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中国因素

——胡伟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演

作者:胡伟史天健编辑:魏晔玲来源:人民网日期:2008-12-16

30年来中国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逻辑是:政治领导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思想解放运动助推了改革;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释放了市场的力量;经济转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又拉动了政治的制度化、文化的世俗化和社会的多元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走向,引出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讲演者小传

胡伟

1964年生,政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政治学会、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政治学会、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编委等。曾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访问或任教。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上百篇。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魂萦梦牵的渴望。鸦片战争后,面对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中国古老的大门被打开,无奈地选择了现代化道路。从此,实现现代化,再造中华辉煌,成为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一个半世纪,而改革开放后的30年,取得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都远未取得的成就,谱写了中国现代化最伟大的篇章。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有广泛共识。问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这样一个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文明古国为什么能够迅速成为世界现代

化的弄潮儿?是什么动力和因素促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成功?人类的现代化道路中是否存在一个独特的中国道路和模式?

一、呼唤现代化的中国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新自由主义在世界上独步一时,成为左右世界各国发展的主导模式。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许多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纷纷转而以美国和西方为范本构建自己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战略,以为只有“守夜人”政府下的自由市场才是富民强国的救世良方。而就在这种顶礼膜拜的氛围之下,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转型相对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是没有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拒绝了“休克疗法”,而是进行渐进主义改革,坚持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与政治稳定优先策略的有机结合,形成政治上的分权化改革与经济上的市场化改革的良性循环。所有这些选择,不但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保证了市场转轨的平稳、快速。

对一种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最好评价,不是学理的论证,而是发展的事实。以GDP总量为例,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按照当时汇率计算为1350亿美元,2007年则达到34110亿美元,增长了25.26倍。与“金砖四国”相比,1990年中国的GDP只有3546亿美元,是俄罗斯经济总量的61.23%,巴西的76.12%,仅仅比印度多377亿美元。2006年中国的GDP为26847亿美元,分别是俄罗斯、巴西、印度的3.66倍、4.32倍和3.35倍。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价,就是“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经历过这么快的增长”。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成功,也使“中国模式”呼之欲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形成的“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2007年1月对媒体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在俄罗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模式。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说:“虽然西方国家抱怨中国,却无法掩盖中国人比批评者更具竞争力、更有效率、更能适应非洲商业环境的事实……不仅是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西方也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会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发展模式上的选择?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具有世界级难度的课题。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在2004年发表了乔舒亚·雷默的《北京共识》一文,文章提出:“在有一个强大重心的世界上,中国正在指引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在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接轨,同时使他们真正实现国家独立。”这一概念被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雷默认为,中国的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他进一步指出:“北京共识”是更适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尽管世界上不少学者对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其中一些也涉及到非经济学层面的因素,如渐进主义改革、政治价值观和外交策略等,但总的来看,他们都没有充分从政治领导的层面考虑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政治因素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

二、现代化的动力与模式:理论假说

对于一种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探讨,首先要找出其基本发展动力的特殊性因素。对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奇迹”是怎么发生的这一问题,国内外不少人都在探究其中的奥秘,但答案却众说纷纭。

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这种选择改变了中国的经济体制,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问题是,选择市场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少见,为什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及经济发展能在短短30年里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呢?这是“市场经济决定论”所无法解释的。更有甚者,诸如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帕金斯等国际上一些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奇迹的发生,从原因上看并非奇迹,因为中国所做的都是经济学“标准教科书”所说的内容。问题是,既然“标准教科书”早已揭示出了成功的“秘诀”,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然未能获得发展的成功,而中国做到了?这是“标准教科书”所无法回答的。

另外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答案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其改革开放

后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成功经验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这的确是一个因素,但后发优势并非中国所特有,更非中国改革开放后所特有。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理论上说都具有这种可能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现代化道路,在当时相对有利的条件下,利用“后发优势”穷追猛赶了几十年,但除了东亚“四小龙”等取得一定成就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都步履蹒跚,甚至陷入困境。据联合国统计,1971年世界上有25个国家被列为不发达国家,2002年已增到49个;196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1:1,而1997年则扩大至74:1,南北差距还在拉大。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腾飞在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反而是一个特殊现象。无论从“市场经济”还是从“后发优势”去解释,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中国现代化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必然有更深刻的动因。

通观国际学术界有关现代化动力的理论和模式,主要有四种假说:一是“经济发展决定论”,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最根本动力,决定着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方向,而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科技和资本,则是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二是“文化发展决定论”,相信人的精神、观念、思想和文化对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前提,现代的自由、民主、科学、创新等理念及其制度安排是现代化的关键推动力。三是“政治领导决定论”。认为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政治领导从墨守陈规的传统型向勇于变革的现代型的代际更迭。政治领导人的远见卓识、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和战略管理对于现代化的进程具有主导作用。四是“综合因素决定论”,认为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上述每一种假说对于解释中国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的适用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一切都为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样,改革开放就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通过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人们从以往的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同样,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勇气和胆略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超凡的领导能力和世界眼光指引着中国现代化的航船,勇往直前。同样,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正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稳步推进。

上述有关现代化动力诸因素的每一方面,在中国都能找到恰如其分的答案。那么,究竟是哪一种力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表面上看,好像的确不知道是哪种力量起了关键性作用,而这实际上恰恰真正揭示了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原因,因为导致现代化发展的每一种动力在中国都可以找到,这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所在。但是,如果要找出第一推动力的话,首先应该归功于政治领导的作用。如果没有粉碎“四人帮”以及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复出,改革开放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是目前这样一种模式。正如著名比较现代化理论家布莱克在其名著《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所指出的:“一切进行变革的社会,都在某种程度上经历着政治权力从旧人之手向新人之手的转移。新的政治领导的起源和本质已经成为变革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而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则是一个社会将固守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转变为热心于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过程。尽管布莱克对政治领导主要从个人的角度加以分析并对其决定性作用可能有所夸大,但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言,政治领导——这里不仅指领袖个人,而且包括共产党组织——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正像乔舒亚·雷默在《北京共识》中所说:“中国共产党是20年来中国发生的大多数变革的始作俑者。”

中国现代化的动因只能从影响中国发展的各种变量的特殊性中去寻找,特别是从中国政治领导的特殊性中去寻找。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相比,其成功的经验正在于政治领导的优势。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不是放弃这些优势。

三、中国因素: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

因此,尽管促使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很多,但概括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应当属于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关键性因素是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并由于这一因素,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相应的改革和变迁,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出当前中国现代化波澜壮阔的画卷。

在这种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中,作为关键性因素的政治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执政能力以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权威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是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所留下的一笔重要制度

遗产。发展政治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强大的政党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中国正具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社会基础牢固、规模庞大却精英化程度很高、组织纪律严整并思想政治统一、政治整合和社会动员能力超强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许多社会所不具备的,一些发展状况较好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如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没有如此强大的政党,即使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其鼎盛时也不具备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政治优势,况且那些政党早就失去了执政地位。

这样一个强大的政党组织伴随着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权威体系,对于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社会的大国治理来说,意义比一般的国家来得更为重要。正像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梅斯纳所分析的:“中国人民在现代的大部分时期和大部分地区受掠夺成性的军阀军队、外国侵略者和占领者以及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官僚和军阀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可行的全国性政治秩序和一个有效的政府机构,显然是最紧迫的首要任务。第一次在一个新世纪中提供政治秩序、安全和诚实政府,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成就,同时也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成就。”

一方面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党的执政精英又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就造就了今天中国现代化的成果。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巨大的勇气直面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品格,中国共产党才能强大无比,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来说,这一点弥足珍贵。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经济现代化,而且也离不开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它是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世俗化、专业化、制度化、民主化、福利化、科层化和结构分化等一系列变化的综合结果,这些因素和过程是互为条件、彼此影响、缺一不可的。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现代化的这些不同层面发生的时序不同,因果关系也不同。中国取得现代化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和经验就在于,党的执政精英在敏锐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准确判定中国自身国际定位的前提下,采取了渐进主义改革策略和经济发展优先的改革策略,通过这两种改革策略,使政治上的分权化与经济上的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而且,党的执政精英把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与政治稳定优先策略有机结合,在改革中善于把握“平衡”艺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分权与集权、自由与秩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避免造成上述任何两者之间畸轻畸重的局面。所有这一切,共同形成了中国后发

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30年来中国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逻辑是:政治领导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思想解放运动助推了改革;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释放了市场的力量;经济转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又拉动了政治的制度化、文化的世俗化和社会的多元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走向,引出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最初,是政府有意识让市场发挥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一旦有了生存的空间,就会自我扩长,形成相对独立于政治力量的市场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变迁就是在国家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双重压力下展开的。因此,中国改革开放后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就是经济市场化、政治制度化、文化世俗化、社会多元化以及对外国际化,并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主题。

虽然对中国道路和模式的问题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的探讨,目前尚不能简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这样一种还在探讨和形成之中的“中国因素”,依然可以给人们带来诸多经验、启示和希望。正如邓小平在1985年就满怀信心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实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模式的、应对全球化挑战并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同时对于西方早发现代化模式以及主流经济学是一种必要的理论补充。

当然,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因素,还面临着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还需要跨越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精神价值再造等一道道沟坎,但是,只要中国继续在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的道路上走下去,进一步发挥好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奉献给世界一个现代化新模式的华彩篇章。

点评

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

史天健(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政治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改革的成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那就是中国何以在短时间内既在经济上快速发展,又同时保持政治上的稳定和进步。胡伟教授对于中国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的概括,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

胡伟教授对于目前流行的几种解释提出自己的批评,进而具体探讨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因果关系。他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其关系作了透彻分析。例如,他不满足于西方学术界有相当影响的文化决定论。这一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没有促进经济发展,而改革开放后同样的文化却造就了经济奇迹。因此,胡伟教授指出了政治领导的作用,强调中国的改革能够成功,起主导作用的是既强大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

胡伟教授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和规范性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观点对于我们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作出了值得关注的理论贡献。

决策咨询要走向市场化——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

[ 中国智库https://www.doczj.com/doc/2f12703590.html, 2008年6月16日]

发布:三略观察

决策咨询的多元化,不是一下子先去建立体制外的完全是民间的智库机构,但是可以先在体制内推行市场机制,让它有竞争,有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逐步迫使它去进行独立的咨询。

专家咨询委员会

不是真正的智库

《决策》: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建立多元化智库,许多地方党委、政府都成立了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各类专家,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类似这种专家咨询委员会能否称为智库?

胡伟:现在所谓政策咨询的专家委员会都是一个虚体,其实基本上是个人在发挥作用,而所谓智库是机构化的,比如兰德公司、美国传统基金会等。事实上,目前专家对于决策制定的卷入程度仍旧很低。更多的情况是,要出台一项政策,内部制定了一个方案,再召集学者座谈,听取一下意见,这并非实质性的政策咨询,因为缺乏可竞争的备选方案。同时,在缺乏独立的、专门的政策研究和咨询系统的情况下,专家的建议也常常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有的甚至信口开河,或为了标新立异,对政策后果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我们国家现在智库还不是很发达,在决策咨询方面,还停留在个人化的咨询。个别的咨询机构也有,但还没有形成好的体制、机制。2006年开了智库论坛,当时宣布了十大智库,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等,这些都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智库,还是以学术研究为主体的。

《决策》:相比传统的党委政策研究室、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传统官方智库而言,专家咨询委员会能不能看作是建立体制外智库的探索?

胡伟:既然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库,就谈不上体制内与体制外。如果是市政府、市委组织的决策咨询委员会,那肯定还是体制内的。如果硬要划分,政府组织的就一定是体制内的,现在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最突出的比如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稍微再外围一点的,比如决策咨询委员会。现在还有一些体制外的,比如说民间的一些研究机构,但是作用很小。

体制内与体制外差别的关键在于它的独立性。体制外的独立性很强,它想说什么,就可以说,而体制内的,它会考虑到很多因素,考虑到乌纱帽的问题,考虑到领导的因素等,势必在建言献策时要掂量,这话能讲不能讲。

《决策》:目前来看,专家咨询委员对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效果如何?

胡伟:我觉得大部分效果是一般的。专家咨询委员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第一,专家敢讲不敢讲。很多学者不是很敢说话,但更重要的是要看领导的开明态度。体制内的决策咨询,就取决于领导的开明程度,他的个性,以及领导人是否愿意听不同意见。

第二,我觉得跟专家学者的水平也有关系。专家学者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决策咨询的质量。所以,如何提高专家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专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信息并不比政府官员强,有些政府官员会觉得你还没有我懂得多,为什么要去听你的呢?

独立性和科学性对决策咨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状况是独立性和科学性都不够。独立性是说现在体制之外的独立的决策咨询机构很少,科学性是指学者专家研究水准不行,就算领导想听真话,但是研究不深入,拿不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方案来。所以现在我觉得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一方面是政府官员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专家自身的原因。我们现在决策咨询很弱,跟国际相比这两方面都弱,这两方面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不能只看体制的问题。

用市场机制来

改革决策咨询

《决策》:很多人都希望决策咨询走体制外道路,大力发展民间智库,期待出现“中国的兰德”。目前来看,这种设想能实现吗?

胡伟:我觉得决策咨询完全走体制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观察中国的大学就可以发现,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而中国市场化走了这么长时间,有一座私立大学是叫得响的吗?没有。决策咨询也是这样,尽管国外的有些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短期内我们要在中国搞一个像兰德公司这样叫得响的咨询公司,不太可能。不要说现在,20年都不可能。我们的体制、土壤、文化,不能支撑这样的局面产生。所以,虽然比较强调体制外的一些东西,但是客观上应该看到,体制外的决策咨询机构、智库短期内在中国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

所以让体制内的思想库更具独立性更为重要,而不是单纯去搞民间机构。现在很多人去做民间智库,民间智库在中国还不具备生存土壤。专家学者谁愿意到民间机构里去?比如你给我百万年薪我也不愿意去。所以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增强体制内的研究机构的独立性。当然这也是一个二难困境,既然是体制内的,就没有独立性。这个二难困境,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决策》:既然走体制外道路暂时行不通,那么我们如何在体制内寻求突破,建立多元化智库,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胡伟:这跟我们的经济改革一样。中国经济改革没有采取民营化、私营化的道路,我们先采取的是建立市场机制。我们的决策咨询也应该这样,不是一下子先去建立体制外的完全是民间的智库机构,但是可以先在体制内推行市场机制,让它有竞争,有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逐步迫使它去进行独立的咨询。

比如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之后进行咨询评估。既然购买了,就可以对决策咨询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果事实证明提供的咨询报告都是错的,那么就可以说你根本就不够咨询专家的水平。只有通过长期的市场运作,慢慢地就会使专家敢讲真话,深入地做研究,然后优胜劣汰。通过购买服务建立竞争机制,体制内的也可以竞争,比如同样的事情委托2家、3家,通过购买服务,给一定的课题费,让他们竞争,最后评估谁的成果经得起检验,迫使它提高决策咨询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政府和专家有一个互动的过程,什么时候两者能形成良性互动,决策就形成了比较科学化、民主化的体制。官员愿意听意见,专家有水平、有知识,敢说敢讲,这样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我们还远没有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政府跟专家一样,都有一个改变与被改变的过程。建立市场机制很重要,我们现在就是机制、体制都很弱,也没有竞争机制,也没有购买机制,而是零星的,随意的咨询。所以我认为,我们决策咨询要逐步走向市场化。

建立责任政府

是问题的核心

《决策》:目前,中央和地方也有一些决策咨询市场化的探索,但其效果还是取决于领导者的自觉性和开明程度。在体制内建立市场化的决策咨询机制,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核心问题?

胡伟:包括专家委员会在内的决策咨询,作用是起到了一些,但是我觉得总体上是形式多于内容。如何让它们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中国的体制下,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不能怪哪个政府部门,或者哪个领导人,因为我们整个体制就是这样。专家有什么动力去咨询,换过来讲,政府又有什么动力去征求咨询。对很多政府官员来讲,他费这么大的劲去做决策咨询,他图什么。西方国家有责任机制,决策错了是要承担责任。如果在责任政府建构不到位的情况下,决策弄错了,也不负责任。所以过去有很多“三拍工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在这样的体制下,领导者有什么动力一定要把决策论证严密、清楚,因为弄错了也没关系,弄错了他不买单,是政府买单,国家买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都是靠领导的自觉性。如果领导人比较开明,有这个意识,就咨询;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就拍脑袋决策。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所以经常看到政府遇到某个问题,就把相关专家召集起来开个会,形成一些观点,政府觉得好就采纳,不愿意采纳就不予关注,这里面没有很固定的咨询和被咨询的关系。

兰德公司现在经常到中国来,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很少听说哪个政府部门向兰德公司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兰德公司的咨询服务是很贵的,最起码几十万、上百万人民币的投入。最近我们准备搞一个有关社会保障的课题,因为我们现在重视民生,重视和谐社会。兰德公司方面说,要跟他们合作,立这个课题,至少要30万美金。如果政府想让兰德公司搞一个有关社会保障的课题,一样也要30万美金,我们的政府愿意拿200多万人民币去做这个课题吗?肯定很多地方政府都会犹豫的,这就是我们的问题。

本文来源:《决策》杂志记者吴明华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最新版)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最新版)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人们在谈“故”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人、车、路、”等交通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初步对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与交通事

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正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事故预防及对策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虽然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很高,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已趋于平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尤其是近几年交通事故处于稳定趋势,而我国的道路交通事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现代化与市场化紧密相关,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生产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害在创新,关键靠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具体实践路径。 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 摘要: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由社稷体制、民本政治和国民经济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的符合中国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民主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伯·雷默( Joshua Cooper Ramo) 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世界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试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中国模式作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的集中概括,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认识自己的重要理论范畴[3]。 一、中国模式内涵 中国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自“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京共识”的提出。前者表明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后者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具有中国特色及制度贡献。这就使得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的中国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用什么概念来表达这个提法,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持否定或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或慎用中国模式这个提法,如李君如表示,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讲“模式”有定型的嫌疑,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4]。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再到现代化容的不断丰富,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一段探索发展的历程,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实现生态文明的跨越。 一、中国现代化及其道路的探索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军事,科技,航天,经济,政治制度等领域的现代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具有空间特性也具有时间特性。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由于资源条件和周边环境的不同,现代化的选择模式就会不同;同时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会有所不同。 因此,讨论现代化的问题既离不开某国的空间位置更离不开其历史和传统,不同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不同的精神文化沉淀和物质的积累,这就决定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的不同,从而现代化的路径也将是不同的。按照基本达成共识的

理解,现代化的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生活的丰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二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变革;三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主要表现是社会制度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现代化建设应是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三者缺一不可。 回首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清楚,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殖民大炮的轰鸣下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曲折而反复。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恰好相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的不同发展过程。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船政学堂、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逐渐认识到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最后要求人格的觉醒。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以新的历史面貌和姿态重新站立在世界的。经过反复的曲折探索,我们摒弃了大跃进的激进,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和寄托。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的现代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收藏】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1995-2011) 时间:2012-03-29 12:02:04来源:中国救援网 【收藏】字号:T|T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量统计表(1995-2011)。中国救援网吴飞制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表(1995-2011)。中国救援网吴 飞制图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08年,中国大陆的这一冠军头衔才终于让给了印度。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8月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1亿辆汽车保有量中,包括近2000万辆三轮和四轮低速货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用车。扣除农用车后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大约为7800万辆,超过日本的7000万辆,仍然居世界第二。 然而数据显示,2011年,在严格禁止酒驾后,汽车保有量大约为7800万辆的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高达62387人死亡。而汽车保有量在7000多万辆的日本,虽然2011年共发生690907起交通事故是中国的3倍,且受伤人数为852094人,但是造成的死亡人数只有区区4611人。汽车保有量2.85亿辆,大大超过我们的美国,车祸死亡人数也只有4.2万人。因此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与这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交通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道德素质、事故发生后的自救互救能力、社会的救援体系建设等,这些都能够预防和挽救交通事故带来的死亡威

现代化的模式和中国路径的选择

目录 总序 序 导言 一、现代化:全球性运动与中国的探索(一)作为一种全球性运动的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理论视野 (三)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二、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潮 (一)冲破藩篱: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改革开放潮头的涌动 (三)回潮还是前行:回头路是走不通的 三、中国现代化的新蓝图 (一)伟大的征程:现代化建设构想的提出(二)新的坐标: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三)“四位一体”:中国现代化的大格局 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经济成就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 (二)市场化取向经济改革的历史轨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探索 (四)走通“科学发展”之路 五、政治发展的制度化神髓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取向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逻辑 (四)民主政治:执政党的关键抉择

六、文化自觉:现代化的时代呼唤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蕴 (二)文化现代化:世俗化及其边界 (三)多元力量交互作用下的文化发展 (四)铸造软实力:中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七、社会空间的成长 (一)市场化改革与多元化社会的发育 (二)社会空间的多维面向 (三)“和谐社会”: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四)社会空间转型的现代化逻辑 八、国际战略的大智慧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韬光养晦:对外政策的大战略 (三)和平发展的中华复兴之路 九、渐进主义的改革之路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谜 (二)渐进主义的政策理念 (三)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道路与选择 十、新地平线: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一)通往现代化之路:世界的经验与模式(二)无形的力量:现代化的模式塑造 (三)呼唤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后记 ·收起全部<<

“中国模式”

中特:结合中外评论探讨“中国模式” 一什么是“中国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话题为国际主流学术界所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中国模式呢?有以下几种观点可借鉴。第一种观点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战略、政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也包括出现的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包括五点:一是独立自主,二是改革创新,三是实践本位,四是以人为本,五是和而不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问题。 当前热议的“中国模式”概念,主要是是一些国外学者、政要以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立足点,以非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我们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和概括。认识、探究的客观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面旗帜”。 美国智库之一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对“中国模式”作出了如下表达: “中国模式”的最重要原则是经济改革优先。这一模式不但解放了官方意识形态,而且也保留了被称为“经济稳定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此外,地方政府享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自治权。换言之,“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的结合体。 西方有媒体指出: “当代中国一直是个令西方感到困惑的问题”。“西方人还是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真正繁荣起来,除非它采纳西方式的民主”。“中国模式”可以归结为“专制加经济发展”。新加坡有媒体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形态: 一种允许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力量的政体; 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新加坡一位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就是其政治稳定与经济改革的特殊结合; 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与经济上的自由化。”总之,政治上的保守、专制与经济自由,是西方学者政要赋予“中国模式”的总体内涵。 对比所谓的“中国模式”,“西方模式”的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一贯主张首先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实现并保障经济的发展。但中国没有采取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开辟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新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违背了他们的教条,因而感到迷惑甚至疑心重重。应该指出,一些西方人士还保留着陈旧的偏见,用单一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谎称这是一种“专制”。 结合西方对“中国模式”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价值观上的差异,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 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 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 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 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 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新版)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人们在谈“故”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人、车、路、”等交通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初步对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

讨。 一、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正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事故预防及对策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虽然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很高,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已趋于平缓,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尤其是近几年交通事故处于稳定趋势,而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却依然严重,而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近年来在我国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11级地方政府治理模块王世超201127920120 各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始就与近现代国际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始终受到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及国际格局的强烈影响。现代化进程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其启动过程也包含着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血腥一面,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乃至民族与种族之间相互排斥的“零和”性质。在近代,率先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利用其优势地位, 对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民族实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些地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阻碍了其正常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否遇到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速度、成败上不会完全一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等属于民族与国家间竞争的概念密切相关。中日现代化道路就是建立在国家危难、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才走上正轨的,但一衣带水的毗邻两国,其现代化的过程却完全不同。 回溯起因:挑战相似命运不同 中日两国在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之中。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的历史超过2000 年。直至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 19 世纪中叶,基本上完成对其他地区殖民化的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文明为后盾,以廉价商品、坚船利炮和基督教义为武器至远东地区,先是要求这一地区各文明古国接受西方式贸易方式和国际秩序,继而开始强加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把这些国家和民族逼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曾同样面临被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在突如其来的相似挑战面前,起初中日两国作出了一连串十分相似的反应:先是都坚持“闭关锁国”,其后分别采取“中体西用”或“和魂洋才”模式,试图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排斥其制度和思想,再后开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19世纪中叶的一步之差,使中日两国站到了截然不同的近代起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建设西方式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中国则错过了改革图强的时机,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近代的起点上,中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第一,主体反应的不同。 这一点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中日现代化起点的差异,首先来源于两国的政治统治核心对“西方的冲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中国的末代皇朝清廷腐败衰落,全无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日本的明治政府生气勃勃,锐意改革开放。 第二,自然经济的相异。 在西方势力东渐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实现着自给自足,在近代前夕还有大量茶叶、生丝出口海外,用以抵消西方国家的鸦片与棉织品的进口。与此不同,当时日本则在西方货品大量输入的情况下,没有同量物品足以抵消其巨额入超。经济上的危机感也促使此时的日本极力学习西方,寻求尽可能利用西方科技来增加生产。 第三,国际环境的区别。 19 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表面上类似,实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当时,从印度洋东渡而来的西方列强更为垂涎的瓜分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东方航线”终点的日本。西方列强对日本没有实施大规模战争,没有进行走私的鸦片贸易,也没有提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持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工业化史的奇迹。但是,在看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巨大的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表明我国经济社会主要问题已经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转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是创新驱动的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和高质量经济发展。 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经济体系支撑,需要改造现有的经济体系,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具有现代性的经济系统,具体可体现在经济体系的增长动力、要素结构、运行机制、系统环境、发展目标五个方面,即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依靠创新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高端要素集聚和现代产业主导的特征,而且其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个生产要素以及各个产业、区域、城乡子系统呈现结构协调性;具有高效配置资源的、成熟的市场化体制机制,体系内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具有活力,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科学有度;具有动态开放特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简 易版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 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交通事 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 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人 们在谈“故”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诱发道路 交通事故的原因。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交通 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交通事故的发 生具有一定规律性,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又具有 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人、车、路、”等 交通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 事故的初步对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

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正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分析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分析 摘要:习总书记指出在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未来30年,中国将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采用综合现代化的"运河战略",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向生活质量进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字:军事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它吹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号角,开启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蓝图。那么,什么是现代化?我们离现代化又有多远呢?现代化强国之路如何走?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有待我们青少年去不断探索解决。 建设我国现代化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要建设军队现代化,只有国家军队强大了国家才能稳定,免于别国的骚扰和战乱的威胁,在国际上有自保的能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军队和加强经济力量作为当时中国人民的两件大事,及时提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任务1。因为毛主席那代人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知道我们国家与别国军事实力的差距,建设我国现在化军事强国迫在眉睫。 其次就是建设经济现代化,在建设经济现代化方面比较重要就是发展科技,科技兴国,在科技方面我国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国家起步比我们早很多年,很多核心科技都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比如很多芯片我们就只能靠进口,像之前的贸易战我们受制于美国,他们一旦垄断对我国的芯片出口我们就很难生产一些产品。核心科技在别人手上我们一旦与别国开战很多就机密情报就会别人窃听更有可能现代化军队直接再开战之前崩盘,“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 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所以创新的发展科技非常重要。 发展人民经济,建设我国现代化经济需要符合我国国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模式,并与时俱进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经济发达地区可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我国整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探路。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大部分人富起来,从而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3}我国土地面积大人口民族众多,因此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实现现代化的模式上也不能千篇一律。各地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从国家层面来说,应适当降低农业所占比重、提高服务业所占比重;但对有的地区来说,则可能更适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现代化的一些认识和见解 1..-毛泽东的讲话 2.习近平济南讲话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 作者: 中华民族在近60年当中,取得了令全球注目的一个成绩,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关于中国模式,或者大家说的一种北京共识,这样一些议论,我们也在各大报纸或者是网络上也经常见,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 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海外用的比较多,而在国内用中国道路等用的比较多。在海外,我想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对普通人来说,他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现中国的产品,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企业界来说,他突然发现他做生意的对手或者伙伴都是中国的企业,因为中国外贸现在世界第二位了。对于学界、对于政界来说,中国崛起这个方式,西方不太理解,也不太认可,也没有想到,所以有很大的好奇心,而在整体上来说中国模式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模式与传统西方模式有着一定的区别,现在中国模式的程度引起了全球各界的研究与讨论,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中国模式到底与西方模式有什么不同与共同点。 中国模式有八大特征: 第一、它有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比较强势、比较有效的政府,它能够制定一种比较长期的符合自己民族利益的长远战略和政策,而且有能力把它付诸于实践。 第二、它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一切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先试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第三、集中精力关注民生,特别是把老百姓最迫切的要求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第四、在稳定、改革和发展三方面的关系上,处理的比较好,也就是说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和发展。 第五、渐进改革,拒绝休克疗法。大家知道,我们的制度实际上有不少的问题,它绝对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模式就是以现在制度出发、从现在体制出发,利用这个体制来运作,同时不断改革自身的体制,而不是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全部推倒,结果他自己也失败了。而且从过去这个体制整个地服务于一种追求乌托邦转变成一个追求现代化,追求改善民生。第六、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不是求一步到位,而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有轻重缓急、逐步积累的过程。 第七,我们的经济模式,现在给它明确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里面有市场经济的因素,它支配资源的效率很高;另外我们有社会主义因素,也就是说保证社会总体的公正。 第八,我们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人家好的我们都学,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世界上意识形态框框最少的国家之一,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学,但是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以我为主,不是盲目地学。 中国模式有文化的支撑,是文化的觉醒,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竞争,最激烈的是发展标准的竞争,中国历史所储藏的智慧,在新世纪的发展潮流中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汇总

1.警告标志 十字交叉T形交叉T形交叉T形交叉 除了基本形十字路口外,还有 部分变异的十字路口,如:五 路交叉路口、变形十字路口、 变形五路交叉路口等。五路以 上的路口均按十字路口对待。 丁字形标志原则上设在与 交叉口形状相符的道路 上。右侧丁字路口,此标 志设在进入T字路口以前 的适当位置。 丁字形标志原则上设在与交 叉口形状相符的道路上。左 侧丁字路口此标志设在进入 丁字路口以前的适当位置。 丁字形标志原则上设在与 交叉口形状相符的道路上。 此标志设在进入T字路口 以前的适当位置。 Y形交叉环形交叉向左急弯路向右急弯路 设在Y形路口以前的适当位 置。 有的环形交叉路口,由于 受线形限制或障碍物阻 挡,此标志设在面对来车 的路口的正面。 向左急弯路标志设在左急转 弯的道路前方适当位置。 向右急弯路标志,设在右急 转弯的道路前方适当位置。 反向弯路连续弯路上陡坡下陡坡 此标志设在两个相邻的方向 相反的弯路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有连续三个以 上弯路的道路以前适当位 置。 此标志设在纵坡度在7%和 市区纵坡度在大于4%的陡 坡道路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纵坡度在7%和 市区纵坡度在大于4%的陡 坡道路前适当位置。 两侧变窄右侧变窄左侧变窄窄桥 车行道两侧变窄主要指沿道 路中心线对城缩窄的道路;此 标志设在窄路以前适当位置。 车行道右侧缩窄。此标志 设在窄路以前适当位置。 车行道左侧缩窄。此标志设 在窄路以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桥面宽度小于 路面宽度的窄桥以前适当 位置。

双向交通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牲畜 双向行驶的道路上,采用天然 的或人工的隔离措施,把上下 行交通完全分离,由于某种原 因(施工、桥、隧道)形成无 隔离的双向车道时,须设置此 标志。 一般设在郊外道路上划有 人行横道的前方。城市道 路上因人行横道线较多,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此标志设在小学、幼儿园、 少年宫、儿童游乐场等儿童 频繁出入的场所或通道处。 此标志设在经常有牲畜活 动的路段特别是视线不良 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注意信号灯注意落石注意落石注意横风 此标志设在不易发现前方位 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前适当位 置。 此标志设在左侧有落石 危险的傍山路段之前适 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右侧有落石 危险的傍山路段之前适 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经常有很强的侧风 并有必要引起注意的路段前适 当位置。 易滑傍山险路傍山险路堤坝路 此标志设在路面的摩擦系数 不能满足相应行驶速度下要 求紧急刹车距离的路段前适 当位置。行驶至此路段必须减 速慢行。 此标志设在山区地势险 要路段(道路外侧位陡 壁、悬崖危险的路段)以 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山区地势险 要路段(道路外侧位陡 壁、悬崖危险的路段)以 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沿水库、湖泊、河流 等堤坝路以前适当位置。 堤坝路村庄隧道渡口 此标志设在沿水库、湖泊、河 流等堤坝路以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不易发现前 方有村庄或小城镇的路 段以前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进入隧道前 的适当位置。 此标志设在汽车渡口以前适当 位置。特别是有的渡口地形较位 复杂、道路条件较差,使用此标 志能引起驾驶员的谨慎驾驶、注 意安全。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姓名:徐晨皓) (专业:电子信息班级:11047812 学号:11047854)对于中国近代发展情况和日本近代发展情况,我发现它们初始情况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过程与结果。但是是什么导致了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近代史与日本的近代史慢慢比较,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后,差别就越大,当然,其中的各种缘由我们也可以一一的体会出来。中国的近代史发展可谓是艰苦卓绝,直到现在才慢慢崛起,日本的近代史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从崛起到妄想称霸到如今的经济强国。 那从中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 一、两国的近代开端。 从国家体制来看,中国是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则是德川幕府统治,总体来看,都是统治阶级至上的国家。而且,两个国家都是以农耕为主,都没有大型的机械工具,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先进技术相比,都远远落后。中日两国都过着封闭的日子,与外界的交流甚少,但不同之处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小小岛国,人口少,总体中国远远富裕与日本。 20世纪7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同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但这恰恰引起了英国商人的愤怒,也给英国政府进攻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口。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由于清朝后期的政治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军事废弛,清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已经到了腐朽的地步;清朝后期思想界处在很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的经济落后······最终,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清政府显得不堪一击,不得不在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39年, 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实行闭关主义。但是马修·培里的两次造访让日本不得不打开国门。尤其是1854年,培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面对培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同意美国船只在下田、箱馆两港停泊和购买物品;日本有义务援救遭遇海难的美国船只及人员;日本保证向途经开放口岸的美国船舰提供煤炭、淡水、粮食及其他所需物资;日本同意在18 个月内美国外交官进驻下田,设置领事等,同时规定日本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6月20日在下田签署《亲善条约》的附件,规定了下田开港的细则,其中包括在下田划出方圆7 日里、在箱馆划出方圆5 日里的驻日使馆人员的散步区。1857年6月17日又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日美两国货币的同类同量交换以及领事裁判权、领事旅行权等。 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开始是极其的相似,同样是在列强的逼迫下,同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二、两国的不同改变。 先来看看日本的发展,从被美国敲开国门,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都与日本签定了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暗示了幕府灭亡的灭亡。但是日本并

中特之“中国模式”的论述

“中国模式”观点综述 中华民族在六十年的人民共和国期间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进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60周年国庆,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领导干部竞选考试可能会涉及相关内容,现将有关观点整理如下。 关于“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对“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吉尔伯特·罗兹曼在20世纪70年代末编著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就集中分析、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则在《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对多重样现代性的反思:欧洲的、中国的和其它的诠释》等著作中,从传统社会文化的秩序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变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的路向。 关于近年来海内外舆论对“中国模式”或中国发展道路特别关注的原因,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态势先后抛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关于“中国威胁论”方面的论点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伯恩斯坦和芒罗撰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为代表。“中国崩溃论”始于198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一说,继而引起全球性的争论。自2001年以来,针对中国经济的新的论调又在国外盛行,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克鲁格曼教授提出疑问说,中国这个亚洲奇迹中的最大奇迹,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崩塌的神话。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Chang)则提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而中国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能保持比较稳定和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言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乃至于美国和欧洲最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都被认为是在学习中国。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在应对汶川特大震灾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上展现出的“举国体制”,让全球对中国政治体制刮目相看。长期以来,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国际舆论界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陈旧落后的政治体制,一党执政的格局不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障。然而,面对无论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太空空间活动,还是2008年成功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特大地震灾害,显示出的中国“举国体制”所具有的巨大威力,国际上怀疑、批评乃至否定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声音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肯定和赞扬。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尚存许多问题的发展中国家,能够给世界留下如此众多和非同凡响的奥运遗产,光用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长还不足以完全解释,而“举国体制”无疑是这一切奇迹中的关键。还有学者认为,举全国之力,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特定的工程、项目、事件,往往可以形成跨越性、突破性、高效率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带动效应,提升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在这次奥运会中,单单是出动这么多的人力就没有其他国家能够企及。中国有13亿人口,这样的资源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财力方面的投入也是其他国家没有办法达到的。 三是以“华盛顿共识”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造成重灾区和“中国奇迹”的出现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中国模式”。“华盛顿共识”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