,但品位降低。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单位: 宜丰县新庄邓家煤矿 日期:二0一四年二月

宜丰县新庄邓家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概述 宜丰县新庄邓家煤矿位于宜丰县城(新昌镇)方位76°、直距离31公里处,属新庄镇邓家行政村管辖。北东距新庄镇3公里。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2′59.5″;北纬28°26′7.5″。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2278㎞2,开采深度+30~-380m 标高。 本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冲沟发育,矿区最高海拔标高+94.30米,最低海拔标高+70米左右,相对高差20米。区内水系不发育,仅矿区南部邓家水塘一口,容量3000m3,无其它地表水体。矿区水量受季节影响,属于亚热带气候,水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16~2239毫米,蒸发量为1286~152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 二、煤矿水文地质 1、含水层 (1)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潜水含水层 本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含弱孔隙潜水,据邻区陈家1#、6#民井抽出结果:其流量(Q)为0.044~0.059L/s,单位涌水量为0.021~0.08L/s,为一弱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富水性随季节变化。

(2)含煤地层风化裂隙含水层 本区含煤地层(安源组下含煤段)风化裂隙发育深度为20-30m,含风化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孔隙潜水补给,其富水性随季节变化,在雨季矿坑涌水量明显增大。 (3)长兴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边界以外,长兴灰岩岩溶裂隙十分发育,富含岩溶裂隙水及溶洞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孔隙潜水补给,在低洼沟谷以上升泉方式排泄。 据地质勘探资料,其水1孔抽水结果:当S(降深)值为28.82m 时,流量(Q)0.0192L/s,单位涌水量(q)0.000667 L/s.m,渗透系数(Kep)为0.00169m/昼夜,该含水层为一补给来源广泛的重要含水层。 (4)老窑积水 矿区范围内有较多的老窑分布。因开采年代甚久,其开采深度及规模无从查考。依据井巷工程揭露情况,以往老窑采深度一般为60m~80m,老窑采空区聚集了大量地下水,是本区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矿井在开拓过程中应严加防患。 2、隔水层 本区安源组含煤段为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及泥岩组成,岩性均一,风化裂隙不甚发育,除浅部含弱风化裂隙水外,脱离风化带后,含水微弱,厚度约300m,可视为一相对隔水层。 3、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世界地理分区复习训练题之欧洲

2012世界地理分区之欧洲 一、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8年3月24日18点,北京奥运会火种采集 仪式在雅典(24°E,38°N)古奥林匹亚遗址的赫拉神庙前举行。 回答1~3题。 1.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举行时,雅典的区时是() A.10点 B.11点 C.12点 D.13点 2.圣火采集仪式当天,雅典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A.23.5° B.38° C.44° D.52° 3.右图四种气候的成因与雅典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城市。读图1 索契位置图,完成4~5题。 4.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冬季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②冬季临近水 域,对沿岸的增温作用③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冬不冷夏不热④地处大 陆内部,冬季太阳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5.索契利于冬奥会室外项目比赛的主要条件是() A.依山面海,交通发达B.冬季降水量大,山地积雪多 C.位于大洲分界线,地球位置优越 D.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增湿 图2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 读图完成6~7题。 6.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7.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温和多雨②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③植被具有耐旱特征④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3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8~9题。 8.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9.甲城市(首都)距离R火山约为()

锰矿储量分类、分级、级别条件 和储量计算的有关规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锰矿储量分类、分级、级别条件和储量计算的有关规宝 一、储量分类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锰矿储量分为两类: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份含量低,或有害组份含量高,而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按照勘探研究程度和控制程度,将锰矿储量分为A、B、C、D 四级,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A 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其条件是: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 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 C 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首期开采地段。其条件是在C 级储量的基础上: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相邻剖面矿体形态基本对应。2.破坏和影响矿体的较大褶皱、破碎带以及较大的断层的性质已查明,其产状规模已较准确地控制,夹石的岩性、产状、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3.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已确定,变化规律已查明。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 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1.基本控制矿体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2.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主要褶皱、破碎带和较大断层[注]的性质已了解,其产状规模已基本控制。对夹石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

矿产地质储量级别分类

查看文章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七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2 2007年02月02日星期五下午 11:21 源量和储量的类别划分 图4-7-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 新《总则》中,根据各勘查阶段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程度与地质可靠程度,将其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三个大类,细分为16个类型,并分别给以不同的编号代码(见表4-7-2)。 同时,采用了三维立体框架图(图4-7-1)表示,图形的三个轴分别代表地质轴(G)、可行性轴(F)、经济轴(E)。 表4-7-2 矿产资源储量类别与勘查各阶段对比表 1资源量(resource) 指所有查明与潜在(预测)的矿产资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程度,但经济意义仍不确定或属次边际经济的原地矿产资源量。可分为三部分:

(1)内蕴经济资源量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次边际经济资源量据详查、勘探成果进行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资源量。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3)行预测资源量经预查,依据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类比、估算的预测资源量(334)?各项参数都是假设的,经济意义不确定,属潜在矿产资源。可作为区域远景宏观决策的依据。 2基础储量(basic reserve) 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也就是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在0以上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 (1)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即经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属于经济的,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扣除之后为储量)。结合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研究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 (2)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内部收益率介于国家或行业基准收益率与0之间未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3储量(extractable reserve) 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控制或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平均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根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储量又可分为可采储量(proved extractable reserve)(111)、预可采储量(probable extractable reserve)(121)及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探讨_傅耀军

0引言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勘查对象、选择勘查手段、进行工程部署、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纵深开发,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华北型煤田下组煤不仅面临着底板奥灰水的威胁,其顶板含水层(特别是上组煤采空区)也是其主要威胁;再者由于历史原因,上组煤开采也存在周边老空水的威胁等等。因而,现行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不能完全反映新出现的种种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1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现状 目前有关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主要有 两个版本,一个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另一个是《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 /T 0215-2002)。两者基本相同,类根据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空间特征(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分为三类: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只是岩溶充水矿床的亚类上有所区别,前者按岩溶形态分三个亚类: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和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后者按充水方式分为二个亚类: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和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两者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三型: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和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但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判别上不一样,前者为多因素定性判别,后者以单位涌水量定量判别。 2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出现的新问题 2.1第四类充水水源 水体一般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 作者简介:傅耀军(1959—),男,教授级高工,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和环境地质研究。 收稿日期:2011-07-27责任编辑:樊小舟 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探讨 傅耀军,方向清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河北邯郸056004) 摘要: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是进行矿床水文地质勘查重要环节,是做好和优化勘查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煤炭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规模开采,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规范划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不基础上,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提出了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的新方案:类分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老空水充水矿床、地表水充水矿床和复合式充水矿床6个;亚类分顶板充水、底板充分水、周边充水和组合式充水4个;型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个。关键词: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探讨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A Discussion on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 Classification Fu Yaojun,Fang Xiangqing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NACG,Handan,Hebei 056004)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s is a major link in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main basis of explor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s coal mining after decades,especially large scale mining in the past 10-odd years,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been happened in min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on the basis of currently availabl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in practice,combined with "Coalmine Water Control Stipulations",a new scheme to classify min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type put forward.The classification in the scheme includes six categories:pore,fissure,karst,gob,surface water and compound water filling mines;four subcategories:roof,floor,peripheral and composite water filling paths;and four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types:simple,medium,complex and extremely complex.Keywords:mine hydrogeology;exploration type ;discussion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3No.09Sep .2011 第23卷9期2011年9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11)09-0032-02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1.09.08

世界地理之欧洲

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世界地理之欧洲 一.读欧洲西部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 的地理事物。 (1)在图中填注城市代号: a.伦敦、b.柏林、C.巴黎、d.罗 马、e.华沙、f.维也纳、g.威尼 斯、h.雅典。 (2)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事物: 国家:①____、②____、 ③____、④____、⑤____、 ⑥____、⑦____、⑧____、 ⑨____、⑩____。 半岛、岛:A____半岛、B____ 半岛、C____半岛、D____半岛、 E____岛、F____岛、G__ __岛。 海:H____、I____、 J____、K____。 海峡、运河:L____、M____、 N____、O____。 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 物名称的序号。 河流:①多瑙河②莱茵河半 岛:③日德兰半岛运河:④基 尔运河海洋:⑤波罗的海⑥北 海城市:⑦慕尼黑⑧柏林⑨汉堡 (2)图中H区是著名的_______工业区。

(3)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4)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______。 (5)目前,经F河运人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 欧洲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1)欧洲西部,北临_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 (2)海岸线十分_________ 主要半岛有_______________半岛、_________半岛、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半岛; 主要岛屿有___________群岛和________岛; 内海有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海; 边缘海有_________海;海峡有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___湾是著名的海湾 2.范围 包括北欧、中欧、西欧、南欧四部分 3.地形 欧洲西部大致位于____°N~_____°N、10°W~_____°E之间,地势________,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_______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西欧的地形受_______作用影响明显。

储量级别划分及计算

储量级别、储量分类及计算 一、储量级别 1、地质可靠程度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四种。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程度较低。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2、可行性评价阶段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着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个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3)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的储量数及相应的加上选冶性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决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指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出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 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常见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储量分 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一、铁矿储量分类、分级 和级别条件 <一>、储量分类 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铁矿储量分为两类: (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份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 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铁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各级储量的 474

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其条件是: (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 (3)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 (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 474

什么是储量分类分级

什么是储量分类分级? 储量级别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统一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与技术经济可利用性的标准。储量类型与级别划分的目的,是便于国家与矿山企业正确掌握矿产资源,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审批、统计和用途,更加经济合理地做好矿产地质勘探工作。 一般说来,储量按地质控制精度分级,按技术经济可利用性分类。目前大多数国家均统称为储量/资源分类,把地质精度与经济可行均作为储量/资源分类的因素考虑。储量分类最早起于英国,1944年美国矿业局与地质调查局共同提出了一个储量分类方案,这个方案经过1976、1980年两次修改,形成了在北美和南美广为流行,世界其他国家均参照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这个原则有两个坐标:横坐标代表地质工作的程度,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由高至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两被冠以“探明的”、“推测的”、“假定的”、“假象的”形容词;纵坐标代表储量或资源的经济可利用性,随着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由高到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被冠以“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和“次经济的”形容词。为了区别能从地下体回收的矿产物质与地质圈定的矿物物质,美国这一分级方案又将查明的地下储量分为“储量”和“储量基础”两个概念,前者是可以从地下真正采出的部分,后者是地质圈定的部分,它包含了可采出的储量和由于设计、开采、安全等原因不能采出的部分。按照这一分类体系,矿产资源被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储量(探明的、经济的)、推测储量(推测的、经济的)、边界储量(探明的、边际经济的)、推测边际储量(推测的、边际经济的);探明的次经济资源量、推测的次经济资源量、假定的资源量、假想的资源量。 1979年,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储量资源分类方案。1996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提出了“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量分类国际框架。这是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固体矿产矿床而建立一种广泛的和国际通用的分类系统所作的最新尝试。同美国1980年的分类方案相比,这个方案用三个坐标轴而不是两个坐标轴来框定储量/资源的类型。第一个是地质轴,表明地质工作阶段,由深而浅为详细勘探、一般勘探、普查、踏勘。第二个为可行性轴,由深而浅为可行性研究/采矿报告、预可行性研究、地质研究。第三个轴为经济轴,由深而浅为经济的、潜在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按照这一体系,可将储量/资源框定为10个类型:证实矿产储量、概略矿产储量(两类)、可行性矿产储量、预可行性矿产资源(两类)、确定矿产资源、推定矿产资源、推测矿产资源、踏勘矿产资源。这一分类体系对各国储量资源分类体系之间的转换与接轨具有重要意义。1960年制定的苏联矿产储量分类规范中,除从经济的角度,将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与平衡表外两类外,勘探和研究的程度将矿产储量分为详细探明和详细研究(A、B、C1)的储量,初步评价的储量(C2)和预测储量三类。我国建国初期,暂时采用了苏联的储量级别。1959年,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它将固体矿储量分为四类(开采储量、设计储量、远景储量、地质储量)五级(A1、A2、B、C1、C2)。其中开采储量一般为A1级,设计储量一般为A2、B、C1级,远景储量即为C2级。在一段时期内,这一储量分级对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1964年后,有关部门曾对上述储量分级进行了多次修订。例如,冶金部在1965年颁发和实行了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的两级储量划分办法;煤炭部将煤矿储量分为普查、详查、精查三级;在1968年以后的全国矿产储量表中,统一按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两级划分方案进行储量统计等等。到1977年,又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和冶金部共同制定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先在地质总局所属单位试行);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建材总局及石油化工部共同制定了《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上述两个规范,根据对矿体不同部分的研究或控制程度及相应的工业用途,将固体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储量,分为A、B、C、D四级,并对各级储量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

煤炭储量级别划分

储量级别 有关煤炭的各种储量间的关系图如下: 上述各类储量的涵义如下: 1.总储量 是指在勘探区或生产矿井井田技术边界范围内,通过物探、钻探、巷探和地质调查等手段查明,符合煤炭储量计算标准要求的全部储量。 2.能利用储量 指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矿井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3.工业储量 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依据的那部分储量,其中的可采储量是指在工业储量中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 4.可采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量,即为可采储量。

5.远景储量 指在能利用储量中,研究程度不足,只能做为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区远景发展规划依据的那部分储量,不能作为矿区规划和建设的依据。其储量级别较低,大致相当于D级储量。 6.其它储量的含义 (1)预测储量 亦称预测资源量,是指煤田预测时所估算的煤炭储量。它通常是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分布规律等资料所预测的储量。 (2)地质储量 是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煤层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结合已知井田的成煤地质条件所预测的储量,这类储量的可靠程度低,多未经必要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煤田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 (3)探明储量 是通过地质勘探所获得的储量,即A、B、C、D各级储量之和。探明储量是进行煤矿建设、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 (4)保有储量 由探明储量中减去动用储量(为采出储量和损失储量之和)后所剩余的储量为保有储量。对一个生产矿井来说,其保有储量随着逐年采出和损失而每年减少。如某矿探明储量为1000万吨,2000年开采50万吨,损失量20万吨,那么该矿到2000年底止的保有储量为930万吨,如2001年又采出55万吨,损失量23万吨,那么该矿到2001年底止的保有储量为852万吨,到2002年底则又随开采量和损失量的变化而其保有储量又有所降低。 (5)设计储量

金属矿床的储量分类、分级及级别条件(可借鉴)

第八章储量分类、分级及级别条件 第二十八条:铅锌矿储量分类和分级 根据《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要求分为两类: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铅锌品位低(达到边界品位但达不到工业品位);矿体厚度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铅锌矿地质勘探阶段只探求B、C、D三级储量。 第二十九条:各级储量用途及条件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山首期开采地段。其条件是: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矿体连接有充分依据,矿体形态在相邻剖面基本对应,但局部有变化。3.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已查明,产状已详细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4.对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5.下列情况不能计算B级储量: ①计算储量块段中有无矿天窗者; ②工程内推或外推储量。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矿体连接有较充分的依据,矿体形态在局部地段虽有分枝复合变化,但在相邻剖面上尚能反映出矿体基本形态大致相似。 3.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已基本查明,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 4.基本确定矿石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5.下列情况不能计算C级储量: ①单工程、单剖面控制的储量; ②外推计算的储量。 D级——①为部署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依据的储量;②一般大、中型矿床部分D级配合B+C级储量,亦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③对比较复杂的矿床,一定比例的D级储量配合C级储量,亦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④对小而复杂、难于探求C级储量的矿床,D级储量作矿山边探边采的依据。其条件是: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3.大致确定矿石类型。 4.D级储量一般是用稀疏工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工程控制,但由于矿体复杂变化大、或其它原因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C级储量块段外推部分的储量。 第三十条: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和各项参数要求

世界地理12大分区基础练习

第一组题东亚 一、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一中标出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日本海、朝鲜海峡。在图二中标出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在图一中标出下列国家及其首都: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①半岛,②岛, ③岛,④岛,⑤岛,⑥海, ⑦海,⑧洋。 3、东亚地势高低,西部以和地形为主,东部以地形和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和地形为主,面积狭小,河流。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1)图一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在图中大致画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冬季因为陆地降温,陆地上形成高压,也叫高压,它切断了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低压,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陆地升温,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也叫低压,它切断了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

太平洋上叫高压,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在图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3)图二中国家西北部冬季多暴风雪,理由? 5、日本国家水能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成因。 6、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和沿岸。日本工业区包括、、、和。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7、日本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进口,其中石油主要来自,铁矿主要来自,煤主要来自,棉花主要来自。日本最大的贸易对向是,其次是 和。 8、简要叙述日本农业的特点。 9、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在图二中标出它的位置,简要分析其成因。 10、日本首都,位于关东平原部;日本最大的两个港口 和;日本的硅岛,日本的科技城,汽车城。

资源储量类型及级别

煤炭储量类别划分:111,111b....211 (333) 编码的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具体含义见表1。 2.储量分类的经济意义 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万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末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3.经济储量 1)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治试验成果,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件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1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5)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

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打印

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考点搜索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及重要国家: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一、亚洲 1、亚洲的半岛及岛屿: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___ ⑤_____________ 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填写出亚洲周边的海洋、重要海峡名称 3、试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 4、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陆地自然 带: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___ ⑤_________、____ 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的人口主要集中于、、,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哪些? (一)东亚——日本 1、在图中填写出日本重要的经纬线、周围的海洋以及重要岛屿海峡的名称 2、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 3、试分析日本东西两侧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原因: 5、为什么日本的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纬度分布比我国更高? 5、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于沿岸和沿岸,日本的五大工业区分别是: 、、、、 6、工业原料来源于哪些国家: 煤:____________________;石油:________________;铁:_______________。 7、工业主要产品输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析影响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没有具体说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都要分析) 9、描述日本农业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