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辅导员专业素质新常态

辅导员专业素质新常态

辅导员专业素质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重要思想,对于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意义重大。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践行这一的理念,以“三严”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用“三实”保障辅导员工作出成效,“严” 上要求,“实”处着力,适应、引领辅导员工作新常态,开启辅导员工作新境界。

新常态建设的必要性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的组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的素质和水平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人。当前,高校辅导员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迫切而必要。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三严三实”理念是习近平关于各级干部作风建设的又一新论断,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法宝,国内各条战线都应用此法宝,改进工作作风,推动事业进步。就高校辅导员工作来说,“三严三实”是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新指南。通过“三严” 教育,可以提高辅导员素质;通过“三实”教育,可以帮助辅导员取得工作新实效。两者结合,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将得到极大提升。

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

当严重。

专业素质不高韩愈曾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简单的六个字却给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只有那些专业化的辅导员,才有可能给学生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指导。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或缺乏相关专业背景,或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或因其他种种原因而无法达到这一高度,很难胜任辅导员工作。

思想不稳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有人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来形容辅导员队伍也不过分。不少人从事辅导员工作是属于服从组织决定,真正心甘情愿的不多,导致他们的工作热情不高。也有一些人把辅导员工作当跳板,不愿也不想安心工作,时机成熟,便纷纷转行。

结构不合理当前,辅导员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无法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偏低,文理搭配不合

理。一些辅导

员理工科出身,缺乏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却又不愿,甚至不屑于去补课。

“三严”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

“三严”,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和严以律己。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用“三严”来教育、引导辅导员,帮助他们提升政治素质、道德素、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胜任辅导员工作。

严以修身,就是要求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师德规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礼记?大学》指出:“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中可以看出,修身是成就事业至为关键的一步。作为高校辅导员,坚持修身立德、师德修炼、以身作则、行为示范,是引导大学生“成才”“成人”教育的基本素养,是传承和创新社会道德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职业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辅导员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扮演,辅导员除是思想教育者、政治教育者、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学生事务管理者,还应是道德教育者,此乃辅导员角色定位中的应有之义。在如今的网络信息化社会,单靠传统行政手段来做学生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了,必须提升辅导员的道德修养,通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召大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只有在实践中践履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操守,恪守师德师风,才能真正

走进学生内心,得到学生的拥护,也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严以用权,就是要求辅导员能够按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履行职责。“严”字当头,按规办事,照章办事,依法办事。尊重和信仰法律和规定的权威,遵循合法的程序履职尽责,而非越位、越权和滥权。例如:辅导员在发展学生党员和学生党员转正、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各

类奖学金评选、各类助学金考核认定、各类评优、毕业生就业推荐、保研、学生综合评价以及处分学生等事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面,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坚守原则,守住底线,清晰表明学校和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真正做到心正、身正、行正,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

的权力,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依法用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师生的“高看一眼”,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以淡泊之

心看待名利,工作中讲民主、讲纪律、讲程序,把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过程当作服务师生的过程,以一身正气立信于师生,取信于师生。若违规越权,暗箱操作,使学校的规章制度沦落为一张废纸,其结果受损的不仅仅是学校,还包括辅导员自身。

严以律己,就是要求辅导员勤于自省、善于自省,防微杜渐、慎行慎言。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直面自身缺点和不足,重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礼记?中庸》认为,德性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教师个人的榜样,乃是使青年开花结果的阳光。”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何等重要。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走进学生寝室、教室和实验室,多与学生打成一片,多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从辅导员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中汲取正能量。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榜样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通过表率、以身作则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威望,会形成上行下效、上下同心的效果,班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将会大大增强,辅导员工作将会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三严”不是彼此孤立,而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严以律己”是“严以修身”的手段,“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是“严以用权”的保障。辅导员要领会“三严”的深刻内涵,夯实自身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基,苦练内功,内外兼修,不断激发自身潜力、提升自身素质,查缺补漏,完善辅导员素质结构,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养,

以便更好地胜任辅导员工作。“三实”

保障辅导员工作出成效

“三实”,即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和做人要实。“三实” 理念是习近平对各级干部在作风建设上的统一要求。高校辅导员工作也不例外,尤其需要做到“三实”,这是由辅导员职业特性决定的,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职业发展和辅导员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辅导员工作离不开实干,只有实干才能干实,才能干出成绩、打开局面,舍此别无胜门。

谋事要实,就是要求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做到

“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具体到辅导员工作,要求我们做到:立足本职岗位,做到事必躬行,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只有实干,才能出真知、出智慧、出成果。高校辅导员要时刻以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去努力做好每件事一一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也无论是难事还是烦心事。只有每一项工作的各个环节、细节都扎实牢靠,滴水不漏,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效。谋事要实,还要求辅导员树立坚定的事业意识,把辅导员工作上升到事业的高度去认识,把辅导员这个职业当做终身从事的事业去做,不断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认同,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让辅导员工作成为一项充满尊严和希望的光荣事业,在这崇高而神圣事业指引下,不断开创辅导员工作和辅导员人生的新境界。

创业要实,就是要求辅导员真抓实干,自觉将辅导员工作和学校发展大业有机结合起来,自觉主动服从、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要求辅导员不能淹没于繁琐的日常工作,除了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还要了解学校的顶层设计,了解和参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大计,了解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辅导员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履行好自身的角色。创业要实,首先要求辅导员要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充满信心,只有信念坚定,才能不至于随波逐流。其次,要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自己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另外,就是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学习和研究。新的时代环境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辅导员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 同时,还要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只有锲而不舍地致力于辅导员工作研究,才有可能产生辅导员工作的专家和学者。

做人要实,就是要求辅导员对学校、对组织、对事业、对同事要忠诚老实;而不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是“跳槽”挂在嘴边,时时想着另谋高就。辅导员的工作特性也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同事以诚相待,友好协作,精诚团结,而非彼此推诿、相互拆台、内耗不已。摒弃“零和”思维,实现“共赢”,才是长久之道。做人要实,最根本之处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细,非“老实人”不可为之,非务实者难以胜任这一工作。因为辅导员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学生的心里如明镜。很多时候,一个勤勉诚信的辅导员,会影响带动每天看着他的学生变得勤勉诚信,这就是耳濡目染的效果和环境熏陶的力量。

“三实”是相互关联的。要成事,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条件。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人做好了,谋事、创业也便有了保障。“三实”理念是辅导员工作重要指针和法宝。作为辅导员要自觉在心中埋下“三实”的种子,

让这颗极具生命力的种子在服务和辅导学生中落地生根,并在辅导员工作具体实践中开花结果。

结束语

“三严三实”理念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做好辅导员工作,做一名好辅导员,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牢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贴心服务好师生。“三严三实”是习近平管理哲学思想的精华,高校辅导员只有真正消化好、吸收好,才能适应辅导员工作新常态,开启辅导员工作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4-29.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0.

【课题来源:本文系“ 2014 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 2014FDYMSGZS011 )”及2014 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JG14007)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