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_关联分析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_关联分析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_关联分析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_关联分析

第2卷第4期2009年8月

旅游论坛

T o ur ism F or um

V ol.2N o.4

Aug.,2009

[旅游业研究]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关联分析

陈雅丽,杨建明,黄银珠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研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有关年鉴公布的福建省1998-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经济支持、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旅游宣传、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寻找评价指标,分别对福建省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有关分析。结果表明,促进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社会文明程度低和生态环境质量差是阻碍福建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保证福建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线性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09)04-0535-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对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有关研究[1-7],但关于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我国,传统的研究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但一些研究者注意到,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各影响因子之间也呈现交叉的网状关系,因而提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可望获得更佳的效果[8]。受这种思想的支配,许多研究者纷纷利用灰色关联原理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有关分析。如许豫东等将影响新疆旅游业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研究[9];刘勇和赵艺学从服务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宣传因素和景区多样性5个方面对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10];袁虹和吴丽在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中纳入了8种指标[11];梁艺桦等则将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子扩展到19个指标[8];翁钢民等得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结论[12];黄黎真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影响地方旅游经济的因素与当地的总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13];等等。但综观前人的有关研究,基本上存在着如下几点不足:(1)在指标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如有的研究者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与旅游业产生的结果混为一谈,譬如将旅游收入视作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的研究者则不考虑指标的正向或逆向性,如将刑事案件立案数视为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其实该指标属于逆向性指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得出因社会治安不好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的错误推论;还有的研究者没有考虑指标的对应原则,将旅游收入总量(绝对性指标)与人均指标(相对性指标)进行对比;

(2)对指标的指示意义存在认识偏差:如有的研究者将在校大学生人数视为旅游业人力资源指标,其实在校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人力资源,而用该指标作为居民受教育水平,用来指示社会文明程度应更切合实际;(3)对同类指标重复使用或难以取舍:如反映旅游经济支持的指标可以有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和第三产业值、人均GDP等,到底该采纳哪一个指标用于分析研究者们往往举棋不定。鉴于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指标的合理解释、正确筛选与处理,构建一种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试以福建省为例,对此作些探索。

535

[收稿日期]2009-03-22

[作者简介]陈雅丽,(1985- ),女,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杨建明(1956- ),男,福建长乐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及其影响;黄银珠(1984- ),女,福建连江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学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概率论的随机过程。灰色关联分析则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4]。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根据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与数理统计学的线性回归分析相比,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要求的数据量不多,而且以研究动态过程为主。但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灰色关联分析法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它反映的只是一种孤立的、处于“分割”状态的关联度,因而它只具有相对意义[15]。

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使用,本文在同类指标的取舍中引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先提取与旅游收入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然后再对代表性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采取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望集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从而对影响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做出更合理、更符合实际的判断。

由于旅游经济收入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目的,而且考虑到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这里在具体分析中分别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作为母序列,以各影响指标作为子序列。影响指标主要从旅游经济支持、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社会文明程度、旅游宣传、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进行选取。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原则,本文选取了图1所示的18个指标,截取这些变量1998-2007年10年的连续数据用于有关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在旅游服务因子中,旅游从业人员和星级饭店床位数也是较佳指标,但因历史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所以未能纳入。所有原始数据主要获自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三、指标的筛选与处理

从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影响因子包含的指标都多于一个,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通过主观判断对指标进行筛选,或干脆纳入多项指标,最后再对分析结果进行平均。本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一方面通过定量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判断可能产生的偏差,另一方面,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因素间数组的比较,

因而可获得因素间的整体相关性。

图1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

具体操作以旅游经济支持因子为例,根据前人的研究,可用的指标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以及人均GDP。考虑到指标的对应性原则,母序列旅游收入用的是绝对性指标,子序列也应采纳绝对性指标,因而相对性指标人均GDP不宜纳入分析。本文只将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和第三产业值分别与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具体计算过程借助M icro soft EXCEL软件的“工具→数据分析→回归”功能进行直接分析,输出的分析结果中的相关关系的Pearson系数示于表1。

表1 经济支持因子与旅游经济收入

的相关分析(1998-2007年)

Pearson

系数

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P10.9554570.9465970.9471050.965299

P20.993870.9882080.9939720.991590

P1为各因子与入境旅游收入相关分析的Pear son系数,P2为各因子与国内旅游收入相关分析的Pears on系数

536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因子与入境旅游收入相关关系的Pear son系数以第三产业增加值最高,表明在经济支持各指标中,与入境旅游经济收入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三产业值,表明福建省国际入境旅游的发展与服务行业关系密切,因而本文选择第三产业值进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同理可知,与国内旅游收入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二产业值,说明工业化进程对福建省的国内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而选择第二产业值作为国内旅游收入经济支持的代表性指标。

根据同样原理,对同类因素中多于一个的指标均进行回归分析,最后获得与入境旅游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有第三产业值、全社会从业人员、民用客车拥有量、邮电业务总量、在校大学生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项;与国内旅游收入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有第二产业值、全社会从业人员、民用客车拥有量、邮电业务总量、在校大学生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职工工资总额7项,各指标与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关系的Pearson系数如表2所示,其值均大于0.89,表明这些指标与旅游收入均具有密切的相关。

表2 各代表性指标与旅游经济收入相关

关系的P ea rson系数(1998-2007年)

影响因子代表性指标P1P2经济支持因子

第三产业值

第二产业值

0.965299

0.947105

0.991590

0.993972

旅游服务因子全社会从业人员0.9252600.992081旅游交通因子民用客车拥有量0.9543950.989124旅游宣传因子邮电业务总量0.9421530.991001社会文明程度因子在校大学生人数0.8936150.982803生态环境质量因子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0.8983790.987373居民生活水平因子职工工资总额0.9511980.994133

需要指出的是,因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入境旅游发展没有直接的相关,因而在入境旅游影响因子的分析中不考虑居民生活水平因子。

通过筛选,最后获得的子序列中有8个指标,其原始数据列于表3。

表3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原始数据(1998-2007)

年份X01X02X1X2X3X4X5X6X7X8

199865109146.001214.821335.051621.87115711131.848.519238282.12 199972536190.001351.031434.301630.85129613179.9310.2610381301.59 200089382230.801495.521628.451660.19156890246.3413.1311456334.62 200194202267.701618.241803.501677.79178827194.4316.7411859376.23 2002110022333.301765.802036.971711.32226854257.4919.7313079409.23 200391487311.471949.912340.821756.71294034318.2425.7415926468.89 2004106507462.602206.022770.491814.0335*******.7632.5720106*559.85 2005130529578.032527.473200.261868.49449592519.7640.7024286648.14 2006147110693.502974.673743.711949.58601426633.0446.1328430783.40 2007216918838.173697.604549.422015.33773989787.7950.9530317948.13 备注:X01:入境旅游收入(万美元),X02:国内旅游收入(亿元),X1:第三产业值(亿元),X2:第二产业值(亿元),X3:全社会从业人员(万人),X4:民用客车拥有量(辆),X5:邮电业务总量(亿元),X6:在校大学生人数(万人),

X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X8:职工工资总额(亿元)。

*X7的2004年数据缺失,表中的数据系根据插值法获得。

资料来源: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四、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其分析步骤可以分解如下:

(一)原始数据变换

由于各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或单位)各异,如第三产业值的单位为万元,全社会从业人员数为万人,民用客车拥有量为辆等,因而必须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变换,以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原始数据变换方法通常有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化变换3种。通过比较本文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X'ij=

(X ij)-X-j)

(1) 式中X'ij为标准化处理值,X ij为原始数据,X-j代表原始数据的均值, 为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二)计算关联系数

关联系数反映的是两个被比较序列在某一时刻的紧密程度,其数值范围介于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关联越紧密。

将经数据变换后母序列记为{X0(t)},母序列与

537

子序列{X i(k)}的关联系数L0i(k)可据下式计算:

L oi(k)=

min+ max

oi(k)+ min(2)

式中△0i(k)表示k时刻两比较序列的绝对差,即L0i(k)= X0(k)-X i(k) (1≤i≤m);△max和△min分别表示所有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绝对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消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0,1),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本文取 =0.5。

(三)求关联度

关联度是各子序列与母序列各个时刻关联系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r oi=

1

N

∑N

k=1

L oi(k)(3) 式中r0i为子序列与母序列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

(四)计算结果

根椐上述计算步骤,将福建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与各影响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4和表5。

表4 1998-2007年福建省入境旅游收入与影响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年份X1X3X4X5X6X7 19980.92970.96450.79000.93630.79960.9847 19990.94120.7679 1.00000.93830.71910.9672 20000.63540.57640.60030.89120.52800.6012 20010.68860.59290.59180.49390.63780.5520 20020.52820.50540.48750.45500.50230.4286 20030.55790.51060.54960.62190.47570.5905 20040.56960.46270.60500.49390.42140.4539 20050.71110.56100.73350.57860.42810.4576 20060.52450.42690.45890.47390.43860.3859 20070.55620.40010.53380.47070.33430.3512关联度0.66420.57680.63500.63540.52850.5773

表5 1998-2007年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影响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年份X2X3X4X5X6X7X8 19980.82550.85790.55490.90820.83310.78000.6919 19990.80940.70030.89220.78850.62090.95390.9715 20000.82740.81370.92080.50980.64220.92370.8485 20010.84260.71380.71040.47650.86530.60230.9702 20020.65040.62130.56820.48480.61170.42710.5697 20030.41420.38600.43420.53580.34640.48890.4734 20040.93930.75480.60630.95910.56730.70560.8919 20050.72360.86960.49620.79270.52140.61870.5996 20060.74860.7925 1.00000.87580.88300.55880.9230 20070.78640.68960.56580.80060.40550.45670.6853关联度0.75670.71990.67490.71320.62970.65160.7625

(五)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福建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影响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第三产业值>邮电业务总量>民用客车拥有量>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全社会从业人员>在校大学生人数。表明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排序为:旅游经济支持>旅游宣传>旅游交通>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服务>社会文明程度。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影响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职工工资总额>第二产业值>全社会从业人员>邮电业务总量>民用客车拥有量>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在校大学生人数。表明国内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排序为:居民生活水平>经济支持>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交通>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

五、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几点认识:

1.本文强调,在进行旅游业影响因子的有关分析中,要特别注意指标的正确选择与评价。如不要将旅游业产生的结果当作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要注意对指标指示意义的正确解释、分清正向性指标与逆向

538

性指标、注意指标性质的对应性等。

2.本文提出,为了避免同类指标的重复使用和因主观判断引起的失真,可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在同类指标中选取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用于最终分析。

3.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促进福建省入境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是福建省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最根本保证。此外,旅游宣传工作对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4.研究结果还显示,旅游服务工作虽然在国内旅游发展中具有较积极贡献,但在国际入境旅游方面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旅游交通则反之,虽然对促进国际入境旅游有一定贡献,但在国内旅游方面仍较差。今后还要注意更深层次地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整顿交通的混乱、无序状况。

5.无论从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来看,社会文明程度低和生态环境质量差都是阻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全面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应是当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马勇,王春雷.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5):

103-107.

[2] 陈良珠,刘宜红.浅谈经济全球化与福建旅游业的战略调整[J].福建农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39-42.

[3] 唐俊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福建旅游业的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6(2):92-94.

[4] 郑承庆,吴声怡,游清凤,等.福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18-21.

[5] 蒋长春.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预测[J].福建农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43-47.

[6] 王晶.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

展,2007,5(4):73-75.

[7] 杨建明.福建省入境旅游时空发展格局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8,30(1):32-36.

[8] 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J].人文地

理,2006,21(2):37-40,44.

[9] 许豫东,金海龙,焦黎.影响新疆旅游业发展因素的灰色分析[J].新疆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3):68-72.

[10] 刘勇,赵艺学.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山西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91-94.

[11] 袁虹,吴丽.中国旅游业发展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18(1):43-47.

[12] 翁钢民,徐晓娜,尚雪梅.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城市问题,2007,(4):31-35.

[13] 黄黎真.基于灰色关联度统计的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

化,2008,(17):235-236.

[14]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15] 郭基联,董彦非,张恒喜.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变量筛选应用中的误区[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1):126-128.

Regression and Grey Correlative Analyses on Factors Affecting

Tourism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

CHEN Ya-li,Y AN G Jian-m ing,HU A N G Y in-zhu

(College of Geogr ap hical Sciences,Fuj ian N ormal Univer sity,Fuz hou350007,China) Abstract:T he analy sis of affecting facto rs on to ur ism dev elo pment is o ne of the major co nt ents in the study of r egional to urism dev elopment.Based o n the r elated stat istical dat a dur ing the period of1998-2007available in var ious year boo ks,18indicat or s concerning economic suppor t,t ourist tr affic,tour ist ser vice,tour ism pro paganda,so cial civilization level,eco-env ir onmental quality,as w ell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 d,ar e selected for analy zing the a ffecting facto rs o n inbound and do mestic to urism dev elopment in F ujian Pr ov ince by using a co mbining metho d of linear r eg ression analysis and gr ey cor r elat ive analysis.T he linear r egr 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o find out the most r epr esent ativ e indicato r s fo r the gr ey cor r elat ive analysis model.T he gr ey cor relative analysis g iv es out then the final r esults.By combing abo ve ment ioned tw o m ethods,it is possible to ag gr egate advantag es of the bo th methods.T hro ugh this co mbined analy sis,mor e r easonable and actual judgment for do minant fact or s affecting t ourism dev elo pment in F ujian Pr ov ince can be o btained.T he analysis result s indicate t hat the most im po rtant pro moting facto rs fo r inbo und and do mest ic to ur ism dev elo pment are t he rapid g ro w th of nat ional econo my a nd the steady impr ovem ent of liv ing level o f r esidents,respect ively.In additio n,the t ourism pr o pag anda has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 le in pro moting to ur ism dev elopment in F ujia n P ro vince.A lthoug h t ourist ser vice has had act ive co nt ribution to the domestic to ur ism,it can not yet meet t he requir ement of the inbo und t ourism development.Conver sely,the to urist tr affic w o uld have stimulated the dev elopment of inbo und to urism,but it is still just difficult to adapt to t he do mestic to urism dev elo pm ent.T he study also sug gests that the lo wer so cial civ ilizatio n level and the po or eco-env ir onment quality a re the main obstructiv e fact or s for to ur ism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 ea.T her efor e,it is ver y impor tant to impr ov e the educatio nal level of the r esidents and to st rengt hen ecolo gical envir o nment pr otec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to ur ism development in F ujian Pr ov ince.

Key words:tour ism dev elo pment;affecting factor s;linear r eg ressio n analysis;gr ey cor r elat ive analysis;Fujian Pr ov ince

[责任编辑:连云凯]

539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福建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比重大 从福建省旅游市场结构来看,国内旅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省旅游总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286.47亿元,同比增长16.1%。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2.85万亿元,增长11%,仅福建省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7.01%。去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两亿人次大关,达2005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其中,接待境内游客195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实现境内旅游收入2003.41亿元,增长17.7%;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5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外汇收入45.73亿美元,增长8.2%。从以上数据上来看,福建省的旅游产业不仅健康蓬勃发展,而且对提高全国旅游产业活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旅游人次19542.03万是入境游客人次512.13万的38倍,可见国内旅游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过程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的总称,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福建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基础设施上不断完善。其中,到2012年末。福建省拥有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682个,同比增长12.54%;床位166178个,同比增长28.31%,进一步缓解了黄金周等假期的旅游住宿问题。在交通出行方面,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截止至2012年底,有94661公里,比2000年增长71.62%。同时铁路营业长

福建省旅游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https://www.doczj.com/doc/305050048.html,/file/2004122028890.html 福建省旅游产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低、区域竞争力不强、客源市场不稳定等是福建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福建省旅游产业问题与对策 我省旅游业近些年发展态势良好,在此基础上,2001年又有新的起色。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345.67亿元,增长13.4%,占全省GDP比重达8.1%,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和全国旅游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我省旅游创汇已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四位,接待境外旅游人数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确立了福建作为旅游大省的牢固地位,这为我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必须看到的是,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省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应充分认识和科学分析我省旅游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我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的宏伟目标。 一、我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省旅游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完善的、特色鲜明的旅游拳头产品。尽管我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并不多,众多的旅游产品仍处于开发水平低、规模小的分散状态。即便是武夷山和厦门鼓浪屿,其规模和辐射范围也比较有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 此外,我省现有的旅游产品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不多,一些本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由于缺乏现代包装和更新换代,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优势。这一状况造成我省国内旅游规模小、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的不利局面。 2、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低。福州、泉州两市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虽然在规模上偏小,但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未能成为与其地位相称的著名旅游城市。这不仅影响到这两个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而且由于这两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对于福建省的重要性,还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3、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福建虽已步入旅游大省行列,但与周边省份比较,从旅游产品的质量来看,存在着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就竞争力而言,福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虽然位居全国第四(2000年),但与前三位的广东、北京和上海的差距较大,而列于其后的江苏、浙江和云南3省与福建较为接近,且发展势头好,有赶上和超过的趋势,2001年“五一”黄金周中,福建旅游的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者人均花费3项指标与华东其他五省一市相比较,区域竞争力仅居中下游水平:2001年3大黄金周中,福建旅游接待人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旅游收入增长速度,而“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增长速度达29.40%,收入却呈现负增长。以上情况充分表明我省旅游区域竞争力明显偏弱。从发展后劲看,除了缺乏完善的、特色鲜明的旅游拳头产品外,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旅游市场秩序欠佳(近年我省海外旅游实业总公司和中国国际旅游社先后因违规经营被暂停或终止经营出国旅游)、旅游服务质量不理想(2001年国庆节各类旅游投诉达83件)等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4、客源市场存在不稳定因素。台湾和东南亚等作为我省境外主要客源市场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但还是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如亚洲金融风暴、台湾政治势力的两岸政策等不可测因素的存在,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省的入境旅游,而入境旅游创汇在全省旅游总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境外游客的锐减势

世界旅游业概况

幻灯片1 国际旅游 2013年 幻灯片2 第一章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幻灯片3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1、世界旅游格局开始由发达国家“一枝独秀”向与新兴经济体并行发展转化 ●2、新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联合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旅游业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相结合,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4、旅游业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4 ●5、科技进步成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条件 ●6、更多的国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地位 ●7、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8、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9、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等反周期性调节政策的重要手段幻灯片5 幻灯片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旅游覆盖面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旅游消费主体 ●2、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范围迅速拓展 ●3、旅游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再向集约发展加速演进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幻灯片7 ●5、旅游综合功能日益显著,影响范围大大扩展 ●6、旅游信息化迈上新台阶,旅游业效率大幅度提高 ●7、旅游国际合作达到新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幻灯片8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现状与世界旅游业影响因素 ●1.罗明义.世界旅游业发展:2009年回顾和2010年展望[J].旅游论坛,2010(2). ●2.朱美.浅谈影响世界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因素[J].北方经贸,2004(2). ●一、世界旅游业现状 ●(一)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继续大幅度收缩 ●1.各大区域国际入境旅游普遍下降 ●2.各区域内国际入境旅游也大副下降 ●3.全球入境旅游下半年略有回升 幻灯片9 ●(二)2009年:世界旅游经济出现负增长 ●1.世界旅游总需求全面收缩 ●2.世界旅游总供给全面下滑 ●3.旅游发达国家增长率普遍下降 ●4.世界旅游经济仍具有重要地位 幻灯片10 ●(三)2010年:世界旅游业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1.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增长期 ●2.世界旅游发展仍面临众多影响因素 ●(四)2011年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自然灾害 ●2.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幻灯片11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方面 ● 1.传统模式的家庭在减少 ● 2. 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 ● 3.人口老龄化 ● 4.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 5.人们比以往更追求享乐 6.人们将越来越乐于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幻灯片12 ●(二)经济方面 ● 1.世界经济全球化 ● 2. 经济形态多元化, 并偏重于第三产业 ● 3. 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4.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实验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问题描述 2016年1月12日 13:04 学习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具体包括: (1) 皮尔逊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分析 (2) 学会在SPSS上实现一元及多元回归模型的计算与检验。 (3) 学会回归模型的散点图与样本方程图形。 (4) 学会对所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说明。 二、实验原理 2016年1月12日 13:13 1.相关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相关分析使用某个指标来表明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用来测度简单线性相关关系的系数是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 2.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要明确因果关系必须借助于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数量变化的一般关系进行测定,确立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以便从一个已知量推断另一个未知量。回归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参数,建立回归模型,对参数和模型进行检验和判断,并进行预测等。 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如下: 在模型中,回归系数是未知的,可以在已有样本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回归系数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的样本回归函数: 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出来之后,还必须对其进行检验。如果通过检验发现模型有缺陷,则必须回到模型的设定阶段或参数估计阶段,重新选择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及其函数形式,或者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之后再次估计参数。回归模型的检验包括一级检验和二级检验。一级检验又叫统计学检验,它是利用统计学的抽样理论来检验样本回归方程的可靠性,具体又可以分为拟和优度评价和显著性检验;二级检验又称为经济计量学检验,它是对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条件能否得到满足进行检验,具体包括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检验等。 三、数据录入 2016年1月13日 20:05 有“连续变量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分析_时间与成绩”数据文件,以此录入做相关分析:

【开题报告】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背景: (一)中国致力于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发生了重要转变和提升,旅游业将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战略上看,旅游业成为国家工程;从经济上看,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从性质性上看,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壮大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福建泰宁拥有极其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 福建泰宁坐落于福建西北群山之中,与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毗邻,是中国丹霞的重要分布区,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青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同时保存了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完好的地质记录。 2005年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2005年10月,泰宁古城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成功入选十佳“中国魅力名镇”;2006年被纳入全国32个“黄金周”假日旅游重点景区预报点。此外,泰宁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品牌。2010年8月1日,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无疑将成为福建泰宁大力发展旅游的又一张国际名片。 (三)各级政府致力于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泰宁县的支柱产业 福建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省份(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着力于打造海峡旅游经济区,建成旅游强省。 按照2005年福建省旅游工作的重点,福建省财政2005年投入3000万打造旅游品牌,省重点办将泰宁确定为8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同时,在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中,泰宁处于“闽北绿三角生态旅游区”,泰宁的旅游功能被定位为发展观光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_关联分析

第2卷第4期2009年8月 旅游论坛 T o ur ism F or um V ol.2N o.4 Aug.,2009 [旅游业研究]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关联分析 陈雅丽,杨建明,黄银珠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研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有关年鉴公布的福建省1998-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经济支持、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旅游宣传、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寻找评价指标,分别对福建省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有关分析。结果表明,促进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社会文明程度低和生态环境质量差是阻碍福建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保证福建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线性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09)04-0535-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对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有关研究[1-7],但关于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我国,传统的研究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但一些研究者注意到,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各影响因子之间也呈现交叉的网状关系,因而提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可望获得更佳的效果[8]。受这种思想的支配,许多研究者纷纷利用灰色关联原理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有关分析。如许豫东等将影响新疆旅游业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研究[9];刘勇和赵艺学从服务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宣传因素和景区多样性5个方面对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10];袁虹和吴丽在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中纳入了8种指标[11];梁艺桦等则将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子扩展到19个指标[8];翁钢民等得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结论[12];黄黎真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影响地方旅游经济的因素与当地的总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13];等等。但综观前人的有关研究,基本上存在着如下几点不足:(1)在指标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如有的研究者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与旅游业产生的结果混为一谈,譬如将旅游收入视作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的研究者则不考虑指标的正向或逆向性,如将刑事案件立案数视为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其实该指标属于逆向性指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得出因社会治安不好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的错误推论;还有的研究者没有考虑指标的对应原则,将旅游收入总量(绝对性指标)与人均指标(相对性指标)进行对比; (2)对指标的指示意义存在认识偏差:如有的研究者将在校大学生人数视为旅游业人力资源指标,其实在校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人力资源,而用该指标作为居民受教育水平,用来指示社会文明程度应更切合实际;(3)对同类指标重复使用或难以取舍:如反映旅游经济支持的指标可以有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和第三产业值、人均GDP等,到底该采纳哪一个指标用于分析研究者们往往举棋不定。鉴于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指标的合理解释、正确筛选与处理,构建一种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试以福建省为例,对此作些探索。 535 [收稿日期]2009-03-22 [作者简介]陈雅丽,(1985- ),女,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杨建明(1956- ),男,福建长乐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及其影响;黄银珠(1984- ),女,福建连江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时间:2003-7-25 15:24:07 阅读488次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黄春长 陕西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大自然造就的美好的生态景观,又有从新石器时代到 周、秦、汉、唐历代遗留下来的无与伦比的古代文化遗产。虽然深居内陆,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陕西旅游业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十多年来共接待入境游客45O万人,创汇超 过10亿美元。1995年接待入境游客44.23万人次,外汇收入1.39亿美元。旅游业为陕西国 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成绩。陕西省政府也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陕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充分认识到,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任务十分艰巨,不可盲目乐观。 1.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1.1.入境旅游 陕西的入境旅游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处于数量增长阶段。这是由于封闭了十多年 的国门初被打开,神秘古老的中华文明对于海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大批旅游团队涌入。这个时期我国旅游景区总体开发不够,主要景点大多以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少数城市为依托,开放范围也很有限,因而客流相对集中。其中陕西占有较大比例的客

流。但陕西旅游业接待能力的发展,总显得跟不上客流增长的需要,因而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自然增长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向深度发展,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增长,以商务、会议、学术交流、科学 考察、学习、探亲访友为目的入境的散客比例上升,入境旅游团队比例下降。同时,国内各省大量的旅游资源相继都被开发利用,开放范围急剧扩大,各地旅游业全面兴起,入境口岸增多,形成客流分散的局面,陕西占有客流比例减少。这就导致入境来陕客流增长速度减缓,使旅游接待能力显得过剩,涉外饭店客房出租率不高。虽然旅游业的总收入在增加,但是获利率甚低。 客观地分析,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也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充 分认识这个规律,迅速调整陕西旅游业的结构和战略,适应同际国内旅游市场发育的特点,按照国际水准来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变自然增长、被动应付为主动发展、促进增长,那么就有可能很快实现陕西旅游业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型经营的重要转折。 1.2.国内旅游 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由于较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 作时间缩短,节假日闲余时间增多,许多人都有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重,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再加上市场经济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增大,心理紧张因素增多,使大部分人都产生了休闲、游览、观光、娱乐、访占、探幽、回归自然、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丰富生活、调节心理、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等方面的需求。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当国家政策对国内旅游从“不提倡”转变为“积极发展”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则必然表现出爆发性特征。同时,旅游的形式也正由散客独自旅游,向通过旅行社组团旅游方向发展。因而,陕西旅游业将会占有巨大的国内客源市场。

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要点

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厦门素有“东海明珠”之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大特区之一,具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有: 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厦门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带之间的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的中心位置,面对金门、台湾与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区域邻近,背依13地市,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龙头。目前,厦门已基本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厦门机场是中国第四大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140多条,其中国际航线40多条,国际航线直通港澳台、东南亚、东北亚主要城市和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已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航空枢纽港。在铁路和公路方面,经过厦门的福厦高速公路和厦漳高速公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鹰厦、福厦等线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厦门市区内也是四通八达,公交、巴士、的士畅通无阻。 2、风景优美,形象良好。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C,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气候宜人而且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异国风情的鼓浪屿、树影婆娑的万石植物园、佛教色彩的南普陀、神威镇海的胡里山炮台,拍岸的鳌园,还有天然的天竺山森林公园,宜人的轮渡文化广场,鼓浪屿海底世界,台湾民俗文化村等许多人文景观,以及有关苏颂、郑成功、陈化成和陈嘉庚等历代先贤的人文资源,有“海上花园”称誉。厦门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和联合国最佳人居城市等称号,并被称为“中国最温馨的城市”,为福建省金牌旅游景点之一。 3、地缘优势、客源众多。厦门在历史上一向是出入中国大陆的重要门户,它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与香港、澳门关系密切,又是中国著名侨乡。现在台湾的2000多万人之中,有70%-80%祖籍是福建;旅居全球特别是东南亚一带2000多万华侨之中,福建籍的就占1/3,其中厦门籍的计有30万人以上。随着中国大陆的日益开放,台港澳同胞和华侨回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此外,许多东南亚,东北亚和欧美游客,对游览厦门的兴致也逐年提高。

2019年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分析研究

2019年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分析研究

摘要:本报告从发展基调、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效应方面分析了福建省研学旅行的总体态势,从研学交流、研学特色、 研学结合、研学产业方面分析了其主要特征,从资源、区位、 交通、政策方面分析了其有利条件,从产品体系、基(营) 地建设、教育改革、传统文化方面分析了其主要成就,从教 育观念、经费筹措、监管机制、评价系统方面分析了其制约 因素,从供求结构、认知观念、经费保障、人才队伍方面分 析了其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构建合理的政策 支持体系,强化研学政策的正向指引;构建高效的产品研发 体系,增强研学产品的供给能力;构建健全的安全应急体系, 完善研学安全的监督管理;构建多元的人才培育体系,夯实 研学人才的智力支撑;构建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促进研学 效果的正面激励。

研学旅行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研学为目的的课外实践活动,具有主体自主性、内容开放性、方法探究性、取向实践性等特点,与红色旅游、海丝旅游、生态旅游、非遗旅游等旅游业态兼容互通、协调发展。《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研学旅行发展将呈现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市场需求后劲强、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三大显著特点④,将成为推动我国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动力。近年来,福建省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全省生态资源、红色资源、海洋资源以及毗邻台港澳优势,积极推动研学旅行平稳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研学活动课程开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及研学工作机制完善” 为核心的初步发展方案。 一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总体态势与主要特征(一)总体态势 1.发展基调稳中有进 2017年以来,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旅发委及各方力量的配合下,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基调总体平稳。各地市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景观、遗址遗迹、文化场馆等旅游与教育资源,加快建设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深入发掘自身特色文化,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推动研学旅行向教学“第二课堂”转变。同时,福建省研学旅行发展与农业、工业等第一、第二产业的联系逐步加强,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磨合效果逐渐突显,这为研学旅行的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最新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精品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扩展,各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具有三大动力效应: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为这一地区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下文研究了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一、福建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1)国内旅游比重大 从福建省旅游市场结构来看,国内旅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省旅游总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286.47亿元,同比增长16.1%。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2.85万亿元,增长11%,仅福建省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 7.01%。去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两亿人次大关,达2005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其中,接待境内游客195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 17.3%,实现境内旅游收入2003.41亿元,增长17.7%;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5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外汇收入45.73亿美元,增长8.2%。从以上数据上来看,福建省的旅游产业不仅健康蓬勃发展,而且对提高全国旅游产业活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旅游人次19542.03万是入境游客人次512.13万的38倍,可见国内旅游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过程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的总称,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福建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基础设施上不断完善。其中,到2012年末。福建省拥有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682个,同比增长12.54%;床位166178个,同比增长28.31%,进一步缓解了黄金周等假期的旅游住宿问题。在交通出行方面,福建省公路通车里程截止至2012年底,有94661公里,比2000年增长71.62%。同时铁路营业长度至2012年底达2255公里。比2000年增加801公里,这在“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的福建省实属不易。并且在航空运输上,福州长乐机场以及厦门高崎机场拥有国内各大主要城市的航线,还拥有港澳台地区、新马泰、日韩、荷兰等国际航线。先进的交通,大大的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各种娱乐和体育疗养设施也逐渐建立起来,在省内各大风景区周围都有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旅客的旅游需求。 (3)区域旅游合作取得成效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 (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容 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旅游产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克服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非典”、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旅游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我省入境旅游、国旅游、出境旅游全面进步。“十五”末,全省年接待国外旅游者6081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93万人次,接待国旅游者5988万人次),年均增长14.2%;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53亿元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国旅游收入316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8.7%,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2、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要素配置日趋合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兵马俑博物馆馆前环境改造工程、黄帝陵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进一步提升了世界级旅游产品著名形象。华山、太白山、翠华山、玉华宫、金丝峡、壶口瀑布、红碱淖、瀛湖、南宫山等的开发建设,有效改变我省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大唐芙蓉园、岭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类旅游产品形成新亮点,温泉、滑雪等休闲项目得到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休闲产品体系。 产业要素配置日趋完善。2005年底,全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各类等级旅游景区74处,其中,4A级景区17处,3A级景区28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点7处。2005年底,我省共有旅行社35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5家,国旅行社319家,导游人员近万名,旅馆业床位总数达到40余万。旅游星级饭店达到262座,其中5星级饭店4座,4星级饭店18座,其它星级饭店240座。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31万,间接旅游从业人员155万。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五”期间,我省公路、铁路、航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极大改善了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坚持实施旅游环境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了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品位。 3、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举办了华山论剑、公祭黄帝陵、旅游歌曲大奖赛、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和国供奉、在海外开展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传媒手段的作用,活动影响面广,宣传效果明显,客源显著增加。 4、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旅游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修订和实施《省旅游管理条例》。依法治旅的意识不断增强。旅游服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坚持开展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旅游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逐步形成。大力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管理质量。 5、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旅游行业积极开展以“创佳评差”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涌现出一批服务标兵、服务明星。 (二)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省旅游行业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大力进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推动全省旅游业健康发展。 1、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的关联性,以及旅游市场尚处在培育发展期,在旅游产业各要素的资源配置、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开展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业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2、坚持改革开放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旅游业是一个外向型行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SPSS实现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试验目标与要求 本试验项目的目的是学习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具体包括: (1)皮尔逊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分析 (2)学会在SPSS上实现一元及多元回归模型的计算与检验。 (3)学会回归模型的散点图与样本方程图形。 (4)学会对所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说明。 (5)要求试验前,了解回归分析的如下内容。 参数α、β的估计 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回归系数β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回归 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 二、试验原理 1.相关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相关分析使用某个指标来表明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用来测度简单线性相关关系的系数是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 2.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要明确因果关系必须借助于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数量变化的一般关系进行测定,确立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以便从一个已知量推断另一个未知量。回归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参数,建立回归模型,对参数与模型进行检验与判断,并进行预测等。 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如下: y i 01x i12x i2k x i k i 在模型中,回归系数是未知的,可以在已有样本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回归系数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的样本回归函数: ???? y i 0 1x i12x i2k x i k e i 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出来之后,还必须对其进行检验。如果通过检验发现模型有缺陷,则必须回到模型的设定阶段或参数估计阶段,重新选择被解释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作者:王晶[摘要]文章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入手,分析了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借助EViews软件。对GDP与旅游业总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GDP 与旅游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福建省;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王晶,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福建泉州362021 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有着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作用。自1998年旅游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之后,我国旅游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在这一形势下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与作用,不仅有利于科学地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赚取外汇、加速回笼货币、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旅游业发展又会为接待国或地区注入财富,推动产品价值的实现,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特色明显。依山傍海、山明水秀的自然资源,加上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文物古迹遍布八闽。自然旅游资源表现为绿山蓝海一体、生态环境质优;文化旅游资源表现为宗教中西兼容、民俗奇特多样;社会旅游资源则是侨乡港口特区、闽台同祖同根。因此,福建旅游资源的优势是具有特色鲜明的“海峡旅游”品牌。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可替代的丰富旅游资源使福建旅游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旅游消费稳步增长,产业功能更加凸显,实现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的良好开局。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778.6万人次,增长19.3%,

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福建泰宁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背景: (一)中国致力于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发生了重要转变和提升,旅游业将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战略上看,旅游业成为国家工程;从经济上看,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从性质性上看,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壮大的行业之一,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福建泰宁拥有极其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 福建泰宁坐落于福建西北群山之中,与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毗邻,是中国丹霞的重要分布区,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青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同时保存了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完好的地质记录。 2005年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2005年10月,泰宁古城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成功入选十佳“中国魅力名镇”;2006年被纳入全国32个“黄金周”假日旅游重点景区预报点。此外,泰宁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品牌。2010年8月1日,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无疑将成为福建泰宁大力发展旅游的又一张国际名片。 (三)各级政府致力于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泰宁县的支柱产业 福建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省份(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着力于打造海峡旅游经济区,建成旅游强省。 按照2005年福建省旅游工作的重点,福建省财政2005年投入3000万打造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要点

7.7.4.2 终沉池 Sedimentation Tank 平面尺寸为Φ50m的圆池,地上2.24m,地下2.76~7.26m,拟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壁板砼标号为C40,用Φ400mm的沉管灌注桩抗浮,由于场地开阔且基底下为③-1层粉质粘土,基坑可按一定的坡度进行放坡开挖,但基底已接近④层土,该层为细砂,含水量丰富,渗水性强,且具承压性,施工时务必采取可靠的降水措施,谨防产生涌砂现象。 The plane diameter is about 50m, the upground part is 2.24m and the underground part is 2.76m~7.26m. We plan to select concrete tank structure prestressed with unbonded tendons. The concrete class is C40. We plan to select Φ400 pile foundation to prevent from flotage. The field is plane and the subgrade is layer ③-1 (powder-clay, so the earthwork can be dug according to a certain slope. However, the bottom of tanks is closed to soil layer ④(silver sand, the layer ④ has abundant groundwater, the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k of soil is big and the groundwater received pressure, so reliable measures must be adopt while digging. 7.7.4.3 消化池 Digestion Tank 消化池有2组、平面直径约20m,地上部分28m,地下部分5m。计划采用无粘法预应力水池结构。拟采用Φ800桩基础。桩基础施工和土方开挖时必须注意地下水且采取可靠措施。 The digestion tanks have 2 groups. The plane diameter is about 20m, the upground part is 28m and the undergroud part is 5m. We plan to select Φ800 pile foundation. Much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groundwater and reliable measures must be selected during constructing pile foundation and digging. 7.7.4.4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Coarse Screen And Raw Sewage Pumping St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