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与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19、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20、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感耦合所致。

21、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主要包括继电保护,故障录破,当地监控和远动四个部分。

22、直流采样是指将交流电压、电流等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适合于转换器输入电平的直流信号。

23、交流采样是指输入给转换器的是与变电站的电压、电流成比例关系的交流电压信号。

2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当代计算机的技术和通信技术,提供了先进技术的设备,改变了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信息共享,简化了系统,减少了连接电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改变了变电站的面貌。

25、系统的频率下降,使发电厂的厂用机械出力大为下降,结果必然影响发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减少,导致系统频率的进一步降低。

26、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电源不工作的称明备用。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电源也投入运行的,称为暗备用。

27、交流采样法,是直接对经过装置内部小,小转换后形成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保持和转换,然后在软件中通过各种算法计算出所需电量。

28、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点对点结构、星型结构、总线结构和环形结构。

2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当代计算机的技术和通信技术,提供了先进技术的设备,改变了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信息共享,简化了系统,减少了连接电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改变了变电站的面貌。

30、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项涉与范围广,实现难度大的系统工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优越性有(A )。

A、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B、降低供电质量、降低电压合格率。

C、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不大。

D、增加人为误操作的可能。

2、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C )所组成。

A、继电保护、测量仪表、指示装置、滤波装置

B、信号系统、指示仪表、远动装置、滤波装置

C、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

D、继电保护、监视监控、控制装置、滤波装置

3、变电站抗电磁干扰的措施主要有(D )

A、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

B、屏蔽、减少耦合、远方集中控制

C、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减少耦合

D、屏蔽、减少耦合、接地、隔离、滤波

4、无人值班变电站是指无固定值班人员在(B )的变电站。

A、调度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

B、当地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

C、异地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

D、当地进行日常维护与监控

5、微处理器就是集成在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上的(C )。

A、和控制器

B、运算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接口电路和控制器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微机系统所采集的变电站测控对象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属于(D )。

A、数字量

B、输出量

C、输入量

D、模拟量

7、微机型系统只能对(C )进行运算或逻辑判断,而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信号均为模拟量。

A、模拟量

B、电子量

C、数字量

D、存储量

8、在自动化装置中,人机对话的主要内容有(D )、输入数据、人工控制操作和诊断与维护等。

A、脉冲数据

B、控制系统

C、人机接口

D、显示画面与数据

9、输入/输出的传送方式分为(B )。

A、并行和一般传送方式

B、并行和串行传送方式

C、串行和一般传送方式

D、记录和传递传送方式

10、交流采样法是直接对经过装置内部小,小转换后形成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保持和转换,然后在软件中通过各种(B )。

A、算法估算出所需电量

B、算法计算出所需电量

C、算法统计出所需电量

D、算法计量出所需电量

11、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是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C )。

A、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布式结构。

B、优良的电动兼容性能,分布式结构。

C、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D、优良的快速兼容性能,拓补式结构。

12、数据通信的传输的方式分为并行数据通信和(D )。

A、平衡数据传输

B、操作数据传输

C、接口数据传输

D、串行数据传输

13、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C )。

A、数据处理通信

B、调度集中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双工通信

14、差错检测技术是指就是采用有效编码方法对咬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并按约定的规则附上若干码元(称监督码),作为信息编码的一部分,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则按约定的规则对(A )。

A、所收到的码进行检验

B、所收到的码进行测试

C、所收到的码进行实验

D、所收到的码进行量测

15、几种常用的监督码构成方法为(B )。

A、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

B、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

C、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

D、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

16、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A )。

A、长线路传输的互感耦合所致

B、短线路传输的自感感耦合所致

C、长线路传输的自感耦合所致

D、短线路传输的互感耦合所致

17、变电站馈电母线上有多余配电线路,根据这些线路所供负荷的重要程度,(B )。

A、分为一般级和特殊级两大类

B、分为基本级和特殊级两大类

C、分为基本级和保护级两大类

D、分为保护级和自动级两大类

18、变电站防止误操作的“五防”指的是防止(C )。

A、误合误分刀闸、带负荷切断路器、带电接地线、合断路器、断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

B、分断路器、断刀闸、带电接地线、带接地线合断路器、隔离开关、带负荷操作

C、误合误分断路器、带负荷切刀闸、带电接地线、带接地线合断路器、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

D、空合断路器、带负荷切刀闸、带接地线空合断路器、空合隔离开关、带负荷操作

19、现运行的变电站有传统的变电站部分实现微机化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和(D )几种模式。

A、全面自动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B、全面调度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C、全面程序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D、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20、.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界面主要的命令工具条按钮由报警浏览、报表管理、分类报警显示(弹出报警、事故跳闸、保护事件、断路器与隔离开关变位、模拟量越限、一般事件)、实时库参数修改、打印机、复位音响、报文监视、运行日志、曲线、人工置数列表组成。( B )

A、控制界面

B、操作界面

C、模拟界面

D、保护界面

三、问答题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哪些基本功能?

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实现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运行监测和控制,继电保护,当地后备控制和紧急控制,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

(l)随时在线监视电网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自检、自诊断设备本身的异常运行,发现变电站设备异常变化或装置内部异常时,立即自动报警并相应的闭锁出口动作,以防止事态扩大。

(2).电网出现事故时,快速采样、判断、决策,迅速隔离和消除事故,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

(3)完成变电站运行参数在线计算、存储、统计、分析报表,远传和保证电能质量的自动和遥控调整工作。

2.变电站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包括哪些?

答: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具体有:

(l)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2)主变压器的主保护、后备保护与非电量保护;

(3)无功补偿装置的保护;

(4)母线保护;

(5)配电线路的保护;

(6)不完全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选线等。

3.集控主站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集控主站监控的主要内容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断路器分、合位置,隔离开关的分、合位置,主变压器挡位,主变压器三侧的有功、无功、电流,母线电压、相电压,各进出线的有功、无功、电流,主变压器温度,直流系统的有关信号,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动作信号,各种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主变压器挡位的控制等。

4.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

答: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由不同配置的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网络,总线将微机保护、数据采集、控制等各子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分级分布式的系统。一个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处理器同时并行工作,实现各种功能。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检测电网故障,尽快隔离故障部分;

(2)采集变电站运行实时信息,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视、计量和控制;

(3)采集一次设备状态数据,供维护一次设备参考;

(4)当地控制和紧急控制;

(5)确保通信要求。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设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其功能设置应满足:

(1)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可信赖性;基本功能的实现,不依赖通信网和主计算机系统。

(2)应能进行系统控制和集中控制。

(3)可为电网安全与事故分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在系统故障时的行为监视,研究和分析提供依据。

(4)以变电站无人或少人值班为目标。

(5)简化二次回路,节省电缆,避免和减少二次设备的重复配置。

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继电保护功能有哪些要求?

答:继电保护功能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它包括变电站的主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变压器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母

线保护、低压配电线路保护、无功补偿装置(如电容器组) 保护,站用变压器保护以与非电量保护等。

8.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基本功能有:

(1控制、监视功能;

(2)自动控制功能;

(3)测量表计功能;

4)继电保护功能;

(5)与继电保护有关的功能;

(6)接口功能;

(7)系统功能。

9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几大子系统中?

答: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五个子系统中:

(1)监控子系统功能;

(2)微机保护子系统;

(3)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

(4)其他自动装置功能;

(5)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1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包括哪些?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 事件顺序记录;故障记录;故障录波和测距; 操作控制功能;安全监视功能;人机联系功能;打

印功能;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谐波分析与监视等功能。

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通常采用哪种通信方式?

答: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各种装置或继电保护装置与接口系统间,为了减少连接电缆,简化配线,降低成本,通常采用串行通信.

12.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界面主要的命令工具条有哪些?答:命令工具条按钮由报警浏览、报表管理、分类报警显示(弹出报警、事故跳闸、保护事件、断路器与隔离开关变位、模拟量越限、一般事件)、实时库参数修改、打印机、复位音响、报文监视、运行日志、曲线、人工置数列表组成。

13、抑制干扰源影响的屏蔽措施:

一次设备与自动化系统输入、输出的连接采用带有金属外皮的控制电缆,电缆的屏蔽层两端接地。

测量和微机保护或自控装置采用的各类中间互感器的一、二次绕组之间加设屏蔽层。

机箱或机柜的输入端子对地接一耐高压的小电容,可抑制外部高频干扰。

系统的机柜和机箱采用铁质材料。

14、光电传感器的优越性:

优良的绝缘性能,造价低、体积小、质量轻。

不含铁心,消除了磁饱和、铁磁谐振等问题。

动态范围大,测量精度高。

15、电力系统频率降低的危害:

系统的频率下降,使发电厂的厂用机械出力大为下降,结果必然影响发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减少,导致系统频率的进一步降低。

系统频率降低,励磁机的转速也相应降低,当励磁电流一定时,励磁机发出的无功功率就会减少。

系统频率长期处于49.5或49以下时,会降低各用户的生产率。

16、传统变电站的缺点:

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

供电质量缺乏科学的保证。

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

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实时控制的要求。

维护工作量大,设备可靠性差,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习题库--给学员

精心整理 考核试题样例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 1.达到((A )D )30% 答案:2(A )答案: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 (A )0.5mm2;(B )1.0mm2;(C )1.5 mm2;(D )0.75mm2。 答案:D

精心整理 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 答案: 5.UPS。(A))145% 答案: 6. 宜用( (A 答案: 7.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 答案:C 8.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关系。 (A)继承;(B)控制;(C)管理;(D)主从

... 答案:B 9.某条线路停电工作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是()。 (A)变送器的PT电压失相;(B)变送器的CT有一相被短接; (C)变送器故障;(D)线路的二次CT变比增大一倍 答案:D 10.I/O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A)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C)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D)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答案:B 11.当功率变送器电流极性接反时,主站会观察到功率()。 (A)显示值与正确值误差较大;(B)显示值与正确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显示值为0;(D)显示值为负数 答案:B 12.《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要求500kV(330kV)变电所继电小室的间隔层设备及网络层设备对工频电磁场的抗扰性应符合:() (A)GB/T 17626-4-2 4级;(B)GB/T 17626-4-2 3级; ...

自动化专业技能考试试题

自动化专业技能考试复习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打“√”,错的在括号打“×”)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 2. 如果要在SCADA工作站上看到某一量测过去任何时间的历史数据,则该工作站上需配备不小于历史数据库容量的硬盘才能实现。(×) 3. 数据监视到状态变化和量测值越限时,则需进行事件处理,必要时发出告警。量测值越限告警不应设置死区和时间延迟。(×) 4. SOE中记录的时间是信息发送到SCADA系统的时间。(×) 5. 电能量数据是带时标存储和传输的。(√) 6.调度管理系统(OMS)功能包含信息发布和查询、数据的交换与处理、生产(管理)流程的控制、各专业的专业管理等。(√) 7.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时,为了保证评估的质量,可以对二次系统进行全面深度的漏洞扫描。(×) 8.GPS时钟同步装置,秒脉冲每秒闪一次,表示一秒钟同步一次。(√) 9.远动终端设备与对应调度主站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远动传输两端MODEM型号不统一数据不能正确传输。(×) 10.变电站监控系统站控层应实现面向全所设备的操作闭锁功能,间隔层应实现各电气单元设备的操作闭锁功能。(√) 11.交流采样中在一个工频周期采样点个数越多,则精度越高,而提高采样点个数受到A/D转换以及CPU处理速度的限制。(√) 12.省地一体化OMS系统采用省地调集中部署的模式建设,OMS省调和地调OMS系统的应用划分不相同。(×) 13.遥测的总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即从交流采样测控单元的入口至调度显示终端的总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的值不大于+1.0%,不小于-1.0%。(√) 14.远动传输两端波特率不统一数据不能正确传输。(√) 15.CPU处理的遥测数据是经A/D转换过的。(√) 16.问答式远动规约即主站发出一个主动的询问或操作命令,远动终端设备回答一个被动的信息或响应,由此一问一答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过程。(√) 17.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必须通过公安部安全产品销售许可,以及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检测,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使用。(×) 18.变电站监控系统控制级别由高到低顺序为:就地控制、间隔层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控制。三种级别间应相互闭锁,同一时刻只允许一种控制方式有效。(√)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考试试题汇总及答案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课程测试试题一 一、填空题(36分) 1、过程控制系统是由_控制器__、_执行器__、__测量变送__和_被控对象_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中按被控参数的名称来分有__压力__、_流量___、_温度__、_液位_等控制系统。 3、目前求取过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根据过程的在机理,通过__物料_和_能量_物料平衡关系,用__机理建模__的方法求取过程的数学模型。 4、控制对象的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是: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愈大,对被控变量的影响___越小____;干扰通道容量滞后愈多,则调节质量__越差 ____;干扰通道的纯滞后对调节质量_有影响,纯滞后越大,质量越差__。 5、选择控制方案时,总是力图使调节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大于__干扰通 道的放大倍数(增益)。 6.某调节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先用纯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调节输出,再加入积分作用的后,应_减小调节器的放大倍数_,才能使稳定性不变。 7.描述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的参数有最大偏差、衰减比和余差等。8.串级调节系统,一般情况下主回路选择___PID______或__PI__调节规律调节器,副回路选用__P_调节规律调节器;如果副回路采用差压法测流量,应采用什么装置_开放器___补偿。 9.仪表自动化标准中,气动仪表标准信号围是0.02~0.1MPa;电Ⅱ型标准信号围是4~20mA;电Ⅲ型标准信号围是0~10mA。 二、综合题(54分)

1、(10分)画出气关式类型执行器的两种简单结构示意简图;在控制系统中如何选择执行器类型?举例说明。 答: 在控制系统中,执行器是按安全原则选择类型的,也就是当控制信号中断时,要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如:加热炉温度控制,当燃料量为操纵变量时,其执行器应选择气开类型,当信号中断时,切断燃料,保证安全。 2、(14分)热电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有哪些冷端温度补偿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①因为各种显示仪表和热电偶分度表都是在热电偶冷端温度为零的时候做出的。但实际中热电偶冷端温度不等于零,且经常波动,这必然造成输出减少,所以要进行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②热电偶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冰浴法、公式计算法、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电桥补偿法和补偿热电偶 ③ 冰浴法:用冰槽使t0保持零度。 计算法:E AB(t,0)=E AB(t,t0)+E AB(t0,0) 仪表零点调整法:将仪表的机械零点调到t0 补偿电桥法:用电桥产生E AB(t0,0)与E AB(t,t0)叠加,即可消除t0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精彩试题库--给学员

考核试题样例 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对10M以太网,其()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A)50% 、 7.5Mbps;(B)40% 、 5Mbps;(C)25% 、 2.5Mbps;(D)30% 、 6Mbps。 答案:C 2.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其通讯速率应在()以上。 (A)1Mbps;(B)2Mbps;(C)4Mbps;(D)10Mbps。 答案:A 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A)0.5mm2;(B)1.0mm2;(C)1.5 mm2;(D)0.75mm2。 答案:D 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 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答案:B 5.UPS设备过负荷能力:带()额定负载运行60s,带()额定负载运行10min。 (A)130% 、110%;(B)125% 、105%;(C)150% 、125%;(D)145% 、120% 答案:C 6.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A)总线型;(B)环型;(C)树型;(D)星型 答案:D 7.间隔层宜采用(),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

化工仪表自动化试题

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试题一 1、变浮力式液位计主要是沉筒式液位计,在结构上,有位移平衡式、力平衡式和带差动变压器的沉筒液面计三种类型。正确答案:对(物位计) 2、当生产装置出现危险信号时,能够输出正确的信号,阻止危险的发生、阻止事故的扩大化或减轻事故的后果,起这样作用的系统叫()。A(控制系统) A、安全仪表系统 B、计算机控制系统 C、集散控制系统 3、热电偶或补偿导线断路时,电位差计的示值是不动的;而有“断偶”保护的仪表示值为仪表上限。对(温度检测仪表) 4、()适用于大口径、大流量、低压力、不干净三介质。正确答案:C(阀门) A、单座阀 B、套筒阀 C、蝶阀 5、DCS控制站的扫描周期在组态时应设定得越短越好。错(控制系统) 6、按结构形状分类,PLC可分为整体式和分散式两种。错(可编程控制器) 整体式和模块式 7、串级控制系统利用主、副两个控制器串起来在一起来稳定()。A A、主参数 B、副参数 C、主对象 8、当测量脉动压力时,正常操作压力最高不得超过测量上限的1/2。错(检测仪表—压力) 9、导体的电阻率是与材料性质有关的物理量。对(电工学) 10、各种皮带运输机、链条机的传动部位,除安装防护罩外,还应有安全防护绳。对(机械知识) 11、强制对流传热的速率比自然对流传热速率()。正确答案:B(化工原理) A、相同 B、快 C、慢 12、熔断器的主要元件是熔体。对于工作电流稳定的电路(如照明电路),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略微小于负载的工作电流。错(电工学) 13、位置变送器是将执行机构输出轴的()转换成4~20毫安反馈信号的装置。正确答案:C(控制仪表) A、位移变化量 B、振动 C、位移 14、在实际应用中,调节阀既与管道串联又与管道并联,其工作特性曲线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控制仪表) 15、转子流量计的转子是用不锈钢、铜、铝合金、有机玻璃、聚四氟乙烯、塑料等材质制作的;根据被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量程大小来选择不同材料及不同形状的转子。对(检测仪表—流量) 16、泵体的温度太高,将会导致输送介质在泵体内发生汽蚀现象。正确答案:对(化工原理) 17、当调节阀与管道串联时,其可调比变大。正确答案:错(控制仪表) 18、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直管段要求比大部分其他流量计的直管段要求低。对(检测仪表—流量) 19、浮球液位计的结构是一机械杠杆系统,所以平衡锤在中间时,实际液位在中间。对(检测仪表—物位) 20、浮筒式液位计属于变浮力式液位计,浮球式液位计属于恒浮力式液位计。对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标准答案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

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19、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20、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感耦合所致。 21、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主要包括继电保护,故障录破,当地监控和远动四个部分。 22、直流采样是指将交流电压、电流等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适合于A/D转换器输入电平的直流信号。

自动化仪表试题附答案大全

自动化仪表试题大全【附答案】 一、填空 1、数字电路中三种最基本得逻辑关系为(与)、(或)、(非)。 2、自动调节系统主要由(调节器)、(调节阀)、(调节对象)与(变送器)四大部分组成. 3、自动调节系统按调节器具有得调节规律来分,通常有(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等调节系统。 4、在测量过程中,由仪表读得得被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得差距称为(测量误差)。 5、系统输出得被调量与输入端之间存在着反馈回路得系统为(闭环)系统。 6、调节阀所能控制得最大流量Qmax与最小流量Qmin之比,称为调节阀得(可调比),以R表示 7、仪表测量中得五大参数就是(温度)、(压力)、(物位)、(流量)、(在线分析) 8、锅炉汽包液位一般用(给水流量)、(蒸汽流量)、(汽包液位)组成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 9、反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 10、为了实现微机对生产对象得控制,必须把计算结果送给相应得(执行机构)。 11、执行器所要求得信号分为(连续得控制电压、控制电流信号)与(数字量或开关量信号)。12、执行机构所要求得连续得控制电压、控制电流信号作用于各种(调节阀)、(显示记录仪)、(伺服机构)等。 13、在自控系统中,仪表位号首位为F代表(流量),D代表(密度). 14、数字电路中得基本逻辑关系有(与)(或)(非)三种。 15、自动调节系统常用得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 16测量一个电路得电流,电流表必须与这个电路(串联)。为了使电流表得接入不影响电路得原始状态,电流表本身得(内阻抗)要尽量小 17、屏蔽分为(磁场屏蔽)与(电场屏蔽)两种。 18、控制方式一般分为(手动)与(自动)两大类,如果纠正系统得偏差就是由人直接操作,这种回路称为(手动控制系统);如果系统具有反馈通道组成得闭环回路并能自动纠正偏差,这种系统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19、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截面得流体数量,称为(流量);流量分为(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又可分为(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 20、过程控制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21、按集成块得功能分为(数字集成电路)与(模拟集成电路) 22、在自动化领域中,把被调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平衡状态)称为系统得静态。 23、动系统中静态就是(暂时得)、(相对得)、(有条件得)。 24、为了实现微机对生产对象得控制,必须把计算结果送给相应得(执行机构)。 25、可编程调节器采用国际标准模拟信号,即电压(1~5V),电流(4~20mA)。 26、数字信号得另一个来源就是采用各种数字式仪表测量(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物理量,产生数字或脉冲信号。 27、仪表主要由(传感器)、(变换器)、(显示装置)、(传输通道)四部分,其中(传感器)就是仪表得关键环节。 28、管道内得流体速度,一般情况下,在(管道中心线)处得流速最大,在(管壁)处得流速等于零。 29、实际可调比取决于调节阀得(阀芯结构)与(配管状况)。 30、可编程调节器采用国际标准模拟信号,即电压(1~5V),电流(4~20mA)。 二、选择题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试题与答案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19、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20、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系统概述; 本次设计采用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系统是面向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成套自动化设备其是陕西银河网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设备,该系统是在总结我国微机变电站运行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新的发展趋势,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为宗旨,以方便现场安装调试、无人值守为目的,向智能化迈进的全新概念综合自动化系统。 其设备从变电站整体出发,统一考虑保护、监测、控制、远动、直流和五防等功能,避免了功能装置重复备置等弊病,及减少投资,又有利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和维护。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如下图;

该系统在我国首次集微机保护和远动为一体,并率先把这种装置直接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以单元分散型嵌入式为指导思想,系统装置中每个单元的结构、外观和尺寸是完全一致的。其可把各个单元分散安装在一次设备上,或集中组屏按装。相比两者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大大减少连接开关柜控制屏及控制室的各种电缆,减少控制室面积,从而节省了变电站综合造价,简化了施工,方便了维护,并且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消除了因设备之间错综复杂的二次电缆引线接错造成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系统中每一种单元都面向变电站内的各种一次设备。如线路单元,就是面向开关柜设计的,它包含了对该开关柜的控制、测量、事故记录和线路的各种保护等;电容器单元也像线路单元一样,它是面向电容器组的;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计,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压器设计了三种面向它的完全独立的功能单元。第一是主保护单元,它主要完成变压器差动保护等。第二是后备保护,它主要完成变压器的过流保护等。第三是变压器的测控单元,主要完成主变的有载调压控制和电气量的测量。备自投单元是完成变电站两路电源的自动投切功能的。直流子系统也被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了整体成套范围,作为系统的一个单元整体规划设计。 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安装,所有单元均通过一梗三芯通讯电缆同后台总控单元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考试题

1、 为什么变电站中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第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第二,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第三,为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要求采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第四,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改变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系统,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五,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 2、简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及其系统组成和特点。 概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系统组成: 特点: (1) 功能的综合化 (2) 设备的操作及监视微机化 (3) 结构分布分层化 (4) 通信网络光缆化 (5) 运行管理智能化 系统组成: 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优越性有哪些。 (1) 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电压合格率,无功潮流合理、降低网损、节约电能损耗。 (2) 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具有故障自诊能力,使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变电站的监视、测量、记录、抄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将检测到的参数及时送往调度中心,使调度员能及时掌握各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也能对它进行必要的调节与控制,大大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

2020年新编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试题名师资料

GB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自动化仪表工程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并就具有()证明文件。 A、产品质量; B、验收证明; C、合格证明; D、产品合格证; 答案:A (1.0.7) 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前,()应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 A、施工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公司; D、建设单位; 答案:A (3.1.2) 3、单独设置的仪表盘、柜、箱安装,应抽检(),且不得少于1台。 A、30%; B、20%; C、45%; D、35% 答案:B (3.4.4) 4、成排设置的仪表盘、柜、箱安装,应抽检()。 A、20%; B、25%; C、30%; D、40%; 答案:C (3.4.4) 5、防腐、绝热、伴热工程应按系统抽检()。 A、40%; B、45%; C、25%; D、30%; 答案:D (3.4.12) 接近管道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试验温度当进行气体压力试验时,、6. A、严禁; B、可以; C、无要求; D、允许; 答案:A (8.7.10) 7、压力试验用的压力表应经检定合格,其准确度不得低于(),刻度满度值为试验压力的()。 A、1.2级 2.5~3.0倍; B、1.0级 1.5~2.0倍; C、1.6级 1.5~ 2.0倍; D、1.6级 2.5~2.0倍; 答案:C (8.7.11) 8、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 A、无要求; B、仪表设备及部件断开; C、仪表设备及部件可不断开;答案:B (7.1.15) 9、测量和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仪表管道,必须进行()。 A、管道压力试验; B、泄漏性试验; C、无要求; D、管道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 答案:D (8.7.8) 10、仪表控制系统、仪表控制室等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采取()。 A、防雷措施; B、无要求; C防爆措施; D、防水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07级A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A (发电/供电07级)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面板上通常有以下元器 件:、、、等。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保护测控装置的电源插件输入的电源电压一般为_____伏;输出的电源电压一般______伏、____伏、___伏;其中,____伏用于CPU板。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变温度、有载调压主变分接头位置调节分别属于_____ 量和_____量。 4. 综合自动化装置模拟量输入回路中常用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种A/D转换。其中,______式A/D变换输出的脉冲频率正比于输入电压的大小。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后台计算机(或当地监控主站)的软件通常有以下模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对于从装置外部引入的接点,通常经___________引至微机的并行接口;装置输出的开关量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经光隔后控制 ___________的方法。 7. 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组屏及安装方式通常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种。 8.用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信号时,数字信号调制的方式有三种,它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内容包括哪些? 2. 乃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当某一保护测控装置的采样频率是1000Hz时,其硬件回路中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必须滤掉输入信号中哪些高频分量? 3. 基于逐次逼近式A/D变换的模拟量输入电路,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三、问答题(共50分) 1.某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如图一所示, 已知该变电站采用分层分布式变 已知该变电站综自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试画出该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结构框图。 (15分)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 通常至少设置有哪些插件?各插件的主要 作用是什么?(15分) 3.图二为某保护测控装置的背面接线端子图。 根据该图说明下列问题: 图一 (1)图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入的模拟量 有哪些?它们分别来自何处?(10分) (2)图中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什么与外界 通信?该通信口有何主要特点?(10分)

化工仪表自动化试题6

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试题二 501、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或设备)某一截面流体的数量称为瞬时流量,通常称为流量。正确答案:对 502、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与频率的关系是()。正确答案:B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互为倒数关系 503、CENTUMCS3000系统的现场控制单元FCU中,V网接口单元上的RCV亮时表示在接受V网来的数据,所以正常时该灯处于常亮。正确答案:错 504、EJA智能变送器零点和量程的调整需由通讯器设置。正确答案:错 505、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两“不”,即()。C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触高压带电体 B、不靠近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06、阀位控制器可以与各类调节阀配套使用,用来显示调节阀行程的上限和下限。正确答案:对 507、机泵盘不动车的主要原因是泵或电机出现机械故障。正确答案:对 508、结构化编程把过程要求的类似或相关的功能进行分类,并试图提供可以用于几个任务的通用解决方案。向指令块提供有关信息(以参数方式),结构化程序能够重复利用这些通用模块。对 509、笼式阀的可调比大、振动小、不平衡力小、()互换性好,可得到不同的流量特性。B A、阀芯 B、套筒 C、阀体 510、帕斯卡Pa的定义:1()的力均匀而垂直作用在1平方米(㎡)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就是1帕斯卡(Pa)。正确答案:A A、 1牛顿 B、 1千克/〔厘米〕 C、公斤/〔厘米〕 511、气开阀无信号时,阀处于全开位置,气关阀则处于全关位置。正确答案:错512、选择控制是一种()。正确答案:C A、随动控制 B、联锁保护控制 C、软限安全控制 513、DCS开发的网络结构和OPC技术的应用,可以使DCS系统毫无困难地与工厂管理网络连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质量。正确答案:对 514、不能称为调节阀的辅助装置的是()。正确答案:D A、减压装置 B、阀门定位器和手轮 C、转换器 515、醋酸遇到明火既不会燃烧又不能助燃,也不会发生爆炸。正确答案:错516、控制通道的特性与自动化装置有关而不受对象特性的影响。错 517、能够克服高压差的阀门是()。正确答案:A A、直通双座调节阀 B、直通单座调节阀 C、蝶阀 518、同一温度下,相同规格的四段导线,导线的电阻最小的是()。B A、铜 B、银 C、铝 519、由于积分控制作用变化缓慢,容易使被控变量长时间偏离给定值,因此积分作用很少单独使用。正确答案:对 520、CENTUMCS3000系统中,对控制回路进行操作时,如果操作方式为串级(CAS)模式,则给定值(SV)允许改变。错 521、常用的阀位发信装置主要有阀位传送器、阀位开关两种。对 522、除薄膜式和活塞式执行机构外,还有()执行机构。C A、有弹簧式 B、无弹簧式 C、长行程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精彩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 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

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 、高压验电笔: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 、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 25mm 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3 、标示牌: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4 、遮栏: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试题库--给学员

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对10M以太网,其()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A)50% 、;(B)40% 、 5Mbps;(C)25% 、;(D)30% 、 6Mbps。 答案:C 2.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其通讯速率应在()以上。 (A)1Mbps;(B)2Mbps;(C)4Mbps;(D)10Mbps。 答案:A 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A)0.5mm2;(B)1.0mm2;(C)1.5 mm2;(D)0.75mm2。 答案:D 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 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答案:B 设备过负荷能力:带()额定负载运行60s,带()额定负载运行10min。 (A)130% 、110%;(B)125% 、105%;(C)150% 、125%;(D)145% 、120% 答案:C 6.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A)总线型;(B)环型;(C)树型;(D)星型 答案:D 7.间隔层宜采用(),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 答案:C 8.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

2012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试题库

1、适用于变电站监控的典型微型计算机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和。 2、系统总线按信号类型可分为数据总线、和。 3、计算机数据通信的作用(1)信息共享;(2);(3);(4)远距离通信。 4、根据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实际情况,其结构可划分为、功能分散式监控系统、和开放式系统四种形式。 5、数据是指将现实世界中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描述信息记录下来所形成的可以识别的、数字或,它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记录。 6、对数据库系统而言,其支持硬件主要有、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等。数据库服务器就是这些硬件的总称。 7、软件系统可分为、数据库层、、应用软件层以及工具软件层等多个层次。 8、视频监控发展至今经历了模拟视频监控、和三个阶段。 9、视频监控系统由、网络通信部分和组成。 10、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专为在应用而设计的。 11、PLC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和。 12、串行接口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有、和全双工三种工作模式。 13、计算机通信系统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即发送器、和。 14、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的特点是和。 15、SCADA能够完成发电机组的、控制与调节及等功能。 1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是对数据进行、检索、维护、加载和访问等管理的软件系统。 17、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的数据库系统广泛采用和相结合的形式。 18、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共分七层,即物理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9、远动通信规约是变电站远动通信的核心之一,它通常规定了以下内容:同步方式、、数据结构和。 2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和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1主机指的是和的集合体。 22 plC是采用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23根据控制应用的要求可将单片机分为和两种。

(完整版)化工仪表自动化考试题库

题库 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征物体及系统----------------------的物理量。 2、热电偶的测量原理是基于热电偶的热电效应,热电效应包括温差电势和 ---------------两部分。 3、热电偶的分度表是在参比温度为-------------的条件下得到的。 4、补偿导线通常在-----------------范围内其热电特性与热电偶本身几乎完全一样。 5、热电阻是基于金属导体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温度 测量的。 6、热电阻温度系数愈大,其------------------------变化也愈灵敏。 7、动圈式指示仪表是由测量线路和-------------------两部分组成。 8、动圈式仪表是一种---------------显示仪表。 9、铂热电阻的测温范围一般为-----------------------------------。 10、数字显示仪表的分辨率是指数字仪表------------------------改变一个字时的输入 量值。 11、常用测压方法有三种,即-------------------------、弹性变形法和电测压方法。 12、一般在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正常操作压力值应该为量值的 --------------------。 13、节流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所产生的---------------实 现流量测量的。 14、节流装置属于----------------------------、变压差的一种测量方法。 15、转子流量计属于恒压差,----------------------------的一种测量方法。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控制改造方案

郑宏刘砦(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控制改造方案 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实施原因 煤矿井上、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严重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煤矿井上、井下重要岗位监控系统的实施,对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各生产岗位及各变电所高效、可靠运转,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特设计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现有变电所缺点:①安全性、可靠性不高。传统的变电所大多采用常规的设备,尤其是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远控装置等。②电能质量可控性不高。各工矿企业对保证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频率和电压,目前还应考虑谐波问题。③实时计算和控制性不高。供电系统要做到优质、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工况,才能采取一系列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手段。现有的变电所不能满足向调度中心及时提供运行参数的要求;一次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由于远控功能不全,一些遥测、遥信无法实时送到调度中心;而且参数采集不齐,不准确,因此没法进行实时控制,不利于供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④维护工作量大。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多为电磁型或晶体管型,接线复杂且其工作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其整定值必须定期停电检验,每年校验保护定值的工作量相当大。 二、实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目的 根据我矿企业生产供电的特点和管理模式精心设计,是以计算机数字通讯技

术为基础的远程分布式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矿高低压供电系统的远程监测、监控,实现地面监控中心对井下高低压供电设备的遥测、遥调和遥控,并可生成相关的供电生产记录和管理统计报表。可使井下高低压供电管理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矿井供电智能化调度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我矿生产自动化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生产信息化: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转化、整理、挖掘,管理系统对供电情况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和数据管理。 2、使操作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从事其他有价值的工作。 3、实现对供电开关的集中管理,对网络上的各供电开关进行监控和处理,为正常供电提供保障。 4、能够有效地实现生产、安全管理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三、矿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改造原则 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系统开放、易于升级,易于扩展;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我矿的各种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整个监控系统针对地面监控中心、地面控制中心、井下控制分站做出完善的设计规划。 2、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能够堵塞安全漏洞及消除因工作人员的失误而引 起的纠纷,为突发事件提供依据; 3、解决就地控制存在的事故隐患,减少各设备之间相互脱节、无法充分发 挥效率的缺点,实现就地无人操作,仅设巡检人员。 4、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工作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维护工作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