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教案

课题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型新授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

属用途更广泛。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

方法

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归纳的能力。

情感

态度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

质决定物质用途,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

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金属制品的图片(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铁狮子、铝合金制品、日常金属用品……)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提问:⑴生活、生产中常用金属有哪些?

⑵你知道人类目前用途最广的金属(铜、铁、铝)被人类应用的时间前后吗?录像展示:人类利用金属的发展史。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决定用途的因素:讲述故事:1912年,英国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问:①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②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观看图片

回答:金属材料。

回答:铜、铁、铝等。

倾听

说出自己的猜想;表述自己的

经历。

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并自然引入主题。

让学生明确铜铁铝被人

类广泛应用的早晚及年

代。

创设故事情境便于激发

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过渡:看来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质非常重要,我们一起通过科学探究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知

识。

活动探究:

利用发给小组的金属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有延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2-3页,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比较表。结合表8-1和生活经验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展示讨论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讨论: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它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总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应该综合考虑价格、是否美观、资源存量、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金属之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金属之最”

师生交流:要把“神舟”5号飞船(如图)送入太空,就需要推力很大的宇宙火箭,并且要求火箭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在这样快的速度下,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将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与此同时,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还要喷出几千度的高温气流,这样一来,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摄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温。

讨论:火箭外壳材料应具备什么物理指标?

三、了解合金及其应用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

丝。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

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

断;③用小刀割一下;④用铁

锤锤一下;

⑤用酒精灯加热;⑥用电池、

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总结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归纳整理。

分析讨论,做出回答,并说出

理由。

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

用途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

因素。还应该考虑价格、是否

美观、是否环保、资源存量、

使用是否便利等因素。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之最”

的金属。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

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

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

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

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

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

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

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

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

一重要结论。同时培养学

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

通过对热点时事的分析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

喜悦感,同时提高应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渡: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2、什么是合金?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常见的合金有哪些?(重点了解

铁和钢这两种铁的合金。)

3、合金与纯金属在物理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4-5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以上问题的结论。

得出结论:

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灵活应用:结合教材表8-2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播放录像:关于钛合金的应用。

布置作业:

1、通过上网、进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料,了解一些新型金属,写一篇科普小论文与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练习1-6题。阅读教材4-5页,解决教师所

提问题。

实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①观

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

光泽和颜色;②将它们互相刻

划、比较硬度;③比较焊锡,

锡、铝的熔化温度(教材P5的

表格)。

得出相应的结论。

完成相关练习。

阅读教材P6的相关内容,了解

钛合金的用途。

课后完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阅

读水平。

通过分组实验验证金属

和合金的不同点,树立学

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

动手实验能力。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周密

的思考力和灵活应用知

识的能力。

使学生对前沿科学有所

了解,以提高他们的科学

素养。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

特性:不同金属在性质上有差别。

共性: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

③有延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合金:1、形成:金属中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属于混合物。

2、特性: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3、常见的合金:生铁、刚、铝合金等。

纯金属(物理性质)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型新授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

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

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

有关的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

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

态度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实物】金戒指,铜锌合金制的假首饰。【播放视频】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提出问题】1.人们为何会上当?2.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观看

讨论并回答:通过测密度;硬

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真

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

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利用实物、视频创设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及

解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学会运用化

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

强防范意识。

【实物展示】被氧化的镁条和铝片,并把其

与砂纸打磨后的镁条和铝片相比较。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本来光鲜漂亮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

【点拨】肯定学生回答后,明确指出是空气中的氧气。由此说明金属可以和氧气反应。【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提出问题】1、你知道哪些金属可以和氧气反应?

2、这些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思考并回答:空气

回答:镁、铁、铝、铜等

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活动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

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

忆并引出金属与氧气的

反应,培养了学生对知识

的归纳与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

有什么不同?

3、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和氧气反应?如果不能请举例说明。

4、“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是什么?

5、你能比较Fe、Mg、Cu、Al、Au的活泼性即活动性吗?

【小结】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课件】展示铝制的炊具、铁制的炊具。【提出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炊具很耐腐蚀?

2、许多人喜欢用钢丝刷来擦洗铝制餐具,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

【链接知识】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提出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

【板书】(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

将学生分成八组,四组做实验A,另四组做实验B。

A实验:在4只试管里分别放入两小块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再分别加入5ml的稀盐答:不是,人们戴的白金、黄

金饰品时间再久也总是金光闪

闪…

答: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

答:活动性:Mg>Al>Fe、Cu>Au

总结出三种情况:①常温下就

可反应②高温或加热条件下能

反应③不发生反应。

铝在常温下能空气中与氧气反

应:4Al+3O2=2Al2O3,其表面形

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

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而铝

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不合适。因为用钢丝刷擦洗铝

制品,容易把表面氧化薄膜除

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思考

猜想: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

应。

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下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

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

性。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

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

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

“挑逗性”,学生也觉得

“学习化学真有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

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观察

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

B实验: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知识情景再现】

①观察漫画。②补充素材:多媒体展示银

戒指、铅、白金戒指与硫酸反应的现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反应物反

完成表格前两项后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从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发现或有哪些收获?

【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金属跟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提出问题】1:根据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与酸反应,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

问题2:①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②上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

【联想与运用】下列反应是否都是置换反应?

a.CO+CuO==Cu+CO2

b.Fe+CuSO4=FeSO4+Cu

c.NH4HCO3=NH3↑+CO2↑+H2O↑

【过渡】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

【引导回忆】我们在讲质量守恒的时候,把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得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追问】铜能否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呢?【演示实验】铜与硫酸亚铁反应

【提出问题】铁比铜活泼,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出来,而铜不能反应出铁,说回答:①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

与酸发生反应;②金属种类不

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

样;③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

检验是氢气。

一名学生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板演)其他写在表格

中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讨论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判断

回答,写出反应方程式

思考

观察、描述,得出结论

思考后回答:如果一种金属能

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溶液中反

应出来,那么第一种金属就比

第二种金属活泼。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

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

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回忆已有知识、引入新知

识,为下面的实验做铺垫

反向思维,使知识构建更

合理。

培养学生将描述性知识

转化为结论性知识。

加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