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07级A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07级A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A (发电/供电07级)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面板上通常有以下元器

件:、、、等。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保护测控装置的电源插件输入的电源电压一般为_____伏;输出的电源电压一般______伏、____伏、___伏;其中,____伏用于CPU板。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变温度、有载调压主变分接头位置调节分别属于_____ 量和_____量。

4. 综合自动化装置模拟量输入回路中常用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种A/D转换。其中,______式A/D变换输出的脉冲频率正比于输入电压的大小。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后台计算机(或当地监控主站)的软件通常有以下模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对于从装置外部引入的接点,通常经___________引至微机的并行接口;装置输出的开关量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经光隔后控制

___________的方法。

7. 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组屏及安装方式通常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种。

8.用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信号时,数字信号调制的方式有三种,它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内容包括哪些?

2. 乃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当某一保护测控装置的采样频率是1000Hz时,其硬件回路中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必须滤掉输入信号中哪些高频分量?

3. 基于逐次逼近式A/D变换的模拟量输入电路,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三、问答题(共50分)

1.某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如图一所示,

已知该变电站采用分层分布式变

已知该变电站综自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试画出该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结构框图。

(15分)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

通常至少设置有哪些插件?各插件的主要

作用是什么?(15分)

3.图二为某保护测控装置的背面接线端子图。

根据该图说明下列问题:

图一

(1)图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入的模拟量

有哪些?它们分别来自何处?(10分)

(2)图中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什么与外界

通信?该通信口有何主要特点?(10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

量?试举例说明变电站综自系统的“四遥量”

分别包含哪些量?

3.综合自动化装置模拟量输入回路中常用

的A/D转换方式有哪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监控系统通常有哪些基本功能?

5.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什么结构形式?其中,站控层通常有哪些主要设备?

二、计算题(10分)

已知某保护测控装置在交流工频每周期内采样点数为12次。完成下列计算:

(1)该保护测控装置的采样周期、采样频率各是多少?

(2)装置硬件回路中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必须滤掉输入信号中哪些高频分量,才能保证信号不失真?

三、绘图题(共15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常见的开出量有哪些?画图说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出开关量的方法。

四、问答题(共50分)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的电源插件通常输入、输出的电源电压一般为多少伏?输出的电压分别用于哪里?(15分)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后台计算机(或当地监控主站)的软件由哪几模块构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15分)

3.下图为某保护测控装置的背面接线端子图。根据该图说明下列问题:

(1)图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入的模拟量

有哪些?它们分别来自何处?(10分)

(2)图中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什么与外

界通信?该通信口有何主要特点?(10

分)

1、什么叫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

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变电站的二

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

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

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

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

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征

有哪些?

1.功能实现综合化2.系统构成模块化3.结构分布、分层、分散化

4.操作监视屏幕化5.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6.运行管理只能化7.测量显示数字化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测量、监视、控制功能2.继电保护功能

3.自动控制智能装置的功能4.远动及数据通信功能5.自诊断、自恢复和自动切换功能4、什么是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变电站控制系统中,整个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被划分为三层,即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变电站自动化综合系统的间隔层和站控层构成的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而按照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定义——由多个分散的计算机经互联网络构成的统一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又是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系统。

5、综自系统的组屏及安装方式有哪几种?简单说明各有什么优缺点。

1.集中式:优点是便于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可靠性也较高,不足之处是需要的控制电缆较多,增加了电缆的投资。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组屏安装在主控室,节约了大量的二次电缆。

3.全分散式: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减少了施工和设备安装的工程量。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设备、通信技术等要求较高。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各回路的作用

什么?

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等;

7、什么是采样、采样频率、采样定理?

采样是将一个连续的时间信号变成离散的时间信号。相邻两个采样时刻的时间间隔称为采样周期,采样周期的倒数就是采样频率。采样定理:为了使信号被采样后不失真还原,采样频率必须不小于2倍的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

8、模拟量输入回路的作用是什么?

模拟量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以便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9、面向间隔的结构的定义是什么?

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面向间隔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间隔层设备的设置是面向电气间隔的,即对应于一次系统的每一个电气间隔,分别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智能电子装置来实现对该间隔的测量、控制、保护和其他任务。

10、电压形成回路的作用是什么?

电量变换和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

11、逐次比较式模数转换回路的构成及各部分作用?(典型的模拟量输入电路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电压形成回路、低通滤波电路、采样保持、多路转换开关及A/D变换芯片。电压形成回路主要起电量变换和隔离的作用;低通滤波电路限制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采样保持器把输入信号的瞬时值记录下来,并按所需的要求准确的保持一段时间,供模/数变换器使用; 多路转换开关起分时转换的作用;A/D变换芯片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2、开关量的隔离方法有哪几种?画出光电耦合器原理接线图

继电器隔离,光电耦合隔离,继电器与光电耦合双重隔离。

13、画出PSU-2000系统35/10kV线路保护测控单元插件配置图

交流插件,保护插件,继电器插件,电源插件

14、PSU-2000系统35/10kV线路保护测控单元有哪些功能?

交流插件:主要起隔离和电量变换的作用。保护插件: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存储,信息处理及信息传输的任务。继电器插件;作为各出口回路的执行原件。电源插件:为各个插件提供独立的工作电源

15、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2、人机联系3、运行监视与报警4、操作控制5、数据处

理与记录6、事故顺序记录与事故追忆功能7、故障录波与测距8、指标打印9、运

行的技术管理10、谐波的分析与监视11、GPS时钟对时12、自诊断和自恢复13、维护

16、保护与测控装置的插件:交流插件、模数转换插件、保护插件、录波插件、继电器插

件、电源插件、人机对话插件。

各插件的基本作用:电源插件:输入直流220V或110V,输出+5V、±15V或±12V、±24V三组直流电压、+5V用于CPU板,±15V常用于各A/D转换芯片,±24V常用于开关量的输入及输出。交流插件:在保护装置中主要起电量变换和隔离作用。模数转换插件:将交流插件输出的各路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保护插件:用来完成信息的采集与存储、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的传输等任务。录波插件:用来记录模拟量的采集值,有开关量的状态值。继电器插件:驱动出口跳合闸回路和信号告警。人机对话插件:便于人工操作。模拟量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以便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17、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监控机,网络管理单元,测控单元,远动接口,打印机

1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完成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个子系统或各种功能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

2、完成变电站与

控制中心的通信任务。

1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内容有哪些?

1变电站内的信息传输内容:现场一次设备与间隔层间的信息传输;

间隔层的信息交换;间隔层与变电站层的信息;2、综合自动化系统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内容:遥测信息;遥信信息;遥控信息;遥调信息。

20、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有哪些?各自优缺点?并行数据通信:速度快,需要的传输信号线多,成本高,常用在短距离传输中。串行数据通信;节约传输线,降低传输线的投资,但传输速度慢,且通信软件相对复杂,适合于远距离的传输。

21、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将测控对象需要的状态信号引入微机系统。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

22、数字信号的调制:数字调幅(AM),数字调频(FM),数字调相(PM)。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23、通信规约:在通信网中,为了保证通信双方能正确、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在通信的发送和接受过程中有一系列的规定,以约束双方进行正确、协调的工作,这些规定称为数据传输控制过程,简称为通信规约。明确规范以下几个问题:1、要有共同的语言2、要有一致的操作步骤,即控制步骤3、要规定检查错误以及出现异常情况时计算机的应付方法。

24、RS-232D接口特点:点对点的传输,三线制接法,线间干扰较大,信号速率限于20KB/S 之内,电缆长度限于15M内。

25、RS-485接口:适用于多个点之间共用一对线路进行总线式联网,用于多站互联非常方便,可节约昂贵的信号线,传输速率达到93.75KB/S,传输距离高达1.2KM。

26、循环式传输规约特点:周而复始地按一定规则向调度中心传送各种遥测、遥信、数字量、事件记录等信息。

27、问答式传输规约特点:厂(站)端只有在调度中心咨询后,才向调度中心发送问答信息。

28、循环式传输规约与问答式传输规约的比较:1、循环式传输规约只适应于点对点的通信,问答式传输规约适用于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环形/星形等多种通道结构2、循环式传输规约始终占用通道,问答式传输规约允许多个RTU分时共享通道资源3、循环式传输规约以变电站端为主动方,问答式传输规约以调度中心为主动方4、循环式传输规约对通道质量的要求不高,问答式传输规约对通道的质量要求比循环式传输规约要高5、循环式传输规约数据采集以变电站为中心,而问答式传输规约采集信息中心已延伸到调度中心6、循环式传输规约通信控制简单,问答式传输规约通信控制比较复杂。

29.监控系统的软件: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数据库、画面编辑和应用软件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信号灯、显示器、键盘、按钮

2.直流220V或110V;+5V;±15V(±12V);±24V;+5V。

3.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测;遥调

4.基于逐次逼近式A/D变换方式(ADC);利用电压/频率变换方式(VFC);电压/频率变换 (VFC)

5.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数据库;画面编辑;应用软件或(后台系统软件、参数管理软件、绘图软件、人机界面软件)

6.光电隔离器件;有接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7.集中式组屏安装方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组屏安装方式;全分散式组屏安装方式

8. 数字调频(调频)、数字调幅(调幅)、数字调相(调相)

二、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内容包括哪些?

答:(一)变电站内的信息传输内容

1、现场一次设备与间隔层间的信息传输

2、间隔层的信息交换

3、间隔层与变电站层的信息(二)综合自动化系统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内容

1、遥测信息

2、遥信信息

3、遥控信息

4、遥调信息

2. 乃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当某一保护测控装置的采样频率是1000Hz时,则其硬件回路中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必须滤除掉输入信号中的哪些高频分量?

答:乃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本思想是:为了使信号被采样后不失真还原,

采样频率必须不小于2倍的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必须滤除掉大于500Hz的高频分量

3. 基于逐次逼近式A/D变换的模拟量输入电路,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答:电压形成回路、低通滤波回路、采样保持、多路转换开关、A/D变换芯片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答:微机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三、问答题(共50分)

1.某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如图所示,已知该变电站采用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自系统,试画出该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结构图。(15分)

答: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通常至少设置有哪些插件?各插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5分)

答:交流插件、CPU插件、继电器(I/O)插件、电源插件、人机对话插件等(答模数转换插件、故障录波插件不扣分、不加分)1)交流插件主要起电量变换和隔离的作用。

2)CPU插件主要用来完成信息的采集与存储、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的传输等任务。

3)继电器(I/O)插件实现跳闸、信号、告警、逻辑等功能。4)电源插件用来给本装置的其它插件提供独立的工作电源。5)人机对话插件具有人机对话和通信功能。

3.图二为某保护测控装置的背面接线端子图。根据该图说明下列问题:

(1)图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入的模拟量有哪些?它们分别来自何处?

(2)图中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什么与外界通信?该通信口有何主要特点?

答:(1)三相交流电压UA、UB、UC,线路抽取电压UL

三相交流电流 (测量用:IA、IB、IC;保护用Ia、Ib、Ic)

三相交流电压UA、UB、UC取自母线PT二次侧线路抽取电压UL取自线路PT二次侧

三相交流电流测量用:IA、IB、IC取自线路CT二次侧测量用线圈

三相交流电流保护用:Ia、Ib、Ic取自线路CT二次侧保护用线圈

(2)采用RS485串行通信接口与外界通信

特点:1)适用于多个点之间共用一对线路进行总线式联网

2)采用半双工通信 3)传输速率达到93.75Kbps4)传送距离可达1.2Km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分层分布式;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2.现场一次设备;间隔层;间隔层;间隔层;站控层(变电站层)。

3.微机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4.+5V;±15V(±12V);±24V;+5V;±24V;±15V(±12V)

5.不小于2倍;大于500Hz

6.集中式组屏安装方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组屏安装方式;全分散式组屏安装方式

7.交流插件、CPU插件、继电器(I/O)插件、电源插件、人机对话插件等(答模数转换插件、故障录波插件不扣分、不加分)

二、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功能实现综合化。(2)系统构成模块化。(3)结构分布、分层、分散化。(4)操作监视屏幕化。(5)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6)运行管理智能化。(7)测量显示数字化。

2.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量?试分别举例说明变电站

综自系统哪些量是“四遥量”?

答: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举例:1)遥测:U、I、P、Q;变压器油温采集等2)遥信: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信号;保护动作信号等3)遥控:断路器远方合、分4)遥调: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远方调节

3.综合自动化装置模拟量输入回路中常用哪两种A/D转换方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基于逐次逼近式A/D变换方式(ADC)、利用电压/频率变换方式(VFC)

区别:逐次逼近式A/D变换方式,是直接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变换方式。电压/频率变换方式,是将模拟电压先转换为频率脉冲量,通过脉冲计数变换为数字量的一种变换方式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监控系统通常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2)人机联系功能(3)运行监视与报警功能(4)操作控制功能(5)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6)事故顺序记录与事故追忆功能(7)故障录波与测距功能(8)制表打印功能(9)运行的技术管理功能(10)谐波的分析和监视功能(11)GPS时钟对时功能(12)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13)维护功能(10条可得满分)

三、问答题(共50分)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后台计算机(或当地监控主站)的软件由哪几个模块构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15分)

答:1)数据生成系统作用:用于系统数据库的定义。

2)界面编辑器作用:完成各种图形、报表的编辑。

3)网络管理软件作用:管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4)人机接口软件作用:完成人机对话功能。

或:1)后台系统软件作用:完成网络通信及各种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等。

2)参数管理软件作用:完成工程参数设置及通讯数据的监视等。

3)绘图软件作用:完成各种图形、报表的编辑。

4)人机界面软件作用:完成数据信号的监视、各种操作、图形报表的打印等。

2. 画图说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输出的开关量是采用什么方法输出的?(15分)

答:

通过软件使并行口的PB0输出“0”, PB1输出“1”,便可使与非门H1输出低电平,光敏三极管导通,继电器K被吸合。

3.图一为某保护测控装置的背面接线端子图。根据该图说明下列问题:

(1)图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入的模拟量有哪些?它们分别来自何处?

(2)图中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什么与外界通信?该通信口有何主要特点?

答:1)三相交流电压UA、UB、UC,线路抽取电压UL

三相交流电流 (测量用:IA、IB、IC;保护用Ia、Ib、Ic)

三相交流电压UA、UB、UC取自母线PT二次侧

线路抽取电压UL取自线路PT二次侧

三相交流电流测量用:IA、IB、IC取自线路CT二次侧测量用线圈

三相交流电流保护用:Ia、Ib、Ic取自线路CT二次侧保护用线圈

2)采用RS485串行通信接口与外界通信

特点:1)适用于多个点之间共用一对线路进行总线式联网

2)采用半双工通信

3)传输速率达到93.75Kbps

4)传送距离可达1.2Km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习题库--给学员

精心整理 考核试题样例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 1.达到((A )D )30% 答案:2(A )答案: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 (A )0.5mm2;(B )1.0mm2;(C )1.5 mm2;(D )0.75mm2。 答案:D

精心整理 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 答案: 5.UPS。(A))145% 答案: 6. 宜用( (A 答案: 7.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 答案:C 8.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关系。 (A)继承;(B)控制;(C)管理;(D)主从

... 答案:B 9.某条线路停电工作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是()。 (A)变送器的PT电压失相;(B)变送器的CT有一相被短接; (C)变送器故障;(D)线路的二次CT变比增大一倍 答案:D 10.I/O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A)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C)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D)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并行工作 答案:B 11.当功率变送器电流极性接反时,主站会观察到功率()。 (A)显示值与正确值误差较大;(B)显示值与正确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显示值为0;(D)显示值为负数 答案:B 12.《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中,要求500kV(330kV)变电所继电小室的间隔层设备及网络层设备对工频电磁场的抗扰性应符合:() (A)GB/T 17626-4-2 4级;(B)GB/T 17626-4-2 3级;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精彩试题库--给学员

考核试题样例 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对10M以太网,其()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A)50% 、 7.5Mbps;(B)40% 、 5Mbps;(C)25% 、 2.5Mbps;(D)30% 、 6Mbps。 答案:C 2.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其通讯速率应在()以上。 (A)1Mbps;(B)2Mbps;(C)4Mbps;(D)10Mbps。 答案:A 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A)0.5mm2;(B)1.0mm2;(C)1.5 mm2;(D)0.75mm2。 答案:D 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 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答案:B 5.UPS设备过负荷能力:带()额定负载运行60s,带()额定负载运行10min。 (A)130% 、110%;(B)125% 、105%;(C)150% 、125%;(D)145% 、120% 答案:C 6.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A)总线型;(B)环型;(C)树型;(D)星型 答案:D 7.间隔层宜采用(),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

自动化专业技能考试试题

自动化专业技能考试复习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打“√”,错的在括号打“×”)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 2. 如果要在SCADA工作站上看到某一量测过去任何时间的历史数据,则该工作站上需配备不小于历史数据库容量的硬盘才能实现。(×) 3. 数据监视到状态变化和量测值越限时,则需进行事件处理,必要时发出告警。量测值越限告警不应设置死区和时间延迟。(×) 4. SOE中记录的时间是信息发送到SCADA系统的时间。(×) 5. 电能量数据是带时标存储和传输的。(√) 6.调度管理系统(OMS)功能包含信息发布和查询、数据的交换与处理、生产(管理)流程的控制、各专业的专业管理等。(√) 7.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时,为了保证评估的质量,可以对二次系统进行全面深度的漏洞扫描。(×) 8.GPS时钟同步装置,秒脉冲每秒闪一次,表示一秒钟同步一次。(√) 9.远动终端设备与对应调度主站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远动传输两端MODEM型号不统一数据不能正确传输。(×) 10.变电站监控系统站控层应实现面向全所设备的操作闭锁功能,间隔层应实现各电气单元设备的操作闭锁功能。(√) 11.交流采样中在一个工频周期采样点个数越多,则精度越高,而提高采样点个数受到A/D转换以及CPU处理速度的限制。(√) 12.省地一体化OMS系统采用省地调集中部署的模式建设,OMS省调和地调OMS系统的应用划分不相同。(×) 13.遥测的总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即从交流采样测控单元的入口至调度显示终端的总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的值不大于+1.0%,不小于-1.0%。(√) 14.远动传输两端波特率不统一数据不能正确传输。(√) 15.CPU处理的遥测数据是经A/D转换过的。(√) 16.问答式远动规约即主站发出一个主动的询问或操作命令,远动终端设备回答一个被动的信息或响应,由此一问一答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过程。(√) 17.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必须通过公安部安全产品销售许可,以及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检测,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使用。(×) 18.变电站监控系统控制级别由高到低顺序为:就地控制、间隔层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控制。三种级别间应相互闭锁,同一时刻只允许一种控制方式有效。(√)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标准答案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

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19、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20、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感耦合所致。 21、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主要包括继电保护,故障录破,当地监控和远动四个部分。 22、直流采样是指将交流电压、电流等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适合于A/D转换器输入电平的直流信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试题与答案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19、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20、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考试题

1、 为什么变电站中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第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第二,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第三,为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要求采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第四,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改变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系统,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五,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 2、简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及其系统组成和特点。 概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系统组成: 特点: (1) 功能的综合化 (2) 设备的操作及监视微机化 (3) 结构分布分层化 (4) 通信网络光缆化 (5) 运行管理智能化 系统组成: 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优越性有哪些。 (1) 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电压合格率,无功潮流合理、降低网损、节约电能损耗。 (2) 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具有故障自诊能力,使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变电站的监视、测量、记录、抄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将检测到的参数及时送往调度中心,使调度员能及时掌握各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也能对它进行必要的调节与控制,大大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一、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要性 变电站作为整个电网中的一个节点,担负着电能传输、分配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任务。变电站继电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是保证上述任务完成的基础。在电网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电网各节点(如变电站、发电厂)具体实施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是电网自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它应确保实现以下要求: (1)检测电网故障,尽快隔离故障部分。 (2)采集变电站运行实时信息,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视、计量和控制。 (3)采集一次设备状态数据,供维护一次设备参考。 (4)实现当地后备控制和紧急控制。 (5)确保通信要求。 因此,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高效、实时、可靠,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统一监测、管理、协调和控制。同时,又必须与电网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共享,优化电网操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并为电网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留下空间。 传统变电站中,其自动化系统存在诸多缺点,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例如: (1)传统二次设备、继电保护、自动和远动装置等大多采取电磁型或小规模集成电路,缺乏自检和自诊断能力,其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2)二次设备主要依赖大量电缆,通过触点、模拟信号来交换信息,信息量小、灵活性差、可靠性低。 (3)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传统变电站占地面积大、使用电缆多,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负担重,二次设备冗余配置多。 (4)远动功能不够完善,提供给调度控制中心的信息量少、精度差,且变电站内自动控制和调节手段不全,缺乏协调和配合力量,难以满足电网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要求。 (5)电磁型或小规模集成电路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不能远方修改保护及自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系统概述; 本次设计采用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系统是面向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成套自动化设备其是陕西银河网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型设备,该系统是在总结我国微机变电站运行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新的发展趋势,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为宗旨,以方便现场安装调试、无人值守为目的,向智能化迈进的全新概念综合自动化系统。 其设备从变电站整体出发,统一考虑保护、监测、控制、远动、直流和五防等功能,避免了功能装置重复备置等弊病,及减少投资,又有利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和维护。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如下图;

该系统在我国首次集微机保护和远动为一体,并率先把这种装置直接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以单元分散型嵌入式为指导思想,系统装置中每个单元的结构、外观和尺寸是完全一致的。其可把各个单元分散安装在一次设备上,或集中组屏按装。相比两者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大大减少连接开关柜控制屏及控制室的各种电缆,减少控制室面积,从而节省了变电站综合造价,简化了施工,方便了维护,并且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消除了因设备之间错综复杂的二次电缆引线接错造成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YH-B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系统中每一种单元都面向变电站内的各种一次设备。如线路单元,就是面向开关柜设计的,它包含了对该开关柜的控制、测量、事故记录和线路的各种保护等;电容器单元也像线路单元一样,它是面向电容器组的;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计,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压器设计了三种面向它的完全独立的功能单元。第一是主保护单元,它主要完成变压器差动保护等。第二是后备保护,它主要完成变压器的过流保护等。第三是变压器的测控单元,主要完成主变的有载调压控制和电气量的测量。备自投单元是完成变电站两路电源的自动投切功能的。直流子系统也被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了整体成套范围,作为系统的一个单元整体规划设计。 YH-B2000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安装,所有单元均通过一梗三芯通讯电缆同后台总控单元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配电网自动化习题答案

1 配电网有那些特点?从配电网自动化的角度看,为何将配电网的结构复杂,数据量大视为重要特点? 与输电系统比较,配电网具有以下特点:配电网地域比较集中,电压等级低、级数多,单条馈电线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网络结构多样、复杂。网络接线有辐射状网、树状网及环网,环网又可分为普通环式及手拉手环式。在配电网运行中,环网均以开环形式运行。在城市配电网中,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电缆线路将越来越多,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的混合网络给电网运行和分析带来复杂性。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两类: ①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6)配电网内设备类型多且数量大,多种设备装于露天,工作条件恶劣 7)配电网内运行方式多变。 8)配电网中采用的通信方式多,但通信速率往往没有输电系统要求高 9)配电网中,即使自动化程度较高,仍需要人工操作;而输电系统内,大多数设备为自动控制。 10)配电网中有大量电力、电子等非线性负荷,故将产生不容忽视的谐波。谐波必须抑制。 11)分布式电源(网) 配电网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庞大,网络结构复杂,这是由于面对用户,网络运行方式变化多而快,要求处理问题及时,这些特点直接影响DAS系统的结构。 2 在电力系统中,怎样划分DMS、EMS的功能区域?它们的功能有那些异同点? 第四页图 1.2 整个配电网从变电、配电到用户用电过程,均由DMS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而包括发电厂在内的输电系统,则是在能量管理系统(EMS)的监视、控制与管理下运行。EMS与DMS都是有明确对象的管理系统,但两者之间又是有联系的。通常,DMS应执行EMS的宏观调控命令,并有必要向EMS系统传递必需的信息。 3 DAS与DMS是否指同一功能系统? DAS是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能够实时监视、协调和运行配电系统的部分元件和全部元件的一个完整的信息采集、传递与处理的集成自动化系统。 当今,我国将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自动化、需方用电管理及配电管理自动化的有机集成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MS);将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关的自动化系统合称配电自动化(DA) DAS 与DMS两种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实际是同一的。 4 熟悉DAS的基本功能及结构。 按DAS的基础性功能,可以分成以下功能:自动控制功能。主要包括:自动母线分段、馈线调度切换与自动分段,综合电压/无功控制、变电站负荷平衡、自动抄表等自动控制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人工控制功能。保护功能。负荷管理功能。远方计量功能。各种管理、估计、计算的功能等 结构:当前DAS系统结构多分为三个层次,即调度中心、地区电网管理中心,分散现场操作区(馈电网络区域)。第八页图1.3 5.怎样用功能子过程说明DAS的功能?有哪些子过程? 答:馈线自动化(FA) 配电网自动化(DA) 变电站自动化(SA) 配电网通信系统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管理系统(DMS)潮流分析、优化及其他应用软件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负荷管理系统(LM)需方用电管理(DSM)配电网SCADA 子过程如下:配电自动化。DA实现的是配电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自动监控功能。 配电网实时数据检测与监控系统。配电网的实时数据检测与监控系统,是DMS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基础。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考核试题库--给学员

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对10M以太网,其()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A)50% 、;(B)40% 、 5Mbps;(C)25% 、;(D)30% 、 6Mbps。 答案:C 2.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其通讯速率应在()以上。 (A)1Mbps;(B)2Mbps;(C)4Mbps;(D)10Mbps。 答案:A 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A)0.5mm2;(B)1.0mm2;(C)1.5 mm2;(D)0.75mm2。 答案:D 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 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答案:B 设备过负荷能力:带()额定负载运行60s,带()额定负载运行10min。 (A)130% 、110%;(B)125% 、105%;(C)150% 、125%;(D)145% 、120% 答案:C 6.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A)总线型;(B)环型;(C)树型;(D)星型 答案:D 7.间隔层宜采用(),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 答案:C 8.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

工厂供配电技术及技能训练第9章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答案)

第9章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习题答案 1.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微机保护、安全自动控制、远动监控、通信管理四大子系统的功能中。 3.简述变电站层的组成 答:变电站层一般主要由操作员工作站(监控主机)、五防主机、远动主站及工程师工作站组成。 4. 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几部份组成? 答: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整体上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硬件主要由保护测控单元、通信控制单元及后台监控系统组成。 5.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计算机监视、管理和控制或用于集控中心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远方监控。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通过测控装置、微机保护以及变电站内其他微机化设备(IED)采集和处理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数据,对变电站运行参数自动监视,按照运行人员的控制命令和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对变电站进行控制,为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变电站运行监视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减轻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个基本部分,以变电站基本元件为对象,完成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等功能。概括地说,其完成的主要功能有:模拟量数据采集、转换与计算,开关量数据采集、滤波,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功能,事件顺序记录,控制输出,对时,数据通信。 7. 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实时采集的数据包括哪些类型? 答:对保护测控单元,模拟量数据采集、转换和计算,主要有线路电流、母线电压、流过电容器(电抗器)和变压器的电流、变压器的温度、直流母线电压等。对所采集到的电流、电压进行转换和计算,得到电流和电压的数字量,及由电流、电压计算出来的复合量,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代替常规二次仪表,实现对变电站基本元件参数的监视。 开关量采集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一次设备状态以及辅助设备运行情况等以空触点形式表示的信息。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07级A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A (发电/供电07级)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面板上通常有以下元器 件:、、、等。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保护测控装置的电源插件输入的电源电压一般为_____伏;输出的电源电压一般______伏、____伏、___伏;其中,____伏用于CPU板。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变温度、有载调压主变分接头位置调节分别属于_____ 量和_____量。 4. 综合自动化装置模拟量输入回路中常用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种A/D转换。其中,______式A/D变换输出的脉冲频率正比于输入电压的大小。 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后台计算机(或当地监控主站)的软件通常有以下模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对于从装置外部引入的接点,通常经___________引至微机的并行接口;装置输出的开关量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经光隔后控制 ___________的方法。 7. 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组屏及安装方式通常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种。 8.用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信号时,数字信号调制的方式有三种,它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二、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内容包括哪些? 2. 乃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当某一保护测控装置的采样频率是1000Hz时,其硬件回路中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必须滤掉输入信号中哪些高频分量? 3. 基于逐次逼近式A/D变换的模拟量输入电路,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测控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三、问答题(共50分) 1.某110KV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如图一所示, 已知该变电站采用分层分布式变 已知该变电站综自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试画出该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结构框图。 (15分)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 通常至少设置有哪些插件?各插件的主要 作用是什么?(15分) 3.图二为某保护测控装置的背面接线端子图。 根据该图说明下列问题: 图一 (1)图中保护测控装置输入的模拟量 有哪些?它们分别来自何处?(10分) (2)图中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什么与外界 通信?该通信口有何主要特点?(10分)

2012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试题库

1、适用于变电站监控的典型微型计算机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和。 2、系统总线按信号类型可分为数据总线、和。 3、计算机数据通信的作用(1)信息共享;(2);(3);(4)远距离通信。 4、根据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实际情况,其结构可划分为、功能分散式监控系统、和开放式系统四种形式。 5、数据是指将现实世界中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描述信息记录下来所形成的可以识别的、数字或,它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记录。 6、对数据库系统而言,其支持硬件主要有、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等。数据库服务器就是这些硬件的总称。 7、软件系统可分为、数据库层、、应用软件层以及工具软件层等多个层次。 8、视频监控发展至今经历了模拟视频监控、和三个阶段。 9、视频监控系统由、网络通信部分和组成。 10、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专为在应用而设计的。 11、PLC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和。 12、串行接口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有、和全双工三种工作模式。 13、计算机通信系统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即发送器、和。 14、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的特点是和。 15、SCADA能够完成发电机组的、控制与调节及等功能。 1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是对数据进行、检索、维护、加载和访问等管理的软件系统。 17、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的数据库系统广泛采用和相结合的形式。 18、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共分七层,即物理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9、远动通信规约是变电站远动通信的核心之一,它通常规定了以下内容:同步方式、、数据结构和。 2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和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1主机指的是和的集合体。 22 plC是采用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23根据控制应用的要求可将单片机分为和两种。

电力系统自动化简答习题

1: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哪些内容,阶段? 内容: 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是自动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每个子系统完成一项或几项功能。可以将电力系统自动化内容划分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电厂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等三部分。 阶段: (一)单一功能自动化阶段 (二)综合自动化阶段:特点是用一套自动化系统或装置来完成以往两套或多套分离的自动化系统或 装置所完成的工作。 2:什么是电力调度自动化?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利用计算机、远动、通信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功能的综合系统。 (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地发供电,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3:什么是数字电力系统? 数字电力系统(Digital Power System,DPS)的涵义,是指对某一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的物理结构、物理特性、技术性能、经济管理、环保指标、人员状况、科技活动等数字地、形象化地和实时地描述与再现。 4: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组成以及各部分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调度中心、厂站端(RTU)和信息传输通道三大部分。 根据所完成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此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收集处理与控制子系统、人机联系子系统。其结构框图如下: 各部分的作用: (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采集各发电厂、变电所中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并根据运行需要将有关信息通过远动终端传送到调度中心,同时也接受调度端发来的控制命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即能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 (2)信息传输子系统:将远动终端的各种实时信息上传给主站,把主站发出的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题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题库 选择题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称为()。 (A)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C)工作接零;(D)保护接零。 答案:B 两台变比不同的变压器并联接于同一电源时,由于二次侧()不相等,将 导致变压器二次绕组之间产生环流。 (A)绕组感应电动势;(B)绕组粗细;(C)绕组长短;(D)绕组电流。 答案:A 一般电力变压器激磁电流的标么值大约是()。 (A)0.5~0.8;(B)0.02~0.1;(C)0.4~0.6;(D)0.5~0.8。 答案:B 在有载分接开关中,过渡电阻的作用是()。 (A)限制分头间的过电压;(B)熄弧;(C)限制切换过程中的循环电流;(D)限制切换过程中的负载电流。 答案:C 只能作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的是()保护。 (A)瓦斯;(B)过电流;(C)差动;(D)过负荷。 答案:B 当雷电波传播到变压器绕组时,相邻两匝间的电位差比运行时工频电压 作用下()。 (A)小;(B)差不多;(C)大很多;(D)不变。 答案:C 变压器油老化后产生酸性、胶质和沉淀物,会()变压器内金属表面和绝 缘材料。 (A)破坏;(B)腐蚀;(C)强化;(C)加强。 答案:B

变压器绕组对油箱的绝缘属于()。 (A)外绝缘;(B)主绝缘;(C)纵绝缘;(D)横绝缘。 答案:B 规程规定运行中的风冷油浸电力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不得超过()℃。 (A)105;(B)85;(C)75;(D)45。 答案:B 变压器铁心采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制造,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 (A)铜耗;(B)杂散损耗;(C)涡流损耗;(D)磁滞损耗。 答案:C 对绕组为Y,yn0联接的三相电力变压器的二次电路,测有功电能时需用()。 (A)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B)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C)两只单相电能表;(D)一只单相电能表。 答案:B 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匝数()二次绕组的匝数。 (A)远大于;(B)略大于;(C)等于;(D)小于。 答案:A 变压器套管等瓷质设备,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这些瓷质设备表面的空气发生放电,叫做()。 (A)气体击穿;(B)气体放电;(C)瓷质击穿;(D)沿面放电。 答案:D 判断题 1、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2、10kV、20kV、35kV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6m、2.7m、2.8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须装设护网。() 3、运行中的高压设备其其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应视作带电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1、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它具有哪些特点? 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 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调度通信等综合性自动化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可以收集到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监视和控制变电站的各种设备。 ②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通信网络化、操作监视屏幕化、测量显示数字化、运行管 理智能化。 2、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着哪些缺点? ①安全性、可靠性不高 ②电能质量可控性低 ③数据实时性差,信息少、无法共享 ④设备体积大、控制电缆连接复杂、占地面积多,经济性差 ⑤安装调试工作量大,维护不便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哪些优越性? ①功能增强,提供参数信息多、实时性好 ②结构优化、在线运行的可靠性高 ③改善供电质量、设备可控性好 ④大量减少电缆、缩小占地面积 ⑤检修维护方便,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意义? ①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硬件配置,连接电缆减少,降低了工程总造价 ②减轻了安装施工和维护工作量 ③为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奠定基础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电力企业减人增效和运行管理水平改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①集中式。特点:设备少、造价低;可靠性不高;软件复杂,调试维护麻烦;组态不 灵活。 ②分布式。特点:可靠性提高;主控机负担减小;通信能力增强;组态不灵活。包括 分层分布式{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分布,将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分为站 控层(由带数据库的计算机,操作员,工作站及远方接口组成)、间隔层(由间隔 内的控制,保护或I/O单元组成)和过程层(由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元器件组成)三个级别}。特点:面向间隔对象;组态配置灵活;可靠性高;设备接线简化;检修 调试便捷。 ③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分布分散式结构形式。特点:减少二次接线;有利于实现无人 值班;施工、安装和调试工作简化;组态灵活、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6、什么是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它是怎么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如何? 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按功能划分的分布式多CPU系统,分层式结构,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分布,将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个级别。 ①站控层:由带数据库的计算机,操作员,工作站及远方接口组成。作用:当地监控; 保护信息管理;远方通信装置。 ②间隔层:由间隔内的控制,保护或I/O单元组成。作用:继保、监控设备。 ③过程层:由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元器件组成。作用:负责信息交换、通信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控制改造方案

郑宏刘砦(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控制改造方案 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实施原因 煤矿井上、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严重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煤矿井上、井下重要岗位监控系统的实施,对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各生产岗位及各变电所高效、可靠运转,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特设计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现有变电所缺点:①安全性、可靠性不高。传统的变电所大多采用常规的设备,尤其是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远控装置等。②电能质量可控性不高。各工矿企业对保证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频率和电压,目前还应考虑谐波问题。③实时计算和控制性不高。供电系统要做到优质、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工况,才能采取一系列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手段。现有的变电所不能满足向调度中心及时提供运行参数的要求;一次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由于远控功能不全,一些遥测、遥信无法实时送到调度中心;而且参数采集不齐,不准确,因此没法进行实时控制,不利于供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④维护工作量大。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多为电磁型或晶体管型,接线复杂且其工作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其整定值必须定期停电检验,每年校验保护定值的工作量相当大。 二、实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目的 根据我矿企业生产供电的特点和管理模式精心设计,是以计算机数字通讯技

术为基础的远程分布式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矿高低压供电系统的远程监测、监控,实现地面监控中心对井下高低压供电设备的遥测、遥调和遥控,并可生成相关的供电生产记录和管理统计报表。可使井下高低压供电管理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矿井供电智能化调度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我矿生产自动化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生产信息化: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转化、整理、挖掘,管理系统对供电情况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和数据管理。 2、使操作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从事其他有价值的工作。 3、实现对供电开关的集中管理,对网络上的各供电开关进行监控和处理,为正常供电提供保障。 4、能够有效地实现生产、安全管理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三、矿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改造原则 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系统开放、易于升级,易于扩展;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我矿的各种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整个监控系统针对地面监控中心、地面控制中心、井下控制分站做出完善的设计规划。 2、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能够堵塞安全漏洞及消除因工作人员的失误而引 起的纠纷,为突发事件提供依据; 3、解决就地控制存在的事故隐患,减少各设备之间相互脱节、无法充分发 挥效率的缺点,实现就地无人操作,仅设巡检人员。 4、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工作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维护工作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习题

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一.填空题 1.目前我国已广泛使用基于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使变电站实 现具备了物质基础。 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具有完备的、功能,并具有利用传输数据的功能。 3.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可自动地综合实现、、、等多种功能。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代替了传统的监控、信号系统和远动屏,以监控主界面 的代替了常规仪表,用保护代替了模拟式保护。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和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6.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始于,我国研制开始于。 7.我国第一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研制,1988年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20世纪先进水平。 二.判断题 1.基于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的电力系统测量、保护和自动装置通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可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 2.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变电站的小型化、智能化、扩大控制范围及变电站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基础保证。()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了变电站全部二次设备。() 三.名词解释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监控主机 3.远动主机 4.智能设备 四.问答题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些特点?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何优点? 3.为什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实现那些功能? 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配置 一.填空题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已由早期的发展成目前的。 3.分层分布中的集中组屏结构是按为对象,把单元层设备集中组屏安装在室中。4.分层分布中的分散安装结构是按间隔为对象,把、、一体化装置安装在柜中。 5.我国10~35KV线路的单元层设备采用结构,安装;110KV级以上线路、主变压器的单元层设备采用形式,安装于中;大、中型变电站中的单元层设备采 用的形式。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其规模可分为模式和模式两种。 7.小站模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结构,大站模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采 用结构。 二.判断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