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隐患等级

安全隐患等级

安全隐患等级

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的潜在危险因素。安全隐患等级的划分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一般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对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但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通过简单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的安全隐患。比如,工作场所的安全出口标识不清晰、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设备设施老化等。对于一般安全隐患,可通过加强巡检、定期维护、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较大安全隐患。

较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需要采取一定的技

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控制的安全隐患。比如,化工企业的有毒气体泄漏、建筑工地的高空坠落风险等。对于较大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实施安全监测预警、建立应急预案等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三、重大安全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发生可能造成

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比如,煤矿瓦斯爆炸、化工企业严重泄漏导致毒气泄漏等。对于重大安全隐患,需要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等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四、特大安全隐患。

特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一旦发生可能造成

特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比如,核电站严重核泄漏、大型化工企业爆炸等。

对于特大安全隐患,需要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国家级安全监管、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等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各类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只有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隐患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管理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隐患的分级分类标准,包括事故危险等级、事故隐患等级、风险评估等级、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评价等级等方面。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隐患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提供指导。 1. 事故危险等级 事故危险等级是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将事故危险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和轻微。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特别重大:一次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重大:一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99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49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轻微:一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 事故隐患等级 事故隐患等级是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三个等级,即: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特别重大或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 * 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或一般事故发生的隐患。 *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发生的隐患。 3.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是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即:极高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极高风险:评估结果为极高风险的项目,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高度风险:评估结果为高度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制定严密监控措施。 * 中度风险:评估结果为中度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加强监控措施。 * 低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定期检查监控措施。 * 极低风险:评估结果为极低风险的项目,无需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监控。 4. 安全管理等级 安全管理等级是根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员工安全素质等因素,将企业安全管理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安全管理、二级安全管理和三级安全管理。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一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员工安全素质良好,各项安全制度健全,能够有效地实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 二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一般,员工安全素质尚可,各项

隐患等级分类标准

五九煤炭(集团)公司 隐患分级分类及标准 五九(集团)公司安监部 2011年8月2日 检查隐患分级,分类 (一)A级隐患为重大隐患或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基层单位自身难以排除;以及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由公司列入治理规划的隐患。A级隐患的治理,由公司列入整改治理计划,矿级行政一把手组织实施,由安监局长、分管副主任及公司相关专业职能部室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督办;A 级隐患(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B级隐患为一般隐患。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者有一定的工程量,由各单位掌握整改治理的隐患;B级隐患的治理,由矿级单位负责组织落实,整改负责人为矿级单位负责安全工作的主要领导,公司安全监察部、驻矿安监部(站)负责人负责督办; (三)C级隐患为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由科(队)掌握整改的隐患;C级隐患的治理,由(队)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落实,整改负责人为(队)主要负责人, (四)隐患分类:分为机电运输、一通三防、放炮、顶板、压力容器、地面矸石山等可能酿成事故的危险源。附件 生产矿井事故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通风

A级: 1.相邻矿井与矿井贯通造成通风系统紊乱的。 B级: 1.巷道严重失修,进回风巷道断面不足而未及时处理的; 2.高瓦斯、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矿井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没有专用回风巷的; 3.采区进、回风巷道没有贯穿整个采区,一条上山、下山风巷分为两段(或多段),其中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的; 4.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5.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未实现“双局扇、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装置的;未安装、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或不起作用的; 6.采区变电所没有实现独立通风系统的; 7.巷道贯通、串联通风、排放瓦斯等未按规定编制措施的; C级: 1.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随意停电停风;随意拆开风筒;风筒距离超过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立即撤人、断电,不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的; 2.通风系统中出现同时打开两道风门或私自破坏、损坏通风设施造成风流短路的; 3.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或使用3台(含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 4.通风系统不合理或工作地点风量不足的;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本篇文章将介绍关于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包括分类、分级和管理措施。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生活、运输等活动中可能 引发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安全方面的问题。在企业、 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的管理中,安全隐患问题特别紧要。合理的 管理安全隐患将帮忙我们削减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和 健康。为此,各国都建立了特定的安全隐患分类、分级和管理制度。 一、安全隐患分类 安全隐患可分为三类:一般安全隐患、重点安全隐患、特别重 点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通常不引起 重点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如火灾隐患、违规乱停车等。重点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引起重点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 情况。如煤矿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等。特别重点安全隐患是指 可能引起特别重点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情况,可能对 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如化工厂安全隐患、核电站等。 二、安全隐患分级 依据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我们可以将安全隐患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同级别的安全隐患,其管理措施自然也 不同。一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重点损失的不 安全隐患,严重程度最高。二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会引起人身损害 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隐患,严重程度稍次于一级隐患。三级安全隐 患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隐患,但严重程 度较低。四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引起细小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不 安全隐患,严重程度最低。

三、安全隐患管理措施 不同级别的安全隐患有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下是不同级别安全 隐患的管理措施: 一级安全隐患:立刻实行停业整改措施,查明隐患原因,进行 整改并报送相关部门,督促整改,直到隐患排出。如场所未依照规 定进行停业整改,责令关闭,扣押相关证照。 二级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并进行 跟踪督促。在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对场所进行渐渐加大的惩罚, 直至责令停业整改。 三级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并撤销和降低相关资质等级, 暂时停止现有业务资格的申请,紧要场所要进行安全隐患整改公告。整改不到位的,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惩罚,如罚款等。 四级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妥当 保管事故证明材料。假如整改不到位,则要求限期整改并处以适当 的罚款。 以上规定是对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的一些基础要求,实在执 行时应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管理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和健康。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 1、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zd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内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容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安全生产隐患的定义是?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百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度重要的意义。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组织管理、整改等要求作了具体规定。事故隐患定义、分级、类别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问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答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分四级:1、一般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不含3人)以下死亡,版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不含)以下。2、较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不含)以下。3、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10人以上5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权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1000万元(不含)以下。4、特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安全隐患分级标准是什么法规规定的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等级如何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抄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标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隐患分级标准 1、安全隐患等级怎么定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回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答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等级如何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抄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如何分级的?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内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安全生产隐患分级标准扩展资料《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容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4、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哪四个等级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基本原则 为确保企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机构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部门及生产班组。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为防范为主、安全第一、责任落实。 二、隐患分级的定义 将事故隐患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其中一级最为重要,三级最为轻微。按照分级结果实施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确保各级别隐患依照相应的程序得以管控和 处理。 三、隐患分级的原则 1、按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极端情况下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进行分级,将安全隐患分为三个等级。 2、严格监督执行,确保针对性强,具有有效性。 3、加强对下级工单的引导和考核、确保各级负责人对安全隐患认真重视、及时 处理。 4、保证与其他管理制度有效配合,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四、隐患分级的依据

1、评估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危险性程度和可能的后果,评估隐患等级。 2、根据现场治理人员整改隐患的能力和处置隐患所需的时间、费用及劳动力情况。 3、依据部门不同的职责划分,能够保证快速找出隐患、及时遏制事故发生。 五、隐患分级的流程 1、问题(隐患)发现:当发现问题时,向安全主任汇报,提出此问题的危害性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2、问题调查:安全人员将问题严肃对待,统计并找出原因及风险所在。 3、问题分级:根据问题的调查结果和隐患等级的原则,将隐患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4、问题整改及监察:与责任部门联系,安排责任人进行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整改后定期检查。 六、隐患分级的具体标准 1、一级隐患:可能导致生命及严重伤残的危害或大规模财产损失的隐患。 2、二级隐患:可能导致轻伤或者损失的隐患。 3、三级隐患:可能对生产制作及产品质量造成一定的损失、隐患险情较小。

安全生产危险等级划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危险等级划分 1、重大危险源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版。 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列情况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R值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权(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其中:

2、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zd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内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容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如何分级的?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根据不同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分成四级; 1、一般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不含3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不含)以下。 2、较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不含)以下。 3、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10人以上5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1000万元(不含)以下。 4、特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安全生产危险等级划分扩展资料 2013年2月28日19时43分,河北省冀中能源张矿集团怀来艾家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家沟矿业公司)井下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25.08万元。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副局长王德学,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和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省长张庆伟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时任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彭建勋、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率有关人员连夜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经省政府同意,3月1日,成立了以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张杰辉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并成立了由河北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韩堂惠任组长,河北省煤管局局长程文科、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宋文玲为副组长,河北煤矿安监局、河北省监察厅、公安厅、总工会、安监局、国资委等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事故调查组。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与了事故调查工作,调查组聘请4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协助事故调查。

安全事故隐患等级

安全事故隐患等级 安全事故隐患等级是对安全事故隐患进行等级划分和评定的一种制度,它是对 安全隐患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将安全事故隐患等级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四个等级。各级别的安全事故隐患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处理要求和措施,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了解和掌握安全事故隐患等级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安全事故隐患等级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一般安全事故隐患等级。 一般安全事故隐患等级是指可能引发一般安全事故的隐患。一般安全事故隐患 等级的特点是隐患可能性较低,一旦发生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危害较小。对于一般安全事故隐患,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清除,避免事故的发生。一般安全事故隐患等级的处理要求相对较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确保安全生产。 二、较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 较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是指可能引发较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较大安全事故隐患 等级的特点是隐患可能性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危害较大。对于较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确保事故不会进一步扩大。同时,必须对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清除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事故。 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是指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等级的特点是隐患可能性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危害极大。对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并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必须对隐患进行全面整改,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 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是指可能引发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等级的特点是隐患可能性极其高,一旦发生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影响。对于特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必须对隐患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安全事故隐患等级的划分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安全事故隐患等级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安全生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

场所安全隐患分级

场所安全隐患分级 一、引言 场所安全是指在各类场所中,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场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这些安全隐患,对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分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场所安全隐患的不同级别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一级安全隐患 一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安全问题。这类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火灾、爆炸、倒塌等事件都属于一级安全隐患。针对这类隐患,必须采取严格的管理和防范措施,确保场所的安全。 三、二级安全隐患 二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的安全问题。这类安全隐患虽然不及一级安全隐患那样严重,但仍然需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比如,电器设备故障、漏电、人员滑倒等都属于二级安全隐患。在场所管理中,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设备维护,以减少这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四、三级安全隐患

三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的安全问题。这类安全隐患相对较轻,但仍然需要加以重视和及时处理。比如,电线老化、紧急疏散通道堵塞等都属于三级安全隐患。要解决这类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并及时修复和整改,确保场所的安全运营。 五、四级安全隐患 四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小威胁的安全问题。这类安全隐患相对较轻微,但仍然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比如,设备杂乱、消防设施过期等都属于四级安全隐患。要解决这类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整改,提高场所的整体安全性。 六、五级安全隐患 五级安全隐患是指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小威胁的安全问题。这类安全隐患相对较轻微,但仍然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比如,摆放杂物、防护栏松动等都属于五级安全隐患。要解决这类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日常巡查和整改,提高场所的整体安全性。 七、结论 场所安全隐患的分级是对不同安全问题进行分类和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级,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场所的整体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只有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的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的 附件1: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一、范围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200)。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 1.1 一般隐患 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 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 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 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 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 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 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 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 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 1.1.16电气设备暴露在室外的插座、接头、操作面板、照明灯具、电气开关等无防雨、防潮保护; 1.1.17电源接入闸离地小于1.3m; 1.1.19电热水器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