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组织结构与未来生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与未来生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与未来生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与未来生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与未来生存趋势

在未来生存大趋势下,企业组织结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根据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分析,企业组织结构可以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比喻就是你手中握着的一团泥,你的手就是企业未来生存的环境,一团泥就是企业适应未来生存趋势的组织结构。你的五个手指怎么动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这代表未来生存环境变化莫测、高度不确定,但是这团泥是紧贴你的手,手怎么动怎么使力,这团你就怎么变,完全贴近环境变化的要求,将手的变与泥巴的应变融为一体。因为泥巴是软的,充满可塑性和可变性,所以,我将类似一团泥的组织结构生存称为“柔性生存”。

未来生存理论认为,柔性生存将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技术含量和研究费用增加而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全球化且不断加剧,经济环境日超复杂,企业经营环境动荡且不确定性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增强企业柔性、敏捷性和自适应以应对日益动荡的、不确定的环境。柔性、敏捷性和自适应已成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从而日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战略管理学家Ansoff 在评价企业的“柔性”时指出:企业要适应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对所处的环境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有所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中不确定事件的分析和应付能力尤为重要。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系统的弹性化和生产的柔性化特征,对于以“创新即生命”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柔性生存”将是适应这一特征的未来企业生存的发展模式。柔性是指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变化包括产品设计特性的改变、客户需求量的增减以及企业提供的产品组合的改变等。尤其是在客户需求增长的时候,企业一般能应付。当客户需求快速上升时,规模经济促使成本递减,此时在新产品研发时的投入会很快收回。但是在客户需求下降时,则能够及时减小规模,或减少资产或减员,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按照企业未来生存规律即将变与不变融为一体,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应对变化、适应环境的组织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贯穿的理念就是柔性生存。彼得。德鲁克曾预言:“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柔性式结构演进。”旧式的由规则确定的机械性组织正逐渐被灵活的、适应性更强的有机性组织所取代。

所谓组织结构柔性化,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使组织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越少越好,以便使组织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延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的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组织。它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点。

未来生存理论强调,常规的应变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动态型的以变应变,一是静态型的以不变应万变。虽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核心也是“应变”,但这种“应变”处于动态与静态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将变与不变融为一体。柔性化组织结构正是遵循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要求,体现变与不变特点的新型组织结构,是一种静态架构下的动态组织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级型组织与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中,通过凝缩未来时间与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目前国际上有很多公司都大刀阔斧地压缩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通过组织柔性化提高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通过“无边界行动”及“零层次管理”,即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使公司从原来的24个管理层次,压缩到现在只有6层,管理人员从2100减少为1000人,雇员人数由41万减少到 29.3万,瓦解了自20世纪60年代就根植于通用组织的官僚系统。不但节省了大笔开支,还有效改善了企业管理功能,企业效益也大大提高,销售额由200 亿美元增加到1004亿美元,利润也大幅度增长。

根据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环境要素分析,组织结构柔性化是新形势下环境变化未来走势的必然要求。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信息传播由传统的不对称走向全面开放,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组织各层面的活动量显着增加,知识流动大大加快。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的转瞬即逝、时间的效率倍增,这些压力迫使企业组织做出快速

反应和迅速决策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而传统的多层次、职能性、金字塔的等级体制严重地阻碍了快速反应和迅速决策。正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内外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更为方便,文件在网上的传输也更为快捷。因此,原来组织内大量的、臃肿的、富余的中间管理层级不得不被撤除,管理层的减少无疑增强了企业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企业组织因而变得更加柔性化,反应也更加敏捷了。

柔性化组织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围绕工作流程或过程来建立结构。传统部门的边界被打破。例如瑞典新崛起的Astra-Merck集团,一开始就围绕药品开发、产品分销等流程将自己设计成一种横向型组织。二是纵向的层级组织柔性化。可能只在传统的支持性职能部门,如财务部门存留少量高级管理者。三是管理的任务委托到更低的层次。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横向组织的基本单位。团队一般由5至30名拥有不同技能的员工组成,团队有决策权,并被授予完成整项任务所需的资源。如柯达公司拥有100多个这样的团队。四是流程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基础。员工不仅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关系,而且与顾客进行直接经常的联系。柔性化结构最显着的优势就是能对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从而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

柔性化组织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体系,其竞争优势的建立主要在于如何对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创造和管理,从而更直接地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为了支持这种知识、信息的整合、创造和管理,柔性化组织内部不能以职能为单位,而是形成一个个完整、统一的知识团队,这种团队将个体和组织结合起来。柔性化组织的运作核心就是通过这种团队式管理,不断释放整体知识能量,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空间的创新和拓展。团队的形式一般有部门内的工作团队、跨部门团队和特殊任务设计的团队,如改进团队、成本控制团队、服务团队等等。在柔性化组织中,要组织跨部门团队以援助者和训练者的角色来代替管理者的角色,以提高应变力和平衡力。

在柔性化组织中,人力资源成为组织的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的本质就是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信息、技能等。由于柔性化组织的充分授权、分权,加大管理幅度,决策中心下移,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

知识员工是企业的主要载体。因此,企业组织要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并强调终身学习,以适应剧烈变迁的外在环境。在组织内要建立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新、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个人与组织的知识不断积累,最终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组织结构柔性化的支撑。在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中,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信息意味着权力,上级是把信息有选择地逐级地向下级传递,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推行柔性化的。只有当组织的信息技术得到相当普及,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指令几乎可以同时传递到不同层级的人员时,实施柔性化管理才能得到保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仍然维持传统的上下沟通方式,不仅沟通的成本很高,信息传导的线路会很长,并也有可能导致信息的漏传、误传和失真。另外,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复杂、不断变化和难以确定的,如果不能及时从外部获取准确、全面的最新信息,企业内部就不能协调运转,就不能适应环境,就势必失去竞争能力;同时,如果企业不能正确地收集、存储、整理、处理和传递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将会导致企业的决策无所适从。在计算机系统平台上实施柔性化管理,还可以解决柔性化管理的难点。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有序、有效地整合物流、资金流、计划流的节奏,产生决策的“共振”效应,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发掘柔性化管理的“潜能”,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能力。

组织柔性化管理实际上是权力中心下移,尽量减少决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目前,企业的集权制等级组织是建立在纵向和横向分工基础上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要求员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种结构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有一种约束限制,会制约创造力的发挥。企业只有在内部提供给员工更多的自由空间,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而分权化组织结构就比较适合,它将一定的决策权授予较低层级和较多组织成员,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自主性,有利于在企业中营造创造潜力发挥的氛围。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市场由卖方市场为主导,转化为买方市场为主导。一方面,顾客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这要求企业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始终能把握顾客需求的脉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细分化日益加剧,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市场正在形成,企业只有快速地对市

场做出相应反应,实行以经营核心业务为主的多样化战略,才能适应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因此,企业过去集权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组织分权化转变,分权分到什么程度要看具体企业。要正确处理“分权”与“集权”的关系,组织柔性化管理的本质内涵应界定为“有控制的分权”,而不是绝对“集权”和“分权”的概念。这种“动态”、“连续”和“折中”的集分权思想,关键是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决定哪些权力该集中、哪些权力该分散,做到“集而不死,分而有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高企业核心生存力,我国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优秀企业已经开始走上柔性化未来生存之路,最典型的莫过于海尔的战略事业部制的变革。海尔集团根据国际化发展思路及时对组织机构进行战略调整,对原有的职能结构和事业部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原来的职能结构转变成流程网络结构,垂直业务结构转变成水平业务流程,形成首尾相接和完整连贯的新的业务流程。海尔在流程化的基础上,通过SST为手段,用市场链把各流程有效的咬合起来。结构的创新必然带来企业系统功能的创新,海尔的实践证明,流程化后企业达到“三个零”,即顾客零距离、资金零占用及质量零缺欠,使海尔的经营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企业组织基本上还属于金字塔型结构,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较窄,使得管理部门林立,科层复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2)由于管理部门和科层结构复杂,使信息渠道延长和节点增加,因而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失真,决策失误,同时决策执行和反馈困难。(3)组织结构僵化,官僚主义盛行,文山会海、多谋寡断、议而不决、扯皮推诿现象严重,协调困难。(4)组织僵化导致企业对社会、政治、宏观经济、技术等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反应呆滞,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不适应环境变化,显得老态龙钟,力不从心。(5)企业组织形成超稳态结构,懒于进取和变革,一切按部就班,缺乏革新精神。

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企业患有大企业病,已从机体上开始老化,致使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效率低下,无竞争活力,

严重地束缚了员工的手脚,极大地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阻碍了人才健康成长,已经无法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迎接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必须作战略性的变革,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未来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

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认为,柔性化组织结构可以提升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生存能力,这种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预测未来走势的能力,二是应对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三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四是组织变革的能力,五是持续创新的能力,六是简单管理的能力,七是专注核心业务的能力。虽然以上能力看上去是企业生存的表象,实际上这些表象是由企业按未来生存规律办事散发出来的生存光辉。

李江涛教授: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导读:纵观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史,我们会看到,企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时期的企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到每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成长也具有阶段性。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就是确定企业的发展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明确每个阶段要占有的资源,然后根据不同的阶段制订不同的发展战略。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距。他的智慧在于他把自己的一生划分成了七个阶段,每个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对自己提不同的要求。其实,企业发展的过程和人的成长过程有类似之处。首先,刚出生来要有立足之地;之后要成长,要做成点有价值的事;之后还要保持生命的长久。 企业从弱不禁风的幼苗成长为蓊蓊郁郁的大树,需要经历许多风吹雨打,这就是成长的阶段性。用成长思维来看,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生存问题;第二个阶段解决发展问题;第三个阶段解决管理问题,寻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的生存阶段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老板优秀,产品有特点,营销做到位。这样的企业才能创业之初找到立足之地。一个企业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不要研究战略,也不要研究管理,当务之急是研究产品怎么造出来,东西怎么卖出去。

生存问题解决了,企业才能进入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企业要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目标分解体系、内部管理体系、流程体系,与只对应的是企业要建立内部的业务规划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薪酬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组织架构系统、岗位系统等,解决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问题。 各种体系建立起来了,企业的根基扎稳了,就会进入扩张阶段。扩张阶段要解决品牌怎么运作,资本怎么运作,商业模式怎么构建,企业文化怎么发挥作用等问题。其实,企业扩张期主要干四件事:树立品牌,然后和资本对接;构建商业模式,然后和企业文化对接。 经历这些阶段以后,企业发展就成熟了。这个时候怎么办?企业有了资本以后可以切入新的行业进行转型。像日本很多企业,比如松下早期叫照明厂,是做灯泡的;丰田最早是做纺织机的,最后都成功转型。这说明企业需要和时代接轨,适者生存,不懂得这一点就会被时代淘汰。 这种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看待企业的成长过程,看待企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成长思维。成长思维决定着企业怎样成长。 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企业外部有没有发展机会?第二,企业内部有没有发展能力?第三,企业

战略牵引企业未来生存

当前,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迅猛,钢铁市场博弈正由竞争走向竞合,再加之国内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产业优化升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内钢铁企业将走向何方,正面临新的战略抉择。以往的激烈竞争主要集中在对低端市场份额的争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现在更多的是在高端市场上的竞合,彼此之间不仅互相学习、互相追赶,而且互相促进、互相合作、共存共赢。 在市场竞争国际化,国外大公司猛兽般地涌入的今天,如何在竞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战略转型,以宝钢、首钢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国(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有钢铁企业,从构建和谐竞争环境出发,在战略定向上体现了高度的“和而不同”。“和”者,就是和谐相处,联盟合作;“不同”者,就是从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文化特质出发,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战略之路。 一、和而不同:适合的才是正确的 “和”是讲竞合的市场环境,需要企业共同维护。“不同”则体现了企业的战略特色。宝钢和首钢是中国钢铁企业的典型代表,一南一北,一少一老,在战略上具有鲜明的比对性。宝钢战略风格是站得高看得远,首钢战略风格则是扎得下走得稳。 1.宝钢的外向型战略。 宝钢在中国钢铁行业中属于年轻的一代。从1985年9月投产至今,二十一年来,宝钢系统把握了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生产经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现在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4年12月6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宣布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信用评级从“BBB”调升至“BBB+”。公司信用评级的前期展望均为“稳定”。2005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09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蝉联世界500强的企业。 应该说,宝钢的成长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齐头并进的。较之国内其他的老钢企(如首钢),宝钢具有起点高、观念新、包袱小、实力强等竞争优势。宝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世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精华版) 2009年

目录 研究背景及方法 (1) 报告摘要 (2) 报告正文 (3) 1.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整体阻碍 (3) 1) 五成以上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阻碍不大 (3) 2) 五成以上中小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 (3) 3)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4) 4) 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阻碍 (4) 5) 金融危机对不同营业额企业的阻碍 (5) 2. 金融危机对已开展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推广方式的阻碍.. 6 1) 已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9成企业打算增加或保持 搜索引擎推广方式 (6) 2) 受金融危机阻碍专门大的企业中,8成企业打算增加或保 持搜索引擎推广方式 (6) 3) 打算增加搜索引擎营销投入的企业中,多数企业的投入增 幅较大 (7)

4) 受金融危机阻碍专门大的企业中,13.7%对搜索推广投入 增幅达51% (7)

?研究背景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什么阻碍?面临金融危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将会如何样调整自己的市场营销投放打算?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为几十万企业提供搜索营销服务的百度公司,对全国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大型调研活动,跟踪业界动态,描绘危机下的企业格局,揭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现状和应对策略选择,形成了此报告,为宽敞中小企业的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产业研究者以及其他关注经济进展和企业生存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1. 分析方法 本次对中小企业的调查采纳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严格把关,多次进行细致的人工筛选,保证其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专业统计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并依照数据结果和相关资料做出相应的推断和预测。 2. 样本讲明 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3554份,来自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包括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数码电子、化工制造、五金机电、零售、礼品工艺品、食品饮料在内的数十个行业,超过九成的被访者为企业营销业务的决策人,或有部分决策权者。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 IT 和 IP 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IT,媒体和消费电子等行业之间的 融合,电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未来 3-5 年是电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业务转型的需要,宽带化,分组化,融合(包括 产业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移动化成为电信网络的主流趋势.All IP 架构,FMC 是未来网 络发展的目标,而 IMS,IP 电信化,无缝移动性和 NG-SDP 等技术,是支撑未来运营商完成转型的 核心技术.
业务发展趋势
在新的产业融合背景下,运营商以带宽出租(如批发和专线业务等)和语音服务为主的业务已 不能适应未来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运营商需要开展新的业 务,即面向消费者用户的 Multi-play 业务和面向商业用户的 ICT 服务.其中,IPTV 是面向家庭用户 和消费者用户最重要的业务切入点和关键点.而以网络为依托,为方案设计,业务托管,业务外包, 业务咨询乃至商业流程外包等提供高水准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满足未来商业用户需求的关键.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将从"Bit Pipe"向"Service"转变.这表现在,面对消费者市场,其商业 模式从"分享用户的通讯消费(Share of communication minutes) "向"分享用户的所有消费行为 (Share of total consumer spending) "转变;面向商业用户市场,其商业模式从"提供租用线路" 向"帮助用户优化商业流程"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开放合作和价值链的整合能力成为运营 商致胜的关键.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 (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质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需求而赋予新的内容和标准,因此,企业要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确立自己保持活力的质量目标,只有质量这一企业之根,根深蒂固,才能让企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繁荣昌盛。 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如何让企业永远保持活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在同类产品中,产品科技含量愈高,质量愈佳,占有市场的份额就愈高,只有让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之本。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质量保持最高水平,这是每个企业在不断追求和探寻的,综合产品产出的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意识、二是科技。先说意识,意识的定义,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这里的意识专指质量意识,是指企业中每一名个体对质量这一客观世界的反映、感觉、思维,每个个体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所定义的质量意识也会不同,作为企业的高层,它的质量意识就是质量目标的制定,而中层是质量目标的贯彻,员工则是质量目标的实现。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 产品质量之所以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只有矢志不渝的质量意识,才会保证百分之百的一流质量。由此可见意识在企业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目标的确立必须要高起点,只有高起点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才能长盛不

衰,要做就做最好,菲利普曾说过:将有良品率预订为百分之八十五,那么便表示自己容许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恰恰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这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而使企业步入了滑铁卢的境地,“三株”“三鹿”均是活生生血的教训;松下幸之助: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正是有了百分之百的质量意识,当年面临巨大困难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面对76台不合格的冰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锤子,砸出了今天家电行业的佼佼者,用一流的质量,造就了一流的品牌,成就了一流的公司。 威廉·戴明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就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掌控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确保每一工序百分之百的正确,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才能造就精品的结果。 在企业树立共同的质量意识形成共同的质量行为,在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必须以科技为动力,科技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作为企业,拥有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就表明了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从原始的生产手段到今天机械化、自动化,质量水平成跳跃式发展。从粗犷到精致,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而今盐业企业到了生存与否的关键时刻,盐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专营的温床即将成为历史,能否在这次变革的潮流中不被淹没,质量决定命运,要加快革新步伐,走精细化的路子,生产一流的产品,占领盐业市场的桥头堡。 科技进步贯穿产品控制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一

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况研究报告版

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况研 究报告2016版 《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况研究报告2016版》全面搜集了水产品加工行业2015年的全年数据,采用了企业生存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生存时间、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创新倾向以及企业成长性、经营稳定性等多角度,对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态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评价。 报告综述 为了深入了解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的生存状况,及时发现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中华产业网以多年对水产品加工行业内企业跟踪调查 收集到的数据和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专业的数据挖掘统计方法,从全新的视 角,对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出版了《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 生存状况研究报告》。 该报告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准 确的统计分析。 定量分析:采用了企业生存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生存时间、规模实力、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创新倾向以及企业成长性、经营稳定性等多角度,对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态进行了全面的 科学的评价。各指标均按照行业整体(最小值、低四分位数、中位数、高四分位数、最大值、平均值),以及细分数据(按企业各指标大小分组进行频数统 计)统计分析。 企业生存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分析: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层抽取样本,对企业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问卷涉及 到企业对行业及所在企业的现状及前景是否乐观、下阶段生产计划、产能利用情况及影响因 素、资金紧张程度以及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涉及到企业生存状况的多个层面的问题。 报告内容介绍及部分图表展示 一、水产品加工行业内企业存活现状统计 1、内容介绍 该部分分别就企业成立年限和2015年度成立和退出的企业数量进行了统计。企业成立 年限的统计方法是以2015年年底为基期,每五年为一统计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成立的企业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2、部分图表展示(注:展示的图表中的数据均为演示数据,不具真实性和逻辑性)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常态,做一个“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对正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有所启发。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 绿色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绿色生活 发布时间:2010-12-30 11:41:04 作者:360读者网 360读者网—>形势与政策论文版块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经过网站重新排版发布,确保浏览质量。 本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作为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根据这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写出自己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也许,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的区别,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制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 2009年11月初,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茏,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气温骤降,当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电闪雷鸣!12日,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同时联合国评估报告提醒,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3月23日,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重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即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深入考察企业从创立、成长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动态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演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及成长与老化衰亡的关键因素和深层原因,揭示企业持续成长的规律,寻求企业长寿之道和修炼途径。认识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为了认识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道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以最佳姿态进入盛年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延长盛年期,延缓企业衰退期的到来,从而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生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企业作为人工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在生命决定机制、进化机制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演变尽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不一定按照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规律进行。比如,企业生命的发展有时可能倒退回某阶段,这种现象在生物界不会出现。二是企业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开放复杂系统,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为一个从孕育、创立、成长到成熟、变异的动

(价值管理)价值创造牵引企业未来生存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将推动企业经营走向电子商务,使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方式。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改变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商务电子化后,信息交流十分便捷,部(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门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沟通成本大为降低,企业管理的许多中间层次不再重要;经济活动量大大增加,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反应,取而代之的将是扁平化、分布式的网络结构。 在空前加剧的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下,企业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各项资源,还需将经营环境的各方面,如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分支机构等的经营资源通过网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供应链,并准备及时地反映各方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做到快速反馈全球市场的信息,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间寻求平衡,提高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组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更丰富的战略性资源信息、更强的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等。实际上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计算机管理,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处理。 网络经营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即所有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在传统的现实环境中,中小企业会受到经济规模和企业历史等条件的束缚,而在网上它们则更具自由度,可利用信息武装自己,缩小与大企业的差距。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在顾客面前,企业没有规模大小之分,唯有价值创造才是衡量企业生命力的标准,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保持自身的市场优势。就我国企业而言,不仅应继续巩固已有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地位,还应从产品品种,质量,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务等方面把品牌做得更强、更好,赢得客户的持久信赖。同时,从长远着眼,应有重点地向新兴市场进行战略性投资,把握新的价值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企业要通过业务重组,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产业链上形成独特的、持久的生存优势,才能保持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强化核心业务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化的基础上,要注意上中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并向相关的业务领域拓展。 今天,Internet使世界变小,使企业变大,使信息成为生产力的主体,使企业自身价值与世界的进步融为一体。Internet将人类社会推向数字化时代,企业的业务领域、交易方式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改良。新时代需要企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实行实时的资源配置评价和管理、实时的资本运(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行评价和管理、实时的人力资源评价与管理、实时的产供销客户服务管理等等。企业激烈竞争的核心实质上已变成企业信息化进程好与坏、快与慢的竞争。而旧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和科层制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桎梏。 当前社会从过去的以生产为导向的时代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时代,企业的竞争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以客户、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以企业信息生态圈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会帮助企业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重组。基于(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新模式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五成企业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或几乎不受影响 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仅四分之一的企业预计09年的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 与08年相比,53.2%的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其中18.8%的企业预计营业额将大幅增长,预计收入大幅减少的企业仅6.4% 客户资源少、推广难以有效触及目标客户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最大问题 高达51.5%的中小企业认为客户资源少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是42.5%的推广很难有效触及目标客户以及33.4%的成本增加。 化工、机械、五金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与之相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是通讯、食品饮料及医疗卫生等行业 华南、华东及川渝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60%的广东企业受到很大或者较大影响,东北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1. 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影响 1) 调查显示,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未来十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分析P

世界已被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未来10年将如何变化与发展? 1.互联网全球普及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最近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亿人;而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底突破70亿大关。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估计2020年世界人口将为75亿,大部分人将使用互联网。 2.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 到2020年,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学校班车将接入互联网,父母可实时了解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情况。 3.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公司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近年来,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4.社交网络的巅峰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是万维网技术的最新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态。Facebook自2004年2月4日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8亿,至今并未呈现出减缓的迹象,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以及Google+还会继续增长。美国新媒体公司Wetpaint联合创始人兼CEO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在TechCrunch撰文称,未来十年内,社交网络将与搜索引擎全面整合,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个人助理,为用户规划日常生活,提高决策效率。 5.SoLoMo将主导互联网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7.38亿,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亿。2011年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未来十年内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三概念的结合,也称社交本地移动,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LBS已经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一道桥梁,SoLoMo将引领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走势。 6.互联网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意味着轻量、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人人都可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 微博(micro blogging)、轻博(light blogging)等新媒体的兴起,展示形式更加简洁、便捷,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 轻游戏崛起,网络娱乐方式轻简化,风靡全球的轻度社交类游戏《愤怒的小鸟》《偷菜》《抢车位》是多么的简单、轻松。 软件应用更轻了,从各种应用市场(App Store)里可以直接下载各种应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拷贝光盘或软盘,还有许多是基于云服务的在线应用。 7.大数据时代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和快。 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迅猛增长。2012年华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网络容量提升千倍,每个移动终端也会达到Gb级的连接速度。思科预计,到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 8.云计算大行其道 2009年,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在一份名为《移动云计算》的报告中提出,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根据Gartner的调查,到2015年,将有超过40%的CIO期望将其大部分IT运行在云中。 物联网也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中的网络传输和管理服务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 9.语义网的春天 从20世纪80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万维网(WWW)构想以来,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网络信息的沟通方式,从“人际交流”延伸至“人机交流”,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语义网,将是对目前互联网的一种扩展。 2010年Google收购了一家语义技术领先公司Metaweb。Metaweb运营着一个开放的语义信息数据库Freebase。Freebase和维基百科类似,不同的是,它完全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及个人用户可行性操作。 2010年Facebook也公布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平台Open Graph(开放图谱),让Facebook里的每个物件都拥有独特的ID。通过Open Graph把其他社交网站建构的网络给连接起来,将创造一个更聪明、更与社交连接、更个人化也更具语意意识的网络。 10.虚拟世界脱胎换骨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林登实验室于2003年推出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Second Lif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2011年美国虚拟社区Second Life年收入达1亿美元。 第二人生在一个巨大的Debian服务器阵列上模拟了一个平面的,类似地球的世界,被称为Grid。平台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自己决定,网民可以像建主页一样建设自己的“世界”,并能与其他人的“世界”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全世界各 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未来10年,虚拟世界将会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 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大行其道、SoLoMo占主导、虚拟世界脱胎换骨的十年。除了以上的变化,未来还有三网合一、网络电视、富媒体应用、电商社区化、带宽提速、实时搜索、3D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趋势和突破。

高中作文议论文记叙文范文 绿色生活 (1)

绿色生活 每每烦躁不安时,低头不语,我就能想起那座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流水里融进的 我儿时的欢笑…… 初春,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我们便会溜出家门,不理会屋后未化的雪与缸里飘着的块块冰碴子,我们眼里,只有破冻的潺潺流水与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鸭子。嬉笑着,追逐着,疯玩在河边油油的麦田里。有时,牵着心爱的风筝与那顽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会功课的烦恼,更不曾因全球变暖而担忧,心里只漾着笑, 如同河面只漾着野鸭子的叫声那般。 待春暖花开已成了夜里的梦,我们几个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来了。我们从不拘泥于日历表的规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却仍未见有人下河时,我们捺不住了,相约脱了衣服,喊着“一、二、三,跳”,可嘴里喊着,身子却往后缩。谁缩得厉害就把谁扔下河里,那进去的扎一个猛子,再探出头来,“不冷,不冷!”又在不经意间抓把泥巴扔在另几个人身上。无奈,只好咬着牙,学就义的烈士那般,奋勇地钻进水里,进了水,才发现河水真的 已经暖了。 我们在水里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了一拨又一拨,于是,夏天的暖就被流走了,随水飘来的是清凉的秋。秋天的河俨然成了亭亭少女,端庄,娴静,偶尔被空中的青鸟亲吻一下,便羞得满脸红晕。可是,她却不会拒绝与我们这群孩子亲密接触,我们也会做些有诗意的事。撑一枝长蒿,向芦苇更深处漫溯;拎一窝鸭蛋,举着鸭蛋放歌……直到夕阳用余辉与河水吻别,我们才依依不舍上了岸,摸摸口袋,却发

现鸭蛋已丢,只剩个破洞,懊悔不已,便想着回家补口袋,可蹦着蹦着就忘了。于 是,漏掉的就不只鸭蛋,还有整个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凛冽的北风狂妄地叫着,企图把我们困在屋里。可我们不怕,我们冲出家门,依然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飞来飞去,别提有多快活了。只是吓得大人在岸上大叫,却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还是他们的心太 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时的我,有段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满是欢笑,还有无尽的绿色。可现在呢?只剩下回忆了,桥还是那座桥,河水却变成了黑色,麦田被改成了砖厂,偶尔还能见到野鸭子,却是漂在水上的尸体…… 绿色生活,如今只能回忆了。谁能告诉我,我该去哪儿寻找?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浅谈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于如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深入发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被完全推向市场,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应对粮食市场的全面开放,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得到更快的发展,这是国有粮食人共同关心和急需探讨的课题。自3月23日开始,笔者借全国清仓查库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资产现状、资产利用率、资产完好率、人员结构、年均销量、效益情况及各单位对企业改革的打算和建议等方面,对我县28家基层库站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和调研。本报告试从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一探索。 一、如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粮食系统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天职,不断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法治化、产业化进程,全县粮食经济得到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截止2009年3月底,全县共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5家(不含县粮食购销公司和潮桥国家粮食储备库),资产总值13098万元,有效仓容12万吨。从业人员86人,教育程度均为中级以下,平均年龄45岁以上。全年利润均在150万元左右,平均每个企业30万左右。全年共承担市县两级储备任务31500吨,年购销总量45万吨。职工年收入2万余元。县粮食局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系统法制宣传工作

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先进单位等殊荣。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副局长张桂凤等领导在如东视察、调研时,对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产业化经营等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如东国有粮企生存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突出创新、创优,在资源优势中迅速成长,并善于在成长中创造着新的优势,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化挑战,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环境依然严峻,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需要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实现科学发展。 1、积极的探索 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要求,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深化改革作为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路径,在粮食流通“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轻装上阵。我县原有国有粮食企业30家,在职职工3035人,离退休职工1031人;累计粮食财务亏损挂账达8861.9多万元。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粮食部门抢抓时机实施顺价销售,使“老粮”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协助审计部门,组织对购销企业新增财务挂账进行审计认定和全面清理,将政策性挂帐全部剥离到县局集中管理,卸掉了企业沉重的财务包袱。在“老人”方面,粮油工业企业共分流职工2400多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880名在职职工“全体起立”进入劳动力市场后重新进行了竞岗返聘。二是保放整合。在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以是否有利于粮食经济发展、能否发挥主渠道作用为首要前提,实施“有退有进、保放结合”,保留了主产区的29个骨干经营网点和部分优良资产,放开了边远、

将企业未来生存融于现场管理中

企业现场管理的本质在于使内部资源、各生产要素得到最佳整合和配置,资源效用得到最充分发挥。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认为,环境、资源、文化作为企业未来生存战略的三大要素,其战略的形成是从外到内,而战略的实施则遵循从内到外的程序。企业外部环境尽管越来越显示高度不确定性,但由文化主导的企业现场管理完全可以实现由不确定性到精确的管理。 所谓现场管理的不确定性,就是企业在现场方面的粗放管理,比如现场杂乱差、跑冒滴漏,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管理没有明确的理念,一切处于松散、失控状态。而这种不确定的现场管理,与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企业未来生存原理告诉我们,环境是企业生存(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基础,资源是企业生存的保证,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导向。从企业未来生存的现实立足看,不管是环境还是文化,最终的落脚点是资源保证,实现资源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核心业务,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紧紧捏在一块,形成企业的核心生存力。正如德鲁克所言:“投入全部的资源,向一个方向冲刺,是创业家最高的策略”。“向一个方向冲刺”是企业战略牵引企业未来生存,战略的最高目的是形成企业持久的、牢不可破的核心生存力。 按照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其实,企业现场管理也是“时空心”的结合。在企业未来生存中,由时间产生的作用力称为时间力,时间力推动企业沿着未来生存轨迹持续发展;由空间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空间力,推动企业按着未来生存战略整合资源;由心间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心间力,推动企业循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未来生存规律形成习惯。现场管理的时间体现在工作效率上,现场管理的空间体现在资源效用上,现场管理的心间体现在综合效能上。精确的现场管理在工作效率、资源效用、综合效能方面都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 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现场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增产节约、提升质量的效果。按5S管理的要求,对留置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