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第二节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的遗传与选育

一、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小麦分布广,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很大,各地小麦生产发展也极不平衡,因此对品种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

因为任何一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成培育的。因此优良品种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新育成的品种必须要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以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生态条件,争取高产、优质,同时克服不利的生态条件而争取稳产。

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同一生态区域内的很多品种,形成一种生态类型,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能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品种适应该区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和各种自然病虫灾害的能力,因而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发育正常,并对不利条件、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耐性,以及保持产量相对稳定等优良性状,表现出高产、稳产。

生态区域(生态、耕作制度)品种生态类型

要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首先要了解我国小麦的品种种植区划及

与之相适应的品种生态型特点,因为作物品种种植区划是以经济、自然(气候、土壤、生物)、栽培、管理条件和品种生态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的,它是制定育种目标的重要依据。

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小麦品种种植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气候、土壤、生物等),耕作栽培水平和社会经济要求等的差别,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不同的小麦生态类型区,使同一区内各种条件较为一致,所用的品种类型也相对一致,以便育种、引种,并因地制宜地运用耕作栽培技术。制定育种目标,还应当研究当地品种生态类型的优点和缺点,了解现状、分析问题,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指导。

可见,任何一个小麦品种,在生产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因此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首先必须根据品种种植区划,充分考虑生态条件和生产发展要求,研究当地品种生态类型的优缺点,据以制订正确具体的育种目标。即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育新品种。

(一)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

由于我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和生产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种植区域。比如:l961年出版的《中国小麦栽培学》,根据自然条件(特别是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降水量及其分布)、耕作栽培制度、小麦品种类型、

适宜播种期与成熟期迟早等,将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域划分为3个主区、l0个亚区。

l979年出版的《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针对当时小麦生产发展变化情况,将我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9个主区(相当于亚区),并在两个主区内设置了5个副区。

l983年出版的《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参照上述两书的划分依据改分为10个区(相当亚区)、21个副区。

l996年出版的《中国小麦育种学》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3个主区、l0个亚区和29个副区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 1.描述转基因技术育种和细胞杂交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 2. 列举现代育种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探讨其前景。 3.关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引发的社会问题。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转基因技术育种和细胞杂交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在农业、生活中的应用。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注科技发展,关爱农业发展、热爱农业的情感,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同时,关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引发的社会问题。【学习过程】按照教师的安排探究转基因技术流程和细胞杂交育种一、探究转基因技术育种 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克隆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在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流程: 2.转基因植物的实例. (1)转基因耐贮藏番茄(2)转基因抗虫作物(3)抗除草剂作物 3.转基因动物实例二、细胞杂交育种 1.概念:细胞杂交是指将同类或不同类生物体的原生质体或体细胞,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条件下进行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再创造条件将杂种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杂种生物个体。 ] 2.(1)植物细胞杂交示意图 【典题解悟】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___,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基因的“运输工具”是___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 _____ [解析]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按照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各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 2、环境胁迫 3、营养品质 4、一次加工品质 5、二次加工品质 6、伯尔辛克值 7、洛类抗源 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9、双二倍体 10 、收获指数 11 、抗逆性育种(小麦) 12 、T 型不育系 13 、化学杀雄剂 14 、(小麦)避旱性 15 、(小麦)免旱性 16 、(小麦)高光效育种 17 、(小麦)冻害 18 、(小麦)寒害 19 、(小麦)异附加系

20 、(小麦)异代换系 2 、 在 小 麦 矮 秆 育 种 上 , 最 广 泛 采 用 的 矮 源 是 日 本 的 和 。 3 、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 因 、 ;另外一个是 ,其具有矮秆基因 、 , 其引 入美 国后 作为杂 交亲 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 的品 种 。 4 、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小麦类型有三类,最广泛的是采用 ; 在一些国家近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仅在少数国家种 植。 5、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 、 和 构成,所谓产量 构成三要素。 6、根据小麦具体品种的穗部形态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我国北方冬麦区一般 大穗型品种 ,北方多为 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株穗数的遗 二、填空题 1 、 我 国 小 麦 与 国 外 小 麦 相 比 , 具 有 如 下 比 较 突 出 的 特点: 、 、 。 将小麦划分为 、 、 7、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 。 、 和 的协调发展。 8、.一般而言 ,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 ,南方多为

传力。 9、小麦每穗粒数是由和构成。高产条件下,每穗粒数可以由较少的和较多的构成,也可以由较多的和较少的构成。 10 、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标。 11 、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12 、在育种过程中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小麦品质改良至关重要。早代材料数 目多、样品小,应多注意的性状,测定方法应,便于单株选择,结果准确。 13 、在小麦抗锈病育种中,1923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1942 年西北农学院用其为亲本,育成的,到1959 年推广面积600 万h ㎡,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面积最大的品种。 14 、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我国小麦品种是共认的抗性最好也最为稳定的抗源。 15 、意大利育种家N.Strampeli 将作为早熟矮秆亲本育成一系列中秆的推广品种,不但成为意大利小麦育种的骨干材料,而且被许多国家引进利用。 16 、小麦矮化育种中,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在美国,O.A.Vogel 用其为亲本与Brevor 杂交,1961 年育成创世界小麦高产纪录的冬性半矮秆品种。 17 、小麦现代品种的收获指数已从古老品种的0.3 ~0.35 提高到0.4 ~0.5 ,甚至更高。不少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极限,想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 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 生物技术综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 等多学科技术,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等。随着基 因组计划的成功,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学,开发生物资源,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 技术与海洋生物技术,乃至空间生物技术等领域,将在21世纪开发细胞制药厂、细胞计算机、生物太阳能技术等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主要有:作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细胞杂 交技术、农作物人工种子、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等。农作物组 织培养技术主要用于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其次用于无性繁殖作物的脱毒和快 速繁育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体细胞杂交可以创造出更有经济价值或更广泛适 应性的作物新品种;人工种子可对一些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作物进 行繁殖,缩短育种年限,并可人为控制作物生长发育和抗性,防止种性退化;转基因育种是对农作物进行基因转移,使其获得新的优良品性,培育出具有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抗逆特性及品质优良的作物新品系;分子标记辅 助育种技术是利用与目的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的分子标记,鉴定和筛选具有目 的性状的种质资源和育种后代,或分析和评价种质资源、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 的一种方法,与传统育种依表现型进行选择相比,该项技术具有选择效率高, 结果准确等特点,特别是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选择更为有效。 现代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已经广泛应用。细胞工程中, 通过胚珠培养、 体细胞培养等技术获得了一些新种质材料;基因工程方面, 随着农杆菌介导法、 基因枪轰击法及花粉管通道法等技术的突破, 在棉花抗病虫害和及抗除草剂等 方面的育种获得成功, 相应的新品种已开始了商业化生产。我国棉花生物技术 在抗棉铃虫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他方面尚有差距。 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生物技术手段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玉米育种的效率, 开辟了玉米 育种的新途径。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已经成为自交系选育的重要手段、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并在育种实践中加以应用, 转基因玉米已经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田间, 并将很快实 现产业化。而高成本、掌握难、重复性和通用性差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生物技术 在玉米育种中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大大加快了育种速度,缩短了育种年限, 同时也为品种改良开辟了新的道路,是现代育种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应加 大对现代生物技术的投入与研究力度,因为我国的生物技术水平,在现阶段,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第二节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的遗传与选育 一、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小麦分布广,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很大,各地小麦生产发展也极不平衡,因此对品种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 因为任何一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成培育的。因此优良品种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新育成的品种必须要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以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生态条件,争取高产、优质,同时克服不利的生态条件而争取稳产。 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同一生态区域内的很多品种,形成一种生态类型,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能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品种适应该区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和各种自然病虫灾害的能力,因而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发育正常,并对不利条件、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耐性,以及保持产量相对稳定等优良性状,表现出高产、稳产。 生态区域(生态、耕作制度)品种生态类型 要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首先要了解我国小麦的品种种植区划及

与之相适应的品种生态型特点,因为作物品种种植区划是以经济、自然(气候、土壤、生物)、栽培、管理条件和品种生态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的,它是制定育种目标的重要依据。 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小麦品种种植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气候、土壤、生物等),耕作栽培水平和社会经济要求等的差别,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不同的小麦生态类型区,使同一区内各种条件较为一致,所用的品种类型也相对一致,以便育种、引种,并因地制宜地运用耕作栽培技术。制定育种目标,还应当研究当地品种生态类型的优点和缺点,了解现状、分析问题,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指导。 可见,任何一个小麦品种,在生产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因此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首先必须根据品种种植区划,充分考虑生态条件和生产发展要求,研究当地品种生态类型的优缺点,据以制订正确具体的育种目标。即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育新品种。 (一)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 由于我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和生产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种植区域。比如:l961年出版的《中国小麦栽培学》,根据自然条件(特别是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降水量及其分布)、耕作栽培制度、小麦品种类型、

实验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作物育种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实验三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本实验旨在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 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透明塑料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操作方法 1.选穗整穗 选穗是指选择母本的麦穗而言。在母本去雄前,应选择适合的麦穗。入选的麦穗应该是发育良好,健壮和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主茎穗或大分蘖穗。选穗时间一般在麦穗抽出以后、穗下的茎露出叶鞘大约1.5厘米时进行。麦穗初步选中以后,用镊子打开麦穗中部的小花,观察它的花药,如果花药正在由绿变黄,就是理想的杂交穗。因为这样的麦穗当天去雄后,第二天就能授粉杂交。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先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再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经过上述整穗过程,杂交穗上只留下了十余朵发育良好、生长健壮的小花。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去雄完成后,套上塑料袋,挂号标牌即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⒊授粉杂交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4.收获 在麦穗成熟期时,及时剪下杂交穗,并将每个杂交穗单独脱粒和保存,以供来年播种检验杂交是否成功。 四、实验结果 2013年3月20日完成小麦去雄套袋,2013年3月23日(上午8-11是)完成小麦授粉杂交,2013年4月2日将纸袋去掉。待麦穗成熟期时,剪下杂交穗,结果:小麦杂交结实率为零。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 1131 1131509119 许凡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技术(DNA重组技术)、细胞工程(杂交瘤技术、细胞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4个分支领域。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并讨论了现代生物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动物克隆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动物育种 正文 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等。随着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学,开发生物资源,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技术,乃至空间生物技术等领域,将在21世纪开发细胞制药厂、细胞计算机、生物太阳能技术等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主要有:作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农作物人工种子、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等。农作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用于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其次用于无性繁殖作物的脱毒和快速繁育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体细胞杂交可以创造出更有经济价值或更广泛适应性的作物新品种;人工种子可对一些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作物进行繁殖,缩短育种年限,并可人为控制作物生长发育和抗性,防止种性退化;转基因育种是对农作物进行基因转移,使其获得新的优良品性,培育出具有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抗逆特性及品质优良的作物新品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利用与目的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的分子标记,鉴定和筛选具有目的性状的种质资源和育种后代,或分析和评价种质资源、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的一种方法,与传统育种依表现型进行选择相比,该项技术具有选择效率高,结果准确等特点,特别是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选择更为有效。 现代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已经广泛应用。细胞工程中, 通过胚珠培养、体

第十三章 抗逆性育种

第十三章抗逆性育种 环境胁迫或逆境: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受到病虫等生物因素侵袭外,也常常受到不良气候和土壤因素的影响,而使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这种不良影响称为环境胁迫或逆境。 抗逆性:作物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称为抗逆性。 通过抗逆性育种,可使所育成的品种在相应的环境胁迫下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 第一节抗逆性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一、作物逆境种类 参考Levitt(1980) 的逆境分类,环境胁迫可以分为三大类 (图13—1)。 二、抗逆育种的意义 全球:①荒漠化土地面积36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加、中、美四国国土的总和,并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②1/3耕地面积供水不足,其它耕地周期性缺水。 我国:1亿hm2耕地中约有3/4的面积遭受不同程度干旱的威胁,我国有盐碱耕地面积约3000万hm2,加上湿害和酸性铝的危害,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属于中、低产田。 抗逆性育种:利用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以及应有产品品质的新品种,称为抗逆性育种。 意义:抗逆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抗逆育种的特点 抗逆性育种不能孤立地追求抗逆性的遗传改良,而应该与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等的育种相结合。 与其他目标性状育种相比,抗逆性育种有如下特点:①逆境发生的无规律性增加了育种工作的难度。②抗逆性指标复杂多样(逆境对作物的伤害常常是多方面的,在不同发育时期产生的伤害也不一样,所以作物抗逆境的鉴定指标也不一样,通常以形态的、生理生化的和最终的产量结合在一起作为抗逆性判断的依据)。③逆境遗传效应复杂(多基因、显性、加性和互作)。④作物对不同逆境的抗耐性有一定的相关,可能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方式。抗盐碱的小麦品种,其抗旱性常常较好,苗期耐寒的玉米品种成株期一般也较耐旱。

育种场圃观摩与杂交程序

实验十二育种场圃观摩与杂交程序 一、实验目的 参观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主要作物杂交育种试验场圃,了解作物杂交育种程序及各试验阶段的设计及其主要工作内容,学会相关的育种操作技术。 二、内容说明 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将作物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根据作物自然异交率的高低,又可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等类型。为改进作物的多种性状而采取的育种方法和程序,与繁殖方式紧密相关。自交作物现今的育种方法中仍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一种育种方法;异交作物则普遍利用杂种优势。常规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均适用于有性繁殖作物。 育种的过程是很复杂而又非常细致运用育种理论和技术的工作。尽管不同作物在各试验阶段所需的材料数目,所作的田间试验设计及主要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其育种程序,一般来说是相同的。自交作物杂交育种基本工作环节是原始材料圃~杂交圃~选种圃~鉴定圃~品种比较圃~区域试验圃~生产试验圃~原种繁殖圃;异交作物杂交种培育基本工作环节是原始材料圃~杂交圃~自交系选育圃~品种比较圃~区域试验圃~生产试验圃~自交系繁殖圃。 本实验通过在作物的主要生育期,由指导教师带领,选择参观一种自交或异交作物的杂交育种试验,并按育种程序观察各试验阶段的田间设计、种植方式、各世代性状遗传变异趋向及特点,并对指导教师讲解认真记录。既要印证新学的育种理论和技术,而且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我们在实际观摩中还应着重了解各试验场圃的作用,材料特点和来源,田间设计方法及对土壤肥力均匀性的要求等。 三、材料用具 自交作物和异交作物各试验阶段的育种材料、育种试验地、田间试验计划书、田间种植图、铅笔、笔记本等。 四、方法步骤 〔一) 自交作物杂交育种试验场圃(以水稻或小麦为代表) 1.原始材料种植从国内外收集的有育种价值的品种资源材料,一般按材料性状归类种植,如抗逆类、优质类、早熟类等。试验设计采用顺序排列,每份材料种一个小区(2~5行),逢零设对照,不设重复。主要工作是观察和研究材料特征特性,每年选出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

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 2002-5-30 13:37:44 姚金保 小麦品质育种现状 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工作是70年代在庄巧生先生等倡导下,逐渐通过现有品种筛选并逐步发展利用优质亲本进行杂交改良。80年代首先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春麦育种中筛选出中7606于生产上栽培,之后在优质春小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中作8131-1,这是我国面包小麦有代表性的突破。从“七五”开始,小麦品质育种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许多省市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河北农业大学从1983年起对其收集的2000余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进行了连续5年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和连续两年的出粉率、干、湿面筋和沉淀值等项目的测定,筛选出一批优质资源,并对若干品质性状的遗传、生理、品质与环境互作等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陕西省农科院1993年对全国25个省、市提供的2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蛋白质、赖氨酸、沉淀值、硬度等项目的分析鉴定,基本上摸清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发现了一批珍贵优质资源,明确了小麦品质的地理差异,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和基因工程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也为建立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自1986年以来,我国曾3次对主要麦区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品质分析。1986年在农业部农业司的主持下,对全国16省、市的79个优选小麦品种进行了首次品质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8%,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27.6mL ,面包体积594cm3,综合评分63。1990年对全国17省、市的98个优选小麦品种进行了第2次品质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含量29.7%,沉降值30.4mL ,面包体积664cm3,综合评分72。1994年对全国14省、市的45个优选小麦品种进行了第3次品质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6.3%,湿面筋含量36.4%,沉降值44.7mL ,面包体积745cm3,综合评分82,见表1。1994年送检样品的品质比1986年和1990年送检样品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送检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比1990年送检样品提高了2.3个百分点;比1986年送检样品提高了2.5个百分点。湿面筋比1986年和1990年送检样品分别提高了6.6和6.7个百分点;沉降值比1990年样品提高了14.4mL ,面包体积比1990

抗逆性育种

抗逆性育种 一抗逆性育种意义与基本方法 1 抗逆性育种的意义 抗逆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作物逆境的种类 环境胁迫可以分为三大类:温度胁迫(temperature stress)、水分胁迫(water stress)和矿物质胁迫(mineral substance stress)。温度胁迫中有低温和高温的危害,低温危害中又有冻害(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之别。水分胁迫(water stress)中有干旱和湿害、渍害(logging damage),干旱又有大气干旱(atmospheric drought)与土壤干旱(soil drought)之别。两大类之间有的胁迫因素共同危害,如高温加干(salt and alkaline damage)和酸性土、铝害。 3 抗逆性育种的方法 (1)对胁迫环境因素抗耐性的间接育种 (2)直接育种 a 选择试验点 b 人工模拟危害环境或在仪器设备中鉴定 (3)针对抗逆性的基础特性的育种 二抗寒性育种 1 抗寒性的含义 寒害:泛指低温对作物所引起的损害。分为冻害(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两种。 抗冻性:指其在0℃以下低温条件下具有延迟或避免细胞间隙或原生质结冰的一种特性。 抗冷性:指其在 O ℃以上的低温度下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特性。 2 抗寒性的鉴定和鉴定指标 三抗旱性育种 1 抗旱性的含义 2 抗旱性的鉴定与选育 有关的性状指标: (1)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数量及其分布,植株冠层结构特征等。 (2)生理指标:对蒸腾气孔调节、对缺水的渗透调节、切叶的持水力等。 (3)生化指标:植物的脱落酸水平、脯氨酸和无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远缘杂交、遗传工程等。 四耐湿性育种 湿害: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剩, 造成土壤中空气不足而引起作物生育障碍的现象。 1 耐湿性的含义 气象原因造成的:生育期间雨量过多或过于集中 非气象原因造成的:作物布局不当 湿害根据其发生的时期来分:一类是秋冬湿害,使越冬作物幼苗损伤;一类是春季或夏季湿害,此时麦类作物正处于拔节到成熟的阶段,对产量影响很大,其中孕穗期受湿危害最大。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如RFLP、RAPD、AFLP、SSR,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及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抗病性育种、抗非生物胁迫育种、小麦品质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鉴定等。 关键词:分子标记遗传育种小麦 Molecular marke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heat Breeding ZHANG Kai-hui,SHANG J ing (Baoj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 ,Baoji 721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s, such as RFLP, RAPD, AFLP, SSR.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wheat and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ir application in wheat genetic breeding and genetic studies are summarized: disease resistance breeding,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 breeding, wheat quality breeding, genetic mapping, ident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so on. Key words:Molecular marker;genetic breeding;Wheat 小麦作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有病害、非生物抗逆性(干旱、盐碱地、高温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国内外的育种学家都在努力寻找相关基因并希望尽量地将它们聚集到某一品种中,以提高小麦的抗性使其品质得以改善产量有所提高。实践已经证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培育高产、高抗性、高品质、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中展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究其原因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育种中目标明确、选择快速高效,并且已经协助育种科学家和工作者选育出一些新的小麦品种。随着此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的进一步结合,必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小麦基因组太过庞大,使得该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作物(大麦、水稻、玉米等)。目前小麦中所获得的标记数量少,遗传图距大,饱和度低,可用的优异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和抗性基因标记就更少,随着小麦育种学家和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将来我们会获得更多地分子标记,为小麦新品种的选

小麦育种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2011年第5期专题论述 小麦育种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秦海英程星亓晓光 (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濮阳457000) 摘要: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育种方向;途径;小麦;高产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条件下,小麦育种目标带有针对性。世界各国在小麦生产和育种上都经历了由产量和产量、品质并重,进而发展到现在的产量、品质、高效、安全并重的育种的过程。目前,由于我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环境保护、节本增收的需要及小麦生产育种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生产的目的出现了多元化,小麦育种的方向也向多元化发展,其中有超高产小麦育种、优质小麦育种、超级小麦育种、饲用小麦育种等多种方向。 1高产多抗小麦育种 在亲本选配上,首先重视亲本的适应性。选取本地推广面积大、群众口碑好、适应性强、多抗、产量高的当家品种作为亲本。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品种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和利用价值。适应性即是品种对周围环境中的温、光、肥、水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反应特性。一般说来,这种反应越迟钝,品种的适应性就越强,品种的推广面积可能就越大,其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地方品种的不良性状,如丰产性差、株高秆软、小穗着生密度稀等,随着其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传递的同时,也容易将上述缺点遗传给后代。因而,若一次杂交不能获得好的后代,还可采用回交、双交和阶梯交等方法,不断摒弃不良性状,增加优良性状。在选择时要紧扣育种目标,先评选组合,后评选单株,确立重点组合,好组合多选,一般组合少选,差的组合不选。从F1开始着重于整齐度、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性状的选择。同时在后代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展开进一步的淘汰选择,才有可能选择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适于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 2超高产小麦育种 根据植物生理、农艺、模拟和育种学科方面的成就,未来超高产品种在栽培上的突破,很可能是一个精量或半精量播种的栽培系统,即依靠大分蘖成大穗来实现。因此,在超高产品种的选育上,选育分蘖力中等,无效分蘖少的多穗与大穗相结合的品种似较易取得突破。超高产小麦育种必须在继承和综合中创新发展,对有严重缺点而增产潜力大,符合育种需求的亲本改良要有耐心,要花费力气。世界作物育种史表明,突破性进展取决于关键遗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所以在超高产育种中需要优质的种质来扩大遗传基础,目前优质种质的创新途径有诱变、远缘杂交、轮回选择、基因克隆及其转化等,只有在创新的优异种质材料基础上,才会有超高产育种的突破。 3优质小麦育种 小麦品质育种在我国起步很晚。自1975年以来,小麦品质育种已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优质小麦品种分为数量型优质品种(优质性状主要是由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引起的)和质量型优质品种(优质性状主在是由蛋白质的质量—— —优质亚基引起的),因此小麦品质改良途径可分为数量型改良途径和质量型改良途径。这两种改良途径都非常重要,且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与其亚基组成之间、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二者之间均不存在冲突或冲突其微,所以通过配置合适的亲本组合,采用适当的杂交方式,可以选育出蛋白质含量高、基因组成优良、高产的综合农艺型优质品种。 4超级小麦育种 自袁隆平院士提出超级水稻概念之后,小麦育种者亦相继提出超级小麦的概念。一些专家认为超级小麦应为抗病、抗倒、较大面积(6.7hm2以上)连续2年每hm2产量稳定在9750~10500kg,而且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亦即为产量超级、品质专用和多抗稳产的一体化优异品种。产量超级指光合物质生产率高,经济系数较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03-02-31)(下转22页)20

育种程序参观小麦

育种程序参观实习报告(小麦) 一、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内容说明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㈠小麦的花器构造 小麦属复穗状花序,由许多互生的小穗组成,小穗基部着生两个护颖和3-9朵小花,但正常发育的都是基部的2-5朵小花,小穗上部的小花往往退化。 每朵小花自外向里有外颖、内颖各1片;鳞片2个;雄蕊(花丝、花药)3个;雌蕊(子房、柱头、花柱)1个,呈羽毛状分裂。外颖顶端有芒或无芒 ㈡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最适相对湿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钟。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1.用品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75%的酒精、透明纸袋、纸牌回形针、小杯。 ㈠操作方法 1.普通法 (1)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用镊子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 全穗约留20朵左右小花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挂号标牌 ⒊授粉:

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实验 一、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原理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㈠小麦的花器构造 小麦属复穗状花序,由许多互生的小穗组成,小穗基部着生两个护颖和3-9朵小花,但正常发育的都是基部的2-5朵小花,小穗上部的小花往往退化。 每朵小花自外向里有外颖、内颖各1片;鳞片2个;雄蕊(花丝、花药)3个;雌蕊(子房、柱头、花柱)1个,呈羽毛状分裂。外颖顶端有芒或无芒 ㈡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最适相对湿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钟。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三、所需用品 1.用品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75%的酒精、透明纸袋、纸牌回形针、小杯。 四、操作方法 1.普通法 (1)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用镊子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 全穗约留20朵左右小花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