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互报偿_翻译社会学研究新视角_覃江华

交互报偿_翻译社会学研究新视角_覃江华

交互报偿:翻译社会学研究新视角*

⊙覃江华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0;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 430072)

[摘 要]翻译社会学是当前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学界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相关研究不仅局限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离心式视角,而且讨论对象多集中于布迪厄等少数理论

家,对社会学领域的其他声音关注较少,对一些普遍存在的“边缘化”翻译现象有所忽视。要突

破文化翻译研究的困境,真正确立翻译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唯有从中西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

政治学等领域引入新的研究视角,既强调内外部研究的互动,也重视本体与方法的平衡,特别是

要关注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及翻译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交互报偿;翻译社会学;等值;交换;正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0X(2013)03-0023-10

引言

翻译社会学是翻译学与社会学联姻之后的产物,是当前翻译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自霍姆斯(James Holmes)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提出“社会翻译学”[1]的概念以来,东西方的翻译研究者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探索,一些社会学理论模式相继被引入翻译研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论、卢曼(Niklas Luhmann)的社会系统论与拉图(Bruno La-tour)的行为者网络论等,接踵进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取得较好的接受效果。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翻译社会学研究是翻译的离心式研究,从认识论上来看是相对主义的,从方法论上来看是人类学的”[2](P79-80)。简言之,这些研究仍未能突破文化翻译研究的困境,实现内外部研究的良性互动,因而在形上和形下两个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要摆脱目前翻译社会学研究这种“本末倒置”的风险,有学者已经在追问:“在布迪厄、卢曼、哈贝马斯等人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积极运用到翻译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能否目标明确、名正言顺地将更多的社会学理论有理、有利地加以梳理、运用到翻译社会学之中呢?”[3](P51)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除开上述布迪厄等人的理论模式,还有很多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理论可资翻译社会学研究者利用,其中法国社会学家莫斯(Marcel Mauss)、美国社会学家古德纳(Alvin Gouldner)、荷兰人类学家巴力(Jan van Baal)以及华裔美国历史学家杨联陞(Yang Lien-sheng)等人的“礼物交换”(gift exchange)和“交互报偿”(reciproci-ty)理论对我们当前的翻译研究就特别有启示意义。事实上,很多著名学者,如霍曼斯

·

·

(George Homans)、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弗斯(Ray

mond Firth)等,还有更早期的思想家如马克思(Karl 

Marx)、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和涂尔干(EmiléDurkheim)、齐美尔(Georg 

Simmel)、维泽(Leopold von Wiese)等,都曾对交互报偿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理论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先秦哲学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亟待我

们去开掘和阐发,在世界翻译研究“场域”(field

)内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一、交互报偿与翻译本体论

(一)交互报偿理论的基本观点

交互报偿(reciprocity)有对等性、交互性、互惠性、礼尚往来等多种含义。在先秦典籍

中,与之对应的含义被称为“

报”。《礼记》中说:“礼也者,报也”(《礼记·乐记》),“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

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孔、孟、老、庄、荀、墨等先秦诸子对“报”均有论述。如孔子曾提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论语·宪问》),“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

则民有所惩”(《礼记·表记》)。荀子则认为,“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

者也。一物失称,乱之端也”(《

荀子·正论》)。如此看来,“报”不仅是社群中个体的行为方式,而且是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的保障机制。

事实上,礼尚往来、有施有报不仅是“中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基础”

[4](P350),而且是任何文化“道德律令的主要构成要素”[5](P161)。现代社会学意义上的交互报偿是:“做或传达(render-

ing

)某物,以作为对所接受的善意、被实施的行为或恶行的还报。它是一种交换行为,该概念本身包含着近似等值和平等的含义。

”[6](P11)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报偿机制的运作。“社会生活基本上就是一种交互报偿关系。合作、友谊、契约、协定、家庭、爱情乃至冲突,这些关系

彼此各不相同,但几乎都具备这样一个特征:都是交互报偿的某种形式。

”[7](Pix)交互报偿是促进人类交往、合作和进步的核心原则[

8](P194-209),具有宗教性、对等性、交互性、层次性、对象性和延宕性等典型特征[

9]。报偿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它不仅对原始社会至关重要,“在现今的工业化社会中,基于交互报偿的社会关系依然占据中心

地位”

[10](P89),“理解交互报偿对于我们了解所有社会形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11](P5)就在社会中流通的文本而言,交互报偿也是定义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的重要原则[

12]。著名社会学家古德纳指出:“人们生活在交互报偿原则的指导下,当一方从另外一方受益,

一种义务就产生了。受益者就向施主欠下债务,直到偿清为止。”[5](P174)事实上,翻译理论家也曾

有过相似的表述:“凡是担起翻译工作的人就欠下一笔债务,他必须用同等价值、而不是同样的

钱币来偿还。”[13](P344)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指出:人类的社会活动虽然复杂多样,但却受到一

些核心规范的限定,而交互报偿就是这样一种核心规范。翻译作为一种十分重要而又非常普遍的人类社会活动,自然也会受到这一规范的限定。交互报偿原则构成了翻译行为的内在动力和制约机制。因此,我们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对翻译中的报偿关系进行一番探讨。

(二)交互报偿与翻译的内在联系

翻译是什么?古往今来有关翻译的定义不下几百种,如:“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

42·民族翻译 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用与其对等的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进行替换的活动”(J.C.Catford

);“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E.A.Nida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吕俊)等。①从这些定义中,我

们不难发现其共通之处:翻译是符(语)际间一种近似等值的交换行为。

交互报偿是什么?如前所述,是“做或传达某物,以作为对所接受的善意、被实施的行为

或恶行的还报。它是一种交换行为,本身包含着近似等值和平等的含义。”[6](P11)交互报偿与翻译

这两者在内核上的相通之处在于:以等值为目标的交换行为。而且,无论是报偿行为还是翻译活动,其性质可以是善意和互惠共生,也可以是恶意和抗生的。换言之,既可以促进不同语言

共同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友好往来,也可能沦为种族冲突的工具和政治斗争的帮凶[

14]。从根本上讲,作为“宇宙进化以来最为复杂的人类活动”

,翻译就是一种交互报偿。交互报偿的宗教性、对等性、交互性、层次性、对象性和延宕性特征,也是翻译的本质特征所在。无论是译者为了“报酬”而为翻译机构或委托人工作;或是为了“报答”熟人的“人情”或“面子”而为其提供无偿翻译服务;或是为了“报复”敌对行为而进行的翻译叙事;或是为了国家

利益而进行的“情报”搜集活动(如《礼记·檀弓下》:“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

”);还是译文读者或评论者对翻译进行宣传、评论和“报道”

;抑或因为粗制滥造而遭读者和市场唾弃的“报应”

,交互报偿原则渗透于翻译的生产、传播、接受、评估和反馈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事实上,翻译理论家对于交互报偿并不陌生,只是未将其解释力充分发掘出来[

15](P18)。在斯坦纳(Georg

e Steiner)那里,交互报偿被认为是其“阐释四步骤”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补偿”(restitution)

。补偿是一种交互行为,也是一种翻译伦理。自阐释活动的第一步(即“信任”

)开始,我们就失去平衡。在对原文进行包围与入侵,并满载着从他者那里劫掠而来的战利品的时候,这种失衡状况再次加剧。因此,阐释行为必须要有所补偿才能恢复平衡。译者必须在原文与译文之间进行调解与斡旋,使两者相互交流并恢复其同等地位。这个过程也许复杂而且漫长,但对真正的翻译而言却不可或缺。“补偿”既是对语言形式与内容的补偿,使其恢复平

衡状态,还有通过翻译增强源语文本力量与影响的含义。翻译不仅能够“侵入”和“吸收”

,还能赋予原作声望与力量。在斯坦纳看来,“

为恢复平衡而实行的交互报偿,是翻译工作和翻译道德的核心所在。”[16](P316)热沃利诺和杜博妮则更进了一步,他们认为,翻译确立交互报偿关

系[

17](P125),个人之间的翻译行为就是一种交互报偿[15](P97)。我们认为,既然交互报偿是所有社会、任何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律令,将社会化的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交互报偿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是翻译社会学研究克服离心式倾向的一种出路,是上下打通、内外交互、理论与实践彼此发明的途径。交互报偿既是一种翻译伦理,也是一种

翻译惯习(habitus

),一种塑造译者翻译习性的内在建构机制。所谓惯习(即习性)是“可持续的、可转换的倾向性,是已被结构的结构,同时也是具有先倾向于结构功能的结构”

[18](P53),是“一种理想的行为类型,即习惯化的、实践的、心照不宣的、倾向性的,同时又是结构化的行为

类型”

[19](P290)。报偿原则正是这样一种习惯化了的,带有很强实践性的社会正义机制。用交互报偿理论来观照翻译,可以对翻译的本质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交互报偿与翻译的基本特征

交互报偿有宗教性、对等性、交互性、层次性、对象性和延宕性等六大典型特征,这些特

·

52·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民族翻译

征也是翻译的典型特征。

(1

)翻译的宗教性:在早期社会中,“报”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而祭祀离不开通晓人与神的语言的巫师。“巫是中国最早的知识分子和翻译工作者。通过他们,上天的旨意、神话、传说

和各种知识能够代代相传。”[20](P58)在有记录的人类历史产生之后,人们对上帝和神之完美语言的

崇拜、追求和想象从未停止过,只是译者从巫师变成了贤者。汉代哲学家王符就认为:“夫圣人

为天口,贤者为圣译”

[21](P72)。因此,人类最初的翻译活动与宗教活动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从历史上来看,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如西方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的佛经翻译,都跟宗教传播有关。宗教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手段,而翻译活动的开展和翻译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曾受到宗教思想的感召和影响。即便是在近现代,著名翻译理论家本雅

明(Walter Benjamin)、艾柯(Umberto Eco)所苦苦追寻的纯语言(p

ure language)和完美语言(perfect languag

e),无不显露出他们深深的宗教情怀[22](P16)。(2)翻译的对等性:在社会学领域,“等值(eq

uivalence)是一个棘手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5](P172)在翻译学界,等值一直是个核心概念,直接关乎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赵汀阳认为,报偿行为的对等或对称性包括至少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一个人的行为与另一个人的行为的

对称性,大概相当于“投桃报李”、“以牙还牙”的关系;二是一个人行为与其结果的对称性,

相当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种瓜得瓜”的关系[

23](P296)。毫无疑问,这一古典正义原则在翻译活动中也是适用的。第一种情形可被视为:作者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译者,而译

者则用自己的翻译来回馈所受的礼物[

15](P97)。只不过译作的受众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原作者,而是另外一个语言共同体中的读者。这是一种多方参与、报偿对象并非原施主的“间接报偿”(in-

direct reciprocity)或“第三方利他主义”(third party 

altruism),而不是原始的、物物交换式“直接报偿”(direct reciprocity

)[24](P1291)。第二种情形可以被视为译者对翻译工作的投入必定有所收获,其译作的好坏也会受到社会上其他成员,如读者、教师、书商或批评家的评估和反馈等。

然而,我们现在讨论等值这一概念很容易招致学界的误解。虽然也有学者肯定等值在翻译

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25],但是在文化翻译研究范式下,它常常被人目为眼中钉、肉中刺。例如,赫曼斯(Theo 

Hermans)在讨论复译时,就对“等值”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有等值就没翻译,没翻译就没译者”[26](P59)。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翻译固然是可以反复进行(rep

eat-able

)的社会行为,但复译必须基于原文基础之上,不同译文与原文的总体意向性都必须是相容的。正如分析哲学家奎因所言,语言是一门社会的艺术。意义必须根据行为来解释,根据经验

来证实。就“彻底翻译”(radical 

translation)而言,不同田野语言学家编撰的“翻译手册”也许彼此并不相容(等值)

,但都必须与土著人的言语行为和行为倾向相容[27](P95-112)。如是观之,翻译也是一门社会的艺术,随着时过境迁或活动主体自身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翻译需求。相异但合格的译文之间也许并不等值,但是每种译文必须与原文的倾向性保持近似等值的关系。没有这一终极信仰,翻译将会继续迷失于文化学派的离心式构想之中。在社会

生活中,虽然差等报偿是交互报偿的常态[

5](P164),但是并不取消对等报偿存在的合理性。在翻译活动中,原作与译作、行为与结果、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等报偿是一个终极性和限定性标准。虽然实践上难以实现,但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没有这一终极追求,翻译很容易沦为率尔操觚和胡乱改作的牺牲品,从而将自己的本体地位彻底解构。易言之,解构翻译的不是“不同的翻

译(版本)”,而是“非翻译”

。因为什么都是翻译,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翻译;怎么译都行,·

62·民族翻译 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也就意味着怎么译都不行。

(3

)翻译的交互性:翻译报偿的交互性涉及翻译活动的主客体及主体间的相互依存性。不仅包括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委托人,还包括译文与读者、译文与媒体等多方面的交互关系。也正是因为翻译报偿的交互性,翻译活动各个阶段的参与者既是施的主体,也是报的主体。例如,译文的消费者(读者)在接受质量合格的翻译服务之后,会给予相应的报酬或报答;或将自己的收获、心得或发现推荐给亲戚朋友;或通过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学术期刊等)和网络平台(当当、卓越等购物网站、豆瓣读书、博客、推特、脸谱等)公开发表感想、进行评价或向他人推介;或对译作中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产生同情、共鸣等。当然,读者的这些后发性报偿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对译文质量不满意,可能会发表差评,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对译者和出版商的利益和声誉造成影响。此外,报偿原则的交互性也意味着,报同时也是一种施,会产生新的连锁反应和后续报偿,引发系统内其他成员的赞同与反驳等。

(4

)翻译的对象性:翻译的对象性最明显地体现在译文读者上。以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为例,其在英语世界中的读者可分为:有志于了解中国文化的“忠诚读者”(committed 

reader)、英汉语言文学和翻译研究的专业人士,即“兴趣读者”(interested 

reader)和相信文学具有普世价值的“公允读者”(disinterested 

reader)三种。前两种读者喜欢异化翻译,因此国内官方出版社的译作颇受他们的欢迎。但问题是,他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非中文”读者。中国文学要扩大其

国际影响力,就必须拓展这两个群体之外的“公允读者”。“公允读者”以追求快乐为原则,对

异域文化充满好奇;他们在乎译文的可读性和文体风格,但是不关心其内容;他们不会比较译文与原文,但是会将中国文学英译与用英语写成或译自其他外语的作品进行比较;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文学读者,习惯于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和应对陌生化情景。他们善于冒险,富有好奇心而且知识丰富。他们寻求理解而非信息。因为善于使用网络搜索引擎,他们不喜欢脚注,但是欢迎译者提供的导读或术语表来帮助自己构建阅读语境。他们喜欢挑战陌生的事物,相信其

中必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他们的需求最应受重视却一直遭忽视[

28](P23)。如此观之,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与需求,翻译的策略需要有所差异。对

于“公允读者”,要顺应其上述阅读习惯;而对于“忠诚”和“兴趣读者”

,则必须满足其学习或研究兴趣。

(5

)翻译的层次性:翻译报偿的层次性主要是指“翻译哲学—翻译观—翻译行为—翻译产品”等翻译要素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当然,这一概念也可以用来指代翻译的不同操作界面。在翻译过程中,等值报偿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实现,这些层次包括词素、单词、短语、小句、段落、篇章、情景乃至文化语境等。由于两种文化和语言上的限制或翻译

目的不同,等值翻译往往需要跨层转换(shift

)才能实现。而在译文的评价方面,我们既有出神入化的“化境”翻译,达意传神的“直译”,也有诘屈聱牙的“硬译”和文句不通的“死译”

等多个不同层次的评估标准。

(6

)翻译的延宕性:翻译报偿的方式既可以是“现报”,如同声传译、耳语传译、视译等;也可以是“延报”,如霍克斯(David 

Hawkes)毕十年之功方才完成《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英译。还有一些优秀的中文作品(如陈忠实的《白鹿原》

),外国汉学家看了直摇头,还有待延请更有天赋和勇气的译者。但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一般而言先有原音和原文,后

有译音和译文。②即便是在几乎同时发生的同声传译中,翻译的这种后发性和延宕性也是毋庸置

·

72·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民族翻译

疑的。除此之外,翻译的延宕性还是文本意义阐释过程中的意义延宕,也可以用来说明受众反馈的延迟性。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操作和传播接受的延宕性和后发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和读者的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可以,而且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可以说,任何翻译理论模式如果离开上述六种基本特性,其解释力就会大打折扣。严复所

提出的“信”、“达”、“雅”无疑是20世纪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

)之一。不管后人如何毁之誉之,“严复三原则”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谓不高,生命力不可谓不顽强。其原因就在于这三条原则符合翻译报偿论最为核心的三大特征:对等性(信

于原文)

、交互性(作者意旨通达读者)和对象性(士大夫读者对雅的需求)。总之,交互报偿理论可以帮我们厘清一些翻译学界聚讼不已的基本概念,认清翻译行为的本质和翻译研究的边界。

(四)交互报偿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人类认识无论是从个体的角度还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其发生的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

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

[29](P117),翻译研究也不例外。翻译社会学非常关注译者问题[

30](P125-127)。但是,如果把翻译看作一种交互性的社会活动,那么翻译活动的主体就不仅仅包括译者。语言转换只是社会化翻译活动的一个阶段,参与翻译项目策划、选材、编辑的委托人、作者和编辑人员,或阅读译作的读者和批评家等,都是不同阶段的翻译和传播活动的主体。更何况现代社会的交互报偿关系已经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双边的、面对面的“直接报偿”的局限,

更多地体现为多边的、动态的、网络化的“间接报偿”。“在翻译的网络化存在中,所有的行动

者均应该同等对待。

”[31](P9)翻译报偿论还认为,翻译亦是一种博弈,参与者包括作者、译者、读者、编辑、出版商、评论家、教师等。在博弈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在理论上享有同等权利。博弈的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但是有一些所有成员都默认的核心准则,如报偿原则。博弈参加者既受到游戏规则的制约,也能选择重新制定规则。当然,规则的制定必须是一种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否则就会引起

某些成员的反对而陷入“囚徒困境”

,进而需要暂停或终止博弈,重新商定新的游戏规则。参与者如果屡次恶意违背规则,有可能会遭受其他成员的排斥(discrimination)

,从而被迫退出博弈。目前,已有将博弈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初步尝试[

32](P124-130)。这是翻译社会学研究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对我们当前的中国学术外译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不无启示。

(五)交互报偿与边缘化翻译行为

翻译报偿论能对一些不入正统翻译研究者法眼、备受忽视的翻译现象进行解释。既然“伪译”可以进入描述翻译学的考察范围,“变译”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本土翻译理论,那么,还有一些被认为是非正式、非正规、亟待立法予以规范的翻译行为似乎也有资格进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例如,几乎所有学外语的人都有为朋友帮忙做翻译的经历。这种“送人情”式的翻译几乎不涉及权力关系的运作,更无法用“意识形态”等严重字眼来形容。但是目前很难找到一种适用的翻译理论来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另外,网络翻译的勃兴也给翻译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课题。翻译报偿论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其中,著名汉学家杜博妮教授的相关研究值得注意。

杜氏指出,“翻译理论家或翻译史家常常忽视翻译活动中个体译者和翻译读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8](P22)。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了两种重要的翻译模式:一种是官方的、正式的“威·

82·民族翻译 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权命令”(authoritarian command)模式;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礼物交换”(gift exchang

e)模式。“威权命令”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的对外信息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机制。它们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政治正确优先于文学价值,译文准确性优先于译者创造性和读者接受效果。“礼物交换”是交互报偿最重要的形式,是作家和译者私下进行的、不受监管的非政治性、非营利性翻译活动。与官方机构的翻译相比,这种非正式翻译持续时间虽然大多不长,翻译作品也不如官方机构多,却将北岛、芒克、多多、杨炼、顾城等诗人和作家成功推向国际舞台,向外界

传递出不同的中国声音[

33](P89)。曾亲身参与上述两种翻译模式的杜氏认为,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的这段特殊的翻译经历,

无法用流行的西方翻译理论来进行有效解释[

15](Px)。但是通过交互报偿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对这些被主流翻译话语忽视的边缘化翻译现象进行解读,还历史一个公道。

二、交互报偿与翻译方法论

翻译社会学视翻译为一项实践性活动,“从社会需要、社会认识、社会选择、社会理解、社会操控、社会接受与传播、社会批评与评价、社会效果出发,解释翻译活动涉及的诸多因素,

解释翻译活动的始末,证明翻译活动每个环节体现出的社会性。”[3](P51)反过来,我们还可以通过

社会性解释“证明翻译活动诸因素间的关联互动性,从而为翻译实践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依

据。”[3](P51)但是,当前翻译社会学研究仍没有突破文化翻译研究的局限,“与翻译本质属性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先天就存在两个自身所难以克服的障碍:一是偏离翻译

研究的本体—

——语言转换,翻译的具体实现形式还是语言的转换;二是越来越偏离翻译的母体—

——原文。”[34](P160)这未尝不是一种及时的提醒。但笔者认为,无需对新生的翻译社会学感到如此悲观,某些新的理论模式(如交互报偿)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解决路径。

一般认为,一种好的翻译理论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既有理论价值,也能经世致用。翻译社会学理论也不例外。一方面,社会学、人类学翻译观继承了文化翻译学派对翻译的基本解释,认为“文化翻译意味着传递出本土概念的全部含义,并提示他们的用法和范

围”

[10](P32)。同时也指出所有文化翻译都包含阐释和明晰化行为,浓缩和编辑是文化翻译必不可少的部分。没有任何文化翻译是完美和绝对的,所有的翻译都融入了主体性因素,但也存在一些区分好坏的标准。文化翻译的艺术在于保持不远不近的适当距离,即“在自我观念和原本观

念之间游走”,“让陌生的东西熟悉化,让熟悉东西的陌生化”[10](P34)。奎因将之比喻为“将异域

的接穗嫁接到熟悉的本土砧木之上,最后只有接穗长大成树,映入眼帘。”[27](P111)从另一个方面

来看,社会学、人类学翻译观也可以用来指导语言学途径所看重的语际等值转换,但是又不局

限于此。“翻译不仅意味着使言语能够相解,而且还包括对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的解释。

”[10](P33)事实上,我们可以将交互报偿视为在翻译社会学范式下重构翻译方法论的一种可能路径。该方法论虽然承认完全等值和完全不等值的交换都是不存在的,大多数的交换行为都是处于这两极之间,但是也不否认等值报偿的终极合理性。按照古德纳的说法,社会学意义上的等值有

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叫做“异形报偿”(heteromorphic reciprocity)

,另一种名为“同形报偿”(homeomorphic reciprocity)。两种等值的社会学与心理动力学(psychody

namic)意义截然不同。前一种等值意味着交换的事物在具体形态上也许不同,但是在价值上应该相等。而后一种等值则意味着交换行为在具体形式上也需要相似或相同。这种相似或相同既可以是交换之物,

·

92·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民族翻译

也可以是交换行为所发生的情形(环境)的相似或相同[

5](P172)。这对我们的翻译实践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前一种等值报偿提倡“投桃报李”,或“tit 

fortat”。例如,在“天涯何处无芳草”与“there are many 

fish in the sea”中,一个是陆地上长的“芳草”、一个是海中游的“鱼”,物种(意象)虽然不一样,但是整个句子的语用功能是等值

的。后一种等值报偿强调“投桃报桃”,或“tit for 

tat”。它可以是语言形式上的完全相同,如“花钱如流水”与“spend money 

like water”。也可以通过文本或副文本(para-text)方式在译文中创造与原文相似的氛围与环境,让社会化的翻译活动参与者能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例如,鳄鱼塘边有一块告示牌,上书:“Last one was delicious,bring 

me another one!”我们当然可以将其译为“鳄鱼危险,禁止入内”

。然而,原文的幽默风格丧失殆尽。按照同形报偿的要求,我们不妨在翻译出字面和隐含意思之后,再增添一些情境性信息,既便于受众了解原话的语义和风格,又能使其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心理感受。因此,不妨先将其译作“人肉真香,

再来一口”

,然后在告示牌上画上一个鳄鱼头③。由是观之,古德纳的等值报偿理论给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操作策略。这些策略既能与传统翻译技巧和翻译思想兼容又有所突破。相比于语言学层面的直译与意译和文化学意义上的归化与异化,社会学意义上的同形与异形报偿更强调社会行为的交互性、社会情景的近似和社会价值的对等。而且,翻译报偿论认为,语际转换问题十分重要,但与之相关的其他社会因

素(

行为模式、社会组织等)也不能忽视。三、结语

沃芙认为,“如果把翻译视为一种社会活动,那么首先就应对制约这一活动的诸多因素予以辨识。”[35](P128)交互报偿就是这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是一种人际交往规范和社会正义机制,具有宗教性、对等性、交互性、层次性、对象性和延宕性等特征。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翻译报偿理论既是离心的,亦是向心的;既承认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也认可“人同此心,心同

此理”

,反对文化相对主义;既采用常见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也敞开胸怀兼采各家之长;既关注翻译现象的特殊性,也探索万变之中的不变。这一理论模式既能对翻译外部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也能对翻译内部隐形机制的运作方式进行说明;既能解释译者的个体翻译心理和翻译行为,也能解释译者群体的共性特征和翻译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既能解释官方的、正式的、正规的、面对面的翻译交际行为,也能解释私下的、非正式的、不规范的、远程或网络化的翻译存在;既是对传统翻译理论范式有推进和突破,也能够兼容和继承其合理成分;最为重要的是,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总之,交互报偿不仅是一种伦理规范和心理习惯,更是塑造“惯习”的强大力量,用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交互报偿理论能够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盲点和软肋进行补偏救弊,应该

引起学界的重视。笔者认为,翻译社会学研究者在热议“习性”、“场域”、“资本”等重要概念

的时候,不能忽视其他有用的理论工具。舍此,所谓的“社会学转向”就会沦落为“社会学转

圈”

,对文化翻译研究没有真正突破,仅仅只是变换术语而已。*本文是“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RW018)和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交互报偿:应用翻译学的伦理之维”(2013)的阶段性成·

03·民族翻译 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果。论文撰写和修改过程中曾得到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邵璐博士的无私帮助,特此鸣谢。

注 释:

①国内外关于翻译的定义有很多,因篇幅限制,本文不一一列举其出处,可参见刘军平教授之《西方翻译理论通史》(2009

)。②此处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译文平行,甚至先于原文出现的情况。例如,欧盟独特的多语文化和翻译政策造成欧盟重要法律文献均为平等文本,不区分,也难以

区分原文和译文。又如,莫言小说的某些情节在经过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编译之后有所改变,而原作在再版时又采用了其译本中的叙事方式,从而使自身的某些部分也成为一种“

翻译”。不过,总体而言,这些特例并不能抵消翻译的后发性和延宕性特征。

③最后一个译例受到胡庚申教授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讲座(

2013年5月31日)的启发,特此说明,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Holmes,James S.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A].James S.Holmes.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C].Amsterdam:Rodopi,1988.[2]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2008(1).

[3]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4]杨联陞.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A].费正清编.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C].

段昌国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5]Gouldner,Alvin W.The Norm of Reciprocity:A Preliminary 

Statement[J].American Socio-log

ical Review,1960(2).[6]Baal,Jan van.Reciprocity 

and the Position of Women:Anthropological Papers[M].Assen/Amsterdam:Van 

Gorcum,1975.[7]Bruni,Luigino.Reciprocity,Altruism and Civil Society:In Praise of Heterogeneity[

M].London &New York:Routledg

e,2008.[8]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

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覃江华.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J].中南大学学报,2013(4).

[10]Eriksen,Thomas Hylland.What is Anthropology?[

M].London &Ann Arbor,MI:PlutoPress

,2004.[11]Kolm,Serge-Christophe.Reciprocity:An Economics of 

Social Rel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2]Nystrand,Martin.The Structure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Studies in Reciprocity 

betweenWriters and Readers[M].Wagon Lane,Bingley: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7.[13]West,Constance B.La théorie de la traduction au XVIIIe siècle[J].Revue 

LitteratureComp

arée,1932(12).[14]Baker,Mona.Translation and Conf

lict:A Narrative Account[M].London &New York:Routledg

e,2006.·

13·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民族翻译

[15]McDoug

all,Bonnie S.Translation Zones in Modern China:Authoritarian Command VersusGift Exchang

e[M].New York:Cambria Press,2011.[16]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

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

e Education Press,2001.[17]Jervolino,Domenico.Reading Patocˇka,in Search for a Philosophy 

of Translation[A].ErikaAbrams &Ivan Chvatík(eds.).Jan Patocˇ

ka and the Heritage of Phenomenology:Centenary Papers[C].Heidelberg,London &New York:Spring

er,2011.[18]Bourdieu,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9]Swartz,David.Culture and Power: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20]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1]王符.潜夫论笺校正[M].彭铎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Ricoeur,Paul.On Translation[M].Eileen Brennan(trans).London &New York:Rout-ledg

e,2006.[23]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Nowak,Martin A.&Sigmund,Karl.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J].Nature,2005(437).

[25]Pym,Anthony.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10.[26]Hermans,Theo.Translation,Irritation and Resonance[A].Michaela Wolf 

&AlexandraFukari.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C].Amsterdam &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27]Quine,Willard van O.Meaning 

and Translation[A].Lawrence 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New York:Routledg

e,2000.[28]McDougall,Bonnie S.Literary 

Translation:The Pleasure Principle[J].中国翻译,2007(5).[29]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0]Inghilleri,Moira.The Sociology 

of Bourdieu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bject”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J].The Translator,2005(2).[31]黄德先.翻译的网络化存在[J].上海翻译,2006(4).

[32]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J].暨南学报,2011(3).

[33

]覃江华.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的首部理论专著———《当代中国翻译地带:威权命令与礼物交换》评介[J].外国语,2013(1).

[34]郭建辉.翻译的社会学研究:问题及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2009(3).

[35]Wolf,Michaela &Alexandra Fukari.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C].Amster-dam &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作者简介:

覃江华,男,土家族,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哲学。

(责任编辑:李玲)

·23·民族翻译 2013年第3期(总第88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