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离线作业(必)

宪法离线作业(必)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宪法》课程作业

姓名:项林凯翔学号:714079042007

年级:14秋法学学习中心:玉环县学习中心—————————————————————————————

第一章宪法总论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立宪主义意义宪法的基本特征是制定统一的成文法典。

1、错误: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一个国家存在的通过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的法。它可以表现为一个统一的成文法典,也可以是分散的一系列法典。

2、凡成文宪法也必然属于刚性宪法。

2、错误:成文宪法与刚性宪法是不同的宪法分类。制定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也可能因为宪法并未对其修改程序作出与普通法律不同的规定,而成为柔性宪法。

3、宪政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

3、错误:宪政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人权。

4、宪法的渊源指的是近代宪法的起源、来源。

4、错误:宪法渊源一般是指宪法的表现形式。

5、宪法性法律的效力与普通法律相同。

5、正确:宪法性法律是调整宪法关系的法律,它的效力与普通法律相同。

6、宪法关系的主体中,通常有一方为国家或国家机关。

6、正确:在宪法关系中,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

7、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违宪审查体制下,违宪审查的主要对象仍然是法律。

7、错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违宪审查体制下,违宪审查的主要对象不是法律,而是法律以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8、宪法解释机关与违宪审查机关在各国通常是同一的。

8、正确:各国的宪法解释机关通常也是承担违宪审查任务的主体。

二、简答题

1、简析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答:宪法主要以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为调整对象,也是一个特定的法律部门。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既包括宪法典,也包括具有一般法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

2、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答:宪法与宪政是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的不同层面,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没有宪法绝无宪政,有了宪法并不必然有宪政。

宪法与宪政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

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同时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

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内容和实施。宪政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宪法内容的实现过程。

3、简述宪法渊源及其表现形式。

答:宪法渊源即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

4、简述宪法法院违宪审查制的主要特色。

答:宪法法院违宪审查制的主要特色有:

第一,以抽象的原则审查为主,附带的案件审查为辅;

第二,适用一审终审制;

第三,宪法法院的判决具有一般效力;

第四,在判决主文部分判断法律的合宪性。

三、论述题

1、试析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及其发展。

答:我国实行的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违宪审查制。由1954年宪法首先加以确立,1982年宪法在一定程度发展了这一制度。

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具体包括了以下内容:

第一、宪法序言确认了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为建立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提供了依据;

第二、依据宪法规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第三、确认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协助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宪法监督的职能;

第四、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第五、通过制定立法法对违宪审查的对象、启动主体和审查程序作了具体规定。

第六、采取事前的预防性审查和事后的违宪审查相结合的方式。

我国现行的违宪审查体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难以有效的运行,应当在实践中加以改革和完善。结合本人看法,可主要阐述:一是我国违宪审查机构的健全;二是完善违宪审查的具体程序。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史略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1、正确:共同纲领是我国建国初期的临时宪法,它实际上发挥着正式宪法的功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体制上确认的是五权分立的原则。

2、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体制上确认的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3、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3、错误: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

4、英国宪法是由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所构成的。

4、错误:英国宪法除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外,还包括宪法性文件。

二、简答题

1、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主要条件。

答:近代宪法之所以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有它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第一,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是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二,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第三,思想理论条件,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人民主权、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法治等思想学说,是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四,法律文化条件,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2、简述1979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二是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的常设机构;三是将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改为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四是将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由监督改为领导。

3、简述1954年宪法的主要特征。

答:1954年宪法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它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1954年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两条,即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同时又从实际出发,规定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的方法、步骤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反映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第二,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第三,反映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它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原则还在“逐步”实现之中。

三、论述题

1、试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所体现的人权保障原则。

答:人权保障是近现代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所贯穿的基本精神,它为完善我国人权保障的具体制度提供了宪法的基础。

①宪法修正案第24条,直接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第一,“人权”概念入宪,表明我国在人权观念和人权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

第二,直接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从宪法这一原则规定中,可以引伸出人权保障的一系列具体原则与规则。

②2004年修正案的其它条款体现的人权保障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确立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完善了财产权的保障规范;

第二,完善国家对非公有经济的政策,体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原则;

第三,规范了土地的征收征用和补偿制度,加强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

第四,规定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丰富了对公民物质帮助权的保障。

第三章国家性质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反映了人民主权原则的特点。

1、正确:我国宪法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规定,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主权的阶级内容。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2、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不属于国家政权机关体系。

3、依据宪法规定,农村的土地一律属于集体所有。

3、错误。依据宪法规定,农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4、在现代社会,政党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宪法惯例。

4、错误:近代宪法时期,政党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宪法惯例;而在现代社会,已有不少国家在宪法中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党制度作出规定。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关体系,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或人民团体。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2、如何理解宪法上的经济制度?

答:宪法上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律化了的经济制度,它和经济基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宪法上的经济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宪法所确立的调整基本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原则、规则与政策的总和。它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等的规定。

3、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土地制度的主要规定。

答:现行宪法对我国的土地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宪法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四章国家形式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议行合一。

1、错误: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2、在单一制国家,地方国家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中央。

2、正确:单一制国家的地方国家机关所拥有的权力通常是由中央以法律的形式授予的。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

3、错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特别行政区发生的诉讼案件的终审权属于国家最高人民法院。

4、错误:依据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二、简答题

1、简述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

答: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同属国家形式,是实现国家政权职能必要的、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权组织形式主要解决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和运用,即国家权力机关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力机关同人民之间的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体现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和运用,即国家领土结构划分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简述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地位。

答: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具有双重法律地位,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同时,行政长官又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立法会负责。

3、简述我国行政区划的主要特征。

答:我国的行政区划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行政区划的层次是三级制和四级制并存,主要是三级制;

第二,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域同时并存;

第三,三级市建置并存;

第四,虚实结合制。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完善。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指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实现人民管理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

(2)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

(4)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5)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确立权力的分工和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改革完善的必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基本环节。如:坚持和改善共产党对人大的领导;改革与完善人大的自身制度;完善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等。

第五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国籍是取得我国公民资格的唯一条件。

1、正确:依据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外国人可以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基本权利的主体。

2、正确:外国人作为基本权利主体的资格是受严格限制的,基本权利的范围是有限的。

3、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所指的住宅主要是指私人所有的住宅。

3、错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所指的住宅不单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私人家屋,还应当包括寄宿宿舍、旅馆等其他各种私生活在物理究竟上所展开的场所

4、社会经济权利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4、正确:社会经济权利是经济权利与社会权利的统一,所以它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5、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可以依法加以剥夺和限制。

5、错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具有不可剥夺的性质,只能依法予以限制。

6、基本权利在传统上具有防御权的性质。

6、正确:基本权利最初是以抵抗国家权力为目标而产生的社会个体主观的公权,具有防御权性质。

7、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平等权是一种实质上的平等。

7、错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平等权包含了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实质平等是对形式平等的修正和补足,它主要适用于对社会经济权利的保障。

8、依据基本权利的学理分类,自由权是积极权利。

8、错误:自由权属于消极权利,即要求国家权力作出不作为的权利。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权利保障方式。

答: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具体方式:绝对保障方式,又称为“依据宪法的保障”;相对保障方式,又称为“依据法律的保障”;折衷型的保障方式。

我国宪法的基本权利保障方式,可归入“相对保障”或称“依据法律的保障”方式之列。

第一,宪法虽然规定了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宪法监督权,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具有实效的违宪审查制度。

第二,在宪法的规定中,体现了公民基本权利应当依法实现和受法律的保障。

第三,宪法虽然还未明确规定“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只能通过法律”,但已经表现出这一发展趋向。

2、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答: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我国宪法第一次对人格尊严作出规定。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指与个人的人格价值具有基本关联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等。

人格尊严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的权利;

第二,人格尊严具有不可剥夺性;

第三,人格尊严反映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权益。

国家公职人员或社会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往往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

3、简析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答: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它是人身自由的一种延伸,保障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与保护公民的私生活和家庭亦有密切的关联性。

宪法上的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主要是公民对国家或公共权力的一种权利,但在延伸的意义上,也蕴含了对一般公民的相应的拘束意义。

住宅不受侵犯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不得非法搜查和查封公民的住宅;二是不得私自侵入公民的住宅。

4、简析平等与“合理的差别”。

答:(1)平等包含了形式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平等;

(2)形式平等反对不合理的差别,而实质平等要求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承认合理的差别;

(3)合理的差别是指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除需要合理的依据之外,还必须限定于合理的程度之内;

(4)超过合理程度的差别,亦可能构成平等权的原则所不能容许的不平等形态。

三、论述题

1、试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公民财产权保障的完善。

答:(1)财产权的概念与财产权保障的意义

财产权是指财产上的私权,即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包括私法上的权利;具有财产权性质的公物使用权等公法上的权利。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是人的人格形成的主要契机;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支柱。

(2)1982年宪法关于财产权规定的局限性

宪法结构安排,将财产权放在总纲中规定,削弱了公民权利体系的完整性;

财产权的范围,主要限于财产所有权;

财产权的保护,缺乏明确的规范内容,同时存在着保障的不平等。

(3)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完善

将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肯定了私有财产权作为基本权利的地位和价值,确认了国家不得侵犯和保护的义务。

增加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通过确立财产权保障的三重结构,即不受侵犯条款、征收和征用条款、合理补偿条款,完善了我国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体系和保护结构。

第六章选举制度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选举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人民代表的选举、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

1、错误:我国选举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各级人民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

2、在我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统一的。

2、正确:依据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人民代表的选举中,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对被选举权作出特别的资格限制。

3、依据选举法的规定,正在执行监禁的犯罪分子在选举期间一律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3、错误。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均准予行使选举权利。

4、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选区一律按选民所在的单位划分。

4、错误:根据选举法的规定,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

分。

5、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5、正确:依据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的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选区,选区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答:选区是由法律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或议员时划分的区域单位。它也是代表联系选民、开展经常工作的基本单位。

根据选举的规定,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这说明,选区划分首先考虑选民的居住地点,但同时也要照顾本人现在从事生产或工作的单位所在地。选区的大小,按每一选区选一至三名代表划分

2、什么是差额选举,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差额选举,是指代表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代表人数的选举。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的意义在于:

第一,使选举人有了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民主的选举;

第二,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增强当选代表的责任性和群众观念。

3、简述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优点及现行范围。

答:直接选举优越于间接选举,它是更为完备的民主形式。具体表现为:

第一,它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直接民主,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了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民代表的代表性和素质;

第三,强化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能力,也有利于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建设。

我国现行的直接选举范围表现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的、省一级的、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4、简述罢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程序。

答:依据选举法规定,选民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原选区选民五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县级人大代表的要求。

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县级的人大常委会应当将罢免要求和被提出罢免的代表的书面申辩意见印发原选区选民。

表决罢免要求,由县级的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罢免采用无记名的表决方式;罢免案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三、论述题

1、试论我国现行选举法所体现的平等性原则。

答:(1)选举权的平等性的含义。

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所有选民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投票,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具体包含:每一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一个选民所投选票的价值与效力是相等的。

(2)一人一票与复值选举权利。

我国1953年选举法就规定了选举的一人一票原则,但同时规定了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产生代表的不同人口比例;这一比例在1995年统一为4:1,即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合理性,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反映我国当时城镇人口比重较低的国情。

(3)2010年选举法修改实现城乡“同票同权”,完整体现选举平等。

2010年选举法修改的最核心内容是废弃城乡不平等的4:1条款,实现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代表的“同票同权”,从而完整体现了选举权的平等性。

选举法修改所体现的平等表现为: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第七章国家机构

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可以依法提前或延长。

1、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其任期只能依法延长,不能提前结束。

2、国务院即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

2、正确: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和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

3、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由大会主席团主持。

4、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行为一律不受法律追究。

4、错误:依据宪法规定,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发言与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并不等于一律不受法律追究。

5、行政法规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5、错误: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6、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

6、错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7、地方性法规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7、错误: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才有权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定地方性法规。

8、依据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8、错误:依据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简答题

1、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

答: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是举行会议。会议制度构成人大制度的重要环节。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会议的原则。会议公开,是代表机关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在必要的时候,经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可以举行秘密会议。

2、简述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权上的划分。

答: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主要表现为: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具体表现为: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质询权。

答:质询权,是指代表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向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提出质问,并要求作出答复的权利。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

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是人大代表监督行政和司法机关的主要形式。

4、简述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领导体制。

答: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具体表现为检察权,就是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权力。

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又称双重从属制,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又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的工作。

三、论述题

1、试述国务院的总理负责制及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总理负责制是指国务院总理对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重要工作负有处理的全权并承担领导责任。

主要表现:

第一,总理的人选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并由国家主席任命;

第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由总理提名;

第三,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

第四,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的会议;

第五,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的议案,任免人员都必须由总理签署。

它是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上的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运用和表现。主要表现在,在实行总理负责制的同时,还实行一定的会议制度,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在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表现为国务院集体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

19秋法律基础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姓名: 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法的本质。 答:法的本质:(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3)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2.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国有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2)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4)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硅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 (5)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者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6)外贸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的外商投资部分。 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滥用权力的原则

4. .债的发生根据主要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同 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关于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根据。 2)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的行为。 3)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根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它可能表现为得利人财产的增加,致使他人不应减少的财产减少了;也可能表现为得利人应支付的费用没有支付,致使他人应当增加的财产没有增加。不当得利一旦发生,不当得利人负有返还的义务。因而,这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4)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是指既未受人之托,也不负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是自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行为一经发生,便会在管理人和其事务被管理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其事务被管理者负有赔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支付的合理的费用及直接损失的义务。 5)债的其他发生根据 答:如遗赠、抢救公物、拾遗、发现埋藏物等,缔约上的过失也是债发生的根据之一。 5.简述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刑法的效力范围,又称刑法的使用范围,是指刑法在时间、空间范围的效力。 刑法空间 1、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并有保留地采用普遍管辖原则。 (1)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 ① 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本法,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除外"包括: I享有外交特权和赦免权的外国人一一其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II民族自治地方一一可以对本法变通或补充。 m刑事特别法另有规定的一一依照特别规定。 w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一只有两种情况适用本法: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 ②中国的船舶、航空器属中国领域。(外国驻华使馆原则上也属中国领域) ③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在中国领域即可。 (2)刑法的属人管辖原则(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本法之罪) ①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律适用。 ②其他人,原则上适用,但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3)刑法的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或中国人犯罪) ①原则上不适用,但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的,可以适用。 ②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 (4)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 ①对国际犯罪,在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 ②经过外国审判的,仍然可以追究,但在外国已受到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

宪法作业

1.原始意义的宪法是指()。 A 国家根本法 B 部门法 C 国家组织法 D 最高法 正确答案:C 2.我国建国初期的国家元首是()。 A 国家主席 B 政务院总理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 中共中央主席 正确答案:C 3.依照政治权利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 选举权 B 结社自由 C 通讯自由 D 监督权 正确答案:C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单一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正确答案:A 5.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A 1/5至1/2 B 1/5至1倍 C 1/3至1倍 D 1/2至1倍 正确答案:A 6.在世界宪法的发展史上,带有浓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色彩的宪法是()。 A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B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C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正确答案:D

7.在选举争议中,依据现行法律规定,选民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的是()。 A 选民名单争议 B 候选人争议 C 选举效力争议 D 当选结果争议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8.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的是()。 A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定 B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C 最高人民法院的违法裁判 D 省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9.人民代表直接选举时,选民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要求是()。 A 50人以上联名 B 30人以上联名 C 10人以上联名 D 3人以上附议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在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发展中,废除城乡产生代表的不同比例,确立城乡同票同权的是()。 A 2004年宪法修正案 B 1995年选举法修改 C 2004年选举法修改 D 2010年选举法修改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1.直接选举时,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的公布应在选举日的()。 A 15日以前 B 10日以前 C 5日以前 D 3日以前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2.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体制,确立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练习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单选题)我国国家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是()。 o A.中央纪委 o B.最高人民检察院 o C.公安部 o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 ?2、(单选题)全国人大根据()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o A.国务院总理 o B.中央军委主席 o C.国务院 o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3、(单选题)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的()。 o A.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o B.军队领导机关 o C.军事研究机关 o D.军队纪律检察机关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 ?4、(单选题)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o A.全国人大常委会 o B.全国人大 o C.国务院 o D.中央军委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

?5、(单选题)全国人大根据()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 o A.中央军委主席 o B.国务院 o C.国务院总理 o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 ?6、(单选题)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各项决定,须由主席团全体成员的()通过。o A.四分之一以上 o B.三分之二以上 o C.过半数 o D.三分之一以上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 ?7、(单选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o A.三年 o B.两届 o C.五年 o D.五届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 ?8、(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o A.监督 o B.指挥 o C.领导 o D.布置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 ?9、(单选题)国家主席是()的代表,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o A.国家主权

o B.国家领导人 o C.国家政府 o D.国家形象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 ?10、(单选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是国务院的()。o A.职权 o B.工作 o C.义务 o D.责任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 ?11、(单选题)全国人大会议一般为()举行。 o A.内部 o B.半公开 o C.秘密 o D.公开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12、(单选题)全国人大根据()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选。 o A.中央军委主席 o B.国家主席 o C.国务院 o D.国务院总理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 ?13、(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产生。 o A.全国人大常委会 o B.人民政府 o C.国务院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错误)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 (错误)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 (错误)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制。(正确)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A)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 A、政治协商 B、立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自由大宪章》 D、1791年《法国宪法》 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2、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A) 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 D、钦定与民定宪法 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A、英国宪法 B、法国宪法 C、美国宪法 D、荷兰宪法 4、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B) A、宪法重大信条19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5、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B、D) A、主权在民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权力分立原则 D、法治原则 2、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A、B)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3、《中华民国临时宪法》存在的缺陷是(B、D) A、没有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 C、没有规定分权原则 D、没有提出反封建任务 4、1954年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 A、D ) A、人民民主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本国经验与外国经验相结合 D、社会主义原则 5、1975年宪法的主要问题有(A、B、C ) A、混淆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关系 B、没有设立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C、颠倒了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 D、没有规定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 二、填空题 1、宪法规范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纲领性相结合、广泛性和根本性的统一、原 则性和具体性的并存、权利性和义务性的交叉。 2、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全体公民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有 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4、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序言、四章,计138条。 5、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 三、名词解释 1、宪法学:指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 2、国家制度:指国家的阶级属性,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3、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 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

宪法作业

一、填空题 1.近代意义的宪法是_______革命的产物。 2.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_________宪法。 3.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________宪法。 6.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 8.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它通常由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和宪法性判例构成。 9.我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10.我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1.宪政的核心在于____限政__________ 12.___英国_______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13.依据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与普通法律相同还是比普通法律严格可以分为____刚性__宪法和____柔性_____宪法。 14.体现分权原则的典型国家是___美国______ 17.依法治国的核心是_____依宪治国___________。 18.宪法修改的方式包括____全面____修改和____部分____修改。 二、判断题 1.不成文宪法,并不是说宪法的内容没有文字记载,而是说宪法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对) 2.英国宪法和美国宪法都是典型的柔性宪法。(错) 3.根据宪法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进行可以划分为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对) 4.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公民。(错) 5.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对) 6.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实行弹劾罢免制度。(错) 7.国家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对) 8.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对)

宪法作业

一、中西宪法概念的差异比较? 答:1、中西界定方法上的差异。中国学者倾向于首先从理性的角度对宪法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和概括。在逻辑方法上则倾向于运用演绎推理法,并且,在宪法的概念中往往还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含义。而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上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2、中西宪法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从理性的角度,运用本体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宪法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并在宪法概念中渗入意识形态的要素。比较容易导致宪法概念内涵大,外延小的情况。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和规纳推理的逻辑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的方法来界定宪法的含义。并在宪法概念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含义。则比较容易导致概念内涵小、外延大的情况。 3、中西宪法概念总体成分的差异。 原因:从中西宪法概念内涵成分的总体对比可以看出中西宪法学者对宪法功用价值侧重的不同。中国宪法概念内涵主要强调宪法的阶级属性和根本法属性,这表明中国宪法学者更侧重对宪法的本质的界定,也即更侧重对宪法的定性研究,因而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和较强的理论性;西方宪法概念内涵主要强调宪法对国家政体和对人民同政府之间关系的规定,这表明西方宪法学者更侧重对宪法表层功用的阐示,因而具有更强的具体性、明确性和操作性。 二、现代宪法的分类有哪些? 答;1、以政体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议会内阁制宪法、总统制宪法、委员制宪法和五权宪法;2、以国家区域结构形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单一宪法和联邦宪法,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3、以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为标准,宪法可分为一院制宪法、两院制宪法和三院制宪法;4、以构成宪法文件的多寡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文件宪法和复式文件宪法;5、以宪法制定的来源为标准,宪法可以分为创制性宪法和模仿性宪法,或称原始性宪法和派生性宪法。 三、影响宪法修改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1、社会现实的变化速度。2、制宪目的与制宪内容。3、宪法结构的弹性程度。4、利益集团的对比关系。5、国家结构形式。6、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程度、繁简程度。 四、何为政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政治权利? 答: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的自由的总称。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 4、在职权上的差异。 六、我国当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程序是什么? 1、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组织机构的确立。(2)选区划分。(3)选民登记。(4)提出代表候选人和确定。(5)代表候选介绍。(6)组织投票。(7)确定当选(8)补选。 2、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4)确定当选。 论述题: 一、试论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宪法学作业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选:1、B2、A3、C4、B5、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多选:1、BD2、AB3、ABC4、ACD5、ABC 三、填空:1、现实性和和纲领性2、广泛性3、根本性4、原则性、具体性、权利性、义务 性2、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3、武装力量、各政党4、序言、四章、一百三十八5、工人、农民 四、名词: 1、宪法学:宪法学是以各种宪法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国家制度:也称国家体制,是指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运用法 律所确认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制度。 3、宪法:是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4、不成文宪法:是指由宪法性文件和宪法性习惯、判例组成的宪法。 5、英国宪法:(见教材P32-34)英国是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其立宪历史甚为久远,享有 “宪政之母”的声誉。它最早产生了议会政治,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英国的 宪政和代议制度为后来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制定宪法与构建政制所仿效。英国宪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渐进性;二、不成文性。英国不成文宪法主要以以下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宪法性文件;二是宪法性惯例;三是宪法性判例;四是权威学者的著 述。

五、问答:1、如何理解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宪法学以以各种宪法典为主要研究对象。宪法 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究宪法的起源和本质、类型和特点、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这些带有规律性的、本质性的问题;第二、研究体现在宪法典、宪法性法律以及宪法性惯例之中的具体宪法规范;第三、研究中国、外国宪法思想和宪法制度发展的历史,即中外宪法思想史和宪政发展史;第四、研究宪法同经济、政权以及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 2、学习宪法学的法律意义理论意义:(1)学习宪法学的法律意义:学习宪法有助于学员树立法治思想,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2)学习宪法学的理论意义:宪法学是一门带基础理论课性质的法律专业课程,因此学好宪法课有助于学员学习其他法律专业课程。 六、论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由其在法律方面的特有属性(主要特征)所决定的,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规定的内容有:(1)国家的根本制度;(2)社会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3)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国策;(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这些内容正是国家生活中带根本性、基本性的问题。第二、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都必须同宪法内容保持一致,如果普通法律的内容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那么这种违宪的法律就不能发生效力,就必须加以修改或宣布废除。第三、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严格性。我国对宪法的制定首先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先由宪法委员会拿出草案,再将草案交付全民讨论,经宪法起草委员会作最后一次修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对于宪法的修改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 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第四、宪法解释和监督实施的特殊性。我国宪法解释权和监督权的归属采用立法解释制。现行宪法把宪法的监督实施权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解释宪法的职权赋予人国人大常委 会,把修改宪法的职权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练习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练习题及答案
?
1、(单选题)下列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o o o o
A.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B.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C.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D.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应该开设宗教课程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D
2、(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 助权的条件?( )
o o o o
A.公民在遭到抢劫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D.公民在年老时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A
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护的表述, 正确的是( )。
o o o o
A.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C.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宪法没有规定对归侨权益的保护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A
4、(单选题)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指公民( )。

o o o o
A.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C.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D.事实上平等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A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表述,错误的 是( )。
o o o
A.2004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作了规定 B.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义务主体首先是国家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o
D.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D
6、(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o o o o
A.受教育权 B.劳动权 C.选举权 D.环境权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D
7、(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 不正确的?( )
o
A.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宪法学作业

1、当代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是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本质上讲,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来源于宪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宪法主要调整人民与政府(广义上的大政府,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人民授予政府权力的契约,这一点决定了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就是通过规定国家权力的界限和组织方式,来实现对人民权利的制度化保障。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宪法存在的必要。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第一,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一般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第二,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一般法律更严格。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3、2004年修改宪法的主要内容(P132)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并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将宪

宪法作业

一、论述宪法学体系 (一)宪法是什么? 是每个未成年人走向成熟必须面对的问题,宪法也不例外。了解宪法的概念是我们每个法学学生的首要任务,这也是宪法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于宪法的概念很多,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 定义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6]”。 定义二:“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7]”。 定义三:“宪法是规定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分配、行使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8]”。 首先,宪法是根本法,是法律之根、之本,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其次,宪法的两个基本概念,制约公共权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主权,宪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孙中山先生也屡次提到:“宪法者,人民权利保障书也”;再次,宪法是政府与人民的契约,是人民权利的让与和政府承诺的实现。最后,宪法由国家强制力作后盾。

因此,我认为宪法的概念是:宪法是由一定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用以保护公民权利和制约公共权力,并由一定的公共权力强制执行,具有最高效力的契约性文件。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宪法? 首先,宪法宣告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八大类基本权利:(1) 公民的平等权;(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4) 公民的人身自由;(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7) 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8) 其他方面的权利。在美国宾州费城宪法博物馆的题字:一部宪法,一个国家,一个命运。学习宪法,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法治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其次,宪法通过授权,设定国家公共权力。利维坦说过:“国家是一种人造机器,为人使唤的机器”。人们之所以建立国家,是为了让国家听人的使唤,为人的需要服务。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通过法律授权,国家的不自由源于人的自由。法治,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皆禁止;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皆自由。国家,无论设想如何美妙,无论如何伟大,都只是一种人造机器,用来让人使唤、为人的需求服务的机器(政治和法律是用来扩大、保障人的权利的而不是限制、剥夺人的权利的),离开这一本质精神

宪法学习题(含答案,修改)

宪法学习题(含答案,修改) 《宪法学》练习题(含答案,若有错误请指出) 魏新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宪法关系的一方通常必然是( D) A.公民 B.国家 C.国家机关 D.国家或国家机关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 B )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我国现行宪法序言明确宣告本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D) A. 政治制度 B. 社会制度 C. 经济制度 D. 根本任务 4.我国宪法规定享有解释宪法职权的机关是(B)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5.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6.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

A.1787年美国宪法 B.1791年法国宪法 C.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D.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7.欧洲大陆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C ) A.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791年法国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8.根据较为通用的宪法分类,美国宪法、法国现行宪法属于(C ) A.钦定宪法 B.不成文宪法 C.民定宪法 D.柔性宪法 9.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10.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序言和部分条文已经进行了(C) 二次修改 B.三次修改 C.四次修改 D.五次修改 1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B )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农户私有 D.村民共用 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A )。 A.监督和管理 B.指导和帮助

国开电大《宪法学》形考作业1答案

国开电大《宪法学》形考作业1答案 题目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共同纲领 B.1954 年宪法 C.1975 年宪法 D.1978 年宪法 题目1答案: 1954年宪法 题目2: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 )次修改,形成了52条修正案。 A.3 次 B.4 次 C.5次 D.6 次 题目2答案: 5 次 题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制定了( )和一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A. 两部宪法 B. 三部宪法 C. 四部宪法 D. 五部宪法 题目3答案:四部宪法 题目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 )。 A.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 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题目4答案: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题目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 )以上的多数通过。 A. 出席代表的三分之二 B. 出席代表的四分之三 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D. 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三 题目5答案: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题目6:美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建立,是因为( )。 A. 美国宪法的规定 B. 美国新泽西州法院对“霍姆斯诉沃尔顿”案的判决 C. 林肯总统的宣告 D.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 题目6答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 题目7:我国的根本法是( )。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选举法 题目7答案:宪法 题目8:宪法在本质上是( )。 A. 法律的监督 B. 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C.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D.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题目8答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题目9:近代意义宪法的发源地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荷兰 题目9答案:英国 题目10:关于宪法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宪法规范是最高的法律规范 B. 宪法规范具有概括性 C. 宪法规范具有包容性 D. 宪法规范的制裁性与普通法律规范相同 题目10答案:宪法规范的制裁性与普通法律规范相同 题目1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 )。 A. 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 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 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 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题目11答案: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题目12:宪法的主要作用包括( )。 A. 宪法对于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力的作用 B. 宪法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作用 C. 宪法对实行法治和经济的作用 D. 宪法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题目12答案:宪法对于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力的作用;宪法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作用;宪法对实行法治和经济的作用;宪法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题目13: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有( )。 A. 宪法性法律 B. 宪法性惯例 C. 宪法性判例 D. 权威学者的著述 题目13答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著述 题目14:关于我国宪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B. 我国现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思想道德与法治离线作业 简答题第三题宪法的原则

思想道德与法治离线作业简答题第三题宪法的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无论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还是法律生活中它都起到了基石性的作用。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又称主权在民,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在考试中特别爱考的一个选项:《宪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的。亦可说成《宪法》是由人民制定的。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代议机关代表,代替自己行使对于国家的各项权力的同时,也由人大监督着各个其他国家机关。 二、基本人权原则 所谓人权在我国特指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2004年宪法修正的时候进入了宪法,作为一个指导原则指导我们的立法工作。因此,2013年《刑事诉讼法》在修改的时候也把该原则加入。至此以后,刑事侦查中的刑讯逼供得到了根本的遏制。在考试中,经常涉及到一个相关选项是:宪法最核心的价值是,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法治原则 法治是人治的对立面,克服了人治所带来的过分依赖于领袖的特质,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誓言。党的18届4中全会以来,我国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的指引下,立法、司法、执法各项工作

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守法的氛围已蔚然成风。就考试而言,需要谨记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四、权力制约原则 国家的公权力有着天然膨胀的趋势,若不加以限制必将有害于人民。而宪法就是国家头上的紧箍咒,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来保障人民的自由。但是,切记“权力制约”不能简单等同于“分权制衡”。在考试中“分权制衡”的表述是绝对错误的。“分权制衡”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制度。它起源于美国1787宪法,指立法、行政和司法相互制约的制度,该制度虽然也体现了对国家公权力的限制,但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则是格格不入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该原则的准确表示应为“权力监督”而非“权力制衡”。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宪法所特有的原则。它不仅是我党的组织路线更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根本组织原则。其准确的含义为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集中。在考试中要注意:行政机关所采纳的首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并不矛盾,只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罢了。行政机关讲求效率,因此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可以十分地民主,但是在做决策的时刻则需要有个人来一锤定音,这个其到关键作用的决策者就是行政机关的首长。

东北大学2021年9月《宪法》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8

东北大学2021年9月《宪法》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活动。(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同特征有哪些呢? 参考答案:第一,从领导权来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领导标志着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 第二,从阶级基础来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三,从国家职能来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在实现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方面也是一致的。 第四,从担负的历史使命来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地消灭私有制,同时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没有阶级、没有国家的共产主义。 3. 下列哪些可能属于我国国家所有( ) A.河流 B.森林 C.草原 D.自留山 参考答案:ABC 4.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可以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以外的公民担任。(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5. 作为宪法渊源形式的“宪法解释”指的是( ) A.立宪解释

B.行宪解释 C.违宪司法审查解释 D.监督解释 参考答案:A 6. 宪法规定的内容和普通法律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同。( )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7.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哪一个(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B 8. 美国宪法规定,必须由联邦和各州双方共同行使的权限是( )。 A.监督交通及各州间的通商 B.制定货币及度量衡制度 C.管理慈善及感化事业 D.国会议员的选举 参考答案:D 9. 按照剩余权利的划分可将联邦分为( ) A.美式 B.日式 C.加式 D.法式 参考答案:AC

春秋华师宪法学在线作业

华师宪法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我国,享有申诉权的主体是 A. 公民 B. 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C. 人民 D.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 正确答案: 2.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A. 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C. 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 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正确答案: 3. 现行宪法规定,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的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B. 法制工作委员会 C. 专门委员会 D. 委员长会议 正确答案: 4. 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范围调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B. 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C. 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D. 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些领导人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A. 国务院总理; B. 国家主席; C. 国家军委主席; D.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正确答案: 6.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 A. 领导

B. 指导 C. 监督 D. 帮助 正确答案: 7. 现行宪法序言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A. 即无产阶级专政 B. 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C. 形式上接近无产阶级专政 D. 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 正确答案: 8.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在 A. 法律上一律平等 B. 立法上一律平等 C.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 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 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 A.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 10. 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A. 主导力量 B. 领导力量 C. 核心力量 D. 中坚力量 正确答案: 11. 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A. 阶级力量对比 B. 物质生活条件 C. 精神文明建设 D. 经济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 12. 根据宪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实行的是哪种归责原则 A. 过错原则 B. 无过错原则 C. 违法原则 D. 违法原则为主,过错原则为辅 正确答案: 13. 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最高原则是 A.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B.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原则; C. 坚持共产党领导原则;

宪法学作业

宪法学——作业 年级:专业::学号: 一、填空 1、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2、旧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3、旧中国惟一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 4、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5、我国现行宪法是〔〕年制定的。 6、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 7、选区可以按〔〕划分,也可以按〔〕、〔〕和〔〕划分。 8、在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区〔〕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始得当选。 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的国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即〔〕。 11、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集体经济的发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和〔〕。 13、父母有〔〕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父母的义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它的常设机关是〔〕。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 17、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通过。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宪法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不受法律追究。 20、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21、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的公民担任。 2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23、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 24、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 2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了〔〕、〔〕和〔〕的三大作风。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作用是〔〕和〔〕。 二、单项选择 1、宪法序言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3、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是一种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