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

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

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企业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然而,在环保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会对企业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对于保障企业运营的安全稳定,维护环境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设备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一般而言,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应包括三个等级:一级隐患、二级隐患和三级隐患。其中,一级隐患为最高级别,代表着最严重的安全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二级隐患次之,需要及时整改;三级隐患为轻微隐患,需要进行改进。

在执行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时,还需要考虑到安全、环保、效益等多重因素的平衡,确保企业运营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同时,隐患分级标准也应该与国家相关标准、法规相衔接,避免出现漏洞和盲点,保障环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环保企业隐患分级标准,可以有效避免和化解环保企业运营中的安全隐患,保障企业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有助于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 1 -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隐患的分级分类标准,包括事故危险等级、事故隐患等级、风险评估等级、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评价等级等方面。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隐患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提供指导。 1. 事故危险等级 事故危险等级是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将事故危险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和轻微。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特别重大:一次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重大:一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99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49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轻微:一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 事故隐患等级 事故隐患等级是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三个等级,即: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特别重大或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 * 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或一般事故发生的隐患。 *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发生的隐患。 3. 风险评估等级 风险评估等级是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即:极高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极高风险:评估结果为极高风险的项目,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高度风险:评估结果为高度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制定严密监控措施。 * 中度风险:评估结果为中度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加强监控措施。 * 低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的项目,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定期检查监控措施。 * 极低风险:评估结果为极低风险的项目,无需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监控。 4. 安全管理等级 安全管理等级是根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员工安全素质等因素,将企业安全管理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安全管理、二级安全管理和三级安全管理。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一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员工安全素质良好,各项安全制度健全,能够有效地实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 二级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一般,员工安全素质尚可,各项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环境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 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 A级: 1、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 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 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

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 级: .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 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 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近年来,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环境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为了加强环境安全管理,规范隐患管理行为,加强对隐患的分类分级管理,国家于2019年出台了《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一、规定的意义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环境安全隐患管理的重视和对社会的责任。该规定的主要意义如下: 1、规范隐患管理行为 当前,隐患管理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表现为屡禁不止、不加管控等等。对于隐患管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预防隐患的发生,减少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分类分级管理 依照不同的隐患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隐患的发生和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加强监管责任 规范隐患管理行为可以更好地加强各个管理部门对隐患的监管责任和管理工作,更好地切实地保障公众的利益和安全。

二、规定的内容 1、隐患的分类分级 根据隐患的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难度等方面,将隐患分为一般隐患、重要隐患、特别重要隐患三个等级。一般隐患包括一般轻微的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等;重要隐患包括对环境安全有一定危害的隐患、无需立即处理而会逐渐加剧的隐患等;特别重要隐患包括对环境安全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和严重后果的隐患。 2、隐患的管理 根据隐患的分类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一般隐患:由有关部门进行监控和督导,发现后限 期整改; (2)重要隐患:由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管、督导和检查,合理对接督查机构,及时提交改善的解决方案; (3)特别重要隐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管理,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提交处理方案,确保处置到位。 3、管理的责任 国家各个管理部门在管理中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责任,确保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合法的经营行为。同时,要对环境安全隐患的管控责任由有关人员严格进行落实。 三、规定的实施 1、完善制度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一、背景: 在现代化生产安全中,隐患分级管理制度是一个特别紧要的制度。它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供给了紧要的引导和保障,能够防备和避开潜在的安全事故和风险。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完善的隐患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对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处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进展供给保障。 二、隐患定义: 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存在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和现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或现象,会给人员、设施、设备、环境等方面造成损害或潜在风险的问题。 三、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1. 分类管理 依据隐患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技术隐患、管理隐患、设计隐患、设备隐患和行为隐患等五类。 1) 技术隐患:重要是指设备、工具、工艺、材料等方面存在缺陷、不合理的现象,如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不适时、工艺流程存在漏洞等。 2) 管理隐患:重要集中在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如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负责人责任心缺失等。

3) 设计隐患:重要是指产品、工程、装置设计中的缺陷或不足,如安全配件不存在、牢靠性不足、安全距离设计不合理等。 4) 设备隐患:重要集中在设备检修、保养、维护等方面的缺陷 或不足,如使用不合格的备件、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材料不符合 规格等。 5) 行为隐患:重要指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工 人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具、违章操作、作业不规范等。 2. 分级处理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应依据隐患的危害程度,分为三级: 1) 一级隐患:指危害程度较高的隐患,将会对人身、财产造成 实质性的损害或损失;如显现严重的违规操作、设备缺陷导致事故 的发生等。 2) 二级隐患:指较为普遍的隐患,虽然危害程度不高,但也需 要解决;如灭火器不符合标准、设备使用年限已到期等。 3) 三级隐患:指危害程度较低或不易引起事故的隐患,可以通 过日常巡检、普及安全教育等方式设法解决;如电源线接头老化离线、地面清理不干净等。 以上三级隐患需视实在情况而定。同一个隐患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隐患管理措施: 1. 一级隐患:企业负责人必须快速实行严厉的处理措施,依据 实际情况可以实行暂时停止生产、封锁设备等方式予以处理,并适 时报告相关部门。

三违认定标准及现场隐患等级认定标准

三违认定标准及现场隐患等级认定标准 三违认定标准 三违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合同、协议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等,造成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或者危害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行为。对于发现的三违行为,应采取严肃的处理措施,以保障企业的生 产经营安全。 下文中所提到的“三违”均指企业中存在的三种不良违规行为,包括: 一、轻微违纪行为 1.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2.违反了公司内部管理规定,但没有造成严重影响; 3.违反了公司的仪容、仪表、纪律、规矩,但没有恶意,或 没有造成影响。 二、一般违纪行为 1.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环保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度 和标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没有造成事故; 2.违反了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可能造 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违反了公司的仪容、仪表、纪律、规矩,或有恶意,或造 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严重违纪行为 1.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环保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度 和标准,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重大事故、环境污染等; 2.违反了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规定,造成重 大影响或重大财产损失; 3.违反了公司的仪容、仪表、纪律、规矩,恶意程度较重, 或影响较大。 现场隐患等级认定标准 现场隐患是指企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人 身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的某种可能性。为更好地管理现场隐患,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发展,企业需根据现场隐患等级认定标 准进行等级认定和管理。 下文中所提到的“现场隐患”均指企业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隐患和生 产安全问题,包括: 一、一般隐患 1.企业在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识方面存在缺失或不全; 2.设备存在维修保养不到位的现象,但不影响正常生产; 3.总体上满足安全操作要求,没有重大隐患。 二、重大隐患 1.企业在必须存在应急措施的情况下,未配备或未落实应急 措施;

环境保护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1.引言 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加 强对环境保护隐患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 环境的持续改善,本规定旨在规范环境保护隐患分类分级管理,提 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背景与目的 环境保护隐患是指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或潜在危害的各种因素、行为和事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隐 患日益增多。为了科学、有序地管理环境保护隐患,本规定的目的 是建立一个分类分级管理的体系,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隐患 对环境的影响。 3.管理体系 本管理规定包括隐患分类、隐患分级和隐患管理三个方面。 3.1 隐患分类 根据隐患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隐患分为以下几类:

大气污染隐患 水污染隐患 土壤污染隐患 噪声污染隐患 固体废物污染隐患 危险废物隐患 3.2 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隐患分为以下几级: 一级隐患:存在重大环境污染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控 制和消除; 二级隐患: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在短期内采取措施予 以控制和消除; 三级隐患:存在一定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在中长期内采取措施 予以控制和消除; 四级隐患:存在较小环境污染风险,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 3.3 隐患管理 隐患管理包括监测、报告、评估、处置等环节,具体如下:

监测:对各类隐患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记录隐患出现的情况; 报告:按照规定流程,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评估:对上报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其分类和分级; 处置: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并确保其执行和落实。 4.监督与执行 为了确保本管理规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监督部门应对环境保护隐患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监督结果,及时整改和改进工作; 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渠道提供环境保护隐患的线索。 5.结论 本文档旨在规范环境保护隐患分类分级管理的相关工作,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做出贡献。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本规定,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企业环保工作,确保环境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化工、电力、钢铁、石化、矿山等行业。 三、隐患排查 1. 环保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隐患。 2. 每个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隐患排查机制,包括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建立环境隐患排查清单、核实隐患情况等。 3. 对于发现的环保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环保部门,并制定整改计划。 四、分级管理 1. 根据环保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环保隐患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 2. 一般隐患指影响较小,可以在企业内部解决的环保隐患。 3. 重大隐患指影响较大,需要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的环保隐患。 4. 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指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影响的事件。 五、整改要求 1. 对于一般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2. 对于重大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向环保部门汇报,并依法采取控制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3. 对于重大环境突发事件,企业应当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并负责整改。 六、责任分工 1. 企业应当设立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环保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2. 生产线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隐患。

3. 环保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企业的环保隐患排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七、奖惩措施 1. 对于定期开展环保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取得明显环境效益的企业,给予表彰并奖励。 2. 对于故意隐瞒环保隐患或者拒不整改的企业,给予警告、罚款、停产等处罚。 3. 对于出现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或者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其他 1. 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环保培训,使员工了解环保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本制度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3. 本制度还包括环保隐患排查报告、整改方案、环保隐患责任追究等内容。

一般隐患的分级标准

一般隐患的分级标准 隐患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和分类潜在危险或问题严重程度 的体系,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这样的标准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建筑、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一个通用的隐患分级标准的简要解释,包括三个不同级别:低、中、高。 低级别隐患: 低级别隐患通常指的是对人员、财产或环境的潜在危害相对较小的情况。这类隐患可能不太容易引起严重的事故或损害,但仍需要关注和处理。以下是低级别隐患的一些特征: 风险低:隐患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且潜在危害较小。 易于控制:针对这类隐患,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手段进行有效控制。 频率较低:这类隐患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可能是特定条件下的例外情况。 易察觉:往往可以通过常规巡检、观察或简单的检测手段较容易发现。 影响范围有限:隐患的影响通常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会波及到整个系统或环境。 中级别隐患: 中级别隐患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引起中等程度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对于中级别隐患,需要更为严密的监测和控制。

以下是中级别隐患的一些特征: 中等风险:隐患发生的可能性适中,潜在危害较为显著。 需要专业控制:针对这类隐患,可能需要采用更专业的控制手段或技术。 可能频繁发生:这类隐患的发生频率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预防。 需要定期检查:为了有效控制隐患,通常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潜在影响较大:隐患发生时可能对周围环境、设备或人员造成较大影响。 高级别隐患: 高级别隐患是最为严重的,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失或环境污染。对于这类隐患,必须采取紧急和全面的措施来防范和处理。以下是高级别隐患的一些特征: 高度危险:隐患发生的可能性极高,潜在危害极其严重。 需要紧急处理:对于这类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发生。 可能具有系统性风险:隐患的发生可能影响整个系统或周围环境。 需要专家介入:处理高级别隐患通常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和协助。 潜在后果极大:隐患发生时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这样的隐患分级标准有助于组织和管理者更好地识别、评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确保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小潜在危害。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为规范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环境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环境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 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 A级: 1、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 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 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

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 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 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 d.负责治理的部门或责任人, 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 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 g.负责验收的单位或责任人。 4、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安环部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5、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副总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 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7、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8、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

企业环保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企业环保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1 目的 根据公司各业务部所从事行业,所在区域生态环保风险,对基层企业环保风险进行评估,做到分级分类管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快速、高效。 2 适用范围 主要针对基层企业等实体的环保风险分类分级。 3 风险管理原则 环保风险管理遵循系统管理、预防为主、分级分类、全员参与的原则。 4.风险分级 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导致结果的严重程度,将环保风险分为特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对不同风险实施分级管理。 5.风险识别评估 5.1各企业应从管理、法规、技术和操作四个方面,对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5.2重点类企业应自主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根据通知所界定的国控重点企业、集团重点企业的风险分级为参照。 5.3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校核各企业风险识别评估结果,明确风险分级和控制措施,并报备。 6.风险控制 6.1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艺技术、教育培训和管理三方面考虑,必要时通过控制措施组合实现管控效果。 6.2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原则 6.2.1 优选考虑本质安全,次而选择完善操作规程,加强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等。 6.2.2管控措施优先选择消除,次而选择预防、减弱。 6.2.3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最优经济性。 6.2.4符合法规、标准等要求。 7.风险监测预警 将环保风险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与特大、重大、较大、一般风险相对应。 8.风险处置 8.1接到风险预警的企业应制定风险处置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实施风险处置,并及时报送处置进展情况。以发布预警通知第二天计,红色预警24小时上报一次;橙色风险预

生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分类和分级

生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分类和分级 1生产安全事故按类别 生产安全事故按类别分为: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 1.1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单位员工和单位外人员人身伤亡、急性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 1.2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各单位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1.3火灾事故:是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以下情况也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灾;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它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灾;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需要组织扑灭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车辆、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烧的事故。 2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分为A、B、C三级): 一般事故A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B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C级:是指3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各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说明:重伤、轻伤和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分和计算)3 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a)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b)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c)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d)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e)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f)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管理办法(修订)

热电分公司环境保护风险分级管控 及隐患排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环境保护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管理,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中心的环境保护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根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治理难度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公司将环境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一)重大隐患: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隐患;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 (二)一般隐患:环境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综合管理中心职责 负责对业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隐患进行自查整改,并按要求落实整改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隐患。 第五条安全环保中心职责 - 1 -

负责牵头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检查、试生产项目环境保护检查验收和治污设施、在线监测设施、危险废物管理等专项检查;监督检查各中心环境保护隐患日常排查治理情况;督促各中心落实整改环境保护问题及隐患,并如实记录、按要求反馈隐患排查治理和问题整改情况;定期组织开展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并督促各中心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第六条生产技术中心和设备管理中心职责 生产技术中心和设备管理中心是环境保护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负责组织开展本中心的环境保护隐患排查、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落实问题及隐患的整改,并如实记录、按要求反馈隐患排查治理和问题整改情况;组织开展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级管控。 第三章环境保护风险分级管控 第七条生产技术中心和设备管理中心应根据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分级方法和突发水环境事件分级方法,对本中心涉水、涉气突发环境风险物质的生产装置进行风险评估,并形成风险清单。 第八条生产技术中心和设备管理中心应根据风险清单,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落实管控措施和责任人。 第四章环境保护检查、隐患排查频次及要求 第九条根据环境保护检查及隐患排查频次、规模、项目不同,环境保护检查分为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隐患排查规定为日常排查。各中心要重点建立以日常排查为主的隐患排查工作机 - 2 -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附件1: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一、范围 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 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 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200)。 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 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

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 物探专业 1.1 一般隐患 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 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 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 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 1.1.8作业及生活场所逃生路线、风险标识缺失(地陷凹洞、通道上檐低于人高、水坑未遮盖,无HSE提示、警示标志、应急口哨、应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图、属地责任人及电话、急救电话、当地火警电话、禁止烟火区域标识等); 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 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 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 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

隐患评估分级标准

隐患评估分级标准 附件1: 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标准 一、范围 将公司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按照风险分级控制理论进行了分级,旨在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作业现场常见隐患风险等级,强化隐患管理,针对性的消除隐患、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持续改进。 本标准所指隐患仅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川庆钻探公司所属各单位、全资公司。 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分包商在施工作业现场应遵循本标准。 二、常见隐患风险分级方法 参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D)=发生的可能性(L)某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某危害严重程度(C),将隐患风险分为三级: 一般隐患(D<70)、较大隐患(70≤D<200)、重大隐患(D≥200)。三、各专业常见隐患风险分级 公司现场常见隐患风险分级分为物探、钻井、试修、压裂酸化、连续油管、固井、测井、录井、油气田地面建设、交通运输、消防等11个专业。

1物探专业 1.1一般隐患 1.1.1安全帽帽体损伤、顶带、后箍、下颚带、缓冲垫破损或超期使用; 1.1.2防静电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无防静电标识; 1.1.4冬季作业防寒帽、防寒手套等防护设施缺失; 1.1.6营房车、办公生活区的楼道防护栏不全或破损; 1.1.9作业场所、生活场地(楼道、浴室、食堂厨房、储藏间、餐厅)通风、照明不良; 1.1.10人行过道或工作场所地面湿滑; 1.1.11员工宿舍内的取暖煤炉1m范围内放置有杂物、易燃物; 1.1.15电源接头、电源板等无“CCC”标志,电源线出现裸露、老化、破损; 1.1.16电气设备暴露在室外的插座、接头、操作面板、照明灯具、 电气开关等无防雨、防潮保护; 1.1.17电源接入闸离地小于1.3m; 1.1.19电热水器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1.1.20应急药品缺失或过期、急救包内所配置的药品无针对性、药 品清单及使用说明缺失; 1.1.21电器设备的安全附件未检验或缺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