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完成后,针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运行效益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的系统和客观性分析,以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和管理水平,是项目建设周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项目运行评价、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和项目影响与持续性后评价等。一方面是对投资活动实践进行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地反馈信息,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编制项目后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年度投资计划、项目调整报告及有关批复文件,项目竣工总结报告、验收报告及有关批准文件,项目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和同类项目的相关资料报告等。

项目后评价始于20 世纪30 年代,是美国国会为监督政府“新政”政策性投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项目后评价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呈现出以下趋势:由传统的单一的财务评价,向包括财务、经济、环境、社会等涵盖多方面评价方向演变。项目后评价当前更倾向于对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评价,尤其是国际金融组织扩大后评价机构的功能后,将资金预算、监测、审计和评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效、完整的管理循环和评价体系。

国内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后评价体系。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项目前评价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得到加强,后评价工作逐渐受到经济界和投资界的重视。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后评价体系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项目后评价理论尚缺少系统性的研究。

项目后评价对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建设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项目建设的效率与效益直接取决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工程建设单位要根据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项目后评价首先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后评价通过对项目投资过程、后续经济效益和影响所进行的全方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学习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和管理方法,提高今后项目决策和建设

水平。其次,后评价也是增强项目建设者责任心的重要手段。由于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的特点,通过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的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可以暴露出项目建设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项目参与者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后评价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为提高投资决策服务,即通过后评价建议的反馈,完善和调整相关方针、政策和管理程序,提高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和改善投资效益的目的。

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要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避免无谓的损失浪费。因此,强化建设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评价,显得愈加重要。可以说,项目后评价是全面提高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水平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对于完善已建项目、改进在建项目和指导待建项目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后评价还可以为项目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

财务效益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后评价中最重要、最具说服力的评价内容。通过财务效益后评价,可以判断出项目最初的投资决策是否合理,以及投资回报程度如何等。相对于项目前评价,财务效益后评价以项目投产后实际取得的财务效益为基础,重新测算项目计算期内各主要财务指标,并与项目前期决策的对应指标进行对比,说明效益指标变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评价和分析其偏差情况以及出现偏差的原因。

财务效益后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项目投产以来运营及效益状况

简要地叙述项目投产及运营状况,计算并汇总项目从投产到后评价时点的各年实际收入、成本费用、实现税费及利润水平等指标,并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标值进行逐年比较,分析其变动原因。

(二)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1.计算范围及评价方法

简要说明财务效益后评价的计算范围及评价方法,若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一致,应说明不一致的原因。

2.数据与参数选取

数据与参数的选取原则是:后评价时点前的数据采用实际数据,后评价时点后的数据采用预测数据。要注意,在后评价中使用的项目前评价预测数据、后评价时点前实际数据和后评价时点后的预测数据在口径和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对于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等指标的计算中有关参数的选取应依据行业或企业规定的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对于未规定的参数或没有按照规定选取的参数,应说明其确定原则。

另外在进行后评价时,财务报表上的价格、收入及成本数据都是不含增值税的,在与可研报告数据进行对比时应注意可比性。如果可研报告中的价格、收入和成本含增值税,为使其与后评价时点项目的实际财务数据具有可比性,须将其调整为不含增值税数据。

3.主要运营指标

应对项目后评价时点前各年的实际运营指标和后评价时点后计算期各年的预测指标分项列表说明,分析其变动原因。

4.主要财务效益指标

应根据项目实际运营数据和相关预测数据编制后评价财务报表,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借款偿还期和年均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值进行对比,说明差异变动程度。

5.财务效益变化原因及影响分析

在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化因素时,应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计划、收入预算、相关成本费用和税金预算等因素逐项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增利因素和减利因素分别分析其对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对于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分类分析。

6.影响项目未来财务效益的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未来投资效益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包括主要投入物价格、主要产出物价格、运营负荷和经营成本等,在进行财务效益后评价时,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应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计算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基准收益率时的主要投入物价格、主要产出物价格、运营负荷和经营成本等的临界值。

定性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动趋势,对其变动可能给项目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对策。

(三)投资与财务效益评价结论

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之后,应综合上述分析评价,对项目投资及财务效益做出综合性评价结论。重点评价项目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投资的合理性,通过分析项目投产至后评价时点前的实际盈利能力和预测后评价时点后的盈利能力,评价项目经济效益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进行项目前、后评价财务指标对比时,需要注意的是:前、后指标要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这种对比必须建立在相同的取值原则上,即都不考虑物价指数的变化。由于有些项目的完工期较长,期间各年的物价指数都不尽相同,前、后评价指标是否考虑了物价变化对分析结果

有很大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进行指标计算,剔除物价总体水平上涨的因素,将净现金流量数据用物价指数换算成基准年的不变价格。通常是,在得到后评价财务净现金流后,用行业或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系数进行换算,得到换算后的净现金流后,再计算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

项目后评价是对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综合和系统性评价,通过项目后评价,将评价结论以书面形式反馈到建设单位的决策部门,可以作为新项目立项和评估的基础,成为调整投资计划和投资政策的依据,这是项目后评价的最终目标。因此,有效地进行后评价能使建设单位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合理利用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赢得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2]张三力.项目后评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建设项目财务效益评估

第10章建设项目财务效益评估 项目的财务评价作为项目经济评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一般项目来说,尤其是对那些由市场调空的竞争性项目,财务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内容和工作程序,其结论是项目投资决策的直接依据。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主要是评价其在财务上的盈利性和偿债能力,考察项目的财务状况。 10.1 项目的财务评价概述 ㈠财务评价的含义 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金融、外汇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抗风险能力及外汇效果等财务状况,据以判断项目财务上是否可行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 ㈡财务评价的作用 对项目投资主体,还是对为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资金的其他机构或个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察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2.用于制定适宜的资金规划。 3.为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提供依据。 4.为中外合资项目提供双方合作的基础。 10.1.2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原则

1.坚持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 2.坚持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原则。 3.坚持采用预测价格的原则。 4.坚持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原则。 财务评价是在确定的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步骤如下: 1.选取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 2.计算销售(营业)收入、估算成本费用。 3.编制财务评价报表。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和利润分配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借款偿 还计划表。 4.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 5.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6.编写财务评价报告。 10.2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的测算 10.2.1 资本性投入基础数据的测算 1.总成本费用及其构成 ⑴生产成本的构成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样表)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解释评价标准 项目决策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 化 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 (1分),目标量化(2分)决策过程8 决策依据 3 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 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 长期实施规划 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 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2 分),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 实施规划(1分) 决策程序 5 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 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 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 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2分), 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 理办法(2分),项目实施调 整履行相应手续(1分) 资金分配8 分配办法 2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 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 中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 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 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 素选择全面、合理(1分)分配结果 6 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 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理 项目符合相关分配办法(2 分),资金分配合理(4分) 项目管理25 资金到位 5 到位率 3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 ×100% 根据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 计划的比重计算得分(3分)到位时效 2 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 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 进度 及时到位(2分),未及时到 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5 分),未及时到位并影响项 目进度(0-1分)。 资金管理10 资金使用7 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 规、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 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 用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存 在超标准开支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支 出依据不合规扣1分,截留、 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 准开支扣2-5分 财务管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 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 行;会计核算是否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 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 规范(1分)。 组织实施10 组织机构 1 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和财务效益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完成后,针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运行效益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的系统和客观性分析,以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和管理水平,是项目建设周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项目运行评价、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和项目影响与持续性后评价等。一方面是对投资活动实践进行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地反馈信息,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编制项目后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年度投资计划、项目调整报告及有关批复文件,项目竣工总结报告、验收报告及有关批准文件,项目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和同类项目的相关资料报告等。 项目后评价始于20 世纪30 年代,是美国国会为监督政府“新政”政策性投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项目后评价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呈现出以下趋势:由传统的单一的财务评价,向包括财务、经济、环境、社会等涵盖多方面评价方向演变。项目后评价当前更倾向于对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评价,尤其是国际金融组织扩大后评价机构的功能后,将资金预算、监测、审计和评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效、完整的管理循环和评价体系。 国内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后评价体系。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项目前评价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得到加强,后评价工作逐渐受到经济界和投资界的重视。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后评价体系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项目后评价理论尚缺少系统性的研究。 项目后评价对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建设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项目建设的效率与效益直接取决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工程建设单位要根据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项目后评价首先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后评价通过对项目投资过程、后续经济效益和影响所进行的全方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学习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和管理方法,提高今后项目决策和建设

财务效益评价

第七章 第一节 财务效益评估 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目标 财务效益分析就是要评定一个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财务分析要回答以 下问题: 1.项目投产后利润占投资的比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等。 2.贷款偿还期与投资回收期。 3.项目风险,即客观因素对收益额和收益率的影响。 (二)财务评价指标的分类 1、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两类: 静态指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简单法指标。 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考虑了项目整个周期。 财务评价指标 总利润 投资利润率 静态指标(传统方法)投资利税率 投资回收期 借款偿还期 财务净现值(FNPV ) 动态指标(折现方法)财务净现值率(FNPVR )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2、根据评价内容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三类,即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和财务外汇效果分析指标。 在财务评价实务中,一般是将两种划分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这些指标通 过基本报表直接或间接求得,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资金构成分析,资金平 衡分析和其他比率分析。 年平均利润 资 本金利润率

二、静态财务盈利指标 1.投资利润率 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生产期内各年利润总额变化的项目(如采掘工业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占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 年销售税金=年产品税+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

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

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 一、开展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开展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最基础的理论依据是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它为出资人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开展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逻辑基础。根据以上基础理论,出资人设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三大基本理论依据。 1.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所奉行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容为: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购买设备、雇佣工人,所以资本的投入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关键因素,资本的投入者即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所有者是企业中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和剩余价值享有者,剩余的资本要承担最大的风险,而在企业内部存在的除股东之外的利益主体,包括雇员和债权人,可以通过选择在企业中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或任务,获取相对固定的报酬或利益,并受到有关合同的保护,因此,企业的经营应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以保护股东的权益。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Stren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EVA评价系统,就是基于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 2.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公司价值最大化也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认为:所谓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主要表现为公司未来的收益以及按与取得收益相应的风险报酬率作为贴现率计算的现值,即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公司价值只有在其报酬与风险达到最佳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并购双方越来越关注公司的市场价值,因为只有公司价值最大化,才能在并购活动中获取更大的谈判筹码,或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股权,或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公司股权,同时体现出公司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可见,公司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不是对立的,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成为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确保公司持续性价值创造、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为全体股东创造最大化的财富。 3.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63年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内部文稿,是指如果没有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支持,企业就难以生存,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债权人、供应商及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论点是公司经营除了要考虑股东利益外,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在最大限度发挥创造财富的潜能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们的行为如重大决策等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二是在企业决策中一部分利益相关者要比另一部分利益相关者更重要;三是应当使公司全部有实际意义的资产处于承担风险的利益相关者的控制之下。建立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要通过设置相应评价指标反映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程度。

2020年(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财务知识)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每壹种方法的含义、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其优缺点。 第壹节静态评价方法 ?静态评价: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一、投资回收期 1.含义 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 注意:规定从建设开始年算起。 2.计算公式 ?Σ(CI-CO)t=0(3-1) 式中:现金流入CI—cashinflow 现金流出CO—cashoutflow ?P 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P t=投资总额/年净收益(年收益相等) 3.适用范围 用于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 4.判断准则 当P t≤Pc,则方案可行; 反之P t>Pc,则方案不可行。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例1:某拟建项目P t=8年,预计各数据下表所示。试判断方案是否可行?单位:万元 ?影响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因素(P41); ?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特点)。 二、投资收益率(投资效果系数) 1.含义 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和总投资额之比。表示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2.计算公式 R`a=H m∕K0×100% 3.适用范围 判断独立型方案是否可行。4.判断准则 当R`a≥Rc,方案可行; 反之R`aK01;C`01>C`0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解释评价标准 项目决策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 化 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 (1分),目标量化(2分)决策过程8 决策依据 3 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 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 长期实施规划 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 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2 分),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 实施规划(1分) 决策程序 5 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 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 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 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2分), 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 理办法(2分),项目实施调 整履行相应手续(1分) 资金分配8 分配办法 2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 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 中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 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 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 素选择全面、合理(1分)分配结果 6 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 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理 项目符合相关分配办法(2 分),资金分配合理(4分) 项目管理25 资金到位 5 到位率 3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 ×100% 根据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 计划的比重计算得分(3分)到位时效 2 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 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 进度 及时到位(2分),未及时到 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5 分),未及时到位并影响项 目进度(0-1分)。 资金管理10 资金使用7 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 规、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 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 用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存 在超标准开支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支 出依据不合规扣1分,截留、 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 准开支扣2-5分 财务管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 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 行;会计核算是否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 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 规范(1分)。 组织实施10 组织机构 1 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 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1

财务效益评价

第七章 财务效益评估 第一节 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目标 财务效益分析就是要评定一个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财务分析要回答以下问题: 1.项目投产后利润占投资的比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等。 2.贷款偿还期与投资回收期。 3.项目风险,即客观因素对收益额和收益率的影响。 (二)财务评价指标的分类 1、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两类: 静态指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简单法指标。 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考虑了项目整个周期。 ?? ? ?????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率() 财务净现值(动态指标(折现方法)借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 资本金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利润 静态指标(传统方法)财务评价指标FIRR FNPVR FNPV 2、根据评价内容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三类,即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财务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和财务外汇效果分析指标。 在财务评价实务中,一般是将两种划分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这些指标通过基本报表直接或间接求得,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资金构成分析,资金平衡分析和其他比率分析。

(三)财务评价指标与基本财务报表的关系 二、静态财务盈利指标 1.投资利润率 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生产期内各年利润总额变化的项目(如采掘工业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占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 年销售税金=年产品税+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 2.投资利税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

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

--------------------------------------------------------------------------------------------------------------- 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 一、开展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开展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最基础的理论依据是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它为出资人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开展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逻辑基础。根据以上基础理论,出资人设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三大基本理论依据。 1.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所奉行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容为: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购买设备、雇佣工人,所以资本的投入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关键因素,资本的投入者即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所有者是企业中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和剩余价值享有者,剩余的资本要承担最大的风险,而在企业内部存在的除股东之外的利益主体,包括雇员和债权人,可以通过选择在企业中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或任务,获取相对固定的报酬或利益,并受到有关合同的保护,因此,企业的经营应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以保护股东的权益。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Stren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EVA评价系统,就是基于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 2.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公司价值最大化也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认为:所谓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主要表现为公司未来的收益以及按与取得收益相应的风险报酬率作为贴现率计算的现值,即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公司价值只有在其报酬与风险达到最佳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并购双方越来越关注公司的市场价值,因为只有公司价值最大化,才能在并购活动中获取更大的谈判筹码,或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股权,或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公司股权,同时体现出公司管理者自身的价值。可见,公司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不是对立的,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成为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确保公司持续性价值创造、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为全体股东创造最大化的财富。 3.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63年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内部文稿,是指如果没有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支持,企业就难以生存,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债权人、供应商及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论点是公司经营除了要考虑股东利益外,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在最大限度发挥创造财富的潜能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们的行为如重大决策等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二是在企业决策中一部分利

完整word版财务效益评价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七章财务效益评估 第一节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一)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目标 财务效益分析就是要评定一个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财务分析要回答以下问题: 1.项目投产后利润占投资的比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等。 2?贷款偿还期与投资回收期。 3?项目风险,即客观因素对收益额和收益率的影响。 (二)财务评价指标的分类 1、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两类: 静态指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简单法指标。 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考虑了项目整个周期。 「总利润 年平均利润 投资利润率 静态指标(传统方法)I投资利税率 资本金利润率 财务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 j 昔款偿还期 ;财务净现值(FNPV) 动态指标(折现方法)彳财务净现值率(FNPVR) I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2、根据评价内容可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三类,即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和财务外汇效果分析指标。 在财务评价实务中,一般是将两种划分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这些指标通过基本报表直接或间接求得,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资金构成分析,资金平衡分析和其他比率分析。

(三)财务评价指标与基本财务报表的关系 二、静态财务盈利指标 1投资利润率 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生产期内各年利润总额变化的项目(如采掘工业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占投资的比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X 100% 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一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年总成本费用 年销售税金=年产品税+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 2 ?投资利税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者:曹梦菲等) 文章来源:审计处发布者:pxd 发布时间:2010-12-29 10:23:51 阅读:265次 本文发表在《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第8期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从客户、内部流程、财务、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构建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管理存在“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导致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效率低下等情况,因此开展绩效审计对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是目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认可和运用,本文试运用平衡计分卡来构造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平衡计分卡( 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 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企业咨询顾问大卫·诺顿(David Norton)共同开发的一种绩效考评和战略管理工具,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纽带,将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业绩评价系统。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报导,美国一千家大企业中,有高达40%的企业实行平衡计分卡,而《哈佛商业评论》更推崇平衡计分卡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策略管理工具。那么在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中是否可以引入平衡计分卡呢?这里首先需回答两个问题。 1.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管理工具,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其方法体系是否适用于审计评价?平衡计分卡是管理人员是否完成其受托经营责任的一种考核评价工具,而审计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其重要目的也是要评价管理人员受托经营责任的完成情况,两者在理念和适用范围上是相通的,因此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管理者使用的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 2.平衡计分卡最初是针对企业设计的,并在企业中取得巨大成功,其方法体系是否适用于专项资金的审计评价?专项资金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而且大多由行政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使用,这些单位或组织通过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过程将其内部业务整合,从而达到组织和项目的目标。另外,由于专项资金都依托具体的项目,要通过严格的评审审批程序,这就要求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者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围绕项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并科学规划项目实施的业务流程和支出预算,这些过程都能在平衡计分卡中得到体现,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的特点构建出其平衡计分卡,因此平衡计分卡同样适用于专项资金的审计评价。 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进而影响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在构建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

第三次项目财务效益评估 财务效益评估是投资项目评估中最主要的部分,通过项目财务效益的论证与评估,可以确定项目是否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一般而言,效益评估是决定项目可行与否、银行是否提供贷款的基本依据。 一、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内容 (一)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意义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鉴定、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投资、成本、收入、税金和利润等财务费用和效益,从项目(企业)出发测算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和财务外汇效果等财务状况,以评价和判断项目财务上是否可行,它是项目评估的很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内容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内容包括 (1)对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2)对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投资项目清偿能力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项目的财务清偿能力。即项目全部收回投资的能力;第二是项目的债务清偿能力,即项目清偿建设投资借款的能力,这是贷款银行用来考察项目的还款期限是否符合银行的有关规定的重要实际依据。(3)对项目使用外汇效果的分析。 (三)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程序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必须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才能为项目财务效益的评估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和依据。 1、分析估算项目数据 2、建立财务基本报表 3、计算财务基本效益指标 4、提出财务评估结论 5、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四)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财务报表 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基本财务报表涉及的主要报表有: 1.现金流量表 2.损益表 3.资产负债表 4.财务外汇平衡表 二、项目的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含义和来源 1、含义。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同等数量的资金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价值差异,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利息与利率。投资项目一般寿命期较长,所以在项目评估中不得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确定不同时点上项目的收益与成本。这就是使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 2、资金时间价值的来源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被认为有两个来源:首先,资金只有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参与生产资本的运动才会发生增值,将货币资金保存在保险柜中永远也不会产生出任何价值。 。其次,按照西方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理论,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是由于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从投资者或资金持有者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的期限内,资金最低限度可以按照无风险利率实现增值,即银行存款利率。因此真实的资金额至少等于期末的同等资金加上期间的利息额,这种社会资金的增值现象,人们将其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1、基本概念与计算公式 (1)单利与复利 计算利息有两种方法:按照利息不再投资增值的假设计算称为单利;按照利息进入再投资,回流到项目中的假设计算称为复利。单利计算期末本利和为: F=P(1+i×t ) 复利计算期末本利和为: F=P(1+i)t 单利和复利的期末本利和计算,也称为终值计算。单利和复利终值的倒数是其现值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以1年为计息基础,按照第一计息周期的利率乘以每年计息期数,就是名义利率,是按单利的方法计算的。例如存款的月利率为0.55%,1 年有12月,则名义利率即为0.55%×12=6.6%实际利率是按照复利方法计算的年利率。例如存款的月利率为0.55%,1 年有12月,则名义利率为0.55%,即(1+0.55%)12-1=6.8%,可见实际利率比名义利率高。在项目评估中应该使用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按照下面的公式换算: ER(实际利率)=(1+NRn(名义利率)÷n)-1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团体,它的绩效考核是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顾客和供应商、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焦点。因此相关者非常关注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于现在企业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绩效考核显得无比的重要。由于财务绩效考核具有数据以收集和综合性的特点,并且财务效益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因此财务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企业;财务绩效;体系 Abstract:As a profit-making organization, it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s the focus of the shareholders, creditors, managers,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government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reflect the company's major stakeholders concerns. Due to the asymmetry and separ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al evaluation index has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t is comprehensive and easy to collect data and other

企业绩效评价财务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绩效评价财务指标体系研究一、第一层次基本指标所谓基本指标,是企业绩效评价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指标。基本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层面,指标的综合性要强且数量不宜过多,能充分反映绩效评价的主要方面。(一)以盈利能力为目标确定核心指标对企业绩效评价,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并提高盈利能力。在企业绩效评价中,体现财务效益的指标有很多。由于绝对量指标受到企业规模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在基本指标的确定上,主要采用相对量指标。投资报酬率(ROI)指标是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综合体现,不仅集中地体现了出资人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而且概括地反映了生产经营的净成果。首先,投资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收益同平均总资本的比率,总资本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投资报酬率体现了出资人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的增值能力,反映了企业资本投入与报酬的关系;其次,投资报酬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个指标,它集中体现了企业自身经营和对外投资等行为的收益水平,通过对该指标的分解,还将企业的营销策略、成本控制、资本结构等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自发地形成了分析指标体系,对企业全面了解;第三,投资报酬率指标通过性很强,不受企业所处行

业差别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比性。(二)按照企业财务分析轨迹确定基本评价指标投资报酬率是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出资人在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时,只关心投资报酬率一个指标是不够的。在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经营者为了表现经营才能和业绩等个人目的,人为地提高眼前的资本回报水平,以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持续经营潜力为代价,采取各种手段粉饰收益。这种短期行为会对出资人的权益必将造成极大地损 1 害。因此,在考察企业财务效益的同时,还要综合分析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财务结构是否合理,抗风险能力强弱,以及发展潜力等内容。综合考虑企业绩效评价的总目标和影响企业绩效评价的多方面因素,采用分解、协调等方式,从覆盖资本经营周转全过程的盈利、营运、偿债和发展能力四方面,按照企业财务分析的轨迹,参考“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具体选择了投资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八项指标作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 从盈利能力看,总资产报酬率着重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水平。通过对该指标与投资报酬率的共同研究,可充分体现出企业自有资本与债务资本的获利能力,以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472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2,2012 (CumulativetyNO.472) 一、对高校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照合理的评价标准,对高校的财务行为过程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反映高校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区域间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很多高校办学走综合化、大型化路线严重。另外,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到“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日趋显著,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变化都要求高校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要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基于政府需要。 二、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指导作用较差 现有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少特色项目评价指标,没有与大学办学的定位和目标密切相关,因而分类指导作用较差,未能体现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导向性功能。被评价高校的领导者很容易为追求短期的评价结果而重视规模外延建设,却忽视自身长远定位的发展。 (二)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目前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多是基于政府需要,基于高校利益相关者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较少。但是面临政府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新形势,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将在以后的大学治理结构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人、财、物等有形资源,而且作为高校核心资源的大学声誉的创造更是与众多利益相关者紧密相关。 (三)评价纸条缺乏可操作性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在众多高校中应用,但是有些指标所需数据资料不易采集,数据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高校绩效指标的广泛运用,影响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 (四)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绩效指标中并非所有的能测量的数据都能代表学校的绩效,有些指标所代表的结果也并非完全由学校控制,评价指标的制定和运用具有较大的任意性,评价指标不稳定、经常变更,或者已确定的指标不被连续的测评使用,这就导致很难看出某一方面的发展趋势。 三、优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考 (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指挥棒”,对高校发展有导向功能,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应充分发挥分类指导作用高校财务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与教学、培养人才目标相联系,要关注被评价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高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对不同类别的大学如综合性大学、行业性大学等进行分类,对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地方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也须采用结合学校特色的个性指标,以强化针对性。 (二)增强除政府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层面的指标设计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信息使用者除政府以外,还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从投资者的角度,他们主要关心高校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可增加相应指标设计如收入增长率、资本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从债权人的角度,他们侧重于关心学校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这些从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例等指标中可以体现。此外,资金筹集能力、资金运行效率、财务发展潜力等也是高校利益相关者比较关注的,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制定相应的、科学完善的指标来评价。 (三)加强数据采集,提高评价指标可操作性。 要提高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尽量使所有评价指标所使用的数据都可以在现有的高校财务报表和基本统计表中获取,以这些可验证的资料为基础,才能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信息数据库,大力推进相关信息、资料的采集和积累,为财务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四)增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稳定性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等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在设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把握稳定性、连续性原则,尽量使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所有高校指标能横向比较,且对本校各历史时期指标能纵向比较,或通过换算能进行对比,以达到增强指标体系稳定性的结果。最后,将指标体系以文件、制度等形式固定下来,并设立财务绩效评价机构,使评价指标的运用制度化、规范化。 总之,构建完善合理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合理筹集和分配资金,在保证高校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使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不仅对高校自身规范管理、改进办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帮助政府更科学、更准确地对教育工作进行决策,从而适应财政改革和中长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建平,章大为.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刍议[J] .文教资料,2011(02):185-187. [2] 李祖超,石昊.英美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 .评价与管理,2010(3):38-39. [3] 鲁曦,王菱艳.浅谈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弊端与设计构想[]J .商场现代化,2011(01):180. [4] 张慧.高校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探讨[J].时代经贸,2008(08):27-29. [5] 唐小惠.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1(10):299. 作者简介:刘敏(1984-),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就读于西华大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赵春辉)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刘 敏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本文从进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入手,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希望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财务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32 Times Finan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