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一月语文模考卷(二)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一月语文模考卷(二)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2020——2021年

高二一月语文模考卷(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庄子批评仁义礼,古今多数人遂以为他主张不仁不义。其实庄子的善恶观非常复杂,非直线性思维所能把握。《庄子·养生主》里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以此为中心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察见庄子的善恶观。而与儒家作比较研究,则可使我们深切认识到庄子的主张。

②儒家总体上是倾向于立名的。《论语》:“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仁义成了成名的一个必要条件。客观地讲,儒家对名的这种态度,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倒向为求名而修德,甚至把仁义当成博取名利的敲门砖。

③庄子主张,“为善无近名”。显然与《老子》“善行无辙迹”相通。老子此语是说行善非但不能求名,而且要不留痕迹。庄子认为善行的最高境界是行善而不自知,其次是自知但不留痕迹,故不为人所知。怀持这样的思想,自然不会求名。朱熹批评道,为善固然不能求名,但也不能为了避好名之嫌而不去为善。笔者以为,说庄子“畏名之累已”是合适的,说他为了逃名而不为善并告诫他人不为善,则是误解。如前所述,庄子不是否定为善,而是否定近名,崇尚为善而不知自己在为善之“上善”。行善若此之人,才是真正的圣贤。

④“为恶无近刑”一语令古今学人困惑不已,因为它的言外之意似乎是,不

犯刑之恶是可以为的。其实庄子反对的是为大恶。但世人接受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又批评庄子鼓励人们避重就轻,没有诚人不为“小恶”。徐复观则辩护道,精神落到现实生活中总是要打折扣的,“为恶无近刑”只是出于无可奈何,不是庄子本义的说法。对此,笔者并不认同。实际上庄子认为,人就是人,没必要也不可以被要求成为圣贤;“小恶”只要对人对已都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就应该加以宽容。

⑤儒者心中时刻盘旋着明确的善恶意识,总想以“善”去“恶”。庄子则认为,一个人尤其不能自以为善而去指摘他人,《渔父》就将“好言人之恶”视为八疵之一,因为对“善”的过分强调,必使宽容精神渐次遗失,从而对他者造成一些伤害。相对地,庄子提出“虚而待物”“不谴是非”,强调不责于人,因其所是而是之,正体现了那种“万物皆照”的包容精神。

⑥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成了先秦请丁共阿国对时明所题。儒家认为,既然礼崩乐坏导致乱象,出路便是将礼乐制度重新扶植起来,所以他们力推仁义礼乐的教化,以使世人生德于心,最终治国平天下,庄子则认为,如果把仁义礼立为标准来齐同天下,那就等于在宰割天下,因为这种做法没有顺物之自然,其实质是以善的名义强制他者,使天下人沦为仁义礼的“辕下之胸”。在此意义上,所谓的善也就变成了恶。庄子其实认为,个体之间只要不相为害,就不需要仁义礼的约束和严刑峻法的强制,便能形成一种整体的和谐。

⑦需要注意的是,庄子批评仁义,绝非怂恿世人向下沉沦,为不仁不义之举。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其善恶观:在善的问题上,庄子反对为求名利而行善,反对临人以德、以“善”去“恶”的教化传统,倡导不自以为善之“上善”;在恶的问题上,他一方面诚人行恶,一方面又主张宽容“小恶”。无论是践行“上善”,还是宽容“小恶”,都是玄德的体现。只有这样,人伦才不至于紧张,人我之间才能变得和谐,每一个个体才能自在地生长发展。

(摘编自汪韶军《庄子善恶观探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批评过儒家的仁义礼,因此古今多数人认为他主张不仁不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B.只有做到庄子的“为善无近名”,崇尚为善而不知自己在为善,才能说是真正的圣贤。

C.朱熹批评庄子“否定为善”是恰当的,但批评庄子“否定近名”则背离了庄子的本义。

D.庄子主张不拘泥于明确的善恶意识,强调因其所是而是之,体现了庄子的包容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⑤段用(渔父)将“好言人之恶”视为八疵之一的事例,进步闸明庄子不责于人,具有宽容精神的善恶观。

B.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庄子的主张和儒家的主张进行了比较分析,使我们能更准确理解庄子的善恶观。

C.第④段作者从大恶和小恶两个层面闸释了庄子“为恶无近刑”的内涵,即精神到现实中总是要打折扣的。

D.本文多次从古今学人对庄子主张的误解人手,辩证剖析,正本清源,深入探究了庄子善恶观的应有之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主张是倾向于立名的,容易引导人们以仁义之名去博取个人名利,作者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B.在庄子看来,把仁义礼立为标准来治理天下,是有违自然之理的,是以善之名强制他人,不利于和谐。

C.庄子主张的“为恶无近刑”意思是说,只要不触犯刑法,就应该加以宽容,没必要所有人都成为圣贤。

D.庄子一方面诚人行恶,方面又主张宽容“小恶”,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会让世人产生认识上的困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材料①: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

统旅游者。

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百度百科《乡村旅游》有删减)

材料②:

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旅游人数占国内游客比重在历经2012-2015年的快速增长后,2016-2017年保持平稳增长。而乡村旅游收入比重更是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材料③:

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村融合构建新消费增长极成为趋势。目前景区存在的几个普遍现象:产品结构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自由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旅游消费需求;景区淡旺季明显、夜间游览产品不足;景区的消费主要停留在白天,夜间产品仍然十分不足,许多景区留不住游客过夜;随着门票价格的政策性下调,景区必须彻底打破门票经济的依赖度,需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目前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内及周边存在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有景中村、景边村,景区及其周边的乡村资源就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增量空间和消费场景,同时这样的乡村资源又具备了天然的人流基础,享受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这样的二者结合发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左驭《乡村旅游洞察:逆城市化、景区变革与精准扶贫》)

材料④:

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立足于绿色发展,指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构建产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系。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环境承载量发展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源自本地村民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行为、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来自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这些破坏了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虽然能够一时得益,但却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选择。

所以,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乡村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自掘坟墓。从消费需求来看,乡村生态环境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在,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消费动力,产业发展也是无源之水。要在乡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先行,科学筹谋,控制开发强度,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高源《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应把握“四性”》2018年5月5日《中国旅游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现代乡村旅游具有旅游时间自由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特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B.从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从2010-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和过夜游客数量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C.在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区旅游发展必须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才能解决本身存在的普遍问题。

D.目前国家所有5A级景区内和周边都存在有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二者结合发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区和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的共振效应具体表现为:乡村资源在享受景区基础配

套设施的同时,也为景区提供了增量空间、消费场景。

B.不管是乡村旅游开发者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行为,还是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资源环境的基础。

C.产业发展是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乡村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需求,破坏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也会让群众失去消费动力。

D.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不矛盾的。

6.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最应该注意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好钢

刘浅

李柏安和我是同年兵,同时分在指挥班,他瘦小,白,面容姣好,像个小巧玲珑的女子。如果男扮女装,混迹于女子队伍,他定然娇美不让巾帼。

但是,他有个毛病,抠!

我们发了津贴,第一件事都是买双黑尼龙丝袜子,将部队发给的浅绿色棉线袜子换下来。至于那种冬季穿的呆傻、笨拙的白帆布袜子,我们根本不屑一顾,发下来,就放进提包的下层,雪藏起来。

他不。偏偏冬天穿白帆布袜,夏天穿浅绿色棉线袜,让自己的两只脚显得很臃肿,很颟顸,自己在全班面前,尤其怪异,像个守财的老地主。

本来,你看他那秀气的底子,应该是唇红齿白的。可是,他却唇红齿不白。为什么?他抠,舍不得买牙膏。每个我们用黑妹、用中华刷牙的早晨,他都是跑到炊事班,用羹匙舀一点盐面,送进嘴里,再喝一口水咕咕一涮,一吐,万事大吉。

你想,整天用盐面渍染的牙齿,能白吗?他的牙总是灰不唧的,好似压酸菜缸的石头。

还有,每个周末,我们都轮流请假,去海城街面上转一转,买一些东西、书

或者香烟。他呢,不。他从

来不请假、不逛街、不买东西。

他就攒钱,一分都舍不得花,能把钱攥出汗来。

我问他,李柏安,你为什么不去街里?不去买东西?不会享受呢?

他说,过日子的人没有到街里乱窜的。我爸爸说了,赶集上店,不如打扫庭院。

我们一些人问他,你把津贴攒下来不花,准备干什么?

他说,反正有用。之后,就旁若无人地拿起脸盆去水房洗衣服,或者拿起扫帚去厕所扫除去了。

一天晚上,我们在哨位换岗,他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告诉你,我攒钱,就是要复员后回村娶媳妇,过日子。他趴在我耳边说,我们那个地方媳妇便宜,二十来块就娶个媳妇。

他是山东沂蒙山地区人,侉子,口音软、拐弯儿。二十来块,从他口里出来,是“赖儿十来块儿”,妇,是“席分儿”。听他说话,让人想笑。

我不笑。我问,这当兵都两年多了,你该攒一百六十多块了,能娶八个媳妇呀

他说,娶那么多“席分儿”干吗?我还要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哩。

我由衷羡慕他,说,我们津贴一到手,没几天就花光啦。你小子厉害,真是过日子的好手啊!

他说,日子是过出来的,不好好过,怎么行?

说得我一下子没电了。好像自己就是个败家子。

这年秋天,我们连去辽西山区修筑战备路,营首长命令我们指挥班去营农场帮忙护秋和秋收。

营农场坐落在一个叫温香的地方。温香是广袤的平原,除了零星的玉米地,一概是金澄澄的水稻这个地方好,水泽挨着水稻,水稻依偎着水泽,在渠里可以捉到肥肥的草鱼,在稻田里能够挖出长长的黄鳝。

我们驻守在这里,如鱼得水,天天吃鸭肉炖草鱼、黄豆炖黄鳝。

除了看护田里成片的水稻、场院成垛的庄稼,我们的任务就是摸鱼、挖黄鳝。

可是,一天晚上,稻田埂上、垄沟里,却意外地钻出了大大小小的黄鳝来。

在夕阳下,黄鳝唧唧叫着,翻卷着,喷吐着黏黏的唾液,仿佛在躲避沸腾的热水,或者被谁拦腰砍了一刀,很仓惶很污浊地四处乱爬。

就在我和李柏安很兴奋地要摘这些“桃子”的时候,只觉脚下一阵颤栗,远方的房屋和天际冒出几缕浓浓的烟尘,接着,有人高喊,地震啦!

我们径直向浓烟滚滚的村庄跑去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呀,这时候,就要当仁不让。

冲进村子,大队书记老崔说,都是经历过巨震的人了,是余震,虽然塌了几间房屋,人员应该没事。

就见有几个人抬着担架匆匆跑过来对老崔说,崔书记,老葛割稻子太累了,在房里睡着了,地震时跑出来,砸断了双腿,需要住院治疗……

老崔说,那还磨蹭什么,快去医院呀!

可我们没有钱呀!

老崔抹一把脸上的汗水,说,唉呀,一分钱憋倒英雄汉,我没有,大队也没有呀!

这时,李柏安说,我这里有钱,给老葛拿去治疗吧。他撕开衣袖里密密麻麻缝好的一块军绿布片,拿出了里面装在塑料袋里的纸币,是一百八十元。

过后,我说,李柏安,行呀,境界挺高啊。

他说,好钢当然要用在刀刃上嘛。

我说,你不娶媳妇了?

他说,不会接着攒呀?

年底,李柏安被调进营部,给营长当通讯员。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2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塑造李柏安形象时,恰当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李柏安与“我们”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对比,充分展现了他的“抠”。

B.听到李柏安将“二十来块”说成“赖儿十来块儿”、“媳妇”说成“席分儿”,“我”想笑却不笑,表面庄重,心里却有点瞧不起他。

C.“日子是过出来的,不好好过,怎么行”,这句朴实而真诚的话语不但体现了李柏安的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也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D.在老葛被砸断双腿亟需治疗却没钱的紧急时刻,李柏安毅然拿出自己两年多的积蓄一百八十元,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令人感动。

8.小说为什么花了大半篇幅写李柏安“抠?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以“好钢”为标题,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

...历金吾前卫经历。永乐三年,陈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已,复职,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都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成有条理。上疏言:“交陆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意,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宣德四年与平江伯董漕事,议令江西、湖广、浙江及江南北诸郡民,量地远近,转粟于淮、徐、临清,而令军士接运至北京,民大称便。五年陈足兵食省役之要。谓:“永乐间虽营建北京,南讨交趾,北征沙漠,资用来尝乏。比国无大费,而岁用仅给。即不幸有水旱,征调将何以济?请役操备营缮军士十万人,于

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缘河屯种。”帝善之。命吏部郎中赵新等经理屯田

..,

福总其事。既而有言军民各有常业,若复分田,役益劳扰,事竟不行。改户部尚

...书.。

七年,帝于官中览福《漕事便宜疏),出以示杨士奇曰:“福言智虑深远,六卿中谁伦比者?”对曰:“福受知太祖,正直明果,一志国家,诚六卿所不及。”

又曰:“南京根本重地,先帝以储宫

..监国。福老成忠直,缓急可倚。”帝日:“然。”

明日改福官南京。正统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

(选自《明史·黄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B.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更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C.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D.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学生,明、清时期称在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为太学生。

B.屯田,古代政府组织劳动者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给养和税粮的一种措施。

C.户部尚书,户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全国土地、賦税、户籍、财政收支等事务。

D.储宫,古代皇帝有时会让皇后协理一些政务,因而称皇后为“储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福主政边疆,理政有方。黄福掌管边疆安南布政、按察二司的事务,他根据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并且编排民籍,确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百官。

B.黄福为民办事,百姓受益。黄福与平江伯一起主管漕运事务时,商议命令江西、湖广、浙江等各府县百姓根据住地的远近转运粮食,百姓大称便利。

C.黄福建言献策,为国分忧。黄福担心国家费用紧张,请求朝廷驱使一部分军队士兵沿河屯田,但遭到了军队士兵们的反对,事情竟没有能够实行。

D.黄福公正无私,忠诚正直。杨士奇认为黄福公正无私、明察果断,一心为了国家,是六卿无人能比的,并且为人忠诚正直,是情势急迫时可以倚重的大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5分)

(2)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承题,上句写江月不管兴亡,在乱中依旧光耀如昔,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

B.颔联描写了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

的角声的景象。

C.尾联描绘了诗人想问朝廷的消息,但此时盗贼横行,自己也无暇顾及国家的情况。

D.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诗人眼中有一个时代的境况,情感沉郁,感人至深。

15. 诗的颈尾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②《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③荀子《劝学》中,“,”两句强调只要不停地雕刻,即使是金属和玉石也能在上面刻出图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

有些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B.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C.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D.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18.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B.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

C.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D.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19.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方百计耳濡目染顶礼膜拜窃窃私议

B.处心积虑耳濡目染奉若神明窃窃私语

C.千方百计潜移默化顶礼膜拜窃窃私语

D.处心积虑潜移默化奉若神明窃窃私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分)

提取金属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金属开采上来后,①,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并用水调成矿浆:②,即加一些选择性的药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到金属矿粉;最后便是冶炼阶段,冶炼阶段③,火法冶炼就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来。

21.最近,某校发起在家庭中实施分餐的倡议。请你拟写则微信消息,发布在家

庭群中,劝说长辈接受该倡议。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不超过90个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

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 C(从原文“笔者以为,说庄子“畏名之累己’是合适的,说他为了逃名而不为善并告诫他人不为善,则是误解’可知这一说法错误)

2.C(“精神到现实中总是要打折扣的”是徐复观的辩护之词,作者对此表示并不认同,因而此项说法错误)

3. B(A项中“作者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于文无据;C项,原文中还说“没有实质性的伤害”;D项,这两方面是不矛盾的,都是“玄德”的体现,都符合庄子自然无为的主张,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我之间的和谐)

4.A(B与图表信息不符,并无持续增长;C“必须”的条件在原文中未有体现D 错在“所有”)

5.C(材料四明确表达“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乡村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

6.(1)从政府角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2)从当地乡村角度:发挥基层行政单位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民的引导,加大惩处力度,杜绝过度开发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3)从游客角度:增强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旅游”“文明出行”。

7.B(“表面庄重,心里却有点瞧不起他”不正确“我”只是觉得李柏安的口音有点好笑,并无瞧不起之意;从下文“我由衷羡慕他”也可以看出。)

8.①明贬实褒,突出李柏安生活节俭,会过日子,懂得谋划未来;

②与后文他拿出全部积蓄给老葛治疗形成对照,更能衬托出他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③欲扬先抑,使小说情节更加曲折,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每点2分)

9.①简练醒目,且巧妙设置悬念,有助于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一语双关,生动形象:明指救急用的一百八十元钱,暗将李柏安比作一块“好钢”。

③引人深思,提示主旨:什么是“好钢”,怎样才能成为“好钢”,从而提示小说主旨。(每点2分)

10. C(原文标点: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险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11. D(储宫,犹储君,指太子)

12. C(“但遭到了军队士兵们的反对”与原文不符,原文“既而有言军民各有常业,若复分田,役益劳扰,事竟不行”)

13. (1)第二年因事获罪,被捕关进诏狱,贬任为办事官员。(得分点:“坐”“下”“谪”各1分,句意2分)

(2)镇守的宦官马骐凭恃恩宠虐民,黄福多次制裁抑止他。马骐诬告黄福怀有二心。(得分点:“怙”“数”“异

志”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年间,由太学生历任金吾前卫经历。永乐三年,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改任北京行部尚书。第二年因事获罪,被捕关进诏狱,贬任为办事官员。不久,恢复职务,总督安南的军饷。

安南已经平定,在那里设置郡县,命令黄福以尚书身份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事务。当时边远之地刚刚平定,战火还未平息,事务繁重,黄福根据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都很有条理。上疏说:“交趾的赋税轻重不一,请求斟酌决定,希望务必减轻。”都得到批准。于是编排民籍,确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百官。多次召集父老宣布晓谕皇帝的恩德和旨意,告诫下属官吏切勿苛求骚扰。一切用“静”的方法治理当地,上上下下都顺从妥帖。当时朝廷群臣中因小事贬谪交险的人很多,黄福都加以救助周济,甄别其中贤能的人与自己共事,因此到交险的人就好像到家一样。镇守的宦官马骐凭恃恩宠虐民,黄福多次制裁抑止他。马骐诬告黄福怀有二心。皇帝觉察其中的虚妄,不过问。仁宗即位,召回京师,命(黄福)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险总共十九年。等到他回京时,交险人民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呼号哭泣不忍离别。

宣德四年与平江伯一起主管漕运事务,商议命令江西、湖广、浙江以及江南、江北各府县百姓,根据住地的远近,转运粮食到淮安、徐州、临清,而命令军队士兵接运到北京,百姓大称便利。宣德五年陈述充足军队粮食节省工役的要点。说:“永乐年间虽然营建北京,往南征讨交险,往北征讨沙漠,物资钱财从未缺乏过。等到国家不需花费大的费用了,而每年的财产收入仅够供给。假如不幸发生水旱灾害,征用调拨将用什么来周济?请驱使那些专事操练修建的军士十万人,

在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沿河屯田种植。”皇帝认为这一办法很好。命令吏部郎中赵新等人经营管理屯田事务,黄福总管这件事。不久有人说军士百姓各有日常生产劳动的本业,如若再分田开垦,劳役将更加骚扰百姓,事情竟没有能够实行。(黄福)改任户部尚书。

宣德七年,皇帝在宫中阅览黄福的《漕事便宜疏》,取出给杨士奇看,说:“黄福所说见识思虑深远,六卿中有谁能与他相比?”杨士奇回答说:“黄福受太祖知遇之恩,公正无私明察果断,一心为了国家,实在是六卿所不能及的。”又说:“南京是国家的根本重地,先帝曾以太子身份在那里代理国事。黄福持重老成,忠诚正直,情势急迫时可以倚重。”皇帝说:“对。”次日改黄福任官南京。正统五年正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14、C.“自己也无暇顾及国家的情况”错误;这句是表达诗人对朝廷和国家命运的关切。

15、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16、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B(语言文字运用的三题比较容易,答案解析略)

18.D

19.C

20.①先把矿石破碎②再进入选矿工序③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炼方法(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尊敬的各位长辈,医生说过,要学会习惯分餐,适当分隔才是更理性的爱。所谓病从口人,分餐不光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还能减少食物浪费。分餐不分爱,永远爱你们。(5 分)

22、参考立意:

1、人只有一次生命,但生命的意义却不同,有的是伟大,有的是渺小

2、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3、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我们的人生价值就是放出我们最眼的光芒

5、我们一定要做个有价值的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