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针灸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68例

温针灸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68例

温针灸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68例
温针灸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68例

温针灸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68例

佟媛媛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4(033)00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针灸疗法;温针疗法;便秘;气虚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疾病中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1]。现今治疗上大多首选药物治疗,不主张应用创伤性疗法,但疗效不理想。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49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8岁,平均(67±3)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20年,平均(132±3)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1]。①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必须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有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不尽感;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每星期少于3次排便。②不使用泻药时几乎无松软便。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的中医辨证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症状。本篇所讨论的是经常发作的习惯性便秘;至于并见于其他疾患过程中的便秘,则为一时性的现象,这里不予叙述。 【病因】 1.辛辣炙食品,进食过多,燥热内盛,热移于下,致令肠间干燥,宿垢滞留,发生便秘。 2.忧思郁结,气机失于疏畅,以致津液不行,肠失传导之职,形成便秘。 3.气血亏虚,气虚则传送无力,血虚则肠失濡润,而治便秘。一般多见于老年体弱,或产后失血过多,或大病之后气血未复的患者。 4.肾阳不足,蒸化无能,肠失温润,以致浊阴凝结,引起便秘。正如张景岳所说:“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 【辨证施治】 便秘的一般症状,是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三、五日或六、七日大便一次。有些患者除便秘外,并无其它兼证,但长期便秘患者,往往因粪便的燥结,引起痔核或肛门造裂;或有腹胀嗳气,头晕纳减等

现象。兹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分述如下: 1.燥热内结:口有热臭味,腑胀溲赤,苔薄黄腻,脉滑实有力,治宜清润通便,用麻子仁丸①或更衣丸②。 2.气滞不行,腹胀或痛,嗳气胸痞,苔薄腻,脉象多弦。治宜顺气行滞,用六磨汤③加减。 3.气血亏虚:气虚的,便后乏力,气短汗出,舌薄腻,脉虚软,治宜益气润肠,用黄芪汤④加味;血虚的,形瘦唇白,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多中剥,质淡红,脉细小,治宜滋阴润燥,用五仁丸⑤加生熟地、当归、鲜首乌之类。 4.浊阴凝结:一般多见于老人,很少伴有其它兼症,或有轻度腹痛,按之则舒,得温则减,口和舌淡,脉多沉迟,治宜温肾通便,用半硫丸⑥或苁蓉润肠丸⑦,随症选用。 【附方】 ①麻子仁丸(《伤寒论》):麻仁,杏仁,芍药,大黄,川朴,枳实。 ②更衣完(录自《时方妙用》):芦荟,朱砂。 ③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槟榔,木香,乌药,大黄,枳实。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第十三卷便秘.doc

第六节便秘一、选择题 【A1型题】 1.将便秘分为阴结与阳结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圣济总录》 B.《伤寒论》 C.《内经》 D.《诸病源候论》 E.《难经》 2.便秘的基木病机是 A.腑气郁滞通降失调 B.气血亏虚传导无力 C.肠胃积热肠道失润 D.肠传导功能失常 E.阴寒内生胃肠凝滞 3.下列哪项不是便秘的主要病因 A.体虚年高 B.饮食不洁 C.情志失调 D.饮食所伤 E.感受外邪 4.便秘的病位主要在以下哪个脏腑 A.大肠 B.脾 C EQ ?目 D.肺 E.肝

5.治疗阳虚便秘的主方是 A.黄芷汤 B.增液汤 C.济川煎 D.润肠丸 E.六磨汤 6.气虚便秘的特征是 A.大便干结,腹中冷痛 B.大便干结,形体消瘦 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 D.大便干结,面色无华 E.大便干结,腹胀腹痛 7.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胀,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 A.气秘 B.虚秘 C.热秘 D.实秘 E.冷秘 8.积聚与便秘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下列哪项不是便秘之征 A.包块在左下腹 B.为条索状 C.排便后包块不消失 D.与肠形一致 E.排便后即消失或减少 9.下列哪项有关便秘病机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A.热邪久延可伤阴,由实秘转为虚秘 B.气郁日久可化热,导致气滞与热结并存 C.寒积日久可伤阳,形成阳气虚衰因实致虚证 D.气虚阳虚之人,常致阴寒内生而成冷秘转为实证

E.阴血不足常易化热而形成热结便秘 10.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爽,伴腹胀肠鸣矢气,辨证多为 A.气虚 B.阴寒凝滞 C.气滞 D.燥热内结 E.血虚 11.热秘可选用 A.更衣丸 B.麻子仁丸 C.当归龙荟丸 D.黄茂汤 E.青麟丸 12.血虚便秘的审证要点是 A.便秘干结和阴虚火旺之象共见 B.排便困难,伴脾肾阳虚见症 C.大便干结和肠热腑实见症' D.便秘和血虚证并见 E.粪质并不干硬,便难排出和气虚证并见 13.热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选用 A.大承气汤 B.青麟丸 C.更衣丸 D.当归龙荟丸 E.三物备急丸 14.阴虚便秘的特点是 A.便干兼腹胀口臭 B.便千面唇无华 C.便而不爽兼矢气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第十三卷便秘.doc

第六节便秘一、选择题 【Al型题】 1.将便秘分为阴结与阳结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圣济总录》 B.《伤寒论》 C.《内经》 D.《诸病源候论》 E.《难经》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A.腑气郁滞通降失调 B.气血亏虚传导无力 C.肠胃积热肠道失润 D.肠传导功能失常 E.阴寒内生胃肠凝滞 3.下列哪项不是便秘的主要病因 A.体虚年高 B.饮食不洁 C.情志失调 D.饮食所伤 E.感受外邪 4.便秘的病位主要在以下哪个脏腑 A.大肠 B.脾 C.胃 D.肺 &肝

5.治疗阳虚便秘的主方是 A.黄茂汤

A.大便干结, 腹中冷痛 B.大便干结, 形体消瘦 C.虽有便意, 努挣乏力 D.大便干结, 血色无华 E.大便干结, 腹胀腹痛 7.大便干结, 口干口臭,腹胀,心烦,舌 B. 增液汤 C. 济川煎 D. 润肠丸 E. 六磨汤 6. 气虚便秘的特征是 红,苔黄,脉滑数,此属 A. 气秘 B. 虚秘 C. 热秘 D. 实秘 E. 冷秘 8. 积聚与便秘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下列哪项 不是便秘之征 A. 包块在左下腹 B .为条索状 C ?排便后包块不消失 D.与肠形一致 E. 排便后即消失或减少 9. 下列哪项有关便秘病机转化的说法是错误 B. 气郁日久可化 热, 导致气滞与热结并存 A .热邪久延可伤阴, 由实秘转为虚秘

C.寒积日久可伤阳, 形成阳气虚衰因实致虚证 D.气虚阳虚之人,常致阴寒内生而成冷秘转为实证

E.阴血不足常易化热而形成热结便秘 10.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爽,伴腹胀肠鸣矢气,辨证多为 A.气虚 B.阴寒凝滞 C.气滞 D.燥热内结 E.血虚 11.热秘可选用 A.更衣丸 B.麻子仁丸 C.当归龙荟丸 D.黄芷汤 E.青麟丸 12.血虚便秘的审证要点是 A.便秘干结和阴虚火旺之象共见 B.排便困难,伴脾肾阳虚见症 C.大便干结和肠热腑实见症' D.便秘和血虚证并见 E.粪质并不干硬,便难排出和气虚证并见 13.热秘若热势较甚,病满燥实坚者,可选用 A.大承气汤 B.青麟丸 C.更衣丸 D.当归龙荟丸 E.三物备急丸 14.阴虚便秘的特点是 A.便干兼腹胀口臭 B.便千面唇无华 C.便而不爽兼矢气

中医对便秘病机的认识及热秘、冷秘、虚秘的辩证要点(肠道健康23)

肠道健康-- 中医对便秘病机的认识及 热秘、冷秘、虚秘的辩证要点 一、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便秘与肾、脾、胃、大肠、肺、气血津液、寒热虚实,以及房事、饮食、七情等均有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人胃,经脾胃运化,吸其精华,所剩糟粕经大肠传送而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内留时间过长,粪质干燥坚硬,形成便秘。而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如阳明胃热过盛,热灼津液,津伤液耗,肠道失润;脾气不足,气虚而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雍滞,气内滞而物不行,或气郁化火,火邪伤津,肠道失润;肾开窍于二阴而恶燥,又主五液,肾阴不足,肠失濡润,肾阳不足,阴寒凝滞,津液不通。脾胃肝肾功能失调,皆可便秘。可见,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便秘发生的主要病机。 二、中医认为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是产生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情志失调,忧愁思虑,或郁怒伤肝,或久坐少动以致气机郁滞,或木郁乘土,即肝气郁结、乘克脾土、气机不利,导致津液输布失常,津液不布,则肠道失于濡润,故大便干结或欲便不出。正如《金匮翼·气

闷》所论:“气内滞而物不行。”此外,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郁火灼伤津液,致津液亏虚,导致大便燥结,排出艰难等症。 三、单纯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是产生单纯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大便秘结,欲便不得;暖气频作,胁腹痞满,腹中账满而痛;舌苔薄腻,脉象弦。而以大便欲便不得、暖气胁胀、腹胀满而痛、脉弦为其辨证要点,同时还可以兼见心腹疲闷,胸胁账满,腹胀纳呆,胁肋作痛等症。 四、热秘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所谓热秘,是指由于胃肠积热,即燥热内结,耗伤津液,使大肠传导失润,大便干结而引起的便秘。属实证便秘。 热秘的发生多由于素体阳盛,或饮食辛辣厚味,或热病之后,燥热内结,灼伤津液,腑气不通,致肠道郁热,失于濡润。其主要见症及辨证要点是:内热症比较明显,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滑而数。还可兼见一些内热症,如小便短赤、口舌生疮、面赤身热等症。 五、冷秘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所谓冷秘,是指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致阳气不通,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涩所致的便秘。属虚证便秘。 素体阳盛,或病后阳气虚衰,致阴寒内盛,凝滞肠胃,阳气不运,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三种。 (1)气虚便秘:病机在于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治宜补气健脾,常用黄芪汤,其药物组成:黄芪30g,陈皮10g,麻仁15g,白蜜10g。本方以黄芪峻补肺脾之气,为君;以麻仁、白蜜润肠通便为臣;陈皮理气为佐。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党参,协同黄芪以益气升陷。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虚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补肾,可用大补元煎加味。 (2)血虚便秘:病机在于血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故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药物组成如下:当归15g,生地15g,麻仁15g,桃仁10g,枳壳10g。本方重在补血润下,方中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破气下行。若血虚有热,兼见口干、心烦,苔剥、脉细数,宜加生首乌、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热;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润滑肠道。 (3)阴虚便秘:病机主要在于阴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治宜滋阴补肾,常用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云苓8g,泽泻8g。并可加麻仁15g,玄参15g,玉竹15g,蜂蜜10g,以滋阴润肠通便。此外《温病条辨》的益胃汤和增液汤等亦可选用。 1.概念: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医林改错》)。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2.应用:气属阳,血属阴。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调和气血又须与燮理阴阳、调整脏腑密切结合起来。 (1)气病治则: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推而广之,则寒之、热之,乃至按摩、针灸、饮食等均属于调气之列。 气病之治则,概而言之,即: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①气虚则补:气虚系指元气亏乏,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变化。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主要是补脾肺之气,而尤以培补中气为重: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故气虚之极,又要从补肾人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互根互用,故补气又常与补血相结合: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故在极度气虚时又当与补阳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情况下,痰湿内盛者,不宜使用,但必要时可补气与化痰、祛湿兼施。又有气虚不运而生胀满者,用塞因塞用之法,亦应稍佐理气之品。 ②气滞则疏: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多因情志失调,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停聚于内,影响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故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因为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小肠大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故气滞多与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则气滞。所以,气滞之病又以肝气郁滞为先。 治疗气滞,定当理气行气。所谓调气、舒气、理气、利气、行气,虽名称不同,轻重不一,但总以“疏气令

针灸学第二十七讲 内科便秘 (2).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 (一)、提问: 1、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 2、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的针灸治法、处方、方义及随症配穴。(二)、上次课内容梗概: 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法、处方、方义及随症配穴。 便秘 便秘(consdpation)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患者粪质干燥、坚硬,排便坚涩难下,常常数日一行,甚至非用泻药、栓剂或灌肠不能排便。 西医学认为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全身病变、肠道病变及不良排便习惯所引起,可分为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两种,前者系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迟缓所引起,后者指食物在直肠滞留过久,又称排便困难。' [病因病机】 便秘主要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液被吸收,以致便质干燥难解。本证的发生与脾胃及肾脏关系密切,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 实证便秘,多由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昧,以致胃肠积热,或邪热内燔,津液受灼,肠道燥热,大便干结;或因情志不畅,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肺气不降,肠道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柏内停,而成便秘。虚证便秘,多由病后、产后,气血两伤未回复,或年迈体弱,气血亏耗所致,气虚则大肠传导元力,血虚则肠失滋润;或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凝结,腑气受阻,糟粕不行,凝结肠道而成便秘。 [辨证] 主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艰涩难解。 兼见大便干结,腹胀腹痛,身热,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者,为热邪壅盛(热秘); 欲便不得,暧气频作,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者,为气机郁滞(气秘); 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咣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细者,为气虚(虚秘); 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唇舌色淡,脉细者,为血虚(虚秘);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面色咣白,四肢不温,畏寒喜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者,为阳虚阴寒内盛(冷秘)。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调理肠胃,行滞通便。以足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 处方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 配穴热秘者,加合谷、内庭;气秘者,加太冲、中脘;气虚者,加脾俞、气海:血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阳虚者,加神阙、关元。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用于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便秘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w后B组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使用常规药物组84%(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对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疗效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便秘症状,同时可补益脾气,升血行气、升清降浊、发挥补气而不使气滞,通便而无攻下的疗效。补气健脾、理气行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气虚等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且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标签:补中益气汤加减;老年患者;气虚型便秘;临床疗效与影响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及粪便量减少,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为主的复杂症状。本病多见于各类老年慢性疾病当中。长期便秘会造成患者出现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患者甚至造成心血管疾病或胃肠道病变等。中医当中引发便秘的原因主要与”气血”有关,包括气虚便秘、气滞便秘、血虚便秘等[1]。多由于老年患者脏腑器官功能减弱,体内之气不足难以推动大便在肠管中运行或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阻滞影响气的推动功能。治疗主要以活血补气,行气润肠通便为原则。为本实验为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用于治疗老年患者气虚便秘的临床疗效与影响,特选取10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就诊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56~70岁,平均年龄(63.1±7.2)岁。均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3]中便秘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次数及排便量减少,排便费力或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随机分组为A、B组两组。治疗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 2.1±6.2)岁。B组29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6 3.2±6.1)岁。所有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组患者遵医嘱服用常规药物果导片进行治疗。1次/d,100mg/d,每日临睡前服用。B组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药物包括黄芪28g,党参20g,升麻10g,柴胡12g,陈皮10g,白术30g,当归20g,炙甘草15g。乏力气虚严重者可加重党参、黄芪剂量;若有血虚患者可增加当归剂量另外适当加熟地;气血两虚患者可加生地;阴液亏虚患者可加麦冬、生地;阴虚、口干舌红加之母、玄参等。将药物放入200ml冷水中浸泡30min后加300ml水。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煎约20min。取150ml药之后加水300ml继续文火煎。将两次药汁混合后3次/d餐后引用。所有患者均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以1w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避免刺激类食物。

便秘

便秘 【概述】 一、概念: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 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二、沿革: (一)《内经》有“大便难”、“后不利”的描述 (二)《伤寒论》称之为“阳结”、“阴结”、“脾约” 阳结——因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 阴结——指胃肠阴寒固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 脾约——指脾阴不足,胃热过盛,胃强脾弱,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肠液枯燥所致大便燥结,便秘不下的病证。 (三)《类证活人书》提出“大便秘”的病名 (四)《济生方》有“五秘”之分 风秘——由于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便秘; 气秘——指便秘由气机郁滞或气虚所致者; 热秘——由热结大肠所致的大便秘结; 寒秘——因脾肾阳虚,阴寒凝结,温运无力,腑气不通所致的便秘,又称“冷秘”; 湿秘——湿浊阻于胃肠而致的大便秘结。 (五)晚清多以虚实为纲。以虚实为纲 三、讨论范围 本篇所论便秘,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一)病机总属肠腑传导失常。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传导之官,主大便之形成与排出,故便秘总因其传导失常所致。 (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热结——肠胃积热,灼伤津液,大便燥结难行; 实证气滞——肝脾气机郁滞,腑气失于通降; 寒凝——阴寒凝滞,大便固结不行; 虚者——为气(阳),血(阴)亏虚。 (三)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有关: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 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二).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三).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

中医辨证施治便秘

中医辨证施治便秘 一实秘的中医治疗 (1) 1.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1) 2.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2) 3.阴寒积滞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2) 二虚秘的中医治疗 (2) 1.气虚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2) 2.血虚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3) 3.阴虚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3) 4.阳虚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3) 三、治疗便秘预后 (3) 便秘的针灸治疗 (4) 【概说】 (4) 【病因病机】 (4) 【辨证治疗】 (4) (一)实秘 (4) (二)虚秘 (4) 【其它疗法】 (5) 【附注】 (5) 一实秘的中医治疗 1.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另外尚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黄龙汤、凉隔散等。

2.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呢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 二虚秘的中医治疗 1.气虚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若气虚下陷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扬;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者,可用大补元煎。

便秘的中医施护

虚 秘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①观察伴随症状,如有无腹痛,腹胀,头晕,心悸或汗出,便后有无出血,腹部有无硬块等 ②气虚病人注意防止因努责而出现虚脱。 ③老年病人注意防止出现痛气、虚脱或久蹲起立后跌倒,甚者可诱发中风,胸痹,心痛等发作。 (2)生活起居护理: ①气血虚弱或年老虚羸需在床上排便者,除有特别禁忌外,最好采取坐式或酌情抬高床头为宜,以借助重力作用,增强腹内压力,促进排便。 ②辨证起居:虚证病人,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防寒保暖,充分休息,勿使病人受到突然刺激,如巨响、惊吓、震动等。 (3)饮食护理:辨证施食 气虚者,以益气润肠食物为宜,如山药、白薯、白扁豆等; 血虚者,宜进食养血润燥食物,如黑芝麻、枸杞、红枣等,可食用松子仁粥; 阳虚者,宜进温阳润肠之品,如牛肉、羊肉、韭菜等温性之品,多进热饮、热果汁,可早晚温热食用肉苁蓉粥,以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4)情志护理:对于气秘病人更应加强情志疏导,教会病人采用自我调适情志的方法,如音乐放松法、移情易志法等。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者可选择风格悠扬沉静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此外,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给予病人支持,避免不良刺激。 (5)用药护理:辨证施药 气阴两虚者,可用西洋参、黄芪、麦冬、沙参泡水代茶饮,以补气养阴,润肠通便; 阳虚者,可用吴茱萸500g,加生盐100g炒热熨腹部,以温暖下焦,散寒止痛。 (6)对症处理: ①耳穴理籽:虚秘者取脾胃、肾、直肠下段、皮质下等,3日更换1次,2周为1疗程。 ②穴位按摩:虚秘者取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穴。 ③拔罐:虚秘者取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足三里等穴,留罐,每次10-15分钟,每 日1次,2周为1疗程(6)对症处理: ①耳穴理籽:虚秘者取脾胃、肾、直肠下段、皮质下等,3日更换1次,2周为1疗程。 ②穴位按摩:虚秘者取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穴。 ③拔罐:虚秘者取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足三里等穴,留罐,每次10-15分钟,每 日1次,2周为1疗程 【健康教育】 1.调摄生活,起居有节。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少动。调畅情志,戒忧思恼怒,避免情志所伤引起便秘,习惯性便秘者应克服排便困难的忧虑。 2.便秘期间,恰当选食,合理搭配。多吃蔬菜、粗粮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食瓜果,般要求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煎炸之品。 3.掌握简单的处理便秘的方法,了解使用泻剂的原则,选择安全的方式排出积便,切勿养 成用药通便的依赖思想。 4.正确填写排便日记。排便日记内容包括排便频率、每次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大便 性质及排便有无伴随不尽感、便意、肛门坠胀感、腹胀、腹痛等,以动态观察排便变化,及时反治疗效果,增强治疗信心。 5.根据自身的病情、体力制定长期运动计划和容易达到的目标,如采取较平常稍快速度的 步行方式,进行增强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前或后屈腿运动等,增强体质。

气虚便秘的治疗方法,推荐几个小偏方

气虚便秘的治疗方法,推荐几个小偏方 什么恶是气虚?中医认为,如果人体中的元气出现了亏损的情况,那么体内就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虚。气虚会对于我们我们的身体器官活力和自身免疫力产生危害。那么如果气虚引起便秘可以怎么治疗呢? ★一: 大量喝水1: 想要治疗身体便秘的情况,那么日常可以尽量的多喝一些水,不要少于八杯水。另外,最好能够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服用一杯淡盐开水,这样能够有效的清洁肠道,并且对于干燥的粪便还能够起到软化的作用。 ★二: 增加服用维生素B族的食物1: 平时也应该多摄取一些含有大量维生素B族的食物,并且尽量选择一些纯天然的食物,常见的就有粗粮、豆类食物以及酵母等等,这些食物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增强肠道的紧张力,促进粪便排出体外。 ★三: 多服用高纤维食物1: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服用一些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物,常见的有新鲜的蔬菜、麦麸等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扩充粪便大小,并且还具有增加肠胃蠕动的作用,对于便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四: 经常服用一些淀粉还有蜂蜜1: 专家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多吃一些蜂蜜还有淀粉能够有效的减少出现便秘或者是气虚便秘的情况,因为蜂蜜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而淀粉则能够有效的吸收水分避免粪便过于干燥。 ★五: 偏方治疗1: 将决明子放入茶杯之中,然后用开水进行冲泡,大约十分钟之后就可以开盖,水也变成了淡黄色,这个时候可以直接服用,然后再冲泡一次服用,每天进行一次能够很好的治疗气虚便秘的情况哦! 2: 将桑椹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熬煮,等到水减少到一半的时候加入少量的冰糖,每天服用一剂,五天为一个疗程。 3: 将新鲜的蒲公英放入锅中煎煮二十分钟,每天服用一剂。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加入少量的白糖或者是蜂蜜,能够有效的治疗身体期许不便秘的情况。 4: 将生白术取出之后研磨成为粉末,然后每天按照三餐每次服用10克左右,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气虚便秘的情况效果很好。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服用五天左右身体就会恢复正常。身体正常之后就可以停止,但是建议每周仍旧是服用两三天,这样能够令大便长期通畅。

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类型各个击破

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类型各个击破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食物品种选择不当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便秘病人根据所表现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食物品种至关重要。 中医常将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类型。现将各类型的症状特点及饮食原则介绍如下。 热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口干、口臭,腹满胀痛。此型病人应忌食辛辣厚味,因为此类食物多能“助火邪”、“耗真阴”,使津液亏少,大便燥结。如辣椒、姜、羊肉、狗肉、鸡、鱼、酒等均应少用。宜多用清凉润滑之物,凉能清热,润能通肠,热清肠润则大便通畅。如苹果、梨、黄瓜、苦瓜、萝卜、芹菜、莴苣等都极相宜。 气秘: 表现为排便困难,嗳气频作,胁腹痞闷,甚则胀痛,大便或干或不干。此型患者应忌收敛固涩之品,因为收敛易使气滞不畅,固涩能加重便秘,如白果、莲子、芡实、栗子、石榴等皆应少用。而宜用能行气软坚润肠之物。气行则腑气通,肠润则大便畅。如橘子、香蕉、海带、竹笋等可适当

多用。《食医金鉴》中郁李仁粥,适于气秘者,颇有效验。可用郁李仁10~15克,粳米100克,将郁李仁捣碎,同粳米煮粥,代早餐服食。 虚秘: 气虚者表现为面白神疲,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血虚者,大便干燥,面色无华,心悸眩晕;阴虚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目鸣,腰膝酸软或见颧红盗汗。气虚者忌用有行气作用之品,因行气多能耗气散气,宜于气滞而不利于气虚,如佛手、萝卜、杏仁、芥菜、橘子等应当少用。而宜多用能健脾益气又润肠之物,使脾肺气足则可增强大肠的传导功能。如山药、扁豆、无花果、胡桃、芋头等。用胡萝卜、甘薯煮粥,既是香甜可口之饭食,又是益气润肠之佳品。血虚阴虚者,忌辛辣香燥之品。因其多能伤阴助火,加重便秘。辣椒、羊肉、五香调料等应当忌食。而宜用滋阴养血,润燥之物,以增津液,润肠道,通大便,如桑葚、蜂蜜、芝麻、花生等。芝麻、花生捣碎,与小米做粥服食,既增加了稀粥之香味,又达到了养血润燥的目的。

便秘培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 【A1型题】 1.将便秘分为阴结与阳结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圣济总录》 B.《伤寒论》 C.《内经》 D.《诸病源候论》 E.《难经》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A.腑气郁滞通降失调 B.气血亏虚传导无力 C.肠胃积热肠道失润 D.肠传导功能失常 E.阴寒内生胃肠凝滞 3.下列哪项不是便秘的主要病因() A.体虚年高 B.饮食不洁 C.情志失调 D.饮食所伤 E.感受外邪 4.便秘的病位主要在以下哪个脏腑() A.大肠 B.脾 C.胃 D.肺 E.肝 5.治疗阳虚便秘的主方是() A.黄芪汤 B.增液汤 C.济川煎 D.润肠丸 E.六磨汤 6.气虚便秘的特征是() A.大便干结,腹中冷痛 B.大便干结,形体消瘦 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 D.大便干结,面色无华 E.大便干结,腹胀腹痛 7.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胀,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 A.气秘 B.虚秘 C.热秘 D.实秘 E.冷秘 8.积聚与便秘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下列哪项不是便秘之征() A.包块在左下腹 B.为条索状 C.排便后包块不消失 D.与肠形一致 E.排便后即消失或减少 9.下列哪项有关便秘病机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A.热邪久延可伤阴,由实秘转为虚秘 B.气郁日久可化热,导致气滞与热结并存 C.寒积日久可伤阳,形成阳气虚衰因实致虚证 D.气虚阳虚之人,常致阴寒内生而成冷秘转为实证 E.阴血不足常易化热而形成热结便秘 10.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爽,伴腹胀肠鸣矢气,辨证多为()

A.气虚 B.阴寒凝滞 C.气滞 D.燥热内结 E.血虚 11.热秘可选用() A.更衣丸 B.麻子仁丸 C.当归龙荟丸 D.黄芪汤 E.青麟丸 12.血虚便秘的审证要点是() A.便秘干结和阴虚火旺之象共见 B.排便困难,伴脾肾阳虚见症 C.大便干结 和肠热腑实见症‘ D.便秘和血虚证并见 E.粪质并不干硬,便难排出和气虚 证并见 13.热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选用() A.大承气汤 B.青麟丸 C.更衣丸 D.当归龙荟丸 E.三物备急丸 14.阴虚便秘的特点是() A.便干兼腹胀口臭 B.便千面唇无华 C.便而不爽兼矢气 D.便不干努挣乏力 E.大便干结如羊屎状 【A2型题】 15.王某,大便干结或兼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其主要病机为() A.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司 B.肠胃积热,津伤肠燥 C.阴寒凝滞,传导失职 D.肺脾气虚,传导无力 E.阴液亏虚,肠失濡润 16.患者大便干或不干,排出艰涩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淡白或时作眩晕,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则减,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其治法为() A.温阳通便 B.滋阴通便 C.养血润燥 D.顺气导滞 E.补气润肠 17.谢某,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痛拒按,喜热恶寒,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其治疗首选方为() A.济川煎 B.润肠丸 C.黄芪汤 D.六磨汤 E.大黄附子汤 18.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首选方为() A.黄芪汤 B.润肠丸 C.增液汤 D.济川煎 E.麻子仁丸 二、名词解释(6分)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 方药 2.5.1肠道实热证:主症:(1)大便干结。(2)舌红 苔黄 燥。次症:(1)腹中胀满或痛。(2)口干口臭.(3)心烦不寐。(4)小便短赤。(5)脉滑数。 2.5。2 肠道气滞证:主症:(1)欲便不得出,或便而 不 爽,大便干结或不干(2)腹满胀痛。次症:(1)肠鸣 矢 气。(2)嗳气频作。(3)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4) 纳 食减少。(5)舌苔薄腻。(6)脉弦。 2.5.3 肺脾气虚证:主症:(1)大便并不干硬,虽有 便 意,但排便困难。(2)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次症:(1) 便后乏力。(2)神疲懒言.(3)舌淡苔白。(4)脉弱。

2.5。4 脾肾阳虚证:主症:(1)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 难.(2)脉沉迟。次症:(1)腹中冷痛,得热则减.(2)小 便清长。(3)四肢不温。(4)面色白光白。(5)舌淡苔白. 2。5.5 津亏血少证:主症:(1)大便干结,便如羊粪。 (2)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次症:(1)口干少津.(2)眩晕耳鸣。(3)腰膝酸软。(4)心悸怔忡。(5)两颧红。(6) 脉弱. 3.1辨证治疗 3.1.1 肠道实热证:治法:清热润肠。主方:麻子仁丸(《伤寒论》)。药物:火麻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 枳实。 3.1.2 肠道气滞证:治法:顺气导滞。主方:六磨汤(《证治准绳》)。药物:沉香、木香、乌药、枳实、

槟榔、 大黄。 3.1.3 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润肠。主方:黄芪汤(《金匮翼》)加味.药物: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 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3.1.4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润通便.主方:济川煎(《景岳全书》)。药物: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 麻、枳壳。 3.1。5 津亏血少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通便。主方: 润肠丸(《沈氏尊生书》)。药物:当归、生地、火麻仁、 桃仁、枳壳、肉苁蓉。

对肝癌患者虚秘型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护

对肝癌患者虚秘型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护肝癌患者之所以发生便秘,与癌症本身特点有很多关联。传统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为人体正气虚损后,外邪六淫不正之气乘虚而入,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出现气滞血瘀,痰湿结聚,热毒内蕴等病理变化,日久而成积块。《医学必读》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因此肝癌患者便秘多以虚为本,病程中可与气滞,血瘀,痰湿,郁热,津亏,血虚等同时存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便秘反复难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5~12月本科54例虚秘型便秘的肝癌患者,年龄最大的85岁,年龄最小的32岁;其中男32例,女22例。 2肝癌患者虚秘型便秘的分型及治则 2.1 气虚秘大便并不干结,随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气短汗出,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法:益气润肠。方药;黄芪汤加减。 2.2 血虚秘大便于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气淡,舌淡苔白脉细。治法:养血润燥。方药:润肠丸加减。2.3 阴虚秘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目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通便。方药:增液汤加减。 2.4 阳虚秘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光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减。 3肝癌患者虚秘型便秘的辨证施护 3.1 情志护理情志失调是便秘的原因之一,不良的情绪及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可影响排便反射,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肝癌患者身体虚弱,自理能力下降,加之原发病的各项临床症状,对其身心的损害加重,易产生自卑,痛苦,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首先安定患者的紧张心理,调整浮燥情绪。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愉悦的配合治疗。在采取促进排便措施的同时,应帮助患者分析引起便秘的原因,并使患者相信,只要配合医务人员一定能解除痛苦,在病情得到缓解后,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解除“不治之症”的影响,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3.2 饮食护理合理膳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粗纤维食物及水果,勿过食辛辣厚味及饮酒无度。肝癌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并能防治便秘。对气虚秘者可选 用黑芝麻909,杏仁609,大米909,当归99煎三味浸水后磨成糊状,煮熟后用当归白糖煎汤调服,一天一次,连服数天,同时可多食柑橘,萝卜,荔枝等调气之品。对血虚秘者可选用黑芝麻,核桃仁,柏子仁研粉以蜂蜜调服。对阴虚秘者可取连翘15—309,煎沸当茶饮,可兑白糖或冰糖服用(不兑糖效果更好),连服1—2周。对阳虚秘者应多食温热行气之品如羊肉,山楂等,避免过度煎炒,饮酒以及食用辛辣刺

便秘的分类(即诊断量表)及治疗

便秘的分类(即诊断量表)及治疗 便秘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其分类方法较多,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将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根据病程及起病方式可将便秘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根据粪块积留的部位可将便秘分为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根据肠动力异常的类型,可以将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混合型便秘,这是目前学术节最普遍的分型方法。 1、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 又被称为慢通过性便秘或结肠无力,是指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通过缓慢所引起的便秘,其病因不清,病变可位于结肠局部或全部。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临床表现是便秘病史时间长,缺乏便意、排便周期延长(<2次/周),粪质干燥和排便费力。通过结肠传输试验易准确诊断。 2、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 出口梗阻型便秘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病变可位于直肠远端或肛管,临床表现是大便排出困难,伴有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及便条变细等症状,有时需用手法协助排便。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通过作排粪造影等易准确诊断。 3、混合型(MC) 许多慢传输型便秘伴有出口梗阻,称之为混合型。临床占统计病例的20%左右。 不同类型便秘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中医分类:便秘在临床中分为两大类,即虚证与实证。

海本草能够彻底根治便秘,海本草(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e3883501.html, 监局批准的通便产品,运用国际尖端的海洋生物技术,通过纯化萃取原料药而获得的有效成分,不含任何激素和泻药成份,能够清杀体内癫狂的“便秘因子”,不但通便修溃疡,更能通过调整便秘体质,从根本上解决便秘老问题。

通幽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开题论证 报告 通幽汤治疗功能性 便秘(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研 究 生: 李兵剑 导 师:熊之焰 教授 专 业: 中医外科学 研究方向:肛肠疾病的研究 中国湖南长沙 二零零九年六月

目录 一. 选题思路、目的和意义 (2) 二. 立论依据………………………………………………………………………………3~20 第一部分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3~12(一)历代医家对便秘的认识 (3) 1 历代医家对便秘病名的认识 (3) 2 历代医家对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3~6 3 历代医家对便秘的治疗 (6) 3.1外治法 (6) 3.2 内治法…………………………………………………………………6~8 (二)现代医家对便秘认识的新发展及研究现状 (8) 1 现代医家对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发展 (8) 2 现代医家对便秘的辨证分型 (9) 3 现代医家对便秘的治疗……………………………………………………9~12 第二部分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12~19(一)便秘概述 (12) (二)便秘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三)诊断标准 (14) (四)治疗 (15) 1 治疗基本原则 (15) 2 一般治疗 (15) 3 基本药物治疗………………………………………………………………15~19 4 手术治疗 (19) 第三部分,通幽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血瘀型)的理论基础...........................19~20(一)导师认识 (20) (二)组方依据 (20) 三. 临床设计方案…………………………………………………………………………21~24 (一)一般临床资料: (21) 1. 病例来源: (21) 2. 诊断标准 (21) 3. 纳入标准 (21) 4. 排除标准 (22) 5. 剔除病例标准 (22) (二)研究方法 (22) 1. 病例分组 (22) 2. 治疗方法 (22) 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23) (三)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标准 (23) 1. 症状疗效 (23) 2. 安全性评价标准 (23) 四数据处理 (24) 五论文设计 (24) 六进度安排 (24) 七 参考文献……………………………………………………………………………24~26

中医辨证施治便秘

中医辨证施治便秘 一实秘的中医治疗 1.肠胃积热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另外尚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黄龙汤、凉隔散等。 2.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

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呢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 二虚秘的中医治疗 1.气虚型便秘的中医治疗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若气虚下陷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扬;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者,可用大补元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