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皮革防霉剂-纺织防霉助剂-防霉整理剂-纺织防霉剂-织物布料面料防霉剂

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皮革防霉剂-纺织防霉助剂-防霉整理剂-纺织防霉剂-织物布料面料防霉剂

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皮革防霉剂-纺织防霉助剂-防霉整理剂-纺织防霉剂-织物布料面料防霉剂
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皮革防霉剂-纺织防霉助剂-防霉整理剂-纺织防霉剂-织物布料面料防霉剂

纺织品抑菌整理技术进展的回顾(二) yd5710

杨栋梁(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

原载: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简讯2005/10/28

注:本文第(一)部分,已在本网页[讨论园地]第54期中转载

三、抑菌整理[12-19]

1996年1l月,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评估协议会JAFET(原名纤维制品卫生加工协议会,简称SEK)在原有抗菌防臭加工部外,增设了抑菌加工部,规划开发更高抗菌性能的抑菌整理产品,以满足防止"院内感染"以抑制MRSA繁殖为主要目标的新产品开发和探讨产品达到的防菌性能。在1998年2月制订抑菌整理产品通过SEK认证标准,同年6月在原有抗菌防臭整理产品外,开始了一般用途的抑菌整理产品SEK(橙色)认证,特殊用途抑菌整理产品SEK(红色)认证,则于同年9月才实施认证。

原有抗菌防臭整理目的是以抗菌防臭为诉求,提供抑制细菌在纤维上繁殖,防止产生臭味的纺织品。其合格产品的标志为兰色SEK,作为对消费者保证质量。而抑菌整理目的

是提高生活环境,与医护环境质量为诉求,提供抑制细菌在纤维上繁殖的纺织品,根据产品的用途,可分成二种:一般家庭用纺织品,其合格产品以橙色SEK标志表示,特殊用途,如医院以及相应的医疗、保健等机构用的纺织品,其合格产品以红色SEK标志表示。生产以上两类产品所用的抗菌整理剂及整理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标准是完全相同的,这里不再列出。但抗菌防臭整理产品与抑菌整理产品评估的标准是有区别的,今简单归纳如表2所示。

然抗菌剂的应用。

纳米抗菌材料中,以纳米级TiO

2

和或ZnO的光催化型抗菌剂,最受人注目。它们本身无毒、无味、无刺激性、对人体安全性高耐热稳定性好,不会燃烧,呈白色,以其优异的抗菌性而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它们的结构属有氧空位的典型N型半导体,能吸收能量高于禁带宽度的短波光辐射,使价带电子跃到导带,同时形成空穴。一般情况下,电子处于价带中,受到晶体场的限制和禁锢,不能自由运动;如果受到外来可见光或紫外线照射,价带

电子被激活到导带,形成空穴-电子对,它与吸附在其表面的H

2O和0

2

作用生成具有极强化

学活泼性的羟基自由基(OH·)和活性氧离子 (-0-2);它能与细菌内有机物及其分泌毒素反应,

从而将细菌、残骸和毒素一起杀灭或消除。纳米级TiO

或ZnO的光催化机理,可以下式表

2

示:

+ hv → +h+

TiO

2

e-+ O →·O-2

O →·OH + H+

h+ + H

2

整理用的纳米抗菌剂是要将纳米微粒,需先用耐氧化的有机硅多孔膜进行包裹予处理,然后制备成均匀的分散体,目前仍是一个技术难题。因纳米微粒表面活性大,易发生团聚,且不易与纤维材料结合,需要有性能良好的粘合剂搭配应用,也是成败的关键。其次,锌离子游离出来能与蛋白酶结合,失去活性后,不再具有杀菌功能。

有人指出:光催化型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材料的抗菌效率不是太高,抗菌谱窄,又需要强光照射才能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尚需从杀菌机理研发高效的纳米抗菌材料。

天然抗菌剂来源于植物、动物(昆虫)和微生物中提取物。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应用天然抗菌化合物来生产抗菌纺织品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方面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今将植物和动物中抗菌化合物的情况简介于后。

植物类天然抗菌剂:

罗汉柏的蒸馏物为桧油。其中酸性油中含桧醇(又称日柏醇),中性油中含斧柏烯,都具有一定抗菌性,日本三木理研发的OH Retine和Union化学工业的Unika MCAS-25均是桧柏油微胶囊产品。

艾篙萃取液主要成分有:1,8一氨树脑,2-守酮、乙酰胆碱、胆碱等,它们都有抗菌消炎,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蕺莱(鱼腥草),由叶、茎、穗中萃取,含癸酰基乙醛、甲基壬基酮、月桂酸、黄酮系成分。栎苷、异栎苷等,有抗葡萄球菌、线状菌等作用。

芦荟萃取液中含酚类化合物,如芦荟素有抗菌防霉,中和虫咬的毒液和解毒作用。

动物类天然抗菌剂:

富士纺将适量(0.5-3%)壳聚糖微粉均匀混入强力粘胶纺丝液中,纺出Chitopoly抗菌强力粘胶纤维,三菱粘胶用壳聚糖混入聚丙烯腈纺丝原液中,制成抗菌腈纶纤维。

壳聚糖作为抗菌剂在织物上的应用,已在逐渐推广中,详见有关文献,不再一一介绍了。昆虫的抗菌性蛋白质:

昆虫体内的抗菌蛋白质也是天然抗菌剂,此项工作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已开始研究,已分离出15O种以上抗菌蛋白质,可分为防卫素(Defensin)型,杀菌素(Cecropin)型,攻击素(Atracin)型,含高脯氨酸(Proline)抗菌蛋白型,含高甘氨酸(Gliycin)抗菌蛋白型等。昆虫抗菌蛋白一般有耐热、抗菌谱广的特点,对MRSA有一定作用,还未见应用报导。

此外,原来胍类抗菌整理剂,新开发一种单胍齐聚物品种(PHMG),受到世界关注。

四、纺织品的抗菌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法的新动向[20-23]

随着抗菌整理技术的进步,抗菌性试验方法也有相应的修订,这些情况在"抗菌防臭整理的现状与展望"一文 (刊于印染杂志 1996,22(9);22(10);22(11);22(12))中己述及,这里不再赘述。之后,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评估协议会 (JAFET)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先后反映在JIS L1092:1998及其以后各修订版上,而[JIS L1092:2002纤维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抗菌效果]可称较完善的版本了。2000年,由JAFET向ISO TC38提出“纺织品抗菌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法”提案,经各国投票赞成后,已成立TC38/WG22/PTl进行审议,并于2001年4月在东京,2002年3月在京都,同年12月在里昂召开过三次有关抗菌加工纤维制品抗菌性评估试验法的ISO国际会议。这是抗菌整理纺织品建立国际抗菌性试验方法标准迈出的坚实的步伐,作者认为该提案体现出在抗菌技术上创新点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抗菌性的定量试验的试验条件与使用条件接近,分成二种方法:①是以静菌活性值或杀菌活性值为评估标准的菌液吸收法(这是传统的接种菌种方法),是高湿状态下增殖细菌的抗菌性的定量试验法。适用于消费过程中产生汗液和水分的制品,如紧身衣、衬衫、罩衫、睡衣、围裙等。②是以菌减少值为评估标准的细菌转印法(Printing method)以区别于法国提案中转移法Transfer method,这是新增加的接种菌种方法),是低湿状态下对非增殖性细菌的抗菌性的定量试验法,适用于消费过程中不产生汗液和水份的制品,如白大褂、护士服、护理服、窗帘、地毯等。二是精度高,三是缩短了试验时间又省力。今简介于后

(一)抗菌性定量试验法概要

(二)ATP (生物发光法)测定细菌数

纺织品上细菌含量,一直沿用 100多年前开发的方法,即将试样上冲洗菌液,在琼脂上培养 (37±1℃,24-48小时)后,再行测定数量,操作繁什且费时,精度也不高,采用ATP(生物发光法)测定,既省时又省力。ATP测定用于纺织品上细菌数是技术上一大进步。

利用萤火虫的萤光素酶进行高灵敏度ATP 测定的原理早在1950年左右已经发现了。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曾用它检证月球表面土壤中是否存在生物,可说是它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以后一段时间里很少有人问津。直至近年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完成了无性繁殖的微生物生产虫萤光素酶技术,解决了虫萤光素酶性能稳定性,并赋予它"耐热性"、 "耐表面活性剂"等的基因改性问题;样本中游离ATP去除,由麻烦的膜过滤,改为酶分解技术解决游离ATP问题,以及采用具有低噪音级,感度达1013M级且性能稳定的光电倍增管光量测定仪,才使它成为许多领域中一项乐意采用的新技术。

由于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评估协议会 (JAEET)不懈的工作,ATP测定法不但己作为日本纺织品的抗菌性试验法抗菌效果(JIS L1092:2002)中一个新的细菌数测定方法,同时也作为向ISO推荐的内容之一。

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是生物体内一种贮藏能源的化学物质,肌肉运动能源提供者,也是生物体产生各种物质的酶反应能源。因此,有生命活动的地方一定有ATP存在;反之,存在ATP表示有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即ATP是生物存在的标志之一。细菌细胞中也含有固定的ATP 量,且同一种细菌处于对数繁殖期和稳定期其ATP含量是不同的。当细菌一旦死亡,ATP会被细胞内的分解酶立刻分解殆尽。由此求得测定样本中ATP 浓度,除以各菌种不同状态下每一个细菌的ATP数量,就可求得样本中的活菌数。利用此原理,可以方便测定制备试验菌液以及培养后的活菌数。

夏夜郊外萤火虫的发光,是虫尾部发光器中由ATP与酶反应而发光的。这是效率很高的ATP生物化学发光反应,这种发光量与ATP量呈定量比例关系,是高灵敏度测定ATP的方法。反应时间很短,大约只需10秒钟即可。而采用一般的光学测定法很难进行μM级 (1O6mol/ml)的测定,利用生物化学发光反应的测定发光量,1013M级(1017mol/ml)也不成问题。

ATP生物化学发光测定原理,可以图2所示,其操作概要是,(1)在ATP试验菌液(或接种菌液)以及冲洗的菌液中添加Apyrase酶(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与腺苷胱氨酶,利用酶分解将菌体外的游离ATP去除;(2)在去除游离ATP菌液中加入ATP萃取剂进行萃取;(3)萃取

后,加入由虫萤光素酶和D-虫萤光素组成的发光试剂,然后用光电倍增管测定由ATP和发光试剂反应发出的萤光光量,其反应式如下:

由发光量可求得ATP浓度(mol/l),再由此ATP浓度除以如表3所示不同菌种在不同状态下每一个细菌的ATP量,就是样本中活菌浓度(个/ml)。

据称: ATP生物化学发光测定法操作所需时间为:游离ATP去除予处理15分钟,ATP 萃取处理10秒,发光量测定10秒。而传统的琼脂平板培养测量菌落方法约需48小时。 (三)安全性试验方法的新建议

抗菌整理纺织品对人体皮肤刺激性试验,改由人体皮肤细胞培养生成再生皮肤模型上进行,以计算细胞存活率作为安全性中刺激性的定量评估,此提案内容量在2001年4月第一次东京ISO国际审议会议上,被认为不适合作为国际会议的审议题和没有皮肤专家出席为理由而被排斥,但作者还认为是一个创新意义的课题,在此仍简单介绍于后,供参改。

剂因素。本法是在评估此种纤维制品所有的皮肤刺激性的试验方法,特色是将纤维制品直接贴附在皮肤模型上。

注②皮肤模型是人类皮肤细胞培养出的再生皮肤。

注③MTT系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m Bromide的缩写

注④0.04M盐酸/异丙醇

五、抗(抑)菌纺织品的市场情况[24-25]

尽管在二十世纪 9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始终未能走出危机阴影,日本经济也处于不景气中,由于抑菌纺织品特别适应日本人民酷爱清洁卫生,符合他们追求舒适而健康的生

活要求。据称:1998年这类功能性纺织品的销售额达4000亿日元,其中袜类约1800亿日元,内衣类 1200亿日元,其它产品为1000亿日元,这与日本企业积极开发抑菌新产品有关,兹将一些著名企业开发此类产品达5种以上列于表3。

和或抑菌纺织品生产的企业300家,获得SEK标志的品种达2000种。

进入21世纪以来,抗(抑)菌纺织品的市场情况,可引援2004年西欧D&K咨询S.A的报告来说明,该报告是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期间对西欧80多个与抗菌纺织品有关客户咨询工作的总结,是抗菌纺织品在西欧市场上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估量。

目前抗菌纺织品在欧洲市场上的估量

以最终用途的消费量以及其产品在市场推销速率估计:抗菌整理产品约为7万吨,抗菌纤维产品为0.7万吨。抗菌整理纺织品,其主要用途为床上用品约占总量的60%强,服装约占20%,17%为其它用途,少量用于铺地织物。而抗菌纤维纺织品主要用途床上用品约占44%,服装约占40%。

按2001年市场销售纺织品总数量计,抗菌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低于2%;其中床上用品占有率>4%,(主要为床垫套等),产业用品占有率<3%(主要为过滤和鞋垫等)。服装占有率<1.5%。这类产品主要生产国为意大利,Benelux(即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济联盟)及法国约占总量65-70%,其次为利比利亚和英国。

抗菌整理采用制剂品种为双胍类、异噻唑啉酮类,有机硅季铵盐类和酚类等。抗菌纤维以聚酯纤维为主。

未来的市场:

在充分考虑到抗菌纺织品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特别是不利因素中缺乏立法的支持,以及

一些科学家和皮肤病专家担心,会影响皮肤上常驻菌群失衡和人们顾虑长时期应用后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等。

予计抗菌纺织品的增长率为8%以上,至2005年总产量将达12.5万吨。最终产品市场占有率为3%,其中抗菌整理产品的比例将有所下降,但占有85%优势。最终产品床上用约为50%,而服装和产业用的比例会有所增加。

六、结语

(一)如果以1935年作为现代抗菌整理开始的话,它己走过了60个春秋。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抗菌纺织品能切断有害微生物的传染路途之一,符合人们提高健康而舒适生活环境的要求,是具有良好开发的纺织产品之一。而抗菌整理与其它功能性整理的复合化,为拓宽抗菌纺织品用途创造了条件。目前抗菌整理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已从一般家庭用品,扩展至室(车)内装饰和医疗部门用品等方面。

(二)除道康宁的DC-5700外,目前抗菌整理使用的抗菌剂外大都是从其它领域中使用成熟的品种移植过来的,可认为是经过化学品安全性审定的。但是Oeko-tex Standard 100一开始就对抗菌整理纺织品不予受理认证的,直至2003版才对抗菌整理纺织品的认证出现解冻。指出:按人类生态观点充分评估后,对人体是无害的,认为这些纤维的使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可根据Oeko-tex Standard lO0,接受I到Ⅲ类纺织品的认证申请。而欧盟的生态标签(Oeko确label)的新标准中规定,卫生整理中不允许含有超过0.1%的危险物质 (即欧盟67/548/EC指令、修订版)如下:R40(有致癌性而限用),R45(可致癌),R46(可引起遗传性损害)、R49(可引起吸入性致癌),R50(对水生物剧毒),R51(对水生物有毒),R52(对水生物有害),R53(对水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R60(可降低生育能力),R61(可对胎儿造成伤害),R62(可降低生育能力),R63(可能损害胎儿健康),R68(可能引起多种不可逆的危害)。这些为抗菌纺织品进入环保或生态纺织品指明了要求。

(三)DC-5700是目前纺织品抗菌整理中唯一量身定制的抗菌剂,其最大成就是在阳离子季

铵盐中引入可缩聚的基团[-Si(OCH

3)

3

]在整理加工过程中,通过甲氧基水解,缩聚成膜或

与纤维上反应性基团(如-OH)反应,从而生成不溶于水的有机硅季铵盐高分子化合物,复盖在纤维表面形成生物活性层。

(四)单一的溶出型抗菌剂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菌种,以致影响其抗菌效果。采用定期改变复配不失为一个权宜措施。

(五)应用纳米光催化抗菌剂时,为避免纤维也受到光催化而损伤,其颗粒应用耐氧化多孔膜包裹予处理是必要的。为此,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性也是关注的问题了。自然界中天然抗菌剂的发挖是值得开发的宝藏。

参考文献

[l]魏日义等,正常菌群与健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2]陆宗鲁,纺织品卫生整理(一),印染,1995(5):33

[3]华子昂,抗菌新概念-生物触媒的原理与应用,2004年全国服装用高新面料开发研讨会论文资料汇编 (上海)2004/3;91-101

[4]高丽宽纪,微生物制御,染色,1998,16(1);1

[5]中岛昭天,抗菌防臭加工纤维制品の最近の动向上と课题,纤维科学,1991(7);15

[6]杨栋梁,卫生整理,印染,1985(6);36

[7]杨栋梁,纺织品卫生整理近况(一)(二),染整科技,1995(2);66,(3);47

[8]Dow Coming,Information about Antimicrobial Aqent

[9]河合博,目前国际上抗菌防臭卫生加工整理概况,道康宁5700抗微生物处理剂,纺织品抗菌防臭卫生加工技术研讨会资料 (上海)1996.4.16

[10]谢光裕,抗菌防臭加工药剂与加工方法,染化 1997(6);23

[11]郑文雄,对应MRSA之现状与发履(一)(二)染化 1997(4);69,(6);31

[12]林松筠,新制菌加工纤维制品-SEK标志认证标准,染化,1999(7);10

[13]染整顾问中心,新成立之"制菌加工"纤维制品之标识认证制度,染化,1991(1);22

[14]山下典男,光触媒の纤维入の应用,加工技术 1999(9);551

[15]周环波等,纳米结构及其应用,孝感学院学报 2001(6);24

[16]龚兴建等,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第四届功能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2004年;142-147

[17]杨栋梁,壳聚糖在织物功能性整理中的应用(一)(二)印染2003(4)、(5)

[18]杨栋梁,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印染2001(3);47

[19]昆虫农业技术研究所,昆虫の抗菌性夕ンパク质,加工技术,1998,33(9);566

[20]染整技术顾问中心,JAFET对ISO抗菌试验法与皮肤刺激法试验,染化2001(2);24

[21]染整技术顾问中心,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评估协议会 (JAFET)最近的活动,染化2001(12);15

[22]林献龙,制品的抗菌性试验方法与评估-ATP发光测定法,染化2003(10);27

[23]李肯定,纤维制品抗菌性评估的动向(下),染化 2003(10);15

[24]大阪Chemical marketing center,健康、快适纤维の新技术上市场,Vo1.3,N0.205,2000年10月;176-183

[25]网上资料,2004 D&K Consulting S.A,Bio-Active Textiles,Westren Europe(2001-2005)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

环保型纺织品抗菌整理剂进展综述 董红霞 (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摘要:本文叙述了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选择标准,着重分析了目前抗菌剂行业面临的安全环保法规的压力,并提出了应对这些安全环保压力的方向。 关键词:抗菌剂;环保;安全;法规;进展 随着对天然与健康产品的持续追求,人们更关注纺织品的健康及舒适性,尤其是抗菌防臭加工最受市场的青睐。在气候温暖而且雨量较多的地区,细菌(微生物)容易大量繁殖,而人体穿着纤维制品时,汗、皮脂、污垢等人体代谢物均附着在纤维的表面上,而间接提供细菌所需的营养源进行繁殖,在这过程中代谢所产生挥发性恶臭物质,也会引发其它相关的疾病。 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对于防止病菌的侵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抗菌功能性纺织面料制作的日用品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辐射到生活的细节中。 开发抗菌功能性纺织品所需要的抗菌整理剂是一门牵涉甚广的技术科学。该技术使用在纺织品的抗菌上,可提供不同保护程度的功能。 本文详细叙述了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机理、抗菌剂的种类以及抗菌剂选择远离等,着重分析了当前安全法规对抗菌整理剂的较高要求,并提出了环保型抗菌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1、抗菌防臭加工的必要性 纤维或纺织品经抗菌处理后,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1):保护使用纺织品穿著者和使用者的人,如果抗菌纺织品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尿素分解菌等细菌和真菌,则能预防传染性疾 病的传播;防止内衣裤和袜子产生恶臭;防止袜子上脚癣菌的繁殖; 防止婴儿因尿布发生红斑;提高老人和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在 医院内预防交叉感染(即MRSA感染); (2):对纤维材料本身的保护,防止纤维受损,由于具有杀灭黑曲霉菌、球毛壳菌、结核杆菌和柠檬色青霉菌等各种霉菌,可以防止纤维材料变 色、脆损以及纺织品贮藏时发生霉变。 2、纺织品上抗菌剂的作用模式和机理 活的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等,主要由多糖组成的最外层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保护细胞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紧接细胞壁下层的是半透性的细胞膜,这种细胞膜包括细胞内细胞器和多种酶和核酸。这些酶负责发生在细胞壁内的化学反应,核酸则储存这些微生物的基因信息。这些微生物的存活或生长取决于细胞的完整性、这些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和合适状态。 抗菌整理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静菌)或杀死微生物(杀菌)。几乎所有的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如银抗菌剂、三氯生、PHMB和季铵盐化合物等,均为杀菌剂。这些抗菌剂能损坏细胞壁,或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蛋白质中毒,抑制酶的活性,或抑制脂类的合成,而这些都是细胞存活的必需条件。

2015年纺织品发霉检测和分析

防霉整理是通过防霉整理剂处理织物,从而使纺织品获得防霉防臭性能的加工工艺。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织物被霉菌沾污而发霉变质,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分解人体汗液及其它分泌物而产生臭味,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安全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织物获得清洁卫生的新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防霉整理织物发展很快因此,对防霉纺织品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全面考核并规范化尤显重要。本文就国内外织物防霉测试标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进展作简要介绍,旨在为防霉织物测试与评价提供借鉴。 防霉测试的影响因素: 霉菌的危害及纺织品防霉检测方法 霉菌是多细胞微生物,由孢子和菌丝组成,其中孢子是非常小的霉菌繁殖体,漂浮在空气中,随风传播。霉菌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引起纺织品、家具、墙壁和食物等发霉。一些霉菌可以引起皮肤、皮下甚至全身的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哮喘、鼻炎、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以肺曲霉病、蕈样肉芽肿、鼻脑毛霉菌病、着色霉菌病、中症和癌症,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卫生机构研究证实,洗衣机内暗藏的霉菌沾染内衣后,可以导致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使用防霉纺织品能有效地预防疾病通过织物传播,对防治霉菌过敏、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骚痒有显著效果。美国AATCC于1946年颁布了第一个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检测方法“纺织材料抗霉菌和抗腐烂能的评定AATCC30”[5]。英国于1981年颁布了纺织品抗微生物劣变性能的测定方法BS6085,该法已被欧盟标准“纺织品测试-微小真菌作用的评估EN14119-2003”替代[6]。日本1992年颁布的耐真菌测试方法JISZ2911-1992”中规定了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测定,现行的版本号为JISZ2911-2010[7],我国在防霉纺织品的研究方面尽管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测试菌种 防霉测试的菌种为丝状霉菌。纺织品防霉处理的目的是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体生长,防止霉菌对纺织品外观和性能产生劣变。纺织品的种类很多,其用途也多种多样,按纺织品的种类和使用地域环境的不同,霉菌的侵蚀和影响也千差万别。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纺织品上生长的优势霉菌主要是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sp.)、木霉(Trichodermasp.)和球毛壳霉(Chaeto-miumsp),其次是短梗霉(Aureobasidiumsp.)、根霉(Rhi-zophydiumsp.)、毛霉(Chaetomiumsp.)和交链孢(Altenar-iasp.)等;空气中的优势霉菌也是曲霉、青霉、木霉等。因此,防霉试验中常用的测试菌主要有黑曲霉、青霉、球毛壳霉、绿色木霉等。 接种量: 试验中要求把每支新培养出来的霉菌斜面,加入少量无菌水,用接种环轻轻擦洗斜面表面孢子,收集到带玻璃珠的无菌分散液中,振荡均匀,过滤,收集滤液。离心已过滤的孢子悬浮液,去掉上层清液,用50mL无菌水沉淀悬浮物,再离心。用此方法清洗孢子三次,再把孢子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从结果看出,孢子浓度影响长霉面积,最终影响到对试样的防霉等级的评价。从现有的纺织品防霉标准看,每毫升孢子浓度都规定为105~106,这个浓度范围差异不会影响到防霉等级的变化。菌液接菌量过多,孢子液颜色深,易堆积于样品表面,影响观察(难以分清楚是喷上的孢子团或是样品上长出的孢子),样品表面有明显色斑;菌液接菌量过少,难以达到严酷的试验环境。

杀菌防霉-

杀菌防霉剂: 抑菌杀菌原理是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孢子形成、萌发、分裂、渗透性及呼吸等生理、生化、代谢特征,发生变化,达到杀菌和抑制的功能。 对杀菌剂的选择原则 ①要求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药效高;活性持久,对各种细菌、霉菌有致死或抑制作用, 且使用浓度低;②安全,对人体无毒或低毒;③加入涂料后不与其中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成膜后不影响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能;④挥发性低,与涂料相容性好,容易分散,在水中不溶或难溶;⑤稳定性好,具有耐UV,耐热、耐氧化性等;③价廉易得,使用方便 杀菌剂的种类及品种介绍 ①1,2 苯并异噻唑啉- 3 - 酮(BIT,1987 年浙江化工研究院生产) 用途:在涂料中如添加0.5% ~ 1%用于易长菌的环境,如食品厂、药厂、医院等 ②2 -(4 - 噻唑基)苯并咪唑(TBZ),商品名为噻苯咪唑,Metasal TK—100,俗名赛菌灵 用途:国外允许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③5 - 氯- 2 - 甲基4 - 异噻唑啉- 3 - 酮(CMIT)和2 - 甲基4 - 异噻唑啉- 3 - 酮(MIT 用途:广谱抗菌,对多种 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沙门氏菌和酵母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④N - 二甲基- N’- 苯基- N’-(氟二氯甲硫基)硫酰胺,商品名为抑菌灵 用途:在欧洲国家主要用于食品厂,化妆品厂及其他潮湿环境涂装除菌,如与噻苯咪唑(TBZ)并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德国Bayer 公司生产 ⑤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BCM)俗名为多菌灵 用途:抗菌效果,对大部分霉菌显示良好的抗菌效果,如与其他防腐剂如福美双、百菌清等复配或加入少许Zn0,既能显著提高药效。 ③2,4,5,6 - 四氯- 1,3 苯二甲腈(TPN)俗名为百菌清,商品名为Nopcocice N96 用途:可用于食品厂、制药厂等处涂饰,效果良好。苏州化工农药集团公司,德Henkel 等生产。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摘要]对国内外开发的纺织品用抗菌防臭整理剂的性能与整理加工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扼要介绍了抗菌防臭的机理及整理效果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抗菌;整理 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与机理 1.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着抗菌防臭加工技术的深入发展。目前,品种繁多的纺织品抗菌防臭整理剂不断面世,加工技术日趋完善,标志着服装用及装饰用纺织品的抗菌防臭加工技术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抗菌防臭整理在美国等国家被称为抗菌整理和抗微生物整理,在日本被称为抗菌防臭加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美国、英国的一些生产企业纷纷研制和生产出自己的抗菌纤维及纺织品,把抗菌剂加到纺丝液中制取的纤维大都是涤纶、腈纶、锦纶等。国内目前大都是采用抗菌剂后整理的方法使产品获得抗菌性能,如东华大学抗微生物腈纶织物CHA、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CJ-963抗菌整理织物等。 1.2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机理 织物抗菌功能的获得主要采用纤维改性加工和织物后整理两种方法来实现。采用织物后整理方法,产品抗菌耐久性差,洗涤多次后,抗菌效果逐渐消失;采用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复合纺丝及把抗菌剂掺加到纺丝液中纺出纤维的方法制取抗菌纤维,再织成各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织物及产品,产品则具有抗菌性能持久、性能稳定、对人体安全性高等特点。 1.2.1 微生物抗菌机理 微生物抗菌整理剂主要可分为溶出型和非溶出型两大类。 非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药剂不浸入微生物细胞,而是将微生物细胞壁用物理方法加以破坏,使其内部组织外露而将细胞杀死。有机硅季铵盐属于非溶出型抗菌剂,由于细菌一般带有负电荷,而季铵盐在水中带正电荷,二者因静电引力吸引在一起,使细菌细胞壁表面停止振动,呼吸也同时停止。由于抗菌剂不浸入细菌细胞体内,不影响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因此不会产生遗传变异的耐药性菌。这种抗菌机理俗称为“接触杀死”,基本属于“专守防卫”型。当季铵N+表面上附着的细菌遗骸或尘土过多时,抗菌效果降低,但通过洗涤,抗菌效能可再现。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药物浸入微生物细胞中,通过细胞壁、细胞膜、影响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再生能力,使微生物细胞内酶的代谢功能和呼吸功能发生麻痹,进而衰竭。如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酚类)的抗菌机理属于破坏微生物的再生能力。当抗菌剂与细菌接触时,能进入细菌细胞内影响DNA和RNA的再生,并抑制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有关的酶的作用和功能,限制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2.2 大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消臭机理 大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消臭一般是通过分解、氧化、还原、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使含臭的物质转化为无臭物质,以达到消臭的目的。如以铁-酞菁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消臭剂能分解含臭

纺织品抗菌消臭标准比较

一、纺织品抗菌性测试常用定量测试方法: 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开发抗菌纺织品的国家,我国抗菌织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由于抗菌剂的多样性和织物性质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测试方法来评价真实的抗菌效果。所以目前国际上还无统一的定量测试标准。主要有震荡法、吸收法、转移法和转印法,都是利用菌液和样品充分接触,经一段时间培养后测得样品中的活菌数,通过计算抑菌率或减少率来评价抗菌性能,主要测试标准有: 国标:GB/T20944.2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二部分吸收法、 GB/T20944.3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震荡法、 FZ/T 73023-2016抗菌针织品 欧标: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菌性的测定 日标:JIS L 1902-2015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美标:AATCC 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 ASTM E2149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抗菌剂的抗菌行为 检测方法差别: 吸收法: 吸收法是一种静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细菌液接种在抗菌试样上,试样吸收菌液后,抗菌剂与菌液直接接触,以达到抗菌效果。它要求试样在1min 内将接种菌液完全吸收,若菌液未被完全吸收、试样不平整或试样孔隙大等原因而使接种上去的菌液滑落或渗漏在试样外,则测试结果不准确,故其对试样的吸水性及形状都有要求,使用条件有所限制。 振荡法: 振荡法是一种动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非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不断振荡,使细菌与抗菌式样密切接触已达到抗菌的效果。故其对试样形状及吸水性要求不高。 AATCC100和JIS L 1902都属于吸收法,二者实验条件大致相同,都是在纺织品上接种细菌后在”0”时和18~24时从纺织品上回收细菌。不同之处:1、AATCC100未提及细菌的接种方式,也没有抗菌评定基准,JIS L 1902则在AATCC10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试验条件也有明确的规定,便于人们去操作;2、AATCC100 只做一组平行样本,JIS L 1902做三组平行样本再取其平均数来计算;3、在结果计算以及报告形式上,AATCC100用百分率来表示抗菌活性的相对结果,易于被人理解;JIS L 1902 结果用活性值来表示,评价基准为大于或等于2.0即有抗菌防臭功能,但是用对数差值表示抗菌活性,不能一目了然地体现织物的相对抗菌性。 FZ/T 73023 、GB/T20944.3和ASTM E 2149都属于震荡法,测试操作比吸收法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震荡法是在一定液体中接种细菌,对于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纤维状、粉末状、织物等任意形状的试样都适用,且对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织物的测试都适用。不同之处:1、ASTM E 2149是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标准,应用领域很广,由于不是针对抗菌纺织品设计的,故其许多实验条件规定不明确,测试参数变动幅度大,取决于测试者的主观性操作,导致各实验室间的测试结果缺乏可比性,FZ/T73023和GB/T20944都规定了抗菌纺织品的考核级别指标、抗菌测试标准空白样、抗菌织物试样洗涤实验方法等,而且对于其中的抗菌织物测试方法也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三、消臭测试标准 欧标ISO 17299-2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deodorant property-Part 2:Detector tube method 国标GB/T33610.2-2017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日标JEC301-2013 《SEK 标志纤维制品认证基准》; 日本作为消臭织物生产与评价的先驱,最早建立了织物消臭性能评价的标准。在JEC301-2013《SEK标识纤维制品认证基准》中,对纺织品的消臭性能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已实施多年,消除服用纺织品中汗臭的评价已被各大检测机构采用。其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检知管法(检知管内装有显色剂,当被测气体通过检知管时,管内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通过管内变色刻度可直接读出气体的浓度,此法灵敏度高,但是只能对单一气体进行测定)、GC-MS法(试样在容器中放置一定时间,用样品瓶装取一定量的待检气体,测试放置前后容器内的臭气浓度,此法准确度和精度高,但不能进行快速测定)、嗅觉法(通过人的嗅觉感知臭

纺织助剂工艺要点

螯合分散剂又称:络合剂、螯合剂、金属离子封锁剂、水质软化剂等。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结合只有配位键而无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络合物,既有配位键又有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为螯合物。 一.印染行业对络合剂的要求: a.高效的螯合、分散、悬浮作用。 b. 不同PH值下都有良好的络合作用。(EDTA适宜于酸性与中性介质而不适合碱性介质;六偏磷酸钠则在酸性介质中有较好的络合力) c.强的阻垢、化垢功能。 d.不含表面活性剂。(例如:复配阴离子表活剂,染晴纶会出问题等) e.耐高温,甚至到200℃不分解;耐酸、碱、氧化剂、还原剂;使用时不损伤纺织品。 f.能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毒。(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及磷酸盐类应为禁用之列) j.对Fe3+、Cu2+、Zn2+等显色金属离子有强的络合作用。目前,有些市售螯合剂对金属离子螯合为暂时性,随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又释放出金属离子,使翠兰、艳兰、宝蓝、艳绿等敏感色在金属离子诱导下发生聚集,导致色花。 二.络合剂类型及性能: 01.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用于洗涤行业。络和能力较弱,受PH影响较大,本身有与钙镁离结合成水垢的趋势,且会造成水域富营养化,从环保和性能看均不可取! 02.醇胺类: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有一定的络合作用,但络合能力较差,在碱性中较稳定,常用作络合辅助剂。意大利的MIROKAL-54H螯合剂中就有三乙醇胺。 03.氨基羧酸盐:氨三乙酸钠(NTA)、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二钠或四钠)、二乙烯三胺五羧酸盐(DTPA)等。氨基羧酸盐的络合能力强,但分散力较差,稳定常数高,耐碱性尚好,但不耐浓碱。不少商品中含有这类络合剂,使用有一定局限性,而且EDTA、DTPA不易生物降解,属环保禁用产品。 04.羟基羧酸盐:酒石酸、庚糖酸盐、葡萄糖酸钠、海藻酸钠等,络合能力较强,分散力较差,但易生物降解。商品络合剂中很少有这些组分,广东的HP101、湖北的L40氧漂稳定剂中有葡萄糖酸钠成分。 05.有机磷酸盐: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EDTMPS)、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盐(DETPMPS)、胺三甲叉磷酸盐等。这类产品螯合力比EDTA类、磷酸眼泪都要强,络合容量高,络合稳定常数大,金属离子等被络合后不易解离,而且耐化学稳定性好,易生物降解。它们有非常好的络合增溶、溶限效应、晶格畸变等性能,具有一定的分散、悬浮力,有阻垢、缓蚀、化垢功能,在较高的温度(如200℃)也不失活性,本身基本无度,无公害污染。不仅在纺织印染行业用作螯合剂、软水剂、双氧水稳定剂、金属封锁及等,而且在电镀行业、水循环行业、石油行业等广泛用作防垢剂、阻垢剂、缓蚀剂等,用途极广。不少螯合剂含有有机磷酸盐,如:宁波兴华公司的螯合剂S,是以有机磷酸盐为主料,辅以特殊增效成份而成。螯合力等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进口同类产品。 06.聚丙烯酸类:螯合能力比羟基羧酸盐、氨基羧酸盐和有机磷酸盐差得多,使用的品种有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丙烯酸(PAA)、聚羟基丙烯酸、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以及聚丙烯酰胺等。这类产品络合容量较小,稳定常数也不大,但阻垢性能较好,而且有吸附杂质的功能,具

纺织品化学品

纺织品化学 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纺织助剂:纺丝油剂,抗静电剂,纺织蜡剂,上光剂,丝光助剂,漂白助剂等;二.印染助剂:乳化剂,精练助剂,渗透剂,润湿剂,匀染剂,分散剂,洗净剂,还原剂,固色剂,涂料印花剂,荧光增白剂; 三.织物整理剂:树脂整理剂,柔软剂,硬挺剂,防水剂,阻燃剂,抗油剂,抗静剂,抗污,剂,防蛀剂,防霉剂,抗菌防臭剂,吸水剂,减量剂,增深剂,香味剂等。 纺织化学发展方向 1, 低泡,强渗透,高洗净,少污染的精练剂; 2, 高润滑,低泡,抗静电,高乳化的乳化剂; 3, 低泡,耐高温,防皱的匀染剂,以适应小浴比和高温快速染色; 4, 成本低,质量高,无醛的树脂整理剂; 5, 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的多功能固色剂; 6, 阳离子染料的高效匀染剂; 7, 结膜温度低,柔软,坚牢,不泛黄,不黏结的涂料印花粘和剂; 8, 抗水透湿,防油防污,牢度好的防水柔软剂; 9, 阻燃性好,毒性低,成本低的阻燃整理剂; 10, 多功能或特殊功能的整理剂,如抗水抗油抗污,抗菌防臭等。 主要纺织品的功能和技术进展 一,纤维油剂 合成纤维表面光滑吸湿性差,特别在高速纺丝时,油剂不可缺少。合纤油剂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组成。平滑剂,抗静电剂,乳化剂为主,集束剂,杀菌剂,防臭剂,抗氧化剂,消泡剂,柔软剂,PH控制剂为次。 (1)

1,平滑剂 主要减少摩擦,常用有天然矿物油,植物油,动物油,合成酯(季戊四醇酯,山梨醇酯,脂肪醇酯等),醚(还氧乙烷,还氧丙烷,还氧丁烷组成的嵌段或无规聚醚等)。合成脂肪酯的黏度较小,沸点低,熔点高,磨损大,氧化稳定性差,黏度的温度敏感性也大,故较少使用。多元酸脂肪醇酯的挥发性和凝固点较低,黏度的温度敏感性较小,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均较优良,溶解性和对舔加剂的相容性好,易与其他油剂相混合,对金属的磨蚀小,水解稳定,无毒。多元醇脂肪酸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故常作为油剂的平滑组分。 聚醚类合成润滑剂的平滑性,膜强度和集束性均高于脂类,并具有抗静电性,柔软性,吸湿性的优点,但耐热性比酯类稍差,因此技术进步的方向将是开发聚醚酯,双烷基聚醚,含磷型聚醚以及易于降解的聚醚等等 。 2,抗静电剂 静电会使丝束分散而产生毛丝和断头,也不易卷绕,利用抗静电剂的离子特性和吸湿性,能有效防止静电积累,同时抗静电剂的吸附性和配向性也有助于消除静电。 虽然各类表面活性剂均有抗静电剂,但季铵盐有腐蚀性,氨基酸类的两性抗静电剂价格太高,故目前常用的是烷醇磷酸酯,烷醇聚醚磷酸酯,聚醚脂肪酸脂,烷基酚聚醚等。但在油剂的复配中,抗静电剂必须满足平滑剂的配伍要求,而月桂醇磷酚酯具有优良的平衡性,所以直到现在他仍广泛应用,另外聚乙二醇醚磷酸酯,由于控制分子量大小可以改变其亲水性和亲油性,容易达到乳化和分散目的,故今后将广泛利用。 3,乳化剂 油剂是用乳液形式加到纤维表面的,同时在纺丝完成后又要易于吸去,所以乳化剂很关键。易满足不同平滑剂和抗静电剂的HLB要求,使用中尤以烷醇聚醚,烷基酚聚醚,山梨醇脂肪酸酯聚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等最广。双元或多元乳化剂搭配会取得更好的乳化效果。另外开发功能性聚醚,使聚醚具有平滑性,抗静电性和乳化性的一体结构,已成为发展趋势。 4,集束剂 集束剂是提高纤维间抱合力的,它要求自身黏度大,渗透性好,特点与平滑剂相反,故在油剂复配时要求使平滑性和集束性得到综合平衡。目前使用的集束剂有蓖麻油硫酸酯,蓖麻油聚醚,脂肪酸三乙醇酰胺等。 (2)

防霉防菌防螨剂,抗菌防螨助剂,抗菌防霉整理剂,防霉抗菌剂,抗菌防螨防霉助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韩笑 卫生防护服面料生产工艺探讨 董瑛(华润轻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刘伟,李传梅,刘爱保(潍坊二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纯棉机织物生产卫生防护服可体现服用舒适性,将阻燃、防水、抗 菌和透湿涂层整理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工艺路线和整理剂,用“轧-涂-焙”工艺可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舒适性卫生防护服面料。 关键词:卫生防护服;纯棉织物;阻燃;抗菌;防水;透湿 随着功能性纺织产品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防护服面料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已经开始由简单的防护功能逐渐向高品质、多功能的复合型防护产品过渡。但是,若干卫生防护面料过分追求防护功能而忽略了穿着舒适性的问题,目前还难以找到一种防护和穿着舒适功能俱佳的卫生防护面料。因此,研制开发舒适性卫生防护面料显得十分必要。 国家对卫生防护面料有一系列技术要求,如液体阻隔功能、抗静电性、阻燃性能、抗菌性能等,并规定了表面沾水、抗静水压、损毁长度、表面电荷密度、透湿量、机械强度等具体指标。因此,卫生防护面料属于多功能复合型整理面料,可选用纯棉机织面料为基布,通过浸轧与涂层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国家卫生防护服的各项指标要求,纯棉织物经防护整理后保持其天然纤维的特性,体现卫生防护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1实验材料 1.1基布:14.5/14.5 + 524/283 + 119纯棉府绸半成品 1.2 助剂:防水剂AG-480 抗菌剂AM101 阻燃剂SFR-1 抗静电剂YL-SN 涂层胶FS-800、FS-808、FS-819、FS-850B 2工艺路线的选择 A.先浸轧、后涂层 基布→浸轧防水、抗菌、阻燃剂→烘干→涂层→焙烘 此工艺采用前防水的方式,目的是经前防水的基布再进行涂层时,可有效防止涂层胶背渗,控制涂层膜的厚度,保证面料的手感和透湿量。

纺织助剂的分类方法

纺织助剂的分类方法 一、化学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特征不同,纺织助剂主要分为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两大类。 1.表面活性剂 按其离子性不同,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和非离子型。 (1) 阳离子型表面活牲利 按其亲水基不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脂肪羧酸盐类、脂肪醇硫酸酯盐类、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和磷酸酯盐类等。作为应用历史最久、使用量最大和价格最低廉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极佳的净洗、乳化和增溶作用,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 主要用作净洗剂、润湿剂、精练剂和匀染剂等。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利 按其结构不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伯胺盐、仲胺盐、叔胺盐及季铵盐等。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乳化、分散及发泡作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常用作柔软剂、抗静电剂和匀染剂等。 (3)两性表面活性剂 按其结构不同,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氨基羧酸、甜菜碱和咪唑啉型。它不仅具有很好的渗透、乳化和净洗等作用,而且其生物降解性低、配伍性好,在纺织品整理中常用作柔软剂、匀染剂等。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按其结构不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两类。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乳化、脱脂、增溶和低泡等性能,因此其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用量较大 ,仅次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用作乳化剂、匀染剂及精练剂等。 二、聚合物 按聚合物的来源或合成方法可分为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两大类。 (1)天然聚合物 (1)多糖类聚合物:是以葡萄糖环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主要包括 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植物胶、海藻衍生物及甲壳素等。 (2)多肽类聚合物:是以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蛋白质聚合物,如动 物胶、干酪素及血朊等。 (3)多核酸类聚合物:主要指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酶,如淀粉分解酶、纤维素分解酶、蛋白 质分解酶、果胶解聚酶和脂肪分解酶等。 (4)其他天然聚合物:天然橡胶和木质素等。 (2)合成聚合物 合成聚合物依据其聚合反应不同可分为三类。 (3)聚合型聚合物:此类聚合物一般由连锁聚合而成,主要包括不饱和聚合型聚合物和开环 聚合型聚合物。其中不饱和聚合型聚合物是由含有不饱和键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如丙烯酸类聚合物和乙烯类聚合物等。开环聚合型聚合物是通过开环聚合反应而形成的聚合物,如聚硅氧烷系化合物等。 (4)缩聚型聚合物:通过缩合反应(脱水、脱氨及脱卤化氢等)反复进行而得到的聚合物,主 要包括加成缩合型聚合物(如脲醛、氰醛等氨%基树脂)和聚缩合型聚合物(如聚酯等)。 (5)加成聚合型:由含有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和含有活性氢的单体加成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 如聚氨基甲酸酯等。 二、形态分类 纺织助剂一般有液体型和固体型两种产品,其中液体型产品最多,其特点是调配容易、

袜子抗菌剂,消臭抗菌剂,抗菌消臭助剂,抗菌防霉整理剂,防螨虫

4.2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结果 为了考察抗菌整理剂整理织物后对其性能的影响测得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白度的结果如表2 。 表2织物性能测试结果 ATB9800用量/(g·L-1) 断裂强度/N 白度手感经向纬向 空白样0 438 325 89 差处理样 10 450 320 87 较好 40 452 313 86 较好 从表2 可看出抗菌整理剂ATB9800对织物的经向强力有所提高,而纬向强力有所降低但幅度都很小,可以认为对强力几乎没有影响,而白度下降也很少,另外从色织布的色光情况来看也基本没什么变化。整理织物的手感较空白样也略有提高。该结果是由于ATB9800的分子结构中除硅甲氧基可以水解为具有一定活性的硅醇基外其它基团都是属于惰性基团。所以对织物的色变影响很少。同时 ,分子中一端是长链烷基,因而赋予整理织物一定的柔软手感。 结论 ATB9800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菌整理剂对柠檬酸菌衍生物、绿肠杆菌、金黄色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株菌等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效果。而且耐洗性能突出洗涤50 次后仍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另因其不渗失、不游移、不为细菌消耗或适应特性 ,应用范围很广。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不产生副作用无毒不污染环境。也不影响纺织品本身的风格特征 ,不损伤纤维。而整理后织物因具有杀菌抑菌功能 ,从而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能抑制柠檬色青霉菌等各种霉菌,可以防止纤维材料变色、脆损以及纺织品贮藏时发生霉变。该产品已用于规模化大生产 ,因抗菌加工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有效,产品

通过测试得到终端客户认可 ,并建立良好的长期加工合作关系。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军队与医疗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周帅

霉菌防霉剂

正正技术专栏 上海正正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2004. 10 总第3期最新进展 国外饲料防霉剂开发研究新趋势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普遍采用化学防霉法。联合国FAO/WHO对防霉剂又有严格的要求, 促使人们考虑如何开发研制防霉性能好、成本低、毒性小、安全可靠的新型防霉剂。 复合防霉剂由一种或多种有机酸与某种载体组合,既保持甚至增进有机酸原有的抑霉作用, 又能消除或减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如防霉剂“Monoprop”,由50%的丙酸和50%载体 组成,该载体具有使二聚体丙酸变为单体丙酸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抑菌作用。又如,防霉剂 “Mold一-x”,由丙酸、乙酸、山梨酸和苯甲酸均匀地分布在硅酸钙载体上而制成,其强大 的抗菌活性来自各有机酸的协同作用。 特种防霉剂一些发达国家为开发新型天然防霉剂,把目光移向海洋生物类,如日本研制一 种以牡砺壳为主体的防霉剂。又如,在海洋中的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等海藻中,加人碘酸 钾、碘化钾、碘酸钙均匀混合,成为一种特种复合型防霉剂。又如,从龟、鲟、鲱、鲭、鲻 等鱼类中提取鱼精蛋白,该品对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从蟹壳、虾壳等甲壳中提取多糖,即壳聚糖又名脱乙酰甲壳质,也是一种天然防霉剂。 甜菜碱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从甜菜废糖蜜中提取。当其浓度为4%时,对大肠 埃希氏杆菌,枯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橘青霉菌有抗菌、抑菌作用。 总之,以天然防霉剂代替化学合成防霉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国外已有报道,栎树、枫 树、柏树等的干馏液,经过提炼可得到一种天然植物源型防霉剂。我国的竹子馏液,又名竹 沥.也属此类防霉剂。目前这些天然防霉剂的抑菌作用较弱,抑菌范围较小,同时伴有异叶 杂色,价格也偏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对果胶的分解产物、溶菌酶作为新一代防霉 剂的开发研究也已展开。中药防霉、防腐、灭菌优点很多,无残留、无污染,使用后可自然 吸收,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若加以研究开发,用于饲料防霉,应是经济绿色饲料防霉剂。 ——摘自《江西饲料》 专家论坛 小肽的营养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小肽的营养作用 避免氨基酸之间的吸收竞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据报道,当赖氨酸与精氨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时.两者相互竞争吸收位点,游离精氨酸有降低肝门静脉赖氨酸的倾向。当赖氨基以小肽 形式存在时.前者对其吸收无影响。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高于相应的 氨基酸日粮或完整蛋白质日粮,肽日粮组小鼠体蛋白质合成率较相应氨基酸日粮组高26%。 向猪十二指肠灌注寡肽后.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高于灌注游离氨基酸组,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之一,是参与蛋白质合成中肽链的延伸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日粮蛋白质完全以小肽的形式供 给鸡,赖氨酸的吸收速度不再受精氨酸影响。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效

纺织品抗菌整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38 广西纺织科技 2006 年第 35 卷第 3 期 纺织品抗菌整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综述介绍了纺织品抗菌整理机理、抗菌整理剂种类、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目前抗菌发展趋 势。 【关键词】抗菌纺织品; 抗菌机理 ; 抗菌整理 ; 安全型 中图分类号 : 0 引 言 TS195.1+9 文献标识码 : A 的抗菌剂 , 抗菌机理相异 , 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 ( 1) 使细菌细胞内的各种代谢酶失活 , 杀死细 当基本的条件如营养、水份、氧气以及合适的 温度都具备时 , 纺织品是微生物生长的极好媒介 物 , 其硕大的表面积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长。为了减 少有害微生物对人的危害 , 防止在人与人、人与动 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播 , 我们必须人为地控制 纺织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耐久性抗菌整理是 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减少微生物降解织物产生 的气味 , 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 , 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 起到卫生保健作用。但理想的抗菌整理及其工艺应 该满足以下条件 : 无毒 , 不引起皮肤过敏或不适 ; 不 影响纺织品性能或外观 ; 能与常规加工工艺相容和 耐多次水洗。整理工艺必须对环境友好 , 整理后仍 保持整理剂的内在功能 , 整理过的产品具有耐久性 菌 ; ( 2) 与细胞内的蛋白酶发生化学反应 , 破坏其 功能 ; ( 3) 抑制孢子生成 , 阻断 DNA 合成 , 抑制细胞 生长 ; ( 4) 加快磷酸氯化还原体系 , 打乱细胞正常的 生长体系 ; ( 5) 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 ; ( 6) 阻碍电子转移系统以及氨基酸转酯的过程 ; ( 7) 通过静电场的吸附作用 , 破坏细胞壁而杀 死细菌 [4- 5]。 2 抗菌整理剂的类型 并保留织物所需要的功能及服用性能 [2- 3] 目前抗菌整理剂很多 , 主要可分为无机类、有 1 抗菌机理 机类和天然抗菌剂三大种类。 抗菌剂抑制或杀死细菌有几种方式 , 不同种类 2.1 无机类 无机类抗菌剂多为金属离子以及一些光催化 收稿日期 : 2006- 07- 27 作者简介 : 郭登峰 , 男 ,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硕士在读 , 主要从 事纺织化学和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开发。 抗菌剂和复合整理抗菌剂。 2.1.1 金属及金属盐 无机抗菌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载体与抗菌成份,

抗菌剂,塑料抗菌剂,抗菌助剂,羽绒抗菌整理剂,纺织品防霉剂,防螨抗菌助剂,抗菌防霉抗螨剂,制菌加工剂

绿色抗菌整理剂 吴烨芳姚金波(天津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天津300160) 作者简介:吴烨芳(1980-),女,硕士在读,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抗菌整理剂向"绿色"方向发展。为此介绍了绿色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和加工方法,并对抗菌整理的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环保;抗菌整理剂;纳米技术 1 抗菌整理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希望能获得有舒适感的衣着,以及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对于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安心、舒适、健康、卫生、清洁等"绿色"观念的形成,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1]。 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抗菌整理就是使织物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 抗菌剂的应用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军由于穿抗菌军服而大大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2]。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大多采用有机抗菌剂生产抗菌纺织品;随着1984年无机抗菌剂开发成功后,抗菌整理得到快速发展,使抗菌剂不仅用于纤维及纺织品,也用于塑料、建筑材料等制品中。 目前,日本在抗菌防臭方面研究最为活跃,技术领先,产品已拓展至运动服、地毯、医疗用品等领域。近年来,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服用者免受细菌侵袭。 进入21世纪,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卧床老人和在家疗养者逐渐增多,防止褥疮的老人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呈增加的趋势。由于从生产为主的社会向生活为主的观念转变,开发研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产品,将是今后重要的课题[3],因此抗菌整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抗菌机理 目前,抗菌机理[4-5]主要有三种:有控释放、再生原理和障碍或阻塞作用。 2·1 有控释放 织物抗细菌及真菌等整理的作用机理属于有控释放机理。对于致病细菌与真菌而言,整理后的织物,在一定的湿度下,会缓慢地释放出抗菌剂,释放量足以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如广谱抗微生物聚乙烯醇纤维就属于有控制的释放机理。聚乙烯醇纤维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与5-硝基呋喃基丙烯醛反应生成一层缩醛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缓慢释放出硝基化合物,以达到杀菌作用。 除了用化学方法来产生有控制的释放杀菌剂外,还可使用微胶囊技术。将有效的化学药剂包在树脂防护层中间,当经水淋或紫外线照射,树脂层降解后,该化学药剂便渗透到外层来。2·2 再生原理

纺织布面料吸湿排汗剂,纺织防霉助剂,抗菌加工剂,防紫外整理剂.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是针对涤纶、锦纶及其他化学纤维织物研发的高效持久型吸湿排汗快干剂。经过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汗性、毛细管透水透气性,可迅速将汗水吸尽并将其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克服织物燥身、不吸汗或潮湿衣物粘身,不易干等现象,使人们在夏季等高湿热环境下穿着具有清凉感。试验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毛细管效应﹥12cm,水滴扩散时间﹤1.5s。HMW8871广泛用于coolmax等纤维的开发及运动服,职业装,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测试中心一致证明: HMW8871具有良好耐久的吸湿性及快干性。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韩笑 三种不同吸湿速干整理剂工艺的探讨 王阳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方蓓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8500 【摘要】以分别用水分散性聚酯、环氧树脂、有机硅三元共聚物为主成分的三种不同组分的吸湿速干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和涤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以聚酯为主组分的吸湿速干整理HMW8870适用于整理涤纶织物;以有机硅三元共聚物为主成分的HMW8871适用于整理涤棉织物;以环氧树脂为主成份的吸湿速干整理剂PA的整理效果相对较差。 【关键词】吸湿排汗;涤纶织物;涤棉织物;整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9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07-0035-05 休闲服和运动服等服装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活动时,一旦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于是消费者对面料提出了吸湿

浅谈抗菌剂

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助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抗菌剂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具有耐热、持久、连续、安全等优点。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抗菌剂: 一、抗菌剂概念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抗菌:准确的说应该叫“抗微生物”功能。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和为抗菌。 杀菌: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在我们一般生活环境下条件下,一般不需要灭菌)。抑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防霉:就是抵抗真菌的功效,主要针对霉菌而言。 二、抗菌剂种类 1、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成型抗菌剂(如:季铵盐、双胍类等),另一种是天然有机抗菌剂(如:甲壳素)。 2、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主要可分为三种:合成金属离子的抗菌剂(如含:AG,CU,ZN等);TIO2光催化又称光触媒抗菌剂;金属氧化物抗菌剂(如:磺酸银) 3、复合抗菌剂 4、益生菌整理剂 三、抗菌剂抗菌机理 抗菌剂的抗菌作用主要作用于干扰细胞壁的合成、损伤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和干扰DNA的合成,从而使细菌无法繁殖。 四、抗菌剂分类 抗菌剂主要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1、有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主要是以乙醇、酰基苯胺类、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等为主的抗菌化合物。有机抗菌剂具有种类繁多、即效性和抗菌活性高等特点,当然抗菌活性根据菌种的不同而不同,但其耐热性相对其他抗菌剂会差一点。 2、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又可分为合成金属离子抗菌剂和光触媒抗菌剂。 金属离子抗菌剂:是利用银、锌等金属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金属固定在多孔载体上面(如硅酸盐、磷酸锆)制成的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制品中便可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目前银离子抗菌剂还是在无机抗菌剂中占主要地位,其主要因素是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