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认为如果资本量越大,雇用的生产工人在全部劳动中的比例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李嘉图认为经济增长的条件包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增加。

马歇尔强调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推动这一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正是那些富于冒险精神、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借助银行贷款,创办新企业,购置新设备、开拓新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推动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认为,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所能达到的均衡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经常出现失业和经济危机。只要政府调节总需求,就可以缓和经济危机并使整个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1、假设前提: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储蓄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sY;(3)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4)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5)规模报酬不变;(6)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存量K也不存在折旧问题。

2、模型的基本公式:△Y/Y=s/v

含义: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必须等于社会储蓄率与资本—产量比这二者的比例。

3、实际增长率:如果基本方程中的v是实际存在的v,即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产量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那么在一定的储蓄率下,由此而导致的国民收入

增长率被称为实际增长率,用G

A 来表示,: G

A

=s/v

4、有保证的增长率:假如人们发现他们现有的资本存量与同期内产量之间的比率是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不多也不少,则K/Y是意愿的资本—产量比v

r

。根

据储蓄率与意愿的资本-产量比v

r 计算出的增长率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用G

W

表示,即 G

W

=s/vr

“有保证”即是指“由于资本家满意而得到保证。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必

须使实际的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

A ·v=s=G

W

·v

r

。一旦二者背离,就

必然会出现经济的周期变动。

5、自然增长率(G

N

):人口增长率为n,要实现充分就业,增长率必须等于n,以便为增长的人口提供相应的消费品和就业机会。

按照哈罗德的说法,首先,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增长就必须等于G

W

;其次,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G A =G

W

=s/v=s/v

r

=n=G

N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1、基本假设:(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储蓄函数为S=s,s常数,

且0

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sf(k)=k+nk

这一基本公式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sf(k)=sY/L)可被用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

本的深化;另一部分则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

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以图形来描述索洛新古典模型:

人均资本k总是趋向于均衡数值k,相应地,人均产量y也趋向于均衡数值y。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sf(k)曲线可以和nk曲线相交于任一点,而且交点必然是一个均衡点。

3、增长率的分解:G=a△L/L+(1—a) △k/k

G代表增长率,△L/L和△k/k分别代表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a和(1—a) 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做出的贡献。 (1—a):a即为资本与劳动比率。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含义:为使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一致,既可通过劳动增长率的变动,也可通过资本增长率的变动,还可通过资本—劳动比率的变动。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变动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的。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始于80年代后期。它的形成,起因于经济学者们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不满。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默(Paul Roomer)、卢卡斯(Robert Lucas)、贝克尔(Gary Becker)、默菲(Kevin Murphy)等人。但是,它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系统。总体而言,新增长理论有如下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它修正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亦即在增长模型中引入报酬递增生产函数。

第二,它拓展了新古典模型中的劳动力概念,亦即引入人力资本概念,使劳动力不再是单纯的数量,而是包含着知识和技术在内的质的概念,并以人力资本

去解释产出的增长。

三、相关数据的收集

我们采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版,样本时期为1985-2002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在人力资本的衡量上,我们采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一指标,实际情况是中国的教育投资大多来自政府,所以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结论。

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obs Y X2 X3 X4 CPI

1985 8964.4 2543.19 226.83 49873 100

1986 10202.2 3019.62 274.72 51282 106.5

1987 11962.5 3640.86 293.93 52783 114.3

1988 14928.3 4496.54 356.66 54334 219.2

1989 16909.2 4137.73 412.39 55329 160.2

1990 18547.9 4449.29 462.45 56740 165.2

1991 21617.8 5508.8 617.8286 58360 170.8

1992 26638.1 7865.635 728.7506 65554 181.7

1993 34634.4 9568.324 867.7618 66373 208.4

1994 46759.4 17042.94 1174.74 67199 258.6

1995 58478.1 20019.26 1411.523 67947 302.8

1996 67884.6 22913.55 1671.705 68850 327.9

1997 74462.6 24941.11 1862.542 69600 337.1

1998 78345.2 28406.17 2032.453 70637 334.4

1999 82067.5 29854.71 2287.176 71394 329.7

2000 89468.1 32917.73 2562.606 72085 331

2001 97314.8 37213.49 3057.01 73025 333.3

2002 105172.3 43499.91 3491.405 73740 330.6

表1

剔除价格因素后,得出表2数据:

obs Y X2 X3 X4 1985 89.644 25.4319 2.2683 49873 1986 95.7953051643 28.3532394366 2.57953051643 51282 1987 104.658792651 31.853******* 2.57156605424 52783 1988 68.1035583942 20.5134124088 1.62709854015 54334 1989 105.550561798 25.8285268414 2.57421972534 55329 1990 112.275423729 26.932748184 2.79933414044 56740 1991 126.567915691 32.2529274005 3.61726346604 58360 1992 146.604843148 43.2891304348 4.010******** 65554 1993 166.19193858 45.9132629559 4.16392418426 66373

1994 180.817478732 65.9046403712 4.54269141531 67199 1995 193.124504624 66.1138044914 4.66156869221 67947 1996 207.028362306 69.8796889296 5.09821591949 68850 1997 220.891723524 73.987273806 5.52519133788 69600 1998 234.285885167 84.946680622 6.077909689 70637 1999 248.915680922 90.5511373976 6.93714285714 71394 2000 270.296374622 99.4493353474 7.74201208459 72085 2001 291.97359736 111.651635164 9.17194719472 73025 2002

318.125529341

131.578675136

10.5608136721

73740

表2

四、经济模型的建立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劳动力和资本,其中资本又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我们以此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

首先,我们假设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符合中国的实际,原始函数形式如下: Y AK L αβ=

式中,Y 是产出,K 是资本,L 是劳动力 我们将其改写为:

324

234Y AX X X βββ=

其中,

2

X ——物质资本,3

X ——人力资本,

4

X ——劳动力

两边取对数,模型可写为:

223344

LY LA LX LX LX βββ=+++

令C LA =,模型变换为:

223344

LY C LX LX LX βββ=+++

在计量经济学中,考虑到所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加入随机扰动项

i μ,则我们的计量模型为:

223344LY C LX LX LX βββμ

=++++ ()*

在实际分析中,我们用实际GDP 来衡量产出Y (亿元),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衡量物质资本x2(亿元),用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来衡量人力资本x3(亿元),用总就业人数来衡量劳动力x4(万人)。其中,我们采用价格指数来剔除价格变动对名义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影响。先验地,根据经济理论我们认为用我们所采取的统计指标衡量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对实际GDP 有正的影响,即前三个要素投入的越多,实际产出就会越大。

五、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我们分别利用EVIEWS 软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及统计检验,并针对其中有自相关和异方差影响的方程,进行修正后再来估计参数。

用OLS 对模型()*进行回归,得出以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17/05 Time: 22:38 Sample: 1985 2002 C -3.337190 2.541567 -1.313045 0.2103 LX2 0.216876 0.101537 2.135935 0.0508 LX3 0.482534 0.105359 4.579908 0.0004 R-squared

0.990911 Mean dependent var 5.080847 Adjusted R-squared 0.988963 S.D. dependent var 0.456395 S.E. of regression 0.047947 Akaike info criterion -3.044299 Sum squared resid 0.032185 Schwarz criterion -2.846439 Log likelihood 31.39869 F-statistic 508.7638 即回归方程为:

2343.33710.21680.48250.6214LnY LnX LnX LnX =-+++

( 1.313045)- (2.135935) (4.579908) (2.526151) 20.990911R = F=508.7638

(1)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2β=0.216876,3β=0.482534,

4β=0.621403都大于零,并且符合经济理论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衡量物质资本2X (亿元),用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来衡量人力资本3X (亿元),用总就业人数来衡量劳动力4X (万人)对实际GDP 边际影响率小于1大于0。

(2)统计推断检验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20.990911R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非常好。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2β,t 统计量为2.135935。给定。给定α=0.05,查t 分布表,在n-2=14下,得临界值0.025t (14)=2.145,t>0.025

t

(14),拒绝0:0H b =,表明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有显著影响。

由F=508.7638>0.05(3,14)F =3.34(显著性水平为0.05),表明模型从整体上看GDP 与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3)计量经济学检验 a.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计算解释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由上表,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 修正:

由于在道格拉斯函数中,满足条件1αβ+=,所以在模型中也应该有如此的一个条件来加以限定,即2341βββ++=,所以4231βββ=--,代入223344L Y C L X L X L X βββ=+++得

2233234(1)LY C LX LX LX ββββ=+++--

22334243

C L X L X L X L X L X ββββ=+++--

224334

()()C L X L X L X L X L X

ββ=+-+-+ 32234

44X X C L L LX X X ββ=+++ 令3

21244

,X X

Z Z X X ==,则上式变为 2132

4L Y C L Z L Z L X ββ=+++ 所以数据变为:

obs Y X2 X3 X4 z1 z2 1985 89.644

25.4319

2.2683

49873 0.00051 0.000045 1986 95.795305 28.353239 2.5795305 51282 0.00055 0.00005 1987 104.65879 31.853543 2.5715661 52783 0.0006 0.000049 1988 68.103558 20.513412 1.6270985 54334 0.00038 0.00003 1989 105.55056 25.828527 2.5742197 55329 0.00047 0.000047 1990 112.27542 26.932748 2.7993341 56740 0.00047 0.000049 1991 126.56792 32.252927 3.6172635 58360 0.00055 0.000062 1992 146.60484 43.28913 4.0107353 65554 0.00066 0.000061 1993 166.19194 45.913263 4.1639242 66373 0.00069 0.000063 1994 180.81748 65.90464 4.5426914 67199 0.00098 0.000068 1995 193.1245 66.113804 4.6615687 67947 0.00097 0.000069 1996 207.02836 69.879689 5.0982159 68850 0.00101 0.000074 1997 220.89172 73.987274 5.5251913 69600 0.00106 0.000079 1998 234.28589 84.946681 6.0779097 70637 0.0012 0.000086 1999

248.91568 90.551137 6.9371429

71394

0.00127

0.000097

2000270.2963799.4493357.7420121720850.00138 0.000107 2001291.9736111.651649.1719472730250.00153 0.000126 2002318.12553131.5786810.560814737400.00178 0.000143

即所用数据替换为:

obs Y z1 z2 X4

198589.6440.00051 0.000045 49873

198695.7953050.00055 0.00005 51282

1987104.658790.0006 0.000049 52783

198868.1035580.00038 0.00003 54334

1989105.550560.00047 0.000047 55329

1990112.275420.00047 0.000049 56740

1991126.567920.00055 0.000062 58360

1992146.604840.00066 0.000061 65554

1993166.191940.00069 0.000063 66373

1994180.817480.00098 0.000068 67199

1995193.12450.00097 0.000069 67947

1996207.028360.00101 0.000074 68850

1997220.891720.00106 0.000079 69600

1998234.285890.0012 0.000086 70637

1999248.915680.00127 0.000097 71394

2000270.296370.00138 0.000107 72085

2001291.97360.00153 0.000126 73025

2002318.125530.00178 0.000143 73740

用OLS对新模型进行回归,得出以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9/05 Time: 20:40

Sample: 1985 2002

C 13.83854 0.876544 15.78762 0.0000

LZ1 0.528764 0.178963 2.954604 0.0098

LZ2 0.519558 0.210833 2.464311 0.0263

R-squared 0.961118 Mean dependent var 5.080847 Adjusted R-squared 0.955934 S.D. dependent var 0.456395

S.E. of regression 0.09580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01974

Sum squared resid 0.137681 Schwarz criterion -1.553579

Log likelihood 18.31777 F-statistic 185.3932

Durbin-Watson stat 0.51996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所得的模型为:

LY= 13.8385 + 0.52871LZ + 0.519524LZ LX + (15.7876) (2.9546) (2.4643)

2

R =0.9611 2

R -=0.9559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较好。t 检验和F 检验可知,模型显著。 b. 异方差的检验

ARCH 检验

F-statistic 0.594055 Probability 0.631802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9/05 Time: 21:04 Sample(adjusted): 1988 2002

C 0.008059 0.003109 2.592545 0.0250 RESID^2(-1) -0.175976 0.307591 -0.572112 0.5788 RESID^2(-2) -0.256949 0.233400 -1.100894 0.2944 R-squared

0.139426 Mean dependent var 0.005434 Adjusted R-squared -0.095276 S.D. dependent var 0.006414 S.E. of regression 0.006712 Akaike info criterion -6.946616 Sum squared resid 0.000496 Schwarz criterion -6.757803 Log likelihood 56.09962 F-statistic 0.594055 Durbin-Watson stat

1.951445 Prob(F-statistic)

0.631802

这里*obs R =2.0913

给定α=0.05,自由度P=3,得临界值2

0.05χ(3)=7.81,

因为2.0913<20.05χ(3)=7.81,表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c. 自相关的检验 DW 检验:

根据OBS 估计的结果,由DW=0.5199,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Durbin-Watson 表,n=18,k ’=3,得下限临界值L d =0.933,下限临界值u d =1.696,因为0L d d <<,表明存在一阶自相关。 自相关的修正:

(用Coxhrane-Orcutt 迭代法)

Dependent Variable: L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9/05 Time: 21:38

Sample(adjusted): 1986 2002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7 iterations

C 12.99746 0.761470 17.06890 0.0000 LZ1 0.259787 0.160700 1.616591 0.1300 LZ2 0.624511 0.141587 4.410790 0.0007 AR(1)

0.807025

0.135826

5.941606

0.0000 R-squared

0.986387 Mean dependent var 5.115258 Adjusted R-squared 0.983246 S.D. dependent var 0.445722 S.E. of regression 0.057693 Akaike info criterion -2.665021 Sum squared resid 0.043271 Schwarz criterion -2.468971 Log likelihood 26.65268 F-statistic 313.9932 u L 不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此可得模型为

LY= 12.99746 + 0.2597871LZ +0.62451124LZ LX ++0.807025AR(1) 3244424344234= 12.99746 + 0.259787+0.624511()=12.99746 + 0.259787(L -L )+0.624511(L -L )12.99746 + 0.259787L +0.624511L 0.1157X X L L LX X X X X X X LX X X LX ??+ ???

+=+++0.807025AR(1)

234+0.807025AR(1) (4)经济预测

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对所得模型进行检验。查得,2003年的相关数据,即:Y=117251.9(亿元),X2=55566.61(亿),X3=6469.37(亿),X4=76075(万人),CPI=334.6(1985年的CPI 为100)。剔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得Y=350.4241,X2=166.0688,X3=19.3346,X4=76075,随后可得Z1=0.00218,

Z2=0.00025(3

21244

,X X

Z Z X X ==),取对数可得, LZ1=-6.1284,LZ2=-8.2940,LX4=11.2395,

LY=12.99746+0.259787*-6.1284 +0.624511*-8.2940+11.2395 =17.4652 与观测值相符。

六、结合历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obs Y X2 X3 X4 CPI 1985 8964.4 2543.19 226.83 49873 100 1986 10202.2 3019.62 274.72 51282 106.5 1987 11962.5 3640.86 293.93 52783 114.3 1988 14928.3 4496.54 356.66 54334 219.2 1989 16909.2 4137.73 412.39 55329 160.2 1990 18547.9 4449.29 462.45 56740 165.2 1991 21617.8 5508.8 617.8286 58360 170.8 1992

26638.1

7865.635

728.7506

65554

181.7

1993 34634.4 9568.324 867.7618 66373 208.4

1994 46759.4 17042.94 1174.74 67199 258.6

1995 58478.1 20019.26 1411.523 67947 302.8

1996 67884.6 22913.55 1671.705 68850 327.9

1997 74462.6 24941.11 1862.542 69600 337.1

1998 78345.2 28406.17 2032.453 70637 334.4

1999 82067.5 29854.71 2287.176 71394 329.7

2000 89468.1 32917.73 2562.606 72085 331

2001 97314.8 37213.49 3057.01 73025 333.3

2002 105172.3 43499.91 3491.405 73740 330.6 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情况下,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02年是基年(1985年)的17.1045倍,而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是基年的15.3922倍。虽然增长的倍数差距不是很显著,但是增长的绝对差额却相对巨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量(40956.72)是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增长量(3264.62)的12.5456倍。而且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对于GDP的影响要大于物资资本的作用。虽然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它的实现途径是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故使资本形成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罗默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尽管资本积累不再被视为贫困国家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然而非常清楚的是,只有社会能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保持一个相当规模的投资比例时,才能在长时期内维持适当却是强劲的收入增长率”,但是,如果按照罗默等经济学家的方法,仅仅是增加物质资本的投资,而忽略人力资本的投资,则很难在长期保持高速健康的经济增长。纵观中国尽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其强劲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投资来拉动。那么,在未来中国经济还能如此高速的增长,就很值得怀疑了。在此,我们不否认物质资本的积累给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通过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中国仍有机会享有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源泉。因此,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模型中涉及到人力资本及劳动力两个要素,文章试图分析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这三个因素的相关对策,寻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人力资本的增长来源于知识、技能在劳动力个体上的累积。"它不同于物质资本的积累,物质资本无论以何种形式增长,都不影响最终的结果"。除自身积累外,甚至还可吸收外部的有赚取利润动机的一切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相比,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中国更难。除了国家投入的部分较小之外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内的人力资本大量外流,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尤为严重。笔者认为,高端人才即使在国内为跨国公司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人才的流失。另外,在经济系统内,人力资本是相对活跃的增长要素,不同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会产生超量的经济增长效果(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增)。与物质资本积累相比,人力资本增长方式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度量在经济系统内,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非均衡性投入,即将有限的投入集中于拥有高水平人力资本的群体,以培养精英的方式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另一种是均衡性投入,将有限投入向拥有较低水平人力资本的人群倾斜,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均化”水平。对于中国经济现今中国,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程

度仍然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最直接手段之一。然而,同体制因素、结构因素或市场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应的教育功能定位也始终不清晰。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育投资和消费决策大部分都是非经济的,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这体现于国民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大多扮演利他主义角色。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将非常有利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但即便如此,政府也不应该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同时(在人均教育投资方面甚至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处于落后水平),还对教育实施完全的商业化政策,否则受损失的不单是公平这一社会问题,而是经济增长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因此,中国应该调整教育政策,在有限教育投入条件下,通过政策调整,将受教育机会更多地分配给拥有更低人力资本的普通劳动力,实现人力资本的均衡性增长,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

七、研究结论与策略思考

本文应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1985年到2002年基于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关系进行了分析。经验结论表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的资本、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其中,资本推进第二产业发展进而引致国民经济增长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在我国应继续实施“劳动力充分利用”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下面尝试给出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适度加强对第一产业的资本装备。尽管农业的地位在现代产业结构演变中逐步趋于下降,但那是在包括农业等第一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均十分发展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趋势性特征。农业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为了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应采取倾斜的资本分配,加大农业的资本投入是必要的。国际经济发展历程表明,资本要素能够通过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提高整个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我国农业劳动力丰富,如增加资本投入,则可以提高资本、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的综合影响,进而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出效能。

第二,实施“劳动力充分利用”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要素产出效率均会提高。中国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发展工业应当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再者,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会趋于稳定,此时主要是通过增加劳动力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提高经济发

展水平的。我国已确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通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应从直接依靠资本规模扩张转向依靠资本推进劳动力效能的提高上来,因此“劳动力充分利用”应当成为

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吸收与资本整合。经验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强,这符合当今时代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是十分落后的。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动力的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引导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其次,要着力解决第三产业长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资本短缺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实现第三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行资本整合,充分利用政府发动型机制和民间发动型机制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除国家投资外,要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促进其发展,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也可以鼓励企业兴办第三产

业,通过资本运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四,加大教育的投资,发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政府在加大财政教育支出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全民素质教育(尤其是初、中等教育)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缩小又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2.

3.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18.

4.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罗默,吉利斯,波金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宏观专题)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 郭金兴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内容摘要: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至于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下,试图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对二百年前欧洲奇迹的回应。中国经济奇迹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引发的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以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来解释。决定中国奇迹发生的主要因素仍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经济增长、历史大分流、中国奇迹、可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全球瞩目,因为它不仅改变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方式,使之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日益深入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问题更多的成为世界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经济转轨国家,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广泛的借鉴,并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事实,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的不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常常存在着很多争论,并在争论中取得了一些共识,从而增进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识,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考察中国的经济增长,试图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实际上应当视为19世纪中西方历史大分流中出现的“欧洲奇迹”的回应;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奇迹的解释,从经济发展战略、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等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第三部分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奇迹是否能够继续。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但是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比例决定。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比例,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同的含义。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中国当前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经济周期 第二次下降周期 1995-1999 (2000年上半年经济有所回升,但下半年起,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 2002-2007 第三次下降周期 2008- 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3-2007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3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具体阶段性分析: 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摘要:文章拟以新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作出诠释。通过分析得出有三大有利因素支撑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一是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孕育着新的增长潜力;三是“巨国经济”优势的显现带来强有力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 关键词:要素禀赋; 发展阶段性; “巨国经济” 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发展初期的“人口红利”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红利”以及我国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制度红利”。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债务风险阴霾重重,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乘势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然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据世行估计,过去30年,“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必然造成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不利的“外围”地位。 “人口红利”的优势日趋减弱。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中,因没有科技、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只能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利用充裕便宜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参与全球分工链条,实行比较优势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产业国际转移高潮,我国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低端制造业,每年多至20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被整合到这一体系中,使得中国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中国对外贸易开始以远高于全球水平的速度增长。以出口为例,从1998年至今的年均增速达到23%,几乎每3年就翻一番。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处于不利地位,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若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导致一个经济体在低端产业上实现专业化,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带来暂时繁荣的同时又损害了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毋庸质疑,过去30多年我国比较优势战略是成功的,但在取得经济剩余的同时,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局面。 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大幅提升。我国制定颁发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现期。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首先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结构的特点,清楚地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要或可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并明确确保良好前景实现的前提和条件,以规避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 (一)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同力大大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中国的GDP达到136515亿元,1978-2004年GDP增长了9.29倍,年均增速达到9.38%。2001-2004年,GDP年均增长8.65%,增速高于“九五”期间年均8.3%的水平,且经济增速逐年加快。2003年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7位,人均GDP 已超过1100美元,自2000年起已进入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见表1)。 表1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 注:其中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2004年数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汁公报》,其中进出口数据均按2003年的平均汇价8.2770折合成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摘要(2005)》。 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对于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既有利于认识过去经济增长的质量,又能为分析未来中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框架。表2给出了按照索洛“增长的核算”分析方法测算得出的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结果。 表2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注:(1)GDP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1978年价格的GDP数据。(2)1997年以前的资本的数据来自翟凡(1998),1997年以后的数据为作者更新的数据,即上一年的资本存量减去折旧加上上一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等于本年的资本存量。(3)劳动力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人数。(4)TFP根据索洛的增长核算的公式,TFP=GDP的增长率-α×资本的增长率-(1-α)×劳动力的增长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在此我们选用的资本产出弹性为0.6。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的2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量是资本的快速积累。1978-2003年资本平均增长速度为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3.2%,导致GDP 年均增长近6个百分点。而且还可以看出各个时期资本的增长速度都较快,始终是经济增长的最大的贡献者。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力数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渐减弱的,90年代以后,劳动力的增速明显放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下降到10%以下。TFP的增长成为继资本之后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虽然部分时期较低,但整体来看TP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基本接近30%。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者其他文明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学技术上有着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也有数百种之多。曾有中国学者在考察中国与欧洲的发展之后,提出近现代西方科学,工业革命与现代艺术是建立在中国科技、文化、体制与思想的成果基础上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按常理来说,中国的发展应是远远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而不是落后。针对这个问题,李约瑟本人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努力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缺乏实践精神,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最特别的一点是他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有力的批评了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 除了他本人的解答之外,后人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数十种解释。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答案也不尽相同。但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的,而经济发达和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又密切相关的。因此,李约瑟之谜的答案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是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基础,在封建时代,中国人闭关自守,大力推行小农经济,致使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小农经济本质上是排斥科学的,中国古代曾长期将一些民间创造发明斥之为“奇技淫巧”,就是这种观念的一个典型例证。 在中国领先世界时,世界上的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处于相对封闭的隔离阶段。而当西方国家领先时,世界上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紧密,交流频繁,具有相互影响性,全球化逐步提高,但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仍旧闭关自守,统治者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切断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致使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自亚当 ?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把自由贸易作为 促进国家繁荣的政策来提倡,事实上,国际贸易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很有益的。结束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后,中国逐渐开放港口,和其他国家进行良好的贸易往来,使得滞后多年的中国经济逐渐复苏。 中国在经济繁盛时出现了下图的情形。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国家步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8、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分析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2019年GDP增速为6.3%。 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2月29日发布报告预测称,基准情景下,2019年CPI 增长1.8%,PPI增长1.6%,实际感观今年所有物价上浮10-20%左右; 3、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外贸遭受严寒,汽车工业发展滞后,销售受到强烈打压,全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减员现象出现,今年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4、近几年,由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提倡规模化、成片化、地方优质经济作物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是未能有效支撑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第一产业未来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可挖; 5、中国建设、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的过度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淘汰大量加工企业的同时,产生技术性、创造

性、科学性企业需要漫长的时间; 6、基建拉动内需的办法逐渐突显颓势,中国的大型基建项目逐渐外移的同时,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目前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小; 7、货币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货币的流向还是向房地产流入,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最终还是在房地产业,预计未来中国房地产还有5-10年红利,西部地区周期可能会长一点; 8、税收问题逐渐突显,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目前人力、社会福利、税收等成本,很对企业都被拖死;后续需要大量改善企业竞争力,加大核心成本的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改变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含量,减少人工、税收等成本; 9、就业问题,失业人口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与治安,政府一直对目前就业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每年公布的新增就业人口保持在1300万左右,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人员的就业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后续农业可能会作为就业发展的突破口; 10、老年化问题开始呈现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与展望课件

20XX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的精彩发言。 樊纲:谢谢,我没有讲160年我回到30年,而且刚才张院长说了,一定要在30分钟之内完成30年的分析。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会议我想也向大家报告一个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用20XX年的数据对中国过去,比30年长,过去50年,主要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一个标准的计量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释为什么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因素都在哪些方面如何起作用?同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再往前看一看,第一是往前看一看,哪些因素还在,哪些因素不在,我们今后20、30年会怎么样,同时提出任务,提出问题,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进一步的改革,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个,我们最近做的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完,最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还要落实,还得继续做,但是基本的 一些数据已经出来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第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确实不仅仅是属于要素投入的结果,很多世界的经济学家和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我们没有效率改进,中国人就是投入,就是劳动力便宜,就是靠着资本积累等等,在我们的分析当中,我们过去平均每年9到10的增长速度当中,确实当然要素投入还是主要的部分,79年到88年占6.7%,在全部的增长速度当中。89到98占5.16%,99到05占5.36%,还是主要的部分占60%左右的增长,但是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看这张图的最后一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说不是劳动生产率,而且我们要素里面用的是人力资本,教育的因素已经含在里面了,扣除了这些投入的因素之后,纯粹可以认为是效率改进,生产率改进造成的增长,90年代大概有4.4%左右,到了99年以后,仍然有3.7.左右,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贡献,相当大的贡献,我们有效率改进的部分。世界上陆陆续续最近两年有一些新的研究,确实得出的结果也是跟我们这个结果相兼容的,比如说美国布鲁金斯基金会去年有一个研究,关于中国和印度生产率,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比较的不是整个GDP的增长,比较的是制造业的增长结论是过去20年,中国全要素的生产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6%,这和我们这个研究基本上也兼容,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的改进,我们就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当然这是一个模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是分成两张图来显示,第一行就是刚才的最后一行,这里面就是,下面有各种因素,当然我们还考虑了很多其他因素,有的是不显著,有的是不明显,我们就去掉了,这里面表现的只是相对比较明显和比较显著的一些因素,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数据,很多方面的问题,有的东西 你没法找到数据,你就没法做下去。

中国经济增长的_尾效_分析_薛俊波

第30卷第9期财经研究Vol.30No.9 2004年9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ep.2004 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 薛俊波1,王 铮1,朱建武3,吴 兵2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 教育部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62;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根据Romer(2001)的假说,由于资源与土地的限制,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最终将呈下降趋势,从而存在由于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要素消耗导致的“增长尾效”。文章以此分析为基础,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尾效”,大约为每年1.75个百分点,同时计算了由于“增长尾效”的存在,如果继续推行过去几年的生产要素投入政策,沿着平衡增长路径,要想在2020年实现人均G 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率至少要达到0.6%。文章的分析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 关键词:平衡增长路径;增长尾效;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2;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4)09-0005-10 一、引 言 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经济增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在经济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如Lucas(1988)所说,一旦人们开始考虑(经济增长)问题,他将很难再思考其他的事情。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劳动力、生产资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和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影响社会发展的其他要素,而其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Ay res和Kneese(1996)指出,应该关注经济增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且认为只考虑局部均衡的方法将导致严重的错误。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的限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体现。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源的限制。由于资源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资源限 收稿日期:2004-06-18 作者简介:薛俊波(1977-),男,山东日照人,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博士; 王 铮(1954-),男,云南陆良人,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朱建武(1975-),男,山东诸诚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吴 兵(1979-),男,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教育部开放实验室。

新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中国历年GDP增长趋势分析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参与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增加值。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相关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活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当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GDP增长速度不能太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大起大落”的要害就是“大起”。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过急、过快的“大起”,也会很快产生“四高”问题,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通胀,很快造成对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均衡关系的破坏,由此而导致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大落”。因此,反对GDP崇拜、反对盲目追求和攀比GDP,是正确的。 一、在1820-1952年期间世界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由于技术落后、内乱和外国列强入侵,人均GDP反而从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从1/3下降到1/20。 二、中国在1952-1978年期间实行了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经济增长明显加速,GDP增长了3倍;不过人均收入只增长了80%,年增长率只有2.3%,慢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屡屡发生的政治运动和种种体制缺陷导致了生产率下降。 三、1978年以来的30年改革时期中国经历了高速增长,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从5%增长到15%,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接近3%,人均收入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在改革期间的经济表现相当卓越。在此期间农业改革先行,保持了国家完整统一,海外华人的投资,起点低的后发优势,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出生率,防止了俄罗斯那样的恶性通胀,没有像俄罗斯那样通过大规模廉价出售国有资产、创造超级富豪的方法来推进私有化,而是让非国有企业发展来自然取代国有企业,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1)1979-1982年,由于中国工业刚处与起步阶段政府没有对逐渐恢复的国有企业和经济连进行任何征税收,而是让经济继续发展让人民休养生息,培养民力。此期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9.96%,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73%,CPI 平均值3.8%。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不仅远低于GDP增长,也低于CPI增长,(2)1983-1985年,中国经济已初具规模,当时财政开始从活力恢复的国民经济中抽钱,为了来应对当时政府启动城市改革所需资金,并且开始发展中国其他产业并进行一些尖端的科学创新。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9.31%,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8.32%,CPI平均值4.87%。国家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大致保持相当。 (3)1986-1988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8.62%,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5.56%,CPI平均值10.60%。又回到了1978-1982年的状况,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远远低于GDP增长,甚至没有跑过物价水平,为实质负增长。藏富于民,彻底使人民生收入有大幅度的改观。 (4)1988、1989两年,连续两年出现严重通胀,1989年GDP实际上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亦然。 (5)1990-1992,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6.49%,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9 .35%,CPI平均值3.47%。经济增长从89年的衰退中走出,开始加快;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同步上升,但增长幅度仍大幅低于GDP增长。 (6)1993-1995年,连续3年,借1992年1月邓/小平借邓小平南巡国经济迅速升温。出现连续3年的2位百分数的CPI上涨,CPI上涨年平均值高达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未来经济走势 作者:李世东文章发于:乌有之乡点击数:3277 更新时间:2009-5-25 中国经济 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 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上升周期。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这轮上升周期到顶峰的时候经济出现了过热物价呈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 中国经济进入我们转向市场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下降周期和第一个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这一轮上升周期特别迅猛,因为背后有很强的政治性。到了1994上半年,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比较明显,当时的利率提高到了接近14%,国库券的利率14%,银行利率也接近14%。 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 利率上升,国内需求下降;汇率贬值,海外市场被打开,1994年是整个世界消化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凡是面向内需生产的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但是沿海地区面向外需生产的企业,是开足马力大生产,利润很丰厚。2000年上半年经济经济回升但是下半年起一直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

2002年起经济迅速回升,2002年~2007年大部分产业供过于求,小部分产业供不应求,大部分产业价格在下滑,小部分产业在上升,特别是房地产相关产业价格在迅速上升。中国经济从2003年以后出现了一冷一热,凡是汽车、手机、彩电、空调、服装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下跌,而房地产、钢铁、水泥、原油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上升。 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 2008年9月份以来随着大宗商品石油钢铁煤炭价格的暴跌国内重工业企业亏损严重,华尔街风暴的发生,外需市场萎靡,订单的骤减,对出口企业打击很大,导致大批企业停工减产纷纷裁员。股市继续走熊,楼市成交量下降房价走跌。经济下滑刺激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举措,大搞基建又会导致部分重工业产能的过剩。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扩张来撬动经济的发展显然不会维持多久,即使回升,也是暂时的。还会下降,经济危机远没有见底。内需消费市场远没有打开,需求不足是根本问题所在。世界两百年物价规律模型显示,通缩将是未来主旋律,经济危机底部确切时间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比较经济运行步调基本上一致。 世界经济繁荣期1983年—1989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 第二十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90年—1992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 世界经济繁荣期1993年—1999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 亚州金融危机1997年—1998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 第二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2000年—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 中国经济下降周期2000-2001 世界经济繁荣期2002年—2007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 第二十三次世界经济危机2008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 此次经济危机将会持续多久底部在哪什么时後会复苏?三百年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用一个模型就可以解释的清清楚楚,什么时间是繁荣期什么时候会爆发经济危机显示得一清二楚。未来五十年世界经济还是会按照这种固有的自身规律运行下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