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熟记金属的化学性质; 2、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会应用; 3、知道铁生锈的条件,冶炼钢铁的原理及有关计算 复习重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 3、铁的冶炼及金属防锈的措施; 复习难点: 1、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 2、金属与盐的混合物溶液反应; 复习指导: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将课本P23-P24“本单元小结”的内容填写在书上,尝试记忆有关内容 2、课堂检测复习效果: 第二课时:归纳本单元常见题型: ⑴金属与酸的反应: ①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例:下列各种物质中能够能够用盐酸与金属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FeCl3 B、MgCl2 C、CuCl2 D、AgCl 分析: ②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的多少问题: 例:质量相等的镁、铝、锌、铁分别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镁 B、铝 C、锌 D、铁 分析过程: ③图像问题: 例: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分析过程: ④判定杂质问题: 例:5.6 g含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19 g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镁 B.锌 C.铜 D.铝 分析过程: ⑤天平平衡问题: 例: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分别向左盘、右盘中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酸和碱 第一节 一、酸碱指示剂 ●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 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s 二、干燥剂 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 2O=Ca(OH)2 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 浓硫酸 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第二节 酸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 酸的电离:HCl=H + +Cl -,H 2SO 4=2H + +SO 42-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 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 (盐酸,学名氢氯酸)、HF (氢氟酸)、H 2S (氢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3个打包)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单元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2.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与氧气、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不同的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本单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4.本单元注重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本单元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本单元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课题1金属材料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讲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同时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课时 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第八章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炼铁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产中的作用,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工业炼铁原理。 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视频 五、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有金、银等少 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大部分的 金属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那么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到最多的金 学生倾听。思考。 回答炼铁需要铁矿石、需要还原剂。 激发学生的学习 欲望。

2分钟属——铁是怎样炼成的? 展示图片:各种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图片 如果你是炼铁厂的厂长,你会选择哪种铁矿石? 我们学过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选择哪种还原剂呢? 炼铁的设备是什么?在炼铁时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学生思考、讨论选择合适的铁矿石。 思考、讨论选择碳、氢气、一氧化碳中的哪种物质做还原剂。 思考、讨论高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图片,播放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讨论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先通CO ,再加热,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 2.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 至冷却,目的防止石灰水倒吸。3.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Fe 2O 3+3CO 2Fe +3CO 2 CO 2+Ca(OH)2=CaCO 3↓+H 2O 2CO+O 2 2CO 2 体会科学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新课教学25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工业炼铁和实验室炼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产物不同。工业炼铁得到的是生铁,实验室得到的是纯铁。 2.设备不同。工业炼铁设备是高炉,实验室用玻璃管。 3.温度不同。高炉内温度高,玻璃管内温度较低。 4.对环境影响不同。高炉炼铁对环境影响大,实验室对环境影响小 5.操作难易程度不同。高炉炼铁工艺复杂,实验室操作简单。等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化工生产与实验室生产的不同。

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鲁教版第八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8~1 食物中的有机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 重要意义 2、了解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主要的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育目标: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易方法一模型法 教学方法:阅读、实验、讲解法 教学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8~1食物中的有机物 名词解释:1、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 3、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空气、水、食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 一、糖类:(碳水化合物) 1、种类: 蔗糖:(C12H22O11) 葡萄糖:(C6H12O6) 淀粉:[(C6H10O5)n] 2、淀粉的检验:(实验探究) 分别向面包、米饭、土豆片、苹果上滴加几滴碘水。 现象:以上几种物品都呈现蓝色 3、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4、转化: 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缓慢氧化 C6H12O6 + 602 ======== 6CO2 + 6H2O

二、油脂:油;(液体)花生油、豆油 脂肪:(固体)猪油、奶油 脂肪在人体中氧化,放出能量,多余的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 学生阅读:1、P50成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 2、根据成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计算产生的热量。 三、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物质。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反应过程: 蛋白酶和水重新组合 蛋白质-------------- 氨基酸------------- 新的蛋白质 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学生阅读:P51多识一点 四、维生素 1、作用:调节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保持身体健康。 2、种类和功能:r维生素A:保护视力 [维生素C:保护皮肤和牙龈 维生素D:有助丁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五、纤维素:维持身体正常 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质 教学反思: 布置作业:1、目标:P54 2、课本:P54 (1、2、3) 第八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程目标]探究教案: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 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 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备课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在化学课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单元的联系 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本单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 本单元内容对应于《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中的部分内容。 (三)本单元内容的特点 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新老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 ⑴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第八章内容分解成第十、第十一两个单元,老教材中的第二节、第三节部分内容合并成课题一,但是新教材在课题一中只介绍了酸与酸碱指示剂、较活泼金属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介绍了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将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单独作为一课题来进行学习。此外,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化合物的分类等知识移至第十一章学习。 ⑵新教材删去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尤其是酸、碱的概念,新教材中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在介绍盐的概念之前,通过让学生找出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物的共同点,为盐的概念作了铺垫。 ⑶新教材只重点学习盐酸和硫酸。关于硝酸的性质在本单元没有介绍,仅介绍硝酸的化学式,磷酸的化学式没有出现。 ⑷浓H2SO4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九年级化学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 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 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 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 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 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引导学生看书) (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十单元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 H2SO4)、盐酸( 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 H 2O)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简单读法 钾钠铵硝酸盐可溶(含有钾、钠、铵和硝酸根元素的盐可溶于水) 盐酸盐除银铅汞(盐酸盐即是氯,即氯化银、氯化汞、氯化铅不溶) 硫酸钡铅独两种(即硫酸钡、硫酸铅不溶)(钙、银是微溶) 其余大多都不溶(除了上两句提到的,其他的盐大多不溶) 碱类常见溶五种 钾钠钡钙铵可溶(即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铵可溶、氢氧化钙微溶) 不妨请来酚酞试 保证杯杯都变红(酚酞用于检验碱的存在,遇碱从无色变红) 碳酸根、硅酸根、磷酸根溶三种(三种是指钾、钠、铵,即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硅酸铵??) 其余都不溶,或微溶(除了钾、钠、铵,其他的都不溶)

盐的化学式:金属开头+酸根结尾(如碳酸钠[Na2CO3] )

碱的化学式:金属开头 +氢氧根结尾(如氢氧化钠 [NaOH] )(除 [NH3·H2O] 氨水) 酸的化学式:氢元素开头 +酸根结尾(如 盐酸 [HCl] 、硝酸 [HNO3] )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氯化物 中,只有氯化银不溶) 硫酸盐不钡钙银微,(硫酸盐中,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 碱类不溶是多数, 除去钙钡钾钠铵,(氢氧化钙微溶,氨水具有 挥发性) 硝酸盐,亚硫酸盐, 溶解只有钾钠铵。 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和氧去掉,剩下什么 叫什么酸 例: H 2SO 4 ,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HNO 3 念硝酸除外)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 酸 例: HCl ,除去氢还剩氯,所以叫做氢氯酸 (也称盐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 化某 例: NaOH ,所以叫氢氧化 钠 根据化合价的不同,还可以读作:氢氧 化亚某 例: Fe(OH) 3 氢氧化铁, Fe(OH) 2 氢氧 化亚铁 NH3·H2O 氨水特 例 盐: 某化某: NaCl,CaCl 2, MgCl 2 (盐酸 盐 ) 硫酸某: CuSO 4,CaSO 4 ,Na2SO 4(硫酸 盐) 碳酸某: Na 2CO 3 ,CaCO 3,K2CO 3(碳酸盐) 硝酸某: Na 2NO 3 ,KNO 3 ,NH4NO 3(硝酸 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颜色、状态 气味 特性 用途 浓盐酸 “纯净”:无色液体 3+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 Fe )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 ①金属除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 和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 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二、合金 1、概念 2、性质a、硬度b、熔点 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金属制品的图片(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铁狮子、铝合金制品、日常金属用品……)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提问:⑴生活、生产中常用金属有哪些? ⑵你知道人类目前用途最广的金属(铜、铁、铝)被人类应用的时间前后吗?录像展示:人类利用金属的发展史。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一、预习导学 1、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 2、自学课本4-6页 了解什么是合金?合金有什么特点? ①合金: ②合金的特点: ③钢和铁是两种含碳量不同的铁的合金。

课内容有何疑问? 二、交流探究 活动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决定用途的因素: 讲述故事:1912年,英国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问:①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②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 过渡:看来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质非常重要,我们一起通过科学探究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知识。利用发给小组的金属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有延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2-3页,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比较

九年级化学 第八章教案 沪教版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 1、从组成上知道什么是有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对有机物存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了解淀粉的营养价值,植物体内淀粉的来源,通过实验学习淀粉和葡萄糖的简单检验方法。知道淀粉可以转化为酒精。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自然界中的来源、营养价值 3、知道蛋白质在食品和动物体内的存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过实验活动了解蛋白质的溶解性、灼烧现象、显色反应及其与重金属盐的反应; 4、知道各种维生素也是有机物,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知道在饮食和烹调中要根据维生素的性质特点,进行正确地操作,以保证维生素的正常摄入; 5、知道食品中混入某些霉菌、甲醛、甲醇等物质的危害性,知道防范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从组成上区分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 3、淀粉、葡萄糖、油脂等物质的组成,性质特征以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教学难点: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物理、化学特性; 2、淀粉、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1 §8、2 淀粉和油脂 1 §8、3 蛋白质和维生素 2 复习测试 2 共6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8、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3、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4、能够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5、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教学重点: 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掌握最简单的有机物。 教学难点: 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教具准备: 糖、面粉、棉布、燃烧匙、酒精灯、火柴、洗涤剂、醋酸、多种有机物的结构、NaCl、塑料、淀粉、化纤、橡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P210,提前板书 [老师提问]:通过阅读,有收获的同学(不论多少)请举手,(选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特点:不完全燃烧时,大都有黑色的炭析出。[演示实验]:糖、面粉在燃烧匙中烧后均产生黑色物质,食盐在燃烧匙中烧后却无明显变黑现象发生,煤油、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清变浑现象,不完全燃烧则有黑烟冒出。 [提问]在CO、CO2、金刚石、石墨、纳米碳管,碳酸钙、酒精、醋酸、塑料、面粉等物质中哪些是有机物。 [学生活动]参考教与学P15,并以塑料、面粉为例发现有机物的一般共性。 大多数有机物都有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容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3.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简单讲解结构式,化学式,出示结构模型。 物性: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化性:易燃。写化学方程式 自然界的形成:植物殊体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分解而成。存在于:地下深处(天然气)煤矿矿坑(瓦斯气)池沼底部(沼气) 沼气的生产和应用的意义: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环境卫生,提高肥料的质量。 矿井安全:通风,严禁烟火,经常检测瓦斯浓度,确保不在爆炸极限内。 4.生活中常见的其它简单有机物 酒精:结构式,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课时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含杂质物质的计算. 【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含杂质物质的计算. 【教师准备】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金、银戒指;镊子;酒精灯;火柴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视频和相关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时内容;收集我国钢铁厂的简介材料. 导入一: 【展示】如图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铁和铝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提问】为什么铜的开发使用比铁和铝早数千年?金属被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和金属的哪些性质和特点有关?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

2 2 导入二: 【展示图片】 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银 . 【设问】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有金、银等少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大部分的金属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那么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到最多的金属——铁是怎样炼成的? 导入三: 【展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有一名钢铁厂的工人误把这本书当成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科技书籍. 【提疑】 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钢铁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 【引入】 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分布趋势呢? 【展示】 教材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 【提问】 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回答】 铁、铝、铜等. 【追问】 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呢? 【学生】 肯定有!因为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所有金属中最多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食 物 苹 果 葡 萄 牛 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 ) A .苹果 B .葡萄 C .牛奶 D .玉米粥 2、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 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 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 ) A .木炭 B .石蜡 C .烧碱 D .乙醇 3、一些食品常用袋装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属于 (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 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下列物质因与氧气有关系而不能敞口放在空气中的是 (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氢氧化钠 D 、白磷 6、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 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下列物质中的 ( ) A 硼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 7、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8、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 A.SO 2 B.H 2 C.CO 2 D.HC1 9.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10.我们已经学习很多物质并进行分类,下列各组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 C =C H H R 1 H C =C H H R 2H C =C H H H H C =C H H R 2 R 1 + + 催化剂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八章》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八章》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部分识记 1、溶液的导电性 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但整个溶液不显电性,因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量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量相等。 2、酸、碱、盐的概念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如:HCl H 2SO 4 HNO 3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如:NaOH Ca(OH) 2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如:CuSO 4 NaCl Na 2 CO 3 ·10H 2 O NH 4 Cl等。 3、盐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1)纯净的浓盐酸是没有颜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铁离子)而带黄色,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能形成白雾,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而形成盐酸小液滴。 (2)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能用作 某些气体(如:H 2、O 2 、N 2 、CO、CH 4 )的干燥剂。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 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4、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Zn+H 2SO 4====ZnSO 4+H 2↑ Fe+2HCl====FeCl 2+H 2↑ (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Fe 2O 3+6 HCl==== FeCl 3+3 H 2O CuO+ H 2SO 4==== CuSO 4+ H 2O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如:CaO Fe 2O 3 K 2O MgO CuO 等。 (4)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AlCl 3+3H 2O Mg(OH)2+2HNO 3====Mg(NO 3)2+2H 2O (5)酸能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2HCl+CaCO 3==CaCl 2+H 2O+CO 2↑(检验碳酸根离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HCl+AgNO 3===AgCl ↓+HNO 3(检验氯离子) H 2SO 4+BaCl 2==BaSO 4↓+2HCl(检验硫酸根离子) 5、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 (1)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用来干燥H 2 O 2 CO N 2 CH 4等。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因此俗称为苛性钠、火碱、烧碱。 (2)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俗称为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CaO+H 2O==Ca(OH)2 6、碱的通性(碱在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一部分 一、酸碱指示剂 ●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 +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 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s 二、干燥剂 1. 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 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 2O=Ca(OH)2 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4. 浓硫酸 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第二部分 酸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 酸的电离:HCl=H ++Cl -,H 2SO 4=2H ++SO 42-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 无氧酸(命名“氢某酸”) HCl (盐酸,学名氢氯酸)、HF (氢氟酸)、H 2S (氢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初三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教学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1) 襄州区张湾办事处中心学校魏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酸化学性质 难点: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二、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三、浓硫酸的稀释 口诀: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1、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盐酸、硫酸中生锈的铁钉上的铁锈都逐渐溶解,溶液均变成黄色,说明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如铁锈。

沪教版九年级下化学第八章8.2.1淀粉和油脂精品教案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葡萄糖和淀粉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葡萄糖、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了解它们的元素组成,了解 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关系; 能力目标:会用实验方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情感目标:通过对食物中糖类的学习,知道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是重点; (2)理解葡萄糖、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及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关系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一盆花草,置于太阳下。 这盆花草在发生着什么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证明? 1.光合作用 想一想: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如何检验?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光合作用? 点拨:沐浴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在悄悄进行着一个一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它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把葡萄糖进一步转化成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2.淀粉与葡萄糖作用 讨论交流:我们可以从哪些食物中摄取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如何被消化? 小结:大米、玉米、土豆、面粉等食物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葡萄糖,食草动物还能把牧草、青草等中的纤维素通过体内的微生物作用分解、消化,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进一步发生缓慢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 联想与思考:马拉松运动员在途中为什么补充葡萄糖水?低血糖的人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时为什么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水而不是淀粉? 点拨:葡萄糖在体内可以直接氧化,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而淀粉则需要经过消化、水解才能变成葡萄糖。 拓展: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大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具有C m(H2O)n的特征,我们称它为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例如:淀粉(C6H10O5)n是一种糖,可以把它写成C6n(H2O)5n的形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①苯酚C6H6O ②蔗糖C12H22O11 ③纤维素(C6H10O5)n ④葡萄糖C6H12O6 ⑤氨基乙酸C2H5O2N 阅读:酒的酿造原理 拓展: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在空气中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工业酒精中含少量甲醇(CH4O),甲醇是一种剧毒物质,饮用含甲醇的酒,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因此用工业酒精兑酒是违法行为。 3.淀粉与葡萄糖的检验 实验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