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浅谈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关于真理的理论是詹姆士实用主义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论探讨的是“真理的意义”问题。詹姆士对实用主义真理论的阐述是从批评“符合说”的真理观开始的,即把真理看做是观念与实在的符合。但詹姆士也认为,把真理看做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是理所当然的事。普通的看法是,一个真观念必须临摹实在,是实在的摹本,理智主义者就始终坚持这种摹本的看法,并以为只要获得任何事物的真观念,占有了它,事情就算结束了。但在詹姆士看来,这种符合论的真理观是一种惰性的静止的真理观,我们的观念并不能准确地摹拟观念的对象。真理是生活的先决条件,它不是静止的观念或判断,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事件,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真的思想获得了真理的对象,这才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的真实含义。所以,实用主义不满足于真理就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这样的定义,而是要进一步追问,假如一个观念是真的,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引起什么具体的差别呢?真理怎样才能实现?如果一个观念是假的,又怎样从经验上加以区别呢?简言之,从经验上来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詹姆士说,当实用主义提出这个问题时,它就已经找到了答案:“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所产生的实际差别。因此,这就是真理的意义。”在此,詹姆士在这里强调的是真理的意义。

总的来说,在詹姆斯看来,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有的、静止的性质;真理是权宜的思想,它意味着一种有价值的引导作用,它能够“预示”或“表示”更遥远的对象的意义;真理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有效用、可证实的。詹姆斯还认为,虽然真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但是,几乎任何对象都会有一天暂时会变得很重要,因为贮存若干观念的额外真理作为一般的储藏品,好处是明显的。这种额外真理一旦对任何临时紧急事件在实践上变得适用时,它就离开冷藏库,跑到世界上来起作用,而人们对它的信念也就变得活跃起来。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士认为,真理是“观念的一种性质”,而不是指观念的对象,即“真理并不就是实在”。因此,一个观念的真,也就只是指这观念的作用,即是看这个观念是否对人有用。据此,詹姆士把真理完全看做是人造的,他甚至说,如果一个真理对人生没有好处或用处,那我们的责任就会是回避真理。这就造成很多人认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他的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因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说成是人造的,因人而异的。而且这种真理观把凡是能给人以利益和效用的东西都当作真理,使真理成为满足任何需要的主观工具和手段,似乎过于注重实际效用,难免也就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

的确,从表面上来看,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论的观点好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用,过于注重实际效用,难免也就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曾经也有人质问詹姆士:

“难道有用的就是真理吗?”詹姆士回答说,实用主义只和生活打交道,不讨论这些抽象的问题。实用主义无非是要人们在各种学说当中保持中立,不那么绝对罢了。这就像一个旅馆的走廊,它通向一百个房间,在一个房间里你可以看见一个人跪着祈求他的信仰;在另一个房间有个人坐在桌旁想要消灭一切形而上学;而第三个房间是一个实验室,一个科学家正在讨求自然的奥秘。实用主义者说,这些都是生活允许的,只不过你得先从这条走廊开始你的步伐。我觉得詹姆士的回答很巧妙,他这里把实用主义比作一条“公共走廊”,所有的不同的思想、观点、派别都必须首先从这里经过,实用主义是一种特别宽容的哲学,它允许任何一种哲学的存在,只要它有一定的效用。他的真理观并没有抹杀真理的客观性,他强调真理必须具有有用性,也就是说要经得起生活实践的考验。詹姆士否认纯粹的客观性,即他并不像其他学说那样追求绝对的真理,他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但他并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另外,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一种实用论真理观,展现了现代哲学真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和道路,它本质上是一种从行动效果来判定真理性质的理论,它把有用性、效用性视之为真理的根本特性,作为自己真理观的核心和基点。传统西方哲学在谈真理问题时,通常把价值问题撇在一边。许多哲学家们多倾向于认为真理是纯客观的,是与人的价值取向不相干的,而詹姆斯把真理的特征归结为对人有用以及与人的已有的信念相协调,这就把价值引入了真理的发生过程,从而在真理与人的价值取向之间搭设了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从这些方面来说,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其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上的相对——以前是真理,现在不是;另一是适用对象意义上的相对——对我来说是真的,对你则不是。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则最少蕴涵下列两点:(1)某时某地的真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真理,(2)对某人而言是真理的,对任何人而言也是真理。绝对的真理不改变;相对的真理则因时因人而异。但我觉得还是尽量不要把某样东西奉为“真理”,神圣不可侵犯,这样会蒙蔽很多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还不如讲求实效比较“实在”,毕竟每一种理论的诞生都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这一本原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所以对于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我们不能够简单的理解为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仅仅是给人以利益、效用以及满足任何需要的主观工具和手段,我们应该更深层的去领悟它,去看到它的重要意义和给我们带来的重大启发。

“实用主义真理观”,简单说,有用的就是对的。不管外在事物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要有用,有价值,可以利用,那么就可以说是真理。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即把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等同起来,以真理的价值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本质

曾经也有人质问詹姆士:“难道有用的就是真理吗?” 詹姆士回答说,实用主义只和生活打交道,不讨论这些抽象的问题。实用主义无非是要人们在各种学说当中保持中立,不那么绝对罢了。这就像一个旅馆的走廊,它通向一百个房间。在一个房间里你可以看见一个人跪着祈求他的信仰;在另一个房间有个人坐在桌旁想要消灭一切形而上学;而第三个房间是一个实验室,一个科学家正在讨求自然的奥秘。实用主义者说,这些都是生活允许的,只不过你得先从这条走廊开始你的步伐。

我觉得詹姆士的回答很巧妙,他这里把实用主义比作一条“公共走廊”,所有的不同的思想、观点、派别都必须首先从这里经过,实用主义是一种特别宽容的哲学,它允许任何一种哲学的存在,只要它有一定的效用。他的真理观并没有抹杀真理的客观性,他强调真理必须具有有用性,也就是说要经得起生活实践的考验。正如孙老师说的那样,真理的客观性是内在于有用性中的一种现象,有用性中具有客观性。詹姆士否认纯粹的客观性,即他并不像其他学说那样追求绝对的真理,他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但他并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主观真理论

“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

什么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的:

实用主义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与其经验论密切相关。它认为人的认识、思维是经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适应行为和反应的机能,它并不提供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认识也不是要探寻什么客观真理,而是为了求得适应环境的满意的效果,使生活愉快、安宁和满足。詹姆斯提出,人的认识并无“先存的原型”。

真理不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只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一种关系。他认为,一种观念只要能把新、旧经验联系起来,给人带来具体的利益和满意的效果就是真理;一个观念是不是真理,也

不是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是看它是否具有效用。这样,有用与无用便成为他划分真理和谬误的标准。

“有用便是真理”,这就是詹姆斯关于真理的根本观点。杜威所主张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和詹姆斯的观点实质上是一致的。他也认为,观念、概念、理论等的真理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在于它们是否能有效地充当人们行为的工具。如果观念、理论帮助人们在适应环境中排除了困难和苦恼,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就是可靠的,有效的,真的;如果它们不能清除混乱、弊端,那就是假的。

一直不是很喜欢上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一则由于与后来的欧陆现象学系统相比显得相对陈旧,对近代哲学的超越不彻底,再则是出于对我们自己文化传统中的实用主义态度颇为反感,虽说二者所处层面不同,却也因恨屋及乌而不及细辨了。

实用主义真理观,最简单的说法便是,有用即真理。这一点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很好理解,一件东西、一件事情的价值全在于它的实用性,能给我带来实际好处的就是真理,其余全是鬼话,至多也不过可有可无。周立波的节目中曾调侃过,我们老百姓只关心水表、电表、煤气表,至于“三个代表”只要做官的搞搞清楚就可以了。台下观众会意的笑声和掌声便说明了他们捕捉到了周立波设下的“笑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笑点”之所以成立,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从我们的论题来看,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种价值观-真理观还有它的高级形态,估举几个简单的史实。譬如近代洋务运动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只盯着洋鬼子“有用”的坚船利炮;譬如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在我们只能体现祖先的勤劳勇敢,宋元之时传入欧洲却大大推动了洋鬼子的科学发展;譬如在我们的学术思想史上,但凡有点玄乎的苗子,就有人大声疾呼“无用误国”而要求“经世致用”。

之所以选这三个例子,是有意为之。火药,我们拿来做烟花爆竹;指南针,郑和之前就根本没用。没有火药,西方人的冷兵器时代就不知要到什么时候结束;没有指南针,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他们当然也就不知道中国的存在。但是当人家凭借由我们的种子培育出来的花,打开我们的国门,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却还在执迷不悟地觉得人家的东西“有用”。至于原因,就是第三个例子,我们向来没有为理论而理论的精神。而这才是科学精神,而不同于我们站在实用立场上的技术精神。我们没有科学,只有技术。

和我们的传统相比,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当然是另一番面貌,它有自己的理路,它是一种理论。这里单说真理观。

在欧洲的哲学传统中,尤其在是近代哲学中,基本是持“符合论”的真理观。欧洲近代哲学,无论是唯理主义、经验主义,还是法国启蒙哲学,都坚守一个立场,就是主-客二分。笛卡尔之后,作为认识主体的心灵和作为认识客体的物质严格对立,各自守着自己不同的属性即思维和广延而不可通约。在这样的框架下,所谓“符合论”的真理,即是表象与对象的同一,亦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于是,哲学作为认识论的全部问题,便是思维如何去符合存在。为此,唯理论有唯理论的天赋观念,经验论有经验论的白板之说。可惜在休谟看来,所有为此而作的理论努力都是白费功夫,“心”与“物”在属性上截然不同,主体能够认识的只是自己的知觉,除此之外不能妄下断言。这便是休谟的不可知论。

康德为扶将倾的人类知识大厦,在认识论上发起了著名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能动的知性用先天范畴规整感性材料以形成具有必然性的知识,而破除了休谟的“联想”说。此后,德国古典哲学诸家都发展了康德的理性的能动性,一直到黑格尔,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看做一个辩证曲折的过程之结果,算是功德圆满。

我们知道,西方现当代哲学,尤其是欧陆哲学,基本不再将真理作如是观了。而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看法,实用主义哲学家们同样反对所谓真理即是符合。

实用主义哲学不同意“符合论”真理观所预设的二元对立的主客体,而认为人在认识活动中总是带有自己的目的的,所谓“纯客观”的认识只是近代哲学的臆想虚构。认识活动应该是指向人自身所带的目的的,比如对一把椅子的观察内在地含有坐上去的意愿。于是,所谓“主观”要保持中立地去“符合”“客观”,便不是什么真理了。那什么才是真理?答案是实用才是真理。实用主义对形而上学和对宗教的态度,很能说明这个观点。黑格尔以后,西方哲学家大都对形而上学不感兴趣,甚至猛力批判,但实用主义认为如若形而上学对科学研究还有点用的话,它便不是非打倒不可的靶子了。同样,一个人信仰上帝若有助于他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有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上帝存在就是真理。

之前已说,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理论,它有它的彻底性。实用主义居然还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为了说明真理的“实用性”,还放弃了传统观念中毫不怀疑的“必然性”。传统所谓真理,毫无疑问,当是普遍必然的。在他那准,在我这就不灵的,或者这次蛮灵,下回就保不齐的,肯定不是真理。但是实用主义告诉我们,真理不止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那些东西。人们活在“真理”中,就好比活在一个“信贷系统”中,由他人将“真理”告诉我,同时我亦将“真理”告诉别人。其中,我把自己托付给了他人,也自有别人将他们自身托付给我。在这样的信贷行为中,“真理”是不具有什么普遍必然性的,那它之所以还是“真理”,就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是实用的。这里就用我平时一直用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平时走在街上,所遇倒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素未蒙面的,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把水果刀,然后每一纳秒都紧握住,时刻准备着?因为我们不能肯定在这些素未蒙面的人中,是否会有人对我突然发起恶性人身攻击。别说路人,即使是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能肯定他们不会突然因精神错乱而想置我于死地吗?我们之所以不用每一纳秒都活在高度紧张中,就是因为我们相信一条真理:一个人,不管是路人还是熟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无缘无故地攻击我的。那么这条真理从何而来?原来它是由此前所有的他人用行动告诉我的,而我也用行动将这条真理传递给他人。这其中是不具备什么普遍必然性的,即使要说“必然性”,也是一种“主观必然性”,是我们主观上愿意相信它,相信它是必然的。反之,我们之所以愿意相信它是真理,不在于它是普遍必然的,而在于它对我们有用,能让我们活得更轻松。当然,要是某个人在“轻松”与“安全”中选择“安全”,那他也完全可以当这句话是狗屁,而随时准备与别人刀枪相向。时刻准备着,就是他的真理。

上文已述,实用主义哲学不满意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符合论”真理观,对二分模式有所突破。但在我看来,这种突破是有限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固然不是认识主体保持中立地去符合客观,却仍是一种符合,客观符合主观。实用即是真理,实用与否当是对一个目的而言,而目的只能是主体的目的,于是我们看到,所谓真理,原来是客体符合主体的目的。这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实用主义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很不彻底,相较后来海德格尔的“真理的发生”等等,相去何止万里。

不过,在西方人,“实用”居然也能发展成一种“主义”,而对它进行理论上的思考探究。那么,我们呢?(转

实用主义视野下的功利主义_杜威对功利主义道德基础的批判与重构_郦平

【外国伦理思想】 实用主义视野下的功利主义 ———杜威对功利主义道德基础的批判与重构 郦 平* 〔摘要〕 功利主义道德基础的确立以快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道德的评价标准。在实用主义者杜威看来,将快乐视为道德的目的及标准会面临诸种责难,因为它无法证明实际所欲的等于值得可欲的、增进快乐的等于值得欲求的、总体的善等于具体的善。由于快乐既不能统一个人行为,也不能提供一种公共善,所以将快乐视为道德基础很难为其合理性提供证明。进而,杜威从作为人的特定功能的个体善与公共善的实现、自我满足与社会满足的统一等视角指出道德标准得以确立的可能基础。 〔关键词〕 快乐 个体善 公共善 自我满足 社会满足 〔中图分类号〕B8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6-0070-06 由于实用主义的发展为功利主义的复兴提供了某种支撑,人们普遍认为,这两种学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理论特征。而事实上,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伦理学说在道德基础的确立上有着根本的差异,它们在快乐能否作为道德目的、快乐作为道德标准能否得到合理性证明、个人快乐与普遍幸福如何统一等问题上存在着质的区别。 一 功利主义的两个重要代表边沁与密尔将增进快乐和避免痛苦视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在此基础上将判断行为对错的道德标准视为能否增进人的快乐。边沁从个人趋乐避苦的本性着手,确立苦乐在人的行为中的支配地位,这种“苦乐原理”被视为其伦理理论的基石,他为此还提出苦乐计算的七个条件,即强度、持久性、确定性与否、感受远近、丰度、纯度、广度。人们依据这些条件会知道每个行为的苦乐价值的大小,如果一种行为带来的快乐成分占优势,它就是善的、道德的;反之,则是恶的、不道德的。在边沁那里,快乐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 到了密尔,他承认快乐既有量的不同,也有质的差别,并强调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密尔强调高级的快乐对于任何一个受过教育、有教养的人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他强调“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免除痛苦,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尽可能多地享有快乐,而其他一切值得欲求的事物……则都与这个终极目的有关,并且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的”[1]。显然,密尔虽对边沁的快乐观念予以修正和发展,但是他对幸福的定义最终还是诉诸快乐,在将快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方面,二者的观念是一致的。 在边沁与密尔那里,快乐不但是人生的目的,而且是行为的标准。密尔明确地说,快乐“既然是全部人类行为的目的,就必然也是道德的标准”[1](12)。但是,密尔也认识到边沁的快乐主义的 * * 作者简介:郦 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讲师,哲学博士(河南郑州 450046)。

浅谈功利主义对营销伦理的影响

浅谈功利主义对营销伦理的影响 美国哈福大学教授加尔布雷思提出:“按照我对世界形势的观察,我们生活在一个意识形态的约束日益减弱,实用主义的适用性大大增加的时代”。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倾向,即功利主义的盛行。功利主义是社会走向世俗化的理论表现。通过半学期对于营销伦理的学习,笔者对于功利主义在当下营销活动中所起到重要影响产生浓厚兴趣。本文结合案例,浅谈了功利主义在商业活动中的发展和应用,从而对营销伦理的影响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个人看法。 关键字:功利主义营销伦理影响 一、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 功利,即有用、利益、效益等。人类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活动,这种目的即追求利益、满足需要。近代进入商品经济时期以后,人类的功利倾向明显地加强了。因为,商品社会首先强调价值、有用性,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都围绕着是否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这个轴心来运转的,这势必培养人用功利眼光、功利态度去观察他人和事物。消费越多,需求越大,生产越繁荣,这也主张了功利主义。所以,功利主义的兴起是与商品经济时代相联系的。 通过学习,了解到功利主义原是西方伦理学中一种以功利原则(即利益、享乐、幸福)为道德标准的学说。它认为,趋利避害、求乐避苦是人类的本性。由此,评价人们的行为是非和道德善恶,只能依据于快乐和痛苦,即能增进快乐的就是善的,能造成痛苦的就是恶的。当然,快了也又高、低之分,肉体的快乐是低级的快乐,精神的快乐是高级的快乐。“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然而,快乐和痛苦因人而异,全凭个人主观感受,缺乏客观标准,势必使人类行为由于缺乏约束和调节而陷于混乱。为此,功利主义又提出行为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两种说法。 行为功利主义主张,应以行为结果判定道德是非。就是说,应善于估量自己行为的后果,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如果一个行为能比其他行为带来最大的好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是善的、道德的。 准则功利主义则主张以行为准则来判定行为是非,因为单凭个人对行为后果的估量为行为依据,仍然是不确定的、随意的,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对每个人都适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秩序。 二、商业活动中的功利主义 宾克莱说,功力主义给现代人“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提供一个哲学根据”,因此在西方也被称为是一种“商业化哲学”。在商业活动的前提下,功利主义似乎更加的具象化。笔者总结其表现为: 第一,讲究实惠。实惠是追求合法的个人利益,是一切工业社会,包括正处在又一次工业化高潮的中国在内,所不能缺少的时代精神。实惠观念是伴随工业化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而产生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个人的劳动通过交换得到承认,个人的价值通过交换得到实现,个人的利益通过交换得到满足。人们与其说注重个人劳动的自身价值,不如说更关心劳动的交换价值,即劳动给自己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这就是实惠观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B )。 A、完全自发的过程 B、积极能动的过程 C、消极被动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2、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C)。 A、发现真理 B、认识世界 C、改造世界 D、创立新理论 3、真理就是(D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客观真理是(D)。 A、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承认 B、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承认 C、只有旧唯物主义承认 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5、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B )。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将会导致(AC )。 A、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 B、辩证唯物的相对主义真理观 C、相对主义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2、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ACE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E、唯心主义真理论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表现有(ABCD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AC )。 A、它是客观的 B、它是多样的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浅谈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关于真理的理论是詹姆士实用主义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论探讨的是“真理的意义”问题。詹姆士对实用主义真理论的阐述是从批评“符合说”的真理观开始的,即把真理看做是观念与实在的符合。但詹姆士也认为,把真理看做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是理所当然的事。普通的看法是,一个真观念必须临摹实在,是实在的摹本,理智主义者就始终坚持这种摹本的看法,并以为只要获得任何事物的真观念,占有了它,事情就算结束了。但在詹姆士看来,这种符合论的真理观是一种惰性的静止的真理观,我们的观念并不能准确地摹拟观念的对象。真理是生活的先决条件,它不是静止的观念或判断,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事件,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真的思想获得了真理的对象,这才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的真实含义。所以,实用主义不满足于真理就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这样的定义,而是要进一步追问,假如一个观念是真的,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引起什么具体的差别呢?真理怎样才能实现?如果一个观念是假的,又怎样从经验上加以区别呢?简言之,从经验上来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詹姆士说,当实用主义提出这个问题时,它就已经找到了答案:“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所产生的实际差别。因此,这就是真理的意义。”在此,詹姆士在这里强调的是真理的意义。 总的来说,在詹姆斯看来,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有的、静止的性质;真理是权宜的思想,它意味着一种有价值的引导作用,它能够“预示”或“表示”更遥远的对象的意义;真理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有效用、可证实的。詹姆斯还认为,虽然真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但是,几乎任何对象都会有一天暂时会变得很重要,因为贮存若干观念的额外真理作为一般的储藏品,好处是明显的。这种额外真理一旦对任何临时紧急事件在实践上变得适用时,它就离开冷藏库,跑到世界上来起作用,而人们对它的信念也就变得活跃起来。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士认为,真理是“观念的一种性质”,而不是指观念的对象,即“真理并不就是实在”。因此,一个观念的真,也就只是指这观念的作用,即是看这个观念是否对人有用。据此,詹姆士把真理完全看做是人造的,他甚至说,如果一个真理对人生没有好处或用处,那我们的责任就会是回避真理。这就造成很多人认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他的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因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说成是人造的,因人而异的。而且这种真理观把凡是能给人以利益和效用的东西都当作真理,使真理成为满足任何需要的主观工具和手段,似乎过于注重实际效用,难免也就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 的确,从表面上来看,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论的观点好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用,过于注重实际效用,难免也就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曾经也有人质问詹姆士: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2002年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02 (总第152期)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152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y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实用主义从真理发生学及其实际经验兑现价值的角度,提出了独特的真理效用论;其与传统符合论真理观之间的张力关系,反映了双方在本体基础乃至哲学旨趣方面一系列的理论分 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实用主义对符合论观念背后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0及其所蕴含的/主 客二分0思维模式的超越。而导致这一超越的哲学基础,在于它实现了本体论假设的转换,即由把 人作为与世界照面的旁观者的传统观点,转换为把人作为在世界中生活实践的探索者。 关键词:实用主义;真理;效用论;符合论 中图分类号:B02313;B0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4-0091-07 依照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的自述,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0。[1](P36-37)在关于真理的/符合论0(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融贯论0(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及/效用论0(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三大基本理论学说中,唯/效用论0 (通常译为/实用论0)是直接以一个哲学流派即实用主义的名字命名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理问题在实用主义中的中心位置及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独树一帜之处。就效用论真理观是实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理论主张而言,诚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 /实用主义是一种真理理论,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真理理论0。[2](P18)(引文中的黑体字为原文所有,下同) 作为西方哲学中具有革命性意识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真理观与传统真理论存在挑战性的对话关系,而在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语境中,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亦存在思想对话关系。1本文试图在上述双重对话关系的语境中,对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较为细致的学理分析。 y收稿日期:2002-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99BZX024) 作者简介:周建漳(1954-),男,江苏沭阳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与实用主义者存在时间上的重合(皮尔士于1914年才去世,詹姆斯于1898年明确提出/实用主义0一词,而列宁的5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6发表于1909年),但我们在其著作中却未见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只言片语。因此,这里所谓的对话关系属于解释学式的思想对话而非现实意义上的实际对话。

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与实用主义 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的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能分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出现过对邓小平理论的种种误解和曲解。邓小平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现了他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句话被错误地批判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那么邓小平的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到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还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实用主义哲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唯一产生于美国的哲学流派,活动中心也一直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实用主义哲学家自称实用主义哲学为“行动哲学”,它的特点就是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立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标。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作为取得“成功”和“效果”的衡量标准。认为只要行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效果,掌握了真理。这种观点表面上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实用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根本不同。因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 首先,实用主义的认识论是在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实用主义认为,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有经验,而经验属于主观领域,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说:“任何实在的东西必须在某一个地方被经验,而每一种类的被经验了的事物必须在某一个地方是实在的。”在实用主义哲学看来,存在就是经验,或者说,经验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归根结底是指经验的存在,即人的主观意识领域的存在,不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所说的存在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存在是指在人的主观意识领域之外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客观世界。这也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在理解存在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其次,实用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也是根本不同的。在实用主义哲学看来,第一,真理仅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联系:“真理的意义不过是这样的,只要观念(它本身只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有助于使它们与我们经验的其他部分处于圆满的关 系中,有助于我们通过概念的捷径,而不用特殊现象的无限相继续,去概括它,运用它,这样,观念就成为真实的了。譬如说,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驾驭,如果一个概念能够顺利地从我们的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事物完满地联系起来,很稳定地工作起来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第二,检验真理与否的标准是有用、成功。詹姆士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观念实现了,而且能被证实了。…真'是任何开始证实过程的观念的名称。…有用是它在经验里完成了作用的名称。”换言之,只要主观上认为一个观念有用或有效果,就可以把它作为真理。主观上认为一个观念无用或无效果,就可以不把它作为真理。这完全是一个主观的真理标准,同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完全是两回事。马克思主义在真理问题上认为: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

姓名邵振录成绩 学号10191198077 评卷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边沁功利主义思想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课程名称劳动法 完成时间2012-4-20 专业年级2010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把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称为哈佛公开课第一人恐怕并不为过,他的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每周都吸引超过1000位学生的参与。《公正》不但成为哈佛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一门课程,更在全世界卷起学习热潮,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全球多个国家举办千人讲座,都是一票难求。他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引起强烈共鸣,无数的观众通过网络收看他的课程,通过各种思想实验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 该讲座以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入门课》为基础,是对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系列入门介绍。这套讲座共有12集,邀请观众们带着批判的观点来思考正义,公平,民主和公民权等基础问题。在哈佛大学,每星期都有一千多名学生去听教授兼作家的迈克尔?桑德尔开设的这门课程,渴望藉此扩充对政治和道德哲学的理解,并从中检验长期秉持的信仰。学生们学到了过去的伟大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康德,穆勒,洛克--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来思考复杂且动荡不定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反歧视行动,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 在讲座中,迈克尔?桑德尔多次提及边沁(1748—1832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分析法学的先驱)及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本文企图就此入手,对边沁及其哲学思想对法律思想的影响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边沁先后攻读于牛津皇家学院和林肯学院,毕业后一度从事律师职业,但当时他的兴趣却在法理学的研究和在英国法律制度的改革。其主要的著作有《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和《法律概要》等。 边沁认为,就像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一样,人类也有自己的规律,他认为,人类受制于苦和乐的统治,只有这两个主宰才能该我们指出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这两个主宰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类的基本规律主要是“避苦求乐”即功利主义原则。正是“避苦求乐”的人的本能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成为人生的目的。他认为应该根据行为本身引起的苦与乐的大小程度来衡量该行为的善与恶。从人性出发,凡是能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的在道德上就是善良,在政治上就是优越,在法律上就是权利。功利就是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如果该当事人是个人,那么功利原理就是用来增进他的幸福的,如果该当事人是个社会,那么功利原理就是关注社会的幸福度的。边沁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

如何看待实用主义

如何看待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不仅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在哲学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代表了美国哲学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而且至今盛而不衰,广为传播。 当代美国哲学家对实用主义传统的关注和强调,不仅是从挖掘思想资源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对这个传统抱有难以割舍的血缘情结。我们可以从蒯因、普特南和罗蒂等人的论述中,直接感受到这些哲学家们对自己所归属的那份思想遗产的热情、真诚和执着。 蒯因在发表于1981年的著名文章《实用主义者在经验主义中的地位》中,明确地把实用主义放到西方经验主义传统,由此提高了实用主义者的地位。蒯因认为,实用主义在经验主义的变化过程中应当处于现代时期,因为皮尔士提出的“句子中心说”和“意义证实”思想,都无疑带有明显的现代哲学的烙印;而皮尔士哲学表现出的行为主义倾向以及他的终极真理观,又昭示了现代哲学的某些特征。蒯因把实用主义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即自然主义、可谬主义、行为主义和人造真理观。应当说,这些特征不仅刻画了实用主义的大体图像,同时也是蒯因哲学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普特南对实用主义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他被称为“狐狸型”的思想变化上,那么罗蒂的实用主义则是直言不讳的。他不仅公开承认自己的实用主义身份,而且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实用主义大张旗鼓地辩护。他在早期的《哲学和自然之镜》(1979)中径直把杜威思想看作是哲学发展的未来图景之一,在新近的《建设我们的国家》(1997)中又把杜威和惠特曼看作美国民族的骄傲。他认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追求人类美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把美国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最好国度,因为在美国,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政治理想,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最大限度的表达。他们都强调民主思想对建设美国的重要意义,但这种理想不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永恒的,而是具有特定的时空性的。罗蒂说,杜威的哲学就是系统地把一切事情都变得具有时间性,不承认存在完全确定的东西。杜威哲学的最大成就是把“真的”或“对的”这样的评价术语不看作标明与先前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上帝意志、道德律、客观实在的内在性质等,而是看作满意地表达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看法改变了我们的进步观念,进步不再是逐步接近先前刻画好的某个目标,而是解决更多的问题。 2002年7月30日,罗蒂在贝宁举行的“遭遇合理性”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普遍主义的宏伟,浪漫主义的真诚,实用主义的狡诈》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实用主义不应当看作是一种浪漫主义,而应当看作是对普遍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另一种选择。哲学家不应当询问关于知识来源的认识论问题,或关于已知存在物的形而上学问题,而应当去做杜威所做的自己的事情:帮助他们的同胞权衡对共识的需要和对新奇之物的需要。我们可以获得主体间的一致而不需要为普遍可靠的许诺所吸引,我们可以引入崭新的观念而无须把他们赋予普遍接受的来源。个人和共同体是基于在比较对方所体验或想象到的生活时所得到的东西来选择他们的

实用主义真理观

浅谈詹姆士真理观 十二队刘派 实用主义是当代西方影响较大的哲学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是美国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列宁曾指出“在最新的美国哲学中,‘最时髦的东西’可以说是‘实用主义’…在哲学杂志上谈论最多的恐怕也要算实用主义了”。实用主义是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一个哲学派系,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等产生巨大影响,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实用主义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就是其代表。 一、詹姆士真理观与马克思真理观的相似性 1、概念具有相近性。詹姆士说:“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用它很顺利地从一个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经验,僵尸舞完满地联系起来,很稳妥地工作起来,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就是说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们都是指人的认识,因此两者在概念上是相近的。需要注意的是两者概念只是相近而不是相同或内涵一致。 2、方法论具有相似性。詹姆士和马克思在方法论的相似性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对真理范围的规范上,两者都采纳了一种关系说,即一种动态的、事件的真理观,以此反驳形

而上学的精致、抽象、绝对的真理体系。两者都认为应在主题和客观事物世界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来把握真理,应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来认识真理,这是一种辩证的、积极的方法。二是在关于真理的性质问题上,两者都认为真理是观念的一种属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作为一种手段、工具,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三是在对真理性的检验上,两者都承认实践的作用。詹姆士提出直接证实、间接证实相结合的检验真理的方法,并以对观念的证实不引导我们的实践遇到挫折或矛盾为标准。“证实”与“实践”的主体都是人,其过程都是在待证实的观念的“引导”或知道下进行的,其结果都用以证明观念的真实性。因此,虽然詹姆士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是不严密、不标准、不科学的,但是它仍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检验方法和实践结果标准有一些一致之处。 二、詹姆士真理观与马克思真理观的根本分歧 随人詹姆士真理观与马克思真理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不能就说两者是可以相互等同的。在本体论和价值观这两个层面上,两者是存在根本分歧的。 在本体论上,詹姆士含糊其辞,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上态度是明确的、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原则的。詹姆士试图越过本体论上的争论而只做方法论上的变革,这造成了他的本体论的无原则性。马克思在这方面是严谨的、科学的。他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奠定了

浅析大学生日益“功利主义”的心态

浅析大学生日益“功利主义”的心态 [摘要]:“功利主义”由来已久,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由于教育和社会等等客观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现在“功利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向了身在“象牙塔”里的我们。于是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功利主义”分子。他们的一些行为表面上看起来令人费解,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理性思考的时候,我们却愕然发现,这些行为的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它就是“功利主义”的毒瘤。然而遗憾的是,无知的我们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功利主义”的存在以及它的危害性。本文通过一些真实的社会现象,再现了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心态的驱使下做出的一系列“好笑的行为”,继而理性的分析了这些表象产生的社会和个人因素。 [关键词]:功利主义、价值观变迁、深层原因。 一、一些社会现象所引发的思考 我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时至大学,这种传统教育我们已经“沐浴”了十几载。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虽然体现崇高理念的集体主义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从小受到的主流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正在世俗的功利主义的围攻。以至于如今出现了一些表面上让人费解,但冷静的分析后却让人痛心疾首的“怪现象”。 譬如,在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中,对“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寻找精神寄托”占8%,“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占7%,“为更好地服务人民”占2%,“为以后找工作方便”占83%。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这些动机中,既有追求理想的精神动力,也有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利益考量,但表现突出的是入党动机的功利性。抱着功利化动机入党的大学生,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他们考虑的往往是如何利己,而不是如何更好的服务他人。他们入党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名、利、权等方面的资本和实惠,可以在以后寻找工作时增加一个及其重要的筹码。 当今的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工作,意愿多样。例如,在农村工作有利于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为将来再择业打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有较大发展潜力与上升空间;大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长大,期望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等。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存在功利化目的,如为了报考公务员时获得优先录取条件。有的学生认为,农村工作比较轻松,报酬尚可,即使工作不努力,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部分学生把到农村锻炼作为选择更好岗位的“跳板”,缺少扎根农村、长期奉献的打算。假如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部门多了这些所谓的功利的“聪明人”,那他们势必会像蛀虫一样慢慢的吞噬掉整个民族的明天。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暑假中积极地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在四川地震灾区,国内各地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之一。强调行动、实践、注 重功效是其显著特点,实用主义作为经验论哲学的重要流派,在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探析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及 其演变。从而论述实用主义存在的理论缺陷及其实用主义在市场经济下给社会带来的 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来抵制粗俗的实用主义思想,从而 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实用主义;实践;经验;功效 一、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 实用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行动”(action),是由实践(praction)与实际(pratical)演 化成为pragma(行动哲学),最终成为实用主义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实用主义本意认为知识来自“活动”,认识来自“经验”和“实践”。然而他们所说的实践绝非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是一种先验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实 用主义源出于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否定。它主张“实践的”“实用的”“有效用”的哲学观点。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啊,在他论述历史的著作中就曾将自己的历史观点称为“实用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提出”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 原则。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在用因果性解释历史过程时,仅 限于用思想动机去说明而未能找到思想背后的政治经济根源,因而没有真正去揭示历 史发展的真正规律。 实用主义兴盛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发源于十 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先是在资本主义各国广泛流传,而后曼延到世界各地。创始人 是美国的皮尔斯。1871-1974年间,美国哈佛大学组建一个学术团体称作“形而上学俱 乐部”。1872年,皮尔斯在这个俱乐部作了一个报告,首次表述了他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果。1901年,他正式提出“实用主义”这一术语。此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代表人物,如:查理、皮尔士、威廉、詹姆士、杜威、胡适等。他们都奉行一种“效用原理”,即“能满足我需要的”“有用的”就是真理。其中心范畴是“效益”,“效用”,它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哲学同流,主要代表有美国哲学家刘易斯、纳格尔、莫 理斯等。刘易斯创造了“概念实用主义”,认为概念和范畴都是先天性的东西。而关键 在于它们的有用性。纳格尔认为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只有在使用词语的表达事物的方 式不同。莫理斯创立了语义哲学,倡导“符号学”,片面夸大了人造符号在语言环境系 统中的作用,宣扬真理是按照人的需求方式不同而异的。 实用主义传播到中国是在“五四”时期。当时这一哲学流派也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流 派一样在中国大地迅速传播,。当时,杜威和胡适学说在中国大地风靡一时,尤其在 知识界和教育界,他们的学说在思想解放,传播民主和自由,倡导人本思想,注重实 践和实验。特别是在启迪中国知识青年,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解放后,由于受到“左” 倾思潮和教条主义的影响,我们曾不公正地,非科学地曲解了杜威和胡适的实用主义,

浅谈目前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浅谈目前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工作者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工作中,在此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也日益明显而尖锐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何正确的看待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正是本文着力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定义,接下来再阐述在现代社会中二者思想分别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正确看待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最后提出建立合理鼓励和约束机制来管理两种思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科学研究 一、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定义 (一)功利主义的科学研究中的定义 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著名哲学家边沁指出: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者不赞成,因此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每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要包括政府的每一个措施1。即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显然,科学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就是将上述原则运用于科学活动领域,就是指是否增进普遍的人类的幸福或福利作为评判人们的科学活动正当与否的最高标准。 (二)实用主义的科学研究中的定义 实用主义的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即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那么,实用主义应用到科学研究中就是一种研究问题和澄清信息的批判方法,把知识解释为一种评价过程,以科学探索的逻辑作为人们处世待物的行为准则。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以及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总之,实用主义就是把知识视为科学研究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效用或科学研究的成功。 二、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分别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1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13-114

边沁功利主义不是普通的功利,如何实现个人和社会效用最大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浅析 唐代兴 中华民族的复兴,当然是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复兴。这些事业复兴的前提无疑是法治健全和完善。然而,法治健全和完善的文化基础则是民族道德理想的复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道德理想,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功利”内涵与“利益”概念的关联性 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到晚期希腊哲学的伊壁鸠鲁派和斯多噶派。到了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爱尔维修发展了功利主义思想。但这些对现实社会都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直到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密尔全面阐释了功利主义及其道德理想,并渗透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了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立法和政治改革的道德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自19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生活观,一种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一种社会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所以,人们通常谈论功利主义,都是指19世纪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并把边沁称之为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边沁①和他的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我国一直是批判的对象。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一谈西方便紧张,一说功利主义就视为洪水猛兽。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里,认为功利就是个人的世俗利益,它往往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对西方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误解,也是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误解。要客观理解西方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生活观,得先客观理解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而要客观理解功利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就得先理解边沁对“功利”概念的内涵界定。 什么叫“功利”? 边沁认为,能够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或防止痛苦(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叫做功利。简言之,所谓功利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 功利主义的“功利”,至少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功利就是避苦求乐。强调和宣扬功利,就是唤醒人们对本性的意识回归与强化。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管我们身处什么地位、环境,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会避免痛苦,追求快乐。即使那种刻意避乐求苦的行为,究其因也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生痛苦,追求更大的人生快乐和幸福。 第二、功利主义讲的“功利”,是“快乐”和“幸福”的代名词,也是“利益”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功利就是利益,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利益。但这里所说的“利益”并不是单指对物质利益有追逐、获得、享受与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心灵上的利益追求、获得与满足。 第三、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是以个人 — 2 5 1 —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经典名言警句_3000字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经典名言警句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1.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已生长。 2. 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 3. 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 4. 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5. 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6.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7.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象力。 8.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9.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10.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11. 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12. 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 13. 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 14.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约翰·杜威(1859-1952 John Dewey)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

者。一位评论家说他是“实用主义神圣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M.怀特)。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詹姆士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实用主义》读后感

《实用主义》读书笔记 寒假忙里偷闲,我读了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花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我通读了全书,并且从中了解了威廉·詹姆斯对其《实用主义》一书中所阐述的理论观点。 之前我对对于威廉·詹姆斯此人并不了解,首先我先将他以及他的著作《实用主义》所表达的观点简单地介绍下。威廉·詹姆斯既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实用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于1869年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6年到哈佛哲学系任教,70年代参加“形而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斯,并接受其影响。在詹姆斯众多的哲学遗产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引起争议的是他关于真理的阐述:“‘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他的这一学说受到了许多过于简单化的误解和轻视。实际上,詹姆斯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索真理的实际生成过程。他把真理的起点界定为:“真理是善的一种,而不是如平常所设想那样与善有所区别与善有所对等的范畴。凡是在信仰上证明本身是善的东西,并且因为某些明确的和可指定的理由也是善的东西,我们就管它叫做真的。” 书中不免有许多作者个人所提出的经典理论思想语句,因此我也简略的摘抄了一些。 (1)实用主义者常问的关于真理的问题:“从经验上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所产生的实际差别。这就是我们必须捍卫的论点。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定的,精致的性质。真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事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和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省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P103 (2)如果有一些观念能告诉我们哪些经验是可以预期的,那么,这些观念在这种最初的证实范围内就可以算作为真实的观念而且追求这种观念是人类的首要义务。掌握真理,本身绝不是一个目的,而不过是导向其他重要的满足的一个初步手段而已……所以真实观念的实际价值基本上是由于观念的对象对于我们的实际重要性而产生的……因此,你们可以这样解释这个额外真理:“它是有

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乔元正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现代大学的创生、发展与改革深受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大学观的影响。人文主义大学观主张充分发展人的个性,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崇尚学术自由与科学探索;功利主义大学观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实用技术人才。通过对德国现代大学改革、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大学改革进行历史考察与比较,现代大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种大学观的相互协调,不可偏废。两种大学观的考察与比较,对发展我国现代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学观,人文主义,功利主义,历史考察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它是现实和理想的有机结合体。所谓大学的理想是指大学相对地超脱于社会现实,崇尚学术自由,潜心传播知识、研究学问,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生活。正如洪堡所言:“现实任何时候也不会成熟到使人类最高和最美的精神之果得到理解的地步,理想将永远作为不可企及的榜样存在于创造者内心”[1]89~94,大学的理想是人文主义大学观的集中阐释;大学的现实则是指大学肩负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使命,它体现功利主义的大学观。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现代大学的创生、发展与改革无不受到这两种大学观的影响。 一德国实现民族振兴:两种大学观和谐共生之成就18世纪末的德国大学深陷严重的危机之中,学界展开了有关大学改革的讨论,启蒙主义者认为大学变得僵化保守,作为中世纪的残留已落后于时代。1797年,旨在取消传统大学、推行全面教育改革的普鲁士教育大臣马索夫坦言道:“大学这种源于古代的机构不仅无法满足未来理论型学者在道德、科学和实际教育上的需求,也不适于培养对个人和社会生活具有用处的国家公民……”。[2]22因此,改革传统大学,兴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此时,处于深刻变革期的德国大学存在着彼此对峙的两种大学观:功利主义大学观强调大学应满足社会需求,使学生具备从事社会职业的高级技能,认为大学就是公务员、牧师和医生的摇篮;人文主义大学观则主张大学应促使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要求提高哲学科学在大学中的地位,开展以数理为基础的新哲学研究,倡导新科学。[3]244 被称作德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哈勒大学首次全面推行人文主义思想,倡导独立探索的批判个性与自由精神,充分表达了大学改革的时代呼声和崇尚智慧的新风;继哈勒大学之后,哥廷根大学也将思想宽容和研究自由视作大学的根本原则,并以大学章程的形式加以确立,哥廷根大学的学术探索活动在自由的氛围中盛极一时,哲学和自然科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两所大学不仅关照知识本身的理性价值,而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工具性;不仅传授有用的知识,培养实用性的政府官员,而且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哲学院在大学四院(神、法、医、哲)中的地位得以抬升,同时以数理为基础的新科学课程也 作者简介:乔元正(1983-),男,山东泰安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功利主义和非理性物化的区别

功利主义是道德的计算,非理性物化是非理性的计算 道德(非理性)可比吗?欲望可比吗???电车难题就是一个可比性的问题 边沁:功利主义者把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看作是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快乐才是令人无比向往的, 满意度的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 LS,s=a〇+a^Dayis+a2Monthis+aiTimeis+aethers is+Demou+Y,+CS+e, (ZS表示生活满意度;执era为虚拟变量;Demo是社会人口学特征: 性别、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教育程度;y表示年份;c表示国家固定效应) Georgios Kavetsos等学者的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代表性证据, 影响国家生活满意度,并强调了在主观幸福(SWB)研究中控制日历效应影响的必要性。因此, 行为功利主义:边沁,, 行为的正确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成比例, 行为的错误与它产出不幸的倾向成比例;所谓幸福是指快乐或免除痛苦, 所谓不幸是指痛苦或丧失快乐。在这种意义上, 功利主义主张一种“最大幸福原理”,它把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看作行为的唯一目的, 其他一切东西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密尔,接受了行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 承认快乐为善, 痛苦为恶, 趋乐避苦是幸福, 而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的。但是, 针对边沁认为快乐只有数量大小的区别, 密尔提出, 快乐不仅有量的大小, 而且也有质的差异。密尔把快乐分为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 感官上的快乐属于低级快乐, 情感、理智和精神上的快乐属于高级快乐。高级快乐比低级快乐更持久, 更有价值, 也就是说, 快乐的质比量更为重要。并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 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 关键的问题:难道人们不是把美德当作目的来追求吗?,美德不就是理性啊囊,理性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吗?自由是理性包?非理性不才是目标吗?? 美德有助于产生快乐和抵抗痛苦, 常此以往, 这种关联固定下来, 人们就会像追求快乐一样追求它。 功利主义者承认有些人为了美德而追求美德, 但是他们认为, 为美德而追求美德正是因为对美德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为自身立法) 自由主义 ,任何以“最大幸福”的名义对个人权利的侵犯都是不道德的, 也都得不到证明。 当我们的利益与道德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 按照道德规则行事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 只有按照道德规则行事才是我们的道德义务。这种观点对吗?(文革?) 假如我们有100元钱, 并且只能给一个人, 张三会用它吃一顿大餐, 李四会用它看一场电影, 王五则会用它做一次美容, 那么给谁花会产生最大的功利呢?要进行这样的人际比较, 就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目的的普遍指标, 但是功利主义无法提供这种指标, 而且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指标。为啥要进行比较呢???? 规则功利主义 人们应该按照理想的道德规则行事, 而非按照实际上通行的道德规则行事QQQQQQ:没有时间计算不同行为后果的功利大小, 或者因为人们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计算 这个感觉还不错:道德规则只有是具体的, 才适合于人们按照它们来行事。因此, 除了一些对所有人都适用的道德规则(如保护人身安全、履行契约和遵守承诺等) 以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