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方证药证研究(转

贴)(2011-01-24 17:30:55)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摘要:探讨扶阳学术,离不开姜桂附,尤其离不开附子。本文总结了历代医家尤其是扶阳派应用附子的规律,作者从临证实践探讨附子的应用指征,配伍原则等,对附子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善用姜桂附,是扶阳派的标志,探讨扶阳学术,离不开姜桂附,尤其离不开附子。明?张景岳将附子、人参、熟地与大黄列为“药中四维”,“礼、义、廉、耻”,古为国之四维,意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之要药。但附子大热,药性竣烈,并且有毒,应用不无顾忌。如何安全有效的运用附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用,就必须熟练掌握附子的药性、应用指征、配伍原则、服用剂量、煎煮方法、毒性及应对方法等:「1」

1附子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

膝病不能行步。

金?刘完素:附子大辛大热、气厚味薄,---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素问病机原病式》

金?朱丹溪:气虚热甚者,稍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附子以行经。《丹溪心法》

金?王好古:附子能导虚热下行,以除冷病,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汤液本草》

元?吴绶:附子乃阴症要药,伤寒及一切阴寒急症,急须用之,若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舍参、附不用,将何以救之?《伤寒蕴要》

明?戴原礼: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枝则补命门。《证治要诀》

明?李时珍:乌附毒药,非病危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

明?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走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去在里之冷湿。《医学正传》

明?缪仲醇:附子性走而不守,入补气药则温中,入补血药则强阴,并能搜逐风湿,为百病之长。《本草经疏》

明?倪朱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

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本草汇言》

清?陈修园:附子味辛性温,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时方歌括》

清?黄宫绣:附子通行十二经,无所不到,补先天命门真火,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之无不奏效。《本草求真》

《医宗金鉴?参附汤注》: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

《古方药议》:附子虽为雄悍大毒之品,但于阳气脱垂之际,却可奏回阳奇效于瞬息之间,这正是其他诸药所不及之处。现行中医教材《中药学》把附子的功效概括为:“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把主治概括为:“亡阳证、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寒痹等证”。

相对于《神农本草经》及上述各医家经验,现行中医教材对附子药性表述显然过于简略,从而成为束缚大多数人的一个成见,影响到附子的普遍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2」:附子的水煎剂有抗休克、抗凝、抗血栓形成、抗炎、抗溃疡作用。附子常压耐缺氧作用效果非常明显,所含的乌头碱成分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和四肢血管的作用,乌头碱在小剂量(未致心室纤颤)时,就已产生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还能促进物质代谢等作用,而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所以附子的毒性成分正是发挥药效的物质

基础,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卢崇汉教授说:“附子的这个偏性,这个毒,正是它救命回阳之所在。”

2附子的应用指征

张仲景《伤寒论》113方,用附子者21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条。应用附子的指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又:“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脉微细,但欲寐,小便色白是少阴病的诊断标准,也是附子应用的提纲,其中尤以小便色白为关键。小便的颜色是阴证(寒证)与阳证(热证)的鉴别依据。清?吴又可云:“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色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除少阴病回阳救逆用附子外。附子尚用为寒湿痹痛的主药,如:桂枝附子汤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痹缓急者。”四逆散条下列“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附子粳米汤主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

后世医家尤其是扶阳学派继承张仲景的经验,演绎出的附子应用指征大大被拓展。如:

郑钦安:“钦安用药金针”提出“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

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观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此中两个“一概不究”,并且“百发百中”,提倡广用附子,是对附子应用的一大发展。

吴佩衡:“阴阳辨证十六字诀”提出“阴证——身重恶寒、目暝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并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并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于此,“渴喜热饮”或“口气不蒸手”成了应用附子的指征。

徐小圃:提倡不必待少阴证悉具才用附子,只要有:神疲,面色晄白、舌润、肢冷、脉软、尿清、便溏的阳虚证表现,临床只需抓住一二主证,即可放手使用,尤其小便清长者,可重用附子,如小便量少者,则改用肉桂。无独有偶,湖南朱卓夫先生也提出:“凡见症有面苍、汗出、溲清、舌淡。即可放手使用(附子)。”

对舌象的辨别也是扶阳学术研究的重点,众多医家饶有经验。如:

范中林认为:“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

使用指征。”

李可说:“对于阳虚病证,舌质拿准了,放胆用附子,绝对没问题。”

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阴寒证……若验之于舌,则舌带糙米色,或如猪腰,或如淡墨,或白苔而润,或无苔而燥,或舌短不能伸。此证口淡而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饮热汤,反映了少阴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治疗当用四逆汤扶阳以胜阴。”李统华教授强调:“判断寒热不取决于舌苔之黄、白,而取决于舌质之红、淡,津液之多、寡。”

高德元先生提出,舌色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据。凡瘀血而致舌色为淡紫、紫色、暗紫、深紫等,皆是运用附子的客观指征。舌色深用量大,色浅用量小,若为红舌,断不可用。脉象也是判别阴阳证的重要依据,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阴寒证,若验之于脉,则脉沉而缓,或微细如丝,而按之无神……少阴病当凭脉辨证,其方法不论脉之浮沉大小,但觉指下无力,而按之筋骨全无者,反映了内有伏阴,阳气不足之候。”另一伤寒名家陈慎吾先生也认为,肾阳虚以尺脉微为鉴定要点。

恽铁樵则认为少阴寒化证急用附子回阳固脱,关键要掌握辨证要点和时机。他把亡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腕背与手背先冷,此为亡阳之征兆;第二、手腕肤凉,全手皆凉,此为亡阳之征,用附子最有效;第三、四肢逆冷,冷过肘膝,

此为亡阳危候,急用附子,犹可转机;第四、体温外散,肌肤冷,涣汗出,此时阳气已绝,再用附子难以挽回。

综上所述,附子的应用指征应从神色、形态、口气、二便、舌脉等方面鉴别。其中,舌象、脉诊的辨证价值尤其重要。笔者经验:眼睛白轮上青络明显,和舌下静脉怒张粗壮皆是阳气瘀滞、血脉不通的征象,也可作为附子应用的指征。

3附子的配伍原则

附子味辛性热,为百病之长,走而不守,功兼内外。功能助阳补火,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最好用亦最难用,好用言其临床适应证非常广泛,难用则因其有大毒,必须把握住附子的应用指征,通晓附子的性能及禁忌证。练就识别阴阳的火眼金睛,熟练掌握附子的配伍原则,做到万无一失。

附子的配伍有常法,有变法,与温补之品合用为常,与寒热之药合用则为变:如寒热错杂证,用药亦当温凉并投,充分体现了中药配伍的相须、相使原则。

张仲景为善用附子第一人,《伤寒论》113方,用附子者21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条。探讨经方中附子的应用规律,是扶阳学术研究的必修课题:

四逆汤:附子配干姜、甘草,为回阳救逆第一方,是以附子为主的代表方剂,扶阳医家最常用的就是四逆汤,由四逆汤衍变出的方剂有:干姜附子汤(干姜、附子)、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加重

姜、附用量)、通脉四逆加猪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白通加猪胆汁汤等。后世变通应用的四逆汤类方则有:回阳饮。即四逆汤加肉桂(吴佩衡);温脾汤,即四逆汤加大黄、人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回阳救逆汤,即四逆汤加肉桂、人参、五味子、麝香(明?陶节庵《伤寒六书》);急救回阳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加桃仁、红花(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破格救心汤,即四逆汤加高丽参、山萸净肉、生龙牡粉、活磁石粉、麝香(李可)。上述方剂皆以附子为君药。

真武汤:茯苓、白芍、白术、生姜配伍附子,为温阳利水方。附子汤:附子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白芍。为温阳益气方。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配伍附子,为温经发表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甘草配伍附子,为助阳解表方,尤善利咽通痹。

桂枝附子汤:桂枝、生姜、大枣、甘草,重用附子,为温阳除湿方。衍变方: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即术附汤,白术配伍附子;甘草附子汤,桂枝、甘草、白术配伍附子,均为温阳除湿方,专治风湿骨节烦疼。后世变通应用方: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配伍附子,为温阳化湿、利胆退黄方,专治阳虚黄疸,即阴黄证。

附子粳米汤:附子配伍粳米、半夏、生姜、大枣,为温脾止泻方。类似方: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加附子,

即附子理中丸,为温阳健脾方《阎氏小儿方论》。

附子泻心汤:附子配伍大黄、黄芩、黄连,为温阳消痞方。黄土汤:生地黄、阿胶、灶中黄土、白术、黄芩、甘草配伍附子,为温阳止血方。

大黄附子汤:大黄、细辛配伍附子,为温阳通便止痛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败酱草配伍附子,为温化湿毒方。薏苡附子散:薏苡仁配伍附子,为温阳通痹方,专治胸痹缓急者。

九痛丸:附子配伍生狼牙、炙香、巴豆、人参、干姜、吴茱萸.温阳止痛,专治心腹冷痛。

肾气丸:附子配伍肉桂、熟地、山茱萸、怀山、丹皮、茯苓、泽泻,为温阳补肾方。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配伍附子,为扶阳固表止汗方。类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为温经复阳、解肌祛风方。

栝楼瞿麦丸:栝楼根、瞿麦、茯苓、山药配伍附子,为温化湿热方。

以上为经方中含附子配伍的方剂,总结起来,其作用大致有:取附子之性用、去清热药之性,而存其用,以治寒证。如: 薏苡附子散、大黄附子汤。

取清热药之性用、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用治热证。如:薏苡附子败酱散。

附子与清热药并施而不悖,治疗寒热夹杂证。如:附子泻心汤。

扶正有利于祛邪,祛邪有助于正复,用于虚寒证或实热证。如:附子理中丸、附子泻心汤。

附子与清热化湿药同用,治疗湿热证。如:栝楼瞿麦丸。

扶阳医家尚有疗效卓著的自拟方:

郑钦安:潜阳丹(砂仁一两、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李可:破格救心汤(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另煎浓汁对服)、山萸肉60-120克、生龙牡粉30克、活磁石粉30克、麝香0.5克.

4扶阳医家擅用的附子药对

附子配白术:名术附汤,张仲景主治风湿一身骨节烦痛,后世用之治脾阳不运、肾阳亦衰、湿浊凝聚之水肿,如面目四肢浮肿或大腹膨胀、小便清长、大便自利等症,可以本方加五苓散、五皮饮等随症加减,使脾阳得运则湿浊化而肿自消。附子配人参:名参附汤,专于回阳固脱,大补元气,为急救之要方,可用于休克、虚脱而证见虚寒、元阳不足者,虚喘动则气逆,气短欲脱者,亦宜用之,若汗出如珠,或冷汗淋漓,有亡阳之兆者,宜再加龙骨、牡蛎。

附子配黄芪:名芪附汤,治气虚阳衰,卫表不固,虚汗倦怠等证。黄芪固表,附子壮阳,则卫阳得以护外,虚汗自敛。若配黄柏,无论湿热或阴虚盗汗,皆可收治汗之功。

附子配干姜:为回阳救逆之主方,附子与干姜均为纯阳之品,凡属寒盛阳衰,或阳气将亡而见吐利,脉微肢厥之症,非用此回阳救逆,不克挽回。减少剂量对虚寒腹痛症亦效好。古有干姜无附子不热之论,后世推测干姜对附子尚有减毒增效作用。

附子配桂枝:可治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源于《伤寒论》之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如如风寒湿痹,效果良好。

附子配肉桂:源于肾气丸,明、张景岳右归饮亦以此为主药,能于水中引火,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也,多用于肾阳虚寒而见腰髀痛楚,腰膝酸软,形寒乏力等症。

附子配当归:名归附汤,能行瘀补血,常用于阳虚失红便血等症,血去阴伤,阳气亦虚,此等症久治不愈或时愈时发,其内必有瘀阻,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治之以温,是为正道,对改善慢性病之贫血,颇能见效。

附子配麻黄:源于麻黄附子细心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与麻黄并用,可温经发表,治少阴病阳虚而兼外感,小青龙汤条下注:“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笔者每在临证中验证:加附子可加强温化痰饮之功,若去麻黄,平喘之力反而减轻。

附子配大黄:如附子泻心汤、附子大黄汤,寒热并用,温攻兼施。能温中通便,每用于阳虚而有里实,需用攻下者,使

里寒去而阳不伤。

附子配吴茱萸:笔者老师命其名萸附汤,专于温阳通经,宜于阳虚寒闭,络脉不通,对脑血管痉挛之顽固性头痛有显效。5附子的用量与煎法

张仲景用附子分生、熟,生者用于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白通汤,炮者用于温阳扶阳、散寒除湿,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等。考其用量,一般用一枚,甚者二枚,最多为三枚,按一枚20-25计算,大约在80左右,而扶阳派诸家用附子则多为大剂量,甚者超大剂量,郑钦安、吴佩衡、卢铸之、卢崇汉、范中林、李可等常用量都在30克以上,尤以吴佩衡、范中林用量更是惊人,多至100克、200克、300克,最多用至500克.川、滇的医家附子的用量都偏大,用量之所以大的原因除了病证适应外,可能尚与地域和医家个人的风格相关,此外,附子的煎煮法也是影响到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众多医家主张大剂量应用附子时,必须将附子先煎三小时以上,再入他药同煎。吴佩衡用附子必久煎3小时后试尝,半小时后不麻口,才与他药同煎服之。他用附子特点有三:一是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小时以上)。四川龚志贤:“附子重在煮透,煮至入口不麻,就无毒性反应了。余用制附片30克以上者,必须先先煮一小时,用量在60克必须先煮二小时,以入口不麻为度。”附子的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不耐

久煎,长时间煎煮可水解为乌头原碱,毒性大减,但强心作用能存,而乌头碱等毒性生物碱是附子抗炎、镇痛、镇静的主要成分,长时间的煎煮使其毒性成分减少,可其治痛除痹的疗效也会降低。所以,用量的大小应与病症相适应,大多数的医家对附子的用量多以审慎态度,常用量早10-15克之间,最好不超过15克,以冷水快速煎煮,临床证明有省药、省时间、高效、速效、安全之诸多好处。东华煎药机加温至120℃,蒸煮2小时附子即几无毒性。笔者老师应用附子遵循的也是这个原则,虽然偶有超大剂量的使用,但都视病症而定,且采用少量多次、间隔时间服的办法,疗效尚令人满意。病症的阳虚程度的轻重,决定着附子用量的增减。

6附子的毒性及应对方法

附子有毒,现代间有因服乌、附中毒急救甚至死亡的报道,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如《淮南子》已经提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头),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所用也,良医以治人。”李可说:“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但明?张志聪《本草崇原》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此说法虽耸人听闻,可未免不无道理。现代研究证实「3」,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川附子的母根乌头-川乌,与另一种北乌头-草乌。所含乌头碱类生物碱含

量更高,这种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若使用不当,同样也会导致神经和心脏的损害。人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发生中毒反应,2-4mg 即能致死。故口服生附子是非常危险的,常见的中毒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烦躁不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药之本性在毒,无毒则不成药,良医正是利用附子的毒性来治病救人。《内经》有云:“药不暝眩,厥痰不瘳。”强调的即是这种药物的轻微毒性反应,对于治疗取效的重要性或关键性。扶阳医家的善用姜桂附,正是利用此类药物的特性,变害为利.药物的“暝眩”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的头晕目眩,反应严重可能有鼻出血、或唇舌、指、全身轻微发麻,但有一定的特异性,以服用乌、附、吴茱萸等辛烈药物最常见。这种反应可能与个人的禀质,药物的炮制质量,服用的剂量及煎煮方法失宜等有关。适当的配伍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关键在于掌握好辨证、适量、久煎三个原则:第一、必须用炮制附子,禁用生品。第二、严格辨证,掌握适应证及配伍原则。第三、宽水久煎。笔者老师曾治疗一例风心病重症患者,治疗期约10月,总共用附子10890克,由于

严格按照上述原则处方.疗效非常的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附子中毒解毒方法:附子中毒,古时候用甘草、黄连、肉桂、绿豆、黑豆汤解之。现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鲁卡因等。邢斌《危症难病倚附子》一书中介绍的解毒法为:一、催吐、洗胃,二、应用阿托品,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及电复律,四、对症支持治疗;另中药肉桂与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也能获得显著疗效。

附:李可经验:凡用乌头剂(川、草乌,附子),必须加两倍量之炙甘草,蜂蜜150克,黑小豆、防风各30克;凡用附子超过30克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克,即可有效监制。考炙甘草、蜂蜜、黑小豆、防风均有解毒作用。7验案例举

例1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案胡青苗女30岁

现住泰和县上田变电站内,2007年元月25日初诊,诉02年生育后不久即足底疼痛,检查为类风湿因子抗体阳性,渐致发展为手足晨僵,关节肿胀而疼痛.诊见右手指、踝关节粗壮肿痛,变形,不能行走,脉滑,舌胖淡青苔薄黄而润.诊为尪痹.证属寒滞经络、痰瘀互结,治拟温阳化痰通络,处方:

附片30克,制川、草乌各10克,桂枝30克,麻黄15克,石菖蒲15克,制乳、没各10克,制南星30克,土茯苓15克,忍冬藤15克,五灵脂10克,大蜈蚣3条,

地鳖虫10克,徐长卿15克,白芥子30克,甘草6克.用法:煎药机煎成200毫升一包,日三服.

2007年元月30日复诊,诉服上方后尿多,肿见消,疼痛、晨僵等症状均有改善,舌质偏胖苔黄.效不更方.此方服至3月26日复诊,患者手指小关节仍疼但不肿.遂改方如下:

附片60克,制川、草乌各10克,白术12克,生南星30克,没药10克,白芥子30克,钻山龙30克,威灵仙15克,忍冬藤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甘草6克.用法如前.

至4月22日诊,见肌肤灼热,手足指关节微有肿胀,舌胖,脉滑无力.改方如下:

附片60克,制川、草乌各10克,白术12克,生南星30克,没药10克,白芥子30克,钻山龙30克,威灵仙15克,忍冬藤15克,大蜈蚣1条,地鳖虫6克,黄芪15克,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甘草6克

患者要求自己煎药,当夜8点许来电诉服药一小时后,下肢僵,口唇麻,肢体牵强.师李可附子解毒法:

防风30克,甘草60克,蜂蜜150克,生姜30克,另生绿豆粉约30克嚼服.用药后十来分钟,症状缓解,稍后又感一过性眩晕,嘱将药渣再煎服一次.究其发生中毒原因,乃因当天之药由其母代煎,没有遵照嘱咐将附片、制川草乌

先煎一小时后再入他药共熬40分钟,只将此方药共煎了20多分钟,才酿此虚惊.

6月5日,患者前来改方,停药约20天,除关节稍有变形,其余症状已不明显,病趋稳定.按:患者治疗用药计46剂,其中附子用量计1650克、制川乌450克、制草乌450克,由于诊断无误,药证相符,服药期间除中途煎药不得法而发生一次轻微中毒反应外,未再有任何不适.现患者状况良好,病未复发,已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

例2心脏神经官能症案戈建华女43岁吉安市

吉州区人,2007年元月10日诊,诉胃中嘈杂,肠鸣冷疼,失眠,惕动不安,动则气短,夜尿频多,大便软,饮食可,月经尚正常,但每届经期动辄牙龈上火,眼内眦灼热而痒,月经干净则“上火”症状自行消失,舌淡嫩有齿痕,脉沉细.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松弛功能减低.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辨为心肾阳虚重证,治取温阳益气补肾.处以附子理中汤加味,方如下:

附片200克(先煎一小时),干姜6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生晒参15克、木香15克、毕拨15克,仙灵脾30克、生姜50克、益智仁30克、黑小豆50克嘱煎药务必达到120分钟,且分三、四次服.

上方服三剂,元月18日改方,患者诉感觉疲惫至极,冷感有趋重之势.察舌红而润,脉微细欲绝.继温阳散寒法,拟

方四逆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如下:

麻黄30克,附片250克,细辛10克,桂枝30克,肉桂15克,生姜50克,干姜60克,黄芪90克,党参30克,补骨脂30克,怀山30克,甘草10克煎服法如前.此方共服6剂.

按:患者以胃病辗转北京、广州求医四、五年毫无寸效,从06年11月11日由笔者友人荐介前来求治,此间用药一直以温阳益气、健脾补肾为主,附片用量从30-60-90克递增,而疗效如泥入海,反复推敲,认为辨证无误,之所以疗效几微,还是附片用量不足,故此,在服药近2月后,加大附片用量到200-250克时,患者症状才逐渐减轻,现除偶有气短,余无大恙.

例3复发性口腔溃疡案肖叶舟女33岁泰和县

三都镇人,2008年2月13日诊,诉口腔长年累月溃疡,屡治无效,口干,喜热畏凉,大便干结,四、五日一行,小便清长,月经尚正常,察舌红无苔,口唇有多处溃疡点,脉沉缓无力.辨证为阳虚而阴火上冲,治取潜阳降火法,处方如下:

附片24克,干姜30克,白术12克,党参30克,太子参6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女贞子30克,甘草10克,花椒3克,肉桂3克,黄柏15克,砂仁10克,大枣7枚水煎服

按:此案为“阴火上冲”证,“阴火上冲”即为阴盛逼阳,真气上浮的上热下寒、假热真寒证.上热表现为头面五官的“上火”,如口疮、牙痛、腮肿、耳痒肿疼、鼻衄、舌衄、咽喉痛等症,也可见午后发热、皮肤紫斑、红肿等热象,清热泻火、滋阴降火治疗热象不减反增,多见于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下寒则表现为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青苔滑、脉息无神等纯阴之象非常明显。此上热之象郑钦安称之为“阴火上冲”,在《医理真传》中专列“钦安用药金针”予以鉴识,强调只要舌不红绛,苔不黄燥,口不渴,不思冷水,口气不粗不热,小便不黄赤大便无秘结,“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统统按阴证看待.此案阴火上冲的见证非常典型,故以回阳饮合潜阳丹加味治之.取标本兼治之效.

例4喘证案廖彩玲女4个月住泰和县澄江大道经四路,2008年2月16日初诊,母诉,患儿咳嗽、喘促一天,无发热,腹胀,不吮奶,听诊肺部满布湿性啰音,察患儿手指指纹青淡,已达气关.辨为风寒袭肺.治以宣肺平喘,处方:

麻黄3克,杏仁3克,甘草3克,法夏5克,茯苓6克,苏子6克,勾藤5克,蝉衣3克,厚朴5克,贯众3克,陈皮6克,生姜1片两剂,水煎服.

2月18日复诊,喘息稍减,仍咳嗽,面色淡,肺部啰音如

前不减,大便溏泄.改温化寒痰法,处方:

麻黄3克,桂枝3克,干姜6克,法夏5克,细辛1.5克,甘草5克,白芍5克,五味子3克,苏叶3克,蝉衣5克,僵蚕5克,怀山10,杏仁5克,陈皮6克,附片6克一剂,水煎服.

按:此案初诊疗效不显,误在未明卫阳虚而表不固,故复诊以小青龙汤温化寒痰、止咳平喘,再加附片以扶阳固表.一剂显效,再剂诸症若失.

参考文献:

「1」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9-270.

「2」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6.

「3」邢斌.危症难病倚附子.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39-40.

前一篇: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肿瘤临证初探(转)

后一篇:火神派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

中药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篇二:学习中医药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灿的明珠大放异彩。在全球抗击sars期间,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让世人再次把目光投向这块中华瑰宝。一直以来,中医中药的作用机理因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诠释而阻碍其走向世界,为此我国的中医药行业人士一直在积极探索各种方法,规范中医药的管理以及建立行业标准,不断地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医药现代化从何入手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首先要从继承入手,要进行现代的继承,而现代的继承即指通过理解、描述与诠释,把历史认识变成我们现代人所能理解接受的认识,这是现代化的第一步,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继承。 中医药学继承的现代阐述应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实验验证和临床验证。任何科学理论在没有完成严密的实验论证的情况下,它都是假设,所以中医理论也应该接受现代科学严密的科学论证。二是中医药必须要完成文化认同。歌德说过,最具有民族性的东西也最具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学派鼻祖郑钦安身处清末,乃温病学说最盛行之时。社会上滥用寒凉屡 见不鲜。 《郑钦安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坎卦解》云:“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郑钦安虽然言辞激烈,但扶阳学派强调阴阳辨证、重视人体阳气具有纠偏正弊的历史意义。 郑钦安针对当时过分强调局部辨证的流俗,提出: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千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主要观点其实是对阴阳证治的强调。因此扶阳学派强调阴阳证治,主要是针对时弊,力倡整体辨证的一种回归。 扶阳学派起源于四川,继而其学术思想波及全国。然而,作为医学派别中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最年轻的一个学派,扶阳学派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因其独特的用药风格,颇受争议。 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人们心中仍然有《局方》流行造成后果的阴影。扶阳学派虽应时代需要产生,然而脱离辨证论治、不求经旨、不求甚解 的盲目效仿扶阳之路,势必形成新的用药时弊。 当今社会,扶阳学派临床用药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大剂量辛热药物为主。.并且广用、重用世人畏惧、辛热有毒之附子。 目前接触扶阳理论者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不得其要者,认为扶阳理论偏激、狂妄,必将重蹈历史之覆辙;还有人则视阳理论为至宝,不求甚解地盲目效仿,以附子用量为荣。所以在扶阳思想盛行的今天,有必要研究其理论精髓,使人们正确地看待、使用及继承扶阳理论。 目前扶阳队伍不断壮大、扶阳名家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各有千秋,但总体用药

以顾护人体阳气为主。“滋阴派”的一代宗师朱丹溪是著名理学家许谦的高徒,是当地有名的鸿儒,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 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传承千年的“滋阴派”。 朱丹溪的医学观点主要体现在《格致余论》中的两篇论文,即“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他的养生思想也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形成的。 他认为,人体即使在正常状态下,仍处于阴气难成易亏的状态,再加上人的各种欲望太多,容易引起相火妄动,进一步损伤阴精,极易导致阴精虚损,因此他把滋阴摄养作为贯穿于人生的重要摄生原则。《格致余论》中的许多篇章,如“养生论”、“茹淡论”、“饮食色欲箴”、“房中补益论”、“养老论”、“慈幼论”等大都从养阴立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丹溪倡导的滋阴摄养的养生思想,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对于祛病延年确实有效。朱丹溪认为,人的衰老与疾病主要是阴气不足、阳气相对有余造成的,因此,他主张用滋阴降火的方法防治老年病,所创制的大补阴丸一类的名方,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 扶阳与滋阴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思想,二者理论来源、临床应用特点均有不同,在临床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理论渊源,对其临床用药特点加以研判。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的确在很多病症中都可用,但火神派药理偏矣。四逆汤是对脾用药,不是补肾阳。附子的作用是温经散寒,能通十二经络,能使阳气外达,干姜和甘草对脾起作用。之所以很多病用附子能起作用,是因为人病之后,会出现经络阻滞,附子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使气机流畅而恢复正常,同时,诸药也才起作用。郑钦安的用药是没错,但其理有疏漏,看看伤寒论就知道,四逆汤是针对太阴症的。凡是寒湿阻滞,都可以用附子温通,所以,祝味菊对附子的认识是对的!四逆汤的方解应该是这样的:用附子荡去群阴,以利于浮散之阳能回,干姜守而不走,干姜,甘草固护脾阳。如果寒湿过盛,就得适当加大附子。仲圣防脱有四逆汤和独参汤,皆着眼于脾,而非肾也!火神派擅用的四逆辈法,其实质是温经散寒,固护中州,但火神大家对此却隐而不彰。吾今和盘而出,诚一片救世的仁心。举个例:火神派治口舌生疮等虚火症,用四逆法效果很好,其理何也?盖中州寒湿阻滞,使君火不能下降之故也。故效显!火神不神也!——中州是需时时固护的重点啊!附子非补肾阳之药。其功用在于温通十二经络,它是可以在很多方剂中使用以助药效,但对非寒湿阻滞之人使用,则会生热风,不宜使用!即使用,也得合理配伍。人之内伤杂症,多因

为血瘀气滞痰阻,医者治疗的时候,有的用大黄祛邪,有的用马钱子,而火神派的显著特点是用“附子”以消阴翳,用干姜,甘草培土以补中气(但火神派说是用四逆辈补肾阳)。当然,在阴阳症侯的辩症上,也有些不一样。 附子在火神派用药中,相当于一个“先锋官”的作用,现在的火神派传人对附子的运用,似乎有违钦安先生原旨,钦安先生用药,有时也用阴药的,现在的火神有的好像不用阴药,不知现在的火神还是否执定中州而兼顾三焦,对附子动则用上百克,是否本末倒置了?不知是对“温经散寒,固护中州”是故意隐而不彰,还是根本没有领会----人之身体,相火(肾阳)为体,君火(心火)为用。“附子为药品中最大英雄也!治人,人健而身轻;治国,国泰而民安;治天下,亿万年皆成盛世也!”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

论《伤寒论》三阴病之由阴转阳

论《伤寒论》三阴病之由阴转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可见,阳气的存亡对人体有重要的意义。《伤寒论》通篇体现了“扶阳气”的治疗思想,为后世的扶阳派的创立奠定 了基础。人体是一个相仿于自然界的小宇宙,所谓“重阴必阳”,由于阴阳的互根互用,由阴转阳在有生机的人体身上就可发生。正如柯琴所言:“盖阴阳互为其根,阴中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独阴不生故也。”阴病转阳,阳气来复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时机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三阴病由阴转阳的意义 1.1 太阴病之由阴转阳 《伤寒论》第278 条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条文指出,患太阴病七八日后,脾阳来复,驱邪外出。虽下利日十余行,却伴有暴烦,说明阳气来复,正邪交争剧烈,此时当手足温,精神爽,舌苔渐化。然病人禀赋各异,并非都能达到阳复自愈,这也提示我们在临证时,要审察病机,举一反三,密切观察病人的状态变化,必要时根据时机用药物助正达邪,而非仅仅待其自愈。 187 条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为太阴病阳复太过,转属阳明病的病理特征。而阳复的条件或为湿郁化热,或为过用辛温燥烈之品,或为正邪斗争过程中患者本身阴阳二气的调节转化。此时当因势利导,施下法即可。1.2 少阴病之由阴转阳 315 条后半段“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为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的两种转归。若服药后脉象浮大躁动无根,说明阴竭阳绝,而药物加速了阴阳离决的过程;若服药后脉象见缓,渐趋明显,说明阳气在体内逐渐被激发,预后良好,这也是阴病转阳的现象。由此可见,阴病转阳,阳气渐复的关键在于病人的机能状态,而试探用药是判断阳气是否能来复的方法。由阴转阳的内在动力为阳气达到一定的量,如此药物才能发挥激发阳气的作用。 287 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脉紧说明邪气盛实,故推测此下利乃寒邪直中少阴所致,而非从太阴传来,说明病人体质并非阳气极其虚衰。所以正邪交争之时,阳气才能鼓动邪气外出出现“手足反温,脉紧反去”的阴病转阳之征。由阴转阳,并可自愈的机理在于阳气持续和缓的生发。 288,289,292 条中分别指出少阴病阴证转阳,阳气来复的关键在于“手足温”、“时自烦,欲去衣被”和“手足不逆冷,

跟师心得体会

跟师心得体会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每月心得起止时间:2014年月日至2014年月日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 用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我们学医生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 《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其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 “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天人相应”观,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 《内经》对养生学有突出的贡献,他强调整体观及从“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

扶阳派主要药方

扶阳派主要药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扶阳派主要药方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五钱甘草二两炙 辛甘化阳,纯阳无阴,乃回阳之方。主治纯阴之病。 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白通汤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葱白四根 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而水火互根矣。 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猪胆汁或童便乃能入阴。 潜阳丹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

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附子、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龟板得水之精气而生,至阴之物,有通阴助阳之力,能引阳入阴,与童便、猪胆汁有异曲同工之妙。 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 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故整个方子的格局是交通阴阳,引阳入阴,纳气归肾。 潜阳丹有附子之燥烈,封髓丹有黄柏之苦寒,一潜一封,真阳难飞,交替服用,既无附子之燥烈,又无黄柏之苦寒,岂不妙哉! 桂枝汤 桂枝九钱白芍六钱甘草六钱〔炙〕生姜九钱大枣十二枚 桂枝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芍药之苦平,合甘草之甘平,苦与甘合,苦甘化阴。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

“附子”在中医痹证中的妙用——师承名中医刘建玉副主任医师经验总结

“附子”在中医痹证中的妙用 ——师承名中医刘建玉副主任医师经验总结 张志云 张掖市中医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附子为治疗痹证之要药。在中医痹证的治疗上,刘建玉副主任医师积累数十年临床经验,巧妙运用“附子”这味药,组方治疗因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颈、肩、腰、腿及四肢小关节之痹痛,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好评! 【关键词】附子痹证中医辨证施治 1. 附子概述 1.1概念: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性味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主风寒呃逆邪气,寒湿痹阻,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本草纲目》记载“附子入手少阳三阳、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浮而四肢厥者不可借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其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治功效。 1.2应用“附子”的适应症: (1) 身体骨节疼痛:“身体痛,不能自转侧。骨节痛,挚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或身微肿,脚气上入。诸肢节疼痛,脚重如脱。”(2) 颈项或四肢拘急:“颈项强。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虚劳腰痛,少

腹拘急。” (3) 恶风恶寒:“背恶寒,恶风不欲去衣。” (4) 头眩、身膶:“头风,重眩。头眩,身膶动,振振欲僻地。” 2. 痹症概述 2.1概念: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2证型: (1) 风寒湿痹:肢体关节,肌肉痠楚疼痛,屈伸不利,恶风,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或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弦或濡缓。 (2) 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3) 痰瘀痹阻: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4) 肝肾亏虚: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方证药证研究(转 贴)(2011-01-24 17:30:55) 扶阳派附子运用规律探讨 摘要:探讨扶阳学术,离不开姜桂附,尤其离不开附子。本文总结了历代医家尤其是扶阳派应用附子的规律,作者从临证实践探讨附子的应用指征,配伍原则等,对附子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善用姜桂附,是扶阳派的标志,探讨扶阳学术,离不开姜桂附,尤其离不开附子。明?张景岳将附子、人参、熟地与大黄列为“药中四维”,“礼、义、廉、耻”,古为国之四维,意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之要药。但附子大热,药性竣烈,并且有毒,应用不无顾忌。如何安全有效的运用附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用,就必须熟练掌握附子的药性、应用指征、配伍原则、服用剂量、煎煮方法、毒性及应对方法等:「1」 1附子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

膝病不能行步。 金?刘完素:附子大辛大热、气厚味薄,---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素问病机原病式》 金?朱丹溪:气虚热甚者,稍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附子以行经。《丹溪心法》 金?王好古:附子能导虚热下行,以除冷病,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汤液本草》 元?吴绶:附子乃阴症要药,伤寒及一切阴寒急症,急须用之,若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舍参、附不用,将何以救之?《伤寒蕴要》 明?戴原礼: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枝则补命门。《证治要诀》 明?李时珍:乌附毒药,非病危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 明?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走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去在里之冷湿。《医学正传》 明?缪仲醇:附子性走而不守,入补气药则温中,入补血药则强阴,并能搜逐风湿,为百病之长。《本草经疏》 明?倪朱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

谈谈温阳散寒的附子理中丸 生活妙方

谈谈温阳散寒的附子理中丸生活妙方 文章| 罗大伦漫画| 八岁编辑| 云少 冬天天气凉了,稍微不慎,就会受寒,所以,我们今天讲讲附子理中丸。 先从两个例子说起吧。 一个是自己母亲的,多年以前,有一次,是春天还是秋天我也忘记了,总之是春秋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电话,听到母亲有气无力的,问怎么了,母亲说,最近胃痛,总是感觉隐隐地作痛,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我当时也没有太在意,也就没有太去想办法,这事儿搁现在我会比较重视的,当时确实没有引起重视,于是就没有多去关心。结果,这个病居然就一直缠绵了下来,期间母亲自己服用了许多的疏肝和胃等的药物,母亲怕是胃癌,西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连胃癌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接着治胃病,都没有效果,眼看每天都难受,甚至最后都开始邮购药材了,有亲戚说是吉林哪里有个诊所,什么胃病都能治疗,于是就汇款,给邮寄来了些自己做的胶囊,母亲认真地服用,结果疗效一般。这事儿大约折腾了一个月吧,直到我回家了,看到了母亲,居然还在为此病难受,我其实连脉都没有诊,舌头也没有看,我只是在下车的时候感受了沈阳冰冷的温度,然后看到母亲穿衣服的方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原来,当时的沈阳已经很凉

了,母亲老太太爱美,穿的衣服是个对襟的,扣没有系上,这样胳膊处的衣服是双层的,但是前胸的是单层的。于是,我就立刻出去买了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然后我告诉母亲,只吃一丸,就可以好。母亲认为我太轻率了,这么严重的病,你说一丸就好,这不是太不靠谱儿了吗?当时是用完全不相信的表情吃这个药的,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似乎是当时就不想吃,但是为了给学医的儿子一个面子,就勉强吃了一丸。但是,对于我来说,确是有把握的,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了。结果,这个附子理中丸一丸下去,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折腾了一个月的这个胃痛,就此就消失了,后来基本没有犯过,没有再服第二丸。母亲的这个病,就是寒邪伤到了胃部,导致寒凝胃脘,大家都考虑治疗胃病要疏肝和胃了,忘记了这个寒邪。注:此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只是看我过去写的文章,才会想起来,再看到这段,觉得很惭愧,那时年轻,未能给母亲及时治疗。同时,也提醒自己,有些疾病,是需要当面看到患者本人,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分析清楚来龙去脉的。再举个例子。昨天下午(这也是当年写的文章),我从外地刚刚回到家里,一位多年的朋友就给我打电话,她要马上到我家见我,说最近很不舒服。我当时困倦不堪,正想倒头大睡,接了电话,只好振作起来,我的这位朋友是个演员,她来了以后,叙述了自己的情况,原来是前些日子去海边了,下海玩了一会儿,然后回来后吐

慎对扶阳派重用附子。

这里牵涉到对附子的药性的理解。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下品,属于不可长期服用之品。附子走而不守,并不能补益元气,它所起的作用是激发人体储存的元气或者说元阳,有人认为,这种激发作用和激素的作用相类似,都是将人赖以生存的能量提前支取,所以是不可持久的,有危险的。 阳和阴并非完全对立,非此即彼,除阴虚阳虚之外还有阴阳两虚,最为棘手。补阴则阳不足,壮阳则阴不足,而阴不足会导致血不足,壮阳会耗阴动气,导致气血双衰,又反过来引起阳虚,就象燃烧灯心,不加油光加火,最终要烧光光的。故畏寒之症不可一概以阳虚而论。伤寒论中有四逆散,也是治疗手脚怕冷的,其中并无壮阳之药物。即使阳虚,也分很多档次,重症才用附子。还有阳和汤,就用麻黄肉桂,不用附子,临床效果还是不错的。桂枝汤其实也是补阳的。我觉得火神派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动不动就是几十克附子,非常人可以承受,一病一方,因人而异为好 本品具有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缓解癌痛,尤其适用于消化系统癌痛;外用时能麻痹周围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有消炎作用,本品毒性极大,能兴奋麻痹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兴奋麻痹胆碱能神经和呼吸中枢,兴奋心脏迷走神经,直接毒害心肌细胞。还有发汗作用 伤寒重温阳,也多用白虎清气,承气急下救阴 温病重护阴,也要生脉饮,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

自东汉伤寒论后,一些医生学艺不精一味重温阳。 到宋金元时期始觉不能太过温燥,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滋阴降火,后来者不精通学习,一味苦寒,又太过了。 到明之后,张景岳等又纠正那些盲目尊崇刘河间,朱丹溪等人的错误,注重温补。 到清中期,又有叶天士,吴鞠通纠正那些盲目温补者,重竖温病派旗帜。 名家们都没错,错的是那些一味推崇某个单一学派,却不能全面,系统学习,学得一鳞半爪就认为练就屠龙技。 最近看叶案,虽以自拟方为主,但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白虎汤,麻杏石甘汤,旋覆代赭汤,黄芩汤,真武汤,乌梅丸,炙甘草汤,苓桂术甘汤,麦门冬汤,肾气丸,甘麦大枣汤等都常加减应用。 扶阳,最怕那些——画虎不成反类犬,动辄附子60,120克,把某某名家的个别病案当成金科玉律,能不出问题吗? 附子的用量与煎法 张仲景用附子分生、熟,生者用于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白通汤,炮者用于温阳扶阳、散寒除湿,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等。考其用量,一般用一枚,甚者二枚,最多为三枚,按一枚20-25计算,大约在80左右,而扶阳派诸家用附子则多为大剂量,甚者超大剂量,郑钦安、吴佩衡、卢铸之、卢崇汉、范中林、李可等常用量都在30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小结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配伍小结 附子乃药中猛将,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仲景在《伤寒论》中但凡危急时刻往往用之。《伤寒论》中应用附子的方剂凡二十方,此外在小青龙汤、四逆散和理中丸方后加减法中运用附子者亦有三处。其中太阳病篇涉及论12条、方11首,阳明病篇论1条、方1首,太阴病篇论1条,少阴病篇论l0条、方8首,厥阴病篇论5条、方3首,霍乱病篇论4条、方3首。 《伤寒论》中以生、炮附子为纲,分别形成了系列配伍和方剂。 1 凡用生附子必配干姜。 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所用者皆为生附子,且必配于姜。二药相合成仲景回阳救逆之底方,并以此发展成四逆、白通两大系列方剂。 1.1 干姜附子配甘草善能救逆以干姜附子为底方,合炙甘草为四逆汤。 凡少阴病寒化,证见脉沉细,但欲寐,四肢厥逆,发热、头痛,身体痛,或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肢拘急,或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皆可用之。若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此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需加大附子干姜用量,此之谓通脉四逆汤。若上证不解,更见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真阳大虚欲脱,真阴将竭,残阴不敛颓阳之象,急急于上方中更加猪胆汁半合,反佐兼引余阳归于阴中。是方名日通脉加猪胆汁汤,亦救危之名方。若四逆汤证见下利不止,或利止脉不出者,气随津脱,可于上方之中加人参一两,即为四逆加人参汤,兼有益气固脱之功。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下利不止,或利止脉不出,兼见小便不利,少腹拘急水气不利症状者,急在四逆汤中加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即四逆加人参汤再加茯苓四两),回阳救逆,益气利水。以上为生附子在四逆汤系列方中的应用规律。 1.2 干姜附子佐葱白专治戴阳 白通汤系干姜附子汤加葱白四茎而成,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317条方后云:“面色赤者,加葱九茎”,白通汤中有葱白,可知白通汤证必有戴阳,此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主要标志,因此白通汤堪称戴阳证之主方。若病势危急,格药不进,反见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可于白通汤中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滋阴养液,甚者从之,从阴引阳——此为白通加猪胆汁之妙用也。 2 炮附子随证配方,变化多样附子炮制之后力量由峻而缓,回阳救逆功效减弱,温阳散寒之力增。附子大辛大热,力专性纯,以温阳散寒为主效,配伍在不同方剂中均可补原方之不足,发挥自身作用。如附子与桂枝汤及其类方的配伍,附子与泻心汤的配伍等。此外,附子亦与某些药物组成药对,成为组方的核心。 2.1 与桂枝汤及其类方合用,散寒逐湿,调和营卫 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经典方剂,凡桂枝汤证而见卫阳不足或脾阳虚者,皆可配伍附子。太阳中风发汗过多,心阳大伤,桂枝证兼见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可与桂枝汤加附子,即桂枝加附子汤。若微恶寒者,上方去芍药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果寒湿相搏,阳虚较甚,出现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重桂枝和附子的用量便是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又当去桂枝加白术四两,方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即为甘草附子汤,功可解表散寒,除湿止痛,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

卢崇汉验案三则

卢崇汉验案三则 卢崇汉验案三则- 天地斯人的日志- 网易博客中医药导报2008年第9期 卢崇汉验案三则 马宇 (北京同仁堂成都高升桥店,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分析卢崇汉先生三则病案的立方用药之妙,阐述扶阳的临床特点。 [关键词]火神;用药特色;主体思想 卢崇汉先生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师承祖父卢铸之,他17岁悬壶蓉城,19岁已有名气,临床善用姜桂附。如今年过6旬,是四川扶阳派领军人物,有“火神”之称,现举其医案三则,以供同仁窥其一斑。 案一:黄XX男74岁成都人 2006/6/26(录自《扶阳讲记》)[1] 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主诉:动则自汗,不欲饮食,二便不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制附片75g、白术15g、杭巴戟20g、菟丝子20g、白晒参10g、黄芪50g、砂仁15g、木蝴蝶20g、阿胶20g、肉苁蓉20g、枸杞20g、炒麦芽20g、潞党参30g、炙甘草5g、生姜60g,6付水煎,每日1付。 (按):卢师辨证为脾阳不振,方中重用附片、白术、砂仁、麦芽、生姜扶萎顿之脾阳;晒参、黄芪、党参益气;阿胶补血;苁蓉、巴戟、枸杞、菟丝子滋阴强肾;木蝴蝶是卢师常用之药,疏肝解郁、兼有升血的功。大剂量附片扶阳,通行十二经,以散寒凝、温阴血。 复诊:面色白光白,脉仍沉缓。宗上方加减:去麦芽,加山茱萸15g。6付水煎。 再诊:服上方,觉体力佳,自买上方3周付数,自汗止,胃口正常,二便转好,但乃失眠、多痰。 2006/11/27诊:西医检查血色素上升至11.7g/dL。 处方:潞党参30g、生白术15g、杭巴戟25g、菟丝子20g、黄芪50g、山茱萸20g、生晒参10g、东阿胶20g、春砂仁15g、生龙骨牡蛎各30g、杞果20g、炙甘草5g,12付,每日1付。 2007/01/09诊:身体佳,去外地旅游,归来后,失眠、大便不畅。

一名医生用大剂附子的经验

一名医生用大剂附子的经验(转载) 我用大剂附子的经验医者佛余喜欢用附子治病,疗效非常神奇。以前,用量不敢大,只在十数克范围内。后来读了《思考中医》,我细细地思量刘博士的观点,觉得阳气非常重要。当今医生多喜欢用滋阴药,效果不明显,且伤阳。且更有西医,拼命用抗生素,更是创伤人体阳气。观察病人,每多见脸色灰暗不华,眼周灰暗之征,且脉多见沉细。此皆是阳虚也。治疗杂证,包括痛证,痹症、内科怪病等,临床我喜欢应用四逆汤以及当归四逆汤。且制附片一般从25克开始应用,多者至125克(回阳),或至90克,少者也经常在45克,35克范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这样的医案好多,有时间我慢慢地发在网上,请大家鉴赏。月前经病友介绍来我门诊一病患,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余即诊为肾阳虚。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其中附片25 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一剂后即症状大减,红肿热痛均减。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

上退至踝关节处。止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脉仍沉细。环唇苍白色不褪。知阳虚未改。当继续补阳。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 克,灸甘草55克,继服。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我用附子皆同此。此症我先是思考了前医的处方。首诊病人没有带来他医的处方,但根据病状,病人一年治疗没有效果,我猜想到,他医肯定是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之剂。因为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时医多从热毒考虑。此为一。其二,病人脉沉细,右尺特别沉。典型的阳虚之脉。且环唇区乃肾区,其色苍白,肾阳虚可知。其三,服补阳药有效后,再服症状不减。此时,我曾细细思考,是否补阳已足。但观其脉,其环唇色泽,知病情仍为阳虚,于是加足四逆汤用量,以恢复病人的真阳。至今,病人病情稳定,逐渐好转。目前病人尚在治疗中。我用附子是有严格的指征的,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下。脉微细,但欲寐。这是典型的少阴证的表现。那是一定要用附子的。而且,可能要重用。不重用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起步可以用25,30克,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逐渐加大用量。一般对于重症患者,可以用到上百克。病人越服越精神。另外,

扶阳派主要药方

扶阳派主要药方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五钱甘草二两炙 辛甘化阳,纯阳无阴,乃回阳之方。主治纯阴之病。 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白通汤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葱白四根 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而水火互根矣。 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猪胆汁或童便乃能入阴。 潜阳丹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

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附子、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龟板得水之精气而生,至阴之物,有通阴助阳之力,能引阳入阴,与童便、猪胆汁有异曲同工之妙。 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 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故整个方子的格局是交通阴阳,引阳入阴,纳气归肾。 潜阳丹有附子之燥烈,封髓丹有黄柏之苦寒,一潜一封,真阳难飞,交替服用,既无附子之燥烈,又无黄柏之苦寒,岂不妙哉! 桂枝汤 桂枝九钱白芍六钱甘草六钱〔炙〕生姜九钱大枣十二枚 桂枝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芍药之苦平,合甘草之甘平,苦与甘合,苦甘化阴。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

之名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清代陈修园总结张仲景用附子的经验,乃为"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热,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四》),并在《时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汤,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组成,陈氏标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痰饮泛滥、湿浊凝聚的咳喘、阴水、寒疝等,多有良效。特别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其后,唐容川创天魂汤,将附子、干姜等温里药用于出血证,为治疗虚寒性吐血另设温阳摄血法。

扶阳派主要药方

扶阳派主要药方??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五钱甘草二两炙 辛甘化阳,纯阳无阴,乃回阳之方。主治纯阴之病。 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白通汤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葱白四根 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而水火互根矣。 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猪胆汁或童便乃能入阴。 潜阳丹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附子、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龟板得水之精气而生,至阴之物,有通阴助阳之力,能引阳入阴,与童便、猪胆汁有异曲同工之妙。 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 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故整个方子的格局是交通阴阳,引阳入阴,纳气归肾。 潜阳丹有附子之燥烈,封髓丹有黄柏之苦寒,一潜一封,真阳难飞,交替服用,既无附子之燥烈,又无黄柏之苦寒,岂不妙哉! 桂枝汤 桂枝九钱白芍六钱甘草六钱〔炙〕生姜九钱大枣十二枚 桂枝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芍药之苦平,合甘草之甘平,苦与甘合,苦甘化阴。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 生姜、大枣,引药也,将交通之力引向荣卫,故整个方子的格局是交通荣卫。对照一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