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B克拉克与米尔斯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与共享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

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P47。C美国舒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进行人际交往的需要,并且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各自不同的需要。

1)包容的需要:愿意与他人交往建立与维持和谐关系,沟通、融合、参与和排斥、对立、疏远

2)控制的需要:权力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3)情感的需要:在友爱的基础上建立并维持某种良好的关系D美国霍尼的研究

依据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将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分为三类:

1)谦让型——朝向他人,“他喜欢我吗?”

2)进取型——对抗他人,该人力量大小,有无用处

3)分离型——疏离他人,保持距离

6.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都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情感性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需求法则。工具性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店员与顾客之间、公共汽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公平法则。混合性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地步。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人情法则、对等互惠)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的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讲利害。

(4)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貌的吸引: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对美貌的偏好;文化环境对美的塑造和影响;外貌常使人发生认知偏差,产生晕轮效应,小女孩和法官的实验;荣耀;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文化差异、时代差异、个人差异与关系差异。

(2)正面的互动: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曝光效应;对他人表达赞美、表现出喜欢是增进人际吸引的有效途径,得失效应,决定对赞美者喜欢程度的,不只是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阿伦森指出得失效应的两个条件:同一属性和渐进的相似性

(3)相似性:相似主要指在价值观、态度、信念、兴趣、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相似。相似导致吸引的原因1)物以类聚2)强化理论3)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4)互补性

1)互补是建立在态度、价值观等相似基础上的,在脾气性格等方面的互为补充,是以两个人的特征可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高雅与平庸、独立与依赖

2)角色相同是相似对人际关系起较大作用,不同角色时,互补起重要作用

(5)能力:能力强很有用;与能力强的人在一起,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有能力的人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令人感到愉悦;犯错误效应:犯了错误的能力超

凡的人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人。自尊心强弱和性别的态度不同

(6)邻近与喜欢:邻近是有用的;邻近增加交往频率;邻近导致熟悉、熟悉是产生喜欢的重要前提(查荣克);邻近易产生积极偏见、导致吸引;邻近是产生吸引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8.密切关系的特征

第一,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第二,共同活动。第三,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第四,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第五,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第六,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9.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1)定义: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内在酬赏是指自我给予的强化,是一种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强化,如帮助他人的行为而感到自我满足、骄傲、愉快等。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

2)四个特征: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外在酬赏的期望;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1)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性别:女性的利他行为比男性低的原因是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和受社会文化影响。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965年分胡桃实验(2)个性特征。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激发一个人行动起来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内在动机。责任感是个体对社会和旁人对客观要求的主管认识和内心体验。2*情景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2)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1975年拉舍顿儿童捐款(3)先前的利他经验3*被救者的特征(1)性别(2)年龄(3)相貌4*社会文化因素,利他行为受制于具体的社会制度和具体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利他行为的决定步骤

A可能的助人者知觉到有人需要帮助

(1)有被助者主动、直接提出(若求助方式使得被求助对象觉得没有可以拒绝的余地,反而会激起求助对象维护自己自由选择权利的心理抗拒;求助他人是所使用的语词、也会影响到个人得到帮助的机会)

(2)由助人者自己发现

(3)有被助者作出被动的求助要求

B可能的助人者决定要不要给予帮助,判断造成被助者需要他人帮助的原因——责任归因判断和判断帮助人可能得到的酬赏与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损失与酬赏的评价

(1)责任归属

社会心理学家科维茨(1969)实验证实了内外因归属的判断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第一、一个人因外因陷入困境,能够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因为具有较高的合法性。第二、个体由于自身的疏忽而导致必须求助于他人,并不会激起他人对社会责任规范的意识感。

(2)损失——酬赏分析

损失:时间的损失和精力的消耗

酬赏:光荣感、自尊的提高、精神舒畅等个人感觉

格罗斯志愿者问卷调查实验

C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作出利他行为

5)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与旁观者效应:1*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没有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的普通事件;有明显的线索表明人需要帮助;这种需要帮助的情况,不产生紧急情况下对心理和行为的压力)2*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1963

纽约,基帝.吉诺维斯)(1)特点:紧急情况含有伤害生命与财产的威胁成分在内,给利他带来很高的代价;紧急情况下的事件通常是很独特的,因此需要有广博知识与非凡的能力的人参与干涉;紧急情况下的事件是不寻常少见的,一般人在正规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碰到,因此大多数人很少或者没有应付这种情况的经验;紧急情况通常是不能预见的,因此不可能有事先干预计划,一旦事情发生,常使人措手不及;紧急情况需要即刻的干预,稍微一延误就可能造成不幸的后果,因此使前去救助者产生紧张压力感

旁观者效应:在需要助人的情境中,存在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产生原因:1)社会的抑制2)社会影响的结果:从众3)多数的忽略4)责任的扩散

二、侵犯行为:

1.定义:又称作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痛苦的行为1)是一种外显行为2)是有意图有目的的行为3)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2.侵犯行为的原因:1)本能的表现2)生化因素:神经学因素、雄性激素、酒精、痛苦与不适(暴乱答题)3)挫折——攻击理论:1939,美耶鲁大学多拉德、米勒、杜博莫厄尔和西尔斯《挫折与攻击》4)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玩具娃娃实验

3.对侵犯行为的应对:自持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同于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利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4、减少侵犯行为的途径:1)宣泄:活动宣泄、想象性宣泄、直接进攻(黑人电击实验)2)规范的抑制与惩罚3)惩罚攻击性榜样,奖励非攻击性的榜样4)减少社会坏境中的攻击性线索

10.社会知觉的含义

1)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2)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人能有意识的影响环境,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力图控制环境(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4)社会知觉包含着自我知觉,即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来认知自身(5) 对人的认知稳定性不如对物的认知,因为人比物更倾向于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使得社会知觉变得不可靠(6)社会知觉的精确性比对物的知觉的精确性更难于检验(7)对人的认知更可能失真

1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原有经验:制约认知角度,并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墨西哥美国棒球斗牛场实验;价值观念:奥尔波特对于背景不同的被试兴趣不同;情感状态:影响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墨雷小女孩恐吓实验)(2)认知对象因素(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3)认知情境因素(空间距离、背景参考、交往次数)

12.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一)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表情、目光与姿势3、行为(二)印象的组织结构:1、持维度观的学者认为,评价、力量与活动水平三个维度,其中评价还分为社会性方面和智慧性方面2、类型观

13、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一)规律1、“中心特质”效应(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某一特性是否

成为中心特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此特性同时呈现的的其他特性和要做哪方面的判断。)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5、投射效应:认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人进行认知的情况

14、印象整饰的定义

人们在社交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者动作,以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作用:可以润滑与调节人际关系,使人们交往能够顺畅地维持下去。澎湃;消极方面:谋取私利。现实中的应用:得寸进尺效应15、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脑海中。(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个人的特征。(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使用刻板印象。(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收集有关个体的信息,而不是只用有关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认识个体。

16、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人们在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用的策略:(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1)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特殊的环境与时间,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2)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3)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成员,要与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4)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改变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

17、归因理论及各种理论(了解)

18、什么是动机

动机就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动的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所以它无法观察,也不能直接测量。

19、自我调节的定义

它介于动机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之间,是连接内在需求、驱力与外部目标、奖惩的桥梁。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

20、动机性质

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有关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

3、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6、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7、并非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分为表现性和反应性行为

8、不同性质的动机在支配和影响人的行为方面强度不同

9、动机具有更替性

21、动机分类

一是生理性动机与心理性动机,二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心,即对于求知和探索的兴趣;二是好胜心,即胜任工作、表现能力的欲望;三是互惠的内驱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的需求。五种工作特性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

(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的。

(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过度辩护效应”,即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人们的内在动机与社会奖励机制:

1、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

2、不同的奖励类型有不同的效果。任务型奖励和表现性奖励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少直至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

2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人类的主要动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认知需要

6、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论

1、较低层次的需要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低层次需要能够长期得到满足,它们对行为就不再有激励作用。

2、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3、人都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4、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23、各种动机定义

1、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很多。在宏观层面上,有社会文化因素;在微观层面上,有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

2、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3、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指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24、态度的定义、特点

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动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认知是指态度主体对对象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是指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在态度三个因素中,认知是基础,态度来源于价值。情感因素对态度有调节作用意向制约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行为放向,可以测量

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对象性。(3)态度的稳定性(4)态度的内在性(5)态度的协调性:认知情感和意向的协调,情感与意向的相互关联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与认知的相关程度(6)态度的系统性

25、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社会性判断

固定的无弹性的态度会影响人们对个体差异的辨别,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

拉姆波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做的加拿大英裔和法裔实验

2、态度与学习效率

与既存态度相吻合的资料,容易被吸收、同化和记忆(黑白)

3、态度与行为方式

态度会支配人们按什么方式对待特定事物采取什么行动

宗教对大学生耐痛性的影响

4、态度与工作效率

良好的态度必然导致高的工作效率,但情况并非这么简单:工作效率只是手段,人的需要多样性

26、影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和因素

1、态度的一般性和行为的特殊性

2、社会规范:领导讲话

3、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态度与原来的动机发生冲突时,可能破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心有余而力不足;性格

4、情境压力: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5、价值与代价:吃药,持刀行凶

27、态度变化理论

一、平衡理论

海伦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1、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

2、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作感情关系。

3、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

二、和谐理论

1、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在一个基本态度改变的情景中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都与评价有关。这三种成分是(1)其他人;(2)这个人所表示的态度;(3)他自己对所表示的意见的感情。

2、这三种成分的三种评价之间有两个负号,就形成了和谐状态,若不和谐就会产生某种压力而趋于一致,这与平衡理论是相似的。它考虑了每一评价的强度不同

三、认知不协调理论

1、美国的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

2、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3、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4、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

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是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

A我喜欢抽烟,b 抽烟容易得癌症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四、霍夫兰的信息理论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

28、态度转变方法

(一)说服宣传

1、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2、说服宣传要求实事求是

3、要晓以利害

4、有针对性

5、逐步提出要求

(二)积极参加活动赌博

(三)强迫接触:白人与黑人接触

(四)群体规定:勒温德动物内脏做菜实验

29、群体的定义和特征

1、群体: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发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

2、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首先必须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一个群体。(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0、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1、群体归属感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个体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群体内聚力越高,归属感越强。

2、群体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分为自觉的和被动的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31、群体压力的概念和阶段

1.概念:是指群体对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的特有的约束力,他是通过大多数人的意见左右个体的行动。

2.阶段:黎维特描述的群体压力的不同阶段(辩论阶段、规劝阶段、攻击阶段、心理隔离阶

段)

32、群体规范

1、在每个成员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制约着每个成员达成共同意见的行为准则。谢里夫的光点实验

2、分类

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所属规范与参照规范:过家家游戏

专制型群体规范和民主型群体规范

一般社会规范和反社会规范:讨薪现象、医闹

3、作用

A、群体规范制约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之保持感情和认知上的一致,它还维护群体的整体性,保证了群体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

B、群体规范在向每一个成员提供行为准则的同时,也提供了成员判断和评价具体事物的统一标准。

C、群体的特点和表现这个特点的群体规范还为群体成员的活动划定了范围,确定了各个成员的活动放向,具有行为导向功能

D、一方面约束了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维持了自身生存的需要

33群体凝聚力及影响因素

(一)群体内聚力的含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群体凝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间的相似性;伯恩实验

2、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3、群体内部的协作:道奇同学讨论问题的实验

4、群体间的竞争:迈顾斯三人一组步枪射击小组实验

34、几种群体现象定义

(1)社会促进:奥尔波特的研究,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作表现;查荣克的研究,有他人在场是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

(2)从众: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个人在团体中如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的标准,即称为从众。

(3)服从:人们一般是按照规范和惯例行事的。人们不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4)社会赋闲: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另外也叫做社会干扰、社会至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35、去个性化定义、原因

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

原因:匿名性、丧失了责任感、群体的淹没性

36、社会心理在不同传播类型中的表现

传播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四种:

(1)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内向传播,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可以采用自我对话的心理过程。

(2)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彼此保持着相互的影响与作用。

(3)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4)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的,由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37、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A、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是选择性理解。

B、在选择性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存在着其他的选择性特征,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

38、模仿等的概念

(1)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无控制和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刺激,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而活动的过程。

(2)暗示的定义: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评地加以接受,并依次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3)感染的定义:从感染者角度,定义为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从被感染者角度,定义为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不自主的遵从。

(4)舆论的概念:舆论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公论”、公众意见,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意见。舆论是人们对某一信息符号的心理作用过程,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态度及其行为结果。

(5)谣言的定义:谣言以舆论形式出现,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的过程。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对谣言的研究中提出谣言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重要性,二是模糊性。

(6)民谣的定义:民谣也是舆论的一种,是社会大众以丰富通俗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社会事情、问题等社会现象的意见、观点和态度的反映

(7)时尚的心理机制:时尚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人类借助时尚行为来获得社会的认同,表现自己,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以及寻求并享受“刺激”的心理愿望。时尚的推广流行是人类模仿、从众、趋同、服从、自我防御的心理作用的结果。

(8)时尚、流行的产生与传播基础:1.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丰富是时尚产生的最基本条件。2、闲暇,闲暇也是时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39、时尚的传播规律

1、时尚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的状态

3、时尚的流行常呈现常态曲线

4、时尚的流行常会因传播的远广而失真

40、人格的定义、特点

人格是指在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

特点:1)人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

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5)功能性

41、人格培养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6.自然物理因素

7.自我调控因素

42、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志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志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情绪表现适当与稳定

6、人格完整和谐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4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1、遗传因素的影响2、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3、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5、颅脑外伤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1、心理冲突2、挫折3、心理应激4、特殊的人格特征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1、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2、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3、生活事件33、心理健康的维护: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讲究心理卫生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

4、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社会心理学(订正补充版)

社会心理学重点 1.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的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就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 态度:基本含义是指适合、适应,是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在艺术领域中是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可见的姿态。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以下为社会知觉偏差的各种效应,注意了解其实例)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即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她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法去估价所有的特点。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称为自我实现的语言。莫顿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 (注意了解认知启发的实例) 认知启发:是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地信息的现象。 认知启发(注意了解实例)P114 认知启发很容易出现偏差。以下是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_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心重点 1.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程度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指引我们制定 有挑战性的目标,并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2.自我图示: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图示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版。 3.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回忆。 4.控制点:自己控制事件进程的维度,分为内部控制点(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事情的进程) 和外部控制点(外部力量决定事情)。 5.习得性无助: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感和无助 感。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6.核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7.实验法与相关法的区别:相关研究是探寻两个或者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验法是 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关法:优点是可以预测两者的相关关系,通常使用真实情景,缺点是不能推论改变一个变量将会导致另一个变量的改变,因果关系是模糊的。 实验法:优势是可以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缺点是通常使用实验室情景设置缺乏真实性。 8.事后聪明性预见:早已知道结果后,对预见能力的夸大倾向。 9.研究领域有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 10.自我服务: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轻易为自己的失败 开脱以及接受自己的赞扬。 11.自我展示:以受赞许的方式来向他人展示自己。 12.晕轮效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初始看法决定了对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真实的情况, 有以偏概全的感觉。 13.基本归因错误:我们解释他人行为时,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 造成的影响。这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景因素作用的倾向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14.Kelly归因理论:三种因素---共同反应、区别性和一致性会影响我们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 内因还是外因。共同反应指在这种情景下个体是否总是表现这种行为;区别性指不同情景下个体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一致性指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是否也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15.态度的三个要素:行为,感觉和认知。 16.登门槛现象: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帮个小忙。 17.角色扮演: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会觉得很虚假,但很快我们 就会适应。 18.认知失调理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种行为是合理的。我们态度 的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分为理由不足和决策后的不协调)理由不足指行为的理由不足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并因此更要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决策失调指当做出重要决策后,我们会经常过高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从此来减少自己内心的不协调。 19.自我展示理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 20.自我知觉理论:我们态度不定时会处在局外人的角度上,从外部观察自己。 21.从众的三个经典实验:谢里夫规范形成研究,光电移动的距离实验,社会规范;阿施的 群体压力研究,比较线段的长度;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对电击强度的大小控制。22.影响从众的因素: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对个性化的人的同情和对远离自己和失去个性的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科性质:①交叉性学科;②理论性的学科;③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三个阶段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 ①孕育时期也即社会哲学阶段,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a.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b.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②形成时期也即社会经验论阶段。a.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b.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1908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同名教科书。 ③确立时期也即社会分析论阶段。F·奥尔波特1924年发表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社会心理的定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可以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 四、社会心理的特点 1.内在性与外现性;2。互动性与冲击性;3。实用性与迎合性。 五、社会心理的作用:第一,预告作用:①可客观、准确地预告社会气候、中介作用;②通过调查后,社会心理可预报整个社会各层次、各群体的个性发展倾向;③预报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和人们的消费趋势。第二,中介作用:社会心理处于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间地位。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规范不是直接对社会行为起约束作用,其间必须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性格 一、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构成 1、定义: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2、文化的构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三者构成。 3、文化的社会功能:①它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历史,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 ②作为传统习惯留在人身上,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 二、民族性格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 1、民族性格的深层背景作用 2、民族性格的中介作用 3、民族性格的整合作用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定义及其分析 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1、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 2、类型: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分为主动的和强制 性的再社会化两种) 3、社会化的功能: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③指点生活目标④形成的发展个性⑤培养合格角色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只是人的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