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 联结(association)

?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

(二) 强化(reinforcement)

?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

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

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imitation)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

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

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

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

的作用。

?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

(二)保持过程

(三)复制过程

(四)动机过程

?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

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

社会交换理论。

?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

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

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第二节 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认知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特点

(一)认知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

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社会认知过程的解释路径

社会认知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产生社会知觉、形成社会印象、进行社会判断等不同阶段。 表2-1 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的比较

定性和间接社量 描述和间接 社量 识别和直接 社认知深认知主-

?不同时期,社会认知心理过程的解释侧重点有所不同:

(1)社会知觉解释

(2)归因解释

(3)图式法解释

二、认知失调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场论的直接影响。

?费斯廷格阐明和完成的认知失调理论是在场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理论。(一)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假设:

认知失调理论又称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的本质是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1. 逻辑的违背。

2. 文化价值的冲突。

3. 观念层次的冲突。

4. 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认知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第二,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认知主体的失调作为一种机体紧张状态,一经产生,人的避免焦虑、肯定自我的倾向,就会推动人减少或避免失调。减少或消除失调的途径主要有:

1.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 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

3.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三、社会同一性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又称为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吉菲尔等提出,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的根源。

?“最低限度群体”实验与主要结论

–“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经典实验

–实验表明,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发敌意性的群际行为。即使是实验中,仅从存认知的角度,最低限度第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

–权威主义人格、挫折、相对性匮乏和现实利益冲突等,都不是群际冲突和歧视的必要条件。

?按照塔吉菲尔等的解释,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塔吉菲尔等认为,个体总是努力追求积极自我形象,这可以通过他所隶属的群体来获得。

?社会比较中表现出:

–“内群体偏爱”效应

–“谁不说俺家乡好”效应

?因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高/低)和关于社会流动的信念不同(社会流动信念体系/社会变革信念体系),人们积极争取积极社会同一性的策略也不同。

?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评价:

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

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

这一理论还包含了不同于个体自尊的“集体自尊”这一全新概念,并且表现出与美

国主流认知社会心理学的不同,被看作是近几十年来欧洲本土化心理学最重要

的成果之一。

四、自我类化理论

(一)类化的概念

?类化,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

?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并不是简单把他/她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动、自发地立即将其归到某一类别中。

(二)社会类化

?社会类化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社会类化的结果,是在认知水平上扩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缩小了群体内成员之间的

差异。

–同化

–对比(亦即异化)

–刻板印象或类属思维

(三)类化的作用

无论是物理刺激还是社会刺激,类化会使类别内的相似性和类别间的差异性在知觉上都得到加强,这称为“加强效应”。依此可以解释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塔吉菲尔, 1957,1959) 。(四)自我类化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塔吉菲尔、特纳等在英国Bristol大学对“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开展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在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我类化理论。

?基本观点:塔吉菲尔等认为,在群体中,人们的自我定义会发生改变,个人同一性会让位于社会同一性。

?个体自我类化导致:

?首先,人的自尊变得与群体的命运相连。为使自己感到良好,人就对(也必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积极看法;

?其次,人们进行比较的基础发生了改变。这时群体外人员的信息和施加的社会压力,与自己的关联程度降低,影响力出现下降。

?当人们认同于自己群体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去个人化和自我刻板的过程。

第三节角色理论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及其来源

?角色理论,就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

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

二、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

(一)角色: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二)角色冲突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

(三)角色创造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四)角色偏常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分不相

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

三、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

?角色理论家认为,就像演员在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一样,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行为是整个行为系统的产物。

?角色理论家用戏剧比拟现实生活,认为具有一定社会身份者的行为,如同戏剧中扮演一定角色的演员的行为。

?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占据一定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个人的行为,是由客观的行为环境、社会的要求与规范、他人在各自地位上的角色表现,以及自身对角色的理解、个性和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角色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同时也重视个人可能的角色创造,因而被称为“社会有限决定论”。

?从角色理论原理的演绎可以看到,这一理论通过戏剧比拟,较为完整地考虑到了现实社会行为的整个系统,并将宏观的社会因素和微观的个人因素贯穿到了一起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为分析系统,因此,该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地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分析体系。

第四节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一、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背景

(一)核心概念的酝酿

(二)自我价值定向概念的形成

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原理

(一)人需要解释世界

?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经过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寻求事物的理由(合理性)。人在自然的生存倾向之外,一生都在试图建立解释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完整解释体系,并在这种体系中找到自己。

(二)人需要解释自己

?人在试图解释世界时,更需要解释自己,解释自我存在的理由和自我行为的理由。(三)自我价值是个人的意义定义体系

?个人的自我价值体系不仅决定着个人怎样解释世界,也决定着个人怎样解释自己的状况和行为,决定着面对一种对象采取什么样的符合自我价值的行动。

(四)人寻求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自我存在理由和自我行为理由的出发点。自我存在有价值,才是有理由的。因此,人先定地寻求自我价值,并以努力证明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五)自我价值定向

?自我价值定向(self-worth orientation)指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选择)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着个人指向特定对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并且,个人与周围世界、他人及其与作为客体的自我的关系,也是由其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

需要说明,这种行为的自我价值决定论的目的是寻找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真正心理机制。强调自我价值在行为导向中的作为,并不意味着否定环境的作用,而在于强调“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环境的影响归根到底是通过个人自身的因素实现的。而个人自身众多的因素中,自我价值具有中心地位。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主要概念

(一)自我价值与自我价值定位

?自我价值即个人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获得的关于自身总体价值

的概念。

?自我价值定位指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不同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可能是高度不同的。

(二)自我价值感指个人对自身价值评判结果的体验。

(三)自我价值支持

?个人的以自我价值感形式表现出来的自我价值状况,是由两个根本性因素决定的,一是自我价值支持,一是自我价值定位。前者是客观的自我价值依托,后者是自我价值的诠释体系。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体系处于暂时稳定的状态时,自我价值支持资源越多,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积极,并会向内表现出更为肯定的自我概念,向外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自尊和自信的特点。

?而当一个人的自我支持资源相对稳定时,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则决定于其自我价值定位,即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或诠释自我价值。

(四)自我价值保护

?自我价值保护,则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优势心理倾向。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从价值观的选择到精神信仰,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系统支持

(一)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观念提出的假定被实验证明

?性别助长(sex facilitation)假设的证明

?大学生从众研究(董婉月, 1986, 见章志光, 1993)

?关于自我阻抑策略的实验研究

第四章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人能被社会化的核心原因:

1、人脑有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其形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2、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语言是传递的中介

3、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家庭和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

二、语言社会化的特殊地位

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语言是人们理解别人和使自己为别人所理解的工具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

1、个性化:

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2、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

个体还拥有独特、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原因:

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经验

个体具有能动性。

3、个性化与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对于个体:

社会化:使个体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

个性化:超越现实,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对于社会整体:

社会化: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个性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机制

4、极端的后果:

过度社会化:只许社会化而扼杀个性化

低水平的简单重复

社会化不足:过于强调个性化而忽视了社会化

缺乏传承优秀传统的能力

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角色引导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的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1、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依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

2、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

二、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比较

将自身状态与他人进行对比以获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

1、社会比较是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2、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

3、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倾向越强

4、自信心状态影响比较的性质

5、扩展范围,深化内容,超出自身所属群体,重视个人内在的历时性比较

三、社会学习机制

1、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

2、直接强化

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

3、替代强化

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4、自我强化

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

四、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1、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

2、引导青少年的亚社会环境保持与大社会的良性接触和融合

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源

一、家庭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

心影响源。

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二、同辈

伴随着生理成熟、性意识萌发和成人感的出现,摆脱儿童的刻板印象,崇拜三星(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

三、学校

1、教师威信

学生会比较信任有威信的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容易接受。

2、教师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这种被称为“期望自动实现”。

四、媒体

1、电视

电视的两面性:

增强社会化,了解社会和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常迎合一些低级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制作和发行低级、庸俗的作品。2、网络

信息应接不暇,集中注意时间太短

用看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减少了“想”的时间,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社会化的结果

一、语言和认知能力

社会化的核心是学习,而学习的核心是掌握语言。

二、道德观念与行为制约机制

认同和接受某种道德规范,并使自己的行为遵循这些社会道德规范时,就实现了道德社会化。建立法制观念,并依照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动时,实现了法律社会化。

三、成就与工作导向

父母成就动机的高低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气氛也会影响儿童成就动机的养成。

第五章态度及其测量

一、什么是态度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2、态度的构成要素

(1)态度的认知成分

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态度的情感成分

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3)态度的行动成分

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一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态度的特点

1、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随着人与周围世界,特别是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人获得了对于人和事物的认识,学会了对人和事物进行选择。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个人新的社会学习经验的建立而改变。

2、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与一定的具体对象相关联的。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一致性亦即稳定性,它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

一贯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4、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态度可能是简单明确的,比较容易确认和保持;也可能是复杂的,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现象。

三、态度的维度

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1、态度与情感

2、态度与意见

3、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一、瑟斯通量表

二、Likert量表

三、语义差异量表

四、投射测验

五、态度的实证测定

一、瑟斯通量表

瑟斯通(L.L. Thurstone,1929)量表是由其本人提出的“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量表。它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概念化并且被测量的。

二、Likert量表

1932年,心理学家李凯特(R.Likert)为了避免瑟斯通量表编制过程过于复杂,提出了一种类似于瑟斯通量表,但更为简便的方法。

三、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E.Osgood)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是等级量表

的另一种形式。其基本方法,是用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聪明/愚蠢等来评价态度对象。

四、投射测验

投射的实质是一种知觉转移,即个人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其他对象具有种种实际为我们自己具有的特征。

投射测验的方式,通常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五、态度的实证测定

(1)距离测量:交往的接近程度和融合程度

(2)生理反应测量:测谎仪

第六章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硬币实验布鲁纳

材料:一套大小不同的硬币;一套硬纸片,大小形状和硬币相对应。

对象:30个贫富不同家庭的孩子。

程序:将材料投射在银幕上,孩子依次观看,之后移去刺激物,让孩子画出看到的东西。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大小较为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则更大。

二、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知觉vs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推理等;社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

社会知觉vs 一般知觉

一般知觉针对物、时间、运动等;社会知觉则更关注人。

社会知觉vs 印象

社会知觉关注过程,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

第二节印象形成过程

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

印象

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印象形成

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

自然特征

性别、种族、外表吸引力

社会特征

所属群体、社会角色

心理特征(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人际关系(真诚vs 自负)、智力(聪慧vs 笨拙)

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

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N.H.Anderson)。

总体印象形成的方式有包括:

a. 加法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权平均模式

d. 中心品质理论

加法模式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M. Fishbein ,1964 )。

平均模式

安德森(N.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中心品质理论

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些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这已经为许多研究证实(H.H.Kelley,1950) 。

中心品质理论

对象:大学生

程序:告诉学生,将请一位教师来主持大家的专题讨论。学生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实验者介绍说,被邀请的教师有这样七个显著特征: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谨慎。对另外一组,介绍时将“热情”换成“冷酷”,其它特征完全一样。此后,“被邀请”的陌生教师走进教室,主持20分钟讨论。讨论结束,研究者让被试说出对被邀请者的印象。

结果:与“冷酷”组相比,认为被邀请者“热情”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更积极(见下表)。不仅如此,得知被邀请者“热情”的学生,讨论时与被邀请者沟通自由,谈笑自如;而认为被邀请者“冷酷”的学生表现显然拘谨。不同的描述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印象,也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四、对他人情绪和个性的知觉

对他人形成印象,需要对他人的某些方面进行知觉或认知。对他人的知觉内容,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发展变化:

个人属性身体特征:容貌、体形、年龄

心理特质:能力、人格

对个人的知觉生理状态:疲劳、饥饿、觉醒水平

个人状态心理状态:注意、情绪、意向

表现行为:动作、姿势

团体属性部分特性:成员资格、人际关系、角色

对团体的知觉全体特性:规范、领导、团体特性

团体状态团体气氛、士气、活动

(一)对他人情绪的知觉

研究发现,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势是推测、判断他人情绪状态的重要线索。这些线索被称为表情线索。

按照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来区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面部表情,即面部的情绪

表达;其二,身段表情,是身体各部分姿态的情绪表达;其三,言语表情,是言语中声调、

快慢、音色随情绪产生的变化。

(二) 对他人个性的知觉

有研究者提出了社会关系模型,它强调,要增强认知准确性,评价行为的标准要考虑三

方面因素:

一是认知者的评价标准;

二是行动者,

三是认知者与行动者的特殊关系。

这个模型的提出是一种进步,他将对品质的认知放在了现实的、复杂的、特殊的社

会关系中来考虑。

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他内向还是外向?

材料1:吉姆友好、外向、乐于交往、快乐

材料2:吉姆呆板、害羞、内向

a. 最初接触陌生人,注意力投入完全充分,此时形成的印象鲜明

强烈,对后继信息,注意力游离,信息影响作用下降。

b. 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后继信息。

(eg :先看外向材料,后看内向材料,认为吉姆今天心

情不好,才会表现出内向的行为)

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

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前提:a 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

b 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

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戴恩等1972年做过一个实验,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晕轮效应。他们让被研究者分

别看高吸引力、无吸引力和吸引力一般的三类人的照片,

特征进行评定,结果如下表: 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预言自我实现效应: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 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

他们班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

这个测验,是随机指定学生的。

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

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

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

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

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https://www.doczj.com/doc/3116595705.html,ersky & D.Kahneman,1973)

05

10

1520

2530一年级二年级

a. 表征性启发

b. 可用性启发

c. 调整性启发或称锚定启发

表征性启发

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这种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他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可用性启发

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的现象。与不容易回忆的信息相联系的事件相比,与容易回忆的信息相联系的事件,被认为更平常、更多见、更容易发生。

调整性启发

锚定启发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这种启发适合对模糊信息进行评价。

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

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知觉者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

投射作用

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具有。

内隐的人格理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其中某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

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

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而使人们的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

第四节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二、情境同一性与自我表现

情境一致性:每个社会情境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人们在交往中,会进行印象管理,力求使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符合情境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交往对象与自我表现

人在不同人面前,其行为表现就不一样。

交往目标与自我表现

交往目标能决定人的自我表现。

三、自我表现策略

自我表现:

自觉的印象管理过程称作。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按照一个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造成的印象,借此达到预定目的。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自我表现的原则

1.角色获得

2.相互支持

3.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四、印象管理的识别

印象管理的识别:

在交往中分离交往对象的印象管理策略,了解其真实动机合面貌。

非语词反应与印象管理

人们易控制的表现包括语言,仪表;但非控制性的信息,如姿势、眼神、无意识动作,往往会透露个体的真实信息。

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

自我监控(,指个人为适应环境或符合他人的期望所进行的自我行为调整。

第五节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社会性:包含社会、文化影响

积淀性:社会历史事件和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

无意识性:自动、无意识的过程

启动性:旧有的经验和认知对当前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

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内隐社会认知的活动脱离了意识的监控,直接测量法已无法证明内隐认知过程的存在。为此,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所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补笔法,

阈下条件法,

反应时法,

内隐联想测验(IA T)IAT测验是一组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以反应时差异为指标来测量概念间内在的联系强度,从而间接反映个体的内隐心理倾向。

IA T测验的方法学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以内隐自尊为例,IA T测验的基本程序如下:三、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

内隐社会知觉的研究

内隐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信息的一种无意识获得,属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初级阶段。

内隐社会认知中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内隐的刻板印象指不能确知的过去经历(内隐记忆)影响着个体对特定类型的社会成员的评价。

内隐自尊的研究

内隐自尊是过去自我态度积累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是个体在评价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时,由内隐的自我态度带来的一种无意识效应。

第七章刻板印象与归因

一、社会阶层及其心理差异

分层: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结构时,发现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和不平等现象,是人与人之间、集团之间,也同地质结构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由此,社会结构中存在的高低有序的层次就是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的存在的,它受到人们的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的影响。

由于各阶层成员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甚至价值观各个方面都不同,这就造成了各阶层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差异。

二、社会偏见

偏见: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偏见包含的认知成分比较少,情感的成分比较多,因而较大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偏见的特点

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偏见的认知成份就是刻板印象;

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偏见的成因

动机因素:偏见可能源于知觉者的紧张、情绪、恐惧和潜在的需要。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化,人格

认知因素

偏见的危害

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是人际间产生消极性情感。偏见是人对被偏见者做出不正确的评价,使被偏见者自我束缚,导致自我预言的实现。偏见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歧视和攻击的偏见行为。

三、减少偏见的方法

对抗刻板印象

平等接触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第四节归因与归因理论

一、归因与归因理论的概念

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归因的作用

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解释,从而对事物有预见性,以便对环境有所控制,引导自己的行为。

二、行为的原因结构

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存在于个人内部的原因,包括人格、态度等个人所具有的特征。外因指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各种背景因素等。

稳定性

行为的内外原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如内部的情绪状态),另一部分则是稳定的(如个性特点、能力)

可控性

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三、归因理论

朴素心理学家理论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

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最早的归因理论,研究了归因的机制,探讨了人如何归因的问题,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启发意义。

比较简单,只明确说明了一个维度。

相应推断理论(E.A.Jones & K.E.Davis,1965)

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行为结果的严重性

?社会赞许性

?非共同性效应

?选择自由性

丰富了海德的归因理论,在内外因的基础上,应考虑到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相互制约。强调了影响归因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等外在压力。

凯利的三维理论(H.H.Kelley,1967)

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区别性: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

?一致性: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

?一贯性: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归因更为明确。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

但是归因模型过于理想化,实际中人们常常得不到一贯性、一致性、区别性的全部信息,也不会进行如此科学、复杂的分析。

归因理论—凯利的三维理论

玛丽为什么笑?

玛丽看一个小丑表演

时笑得很厉害。

被试在三种不同情况

下,对玛丽发笑的行

为进行归因。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B. Weiner, 1971)

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指出不同的归因会对预测人们以后可能出现的行为产生影响,这使得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该归因模型中的因素都与成功和失败有较大关系,这就使得理论比较单一,适用面不太广。

异常条件聚焦模型

人们在进行归因是主要借助逆向标准和对照标准来推断

逆向标准:当人们寻找结果的原因的时候,会反过来询问如果没有这种原因,那么这种结果是否还会产生?

对照标准:人们把目标事件(正在寻找原因的行为)与没有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事件进行对照,

以直接确定目标事件的原因。

第八章自我概念(一个人的成长意义?)

第二节自我概念形成与自我认知

一、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

?孩子长到大约到6-8月龄时,?开始出现自己身体和自身连续性的感觉。儿童自我意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语言的学习和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开始逐渐学会用符号来指称周围世界的客体,并最终了解了语词中“我”的内涵,开始用“我”来代替“宝宝”,此时自我已经明确分化为一个独立的对象。

–符号相互作用论

–按照库利“镜像自我”理论

?儿童自我发展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人际交往。

–米德和麦奎尔等人的研究

–重要他人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在我国儿童的自省能力方面。

–韩进之等人(1990)的研究

?在自我概念的形成方面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

–金盛华(1988)和李德伟的研究

二、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的提出者贝姆认为,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它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

三、自我确认

自我确认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图式相符号的信息的倾向。研究表明,自我认识过程并不是对全部现有信息进行扫描,而是寻找那些符合自己已有假设,能确认自我概念的信息。如果个人认为自己是自信的,会寻找能确认这个自我图式的信息,而排斥否定的信息。

?斯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偏爱确认自我概念的反馈。

四、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

?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

第三节自尊

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是,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

?自尊是行为的动力,对身心健康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影响自尊的环境与经验因素

?首先,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学业成绩的好坏,也就会影响到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第三,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有影响。

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

(一)自我差距

?希金斯(E. T.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与应该自我(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actual-self)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

(二)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

?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

?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B.R. Schlenker, 1980)。

第四节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这一概念最初由班杜拉提出。

根据班杜拉的思想,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具有了较强自我效能感的儿童和成年人,更坚毅,具有较少焦虑,更少消沉,同时他们过着更健康的生活,在学术上取得更多成功。

?除成功经验外,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影响着人们对自己有效和有能力的感觉。这个因素是个人的控制感。

一、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所谓控制点,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心理学家一般将控制点分为两种类型,即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控者或者极端的外控者都不多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轨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二、习得无助与自我决定

(一)习得无助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这种现象第一次是由动物理论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发现的。

塞利格曼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类生活情境中同样存在类似的习得无助机制。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控制的,这样他们就产生了习得无助。沮丧、压抑的人,因为相信努力是无效的,而变得被动。丧失信心的人,意志麻痹、主动放弃,成为习得性无助者。

(二)自我决定

习得无助让人感到沮丧、放弃去改变现状,这对人们的生活和主动适应无疑是有害的。如何克服习得无助,重新找回自信呢?自我控制感就是克服习得无助的重要途径。其中自我决定可以使人增加自我控制感,进而减少习得无助。正反两方面研究表明,能否让人自我决定、增强控制感,不但影响人的习得无助状况,更进而影响人的心态、行为甚至健康。

需要说明,强调自我决定的积极作用时需要注意,完全的自由和自我决定,可能转化为一种负担。过多的选择可能使人麻痹。

三、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

(一)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

1. 选择行为

2. 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

3. 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二)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

1.获得的成就

2.替代性经验

第十三章助人行为

二、帮助别人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解释

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它们的物种能够留存下来。

社会交换论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社会规范论观点

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第十四章侵犯行为

第一节侵犯及其原因

一、侵犯行为的概念

侵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侵犯行为包括三个要素:

伤害行动

伤害意图与

社会评价

侵犯的分类

侵犯方式

言语侵犯:谩骂,讽刺,诽谤,嘲笑

动作侵犯:使用身体某一部位或武器进行,如踢打,撞击,砍杀,枪击 侵犯动机

报复性:目的在于造成对方身心上的痛苦或伤害。

工具性:通过侵犯对方达到其他目的(抢劫杀人)

侵犯的普遍性

侵犯的稳定性

侵犯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

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来的

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

赫伊斯曼(1984)对600多名被试进行历时2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侵犯性记录能够很好地预示他们成年以后(30岁)的侵犯性行为。

二、侵犯行为的解释

本能论(弗洛伊德)

侵犯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死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会把侵犯推向他人,把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

人的攻击力是由内而发,而且人类的侵犯行为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让人们有机会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侵犯性释放出来(体育竞技、自由搏击)。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于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

侵犯的生物学理论

侵犯归于个体内部

脑机制:

海马:影响情绪;

杏仁核:该区域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

大脑皮层:皮层受损时,会表现出更激烈的侵犯行为。

神经递质:

5-羟色胺:抑制攻击(5-羟色胺少,侵犯增多);

雄性激素:增加攻击性

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对行为后果的阻碍。

玩具实验(勒温,1941 )

实验组: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全是玩具的房间前,孩子们非常想期待玩那些玩具,但是实验者只允许他们从窗外观看,不许他们进去玩。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之后,这些孩子最终才有机会玩那些玩具。

控制组的孩子则一开始就被允许玩那些玩具,没有遭受挫折。

结果发现:玩玩具的时候,实验组比控制组的行为更具破坏性,将玩具摔在地上,往墙上砸,或是踩踏玩具。

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感越大,导致的侵犯越强?

哈里斯(1974)实验

实验助手在商场、银行和售票窗口排队的人群中插队,插到第二个人或者第十二个人的前面。观察表明,第二个人对插队者的反应比第十二个人更具有侵犯性。由于第二个人比第十二个人能更快地达成目标,所以体验到更多的挫折感。

挫折—侵犯理论

替代性侵犯: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对方抗衡时,不能够直接实施在引发挫折感的对象身上。

替代性侵犯(displaced aggression)有两种类型:

侵犯对象的替代

侵犯类型的替代

eg. 受到父亲责打的孩子由于不能直接挥拳打倒父亲,可能会嘟嘟囔囔地骂父亲几句(侵犯类型上的替代),或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侵犯对象上的替代)。

挫折—侵犯理论理论修正

①侵犯线索(aggression cue)

挫折引发了个体做出侵犯行为的预备状态,以及被个体标定是“愤怒”的情绪状态;只有当环境中出现能引发侵犯的适当线索时,侵犯才会出现。

侵犯线索具有个体差异性,只有当个体将某个事物与侵犯行为联系在一起时,线索才具有引发侵犯的作用。

挫折—侵犯理论理论修正

②武器效应

武器=有效的侵犯线索

伯克维茨和李?佩奇(L. Berkowitz &A. Le Page, 1967)的实验

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使被试有机会对实验助手实施电击。

实验条件a:桌子上除了放有电击设备外,还有一杆.12口径的猎枪和一支.38口径的左轮手枪(武器条件)。

实验条件b:在电击设备旁边放置两副羽毛球拍。

结果表明当被试愤怒时,他们在武器条件下,比在羽毛球拍条件下对实验助手实施了更多电击。

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班杜拉,1963,1973 )

①强化(reinforcement)习得

因做出攻击行为而获得奖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关注),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大。(打我娃娃实验)

②观察习得

通过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习得侵犯。

模仿电影中的成年人或者卡通人物,出现攻击玩具的行为。(充气娃娃试验)

打我娃娃实验(P.A. Cowan & R.H. Walters, 1963)

实验材料:一个肚子上写着“打我”的玩具娃娃。打娃娃的肚子时,它的眼睛和插在钮扣洞上的一朵花会发光。

①每次拳击玩具娃娃,都会得到一个有色玻璃球作为奖励;

②第二组的孩子间断获得同样的奖励;

③没有外加奖励,只有拳击时娃娃的发光作为积极反馈

④控制组:无强化支持

实验程序:实验进行两天后,引起被试的挫折,然后安排被试同一个未参加实验的儿童玩游戏,看如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

结果发现:各个奖励组被试实施的侵犯行为(推人、踢人、撞人等)明显多于控制组,而其中又以间断强化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持续强化:刺激停止,行为中断;间歇强化:不知道刺激何时出现,持续行为)

充气娃娃实验(班杜拉,1961)

实验情境:让被试儿童与一个成人一起呆在一间屋子里(屋里有一个高约1.5米的充气娃娃)。实验组:成人先装配一会其他玩具,之后对充气娃娃实施长达9分钟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社会心理学(订正补充版)

社会心理学重点 1.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的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就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 态度:基本含义是指适合、适应,是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在艺术领域中是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可见的姿态。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以下为社会知觉偏差的各种效应,注意了解其实例)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即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她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法去估价所有的特点。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称为自我实现的语言。莫顿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 (注意了解认知启发的实例) 认知启发:是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地信息的现象。 认知启发(注意了解实例)P114 认知启发很容易出现偏差。以下是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