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诊疗指南_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_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_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_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喉科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二0 一九年十月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 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 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 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因此, 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2019 年10 月

目录

第一章鼻科学 (1)

第一节鼻骨骨折 (1)

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

第三节鼻前庭炎 (2)

第四节鼻疖 (3)

第五节急性鼻炎 (3)

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

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

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

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

第十节鼻硬结病 (7)

第十一节鼻结核 (8)

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

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

第十四节鼻息肉 (10)

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

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

第十七节鼻出血 (12)

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

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

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

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

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

第二章咽科学 (17)

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

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

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

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

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

第六节鼻咽癌 (24)

第七节喉咽肿瘤 (25)

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7)

第三章喉科学 (29)

第一节急性会厌炎 (29)

第二节急性喉炎 (30)

第三节慢性喉炎 (30)

第四节声带小结 (31)

第五节声带息肉 (32)

第六节喉乳头状瘤 (33)

第七节喉癌 (34)

第八节喉阻塞 (39)

第九节喉狭窄 (41)

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42)

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异物 (42)

第二节食管异物 (44)

第五章耳科学 (47)

第一节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47)

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48)

第三节耳廓外伤 (49)

第四节鼓膜外伤 (50)

第五节颞骨骨折 (51)

第六节耳廓假性囊肿 (53)

第七节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54)

第八节外耳道耵聍栓塞 (55)

第九节外耳道异物 (56)

第十节外耳道疖肿 (57)

第十一节外耳道胆脂瘤 (58)

第十二节外耳道乳头状瘤 (59)

第十三节大疱性鼓膜炎 (59)

第十四节分泌性中耳炎 (60)

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62)

第十六节急性乳突炎 (64)

第十七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65)

第十八节耳后骨膜下脓肿 (67)

第十九节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68)

第二十节迷路炎 (69)

第二十一节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脓肿 (71)

第二十二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72)

第二十三节耳源性脑膜炎 (73)

第二十四节耳源性脑脓肿 (74)

第二十五节周围性面瘫 (76)

第二十六节面肌痉挛 (78)

第二十七节听神经瘤 (79)

第二十八节中耳癌 (81)

第二十九节梅尼埃病 (82)

第三十节老年性聋 (84)

第三十一节药物中毒性聋 (85)

第三十二节突发性聋 (86)

第三十三节聋哑症 (87)

第六章颈部科学 (89)

第一节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89)

第二节鳃裂囊肿及瘘 (90)

第三节颈部囊状水瘤 (91)

第四节颈动脉体瘤 (92)

第五节颈部淋巴结结核 (93)

第六节甲状腺腺瘤 (94)

第七节甲状腺癌 (95)

第八节颈部转移癌 (96)

第一章鼻科学

第一节鼻骨骨折

一、定义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发生骨折。在鼻外伤中最常见。暴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骨折的类型。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亦可伴有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粘膜撕裂, 严重者可伴有其它颌面骨及颅底骨骨折。

二、诊断鼻部或头面部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及鼻骨周围畸形。

1. 鼻梁偏斜,骨折侧鼻背塌陷,外鼻肿胀、疼痛,可合并鼻出血。双侧鼻骨骨折时鼻梁变宽,鞍鼻畸形。触诊有骨擦感。

2. 鼻骨X线片或CT可见骨折线或移位。

三、治疗1.鼻骨线性骨折,无错位,外鼻无畸形、无鼻通气障碍者可不予处理。2.一般骨折应在

2-3 小时内行鼻骨复位。

3.如外鼻肿胀明显,应在肿胀消退后进行复位。但不能超过14 天,否则将发生畸

形愈合。

4. 开放性鼻骨骨折,应争取一期清创缝合及鼻骨复位。

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一、定义脑脊液经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板流入鼻腔或鼻窦,再经前鼻孔或

鼻咽流出。

二、分型

主要为鼻腔间断或持续性流出清亮、水样液体,多数为单侧。外伤者可有鼻出血或

其它外伤表现。上组鼻窦严重骨折,并有硬脑膜破裂时,则可引起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 cerebraspinal fluid rhinorrhea )。中耳乳突天盖或咽鼓管骨部骨折导致脑脊液经

咽鼓管流到鼻腔,称为脑脊液耳鼻漏。脑脊液鼻漏发生率最高者为筛板骨折者。

三、诊断

1.鼻内持续流出无色或血性液体,低头、用力、压迫颈内静脉时流量增加。2.流出液体中心呈红色,而周边清澈;或鼻内流出的无色液体干燥后不结痂。3.液体内葡萄糖定量高于

1.7mmol/L (30mg%)。

4?鼻内镜检、鼻内粉剂冲刷法、颅底X线片或薄层CT等可帮助定位。

四、治疗1.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可取头高位,降低颅压、预防颅内感染等保守治疗,大多可以愈合

2. 量少者,亦可用腐蚀性药物涂漏孔边缘的粘膜促其愈合。但有引起颅内感染之虞。

3. 长期不愈、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汇总情况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手术: 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喉科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二0一九年十月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上级的要求,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专业主要病种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希望相关专业科室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由于时间仓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本书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香格里拉协和医院 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鼻科学 (1) 第一节鼻骨骨折 (1) 第二节脑脊液鼻漏 (1) 第三节鼻前庭炎 (2) 第四节鼻疖 (3) 第五节急性鼻炎 (3) 第六节慢性单纯性鼻炎 (4) 第七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4) 第八节萎缩性鼻炎 (5) 第九节变应性鼻炎 (6) 第十节鼻硬结病 (7) 第十一节鼻结核 (8) 第十二节急性鼻窦炎 (8) 第十三节慢性鼻窦炎 (9) 第十四节鼻息肉 (10) 第十五节鼻腔异物 (11) 第十六节鼻中隔偏曲 (11) 第十七节鼻出血 (12) 第十八节鼻腔和鼻窦良性肿瘤 (13) 第十九节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3) 第二十节鼻恶性肉芽肿 (14) 第二十一节鼻前庭囊肿 (15) 第二十二节鼻窦粘液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囊肿 (16) 第二章咽科学 (17) 第一节急性扁桃体炎 (17) 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18) 第三节腺样体肥大 (20) 第四节扁桃体周脓肿 (21) 第五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22)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耳鸣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耳鸣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以及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 本指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tinnitus。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为突出症状的疾病。 原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 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发性耳鸣。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临床症状 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患者常因听到这种鸣声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3.1.2 局部检查 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3 其他检查 3.1.3.1耳鸣严重性评价 耳鸣的负性反馈(如焦虑和抑郁)的严重性的测试有助于对耳鸣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测试结果有助于决定治疗的优先顺序。常用的问卷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耳鸣评价量表、耳鸣评残量表(THI)等。

推荐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耳鸣评价量表。 3.1.3.2听力学检查 音叉试验、纯音听阈测听等听力学检查显示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 4.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 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疾病的诊断。 3.2 鉴别诊断 3.2.1 幻听 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区别在于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音,而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 3.2.2 体声 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 耵耳、外耳道异物 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 耳胀、脓耳 耳胀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3.2.5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常出现耳鸣,听力学检查为神经性聋,影像学检查可见内听道占位性病变。本病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 4 辨证 4.1风邪侵袭证 耳鸣骤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4.2痰湿困结证 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淡无味,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腻,脉弦滑。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鼻疔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鼻疔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鼻疔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指导意见。 本指南适用于鼻疔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耳鼻咽喉科、治未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1-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疔Bi ding ,nasal furuncle. etc 鼻疔(Bi ding)是指发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等部位,以局部红肿疼痛、呈粟粒状突起、或有脓点为特征的鼻部疾病。若因邪毒雍盛,正气虚弱,以致邪毒内陷,可转为疔疮走黄之重症而危及生命。西医学的“鼻疖”属于本范畴。 3 诊断 3.1病史[1,3] 多有挖鼻、拔鼻毛等鼻部损伤史,部分病人可有消渴病史。 3.2临床症状[1,3] 以鼻部疼痛为主,成脓时有跳痛。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周身不适症状。若疔疮走黄可出现头痛如劈、憎寒壮热,或神昏谵语、烦躁呕恶等。 3.3局部检查[1,3] 鼻前庭、鼻尖或鼻翼处可见丘状隆起,周围红肿发硬,触之疼痛,疖肿成熟后,顶有黄白色脓点。若疔疮走黄则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等。 3.4 实验室检查[2] 血象:感染严重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5 需与鼻疔鉴别的病种[1-3] 鼻疳 4 辨证[1-3] 4.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证

外鼻部局限性红肿疼痛,继而丘状隆起,状如粟粒,根脚坚硬,焮热疼痛。疖肿成熟后,疮顶现黄白色脓点,顶高根软。可伴有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4.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证 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头痛如劈。可伴有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烦渴引饮、大便燥结等症。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 5 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消肿为原则。 5.2分证论治 5.2.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方: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推荐级别:E)[4-9]热毒明显,可配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推荐级别:E)[7,9] 常用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若恶寒发热,可加荆芥、防风等以疏风解表。 5.2.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证 治法:泻火解毒,清营凉血 主方: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合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加减。(推荐级别:E)[7,9,10] 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生地黄、芍药、丹皮等。如出现神昏谵语,可加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若病情日久,气阴耗伤,脉象虚弱,宜用生脉散,以补益气阴。 5.3中成药 5.3.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证: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六神丸、三黄丸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推荐级别:E)[9] 5.3.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证:安宫牛黄丸等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推荐级别:E)[9]

耳鼻喉科 急喉痹(急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

急喉痹(急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07~321-2012)(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病史:可有感冒病史,或有接触高温、粉尘环境及嗜食辛辣食物史。 (2)临床症状:起病急,咽痛,咽部灼热,病情重者有吞咽困难及恶寒、发热等症。 (3)局部检查:咽部黏膜、悬雍垂、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充血肿胀。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1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症状:一般起病较急,成人以局部症状为主。①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时明显,可放射到耳部及颈部,重者转头困难。②软腭及悬雍垂发生明显肿胀时吞咽更感不适,并常引起咳嗽。③累及喉部,可有声嘶。④累及咽鼓管时可有听力减退。⑤致病菌或其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如急性坏死性咽炎,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①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口干、四肢酸痛。②幼儿可有寒战、高热、甚至恶心、呕吐。 (3)检查:①口咽部黏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②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 肿胀。③悬雍垂、软腭及咽侧索充血肿胀。④下颌角淋巴结可肿大压痛。⑤鼻咽及喉咽部黏膜也可充血肿胀。 (二)证候诊断 1.外感风热证:咽痛而口微渴,发热,微恶寒,咽部轻度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外感风寒证:咽痛,口不渴,恶寒,不发热或微发热,咽部微红肿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3.肺胃热盛证:咽痛较剧,口渴多饮,咳嗽,痰粘稠,发热,大便干,小便黄。咽部红肿较甚。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设置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 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准入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部分地区确因地域或服务需求等因素达不到本标准要求的,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出规定,并报卫生部备案。本标准是各级综合医院申请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诊疗科目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校验相应诊疗科目的依据。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眼科基本标准(试行) 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眼科可不单独设置,与耳鼻咽喉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应当设置眼科门诊、眼科换药/手术/治疗室、眼科检查室和5张眼科病床。 二、人员 (一)以五官科形式执业的,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和眼科基本技能的医师负责诊疗工作,并由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眼科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

三、设备 视力表、眼压计、裂隙灯、直接检眼镜/带状光检影镜、色觉检查表、眼科用球后注射针、泪道冲洗针、睫毛拔除镊、手术床、手术灯、常规外眼手术器械等。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至少设有眼科门诊与眼科病房。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眼科病房和门诊的,可与耳鼻咽喉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和门诊。 (二)床位:眼科床位至少10张。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二)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20张床位,增加的医师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科室主任应当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喉痹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慢喉痹(修订) 草案 1 名称 慢喉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2 范围 2.1 本《指南》规定了慢喉痹的诊断、辨证、治疗和预防与调摄。 2.2 本《指南》适用于慢喉痹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与调摄。 2.3 本指南适合耳鼻喉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慢喉痹chronic pharyngitis,etc. 3.2 慢喉痹是指反复咽部不适,可见咽黏膜慢性充血,或肥厚,或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西医学的慢性咽炎等属于本病的范畴。 4 诊断 4.1 诊断要点 4.1.1 病史 可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常有嗜好烟酒、辛辣食物史,或长期烟尘、有害气体刺激史。 4.1.2 临床症状 咽部可有干燥、异物感、灼热、轻微疼痛等不适,或咽痒咳嗽、干呕等。病程较长,时轻时重。 4.1.3 局部检查 咽黏膜可见慢性充血,或见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甚者融合成片;或咽黏膜干燥萎缩。 4.2 鉴别诊断

4.2.1 慢乳蛾 慢乳蛾可有咽部干燥、异物感等症状,但同时可见腭扁桃体慢性充血、粘连,隐窝口可有栓塞物。 4.2.2 咽喉和食道肿瘤 咽喉和食道肿瘤可出现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但进食时症状加重,咽喉及食道检查可见新生物;慢喉痹咽异物感仅在空咽时较明显,但无呼吸、吞咽障碍。 4.2.3 梅核气 梅核气是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由情志失常,痰气凝结引起。咽黏膜无明显充血肿胀或肥厚改变。慢喉痹除咽部异物感外,咽部可见干燥、痒、灼热感、轻微疼痛等不适感。咽黏膜可见慢性充血,或见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甚者融合成片;或咽黏膜干燥萎缩等。 5 辨证 5.1 肺肾阴虚证 咽干少饮,隐隐作痛,午后较重,或咽部哽哽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有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舌红,苔薄,脉细数。 5.2 脾气虚弱证 咽喉不舒,微干、微痒、微痛;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或恶心,呃逆反酸、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或腹胀,胃纳欠佳,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5.3 脾肾阳虚证 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病程日久;咽黏膜色淡;或有面白,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腹胀,食少,大便清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5.4 痰凝血瘀证 咽部异物梗阻感,咽微痛,咳痰不爽;或恶心欲吐,胸闷不舒;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滑。 6 治疗 6.1 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扶正、利咽为原则。 6.2 分证论治

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

眼科基本标准(试行) 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眼科可不单独设置,与耳鼻咽喉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应当设置眼科门诊、眼科换药/手术/治疗室、眼科检查室和5张眼科病床。 二、人员 (一)以五官科形式执业的,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和眼科基本技能的医师负责诊疗工作,并由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眼科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 三、设备 视力表、眼压计、裂隙灯、直接检眼镜/带状光检影镜、色觉检查表、眼科用球后注射针、泪道冲洗针、睫毛拔除镊、手术床、手术灯、常规外眼手术器械等。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至少设有眼科门诊与眼科病房。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眼科病房和门诊的,可与耳鼻咽喉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和门诊。 (二)床位:眼科床位至少10张。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二)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20张床位,增加的医师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科室主任应当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五)与耳鼻咽喉科共同设立五官科门诊和病房的,每床至少有0.4名医师,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急喉喑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急喉喑(修订) (草案) 1 名称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急喉喑 2 范围 2.1本指南规定了急喉喑的诊断、辨证和治疗、预防与调摄、疗效评价。 2.2 本《指南》确定了急喉喑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摄。 2.3 本《指南》适用于对急喉喑诊断、治疗和预防。 2.4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3 术语和定义 3.1 急喉喑acute laryngitis 3.2 定义[1-2]:急喉喑是指以起病急骤,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西医学的“急性喉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本病还有“暴喑”、“瘁喑”、“喉喑”等名称表述。 4 诊断 4.1诊断要点 4.1.1 病史 多有感冒、过度用嗓、发音不当等病史[1-2]。 4.1.2 临床症状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声音不扬或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或伴有咽痒、喉部干燥、疼痛[1-2]。 4.1.3 局部检查 声带及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或有声门闭合不全[3-4]。 4.2 鉴别诊断

需与急喉喑鉴别的病种有喉结核、喉白喉、肝郁失音等[3-4]。 5 辨证 5.1 证候分类 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 5.2 辨证要点 5.2.1 风寒犯肺证[5] 猝然声音不扬或声音嘶哑,或有喉部微痛,吞咽不利,喉痒,咳嗽,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声带和喉黏膜色淡红微肿,或有声门闭合不全;舌淡,舌苔薄白,脉浮紧。 5.2 .2 风热犯肺证[6] 起病急,声音不扬或声音嘶哑,喉内干痒不适,灼热疼痛感,或伴发热、头痛;声带和喉黏膜轻度充血肿胀,或有声门闭合不全;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 5.2.3 痰热壅肺证[7] 声音不扬或声音嘶哑,咽喉痛甚,咳嗽痰黄,气促胸闷,口渴,大便秘结;声带和喉黏膜色红肿胀,声带上或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或有声门闭合不全;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6. 治疗 6.1 治疗原则 利喉、开音 6.2 分证论治 6.2.1 风寒犯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利喉开音。 主方:六味汤(《喉科秘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5-8]。(推荐级别:D) 常用药:麻黄、苦杏仁、甘草、防风、木蝴蝶、僵蚕、蝉蜕。 6.2.2 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利喉开音。

耳鼻咽喉15种临床路径(整理完整版)

耳鼻咽喉15种临床路径 目录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1) 二》声带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 (3) 三》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5) 四》喉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7) 五》鼻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 (9) 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11) 七》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1年版) (13) 八》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15) 九》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16) 十》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1年版) (19) 十一》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2011年版) (21) 十二》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1年版) (23) 十三》下咽癌临床路径(2011年版) (26) 十四》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2011年版) (28) 十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 (30)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三级医院耳鼻喉科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 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准入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部分地区确因地域或服务需求等因素达不到本标准要求的,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出规定,并报卫生部备案。本标准是各级综合医院申请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诊疗科目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校验相应诊疗科目的依据。 附件: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耳鼻咽喉科基本标准(试行)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耳鼻咽喉科可不单独设置,与眼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的,应当设置耳鼻咽喉科门诊和5张耳鼻咽喉科病床。 二、人员 (一)以五官科形式执业的,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和耳鼻咽喉科基本技能的医师负责诊疗工作,并由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 (二)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具有1名耳鼻咽喉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 三、设备 音叉检测设备、前鼻镜、间接喉镜、简易光源、气管切开包、专用的手术器械等设备。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设有独立的耳鼻咽喉科病房和门诊。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病房和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可与眼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及门诊。 (二)床位:耳鼻咽喉科床位至少5张。 二、人员 (一)至少有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增加1名具有耳鼻咽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20张床至少有1名医师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科室主任应当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至少有4名护士,其中至少1名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增加床位后,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 (五)与眼科共同设立五官科门诊和病房的,每床至少有0.4名医师,至少有1名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 三、设备 (一)专科设备。

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准入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部分地区确因地域或服务需求等因素达不到本标准要求的,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出规定,并报卫生部备案。本标准是各级综合医院申请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诊疗科目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校验相应诊疗科目的依据。 附件: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doc 二○一○年十一月五 眼科基本标准(试行) 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眼科可不单独设置,与耳鼻咽喉科共同以五官科

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应当设置眼科门诊、眼科换药/手术/治疗室、眼科检查室和5张眼科病床。 二、人员 (一)以五官科形式执业的,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和眼科基本技能的医师负责诊疗工作,并由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眼科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 三、设备 视力表、眼压计、裂隙灯、直接检眼镜/带状光检影镜、色觉检查表、眼科用球后注射针、泪道冲洗针、睫毛拔除镊、手术床、手术灯、常规外眼手术器械等。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至少设有眼科门诊与眼科病房。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眼科病房和门诊

耳鼻咽喉科基本标准

耳鼻咽喉科基本标准(试行) 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耳鼻咽喉科可不单独设置,与眼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的,应当设置耳鼻咽喉科门诊和5张耳鼻咽喉科病床。 二、人员 (一)以五官科形式执业的,由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和耳鼻咽喉科基本技能的医师负责诊疗工作,并由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 (二)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具有1名耳鼻咽喉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 三、设备 音叉检测设备、前鼻镜、间接喉镜、简易光源、气管切开包、专用的手术器械等设备。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规范、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设有独立的耳鼻咽喉科病房和门诊。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病房和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可与眼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及门诊。 (二)床位:耳鼻咽喉科床位至少5 张。 二、人员 (一)至少有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增加1名具有耳鼻咽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20张床至少有1名医师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科室主任应当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至少有4名护士,其中至少1 名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增加床位后,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 (五)与眼科共同设立五官科门诊和病房的,每床至少有0.4名医师,至少有1名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鼻窒

中医耳鼻喉科临床诊疗指南·鼻窒 1.范围 1.1本《指南》规定了鼻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 1.2本《指南》适用于鼻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3本指南适合中医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1.4慢性鼻炎以及结构性鼻炎以鼻塞为主症时的中医诊疗均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鼻窒chronic rhinitis, etc 2.2鼻窒[1,2]是指以经常性鼻塞,鼻甲肿胀、肥厚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慢性鼻炎以及结构性鼻炎以鼻塞为主症时的中医诊疗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3.诊断 3.1诊断要点[1] 3.1.1病史 可有伤风鼻塞反复发作病史。 3.1.2临床症状 以鼻塞为主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可呈持续性,可伴流涕,常为黏液性,可有鼻涕倒流。也可伴有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等症。 3.1.3局部检查 病初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以下鼻甲最明显,鼻甲黏膜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有弹性,对血管收缩剂敏感;病久可见鼻黏膜暗红、鼻甲肥大,表面不平呈桑葚状,触之硬而缺少弹性,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部分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上的异常。 1

3.2鉴别诊断[1] 3.2.1鼻腔肿物 鼻腔肿物引起鼻塞者,可行鼻腔局部检查、鼻内镜检查、或鼻窦影像学检查以鉴别,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性质。 3.2.2鼻渊 鼻渊与鼻窒均可出现鼻塞、流涕,但鼻渊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可伴有头痛或头昏,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涕,中鼻甲常肿胀;鼻窒常以下鼻甲肿胀、肥厚为主,鼻涕多为黏涕,不易擤出。鼻窦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4辨证[1,2] 4.1肺经蕴热证 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鼻黏膜充血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或有口干,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4.2肺脾气虚证 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涕白而黏,遇寒冷时症状加重;鼻腔黏膜淡红肿胀;可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咳嗽痰稀,易患感冒,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4.3气滞血瘀证 鼻塞较甚,多为持续性,鼻涕不易擤出,可有嗅觉减退;鼻腔黏膜暗红肥厚,下鼻甲肥大,表面可呈桑葚状,触之硬实,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宣通鼻窍为原则。 5.2分证论治[1,2,18,20] 5.2.1肺经蕴热证 治法:清热散邪,宣肺通窍 2

耳鼻咽喉15种临床路径(整理完整版)

耳鼻咽喉15种临床路径目录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手术: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6)颞骨CT。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总结

耳鼻喉科临床路径总结

————————————————————————————————作者:————————————————————————————————日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手术: 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