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

一、A Working Community

5、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没有谁一出生就属于这些社区,也不是后来我们搬了进来。这些身份是我们随身携带的,没有人可以拿出文件证明我们是这个或那个群体的会员卡持有者。然而,不知不觉中人们的身份更倾向于各自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由家庭住址来界定。

6、过去大多数彼邻而居的美国人彼此是同一个街区、教区、校区的成员。今天的词典依然首先从地理的角度来定义社区,称之为“一个由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组成的群体”。

7、然而,如今的情况是居住和工作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人极少,对更多的人来说家成了一个仅仅用来睡觉的地方。我们的居住地被叫做“近郊居住区”,由于没有了孩子像过去那样起到沟通邻里关系的作用,许多人感到要叫出跟我们同住一条街的所有人的名字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8、这不是说我们今天被分得更开了,而是好多人已经部分的友谊和大部分的日常社交生活从家里转移到了办文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去工作,工作的地方就变成了我们的街区。

9、50年代的下午茶成了80年代的喝咖啡的工间休息。工作地的饮水冷却机、大厅、电梯、停车场是新社区的后院篱笆墙。天天和我们共进午餐的人是给我们的母亲动手术的医生、孩子的数学老师、管道工、汽车修理工等。

10、人们曾经在杂货店的超市里可能是陌生人,但是却极可能在公司大厅的咖啡间里相识。我们谈论一些人物,从街头办文室的老板,到运输部中的疯女人,到营销部的情人们。难怪当研究者问及美国人关于工作他们最喜欢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和同事悠闲自在地闲扯”,当询问在家里做全职母亲的年轻妇女对工作最怀念什么时,她们说是工作中所接触过的人。

11、不是所有的住宅区都是空的,也不是所有的工作单位都是友好的。多数人在这些环境里都曾有过复杂的经历。然而,最近一位女性朋友告诉我她对工作单位里的人的了解程度要胜于对同一街区人的了解程度。我们不仅把社区的概念从住宅区搬进了办公楼,上班时身上所佩戴的标志也把我们和异国他乡的人们和公司员工联系在一起。我们假设自己和其他的教师、护士、城市规划者有着某些共同点。

12、这有点像最初移民来到美国的我们的祖辈们的经历,许多人来到这里后把自己原来的国籍当成一个社区,所以有意大利人社区、爱尔兰人社区、波兰社区等。他们不断寻找并设想自己与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们有着亲密的联系。我们把这种体验提升了一步。像用工作单位取代居住地一样,我们用专业身份取代了种族身份。这种社区的完全重组在流动作业的行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些在不同城市变换工作的人似乎把自己的身份植根于他们的行业中。在这个充满专业人士的时代,他们不得不费尽周折去寻找有共同语言的人。

13、我并不认为这种社区概念的变迁会造成大面积的混乱,这种对联系和共同理想的不断追寻充满了人性。但我对我们不断变化的身份确实感到不安。身份意识的天平似乎已经日渐倾斜到工作决定身份这边。

14、如果办公室真的彻底变成我们的社区,如果我们的所从事的行业真的彻底变成我们的种族印记,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和工作区分开来呢?自我价值并不是只有在市场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但是在这些新的社区中,如果不先说明我们是从事哪行哪业的,就越来越难以说清楚我们究竟是谁。

二、The Roots Of My Ambition

1、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做轻易放弃的人。

2、虽然她已离天人世,我母亲却依旧在我的脑子里大声嚷嚷,有时天还未破晓她就催我起床,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情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轻易放弃的人。

3、我一辈子都在听她讲这句话。而今躺在床上,在黑暗中睁开睡眼,我就能感觉到她和那个一无是处,游手好闲的人对歭的那股凶劲儿,那个人就在我心中,他宁可缩回被窝继续睡觉,她不愿意抓住新的美好的一天。

4、我在心里默默地抗议:我不再是个孩子,我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有权晚点起床。

5、罗素,你完全没有进取心了,只想当个无所事事的懒汉。

6、自从我还是穿着短裤整天乱跑的小男孩起她就用这种战场上的喊叫来鞭策我。

7、你一定得弄出个名堂来!

8、绝不要轻易放弃的人!

9、伙伴,得有点儿抱负吧

10、在我心目中这个世界上真的文明人嘲笑物质主义者和追名逐利的人。这种人饱读哲学大师和社会批评家的著作,他认为花费整个生命去追求金钱、权力、名誉是粗俗而不值的……

11、母亲还对我说:“有时你的行业显得自己还不如能置你于死地的那点火药或一粒子弹值钱。

12、自从外公死后母亲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除了一大堆债务外公啥也没有留下。家里的房子成了别人

的。孩子们四散各处。我那染上夺命结核病的外婆患了自杀抑郁症被送入医院。刚上大学的母亲不得不辍学去找工作。

13、后来母亲在结婚后5年内生下连我在内3个孩子。但是,1930年我爸爸离开了人世,母亲一贫如洗,不得不将最小的孩子奥德丽送给别人收养。也许母亲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就是让我叔叔汤姆和婶婶葛黛收养了10个月大的奥德丽。叔叔汤姆是爸爸的亲兄弟,他在铁路上有一份好工作,能够给奥德丽舒适的生活。

14、母亲带着我和另一个妹妹直奔新泽西州暂时寄居在她哥哥阿伦家里,成了投奔我那好舅舅的穷亲戚。母亲后来总算在一家洗衣店找到了一份周薪10美元,修补杂货商穿用的工作服的工作。

15、假如我现在是总统或者是富有的商人,妈妈应该会更满意的。虽然母亲很爱我,但她并没有欺骗自己。在我高中毕业之时,她就意识到了我缺少那种日进斗金或博取群众爱戴的能力。从那以后她就开始把我往写作的道路上推。

16、母亲的家族有从事写作的传统。从她的外公开始似乎就有一种语言基因代代相传。她的外公是一位教师,他的女儿露利是诗人,儿子查理后来成了《巴尔的摩先驱报》的通讯员。在世纪之交,南方还没有从因为内战而大伤气的状态下恢复过来,写作在当时是一条谋生之路。

17、最充分的证据要数我母亲的一位表兄艾德文。他是《纽约时代周刊》的执行主编。他曾经遍游欧洲,这证明文字可以将你带到那些远离弗吉尼亚边远山区无比美好的地方,令你的亲戚惊讶而又嫉妒。母亲常以艾德文为例,告诉我一个不是很有才气的男人能走多远。

18、艾德文并不比任何一个孩子聪明,看看他今天已经在哪了?母亲总是这样遍又一遍地对我说,以至于我长大以后认为艾德文·詹姆士不过是碰上了好运气的平庸之辈。也许母亲也是那样看待他的,但她的话中应该有更深的含意。她是在告诉我不需要很聪明就能达到艾德文的高度,通往顶峰的路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19、当母亲看到我或多或少有些语言天赋的时候,她就开始努力要让这种天赋成长发挥出来,虽然家里穷得叮当响,她还是狠下心来给我订购了售价为39美分的月刊《世界最伟大的文学》

20、我很仰慕那些伟大的作家,但读起来使我最快乐的是报纸。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报纸上关于犯罪、恐怖事件和发生在遥远他乡的骇人听闻的杀戮。关于那些死在电梯上的杀手的报道令我入迷,我甚至对死刑犯订的最后一顿快餐都特别留心。

21、1947年,我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时到了解到《巴尔的摩太阳报》需要招募一名治安记者。另外有两三个霍普金斯的同班同学也在争取这个职位,为什么最后我被录用了是谜。这份工作的薪水是30美金一星期。当我在母亲面前抱怨这样的待遇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耻辱的时候,她拒绝给我同情。

22、假如你在这个职位上好好干,她说,也许你是会有所作为的,到那时他们就不得不给你涨工资了

23、7年之后,我被《巴尔的摩太阳报》任命为驻白宫记者。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成为驻白宫记者被看成是离上天只有一步之遥。那时我29岁,踌躇满志。我回有对母亲讲自己晋升的事想看到她高兴。但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

24、嗯,罗素啊,母亲说,假如你把白宫记者当好了,你会有所作为的。

25、进取、进取、再进取,这是母亲给我设定的方向。小小的进步是不足以自我满足的。那些因成功而沾沾自喜停下来欣赏自己的人是不会持久的。即使你已经到达顶峰,你也最好不要放松。爬得越高,摔得越痛,是母亲的至理名言。

26、在我从事报业的头几年,我就不怀着幼稚的要报复地表兄艾德文的怪念头。假如我能成为非常杰出的记者,让《纽约时代周刊》在不知道我和艾德文关系的情况下雇用我,这难道不是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吗?如果艾德文将我请到他那宽敞的办公室,对我说:年轻人,能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吗?我是你的穷表妹露西·伊丽莎白·罗宾逊唯一的儿子。这回答是多么绝妙的复仇啊。

27、后来我的这种不着边际的少年狂想果真变成了现实。《纽约时代周刊》真的派人敲开了我的家门,尽管在我到达时,艾德文表兄已经有事离开了,美国新闻界还是给予了我一个炫丽的奖励—做《纽约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

28、那不是新闻报导专栏,而是一个用不同文学体裁评论新闻的专栏,如散文、讽刺、夸张的模仿、有时甚至是小说。这一切证明母亲早就看出是这块料并引导我走文学之路是完全正确的。

29、我负责的专栏后来赢得了它该得到的所有奖项,包括1979年的普利策奖,但母亲却不得而知。她在前一年患了脑瘫住进疗养院,她从此与生活没有了接触。

30、我只能去想象她得知我获得普利策奖的消息时的反应。她肯定又会说:好样的,伙计,这证明了只

要你下定决心,埋头苦干,某一天你一定能有所成就。

31、母亲一直宣扬而且我一直遵循的价值观终于开始遭到攻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开始分化。那些承认自己想要获得成功的人被鄙视为在“激烈竞争”的凡尘中愚蠢地浪费生命的物质主义者。“进取精神”这个词开始从我们的语言中消失。

32、我也努力按新时代的标准行事,决心不再像母亲逼迫我那样逼迫自己的孩子们,不再用那些陈腐的苛求非要他们大有作为。

33、新时代崇尚关系和自我满足,崇尚消极的东方哲学要人安于现状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我来说显得荒谬,但是我也得承认也许母亲已经将我变成一个粗俗的物质主义者(她的信条中的一个缺陷就是对金钱和地位的强调),我在新时代一直对自己怀着异教徒般的怀疑。

34、当意识到自己未能使孩子们充满抱负的时候,我心碎了。一天晚上在用餐的时候,我听到自己大声吼道:“你们难道就不想有任何作为吗?

35、孩子们满脸疑惑:有所作为?这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奇怪的字眼啊。我能够清楚地分辨他们想法:这不是爸爸的吼叫,是他饭前喝下的马提尼酒在作怪。

36、其实不是杜松子酒在吼,是我的母亲在吼。酒只是借给了我勇气向他们宣布那个想法。是的,上帝可以作证,我一直相信成功,一直相信如果没有辛勤的劳动和严格的自律,一个人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也不配有成就。

37、事实最后证明,那些曾使我感到黯淡无望的成绩单并没有预示我的孩子们一败涂地,而预示了他们拒绝平庸,这令我应该感到欣慰。而今他们都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彼此都怀着好感,家庭团聚时过得非常愉快。

38、家庭就是如此,我们在自己身上承传去世的老一辈,并将他们传给自己将来四散在各地的后代,让已经去世安息在教堂墓地的人们很久以后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39、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做轻易放弃的人。

40、我的天啊!我听见我的母亲还在说。

三、Help Y ourself through the Hard Times

1、几年前,我拥有大多数人称之为美国梦想的东西:一份蒸蒸日上的建筑生意,一个舒适的家,两辆新车和一艘帆船,此外,我婚姻幸福。我拥有这一切。

2、接着,股市垮了,突然间再没人看我修的那些房子。连续几个月支付要命的利息,耗尽了我的积蓄。我入不敷出,经常彻夜无眠,一身冷汗。就在我认为事情不可能变得更糟的时候,我太太宣布她想离婚。

3、无所适从的我决心真正驾船“向夕阳行驶”,沿着海岸线从康涅狄格州驶向佛罗里达州。但是在离新泽西巷的地方,我转向正东方,直接驶往大海。几小时后,我爬上船尾的栏杆,注视着从船体下面滑过的黑沉沉的大西洋海水。我想让海水淹死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4、突然,帆船笔直地落在两个巨浪之间,使我失去了平衡。我手抓住栏杆,脚浸在冰冷的海水里,勉强把自己拉回船上。震惊之余,我想,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想死。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必须看穿万物。我从前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得想办法自己重建新的生活。

5、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将遭受损失—失去挚爱的人、健康或是工作。“这是你经历中的荒漠---一段感到毫无出路,甚至毫无希望的时期”,帕垂克·戴尔·左珀解释说。他是一名心理学家,纽约大主教管区的丧亲之痛专家,“重要的是不要让你自己陷入荒漠之中无法自拔”。

6、让自己悲痛。顾问们一致认为,一段时间的悲痛是至关重要的。“不必为此感到羞愧”,戴尔·左珀说,“眼泪并不意味着你仅仅自我垂怜,而是表达必须发泄的忧伤或情感”。

7、如果悲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它能最终找到表现的方式。看看纽约锡拉库扎港的唐娜·克博的例子。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16岁的儿子小克立夫和他15岁的弟弟吉米正在给他们的船装沙,为渔季做准备。突然,唐娜听到一声尖叫。她冲到外面,发现两个儿子倒在船旁边的地面上。

8、吉米下到水中,上来的时候浑身湿透了。当他拿起磨沙器时,触电致死。克立夫在试图拿过磨沙器时被电流击倒在地,后来康复了。

9、这个悲剧的打击让唐娜变得麻木,以致好几周都没哭出来—甚至在葬礼上也没有哭。后来有一天下班归来,她开始感到晕眩。“最终我回到家,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开始嚎啕大哭”,她说,仿佛这块巨石从肩膀上卸下来。

10、克博在悲剧之后的经历就是戴尔·左珀所说的一种“使意识远离极端不愉快的现实的首要防范心理”。除非本能给予她解决好悲剧的时间,否则克博不可能开始她的康复之路。

11、理解你的怒火。愤怒是天性,戴尔·左珀说,但可以通过健康的方式释放出来。你若得到恰当的理解,它将有助于你的恢复。

12、以前坎迪斯·布赖青肯的未来似乎是一片光明。作为一名25岁的航班调度员,她刚生了一个宝宝,才换了份工作。然而有一天她开始不由自主地出血。诊断出是急性白血病,只有两个星期可活。震惊之余,她感到愤怒,我一直爱惜自己的身体,生活诚实,正派,迈阿密的布赖肯说“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像我这样的人身上。

13、一想到死亡即将来临,她就感到心绪不宁,屈服了。我完全放弃了,她说。后来一个医生告诉她说她需要安排人照料她的女狼。“你竟敢让我找别人带大我的小孩!”布赖肯历声说。在那一刻,她意识到有充分的理由去为自己的生命而战。她的愤怒开始时极为有害,现在却鼓舞了她,帮助她渡过了痛彻心肺但最终成功的骨髓移植。

14、勇敢地面对挑战。在经历重大打击之后,拒绝知我同样也是健康之路的重大障碍。迈克尔?阿若诺夫是个精神病医师,美国精神病协会的一名发言人。他说,很多人不是面对所发生的一切。而是“竭力填补空虚的感情假寻找一种解脱。”几乎滴酒不沾的男人会开始酗酒,担心肥胖的女性会吃得过多。其他一些人,像我一样,力图“一走子之”。

15、为老板工作一辈子后,纽约史丹顿岛的约翰?简可夫斯基一直梦想有自己的选择和证券交易公司。他最终找到了启动金并经营顺利。接着生意急转直下,不久简可夫斯基就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16、“就好像我迎头撞上一面砖墙,整个人生都被击得粉碎,”他说。经济来源耗尽,又有一个家庭需要供养,简可夫斯基开始想逃避。

17、一天早上,在跑步的时候,他一直往前跑。在向西慢跑了两个小时之后,他步履蹒跚地回到家。“我终于明白不能逃离我的困境。唯一明智的事就是勇敢面对我的现状,”他说,“承认失败是困难的,但要想继续生活我必须得这么做。”

18、走出门,做点事。“几周之后,我要求那些从打击中复原的人回到日常生活中去,”精神病医师,波士顿大学教授贝瑟?A?凡?库克说,“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情,而不是所受的伤害上,这一点至关重要。”考虑以下活动:

19、加入一个援助团体。一旦你决心“继续生活”,你会需要向人倾诉,最有效的是和其他有过痛苦经历的人交谈。

20、阅读。经历过最初的震惊之后,如果注意力可以集中,那就开始读书,尤其是有关自助的书,这将让你放松,同时也让你感到鼓舞。

21、记日记。很多人发现纪录每天的经历让人感到安慰。日记甚至能起到自我治疗的作用。

22、做事有计划。有期待的事情,这一想法能增强你迈向全新未来的信息。将你过去推迟了的旅行重新写进时间表。

23、学习新的技术。在社区大学选修一门课,或是开始新的爱好或者运动。有全新的生活等着你,而任何新的技术都将使它更充实。

24、奖励自己。在强压力之下,即使是最简单的日常琐事,如起床、洗澡,弄东西吃,都能使人气馁。每完成一件事,不管多么微小,都把它看作是一个值得稿劳自己的成就。

25、锻炼。体育锻炼尤其具有治疗作用。芝加哥的西瑞丝?坎普在她21岁儿子自杀后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一个朋友说服她参加了一个爵士锻炼培训班。“只是随着音乐不动脑筋地伸伸手脚和蹦蹦跳跳,”坎普说,“但它却使我感到身体更棒,当你感觉身体更棒的时候你心理上也会感觉更好。”“锻炼使你忘却自我和身边的麻烦,”阿若诺夫解释说,“并能让你感到踏实。”

26、对自己有耐心。人们常说,“什么时候这种可怕的痛苦才会结束?”专家门反对时间期限的限制。“大体上,你少则需要6个月才能开始感觉好点,”阿若诺夫说。“也有可能长达一年,或是两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性格、周围亲友的支持、以及是否得到帮助并借此战胜痛苦。

27、因此,对自己宽容些。认识到你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你自己的康复节奏可能和别人不一样。在走出悲痛中每前进一步都要祝贺自己:“我还活着,我已经撑到现在了。”

28、航行是个慢活,我用了5周才抵达佛罗里达。原本试图“一走了之”的我踏上一段旅途。这段旅途让我重新组织生活,培养了每天的生活规律,要求付出在户外的体力以及大量的时间。我的心依然在痛,但是等我到达迈阿密时,我已作好再次尝试的准备。尝试什么,我还没确定。

29、何不回到写作?回到你以前受过专门培训的写作嘛!”爸爸在电话那头说。他是对的。现在我就在为你而写。能回到的感觉真好。

四、What Is Happiness?

1、自从呱呱坠地,美国人就被赋予了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似乎没人确信幸福究竟在哪里。正如它发给我们狩猎证,却不给我们提供猎物。乔纳森?斯威福特似乎持此观点,他抨击幸福的想法是“鬼迷心窍的上当,”是“骗子堆中的傻瓜”的自鸣得意。因为他视社会为虚妄目标聚集的名利场。

2、当然用傻子、骗子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是不合美国的人的风俗习惯的,然后我们似乎确实沉溺于用金钱购买幸福的想法:只要有足够的钱,我们百年后就能上天堂。

3、同时,美国的商业主义却又殚精竟虑故意使我们得不到幸福。广告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存在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是为了制造欲望——其制造速度之快,使我们的腰包应接不暇。就此而言,我们的整个经济是基于一种无法自拔的贪求无厌。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占有却为幸福”,然后我们就被迫产生贪欲。我们甚至被告知欲望是我们的义务。引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为证:仅仅几年前,全国的汽车销售商还打着“你应该立即购买汽车”的横幅。他们号召美国人民:作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他们应该立即按揭购买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汽车,并且在次年新款汽车发布后他们会对原来这些汽车心生厌倦。

4、或者任意浏览一本女性杂志。正如伯尔纳德?德?渥托曾经指出的那样,这些杂志开头几页的广告诗情画意,而最后则以类似药典和治疗手册结尾。前者是完美美女的梦想:这该是她婴儿般的股肤,这些是她无瑕的牙齿,这该是她呼出的香气,这该是她能保持到40、50、60岁甚至永远的16岁少女般的身材。

5、一旦读完这些隐约让人振奋的小说和专题文章,读者在杂志最后几页就会发现梦想的真相:这是家庭主妇必须得系上的背带,以展现其完美身材。这些是她睡觉时必须带上的颚带。这是可以恢复青春的药剂和装备,这是她减肥用的缓泻药,这些是消化脂肪的药片,这些是使外表年轻的荷尔蒙,这些是掩盖静脉曲张的长袜。

6、显而易见,即使心智不健全的人也不会完全相信这些诗境或是这些药典和矫正术。然后有人显然正在竭力购买这些广告所兜的美梦,并为此每年耗资数十亿美元。这种幸福市场无疑不会无人问津,但他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呢?

7、诚然,给“幸福”这一概念下定义远非易事:最好是尽量为这一概念确立一些极限,然后将两者折中。将幸福视为物质上的拥有和相互攀比,这就确立了其物质上的极限。将其视为一个人(比如印度的圣人)所感知的信念,则是确立了其精神上的极限。圣人的幸福是无需身外之物。无欲则无求。他静坐不动,陷入冥思,甚至脱离或者说近乎脱离自己的肉体。如果有虔诚的信徒带来食物,他硬听;如果没有,他便淡然地饿着。有什么好牵挂的呢?对他而言,物质世界只是虚幻。宴想是他的极乐,而他通过修行来实现。这种修行要求之高,让人难以置信,其完成本身就是他内心的一种极乐。

8、他幸福吗?或许他的幸福只是另一种虚幻。但谁又能将幸福从他身边夺走呢?又有谁敢说这种幸福比分期付款计划中得到的幸福更缥缈呢?

9、然而,或许因为我是西方人,我对这种令人精神紧张的幸福持怀疑态度,正如我怀疑幸福市场的梦幻一样。可以确信,他这种幸福方式对几乎任何一个西方人而言都是一种折磨。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这些极限来划定幸福的范畴,在这一范畴内每个人都得找到某种平衡。梭罗,一个东西思想交融的人物,对这种平衡有他自己的坚定信念。他的目标是在低层次节约,在高层次上付出。

10、梭罗所理解的“低层次”,即为自己而去拥有,或与邻里明争暗斗而致拥有。他心目中的“高层次”,则是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戒律,即要使自己对自己界永恒之物的感悟臻于完美。对于他从低层次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他可将其致力于对高层次的追求。勿庸置疑,梭罗不赞成忍饥挨饿,但他在膳食方面投入的精力仅果腹而已,只要可以确保他能去从事更为重要的事务即可。

11、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便是问题的精髓所在。除非我们愿意直面那些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的艰难困苦,否则便不会有幸福可言。正如叶芝所言,除却某些不可能的情形,我们人生中所获取的满足皆取决于我们在多高的境界中选择我们所愿意面对的艰难困苦。当罗伯特?弗罗斯特言及“以苦为乐”时,他内心所思,大体如此。商业广告中所宣扬的寻种幸福观,其致使的缺陷就在于它宣称,一切幸福皆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

12、即使于游戏之中,我们也需要有艰难困苦。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若没有困难,便断无游戏可言。游戏即是这样一种方式,为了享受其中的情趣而人为地使事情变得不那么轻而易举。游戏中的种种规则,便是将困难武断地强加于人。有的人将情趣摧毁殆尽,总是因为他拒不按游戏规则行事而使然。这犹如下棋,如果你随心所欲、心血来潮全然武断地去更改那些游戏规则、去赢棋当然会更加容易。但下棋的情趣则在于应在规则的限定范围内赢取胜利。一言以蔽之,没有艰难,断无情趣。

13、幸福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似乎大都体会不到挑战困难的乐趣。天知道他们在玩些什么,但似乎不外乎那些无聊的游戏。我猜印度的圣人在我们看来有些无聊,因为他似乎拒绝玩任何游戏。西方人的弱点在

于他们幻想幸福可以买到。或许东方人的弱点在于他们认为存在产丰一种完美的(因而也是静止的)幸福。

14、从来就没有过完美的幸福。人类社会不存在尽善尽美。无论人们怎样界定何谓幸福,它既不在于拥有也不在于实现,而在于追求的过程。我们应该牢记:开国元勋们为我们所宣布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不是享受幸福而是追求幸福。假如他们当初预见到现在出现的幸福市场,他们就会强调指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幸福在于为之奋斗的过程,在于我们终生为之努力并从中获得启迪的事业,也就是说在于追求。对于一个民族的评价不是看它拥有什么或是幸福拥有什么,而是看它想要追求什么。

15、当然,只要我们掌握好一个度,或者只作为一种精神调节,不妨从幸福市场买点满足感甚至可以花钱买点愚蠢的东西。我既不信奉清教徒的生活准则也不赞面禁欲主义。但如果我们在这些市场上放弃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财富,那么到头来我们只能是一无所有。

五、Remote Control

1、最近《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解释家用电器制造商是如何谋划把消费者逼疯的。

2、当然制造商们并没有说他们想把我们逼疯,他们说他们想做的是让我们生活在“所有电器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的住宅里。而这些电器比“大多数主人聪明得多”。例如,文章说到你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家:洗碗机“可以从你办公室启动”、电冰箱“知道何时牛奶喝完了”、浴室磅秤可以“把你的体重传送到健身房”。

3、恕我直言,我满怀敬意地想知道电器制造商们是不是晕了头。我的意思是他们是否该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消费者把碗碟放进洗碗机后,要跑到办公室去启动它?难道这样可以在职场上获益吗?

老板:你在干什么?

你(敲打键盘):我正在启动我家的洗碗机!

老板:这恰恰是我们这儿需要的工作效率。

你:我现在就冲洗楼上厕所!

电器制造商们听好:我们不需要从远处来启动洗碗机。如果你想改进洗碗机,那就给我们这样一台:当人们把脏碗放在碗柜上时,洗碗机能够感应并且大声冲人喊:“立刻把碗放进来,不然我就会漏水把你鞋子弄湿!”

同样,我们也不需要电冰箱知道什么时候没有牛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傻瓜也明白的万无一失的方法来确定牛奶是否喝完:我们可以问一下妻子。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台电冰箱:当它意识到我们要在两小时内就要把第四个吉露果子冻布丁吃完时,冰箱门就再也打不开了。

至于可以把我们的体重传送到健身房的磅秤:这是不是疯了?我们自己都不想看到自己的体重!如果健身房决定把我们的体重传给网上的其他电器怎么办?要是电冰箱知道我们的体重会怎么样呢?但愿不会如此。否则,我们将再也不能打开冰箱门了!

但是对于这些新型的“智能”电器,我真正关心的是:即使我们喜欢这些功能,我们也无法使用它们。甚至现在电器已有的功能我们也不会使用。我有一部功能齐全的电话机,上面有43个键,但至少有20个功能健我是不敢碰的。这部电话或许可以与死人交流,我却不知如何使用。这就如同我不知道怎样操纵我的电视一样,它需要3个遥控器。其中一个遥控器(有44个功能键)与电视机相连,另一个(有39个功能键)与录像机配套;再一个(有37个功能键)是有线电视管理员带来的,显然他觉得我的遥控器的功能键还不够多。

所以当我想看电视时,我面对的是120个功能键。通过诸多PIP、MTS、DBS、FZ、JUMP、BLANK 等有用的标签来识别它们的功能。其中3个功能键的标签都是POWER。但有些时候尤其是如果我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不害怕破坏原有的功能——改变了设置,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打开电视机。我站在那儿,手中握着3个遥控器胡乱地按着,直到最终放弃转而去开洗碗机。毫不夸张地说,我花了几年的工夫才学会了录制电视节目。我的电器就“智能”到了这种程度。

现在电器制造商们想给我们提供更多电器功能。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某天晚上你打开你那“智能”的电冰箱寻找一瓶啤酒时,你会听到甜美而讨人喜欢的声音,“您的芹菜发蔫了”。当你致电一个商家,而对方又不想和你直接交谈时,你会听到一个相同的录音女声告诉你:“这个电话很重要”。你不知道电冰箱是如何知道这些的。更糟糕的是,你不知道电冰箱把这句话告诉了别的什么人。(“嘿:鲍勃!听说你的芹菜发蔫了!”)如果你想让你的冰箱停下来,你不得不被破译由核物理学家编写的用户使用手册指南。(“取消产品保鲜监控功能:进入命令模式,然后选择编辑功能,再选择变化蔬菜默认值,然后假设火车A从芝加哥以47英里/小时的速度向西行驶,火车B……”)。

消费者们:这就是你们所期望的未来吗?你希望电器比你还聪明?当然不是。家用电器应该比你笨,

就像你的家具、宠物和国会众议员一样。所以我敦促你们通过电话、信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让电器制造厂商知道:当论及“智能电器”时你们会投反对票。必须尽快行动。因为在你读这篇文章时,你的微波炉正在投赞成票。

六、The Right to Fail

1、我喜欢“中途退出者”这个加入美语的词汇,因为它简洁明了。我所不喜欢的是我们几乎完全把它作为一个禁忌词语使用。

2、我们只把它用在21岁以下的人身上。与一个中途离开大学、避开那些毫无思想内容的课程,志愿参加为美国服务志愿队(VISTA)的18岁青年相比,一个整天整夜看不需要动脑筋的电视节目的成年人更是半途而废的人。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以退为进。

3、然而在美国,持有这种观点差不多就是背叛。中途退学的孩子们被指称为失败者—失败的权利是美国政府没有赋予国民的少数几个自由之一。美国之梦是“成功”之梦,凡是我们放眼之处都是一片金光灿烂。宣传广告和电视广告歌颂物质方面的成功,杂志文章赞誉获得此类成功的人。广告暗示你:吸适合你身份的烟、开适合你身份的车,女孩们就会陶醉在你那没有异味的怀抱之中,抚摸你那昂贵的衣领。幸福只青睐那些散发出成功的甜蜜气味的人。他是全体国民的偶像,其他所有人则是国家的蛀虫。

4、我想为蛀虫,尤其是10多岁的蛀虫说句话。因为如果我们给他时间去克服平庸,即让他摆脱在某一年龄取得某种成功的压力,他大有机会成为像杰斐逊、梭罗、巴克敏斯特?富勒或者阿德雷?史蒂文生一样的国家偶像,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人。我们对特立独行者和持异义者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年轻副总裁的需求。但我们却坚持认为每一步都应该是通向更高一级阶梯,而这恰恰使他们气馁。在变化无常的年轻时代,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的唯一方法就是先走一百次弯路,探索各个方向,蹒跚,后退,然后重新踏上征程。

5、“但是如果我们失败了怎么办呢”?他们问道,小声地把这些可怕的话语传过代沟,送到父母耳中。这些父母是当权派,正在培养他们的“中产阶级价值观”,构建他们的“目标明确的社会”。父母们轻声回答:不能失败!

6、他们应该说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并不致命。无数人曾失败过,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有些甚至成了名人。历史上充满了卓越的中途退出者以及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行的“孤独者”。他们不惧怕偶尔的波折,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方向感。阅读他们的传记总是令人振奋,这不仅因为他们打破了旧体制,更因为他们创立的体制要优于他们打破的。

7、幸运的是,类似的叛逆举动时常出现,这足以证明虽然个人主义受到严重威胁,但却没有销声匿迹。例如,人们经常提及托马斯P.F.洪维的独特学术生涯。他是前纽约公园委员,现任大都会艺术博特馆长。洪维是极期限典型的中途退出者。他出入学校好比进出汽车旅馆,当然这主要是应学校管理层的要求。然而在那些接受非正规教育的岁月里,他一定学到了一些东西。因为他以退为进,并且到达了事业的顶峰。

8、他的事迹让我想起了J.D塞林格《麦田守望者》中何顿?考尔菲德的少年时代。考尔菲曾是战后最受欢迎的文学英雄形象。这个中途退出者受到整整一代美国人的青睐绝非偶然。其他任保人,不管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杜撰的,都没有给我们这个“目标明确的社会”造成如此迷人的混乱,也不曾如此满足我们某种隐蔽的思想,即“假冒者”当权,有能力者处于困境。现在何顿是否到达他所选择领域的巅峰就成了一个绝佳的幻想题材,许多好小说的追捧者都对此感兴趣。我想他已到达事业之巅。顺便提一句,何顿?考尔菲德现年36岁。

9、我并不是要敦促大家由于失败具有疗效而去选择失败,或者仅仅因为一点不满就退学。很明显,成功优于失败。一般来说,接受长期教育要比短期教育更有帮助。(比如,由于我接受了教育才能分清乔治?艾略特,才能掌握法语中的过去完成时,才能清楚恺撒打败赫尔维蒂人是因为他有足够的玉米)。我只是说失败本身并不是好事,或者说成功并非必然是好事。

10、弗雷德?金尼曼曾导演过多部好莱坞最受推崇的电影。在《四季之人》获得各种奖项之时,有记者问及他以前拍过的票房毒药《十面埋伏擒蛟龙》。金尼曼回答说,我没有感觉有任何责任非成功不可。成功或说是危险的—你会觉得你无所不知。我从自己的失败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曾对影片《吉姆大公》投入巨资却失败的理查德?布鲁克斯也有类似的观点。回想起为此片花费的3年时间,布鲁克斯几乎是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他位于柬埔寨的剧组所遭遇的困难。他告诉我,他从这次失败中学到的技能比他从早期限拍摄的成功之作中学得要多。

11、当然,这种观点贯穿于艺术始终。作家,剧作家,画家,作曲家预计到他们的工作台会出现周期性的失败。如果他们认为失败是世界末日的话,他们就不会重回他们的工作领域。失败并非世界末日。对

艺术家—或者对任何人—来说,失败是成长的惟一途径。

12、如今的年轻一代似乎知道这是真实的,似乎愿意像艺术家在艺术中冒险一样在生活中冒险。不用说,社会仍占上风—它为人们设定目标,谴责那些不参与的人是失败者。但是中途退出者和嬉皮士们并不像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们那样害怕成为失败者。正如他们的长辈们所说,这或许意味着他们懒惰,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国度。然而,这也许同样竟味着他们对过时的成功标准不以为然,而在尽快创造新的标准。

13、例如最近有报道称,超过20万的美国人向VISTA(国内和平队)询问有关服务的事宜。盖洛普的调查报告发现,“如果有机会的话,有超过300万美国大学生愿意在VISTA中承担某种工作。”而这并不是通向财富或者经理套房之路。然而,我却遇见过很多这样的年轻志愿者。他们并没有被传统的成功模式禁锢。相反,他们看起来比拥有游泳池的普通副总裁更满足。

14、那么,谁能说清是否有通向巅峰的正确道路,或者甚至能说巅峰到底包含了什么呢?很明显大学只能提供部分的答案—要不然年青人也不会对教育不满,认为它如此枯燥乏味。很明显商业中也不曾有答案—要不上青人也不会地应聘成为公司总裁一员如此不屑一顾。

15、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回答。对我来说,当今美国发生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莫过于人们开始觉醒认识到这一事实,就像在建国之初的年代一样,成功之与失败再次成为个人的理解,而不是僵化的范畴。也许,我们正在重新学会珍惜每个人用他自己的方式成功,并在这条道路上尽情失败的权利。

七、Life Without Father

1、美国正日益成为一个父爱缺失的社会。上一代的儿童能理所当然地期待与父亲一起生活。今天的儿童可以理所当然地期待不这样的生活。父爱缺失几科和父爱一样,正在成了童年生活的一大特征。

2、很多数据都反映出这一令人吃惊的现象,但最重要的两个数据是:今夜约有40%的美国孩子将在没有父亲的房里入睡。一半多的孩子可能在童年时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与父亲分开过的。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儿童被他们的父亲主动抛弃。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知道拥有父亲意味着什么。

3、关于这一代人的人口统计显示出的倾向中,父爱缺失是最糟的一项。它是儿童生活幸福度下降的罪魁祸首,也是产生犯罪、青少年怀孕、家庭暴力等严重社会问题目的根源。然而尽管父爱缺失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且后果严重,却经常被忽略被否认。尤其是在我们的精英话语中,父爱缺失仍是一个未被清楚地认识到的问题。

4、对于如此规模的危机问题当然应该认识清楚并做出反应。至少要加以认真讨论:为什么为父之道会沦丧?针对这一问题有何对策?我们的社会能否找到办法,促使男性都能尽到为父之责?然而到目前为止,公众在这一问题上的声音还很微弱,没有成效。普遍的看法是我们无法甚至不应该去改变这一趋势。

5、社会正在改变关于男性在家庭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代代传承的为人之父的观念正处于被困状态。男性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家庭生活中多余的角色:他们要么起过一次作用就结束,要么是家庭问题目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文化话语中,男子气本身也经常受到怀疑,甚至遭到敌视。这样我们的社会就无法继续将为父之道视为男性行为的特定领域。

6、问题相当简单:是不是每个小孩都需要一位父亲?来自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答案是:否。本世纪的观念转变还很少像这变化一样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危险的是人们几乎不去思考:作为一个男性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孩子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将变成什么样的社会?

7、我的批语不是简单地针对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而是针对一个父道沦丧的文化。因为除了父亲以外,我们正在失去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对于为父之道的操守观念。与历史上早些年(比如战争时期)父爱的缺失不同,我们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影响某些家庭的父亲物质实体上的缺失。20世纪40年代的孩子会说:我的父亲为了去做一些重要的事而不得不暂时离开了我。90年代的孩子会说,我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因为他不想要我了。

8、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批评,因为与身为人母不同,身为人父是一种文化上的创新。它的意义与其说来自于生物特性,不如说是决定于文化规约社会的准则,它指导有时是迫使—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行事和理解自我。

9、同身为人母一样,身为人父是由生物和社会两方面构成的。然而在全世界,就将这两方面融合成一个协调的身份而言,母亲们要比父亲们成功多子。照料孩子的母亲扮演的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角色,还是一个社会角色?是喂养孩子还是联系母子之情?我们很难将二者分开,它们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身为人父就不同了。一个父亲只是在他的妻子怀孕的时候,即婴儿来到人世的9个月前,做出他生物学上的贡献。由于社会意义上的父子关系只是间接与生物学意义上的父子关系相关,因此不能说

他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为人之父通常只是指授精这一行为,而不是指抚养孩子的责任。父亲们在怀孕之后做什么样的贡献,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设计的问题。

10、此外尽管男性有其他的优点,他们并非理想地适合承担身为人父的责任。男性倾向于滥交,承担父亲的责任不稳定。在人类学看来,身为人父成了所谓的“必不可少的问题”。说它必不可少,是因为儿童的幸福和社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水平的父系投入:即男性愿意贡献精力和资源照料后代。说它是个问题,是因为男性经常不愿意或者无法做出这种至关重要的投入。

11、由于身为父亲是一个普遍问题,所以各种文化必须齐心协力,加强父亲的角色、指导男性,用法律或法律之外的压力要求他们与孩子的母亲紧密合作,并对他们的孩子有所付出。如果没有周围文化的感召,男人们不会主动履行父亲的责任,只有强烈的身为人父的文化使命感,才能将生物意义的和社会意义的父亲身份融合成一个和诣的男性身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和其他观察到,对一个文明的最高检测就是看它是否能通过教育男性去抚育后代从而将男性社会化。

12、父道沦丧所带来的危险非常之在。我们的社会不能维系身为人父的准则这个明显的失败,反映了集体记忆的失败和道德想象力的崩溃。它使家庭遭到破坏,孩子受到忽视,还造成或恶化了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让个体成年人的幸福—包括男性和女性—更加难以实现。

13、最终这一失败反映了一种扭曲的文化,这种文化不能确立自己的边界并树立起调和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路标。简而言之,它反映的是一种不能适应特殊的男人、女人和为人父母者所处社会的文化。14、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一失败的主要后果是自我优先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蔓延,除了对个人幸福的最天真的理解之外,对一切都怀有敌意。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其后果是儿童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男性暴力的攀升,尤其是针对女性的暴力。最为显著的后果是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分裂为单个的个体。这些个体彼此隔离,并同通过相互承担义务和共享的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中的一般成员的抱负与现实疏远起来。

15、今天很多人,包括许多专家,敦促我们平静地接受父道的沦丧这一事实。现实点吧,他们说。离婚和婚外产子仍将继续发生。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将没有父亲。没什么能扭转这一趋势本身。唯一的办法是对某些后果采取补救:对贫困儿童提供更多的援助,对单身母亲给予更多的同性。更好地处理离婚,支付更多的儿童扶养费。设立更多的限制。实施更多旨在取代父亲的方案。

16、然而,亚伯拉罕?林肯称之为我们天性中美好的一面的东西总是指引着我们朝向相反的方向。在危机面前消极被动不符合美国的传统。维持下降的趋势从来不是美国专家的特点。在现实与希望—社会的“存在”与道德的“责任”—之间不可避免而又有价值的张力之下,身为美国人我们始终自信我们能变得更好。

17、每个小孩都需要一个父亲吗?我们目前的答案介于“不一定”与“不”之间。但我们不必持久地降低标准。我们可以改变观念。不必通过新的法律、花费纳税人更多的钱或成立更多的专家委员会,我们就能改变观念。人生观一旦改变,我们极有可能做了决定,通过更多法律,设置更多的项目,进行更多的研究。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不是改变政策,而是改变观念。

18、我们的最根本目标必须是父道观念的重新发现:对每个儿童而言,应该有一个法律上、道德上负责任的男性。

19、如果把我的目标提炼成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好的社会颂扬把家庭放在首位的男性典范。由于我们的社会正步履蹒跚地走向相反的方向,我把“居家好男人”看作是今天弱化父道的主要受害者。然而,我不能想像,没有这样的好男人会有一个美好社会。

八、Europeans Just Want to Have Fun

1、法国革命纪念日前夜当我穿越巴黎圣米歇尔大街时,遇见了一位在巴黎生活了25年的美国老朋友。他告诉我,他迷上了探戈。当我问他为何如此时,他建议我沿着圣路易岛对面的塞纳河左岸走一遭。当然,我照办了。

2、那里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舞会,俊男靓女们正在临时搭建的露天剧场跳着探戈。在附近,一群不同族裔的人正在跳拉丁默朗格舞。当一轮满月从晴朗的夜空升起时,河边数以百计的人正在尽情享受野炊的乐趣。当晚后半夜,在浮日广场喝完鲜美的鱼汤,穿过马菜街区窄窄的街道,我无意之间又遇上一个即兴的街区舞会。有人已在人行道上安装好音响系统、街道上挤满了人——异性恋、同性恋、年轻人、老年人、黑人、白人——都随着担丁萨尔乐曲翩翩起舞。

3、欧洲人过得逍遥自在。是的,7月末的欧洲通常如此。我在巴黎的那个周末,估计有50万年轻人蜂拥进入柏林,参加一年一度的“爱之游行”活动。那是一个充满泰克诺音乐、毒品和性的狂欢。此时数以万计的家庭也正从润湿的欧洲大陆北部,长途跋涉来到温暖南部自己的度假屋。但是即使阳光不那么灿

烂,欧洲人似乎也会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娱乐和节日欢庆之中。周末的伦敦市中心变成了饮酒派对的场所。昔日因受到政治、宗教专制统治而郁郁寡欢的马德里、都柏林,而今可以摇滚狂欢至凌晨。布拉格人谈论的外国游客不再是那些20世纪90年代初成群结队,接踵而至的年轻美国人。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为了享受廉价啤酒、漂亮女孩幕名而至的英国派对客一族。由于欧洲是令人胆颤心惊的纳粹主义的诞生地,英国历史学家Mark,Mazower曾把欧洲称为绝对黑暗大陆。而如今欧洲成了娱乐的天堂,快乐的都城。

4、真是可笑!这本该是美国的模样嘛!丹尼尔?贝尔1976年出版《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书中收录的一系列著名文章描述了新教徒小镇式道德观的衰落怎样动摇了美国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和对工作内在价值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贝尔声称,“资本主义文化经过拨乱反正已变成了享乐主义文化,享受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1969年《时代周刊》一篇名为《加利福尼亚:充满刺激之州》的封面故事中写道,“追寻美好的、非宗教的、交际性的快乐已经成了加利福尼亚的全部。每个刚去过加州的人都说,…我看到了未来,自由自在的娱乐在发挥作用。?”当时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报道中提及的情况都是有目共睹的。

5、但美国的未来并没有成为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当欧洲人缩短在办公室或工厂工作的时间——在法国一周工作时间超过35个小时就是非法的——延长假期时,美国人却认为只有努力工作拼命玩耍才是幸福的。因此美国人工作的时间开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然后将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去诸如位于长岛的汉普敦等地度周末,美国人创造了独特的美国式的概念,按计划娱乐,休息日排满了一个又一个的日程,好像节假日与工作日没什么区别似的。同时美国的保守者们认为:真是遗憾啊,欧洲人渴望全身心地享受生活,一年6周的假期是欧洲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无论如何欧洲人最终会为经济的衰退而痛哭流涕。

6、为什么欧洲人和美国人对待工作和娱乐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我能想到两个原因。首先是西欧拥挤的环境和北美广阔的空间导致了不同的消费倾向。从广义上讲,美国人对实实在在的东西例如运动型多功能车,7000平方英尺房子的重视甚至他们对时间的重视。对欧洲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其次,正如贝尔所预言的那样,美国宗教意识思想复苏,至少清教徒式的基督教历来迎合美国人的心声。严厉的教条规劝人们:努力工作对于灵魂升华是有益的。而现代的欧洲已没有了这种苦行课。

7、不管如何解释,工作与生活平衡这种观念是欧洲的要义,智囊团对之研究,决策者反复思考。在美国如果这种观念被提升的话,话语间也带有对那些吃乳蛋饼的人的耻笑。但说不定这种观念以后会很流行呢。《纽约时报》总编比尔·凯勒走马上任时,就鼓励手下人员“多品味一下生活的乐趣”,多陪陪家人,或者多欣赏欣赏艺术。

8、还有更好的呢,他们还能跳跳探戈。

UNIT 9What Does Sex/Gender Have to Do with Your Job?

1、在美国,虽然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已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各州法律却不尽相同。直到30年前的平权法案第七条(在禁止基于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和原籍歧视之外)才统一了关于性别歧视的联邦法律,规定对女性—或就此而言,对男性—基于性别上的歧视是非法的。在相同的环境下,仅仅由于性别的原因,雇员就被与其异性同事区别对待,这就是工作上的性别歧视。

2、相比于其他方面,更不平等的是工资上的偏见历史上,妇女的工资收入往往低于做同等工作的男人们,这是性别歧视最明显的例子。这种惯例虽然是非法的,却仍然无处不在。即使是今天,经过了多年女权运动的努力来纠正这种不公平,女性的工资仍然仅仅只有男性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这是工资上的不平等,不要和天花板效应混淆。天花板效应指的是阻碍女性在组织中得到晋升的机会(当然了,这也影响到工资的增长)。比如说,你是一个女性,在一家大公司担任宣传主管,能赚35000美元;而你在同一家公司另一个部门担任宣传主管的男同事却能赚到50000美元。你和他有着近乎相同的个人简历,实际上,你们上过同一所大学,曾经一起在另一家公司工作过,并且你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梦想中的工作”。

3 、尽管就雇员价值而言,你和你的男同事不分上下(或者反过来说,或许他的价值不过和你一样),但这种不平等(意味着不合法)的现状得不到纠正。其原因有二,且彼此相关:A)可以理解,你不希望离职-你热爱这份工作,而抗议可能会导致解雇或者至少会招惹公司,对你不利。B)你的公司知道它不会因这种不平等而追究。

4 、所以:你拿到的工资只是你男同事的70%。从工厂工人到高层经理,这种情况在个层次的从业人员中都存在。这是在工作场所出现的令人悲哀而又不合法的真实情形。并且直到最近,大多数女性仍然不敢对此提出起诉,因为她们想保住自己的工作。

5、在敢于对此挑战的妇女中,最另雇主害怕的诉讼当事人就是少数超过四十岁的女性。这足以让那些

即使是名企的高管们步履颤抖,因为这种原告符合受联邦和国家的法律保护的三类:年龄、性别和种族。

6、虽然女性性别歧视受害者远远多于男性,但是记住如果因为性别因素,男性工人的待遇低于其女性同事,他也一样有和女性同样多的权利来挑战不公平。这里有一个假设的例子:一名男子在一家除了他自己全是女性的时尚杂志社任编辑。虽然他在组织结构上也有(与女同事)类似的编辑经验和类似的位置,但女同事挣得比他多因为他是一个男人。因此,基于性别的工作场所歧视可以是(男女)两方面的。

7、那些努力争取就业平等的人们或许会发现他们面临双重困境:首先是性别歧视的牺牲品,其次是性骚扰的受害人。

8、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最经常被引用的性别歧视的消息来自军队,警察和消防部门。在这些行业中,女性不仅与男性做同样的工作,而且还穿着与他们相同或相似的制服。女性的抗议通常很少与工资不平等相关,却大多是针对男同事看待和对待她们的方式。

9、例如,一位新泽西州的女警员报告说在当地一个警察队伍,五年以来那些负责午夜巡查的男警员们在警察局看色情电影,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在镇上巡逻。另一名女警员报告说,尽管在体能测试中她的分数超过了另外两个男警员,而且在笔试中她与另一个男警员考了相同的分数,他们都很快被雇佣;而她却花了五年时间(以及一次诉讼)才在警察局中得到了应有的职务。

10、类似的新闻报道显示在军队这个仍被认为是男人世界的领域里,女性正女力争取获得认可。二百名空军军官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已经组建了一个名为WANDAS Watch 的团体(国防系统内的妇女积极分子,他们的拥护者和他们的支持者)。她们抗议的目标之一是最近退休的前空军参谋长,他曾表示反对女性在空军中发挥更大作用。据说几年前他告诉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他宁愿“与一个素质差的男飞行员飞行也不愿同一个第一流的女人飞行员飞行”。

11、去年,第一个女航天员驾驶的飞机与一家俄罗斯航天飞机成功实现了对接。一组前女飞行员,13个自称是FLATS(受训女航天员)的妇女回忆起30年前她们在太空总署接受训练时没人称她们为飞行员。其中一个现年65岁且为退休飞行员的FLAT对《纽约时报》说,“我们本可以完成飞行的,但男人们不想让我们完成”。她记得一位太空总署官员当时说,他宁愿“和一群猴子一起飞行也不愿意和一群女人一起飞行”。

12、在这些“穿制服”的事例中,问题并不在于薪水或是升迁,而是在于那些女雇员或有能力的女性完成任务的机会受到了限制。说什么为了保护女性的生殖系统不受到伤害或者保护未出生胎儿免受损害,用这些陈腐的理由来拒绝给女性提供工作,已被法律视为性别歧视。为保护女性(显然是限制其被雇用的机会)而在工作中限制其所该提起的重量或其所能工作的时间,同样被视为性别歧视。同理,身高和体重标准对女性找工作有不利影响。这些标准是非法的,除非能证明它们是工作所必需的合法职业条件,即是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

13、美国众议院发言人纽特?金里奇在1995年承认“言语歧视”时使成千上万的男人和女人愤怒,他认为:如果争论(斗争)意味着住在水沟,女人们住在水沟里30天会出现生理上的疾病,因为她们得到了感染而且也没有上肢的力量。我认为一些妇女确实会发生此种状况,但是她们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另一方面,男人基本上都是小猪-当你把他们扔到水沟里时,并不要紧,他们会在里面翻滚。

14 、除了美国国会众议院发言人Gingrich的偏见性的观点之外,有一些常识性因素应该并且确实适用。例如,如果有一份货运公司的工作,需要搬起两百英镑的箱子,且每天工作八小时,这时雇主有理由拒绝由一位5.2英尺高、110英镑重的女性或男性来担任这项工作。但是,如果求职者可以证明自己能做得了这份工作,雇主将没有理由拒绝。另外一个例子,如果一位男性正在申请一份在餐馆或者旅馆的女卫生间当服务员的工作,而且他被拒绝了,这不是性别歧视;反之当一位女性申请在餐馆或旅店的男卫生间当服务员被拒了也是如此。在每一个这样的例子中,性别都将是一个真正的职业资格证书。

15、如果一个女人拥有驾照并且愿意去驾驶大货车,那么,法律没有理由禁止她从事这项工作;如果一个男人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那么,法律没有理由禁止他从事这个职业。但是,老套的看法仍然存在。

Unit 10、It Takes a Village

1、我一直对一条非洲部落的格言感到好奇并充满兴趣,抚养孩子是全村人的责任。同理,我会说教育好学生是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共同的责任。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减少作弊,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更简单的方法。但如果我们有勇气放宽眼界,力争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更加艰巨。这个挑战

在于培养学生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后果负责。我们的目标不应仅仅是减少作弊行为,而应该是寻找创造性的方式,把学术诚信作为一种手段,利用它来培养更富有责任感的学生,并最终培养出更富责任感的公民。我们的校园必须成为这样的地方:在这里,整个“村庄”——学生、教师、还有管理者组成的社区——都为了这一目标紧密合作。正如Ernest Boyer大约20年前所说:“诚信不可分。如果我们期待学生行为高尚,学校自身必须完美无缺,否则…潜在课程?就会教坏学生。学校通过为自己所设立的标准来向学生传递价值观。”

2、在标准设立方面,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学生常向他们寻求学术问题上的指点——不仅仅是向同伴。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适宜的位置,发展恰当的思维框架方面,教师必须再三强调学术诚信是学术界的核心价值。缺乏这样的引导,许多学生就会重新采用中学既能处理繁重学业又能获取良好成绩的做法,认为作弊是必要的。

3、尽管在校园“村落”中改善学术诚信氛围方面教师的作用很大,但是不能指望他们独自承担这个责任。大学的管理层应该仔细审视一下他们要起的作用。例如,除了以订购抄袭监控软件来回应教师日益增长的对利用网络抄袭的投诉,校方也许应对本校的诚信政策做一个更全面的审视。我相信,尽管一些学校会把抄袭监控软件看作是诚信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的学校会认为现在是时候了,应该放弃完全依赖阻止和惩罚的做法,应该把学术上不诚实的行为也看做教育机会。

4、过去15年间,我渐渐确信,单纯阻止作弊是不明智的,如果我们真正看重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就应该把大部分的作弊行为看作是教育机会。尽管对更严重的作弊行为而言,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是恰当的,但大多数学生的作弊行为明显未到如此严重的境地。例如,对一个从网上摘抄了几个句子却没有标注出处的学生,什么样的惩罚才合适呢?在某些情况下,学生是由于不了解引用规范或未能安排好作业时间在仓促中犯错。最后期限将至,学生惶恐万分,拼命努力,完成本周的两篇论文,同时还要准备周五的考试。如果这个犯错的学生是初犯,严厉惩罚又有什么教育意义?

5、越来越多的学校确定那样做除了在学生档案中留下污点外处罚没有多大效用,所以对学术不诚信行为采取了更富教育意义的措施。他们努力采取措施,帮助犯错学生理解自身行为的道德后果。这些措施看起来常常达到双赢的效果。如果他们了解这将导致教育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的后果,教师更愿意报告有作弊嫌疑的行为,或自己亲自处理这些行为。现在通常的做法是置若罔闻或私下处罚,几乎不可能辨认出谁是屡教不改之徒。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鼓励老师直接处理学生作弊事件。一旦学生承认作弊,同意教师提议的补救措施,教师只需向指定机构提交一份说明,而不会陷入许多人认为不必要的繁琐的校园司法体系的条条框框。

6、当更多的教师采取这样的行动时,作弊的学生就会觉得被抓的可能性更大,校园整体的作弊行为就会减少。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负责学生和校园司法事务的人员,就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积极性的策略。例如,好些学校为初犯者开设了小型课程,作为惩罚的一部分;另一些学校采取措施推动校园诚信,而不是致力于研究如何抓获和惩罚作弊。

这些策略的实行导致的共同结果是教师更愿意汇报作弊嫌疑。他们觉得这种惩罚更合理,对行为进行积极引导,向学生展示不良行为的确会导致道德后果。既然学生很快明白再犯惩罚就会更加严厉,增多的作弊报告也就能有效阻止继续作弊。

7、当然,对付学生作弊最有效的方法各校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各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事实上,我所描绘的积极策略并不足以使任何学校达到理想状态。对很多大学生而言,学业成绩是性命攸关的,他们的整个未来——能否进入专业学院,能否获得到校园招聘的最好的公司的面试机会等等——这一切都依赖几门关键课程的考试成绩。所以,认为没有人会屈服于作弊的诱惑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8、学生,即使是最有道德的学生,都想看到作弊的人受到惩罚,这样其他学生就不会有类似的行为。事实上,在我的调查中,经常听到学生呼吁严惩有严重欺骗行为的学生,这常使我感到惊讶。当有人为了对付繁重的学习负担而耍点小花招时,他们会假装视而不见,但如果谁在参加重要考试或完成重要作业时更明目张胆地作弊,他们就不会如此宽容了。学校的难题是在城防和积极措施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既能制止那些一旦有机会就会作弊的学生,又有助于建立起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信任,这样的校园社区重视道德行为,学术诚信成为人人遵守的规范。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 Unite 1 一、Words in use 选词填空 Explore(v. 勘探,探测)transmit(v. 传送,传递,传播)resource(n. 资源)emerge(v. 岀现,为? ??所公认)yield(v. 产生,岀产,屈从,让步)pose(v. 摆姿势,导致)assume(v. 认为,假定,假设)confiden ce( n. 信任信赖,自信心)in herit(v. 沿袭,秉承,继承)c omprehe nsive(a. 综合的,多方面的) 1. Give n the cha nee to show his ability, he rega ined con fide nee and bega n to succeed in school. 2. It is so difficult to explore the bottom of the ocea n because some part s are very deep. 3. It was about 30 sec onds before Alex emerged from the water; we were quite scared. 4. We ofte n assume that whe n other people do the same thi ngs as we do, the y do them for the same reas ons; but this assumpti on is not always

reas on able. 5. There is widespread concern that the risi ng un employme nt may pose a ______ threat to social stability. 6. After a(n) comprehensive physical exam, my doctor said I was in good condition except that my blood pressure was a little high. 7. It is well known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n atural resources an _____________ d a very big populati on. 8.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earth can yield enou gh food to support at least twice its present population.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上)熊海虹课文翻译

Unit One 核心员工的特征 大卫·G.詹森1核心员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几乎每次进行调查时,我都会从雇主们那里听到“核心员工”这个名词。我请一位客户——一位正参与研究的人事部经理,给我解释一下。“每家公司都有少数几个这样的员工,在某个专业领域,你可以指望他们把活儿干好。 在我的小组中,有七名化工流程工程师和生物学家,其中有那么两三个人是我赖以生存的,”他说,“他们对我的公司而言不可或缺。当请你们公司替我们招募新人的时候,我们期待你们会去其他公司找这样的人:其他公司经理不想失去的员工。我们只招募核心员工。” 2这是一段充满了鼓动性的谈话,目的是把猎头们派往竞争对手的公司去游说经验丰富的员工们做一次职业变更。他们想从另一家公司招募核心员工。然而,每家公司也从新人中招人。他们要寻找的是完全一样的东西。“我们把他们和公司顶级员工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对照。假如他们看起来有同样特征的话,我们就在他们身上赌一把。”只是这样有点儿冒险。 3“这是一种有根据的猜测,”我的人事经理客户说。作为未来的一名员工,你的工作是帮助人事部经理降低这种风险,你需要帮助他们认定你有潜力成为一名核心员工。 4特征1:无私的合作者 职业顾问和化学家约翰·费策尔最早提出了这个特征。关于这个特征,人们已经写了大量的文章。它之所以值得被反复谈及,是因为这一特征是学术界和企业间最明显的差别。“这里需要合作,”费策尔说,“企业的环境并不需要单打独斗,争强好胜,所以表现出合作和无私精神的员工就脱颖而出了。在企业环境中,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成功。” 5许多博士后和研究生在进行这种过渡的过程中表现得相当费力。因为生命中有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扮演一个独立研究者的角色,并且要表现得比其他年轻的优秀人才更出色。你可以藉此提高在公司的吸引力:为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来自其他实验室和学科的科学家们合作——并且为你的个人履历上的内容提供事迹证明。这个方法,加上你在描述业绩时开明地使用代词“我们”,而不是“我”,能使公司对你的看法从“单干户”转变成“合作者”。更为有利的是,要在你实验室内部,以及在和你们实验室合作的人们之间,培养一个良好声誉:一个鼓励并发动合作的人——还要保证让那些会接听调查电话的人们谈及你的这个品质。 6特征2:紧迫感 唐-豪特是一位给aaas.sciencecareers@org 网站论坛频繁写稿的撰稿人。他之前是一名科学家。许多年前他转向了企业,并一直做到高级管理的职位。他在3M公司一个部门负责策略和商业开发工作,这个部门每年上缴的税收高达24亿多美元。他就是一个重视紧迫感的人。 7“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生意始终在进行,那意味着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竞争也同样在进行,”豪特说,“公司取胜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说,你不仅要把所有能支持公司快速运转的功能都调动起来,而且还得知道如何决定‘目的地’是哪里。这样,不仅对那些行动快速的人们,也对那些思维敏捷,并有勇气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人们都提出了要求。这需要全公司各部门的运作,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作。” 8特征3:风险容忍度 企业要求员工能承受风险。“一名求职者需要表现出仅凭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就做出决策的能力。他或她必须能接纳不确定因素并冒着风险做出结论,”一位客户在职业描述中写道。 9豪特赞同这一说法。“商业成功通常有这样一个特质:那就是能接受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个人的,组织上的和财务上的。这就让许多科学家感到不适应,因为学术上的成功其实是依靠认真而严谨的研究。更进一步说,伟大的科学常常是由找寻答案的过程和答案本身两者同时来定义的。因此科学家们往往沉迷于过程。在企业里,你需要了解过程,但最终你会迷上答案,然后根据你认为该答案对你的企业所具有的意义来冒风险。像这样敢冒风险是一套技能组合,是所有雇主在他们最好的员工身上所寻找的东西。”

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下unit5原文+翻译

Unit5 An Alpine Divorce 1.John Bodman was a man who was always at one extreme or the other. This probably would have mattered little had he not married a wife whose nature was an exact duplicate of his own. 1约翰?伯德曼是一个常常走极端的人。这本来应该没什么,但可惜,他妻子的性格整个儿是他的翻版。 2.Doubtless there exists in this world precisely the right woman for any given man to marry and vice versa; but when you consider that one human being has the opportunity of being acquainted with only a few hundred people, and out of the few hundred that there are but a dozen or less whom one knows intimately, and out of the dozen, one or two close friends at most, it will easily be seen, when we remember the number of millions who inhabit this world, that probably, since the Earth was created, the right man has never yet met the right woman. The mathematical chances are all against such a meeting, and this is the reason that divorce courts exist. Marriage at best is but a compromise, and if two people happen to be united who are of an uncompromising nature there is bound to be trouble. 2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个男人,这世上总会有一个相当合适的女人能和他成家,反之亦然。但是如果你考虑一下:每个人仅有机会结识几百个人而已,在这几百个人之中熟知的只有那么干几人甚至更少,在这十几个人之中又最多只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别忘了,居住在这世上的人有多少个百万,因此显而易见:自地球存在以来,这合适的男人极有可能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他那个合适的女人。。从概率上来讲,这样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也正是离婚法庭存在的原因。婚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妥协,而如果恰好两个个性上互不妥协的人结合了,那就肯定会有麻烦。 3.In the lives of these two young people there was no middle distance. The result was bound to be either love or hate, and in the case of Mr. and Mrs. Bodman it was hate of the most bitter and egotistical kind. 3对于两个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生活没有什么中间点,其结局注定要么是爱,要么是恨,而就伯德曼夫妇而言,他们到头来有的是那种最刻骨、最傲慢的恨。 4.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incompatibility of temper is considered a just cause for obtaining a divorce, but in England no such subtle distinction is made, and so until the wife became criminal, or the man became both criminal and cruel, these two were linked together by a bond that only death could sever.' Nothing can be worse than this state of things, and the matter was only made the more hopeless by the fact that Mrs. Bodman lived a blameless life, while her husband was no worse than the majority of men. Perhaps, however, that statement held only up to a certain point, for John Bodman had reached a state of mind in which he resolved to get rid of his wife at all hazards. If he had been a poor man he would probably have deserted her, but he was rich, and a man cannot freely leave a prospering business because his domestic life happens not to be happy. 4在这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夫妻性情不合就能够成为离婚的正当理由,但是在英格兰,并没有如此微妙的区分,所以除非妻子犯罪,或丈夫犯罪并且为人残暴,否则两者的婚姻关系将一直维系下去,直至死神将他们分开。没有什么比这种事情更糟糕的了,而更令人绝望的是伯德曼太太为人无可厚非,而她丈夫也并不比一般男人差。然而,也许上面的表述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约翰?伯德曼已经忍无可忍,下定决心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也要摆脱他的妻子。如果他是个穷人,也许他会抛弃她,但是他很富有,而一个人不能因为家庭生活碰巧不幸就轻易放弃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 5.When a man's mind dwells too much on one subject, no one can tell just how far he will go.

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研历年真题一定要用好,研究好。结合大纲和真题来选择辅导用书是最明智的。本文带大家回顾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Part C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arefully and then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gments into Chinese. Your translation should be written neatly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It was only after I started to write a weekly column about the medical journals, and began to read scientific papers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at I realised just how bad much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frequently was. I came to recognise various signs of a bad paper: the kind of paper that purports to show that people who eat more than one kilo of broccoli a week were 1.17 times more likely than those who eat less to suffer late in life from pernicious anaemia. (46)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this kind of nonsense in the medical journals which, when taken up by broadcasters and the lay press, generates 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 enthusiasms. Why is so much bad science published? A recent paper, titled “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Bad Science”, published on the Royal Society’s open science website, attempts to answer this intriguing and important question. It says that the problem is not merely that people do bad science, but that our current system of career advancement positively encourages it. What is important is not truth, but publication, which has become almost an end in itself. There has been a kind of inflationary process at work: (47) nowadays anyone applying for a research post has to have published twice the number of papers that would have been required for the same post only 10 years ago. Never mind the quality, then, count the number. (48)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curb this tendency, for example, by trying to incorporate some measure of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 int o the assessment of an applicant’s papers. This is the famed citation index, that is to say the number of times a paper has been quoted elsewhere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 assumption being that an important paper will be cited more often than one of small account. (49) This would be reasonable if it were not for the fact that scientists can easily arrange to cite themselves in their future publications, or get associates to do so for them in return for similar favours. Boiling down an individual’s o utput to simple metrics, such as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r journal impacts, entails considerable savings in time, energy and ambiguity. Unfortunately, the long-term costs of using simple quantitative metrics to assess researcher merit are likely to be quite great. (50) If we are serious about ensuring that our science is both meaningful and reproducible, we must ensure that our institutions encourage that kind of science. 46-50参考答案及解析: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课文翻译及课后答案

Unit 1 1学习外语是我一生中最艰苦也是最有意义的经历之一。虽然时常遭遇挫折,但却非常有价值。 2我学外语的经历始于初中的第一堂英语课。老师很慈祥耐心,时常表扬学生。由于这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我踊跃回答各种问题,从不怕答错。两年中,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到了高中后,我渴望继续学习英语。然而,高中时的经历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很耐心,而新老师则总是惩罚答错的学生。每当有谁回答错了,她就会用长教鞭指着我们,上下挥舞大喊:“错!错!错!”没有多久,我便不再渴望回答问题了。我不仅失去了回答问题的乐趣,而且根本就不想再用英语说半个字。 4好在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到了大学,我了解到所有学生必须上英语课。与高中老师不。大学英语老师非常耐心和蔼,而且从来不带教鞭!不过情况却远不尽如人意。由于班大,每堂课能轮到我回答的问题寥寥无几。上了几周课后,我还发现许多同学的英语说得比我要好得多。我开始产生一种畏惧感。虽然原因与高中时不同,但我却又一次不敢开口了。看来我的英语水平要永远停步不前了。 5直到几年后我有机会参加远程英语课程,情况才有所改善。这种课程的媒介是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我很快配齐了必要的设备并跟一个朋友学会了电脑操作技术,于是我每周用5到7天在网上的虚拟课堂里学习英语。 6网上学习并不比普通的课堂学习容易。它需要花许多的时间,需要学习者专心自律,以跟上课程进度。我尽力达到课程的最低要求,并按时完成作业。 7我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不管去哪里,我都随身携带一本袖珍字典和笔记本,笔记本上记着我遇到的生词。我学习中出过许多错,有时是令人尴尬的错误。有时我会因挫折而哭泣,有时甚至想放弃。但我从未因别的同学英语说得比我快而感到畏惧,因为在电脑屏幕上作出回答之前,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花时间去琢磨自己的想法。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什么都懂了,更重要的是,我说起英语来灵活自如。尽管我还是常常出错,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我已尝到了刻苦学习的甜头。 8学习外语对我来说是非常艰辛的经历,但它又无比珍贵。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艰苦努力的意义,而且让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让我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学习一门外语最令人兴奋的收获是我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与人交谈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新的语言使我能与陌生人交往,参与他们的谈话,并建立新的难以忘怀的友谊。由于我已能说英语,别人讲英语时我不再茫然不解了。我能够参与其中,并结交朋友。我能与人交流,并能够弥合我所说的语言和所处的文化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鸿沟。 III. 1. rewarding 2. communicate 3. access 4. embarrassing 5. positive 6. commitment 7. virtual 8. benefits 9. minimum 10. opportunities IV. 1. up 2. into 3. from 4. with 5. to 6. up 7. of 8. in 9. for 10.with V. 1.G 2.B 3.E 4.I 5.H 6.K 7.M 8.O 9.F 10.C Sentence Structure VI. 1. Universities in the east are better equipped, while those in the west are relatively poor. 2. Allan Clark kept talking the price up, while Wilkinson kept knocking it down. 3. The husband spent all his money drinking, while his wife saved all hers for the family. 4. Some guests spoke pleasantly and behaved politely, while others wee insulting and impolite. 5. Outwardly Sara was friendly towards all those concerned, while inwardly she was angry. VII. 1. Not only did Mr. Smith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but he also bridged the gap between his culture and ours. 2. Not only did we learn the technology through the online course, but we also learned to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 in English. 3. Not only did we lose all our money, but we also came close to losing our lives.

2020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考研英语考试已经结束!出国留学考研网在考后第一时间 为大家提供2017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及答案解析,更多考研资讯 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及答案解析 英语1文章明显偏学术,今年考察英语语言发展情况,文章选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是雅思出题组织者。它的主席叫大卫格兰多的 一本书,叫《英语下一步》,他讲到整本书意思是英语将走向何处。 很有意思的是主席曾经这本书里说到了中文将以后成为世界语言。英语1考题作为序言部分作为考题。 今年英语1总体难度和去年相比,刚刚过去2016年考研题稳中 有一点点上升,没有任何难句出现,只是长句。我认为稳中上升。 第一句话有一个单词难一点,(英文),英语全球性主导地位。翻译里没有考过。(英文)主导地位考过,但是是阅读里经常出现,翻 译都是可以的。这句话基本意思说到了,说英语的人进一步扩大, 这是一个(英文)状语从句。后面跟着有迹象表明,是主句,表明的 迹象是什么呢?从句,英语全球性主导地位在可预见地位将减弱。 fade(英文)略微有难度。我对考研阅读没有那么熟,但是2000 年出现过。如果按照新东方老师关注的精读方法来学习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句话讲到了大卫这个人分析,会终结一些人的(英文),他们或许会认为英语全球性地位是如此稳定。他们有一次词,是(英语) 如此稳定,英国年轻一代不需要额外学习其他的语言能力。但是会 终结年轻一代的能力。 但是组织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有些人认为英语语言地位如此稳定,英国年轻人没有必要学习什么,但是大卫的观点会终结这些人的想法。语序颠倒一下会更好。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

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

Unite 1 一、Words in use选词填空 Explore(v.勘探,探测) transmit(v.传送,传递,传播) resource(n.资源) emerge(v.出现,为···所公认) yield(v.产生,出产,屈从,让步) pose(v.摆姿势,导致) assume(v.认为,假定,假设) confidence(n.信任信赖,自信心) inherit(v.沿袭,秉承,继承) c omprehensive(a.综合的,多方面的) 1. Given the chance to show his ability, he regained confidence and began to succeed in school. 2. It is so difficult to explore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because some part s are very deep. 3. It was about 30 seconds before Alex emerged from the water; we were quite scared. 4. We often assume that when other people do the same things as we do, the y do them for the same reasons; but this assumption is not always reasonable. 5. There is widespread concern that the rising unemployment may pose a threat to social stability. 6. After a(n) comprehensive physical exam, my doctor said I was in good condition except that my blood pressure was a little high. 7. It is well known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 d a very big population. 8.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earth can yield enough food to support at least twice its present population.

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课文翻译

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上)课文翻译 Unit 1 核心员工的特征 1核心员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几乎每次进行调查时,我都会从雇主们那里听到“核心员工”这个名词。我请一位客户——一位正参与研究的人事部经理,给我解释一下。“每家公司都有少数几个这样的员工,在某个专业领域,你可以指望他们把活儿干好。在我的小组中,有七名化工流程工程师和生物学家,其中有那么两三个人是我赖以生存的,”他说,“他们对我的公司而言不可或缺。当请你们公司替我们招募新人的时候,我们期待你们会去其他公司找这样的人:其他公司经理不想失去的员工。我们只招募核心员工。” 2这是一段充满了鼓动性的谈话,目的是把猎头们派往竞争对手的公司去游说经验丰富的员工们做一次职业变更。他们想从另一家公司招募核心员工。然而,每家公司也从新人中招人。他们要寻找的是完全一样的东西。“我们把他们和公司顶级员工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对照。假如他们看起来有同样特征的话,我们就在他们身上赌一把。”只是这样有点儿冒险。 3“这是一种有根据的猜测,”我的人事经理客户说。作为未来的一名员工,你的工作是帮助人事部经理降低这种风险,你需要帮助他们认定你有潜力成为一名核心员工。 4特征1:无私的合作者 职业顾问和化学家约翰·费策尔最早提出了这个特征。关于这个特征,人们已经写了大量的文章。它之所以值得被反复谈及,是因为这一特征是学术界和企业间最明显的差别。“这里需要合作,”费策尔说,“企业的环境并不需要单打独斗,争强好胜,所以表现出合作和无私精神的员工就脱颖而出了。在企业环境中,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成功。” 5许多博士后和研究生在进行这种过渡的过程中表现得相当费力。因为生命中有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扮演一个独立研究者的角色,并且要表现得比其他年轻的优秀人才更出色。你可以藉此提高在公司的吸引力:为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来自其他实验室和学科的科学家们合作——并且为你的个人履历上的内容提供事迹证明。这个方法,加上你在描述业绩时开明地使用代词“我们”,而不是“我”,能使公司对你的看法从“单干户”转变成“合作者”。更为有利的是,要在你实验室内部,以及在和你们实验室合作的人们之间,培养一个良好声誉:一个鼓励并发动合作的人——还要保证让那些会接听调查电话的人们谈及你的这个品质。 6特征2:紧迫感 唐-豪特是一位给aaas.sciencecareers@org 网站论坛频繁写稿的撰稿人。他之前是一名科学家。许多年前他转向了企业,并一直做到高级管理的职位。他在3M公司一个部门负责策略和商业开发工作,这个部门每年上缴的税收高达24亿多美元。他就是一个重视紧迫感的人。 7“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生意始终在进行,那意味着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竞争也同样在进行,”豪特说,“公司取胜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说,你不仅要把所有能支持公司快速运转的功能都调动起来,而且还得知道如何决定‘目的地’是哪里。这样,不仅对那些行动快速的人们,也对那些思维敏捷,并有勇气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人们都提出了要求。这需要全公司各部门的运作,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作。” 8特征3:风险容忍度 企业要求员工能承受风险。“一名求职者需要表现出仅凭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就做出决策的能力。他或她必须能接纳不确定因素并冒着风险做出结论,”一位客户在职业描述中写道。 9豪特赞同这一说法。“商业成功通常有这样一个特质:那就是能接受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个人的,组织上的和财务上的。这就让许多科学家感到不适应,因为学术上的成功其实是依靠认真而严谨的研究。更进一步说,伟大的科学常常是由找寻答案的过程和答案本身两者同时来定义的。因此科学家们往往沉迷于过程。在企业里,你需要了解过程,但最终你会迷上答案,然后根据你认为该答案对你的企业所具有的意义来冒风险。像这样敢冒风险是一套技能组合,是所有雇主在他们最好的员工身上所寻找的东西。” 10风险容忍度的另外一个要点是求职者对失败的承受度。失败很重要,因为这表示你不怕冒险。所以各家公司总会寻找有可能犯错误并敢于承认错误的求职者。大家都知道如何谈论成功——或者当他们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应该知道。但很少有人乐意谈论失败,更少有人知道如何从失败的边缘吸取教训和获得经验。“对我的企业来说,求职者需要坦然地谈论他或她的失败,而且他或她需要有真正的失败经历,而不是特意为面试而杜撰的东西。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这个人冒的风险还不够,”豪特说。 11特征4: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瑞克·李奇在迪科德遗传工程公司从事业务拓展。李奇最近才转行到企业,做业务方面的工作。我向他咨询这个重要特征,是因为在他的新业务角色中,人际沟通能力在成功和失败之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科学家毕生都在积累知识,培养技术上的敏锐感,”他说,“但为企业工作需要完全不同的东西——人际交往的能力。想转行到企业界的科学家们必须优先考虑他们的社会关系资源而不是技术资源。对一个以前一直根据专业知识水平被评价的人来说,突然之间要根据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来评价他,真是十分令人恐惧。” 12然而,如果认为只有像李奇那样的生意人才需要熟练的人际沟通技巧,那就错了。事实上,我所遇见的在企业工作的核心费工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够与公司上下各种各样的人共事。 Unit 4 爱和情感连系 1爱,对于人类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它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行为。家庭通常是我们最早和最重要的爱和

研究生英语课文翻译paraphrase

Unit 1 ●翻译:(黑体的汉字表示与教师用书不同,斜体的汉字表示重点翻译不要遗漏) https://www.doczj.com/doc/c711323072.html,passion, wisdom, altruism, insight, creativity—sometimes only the trials of adversity can foster these qualities, because sometimes only drastic situations can force us to take on the painful process of change. (Para.6) 慈悲、智慧、无私、洞察力及创造力——有时只有经历逆境的考验才能培育这些品质,因为有时只有极端的情形才能迫使我们去承受痛苦的改变过程。 2.In that moment, our sense of invulnerability is pierced, and the self-protective mental armor that normally stands between us and our perceptions of the world is torn away. (Para.12) 在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安全感被冲破了,平时处于我们与我们对世界的种种看法之间的自我保护的精神盔甲被剥离了。 3.They say that material ambitions suddenly seem silly and the pleasures of friends and family paramount—and that the crisis allowed them to recognize in line with their new priorities. (Para.14) 他们说物质追求突然间变得很无聊,而朋友和家庭带来的快乐变得极为重要,他们还说危机使他们能够按照这些新的优先之事来重新认识生活。 4.They cycle through the same sequence of sensations as do trauma survivors: self–loss, confusion and, finally, a new sense of mastery. (Para.16) 他们和经历创伤的幸存者所反复经历的感觉过程一样:自我失落,困惑,最后获得一种新的驾驭感。 ●复述: 1.Still, actually implementing these changes, as well as fully coming to terms with a new reality, usually takes conscious effort. (Para.13) It is necessary for people to take effort consciously in order to fulfill these changes and compromise with a new reality. 2.They are surprised by their own strength, confident that they can handle whatever else life throws at them. (Para.15) They are surprised by their power and they are confident that they can deal with whatever they experience through life. 3.The sleep depriv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putting aside personal pleasure in order to care for an infant mean that people with newborns are more likely to be depressed and find their marriage on the rocks. (Para.17) It is likely for parents with new-born babies to feel depressed and to feel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ir marriage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eprived of sleeping hours and they have to put aside their personal pleasure in order to care for the baby. Unit 4 ●翻译: 1.Immersing myself in a book or a lengthy article used to be easy. My mind would get caught up in the narrative or the turns of the argument, and I’d spend hours strolling th rough long stretches of prose. (Para.1) 过去总是不费什么劲儿就能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或者一篇长文章中,被其中的叙述或不同的论点深深吸引。我还会花数小时徜徉在长篇散文中。 2.Even when I’m not working, I’m as likely as not to be foraging in the Web’s info–thickets — reading and writing emails, scanning headlines and blog posts, watching videos and listening

2020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答案(跨考版)

2020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答案(跨考版) 文章来源于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美国历史纲要》,是一本历史学方面的专著。 46 We don’t have to learn how to be mentally healthy; it is built into us in the same way that our bodies know how to heal a cut or mend a broken bone. 【句子结构】分号连接的两个并列句,第一个并列句主干是 We don’t have to learn ,how引导宾语从句做learn的宾语,第二个 并列句主干是it is built into us in the same way,that引导定 语从句修饰先行词way,that定语从句中主干是our bodies know,how引导宾语从句做know的宾语。 【参考译文】我们无需刻意去了解学习才能让心理更健康,它正 如我们的身体知道怎样让伤口愈合和修复骨折一样,是根植于我们体 内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水平。 47 Our mental health doesn’t really go anywhere; like the sun behind a cloud, it can be temporarily hidden from view, but it is fully capable of being restored in an instant. 【句子结构】分号连接的两个并列句, 第一个并列句主谓结构, 很简单,第二个并列句中,like the sun behind a cloud是状语, but 连接两个并列分句,包括短语be hidden from 和be capable of. 涉及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 【参考译文】我们的心理健康并不是真的消失不见,就像云朵背 后的太阳,它也许暂时被遮挡,但是它也能够在瞬间重焕光芒。 48 Mental health allows us to view others with sympathy if they are having troubles, with kindness if they are in pain, and with unconditional love no matter who they are.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答案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答案

Unite 1 1.选词填空 explore(v.勘探,探测) transmit(v.传送,传递,传播) resource(n.资源) emerge(v.出现,为···所公认) yield(v.产生,出产,屈从,让步) pose(v.摆姿势,导致) assume(v.认为,假定,假设) confidence(n.信任信赖,自信心) inherit(v.沿袭,秉承,继承) comprehensive(a.综合的,多方面的) 1. Given the chance to show his ability, he regained confidence and began to succeed in school. 2. It is so difficult to explore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because some parts are very deep. 3. It was about 30 seconds before Alex emerged from the water; we were quite scared. 4. We often assume that when other people do the same things as we do, they do them for the same reasons; but this assumption is not always reasonable. 5. There is widespread concern that the rising unemployment may pose a threat to social stability. 6. After a(n) comprehensive physical exam, my doctor said I was in good condition except that my blood pressure was a little high. 7. It is well known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a very big population. 8.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earth can yield enough food to support at least twice its present population. 9. Sam inherited the gift of imagination from his family, but he lacked the driving power to take action. 10. A bee that has found honey is able to transmit to other bees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in order to collect the honey. 2.15选10 attain赢得,获得,得到 fascinating迷人的,吸引人fulfill履行,执行pursue追求,致力于 available可获得的可利用的 qualify使合适,合格raise提升,增加 passion强烈的爱好,热爱 virtually实际上classify分类归类 acquire获得,取得,学到 fashionable流行的especially特别的 sample样品,标本 prosperous繁荣的University students com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with various purposes. However, a closer look at their reasons for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will enable us to (1)classify them roughly into three groups: those who have a(n) (2)passion for learning, those who wish to (3)attain a bright future, and those who learn with no definite purpose. Firstly,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ho learn simply because they (4)pursue their goal of learning. Some read a wealth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novels because they are keenly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Others sit in fro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