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T29490-2013知识产权手册

GBT29490-2013知识产权手册

GBT29490-2013知识产权手册
GBT29490-2013知识产权手册

知识产权手册

(GB/T 29490-2013)

1范围

1.1总则

本手册按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

1.2内容

本手册包括了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全部要求以及体系所需过程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

1.3目的

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促进企业建立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知识产权管理活动规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1.4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经营活动全过程。本手册涉及评价企业是否满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价体系。

1.5应用

公司知识产权活动涉及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条款内容,没有删减。

1.6引用文件

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GB/T 21374-2008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

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2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

3知识产权方针

(1)公司知识产权方针:

科学管理、精心设计、用心服务、积极创新、不断进取

(2)方针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3)办公室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方式,向体体员工宣贯知识产权管理方针。(4)方针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详见0.4)

(5)公司根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对知识产权管理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1 总体要求

1)公司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及其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等。

2)公司按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3)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牵头,依据方针目标的要求及其展开分解落实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要求,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实施过程形成的文件应落款可追溯,并有效运行和控制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

4)定期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对已出现和潜在的不符合知识产权管理要求问题,采用纠正和预防措施,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实现管理目标。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知识产权管理台帐、改进措施。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1)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知识产权手册、知识产权程序和记录,并按公司文件管理的规定要求对文件进行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如图1:

图1 体系文件结构

2)文件应按公司文件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对文件的发布、标识、更改、使用、保存、废止进行控制,以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

形成的相关文件:文件管理的规定、文件目录、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文件借阅表。

4.2.2文件控制

1)公司根据自身需要,建立知识产权申请、维护、管理及奖励、保密方面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按要求进行管理。

2)内部控制制度按公司文件管理的规定要求进行管理。根据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形成的相关文件:文件管理规定、知识产权申请、文件类别管理及保密等控制

制度、评价(评审)记录。

4.2.3知识产权手册

《知识产权手册》是规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文件,内容应包括知识产权设机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相关文件,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等。

4.2.4外来文件和记录文件

1)公司对外知识产权活动中收到的行政决定、司法判决、律师函件等外来文件进行管理,记录其来源和取得时间。

2)公司记录知识产权管理活动,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依据,记录应有部门和记录人落款及时间,确保过程实施的可追溯性,并按记录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3)记录管理要求

a)记录填写应做到及时、准确、内容完整、详细、字迹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b)记录可以采取文字(表格)、照片、电子媒体等形式。

c)记录的形成、使用、保管、废弃应按公司的记录管理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形成的相关文件:记录管理规定、原始记录、记录清单台帐、相关记录。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公司总经理是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2)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决策;

2)建立和完善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为实施质量管理提供适宜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资源;

3)建立和健全各级知识产权管理责任制,落实职能,并授权管理知识产权事宜;4)贯彻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定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并使之在全体员工中理解贯彻,定期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评价。

形成的相关文件:总经理职责文件

5.2 知识产权方针

总经理批准、发布企业知识产权方针,确保方针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与企业经营发展相适应,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运行,并适时进行评审改进。

形成的相关文件:总经理批准发布企业知识产权方针的批文和发布书

5.3策划

5.3.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总经理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按照知识产权方针要求,对知识产权获限、维护、运用和保护活动进行有效的运行和控制,并使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5.3.2知识产权目标

总经理建立知识产权目标。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目标、知识产权方针、知识产权工作计划(见0.4)、企业知识产权预警分析。

5.3.3法律和其他要求

1)知识产权部负责及时有效地获取本公司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下列内容:

a)涉及专利、商标相关的法律与行政法规(如专利法、商标法等)。

b)涉及著作权等相关法律与行政法规,如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c)我国签订的国际条约(如专利合作条约、商标法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

d)各级地方人大、政府颁布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政策(如江苏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制度)。

e)其他相关方所提出的要求。

3)获取途径:知识产权部通过订阅杂志报刊,或关注政府(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如知识产权局)、行业(如本行业)等相关网站动态情况,及时有效的获得与更新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知识产权部及时向相关部门传达已收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相关信息。

5)知识产权部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台帐,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更新情况进行跟踪,获取最新信息。

形成的相关文件:相关原始记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览表

5.4职责、职权和沟通

5.4.1管理者代表

公司总经理在企业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并任命为知识产权主管,知识产权主管负责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对总经理负责,并负有如下职责:

1)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和改进需求;

3)确保全体员工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理解;

4)落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需要的各项资源;

5)确保知识产权外部沟通的有效性;

5.4.2机构

设立知识产权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共?人。

知识产权专职人员:***,****,****

兼职工作人员:****,****,****

管理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

机构职责:

1)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方针一致,并设置可以分解到各部门的量化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2)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制定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知识产权部负责在公司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作业层次上建立知识产权目标;

3)参与监督和考核其他相关管理机构;

4)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各部门定期对本部门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并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任命书

为贯彻执行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任命XXX同志为公司知识产权主管,负责下列工作:

1、确保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和改进需求;

3、确保全体员工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理解;

4、落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需要的各项资源;

5、确保知识产权外部沟通的有效性。

总经理:

2017年月日

5.4.3 内部沟通

公司建立知识产权部,牵头协调企业内外知识产权管理全过程,知识产权主管负责其各项工作,各职能部门配合知识产权部做好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各职能部门职责如下:

知识产权部

——组织编制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制度、工作计划。

——执行公司知识产权内部控制制度。

——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的获得、使用、保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负责公司各种获得、使用与转让、许可知识产权的工作管理。

——防范与应对知识产权风险,依法处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纠纷。

——负责公司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运用。

——负责公司员工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

——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估、内部评价等体系运行工作及分析改进活动。

1)设计室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负责制定研究开发、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计划,提出有关知识产权范围

配合知识产权部分析知识产权信息、状况分析,适时调整研发测量和项目内容,降低或规避风险。

——配合知识产权部评估与确认开发成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注意保护公司关键技术及其他知识产权。

——负责本部门知识产权保密条款执行。

2)经营室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负责公司对外业务的洽谈,合同的签订等。合同中要明确知识产权条款。——检索与分析公司产品销售市场的知识产权动态状况信息,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方案与风险规避方案。

——负责对公司产品销售市场进行知识产权监控,对产品信息、展会宣传采取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及时跟踪和调查相关知识产权被侵权情况,配合知识产权科采取应对措施。

——执行本部门知识产权的保密条款。

3)行政办公室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检索适用于公司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文件并进行归档管

理。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提出相应的有关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负责对外、对内教育培训工作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配合知识产权部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

——负责公司对外信息的发布。

4)档案室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整理归档各类技术档案,对各类技术档案坚决保密。

——做好档案文件的借阅手续与登记,告诫借阅者需对查阅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责任,及时归还。

——定期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保持档案的完整性。

——执行本部门知识产权的保密条款。

5)人事部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负责知识产权的人力资源配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负责员工合同中相关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拟定、执行和监管。

6)财务部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分解目标。

——负责知识产权工作专项经费的管理。

——负责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经费监督管理和评估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管理。对年度知识产权管理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绩效评估。

——保持管理过程形成的会计记录。

7)海外事业部

——贯彻实施公司知识产权方针,完成知识产权的分解目标。

——协助经营室进行海外市场的宣传与技术的推广。

——参加海外市场的展会情况,协助知识产权部了解相关海外市场的相关技术发展情况。协助设计室进行海外市场的投标事项,设计方案、标书、图纸等的翻译工作。

5.5管理评审

5.5.1评审要求

1)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实施,对知识产权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采取内部会议、内部检查的形式,或委托专业评审机构评审,或结合其他体系管理评审一并进行。

2)评审依据是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预期的目标,必要时,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评审结论应明确管理体系调整和方针、目标改进的需求,以及采取措施的可行性,以利于持续改进。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管理评审计划(方案)

5.5.2评审输入

1)知识产权方针、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情况;

2)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是否合理;

3)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

4)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5)前期评审结果,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

形成的相关文件:评审相关的资料

5.5.3评审输出

1)提出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及阶段性目标的改进建议;

2)提出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改进建议;

3)确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配备。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报告、改进措施,以及相关的原始记录。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1.1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1)明确规定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专、兼职人员的能力要求,明确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判断其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寻求外部专业机构支持,确保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人员满足管理体系要求。

2)对不同岗位人员应有不同的能力需求,应使其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相适应。3)对人员能力的判断应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培训效果,技能水平,个人职务和岗位经历等综合考虑,选拔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和作业活动。

形成的相关文件:各部门专兼职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文件、相关学历证明及培训证明记录。

6.1.2 教育与培训

1)规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

2)组织对全体员工按业务领域和岗位要求进行知识产权培训;

3)组织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

4)组织对研究开发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

5)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业绩评定,评价参加过培训的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并确定培训的有效性。

6)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跟踪记录。

形成的相关文件:培训工作计划、培训申请表、培训实施情况记录。

6.1.3人事合同

依据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类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做出规定。职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公司,非职务成果的知识亲以属于员工个人,与员工签订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双方权责明确的合约;特定岗位的员工在同时签订保密条款,合同约定竞业限制和补偿条款。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密制度、保密协议

6.1.4 入职

1)调查新入职员工的知识产权背景,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对研究开发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要求新入职员工签署知识产权声明文件。

形成的相关文件:新入职员工知识产权调查记录、新入职员工知识产权声明文件。

6.1.5 离职

1)对离职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提醒,退休、退职、调出人员在办理手续前,应交回属于企业的全部资料、实验数据、仪器设备、样品,做好相关记录;

2)涉及核心知识产权的员工离职时,签署离职知识产权协议或执行竞业限制协议。

形成的相关文件:离职员工知识产权事项记录、离职知识产权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

6.1.6 激励

1)公司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知识产权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对创造知识产权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精神奖励制度一般包括设立创新成果奖、技术改造奖、技术发明奖、合理化建议奖、知识产权优秀管理奖、知识产权先进工作者等。

3)物质奖励标准不低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

4)奖励应如实记录,并归档备查。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奖励制度、专利申请奖励台账、专利申请奖励表、相关记录。

6.2 基础设施

1)公司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

2)根据据知识产权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如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等。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管理设施清单记录

6.3 财务资源

1)公司应设立知识产权工作专项经费,确保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转。2)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信息获取、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知识产权许可证贸易、知识产

权纠纷处理、保密补贴和员工奖励等。

3)公司按知识产权经费管理规定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管理,确保各类知识产权费用的规范使用。同时对年度经费使用实施绩效评估,为下一年度经费预算、经费使用调整、完善经费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费用预算表、相关记录

6.4 信息资源

1)公司知识产权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其收集和维护管理应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归口管理。

2)信息分类

a)内部信息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专有技术、许可证贸易等各类知识产权信息。

b)外部信息包括: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国内外相关专利文献、商标注册等信息,相关专业期刊、图书、杂志等出版物记载的相关技术信息,竞争对手及其产品技术信息等。

3)信息资源管理

a)根据公司的产品、行业等情况识别知识产权信息的需求。

b)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产权信息来源。

c)将知识产权信息转换为对公司有用的知识,并传达给相关人员。

d)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确定并实现公司的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e)确保知识产权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f)评估知识产权信息运用所产生的收益,以促进与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g)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并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

形成的相关文件:《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控制程序》;《知识产权检索申请表》、《知识产权检索报告》见记录类表单样本

7基础管理

7.1 获取

1)公司根据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制定知识产权创造和取得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的种类(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及创造和取得的方式和途径。

2)创造知识产权的研发活动在项目立项前必须事先检索,研发过程中进行跟踪检索,成果产出后进行最终检索,并及时办理相应的知识产权取得手续,以防被人抢注或抢先申请,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公司的自主研发活动建立研发管理流程,建立项目立项、审批制度,产出成果的知识产权取得审批制度,研发活动记录制度等制度规范。

4)明确发明创造人员的署名权;

5)研发活动应形成完整的文件和记录,使知识产权创造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形成的相关文件:研发管理制度、专利申请程序、专利信息检索程序、相关的原始记录、知识产权工作计划、知识产权检索及跟踪检索记录、成果记录知识产权申请审批记录、查新报告、知识产权申请台账。

7.2 维护

1)知识产权部对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按照性质、价值等进行分类,建立分类管理台帐。

2)建立知识产权定期评估制度,由知识产权部对拥有的各类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以便作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决策。

3)建立知识产权监管维护系统,由知识产权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日常维护。

4)知识产权发生权属变更时,根据公司有关制度,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形成的相关文件:专利台帐、知识产权有效性评估记录、知识产权变更审批表、知识产权放弃申报审批记录。

7.3运用

7.3.1实施、许可和转让

1)公司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生产经营和市场交易活动过程中,合理运营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权利运营包括自行实施、转让、许可、投资和质押等。应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政府部门规章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及时备案并保持相应的记录。

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鼓励科研团队从事发明创造,提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研水平,保护电研院的知识产权,协调科研人员在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和其他智力劳动成果与他方发生的利益关系,根据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科研人员在执行电研院任务或利用电研院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职务智力劳动成果所取得的权利。 职务智力劳动成果是指:科研人员利用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或电研院资金、设备、科研场所、元器件、原材料或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做出的有关智力劳动成果;自选项目、自筹资金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等;履行本职工作以外,由电研院位的其他任务所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离职、停薪留职、调动工作人员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职时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凡不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范围的,均可以定为非职务智力劳动成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保护的知识产权包括: (一)专利和技术秘密,主要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物质、新工艺、新配方、新材料、新设计半导体芯片和计算机软件等。 (二)商业和商业秘密,主要包括电研院及所属单位拥有的注册

或未注册商标,以及不为公众所知,只有电研院拥有的管理程序、设计、市场、服务、财务信息等。 (三)职务科学作品,主要利用电研院的物质条件创作,并由电研院承担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说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等。职务科学作品创作人有署名权,其他的权利属法人单位所有。 第四条电研院科技创新部负责电研院的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工作。 第二章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电研院在职职工必须签署知识产权合同或协议,约定电研院与每位在职职工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责任和权利。离职、停薪留职、调动工作人员必须签署其在离职第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职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智力成果均属学校职务成果的协议或合同。 对外派技术人员,必须签署防止丧失电研院的知识产权和防止泄漏电研院技术秘密的协议或合同。 外来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博士后或临时聘用人员,必须签署保护学校知识产权的协议或合同。派出的出国人员,必须签署保护电研院知识产权的协议或合同。 第六条职工有义务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若出现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应主动向单位汇报并配合单位制止对方的违法行为。

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使用指南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系统使用指南 目录 一、系统首页 (2) 二、社会公众查询备案信息 (4) (一)精确查询 (6) (二)模糊查询 (7) (三)查看详细信息 (9) 三、权利人用户注册 (11) (一)新用户注册 (12) (二)重新生成注册申请 (20) (三)原备案系统用户补充录入数据 (21) 四、代理人用户 (22) (一) 简介 (22) (二)代理人用户注意事项 (23) (三)代理人用户注册步骤 (23) (四)添加与删除权利人账户 (25) (五)一键变更所有权利人用户联系人 (27) 五、变更权利人及代理人信息 (28) (一)自行修改联系人信息 (28) (二)申请变更权利人注册信息 (29) (三)新增代理人 (31) (四)变更代理人 (33) (五)取消代理人 (35) 六、备案申请 (38) (一)申请新备案 (38) (二)已经提交的备案申请管理 (48) (三)已驳回备案的重新申请 (51) (四)备案续展申请 (52) (五)专利年费审查 (57) (六)注销备案申请 (59) 七、备案费缴纳 (61) (一)备案费缴纳须知: (61) (二)录入备案费信息: (62) 八、密码维护 (63) (一)密码修改 (63)

(二)密码找回 (63) 九、联系方式 (65) 概述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海关总署秉承“便捷、高效、透明、好用”思路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为社会公众、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权利人等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相关事宜提供网上服务的在线平台,其功能包括在线查询备案信息、提交备案申请和进行备案信息自我管理等。为方便用户更好地使用系统,现就系统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系统首页 用户可直接通过系统网址(http://202.127.48.148/)访问系统首页,也可以通过海关总署首页通过链接进入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户进入海关总署官方主页,在“在线服务”选项卡下选择“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子栏目,如图1: 图1 第二步:点击“网上申请和查询知识产权备案”链接,如图2:

专利基本常识-基本常识大全

一、专利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专利?专利有哪些特性?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是运用法律保护手段“跑马圈地”、独占现有市场、抢占潜在市场的有力武器。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专利具有三大特性,即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独占性:发明成果是专利权人的财产,只有专利权人才有权实施其发明成果,其他任何人实施该发明成果都须得到权利人的许可。 时间性:发明成果只在专利保护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期限届满或专利权中途丧失,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地域性:一项发明在哪个国家获得专利,就在哪个国家受到法律保护,别国则不予保护。 2.什么是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 专利法是用以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智力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专利法是一个国家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3月20日公布,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专利法》迄今为止已经做过两次修改。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改,后于1993

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改,后于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3.《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它的第二次修改涉及到哪些内容? 《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相适应,修改后的专利法明确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申请和取得专利方面与其他经济成分享受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2)为了适应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形势的要求,按照政府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精神,对职务发明创造重新进行了合理界定,并且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完成人应当给予报酬; (3)完善专利领域的司法与行政执法,继续实行司法与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模式,进一步加大专利保护的力度; (4)简化、完善专利审批和维权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通过这次修改,使我国的专利法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标准相一致,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营造良好的专利法律环境; (6)对专利审批和专利管理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专利工作队伍。 4.我国的专利有哪几种? 在我国,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

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文件(精)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手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公司发布

目录 0.1 前言 (4) 0.2 颁布令 (5) 0.3 企业简介 (6) 0.4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7) 0.5 任命书 (8) 1 范围 (9) 1.1 总则 (9) 1.2 内容 (9) 1.3 目的 (9) 1.4 范围 (9) 1.5 应用 (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9) 3 术语和定义 (9)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9) 4.1 总体要求 (9) 4.2 文件要求 (9) 4.2.1总则 (9) 4.2.3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10) 5 管理职责 (11) 5.1 管理承诺 (11) 5.2 知识产权方针 (11) 5.3 策划 (11) 5.3.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11) 5.3.2知识产权目标 (12) 5.3.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2)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13) 5.4.1管理者代表 (13) 5.4.2机构 (13) 5.4.3内部沟通 (14) 5.5 管理评审 (14) 5.5.1评审输入 (14) 5.5.2评审输出 (15) 6 资源管理 (15) 6.1 人力资源 (15) 6.1.1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15) 6.1.2教育与培训 (15) 6.1.3人事合同 (16) 6.1.4入职 (16) 6.1.5离职 (17) 6.1.6激励 (17) 6.2 基础设施 (17)

6.3 财务资源 (17) 6.4 信息资源 (17) 7 基础管理 (18) 7.1 获取 (18) 7.2 维护 (19) 7.3 运用 (19) 7.3.1实施、许可和转让 (19) 7.3.2投资融资 (19) 7.3.4标准化 (19) 7.3.5联盟及相关组织 (20) 7.4 保护 (20) 7.4.1风险管理 (20) 7.4.2争议处理 (20) 7.4.3 涉外贸易 (20) 7.5 合同管理 (21) 7.6 保密 (21) 8 实施和运行 (22) 8.1 立项 (22) 8.2 研究开发 (22) 8.3 采购 (23) 8.4 生产 (23) 8.5 销售和售后 (23) 9 审核和改进 (24) 9.1 总则 (24) 9.2 内部审核 (24) 9.3 分析与改进 (24) 附录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目录 (26) 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利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标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奖惩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应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申请控制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变更、放弃控制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控制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保密合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竞业禁止协议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记录表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按照社会科学家们的理解,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这就不得不依靠知识产权的保护,谁掌握某一领域内关键打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控制权。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建立了符合国际条约标准的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同样是因为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起步较晚加上经验的欠缺,以致于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一.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1]。 2.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1)专有性(2)地域性(3)时间性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点 1.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建设起步较晚,但是起点较高,发展较快 我国在1982年就率先颁布了商标法,这是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的第一步。1984年,我过又颁布了专利法,该法明确规定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并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审查制的专利局和严格的审查基准,有关专利保护的法律程序尽可能采取国际惯例,使我国工业产权保护制度很快步入了现代国际工业产权保护行列[2]。经过实践证明,我国用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发达国家两百年建立起来的体系基本相当,并且基本上与当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条约规定和精神相一致,可以称得上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 2.在发明创造方面实行了单一专利保护制度 我国采取了单一专利保护制度,即在一部专利法中同时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管曾高度赞扬:中国专利法所选择的方案集中了当代通常采用的最明智的方案,是一部很好的法。 3.对知识产权给予尽可能的充分保护 按照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一智力劳动成果可以依据不同法律规定同时予以复合保护[3]。 4.行政处理与司法审判结合 为了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我国根据国情规定除人民法院以外,各知识产权管理机关也可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采取行政调处知识产权纠纷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使包括侵权行为在内的有关纠纷能够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5.注重国际间的合作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从开始建立就非常注意在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广泛发展同国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V

密级:内部保密文件仅限内部使用 xx软件服务战略本部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 版本V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xx软件服务战略本部及其管理的行业本部,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金融行业本部、政府行业本部、软件服务本部、运营服务本部。xx软件服务战略本部以下简称为“软件服务SBU”。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专利权和技术秘密、商标权、企业名称专用权、着作权(主要但不限于计算机软件、源代码、文档资料等)、以及商业秘密和其它知识产权等一切智力成果权。 第三条各行业本部、事业部、工程院及其他部门应及时将新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涉及的主要技术特征、外观设计、所使用的商标、广告以及宣传资料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部分成果)向运营管理部通报,由运营管理部统一办理相关的知识产权申报、登记等保护手续。 第四条所有软件服务SBU及各行业本部的员工执行公司职务,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条件所作出的发明、新设计、创作的软件及其他作品的着作权、获得的商业秘密等一切知识产权均属于软件服务SBU或各行业本部所有。员工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公司的知识产权据为己有,不得私自或以个人名义转让他人;员工离退休、离职、调离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带走公司的知识产权。 第二章商标与商号 第五条软件服务SBU商标注册由运营管理部提交软件服务SBU总裁审批。 第六条运营管理部根据注册商标使用情况及其保护期限,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决定是否续展该注册商标,或要求有关业务部门适当使用注册商标。 第七条软件服务SBU均有权使用软件服务SBU内的注册商标。经运营管理部审查,报软件服务SBU总裁批准后,软件服务SBU可以将注册商标许可给第三方使用,并应收取一定的使用费。运营管理部监督注册商标的使用,以维护商标信誉。 第八条各部门及员工应正确使用软件服务SBU内的商号和xx企业标志,不得擅自更改字型、图案等。未经软件服务SBU总裁批准,各部门不得授权、允许其他企业、个人、社团

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管理平台上线

近日,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管理平台(下称预审管理平台)在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上线仪式,并将逐步在全国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行。 预审管理平台具有全流程、智能化、可定制、云服务等特点,集电子申请、注册备案、专利申请快速预审、自动分类、复审无效请求快速预审、专利权评价报告处理快速预审、征信管理、智能辅助审查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管理,能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快速授权、快速确权的统一政务服务。 据介绍,预审管理平台主要分为电子申请系统和保护中心预审管理系统两部分。电子申请系统主要是为申请主体提供注册备案、专利申请、复审无效及专利权评价报告预审的请求窗口;保护中心预审管理系统主要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注册备案审批、专利申请、复审无效及专利权评价报告的预审审查以及报表管理功能。 “我们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较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批量的,以前提交一件申请就要跑一趟,时间成本投入很大。现在保护中心使用的这个系统,各流程都标注得清晰明了,我们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员成本,同时也便于我们管理和监控所提交的专利申请。”一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在使用了预审管理平台后给出了较高的评价。 同时,该平台也有助于预审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预审管理平台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丰富的角色配置使我们每位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案件流转高效准确,智能辅助审查功能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提高了审查效率,也保证了预审审查质量。”一位预审员如是说。

据悉,预审管理平台是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经走访调研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基于保护中心的实际需求,历时1年开发完成。预审管理平台致力于为保护中心和申请主体搭建一个预审管理的云服务平台,为保护中心提供标准化的预审管理流程,并解决分散建设带来的各种差异化问题。同时,预审管理平台也致力于构建一个各保护中心预审业务的数据中心,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制定、业务管理起到决策支撑作用。 今后,基于保护中心的业务需要,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会引入更多的智能化手段,实现智能辅助检索,提高预审员的审查效率,并和局相关业务系统或数据相结合,力争解决保护中心信息孤岛的问题和瓶颈,实现数据和业务的集中管理以及对公众的一站式申请服务。在快速维权方面,中国专利信息中心还将为保护中心的维权援助、投诉举报、假冒和侵权案件的执法维权等业务实现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保护中心对快速维权的电子化管理和流程监控;在产业导航方面,以专题数据库建设、高效智能的专利分析展示为抓手,为各地的产业预警、专利导航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服务;在高价值专利运营方面,以整合现有专利运营平台为基础,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为目标,协助保护中心盘活区域产业,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增长。 未来,该平台将从保护中心的职能出发,实现从产业导航入手,以快速授权、确权、维权为抓手,提供一整套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于更多保护中心及公众。

知识产权管理手册-模板

知识产权手册 (A/0版) (依据GB/T 29490—2013)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目录 0.1前言 .................................................................................................................. - 3 -0.2颁布令............................................................................................................... - 3 -0.3企业简介........................................................................................................... - 3 -0.4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 - 3 -0.5任命书............................................................................................................... - 3 -1范围 ..................................................................................................................... - 3 -1.1总则.............................................................................................................................................................. - 3 -1.2内容.............................................................................................................................................................. - 3 -1.3目的.............................................................................................................................................................. - 3 -1.4范围.............................................................................................................................................................. - 3 -1.5应用.............................................................................................................................................................. -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3 -3 术语和定义 ......................................................................................................... - 3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3 -4.1总体要求...................................................................................................................................................... - 3 -4.2文件要求...................................................................................................................................................... - 3 -4.2.1总则........................................................................................................................................................... - 3 -4.2.2文件控制................................................................................................................................................... - 3 -4.2.3知识产权手册........................................................................................................................................... - 3 -4.2.4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 - 3 -5管理职责.............................................................................................................. - 3 -5.1管理承诺...................................................................................................................................................... - 3 -5.2知识产权方针.............................................................................................................................................. - 3 -5.3策划.............................................................................................................................................................. - 3 -5.3.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 - 3 -5.3.2知识产权目标........................................................................................................................................... - 3 -5.3.3法律和其他要求 ....................................................................................................................................... - 3 -5.4职责、权限和沟通...................................................................................................................................... - 3 -5.4.1管理者代表............................................................................................................................................... - 3 -5.4.2机构........................................................................................................................................................... - 3 -5.4.3内部沟通................................................................................................................................................... - 3 -5.5管理评审...................................................................................................................................................... - 3 -5.5.1评审要求................................................................................................................................................... - 3 -5.5.2评审输入................................................................................................................................................... - 3 -5.5.3评审输出................................................................................................................................................... - 3 -6资源管理.............................................................................................................. - 3 -6.1人力资源...................................................................................................................................................... - 3 -6.1.1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 - 3 -6.1.2教育与培训............................................................................................................................................... - 3 -6.1.3人事合同................................................................................................................................................... - 3 -6.1.4入职........................................................................................................................................................... - 3 -6.1.5离职........................................................................................................................................................... - 3 -6.1.6激励........................................................................................................................................................... - 3 -6.2基础设施...................................................................................................................................................... - 3 -6.3财务资源...................................................................................................................................................... - 3 -6.4信息资源................................................................................................................................................... - 3 -7基础管理.............................................................................................................. - 3 -7.1获取.............................................................................................................................................................. - 3 -7.2维护.............................................................................................................................................................. - 3 -7.3运用.............................................................................................................................................................. - 3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

目录 摘要 (1)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的现状 (1)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的成就 (4) 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存在的问题 (6)

四、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的建议 (7) 参考文献 (9)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由此诞生,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的法律措施。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从整体上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紧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接下来就其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对今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 法规建设 现状 成就 问题 趋势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法规建设的现状 (一)、知识产权立法工作上取得的进展 2009年,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制定和修改,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9年10月1日,第三次修改后的《专利法》开始施行。《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工作持续推进,已形成《商标法(修订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同时,《著作权法》有关条文的修订工作启动;国家版权局修订颁发了《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并积极推动《教材法定许可付酬标准》、《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著作权合同登记和备案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2010年,我国制定了《保密专利权管理、实施和保护办法》,修订了《专利代理条例》,继续进行并完成《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的修订工作。修订了《国防专利条例》,加紧了对《商标法实施条例》修改工作的前期调研,为启动《商标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做好准备。同时推进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修订工作。 (二)、知识产权审批登记工作上取得的突破 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审批登记工作在金融危机之中逆势而上,在多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中国专利申请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976686件,同比增长17.9%;其中国内申请877611件,占总量的89.9%,同比增长22.4%;国外来华申请99075件,占总量的10.1%,同比下降10.9%。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5822661件,其中国内4898473件,占84.1%,国外924188件,占 15.9%。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授权专利581992件,同比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有效保护公司知识产权,鼓励广大员工发明创造和治理创造的积极性,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据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职责 1、总经理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总体方针目标的制定。 2、公司副总负责分管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督促协调。 3、办公室负责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计划的拟定,并负责知识产权的发掘、申报、监控、纠纷处理和产权交易等事宜。协助各职能部门进行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 4、项目部负责公司研究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科研成果登记和档案管理,专利申请的可行性确认。 5、本规定所指的知识产权包括: (1)专利权: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主要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配方、新设计等。 (2)着作权:是指利用公司的物质条件所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设备设计图及其说明;各种技术、管理标准;工艺说明书、计算机软件、电路布图;各种研究、技术、实验报告以及由公司组织人员进行创作、提供物质条件进行创作的教材、手册、摄影、录像作品等的着作权。

(3)商标权:是指公司拥有注册商标,包括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等。 (4)商业机密:是指不易申请专利的技术诀窍、技术配方、工艺流程等技术信息,以及具有商业价值的经营决策,投资计划、销售策略等方面的经营信息。 (5)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由合同约定由公司享有或持有的其他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的归属 1、公司对以下标识依法享有专有权: (1)以公司名义申请注册的商标。 (2)司徽、司标; (3)公司名称 (4)公司的其他服务性标记。 2、执行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任务,或主要利用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和技术成果,是公司的职务发明创造和职务技术成果。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公司,专利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专利权人。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由公司享有。 3、由公司主持、代理公司意志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作品为公司法人作品,其着作权及其邻接权由公司享有。未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第六条规定情况外,着作权由完成者享有,公司在其业务范围内对职务作品拥有优先使用权。作品完成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备案管理办法

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按照《关于严格专利保护的若干意见》(国知发管字〔20XX〕93号)、《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的通知》(国知发管字〔20XX〕92号)等相关工作要求,为发挥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规范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申请主体备案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保护中心”)负责北京市相关产业专利快速预审备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备案主体,是指在北京保护中心所服务区域内进行登记注册,拟申请北京保护中心专利快速审查与确权预审服务并进行备案登记的企事业单位。 本办法所称申请主体,是指在北京保护中心完成备案,通过北京保护中心快速预审通道提交专利预审申请的单位。 第四条对申请主体的备案工作遵循科学、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备案主体备案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一)登记注册地在北京市行政区域,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 (三)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有稳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建立规范的知识 产权管理制度。 第六条备案主体应提供下列备案材料: (一)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审查确权业务备案申请表(试行)(附件1)。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事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三)北京保护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七条备案主体申请备案时,应当递交备案材料;北京保护中心对备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形成拟备案申请主体名录,经复核、确认后,备案完成。

第八条定期分析申请主体在快速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听取申请主体的意见陈述后进行评价。对于评价不合格的申请主体,根据评价结果酌情取消其备案,并通知申请主体。 第九条对完成备案的申请主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备案:(一)提交虚假材料的; (二)违反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20XX)(局令第75号)第三条的规定,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标记有非正常申请案件的; (三)专利申请经预审合格、进入快速审查通道后,违反《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申请须知》(附件2)及《承诺书》(附件3)要求,导致专利快速审查无法顺利进行的; (四)对提交专利预审材料质量不高、经过反复多次修改仍达不到预期要求,且数量占其提交的专利预审申请的50%以上的; (五)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后,一年内专利权转让超过5件且未报备或者报备理由明显不充分的; (六)有不良信用记录的。 第十条已备案申请主体与未备案的申请主体作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提出预审服务申请,需提交相应说明材料(共同研发合同等),且每个已备案申请主体每年此类专利申请不得超过5件。 第十一条已完成备案的主体,如自愿放弃备案资格,可向北京保护中心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二条申请主体备案名单,北京保护中心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新调整。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北京保护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