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慎对扶阳派重用附子。

慎对扶阳派重用附子。

慎对扶阳派重用附子。
慎对扶阳派重用附子。

这里牵涉到对附子的药性的理解。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下品,属于不可长期服用之品。附子走而不守,并不能补益元气,它所起的作用是激发人体储存的元气或者说元阳,有人认为,这种激发作用和激素的作用相类似,都是将人赖以生存的能量提前支取,所以是不可持久的,有危险的。

阳和阴并非完全对立,非此即彼,除阴虚阳虚之外还有阴阳两虚,最为棘手。补阴则阳不足,壮阳则阴不足,而阴不足会导致血不足,壮阳会耗阴动气,导致气血双衰,又反过来引起阳虚,就象燃烧灯心,不加油光加火,最终要烧光光的。故畏寒之症不可一概以阳虚而论。伤寒论中有四逆散,也是治疗手脚怕冷的,其中并无壮阳之药物。即使阳虚,也分很多档次,重症才用附子。还有阳和汤,就用麻黄肉桂,不用附子,临床效果还是不错的。桂枝汤其实也是补阳的。我觉得火神派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动不动就是几十克附子,非常人可以承受,一病一方,因人而异为好

本品具有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缓解癌痛,尤其适用于消化系统癌痛;外用时能麻痹周围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有消炎作用,本品毒性极大,能兴奋麻痹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兴奋麻痹胆碱能神经和呼吸中枢,兴奋心脏迷走神经,直接毒害心肌细胞。还有发汗作用

伤寒重温阳,也多用白虎清气,承气急下救阴

温病重护阴,也要生脉饮,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

自东汉伤寒论后,一些医生学艺不精一味重温阳。

到宋金元时期始觉不能太过温燥,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滋阴降火,后来者不精通学习,一味苦寒,又太过了。

到明之后,张景岳等又纠正那些盲目尊崇刘河间,朱丹溪等人的错误,注重温补。

到清中期,又有叶天士,吴鞠通纠正那些盲目温补者,重竖温病派旗帜。

名家们都没错,错的是那些一味推崇某个单一学派,却不能全面,系统学习,学得一鳞半爪就认为练就屠龙技。

最近看叶案,虽以自拟方为主,但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白虎汤,麻杏石甘汤,旋覆代赭汤,黄芩汤,真武汤,乌梅丸,炙甘草汤,苓桂术甘汤,麦门冬汤,肾气丸,甘麦大枣汤等都常加减应用。

扶阳,最怕那些——画虎不成反类犬,动辄附子60,120克,把某某名家的个别病案当成金科玉律,能不出问题吗?

附子的用量与煎法

张仲景用附子分生、熟,生者用于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白通汤,炮者用于温阳扶阳、散寒除湿,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等。考其用量,一般用一枚,甚者二枚,最多为三枚,按一枚20-25计算,大约在80左右,而扶阳派诸家用附子则多为大剂量,甚者超大剂量,郑钦安、吴佩衡、卢铸之、卢崇汉、范中林、李可等常用量都在30

克以上,尤以吴佩衡、范中林用量更是惊人,多至100克、200克、300克,最多用至500克.川、滇的医家附子的用量都偏大,用量之所以大的原因除了病证适应外,可能尚与地域和医家个人的风格相关,此外,附子的煎煮法也是影响到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众多医家主张大剂量应用附子时,必须将附子先煎三小时以上,再入他药同煎。吴佩衡用附子必久煎3小时后试尝,半小时后不麻口,才与他药同煎服之。他用附子特点有三:一是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小时以上)。四川龚志贤:“附子重在煮透,煮至入口不麻,就无毒性反应了。余用制附片30克以上者,必须先先煮一小时,用量在60克必须先煮二小时,以入口不麻为度。”附子的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不耐久煎,长时间煎煮可水解为乌头原碱,毒性大减,但强心作用能存,而乌头碱等毒性生物碱是附子抗炎、镇痛、镇静的主要成分,长时间的煎煮使其毒性成分减少,可其治痛除痹的疗效也会降低。所以,用量的大小应与病症相适应,大多数的医家对附子的用量多以审慎态度,常用量早10-15克之间,最好不超过15克,以冷水快速煎煮,临床证明有省药、省时间、高效、速效、安全之诸多好处。东华煎药机加温至120℃,蒸煮2小时附子即几无毒性。笔者老师应用附子遵循的也是这个原则,虽然偶有超大剂量的使用,但都视病症而定,且采用少量多次、间隔时间服的办法,疗效尚令人满意。病症的阳虚程度的轻重,决定着附子用量的增减。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经方医学论坛——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

论坛

看着热闹,也来说两句,抛砖引玉。

1、烧火要添柴的,烧火不懂添柴,火越大熄得也越快。

2、好厨师要非常懂得控制火侯,炒菜要大火,煮饭太大火就有可能烧糊了。至于煲老火靓汤,更要考究小火慢煲。大火烧开五分钟就端上餐桌的,在广东是不能被称之为汤的。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要想着一日猛烈太阳就可以将三尺寒冰都化掉。况且冰化太快,引起洪水又咋办呢?

不过,现在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跟风的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乱用附子的现象。杜少辉博士在扶阳论坛上还碰到比拼大剂量用附子的医生,不少人以为敢用附子就是火神派传人、扶阳派高手,卢崇汉先生说,不是敢用附子就是扶阳,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用附子是很讲究的,要怎样组合才能避免副作用。卢氏传承200年没有出现用附子的医疗事故,这是在充分掌握了扶阳学说核心的基础上的,用附子而不知道配伍的组合,最后的结果不是扶阳反而是毁阳。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温肾补火,祛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导读: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的确在很多病症中都可用,但火神派药理偏矣。四逆汤是对脾用药,不是补肾阳。附子的作用是温经散寒,能通十二经络,能使阳气外达,干姜和甘草对脾起作用。之所以很多病用附子能起作用,是因为人病之后,会出现经络阻滞,附子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使气机流畅而恢复正常,同时,诸药也才起作用。郑钦安的用药是没错,但其理有疏漏,看看伤寒论就知道,四逆汤是针对太阴症的。凡是寒湿阻滞,都可以用附子温通,所以,祝味菊对附子的认识是对的!四逆汤的方解应该是这样的:用附子荡去群阴,以利于浮散之阳能回,干姜守而不走,干姜,甘草固护脾阳。如果寒湿过盛,就得适当加大附子。仲圣防脱有四逆汤和独参汤,皆着眼于脾,而非肾也!火神派擅用的四逆辈法,其实质是温经散寒,固护中州,但火神大家对此却隐而不彰。吾今和盘而出,诚一片救世的仁心。举个例:火神派治口舌生疮等虚火症,用四逆法效果很好,其理何也?盖中州寒湿阻滞,使君火不能下降之故也。故效显!火神不神也!——中州是需时时固护的重点啊!附子非补肾阳之药。其功用在于温通十二经络,它是可以在很多方剂中使用以助药效,但对非寒湿阻滞之人使用,则会生热风,不宜使用!即使用,也得合理配伍。人之内伤杂症,多因

为血瘀气滞痰阻,医者治疗的时候,有的用大黄祛邪,有的用马钱子,而火神派的显著特点是用“附子”以消阴翳,用干姜,甘草培土以补中气(但火神派说是用四逆辈补肾阳)。当然,在阴阳症侯的辩症上,也有些不一样。 附子在火神派用药中,相当于一个“先锋官”的作用,现在的火神派传人对附子的运用,似乎有违钦安先生原旨,钦安先生用药,有时也用阴药的,现在的火神有的好像不用阴药,不知现在的火神还是否执定中州而兼顾三焦,对附子动则用上百克,是否本末倒置了?不知是对“温经散寒,固护中州”是故意隐而不彰,还是根本没有领会----人之身体,相火(肾阳)为体,君火(心火)为用。“附子为药品中最大英雄也!治人,人健而身轻;治国,国泰而民安;治天下,亿万年皆成盛世也!”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毛炜表示,根据文献,既有服用10克小剂量附子一次就出现中毒反应的报道,又有在抢救危重病过程中,24小时内用量超过500克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例子。其实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中毒与否还牵涉到其他多种诱因,而且不同的药典记载的剂量范围也不同,暂没有统一结论。毛炜说。 她表示,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一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3克~9克;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常用剂量在15克~60克;第四种是温阳派主张的超大剂量使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的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45克~75克之间。 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 认识的不同。目前,药典、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现代的3克,但据现代一些医史学家的考

证,当时的一两应相当于现代的15。625克,两者相差5倍多。毛炜解释。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医家之间认识和经验的不同。 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 据介绍,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味辛甘,性大热,有毒。主要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它功效的记载: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由于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 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心病和多种疑难疾病。据统计,在500张常用著名方剂中附子的使用频率为13。20%,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导读: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火性迅速,无处不到”。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而不守,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此指出肉桂、子、干姜、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之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 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1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年,日行大便~33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4用附子,干姜,党参,炒白芍,乌梅,苍术,随证加减,调治多剂而206g10g15g15g6g10g获效。. . 二、附子配肉桂二药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缓,长引火归元,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

1附子配干姜附子配伍汇粹

1 附子配干姜——附子配伍汇粹 1 附子配干姜——附子配伍汇粹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 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

“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 自汉张仲景以降,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 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不当之处,尚请贤达指正。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取川乌一二三级侧根(即附子)收获后24小时内,放入胆巴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内浸渍,以防腐烂,并消除毒性(含乌头碱,有剧毒)。然后经浸泡、切片、煮蒸等加工过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供药用的附片。用泥附子做原料,一般可制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熟片、黄片、卦片、刨片等产品。现将产地加工方法、产品质量及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 白附片:又称白片或天雄片,系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作原料。加工过程如下: (1)洗泥:每制100千克白附片,约需泥附子370千克。将泥附子上的泥土洗净,并去掉须根。 (2)泡胆:每100千克白附子,用胆巴45千克,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25千克,盛入缸内(称为花水)。然后将洗好的泥附子放入,浸泡5日以上,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将附子上下翻动一次。附子浸泡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附子外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即可;若浸泡时间稍长则附子皮硬;当出现附子露出水面时,必须增加老水(即泡过附子的胆水),无老水可增加胆水。泡后的附子称胆附子。 (3)煮附子:先将"老水"在锅内煮沸,再将胆附子倒入锅内,以"老水"淹过胆附子为度,中途上下翻动一次。有鼓风机设备的地方,约煮10~15分钟;无此设备的则煮15~20分钟;,以煮到胆附子过心为止。然后捞起倒入缸内,缸内有清水和"老

水"各半,再浸泡1天,叫做冰附子。冰过附子的水可再与清水混合,又可冰下次的附子。 (4)剥皮:将漂过水的附子从缸内捞起,剥去外层黑褐色的表皮,用清水和白水(即已漂过附片的水)各一半的混合水,浸泡一夜,中途应搅动一次。 (5)切片:将浸泡后的附子捞起,纵切成2~3毫米的薄片,再倒入清水缸内浸泡48小时,换水一次再浸泡12小时,以除去片内所含的胆水,即可蒸片,若天气不好,就不换水,可延长时间。 (6)蒸片:将浸泡好的附片捞出,放入大蒸笼内(篾制或木制蒸笼均可)看蒸气上升至蒸笼顶端后,再蒸1小时为合适。 (7)晒片熏硫:将已蒸好的附片倒在晒席上(用竹篾编制的大席),利用日光曝晒,晒时要注意片张均匀,不能有重叠。待晒至附片表面水分消失、片张卷角时,即可收起密闭用"硫黄"熏,至附片发白为宜。然后再倒在晒席上晒干,即成色泽白亮的成品白附片。 (8) 炮附片取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附片,拌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放凉。 2. 黑顺片:又称顺片、黑片、顺黑片。是用较小的泥附子作原料。每制100千克成品,约需泥附子340千克。 (1)洗泥、泡胆、煮附子:均同白附片操作方法。 (2)切片:将煮后浸泡好的附子捞出,不经剥皮,用刀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 ‘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自汉张仲景以降,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

附子的配伍药对详解

附子的配伍药对详解 导读: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 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 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 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

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 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 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1附子配干姜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主要用于: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2附子配肉桂

附子配伍与简易方

附子配伍与简易方 附子是强壮剂,也是增效剂。附子除与干姜(姜附汤),人参(参附汤),黄芪(芪附汤),白术(术附汤),丁香(丁附汤),米仁(米附汤)等组成二味方外。还常与干姜、甘草配伍(四逆汤)以解附子之毒,也与麻黄,肉桂,生姜,细辛,仙灵脾,葱白,当归,茯苓,杏仁等配伍外,还与大黄,石膏,黄连,龙胆草,栀子,知母,生地,西洋参,白芍,羚羊角等寒药配伍以消除附子的不良药性,具有温凉并用之妙。 1、参附汤:人参,附子,救脱回阳。 参附汤是救急方,补气回阳效力强。正气大亏阳暴脱,喘汗肢冷急煎尝。 2、芪附汤:黄芪、附子,治盗汗。 3、术附汤:白术、附子,散寒去湿止痛。 4、姜附汤(伤寒论方):干姜、附子。主治泻痢,脉微,胸背痛。 5、丁附散:丁香、附子,治反胃呕逆。 6、米仁附子散(伤寒论方):米仁、附子,治胸痹痛剧。 7、四逆汤(伤寒论方。通脉四逆汤,干姜倍之):附子、干姜、甘草。 回阳救逆:四逆汤(用)附草姜,大汗亡阳四肢冷。吐痢腹痛口不渴,救逆回阳赖此汤。 8、白通汤:附子、干姜、葱白。

9、近效术附汤(白术附子汤,伤寒论方):白术、附子、甘草。 10、麻附甘草汤(伤寒论方):麻黄、附子、甘草。 11、芍附甘草汤(伤寒论方):芍药、附子、甘草。 12、麻附细辛汤(伤寒论方):麻黄、附子、细辛。 13、大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方):大黄、附子、细辛,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14、三仙丹(长寿丸):川乌一份、苍术二份、茴香三份。 15、米附败酱散:米仁、附子、败酱。治肠痈疮痈。 16、附子泻心汤(伤寒论方):附子、大黄、黄连、黄芩。 17、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桂枝、白术。治风湿骨痛。 18、桂附汤:桂枝、附子、干姜、大枣、甘草。 19、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干姜、大枣、甘草。 20、四味回阳饮:人参、附子、干姜、甘草。治虚脱。 21、四维散: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乌梅。 22、茯苓四逆汤:人参、附子、干姜、甘草、茯苓。 23、乌头汤:制川乌、芍药、黄芪、甘草、麻黄,散寒去湿,止痛补气血。 24、真武汤:白芍、附子、白术、茯苓、干姜,温阳利水。 真武汤,温肾阳,附术茯苓芍药姜。恶寒腹痛体浮肿,肢重疼痛变安康。 25、附子汤:人参、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祛寒化湿。 温经助阳附子汤,参苓芍术同煎尝。体痛背寒肢又冷,手足风湿

附子与干姜配伍研究进展

附子与干姜配伍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4-12T09:59:16.5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作者:陈靖涂冰王宪庆谭敏任旻琼 [导读]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附子和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阐述了附子与干姜配伍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该配伍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1-2]。研究发现乌头碱对心脏有显著毒性,可致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甚至发生室性纤颤和停搏,去甲基乌头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3]。另有研究表明,附子还具有抗炎、镇痛[4]、抗肿瘤[5]等作用。 研究发现,干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姜辣素。干姜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β-水芹烯、α-姜烯、β-红没药烯等[6];姜辣素分为姜酚类、姜烯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等类型[7]。 干姜是温里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有①促消化[8],抗胃溃疡[9]②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脑循环[10]③改善心衰兔的心肌舒缩性能,减轻心衰症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11]④保护心肌细胞[12,13,14]⑤镇痛、解热、抗炎[15]⑥抗肿瘤[16]等作用。 2 附子与干姜配伍作用研究 2.1 配伍药理作用研究 四逆汤是姜附配伍的代表方剂,目前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可强心、升压、抗休克等。高岚等[17]研究发现,附子、干姜、甘草混煎炮制能改善由缺血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杨辉等[18]研究发现,随着四逆汤剂量的加大,其保护心衰心肌的作用增强。杨兰等[19]研究发现四逆汤水提取物表现出对心肌细胞直接的保护作用。唐劲松等[20]研究附子干姜组分配伍发现具有显著治疗心力衰竭的功效。展海霞等[21-22]研究表明,附子配伍干姜煎剂对大鼠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四逆汤还具有抗休克作用,对休克大鼠有强心升压作用,对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对血管也有调节作用,且能明显提高供心抗缺血能力,延长供心保存的时限[23-24]。 2.2 配伍毒性研究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毒性很大,列为下品。中医药理论认为,附子通过合理配伍,既可降低其毒性,又可发挥其特长。陈道群[25]等研究认为干姜中的姜辣素可能对乌头碱有制约和解作用。裴妙荣[26]等实验研究表明,干姜与附子同煎,可降低3种毒性生物碱含量而有解毒作用。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27-28]表明,二者配伍后可大大降低附子毒性。但也有研究发现,附子与干姜配伍后煎液能增加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如张宇等[29]发现,附子与干姜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升高。陈佳江等[30]研究表明,不同附子炮制品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后各组总生物碱煎出量均有所增加。张丽等[31]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附子、附姜和四逆汤水提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显示,煎煮过程中3种双酯型乌头碱中溶出量最高的是次乌头碱[32]。徐姗珺等[33]研究发现,干姜与附子合煎有减小附子毒性的作用,但共煎液中的乌头碱含量增加。以上表明附子配伍增效减毒双重作用机制,即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活性成分,与干姜配伍后双酯型生物碱的溶出量大体均增加,体现了中医“附子无姜不热”的观点。 3 总结 附子和干姜作为临床常用药,现代实验研究及临床对其配伍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研究表明,两药合煎乌头类生物碱总量升高。但实验又显示干姜与附子共煎液的毒性减小。从毒性效应方面看,对于其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及机制还不明确。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对其化学成分、药效以及毒性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上,找出二者配伍增效减毒的机制,有助于其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的应用,发挥中药特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M a M,Yu J.Existence of multiple positive periodic so1utions for non linear functional difference equations[J].J Math Appl 2005,305:4831. [2]L iu Y.Period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functional difference equations at nonresonance case[J].JM ath App1,2007,327:8011. [3]肖风霞.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册.中医药研究[J].1999,15(4):60. [4]张明发,沈雅琴.温里药温经止痛除痹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9-32. [5]董兰凤,刘京生,苗智慧,等.附子多糖对H22和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9):14-19. [6]何文珊,严玉霞.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J].中药材,2001,24(5):376. [7]Kikuzaki H.Antioxidant effects of some jinger constituents[J].J Food Sci,1993,58(6):1407. [8]蒋苏贞,陈玉珊.干姜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1,30(1):11-14. [9]蒋苏贞,廖康.干姜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8):79-80. [10]Lu CJ.Function of ginger 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gateway[J].ZhongguoL inchuang Kangfu,2005,9(45):187- 189. [11]卢传坚,许庆文,欧明,等.干姜提取物对心衰模型兔心功能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01- 305. [12]陈信义,李峨,侯丽,等.乌头类生物碱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评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0):922- 923.

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

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 王亭1,徐暾海2* (11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 摘要:附子和甘草均为常用中药,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将从/减毒0和/增效02个方面综述近年来附子、甘草配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对近年研究成果的综合和分析提示,甘草所含的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其对附子发挥/减毒增效0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附子配伍甘草减毒的机制可概括为煎煮过程、用药过程两个环节;而二者配伍的增效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各自有效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然而,二者配伍的具体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研究结果出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配伍;附子;甘草 中图分类号:R283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2670(2009)0821332203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ompatibility of Radix Aconiti Laterlis and Radix Glycyrrhizae WANG T ing1,XU Tun2hai2 (11College of Life Science,Beijing Nor mal Univer sity,Beijing100875,China;21School of Chinese Mater ia Medica,Beijing Univer 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102,China) Key w or ds:compatibility;Rad ix Aconiti La ter lis;Ra dix Glycyr rhiz ae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更是中医用药的基本形式。历代医家在漫长的实践总结得出/君、臣、佐、使0和/七情合和0等基本原则。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配伍的实质是/组分合和0,组分在/量0和/质0上的变化,以及多组分对机体的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最终体现为疗效和毒性两方面的变化[1]。附子与甘草配伍在中药配伍应用中非常有代表性。5伤寒论6中含附子方17首,配伍甘草的有9首。附子甘草配伍在临床上的成功运用,引起了现代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关于二者配伍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将综合近年的文献报道,对附子甘草配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 nitum car michaeli Debx1的子根加工品,首载于5神农本草经6,列为下品,其性刚烈迅捷,走而不守,补火助阳,温通诸经,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及阳虚诸症。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 lycyr rhiza ura lensis Fisch1、光果甘草Glycyr rhiza glabra L1或胀果甘草G lycyr rhiza inf la2 ta Batal1的根及根茎,亦首载于5神农本草经6,性甘平,功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传统中药配伍理论的研究和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提示,附子配伍甘草,一则温阳,调中补虚,加强附子回阳救逆作用;二则补偏救逆,有缓和之意,即现代研究所认为的减毒增效。现代研究表明[2],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属脂溶性成分,包括双酯型、单酯型和脂类生物碱,其中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毒性很大,主要包括乌头碱、中(新)乌头碱、次(下)乌头碱。甘草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如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如甘草素)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目前大多认为前两类化合物为甘草对附子发挥/减毒增效0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1附子配伍甘草的减毒机制 自张仲景5伤寒论6中附子甘草配伍的9方始,人们对甘草制约附子毒性的运用和探索没有停止,近年来,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综合已取得的研究结果,附子配伍甘草减毒的机制可概括为两大环节:煎煮过程、用药过程。 1.1煎煮过程甘草对附子减毒机制的研究 1.1.1煎煮过程中甘草对附子中有毒生物碱溶出的影响:陈建萍等[3]以四逆汤为基础,采用ESI2MS/MS及H PLC测得附子、甘草配伍后附子中主要有毒成分(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量显著降低;同时,薄层扫描测得甘草中的甘草酸在配伍后的量也明显降低,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一致[4~6]。从两者减少的量推测,附子、甘草配伍后,甘草酸通过与乌头碱类成分形成不溶于水的络合物,从而减少后者溶出。杨明等[1]的结论与陈建萍一致,并进一步推测络合物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甘草酸含有多个羟基而显酸性所致。 但有研究者认为甘草酸和乌头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没有实验依据[7],且此前亦有研究证实甘草酸与乌头碱直接作用并不产生沉淀,反能增加乌头碱的溶出[8]。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甘草酸、甘草次酸与附子直接合煎,乌头碱的煎出量不减反增,提示甘草酸或甘草次酸并 # 1332 #中草药Chinese Tr aditional a nd Herbal Dr ugs第40卷第8期2009年8月 *收稿日期:2009201209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资助项目(06)07ZP02) 作者简介:王亭(1985)),女,四川省绵竹市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草药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E2mail:wangt323@https://www.doczj.com/doc/3310557500.html, *通讯作者徐暾海Tel:(010)84738628E2mail:thxu@yah https://www.doczj.com/doc/3310557500.html,

附子与半夏配伍禁忌的研究与思考

附子与半夏配伍禁忌的研究与思考 作者/ 姬艳苏张红霞邹逸竑姬艳苏: 武警后勤学 院附属医院张红霞: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邹逸竑: 武警江西总队医院 编辑/ 冰无双⊙ 校对/ 钱秀华 I导读:附子与半夏是中药配伍禁忌,但临床上二者配伍应用古来有之。临床运用中发现,只要抓住适当病机,煎煮方法得当,附子与半夏配伍能大大提高疗效,且安全度较高。实验研究表明,炮制与久煎能降低二者的毒性,原因是主要毒性物质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炮制与久煎后水解,而两药生品配伍会促使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浓度增加。生半夏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对双酯型生物碱水解的抑制作用不同,法半夏减毒作用最强。因此,附子半夏配伍使用时,除强调适应证外,应注意确认两药的炮制情况,并先煎附子以减毒。关于病理状态下附子与半夏配伍应用合理性的实验研究是进 一步的研究方向。乌头与半夏是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的内容之一。附子为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成分与乌头大致相同,因乌头反半夏,故许多医书记载附子不宜配半夏,并在中国沿袭已久。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在附子条下明确指出:附子与半夏不宜同用。但古今医家对此多有异议,用此“对药”配伍治病者也屡见不鲜。本文就附子

与半夏配伍这一命题,将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结合本院应用情况,评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1 文献报道 附子、半夏相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其所列附子粳米汤乃张仲景为治疗寒邪内阻、阴寒湿浊上犯证而设。在临床实践中,附子、半夏配伍使用后并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反而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例如附子配伍半夏治疗顽痹证属阳虚寒湿、痰浊瘀阻型患者,效果显著。临床上应用赤丸(方中含半夏与乌头)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冠心病、心肌缺血,附子粳米汤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支气管哮喘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另有文献报道二者配伍对腹泻、慢性乙肝等疾病亦有显著疗效。综合历代临床经验,附子与半夏配伍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且安全度较高。只要抓住患者阴盛阳虚、寒痰湿阻的病机,煎煮方法得当,两者配伍能大大提高疗效,配伍“相反”不是绝对禁忌。 2 不良反应 截至目前,关于附子与半夏配伍后的明显不良反应报告仅有3 例,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根据附子的毒-效关系,适当炮制,可获得较高的安全性。 3 应用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