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2002年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02 (总第152期)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152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y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实用主义从真理发生学及其实际经验兑现价值的角度,提出了独特的真理效用论;其与传统符合论真理观之间的张力关系,反映了双方在本体基础乃至哲学旨趣方面一系列的理论分

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实用主义对符合论观念背后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0及其所蕴含的/主

客二分0思维模式的超越。而导致这一超越的哲学基础,在于它实现了本体论假设的转换,即由把

人作为与世界照面的旁观者的传统观点,转换为把人作为在世界中生活实践的探索者。

关键词:实用主义;真理;效用论;符合论

中图分类号:B02313;B0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4-0091-07

依照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的自述,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0。[1](P36-37)在关于真理的/符合论0(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融贯论0(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及/效用论0(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三大基本理论学说中,唯/效用论0 (通常译为/实用论0)是直接以一个哲学流派即实用主义的名字命名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理问题在实用主义中的中心位置及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独树一帜之处。就效用论真理观是实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理论主张而言,诚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 /实用主义是一种真理理论,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真理理论0。[2](P18)(引文中的黑体字为原文所有,下同)

作为西方哲学中具有革命性意识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真理观与传统真理论存在挑战性的对话关系,而在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语境中,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亦存在思想对话关系。1本文试图在上述双重对话关系的语境中,对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较为细致的学理分析。

y收稿日期:2002-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99BZX024)

作者简介:周建漳(1954-),男,江苏沭阳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与实用主义者存在时间上的重合(皮尔士于1914年才去世,詹姆斯于1898年明确提出/实用主义0一词,而列宁的5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6发表于1909年),但我们在其著作中却未见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只言片语。因此,这里所谓的对话关系属于解释学式的思想对话而非现实意义上的实际对话。

一、真理发生学与效用论

关于真理问题的思索是贯穿古典实用主义三杰皮尔士、詹姆斯与杜威思想的内在线索,不过,他们各自切入问题的角度乃至思想的系统性与深刻性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皮尔士来说,真理问题从心理上看是与信念的确立及疑虑的祛除联系在一起的,这奠定了其真理观的实用主义基调。而在逻辑上,真理则表现为人们之间意见的最终会聚一致。进而,在意见的会聚中,皮尔士仍然预设了独立于人的信念的实在对信念的约束作用;在此,皮氏的真理观仍带有符合论的痕迹。詹姆斯同样将真理视为信念,但他将侧重点放在信念与其在人的行动中所引起效用的关系中加以考察,提出/真理不过是许多证实过程的一种集体名词,正如健康、富裕、强壮等等都是和生活相关的其他过程的名称一样,我们追求它们也是因为追求它们是合算的0。

[1](P112)在很大程度上,实用主义真理观之所以为实用主义,是与詹姆斯联系在一起的。至于杜威,他更多地从某种类似进化论的角度,强调真理作为可以带来满意操作效果的观念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工具。据说他晚年甚至很少谈/真理0,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对于工具来说无非是/有效0、/恰当0、/浪费0与否的问题,那么,真或假可以免谈。[3](P161)在此,我们可以觉察到某种/真理冗余论0(Redundancy Theory of Truth)的味道。总之,真理问题从根子上说无非是关于生活世界中人类据以行动的信念的问题,这种由传统纯粹的认识论理论视野到生活实践视野的引进,是实用主义者共同的信念。由于詹姆斯关于真理的论述在实用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和代表性(诸如/真理是有用的0及/真理发生学0等著名提法,或出自其口或由其作了最为明确与系统的阐述),以下我们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解说主要以詹氏思想为参照。

在真理问题上,符合论是老资格的传统学说,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5形而上学6中关于/把是的东西说成是的,把不是的东西说成不是的0的著名说法。[4](P210)所谓符合论,即把真理解释为认识(命题)与其对象(指称)的符合一致关系,例如,/雪是白的0为真,当且仅当雪是白的。在此,符合论的真理概念具有/主客间性0的性质,而这又是以本体论上主客二分的预设为基础的。实用主义真理效用论的提出的重要背景,正是对符合论的不满与挑战。

毋庸置疑,符合论真理观在直觉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一般意义上,很难想象谁会对这样一种几乎是自明的真理理念提出质疑。对此,实用主义中人亦不例外。1可是,这个看来几乎是不证自明的观念,在进一步的分析下便显出其内在的理论困难。概括起来,首先,真理符合论中/符合0一词的含意不清,就其作为詹姆斯所谓的真理摹本观(Copy-vie w of Truth)[5] (P388)的基本含意而言,在摹本的意义上谈论陈述与其所言说的物质性对象的符合关系是不成立的,而通常符合论所谓对现实的复写、反映等恰恰正是在此一意义上说的。其次,在实用主义看来,即便理论上说,真理可定义为观念对实在的符合,然而,仅仅/被告知真理是-与实在的符合.对我们毫无用处0[6](P248)。这种定义充其量不过是/在字面上解决问题0。它不能告诉我们究竟某一信念是否与实在相符合,因此,知道真理是一种符合丝毫无助于发现真理与确立真理,这样一种知道与不知道之间并不存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差别,从而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

1例如,詹姆斯在引述通常关于真理意味着/观念和实在的-符合.0的看法时说:/实用主义者和理智主义者都把这个定义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实。0[1](P155)

是我们如何判定符合事实上是否达成。进而,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之一罗蒂揭示出,在符合论真理观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主客二分世界图景及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0(罗蒂所谓的/镜式0哲学)。

正是基于对传统真理观的上述思考,詹姆斯旗帜鲜明地提出,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焦点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0[1](P37),及由/命题、理论0在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效准或曰/实际效果0把握真理的效用论。前者是关于真理原始发生的事实在先的考察,后者的要义则是追求具有实际经验意义或曰/兑现价值0的思想规定。二者在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的。

符合论真理观反映的是传统认识论特有的抽象理论态度,在其背后是一只旁观者的静观之目。于是,真理似乎是在我们对诸如/看,那有一只鸟0的陈述与循声望去的悠闲观照、比对中降临与在场。然而,/回到事情本身0,同为主观意识,人的信念之所以进而被区分为主观性与客观性即真的或假的,其实乃是基于其各自在人据此进行的实践活动中所招致的不同后果。可以设想,最初令原始人类觉察和判定观念真假的,必定是其头脑中如/水中捉鱼0、/火中取栗0及/水中捞月0等各种想法付诸实施所导致的不同结果,这既是真理与谬误概念在人类观念中的原始起源,亦是现实世界中真理的真实意谓和真正意义所在。换言之,真理既是如此发生的,亦是如是存在与确立的。在此,真理在经验中的/兑现价值0就是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即所谓/有用0。于是,命题、观念的/真0不/真0,最终取决于其在实践中/行0不/行0(得通)。正是在真理在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效准的还原意义上,杜威后期干脆不提真理这个概念,而罗蒂则明确指出,相对于信念对于行动的/有效性0而言,诸如/真实性0、/准确再现0及/一致性0等,不过是人们事后追授的二阶形容词性质的无意义赞语。[7](P7,29,410)可是,既然如此,人们长期以来为何要/舍近求远0地在/效用0之上/叠床架屋0,提出作为/符合0与/再现0的真理概念呢?除了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和/视觉中心0认知错觉的影响之外,其直接动机就是,我们总是试图给出关于/成功0的进一步解释。当我们进一步问,为什么我们的观念有的有效而有的看上去甚至更好的想法在实践中却行不通时,我们很容易意识到这一切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而取决于外部世界,于是,关于成功观念的客观性解释应运而生。总之,在我看来,真理符合论是关于思想有效性后设的本体论解释。然而,我们通常习焉不察从而容易引发思想混乱的是,这样一种事实在后的/后设0解释恰恰具有黑格尔式逻辑在先的理论品格。

将实用主义关于真理的发生学与效用论观点综合起来,其真理观一言以蔽之,真理实即生活世界中引导我们成功行动的有效信念。在这样的理解中,真理显然不再属于先在固定的本质,却是在行动过程中动态生成、确立为真的。依杜威所说,即真理首先应该被看作副词(修饰动词)而非名词或形容词。[8](P89)也就是说,它是与我们的实践活动有关的概念,而不是对某种实物的描述。它不应被视为有待发掘的宝藏,而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它是在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实践活动中被做成为真的。对此,詹姆斯有十分清楚的表达:/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有的、静止的性质。真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事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或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身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0[1](P103)

这样,实用主义所说的真理在面向未来的意义上属于将来的真理,实用主义者考虑问题时是将自己置身于/未完成0及/有未来前途的世界中0,从而把前此认识论/向后看原理0转移到/使之向前看到事实本身0。[1](P55,66)

总而言之,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理论上的意义不但在于给出了具有经验意义(兑现价值)的真理判定标准,并且,改变了真理本身的意义。1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实用主义真理观展示了不同于我们对世界的观照关系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中,我们作为/在世界中的在0与世界处于/我)它0博弈关系中。

二、真理效用论辨正

在实用主义产生以来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中,真理效用论本身在思想史上的/效果历史0似乎可以用两组词汇来加以概括,即/肤浅0与/庸俗0。有趣的是,人们的这两个印象正好与詹姆斯关于真理的那两句名言的简化表达,即/真理是有用的0和/有用即真理0有密切的对应关系。一方面,的确,就/真理是有用的0而言,乍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宣示什么人所不知的深刻真理,所谓/卑之无甚高论0。另一方面,效用论又往往引发人们愤怒的抨击,而这则与人们对詹氏思想的简化表述/有用即真理0的粗糙解读乃至误读有关。因此,在前此关于真理效用论正面阐述的基础上,有必要针对其所引起或可能引发的争议有所辨正。

首先,在最抽象的逻辑层面上,由/真理即有用0是否可以反推/有用即真理0?在外延不对当的情况下,某一命题如/我是好人0的逆命题/好人是我0是不成立的。但是,从逻辑上看,/真理0与/效用0间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取决于二者是否完全对当,而这要由具体内容方面的研究来确定。所以,至少在逻辑上说并不存在对/有用即真理0不利的逻辑理由。o其次,真理与效用究竟是何关系?罗素、摩尔以及卡尔纳普等人提出,很多真理,如/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个医生0,似乎并不发生什么真正的效用,而很多谬误的东西反而/发生效用0,如柏拉图所说的宗教能促人行善但上帝却未必存在。格雷林通过强调实用主义真理观比/真=发生效用的东西0这一等式所表明的要更加微妙,以及有用是在/长远看来0的意义上说的,反驳人们对它的攻击;但他也承认,人们对詹姆斯关于由于宗教观念有效用从而可以被接受为真的说法的批评,倒是/触及到问题的核心0。[4](P191-192)

对于有效是否即为真,即在比方说医学上某些并不具有任何药用成分的/药片0(安慰剂) /药0到病除的临床效果,关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在信徒身上产生实际的经验效果这样一些实例中,我们是否能由/有用0反推其/真0的质疑,我认为是存在很好的解答的。

细察以上的例子,它们其实均属于/杯弓蛇影0的类型:那些本身明明为/假0或至少说/真0 /假0难辨的东西发生作用的机制中都少不了心理因素的中介(而这在真正的有效性中是不需要的),正是由于它对心理暗示的依赖,它显然不具有客观的普适性、恒常性以及确定性。但无论如何,这些假的东西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确实的效果,这是否是在/真0与/有效性0之间打入的一个楔子呢?其实,这里存在着某种误区。就/药0不含有效成份或超验存在无以确证而言,它们诚然可以说是假的,问题是其中却并非没有真的。简单地说,这里起作用的是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真的东西。因此,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其实施者的作法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必须合乎特定的心理规律。在此,关键是对真之所在或真的是什么要加以分析。正如炼金术当然不真实,但其中并非不包含某些化学知识等等。

关于真理本身意义与真理标准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可以参看5逻辑哲学引论6[4],第185页。

1

o此段涉及逻辑的内容,曾请益于汪希,特此说明。当然,如有不当之处,应由笔者负责。

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评论最常见的是对之作某种机会主义的解读。对/有用即真理0人们常报以各种设问句式的质疑,其典型句式是:难道只要能达成预期效果,怎么都行也是真理吗?(难道骗术的成功等于说谎言也成了真理?)对这一句子稍作分析不难发现,如果从认知的层面上说,/真理0其实是语句中冗余的成分,去掉问号前/也是真理0四字对语句的实际内容毫无损耗。/真理0在此事实上意指的是伦理意义上的/道义0,从而该语句真正表达的意思是/难道只要能达成目的(行),怎么干都可以(对)吗0这样的质问。因此,这样的句子所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道义的愤慨,它涉及的乃是/善0而非/真0,1而/行0和/对0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清除掉日常观念下加诸真理的道德负担,应该承认,在谎言及其生效的过程中确实是有些真的东西的,即骗子或偷儿其/本事0当然是真的。导致以上种种在直观上似乎言之有理的误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日常思维中围绕真理这类/大字眼0常见的概念泛化效应,而这在学理上是经不起分析的。我们应该先问问这样一个问题,基于何种逻辑、又是谁论证了真理的神

圣性?由于尼采尤其是福柯,我们今天十分明白,将真理神圣化的乃是某种权力的逻辑。o因

此,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上述质疑在严格理论意义上看言不及义。归根到底,尽管表现为某种相对曲折的方式,/有效性0与/真0的关系不容质疑。当然,这提醒我们,效用究竟/兑现0了什么为真有时是不存在径情直遂的答案的,可能需要深入的分析与复杂的解释。

顺便指出,对/有用0的唯我论与主观主义的解读是上述疑虑中所包含着的另一层潜台词。但是,参之实用主义者的论著,这种理解不但言之无据,?在理论自身的逻辑上也不成立。在理论上,就像不存在所谓的/私人语言0一样,也不存在只对某一特定个体私下起作用(即有效)的东西。只对某某好(有利)的东西当然是存在的,但/有效0与/有利0之间是存在严格界限的,后者包含了前者所未蕴涵的利益层面的考虑。总之,关键是对/真0、/善0即/有效0和/有利0加以区分,认识到这一点,以上的那些疑问本来是不会发生的。至于将强调效用认作是主张某种主观任意性更是难以成立的。尽管在真理问题上实用主义观点与传统符合论观点处于思想对立中,但是,真理的主客间性特征则是二者关于真理理解的共识,这与另一种主要真理观点/融贯论0在主体间性意义上考虑真理形成鲜明的对照。詹姆斯说,/围绕我们周围的那种实在的压力0,便是/我们所具有的不进行非分思维的唯一真实的保证0。[4](P193)

由有用到真的论证既如上述,比较麻烦的是如何回答诸如/亚里士多德之父是医生0等历史性陈述真却似乎无用的问题。在我看来,目前可以说的是,实用主义者对效用有着较之实践功效更为宽泛的理解,即在詹姆斯们看来,信念的有效性还包括其在组织我们的经验使之融贯的作用在内。/只要观念有助于使它们与我们经验的其他部分处于圆满的关系中,,观念就成为真实的了。0[1](P32-33)必须指出的是,当詹姆斯强调依宗教的效用谈论真假时,他不仅是在实际功效层面谈问题,而且在多处强调关于上帝的信念是否能与我们的其他经验之间相吻合。[1](P44,59)此外,对诸如上述真陈述在实践中的效用而论,可能的解释是像这样一些观念其影响我们行为、引导我们成功的链条可能是间接曲折从而充分长的,因而,我们骤然之下有1

o?杜威早已指出,把真理的效用理解为/对于纯个人的目的的一种效用,,,把真理当作满足私人野心和权势的工具的概念非常可厌0。[8](P85)福柯指出:/这个社会生产和流通以真理为功能的话语,以此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并获得特定的权力。0[9](P37)

在此也有/真0的问题,例如小偷的手段。也就是说,偷作为行为是坏的,但作为/本事0却是真的。

时难以对之加以复原,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其必然是/无用0的。

三、真理观与彻底经验主义的世界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不仅是单纯认识论层面的事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它是其彻底经验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詹姆斯明确指出,/把实用主义真理论确立起来,对于彻底经验主义的推行,是个头等重要的步骤。0[1](P158)因此,在真理观问题上实用主义与传统符合论观点的分歧, /已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而更是关于宇宙本身的构造的问题了0。[1](P132)只有将问题提到世界观这样的高度上,才能达到理论上的彻底性,也只有当我们将思维的焦距调整到这样的景深上,我们对于真理效用论才能有一个真正清晰的认识。

由符合论真理观复原出的是人作为一只巨大的眼睛与世界作为画卷的主客分立的世界观图景。在这一图景中,人与世界首先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观照关系,在对世界奥秘洞悉的基础上,我们获得动物所不具备的控制自然的实践能力。在此,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0。1反之,依实用主义的观点,我们从根本上说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探索者、行动者而非观察者。如果说在感官知觉的层面上我们的确有观照对象的一面,那么,在本质上,我们对世界的理性把握和解释却不是由柏拉图所谓/心灵的眼睛0达成的,而是在作为整个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我们与外部实在的相互作用及其反馈中体认的。如果说,观察必预设距离即主客二分,在实践性的体认中,主客却不可分离地统一在人的活动中。在这样的本体论前提下不可能谈论什么作为/实在的绝对摹本0的认识和作为认识对对象的符合的真理。关于世界,我们有权谈论的只能是它对我们行为的物质性反馈怎么样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却不能谈论它本身是什么样的。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对此做更为直观易解的阐述。

/盲人摸象0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它所隐含的关于人类认知处境的深层隐喻耐人寻味。这一寓言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它关于/盲目0的比喻背后那只/全象0在目、一目了然的法眼,这实际上乃是某种类似上帝那样的超然于世界之外的整全视野。可是,在我们不可能具有上帝式神目观的前提下,我们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其实全是盲人,那么,我们凭什么言说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从而如寓言中所说的那样指出各人所摸到的事实上是这个东西的什么部分?事实上,在关于世界本身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并不处于比寓言中的盲人更为有利的地位,相反,作为认识论上的视觉隐喻,盲目恰恰是关于人类认识处境的真实写照。在此,盲目在严格意义上不是说我们在解释世界方面无能为力,而是指我们除了触及世界之外无以抽象地感知世界的面目。在这个例子中,所谓实用主义意味着放弃关于世界本身究竟(象)是什么的/看法0,而只考虑我们触摸到什么以及我借此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例如,假设你摸到了一个圆柱体(所谓/象腿0)并且你正好有一匹马要拴,那么,你可以说它就是拴马柱;当你触及到一大片体积(/象身0)而有冷风吹至,则它就是挡风墙,等等。我们关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命名,在本质上都带有类似的特征。这也就是实用主义关于用效用而不是对事物的摹写[1](P201-202)界定真理的观点的本体论意义。

1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是如此深刻地嵌入了我们的思维,以至于我们在谈论认识的基本用语如/观点0、/视野0、/看法0乃至/认识0中都可以觉察出/看0这样的视觉原型。

基于对效用论的以上认识和对以往关于它的粗糙理解的反拨,在本文中我对实用主义真理观主要持辩护的立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实用主义及其真理观不存在任何问题。事实上,詹姆斯自己承认,作为/科学人本主义0,实用主义在/客观世界和人的心理之间何以表现为这样巧合一点,还留下许多尚待解决的疑问0。[1](P191)这也就是前文曾经提及的关于真理何以可能的本体论基础的问题。当然,站在彻底经验主义立场上,实用主义对此可以说有所交待,但这样的立场类似于传统经验论固守经验界限的不可知论,似乎难以满足人类心中固有的对本体问题穷根究底的内在形上冲动,与哲学的本意似亦存在一定距离。就此而言,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由早期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0的激烈立场向今天/本体论承诺0的回归,对于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应不无启示。此外,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来看,它既包含类似效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0的观点,亦包括试图为真理提供本体论基础的实在论与符合论立场。以实用主义为参照,这两者之间究竟如何达到兼容与整合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它毕竟代表着某种思路与方向。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曾就各种问题与陈亚军讨论,获益不少,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法]爱弥尔#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陈亚军.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普特南[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英]A#C#格雷林.哲学逻辑引论[M].牟博译,涂纪亮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CF.SAMUEL ENOC H S TUMPF1Socrates to Sartre:A History of Philosophy[M].M cGraw-Hill,Inc,1982,

Third Edi tion.

[6][美]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7][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8][美]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法]福柯.权力的眼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洪峻峰]

A C ritique of 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

ZHOU Jian-zhang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genetics of truth and the empirical cash value of truth,Pragmatists propose their distinctive pragmatic theory of tru th(PTOT).The tension between PTOT and the traditional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CTOT)reflects their theoretical divergences of ontological foundation and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of which the most noteworthy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Pragmatists beyond the0vision metaphor0and the thinking model of0subject-object d-i vision0underlying CTOT.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such a transcendenc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ntological hypothesis of man as a passi ve spectator of an independent world to the hypothesis of man as an active explorer of life and practice in-side the world.

Key words:Pragmatism,truth,pragmatic theory of tru th,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B )。 A、完全自发的过程 B、积极能动的过程 C、消极被动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2、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C)。 A、发现真理 B、认识世界 C、改造世界 D、创立新理论 3、真理就是(D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客观真理是(D)。 A、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承认 B、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承认 C、只有旧唯物主义承认 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5、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B )。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将会导致(AC )。 A、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 B、辩证唯物的相对主义真理观 C、相对主义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2、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ACE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E、唯心主义真理论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表现有(ABCD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AC )。 A、它是客观的 B、它是多样的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浅谈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 关于真理的理论是詹姆士实用主义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论探讨的是“真理的意义”问题。詹姆士对实用主义真理论的阐述是从批评“符合说”的真理观开始的,即把真理看做是观念与实在的符合。但詹姆士也认为,把真理看做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是理所当然的事。普通的看法是,一个真观念必须临摹实在,是实在的摹本,理智主义者就始终坚持这种摹本的看法,并以为只要获得任何事物的真观念,占有了它,事情就算结束了。但在詹姆士看来,这种符合论的真理观是一种惰性的静止的真理观,我们的观念并不能准确地摹拟观念的对象。真理是生活的先决条件,它不是静止的观念或判断,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事件,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真的思想获得了真理的对象,这才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的真实含义。所以,实用主义不满足于真理就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这样的定义,而是要进一步追问,假如一个观念是真的,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引起什么具体的差别呢?真理怎样才能实现?如果一个观念是假的,又怎样从经验上加以区别呢?简言之,从经验上来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詹姆士说,当实用主义提出这个问题时,它就已经找到了答案:“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所产生的实际差别。因此,这就是真理的意义。”在此,詹姆士在这里强调的是真理的意义。 总的来说,在詹姆斯看来,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没有固有的、静止的性质;真理是权宜的思想,它意味着一种有价值的引导作用,它能够“预示”或“表示”更遥远的对象的意义;真理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有效用、可证实的。詹姆斯还认为,虽然真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但是,几乎任何对象都会有一天暂时会变得很重要,因为贮存若干观念的额外真理作为一般的储藏品,好处是明显的。这种额外真理一旦对任何临时紧急事件在实践上变得适用时,它就离开冷藏库,跑到世界上来起作用,而人们对它的信念也就变得活跃起来。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士认为,真理是“观念的一种性质”,而不是指观念的对象,即“真理并不就是实在”。因此,一个观念的真,也就只是指这观念的作用,即是看这个观念是否对人有用。据此,詹姆士把真理完全看做是人造的,他甚至说,如果一个真理对人生没有好处或用处,那我们的责任就会是回避真理。这就造成很多人认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他的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因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说成是人造的,因人而异的。而且这种真理观把凡是能给人以利益和效用的东西都当作真理,使真理成为满足任何需要的主观工具和手段,似乎过于注重实际效用,难免也就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 的确,从表面上来看,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论的观点好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用,过于注重实际效用,难免也就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曾经也有人质问詹姆士: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

2002年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02 (总第152期)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General No.152 实用主义真理观平议y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实用主义从真理发生学及其实际经验兑现价值的角度,提出了独特的真理效用论;其与传统符合论真理观之间的张力关系,反映了双方在本体基础乃至哲学旨趣方面一系列的理论分 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实用主义对符合论观念背后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0及其所蕴含的/主 客二分0思维模式的超越。而导致这一超越的哲学基础,在于它实现了本体论假设的转换,即由把 人作为与世界照面的旁观者的传统观点,转换为把人作为在世界中生活实践的探索者。 关键词:实用主义;真理;效用论;符合论 中图分类号:B02313;B0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4-0091-07 依照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的自述,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0。[1](P36-37)在关于真理的/符合论0(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融贯论0(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及/效用论0(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三大基本理论学说中,唯/效用论0 (通常译为/实用论0)是直接以一个哲学流派即实用主义的名字命名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理问题在实用主义中的中心位置及实用主义真理观的独树一帜之处。就效用论真理观是实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理论主张而言,诚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 /实用主义是一种真理理论,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真理理论0。[2](P18)(引文中的黑体字为原文所有,下同) 作为西方哲学中具有革命性意识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真理观与传统真理论存在挑战性的对话关系,而在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语境中,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亦存在思想对话关系。1本文试图在上述双重对话关系的语境中,对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作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较为细致的学理分析。 y收稿日期:2002-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99BZX024) 作者简介:周建漳(1954-),男,江苏沭阳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与实用主义者存在时间上的重合(皮尔士于1914年才去世,詹姆斯于1898年明确提出/实用主义0一词,而列宁的5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6发表于1909年),但我们在其著作中却未见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只言片语。因此,这里所谓的对话关系属于解释学式的思想对话而非现实意义上的实际对话。

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与实用主义 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的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能分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出现过对邓小平理论的种种误解和曲解。邓小平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现了他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句话被错误地批判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那么邓小平的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到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还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实用主义哲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唯一产生于美国的哲学流派,活动中心也一直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实用主义哲学家自称实用主义哲学为“行动哲学”,它的特点就是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立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标。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作为取得“成功”和“效果”的衡量标准。认为只要行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效果,掌握了真理。这种观点表面上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实用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根本不同。因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 首先,实用主义的认识论是在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实用主义认为,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有经验,而经验属于主观领域,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说:“任何实在的东西必须在某一个地方被经验,而每一种类的被经验了的事物必须在某一个地方是实在的。”在实用主义哲学看来,存在就是经验,或者说,经验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归根结底是指经验的存在,即人的主观意识领域的存在,不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所说的存在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存在是指在人的主观意识领域之外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客观世界。这也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在理解存在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其次,实用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也是根本不同的。在实用主义哲学看来,第一,真理仅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联系:“真理的意义不过是这样的,只要观念(它本身只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有助于使它们与我们经验的其他部分处于圆满的关 系中,有助于我们通过概念的捷径,而不用特殊现象的无限相继续,去概括它,运用它,这样,观念就成为真实的了。譬如说,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驾驭,如果一个概念能够顺利地从我们的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事物完满地联系起来,很稳定地工作起来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第二,检验真理与否的标准是有用、成功。詹姆士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观念实现了,而且能被证实了。…真'是任何开始证实过程的观念的名称。…有用是它在经验里完成了作用的名称。”换言之,只要主观上认为一个观念有用或有效果,就可以把它作为真理。主观上认为一个观念无用或无效果,就可以不把它作为真理。这完全是一个主观的真理标准,同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完全是两回事。马克思主义在真理问题上认为: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如何看待实用主义

如何看待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不仅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在哲学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代表了美国哲学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而且至今盛而不衰,广为传播。 当代美国哲学家对实用主义传统的关注和强调,不仅是从挖掘思想资源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对这个传统抱有难以割舍的血缘情结。我们可以从蒯因、普特南和罗蒂等人的论述中,直接感受到这些哲学家们对自己所归属的那份思想遗产的热情、真诚和执着。 蒯因在发表于1981年的著名文章《实用主义者在经验主义中的地位》中,明确地把实用主义放到西方经验主义传统,由此提高了实用主义者的地位。蒯因认为,实用主义在经验主义的变化过程中应当处于现代时期,因为皮尔士提出的“句子中心说”和“意义证实”思想,都无疑带有明显的现代哲学的烙印;而皮尔士哲学表现出的行为主义倾向以及他的终极真理观,又昭示了现代哲学的某些特征。蒯因把实用主义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即自然主义、可谬主义、行为主义和人造真理观。应当说,这些特征不仅刻画了实用主义的大体图像,同时也是蒯因哲学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普特南对实用主义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他被称为“狐狸型”的思想变化上,那么罗蒂的实用主义则是直言不讳的。他不仅公开承认自己的实用主义身份,而且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实用主义大张旗鼓地辩护。他在早期的《哲学和自然之镜》(1979)中径直把杜威思想看作是哲学发展的未来图景之一,在新近的《建设我们的国家》(1997)中又把杜威和惠特曼看作美国民族的骄傲。他认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追求人类美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把美国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最好国度,因为在美国,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政治理想,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最大限度的表达。他们都强调民主思想对建设美国的重要意义,但这种理想不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永恒的,而是具有特定的时空性的。罗蒂说,杜威的哲学就是系统地把一切事情都变得具有时间性,不承认存在完全确定的东西。杜威哲学的最大成就是把“真的”或“对的”这样的评价术语不看作标明与先前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上帝意志、道德律、客观实在的内在性质等,而是看作满意地表达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看法改变了我们的进步观念,进步不再是逐步接近先前刻画好的某个目标,而是解决更多的问题。 2002年7月30日,罗蒂在贝宁举行的“遭遇合理性”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普遍主义的宏伟,浪漫主义的真诚,实用主义的狡诈》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出,实用主义不应当看作是一种浪漫主义,而应当看作是对普遍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另一种选择。哲学家不应当询问关于知识来源的认识论问题,或关于已知存在物的形而上学问题,而应当去做杜威所做的自己的事情:帮助他们的同胞权衡对共识的需要和对新奇之物的需要。我们可以获得主体间的一致而不需要为普遍可靠的许诺所吸引,我们可以引入崭新的观念而无须把他们赋予普遍接受的来源。个人和共同体是基于在比较对方所体验或想象到的生活时所得到的东西来选择他们的

实用主义真理观

浅谈詹姆士真理观 十二队刘派 实用主义是当代西方影响较大的哲学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是美国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列宁曾指出“在最新的美国哲学中,‘最时髦的东西’可以说是‘实用主义’…在哲学杂志上谈论最多的恐怕也要算实用主义了”。实用主义是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一个哲学派系,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等产生巨大影响,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实用主义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实用主义真理观,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就是其代表。 一、詹姆士真理观与马克思真理观的相似性 1、概念具有相近性。詹姆士说:“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用它很顺利地从一个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经验,僵尸舞完满地联系起来,很稳妥地工作起来,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就是说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们都是指人的认识,因此两者在概念上是相近的。需要注意的是两者概念只是相近而不是相同或内涵一致。 2、方法论具有相似性。詹姆士和马克思在方法论的相似性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对真理范围的规范上,两者都采纳了一种关系说,即一种动态的、事件的真理观,以此反驳形

而上学的精致、抽象、绝对的真理体系。两者都认为应在主题和客观事物世界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来把握真理,应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来认识真理,这是一种辩证的、积极的方法。二是在关于真理的性质问题上,两者都认为真理是观念的一种属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作为一种手段、工具,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三是在对真理性的检验上,两者都承认实践的作用。詹姆士提出直接证实、间接证实相结合的检验真理的方法,并以对观念的证实不引导我们的实践遇到挫折或矛盾为标准。“证实”与“实践”的主体都是人,其过程都是在待证实的观念的“引导”或知道下进行的,其结果都用以证明观念的真实性。因此,虽然詹姆士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是不严密、不标准、不科学的,但是它仍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检验方法和实践结果标准有一些一致之处。 二、詹姆士真理观与马克思真理观的根本分歧 随人詹姆士真理观与马克思真理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不能就说两者是可以相互等同的。在本体论和价值观这两个层面上,两者是存在根本分歧的。 在本体论上,詹姆士含糊其辞,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上态度是明确的、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原则的。詹姆士试图越过本体论上的争论而只做方法论上的变革,这造成了他的本体论的无原则性。马克思在这方面是严谨的、科学的。他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奠定了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之一。强调行动、实践、注 重功效是其显著特点,实用主义作为经验论哲学的重要流派,在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探析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及 其演变。从而论述实用主义存在的理论缺陷及其实用主义在市场经济下给社会带来的 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来抵制粗俗的实用主义思想,从而 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实用主义;实践;经验;功效 一、实用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 实用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行动”(action),是由实践(praction)与实际(pratical)演 化成为pragma(行动哲学),最终成为实用主义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实用主义本意认为知识来自“活动”,认识来自“经验”和“实践”。然而他们所说的实践绝非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是一种先验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实 用主义源出于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否定。它主张“实践的”“实用的”“有效用”的哲学观点。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啊,在他论述历史的著作中就曾将自己的历史观点称为“实用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提出”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 原则。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在用因果性解释历史过程时,仅 限于用思想动机去说明而未能找到思想背后的政治经济根源,因而没有真正去揭示历 史发展的真正规律。 实用主义兴盛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发源于十 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先是在资本主义各国广泛流传,而后曼延到世界各地。创始人 是美国的皮尔斯。1871-1974年间,美国哈佛大学组建一个学术团体称作“形而上学俱 乐部”。1872年,皮尔斯在这个俱乐部作了一个报告,首次表述了他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果。1901年,他正式提出“实用主义”这一术语。此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代表人物,如:查理、皮尔士、威廉、詹姆士、杜威、胡适等。他们都奉行一种“效用原理”,即“能满足我需要的”“有用的”就是真理。其中心范畴是“效益”,“效用”,它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哲学同流,主要代表有美国哲学家刘易斯、纳格尔、莫 理斯等。刘易斯创造了“概念实用主义”,认为概念和范畴都是先天性的东西。而关键 在于它们的有用性。纳格尔认为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只有在使用词语的表达事物的方 式不同。莫理斯创立了语义哲学,倡导“符号学”,片面夸大了人造符号在语言环境系 统中的作用,宣扬真理是按照人的需求方式不同而异的。 实用主义传播到中国是在“五四”时期。当时这一哲学流派也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流 派一样在中国大地迅速传播,。当时,杜威和胡适学说在中国大地风靡一时,尤其在 知识界和教育界,他们的学说在思想解放,传播民主和自由,倡导人本思想,注重实 践和实验。特别是在启迪中国知识青年,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解放后,由于受到“左” 倾思潮和教条主义的影响,我们曾不公正地,非科学地曲解了杜威和胡适的实用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经典名言警句_3000字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经典名言警句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1.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已生长。 2. 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 3. 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 4. 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5. 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6.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7.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象力。 8.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9.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10.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11. 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12. 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 13. 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 14.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约翰·杜威(1859-1952 John Dewey)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

者。一位评论家说他是“实用主义神圣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M.怀特)。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詹姆士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实用主义》读后感

《实用主义》读书笔记 寒假忙里偷闲,我读了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花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我通读了全书,并且从中了解了威廉·詹姆斯对其《实用主义》一书中所阐述的理论观点。 之前我对对于威廉·詹姆斯此人并不了解,首先我先将他以及他的著作《实用主义》所表达的观点简单地介绍下。威廉·詹姆斯既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实用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于1869年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6年到哈佛哲学系任教,70年代参加“形而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斯,并接受其影响。在詹姆斯众多的哲学遗产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引起争议的是他关于真理的阐述:“‘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他的这一学说受到了许多过于简单化的误解和轻视。实际上,詹姆斯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索真理的实际生成过程。他把真理的起点界定为:“真理是善的一种,而不是如平常所设想那样与善有所区别与善有所对等的范畴。凡是在信仰上证明本身是善的东西,并且因为某些明确的和可指定的理由也是善的东西,我们就管它叫做真的。” 书中不免有许多作者个人所提出的经典理论思想语句,因此我也简略的摘抄了一些。 (1)实用主义者常问的关于真理的问题:“从经验上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所产生的实际差别。这就是我们必须捍卫的论点。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定的,精致的性质。真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事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和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省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P103 (2)如果有一些观念能告诉我们哪些经验是可以预期的,那么,这些观念在这种最初的证实范围内就可以算作为真实的观念而且追求这种观念是人类的首要义务。掌握真理,本身绝不是一个目的,而不过是导向其他重要的满足的一个初步手段而已……所以真实观念的实际价值基本上是由于观念的对象对于我们的实际重要性而产生的……因此,你们可以这样解释这个额外真理:“它是有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通过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20-30年代的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进而得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第一,对1922年“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对教育理论的影响,第三,对课程、教材、教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与杜威同时代的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对杜威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并不予以足够的认同,但却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约翰·杜威生于1859年,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对此评价,我完全赞同。他不仅在哲学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深深影响了教育、美学与政治领域里的学者。”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权威对杜威的地位也以高度肯定:“他关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不少论著被西方各该领域的专家视为经典之作。”在中国有传播其思想学说的弟子,“五四”时期,他来中国讲学长达两年多,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尊称他为“孔子第二”。他的教育理论无疑促进“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杜威对中国20世纪20、30年代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 首先,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学说。 就其经验论来说,他把经验看做人的遭遇和行动的过程,在认识和行动的关系上,以行动为中心,同时强调人是行动的主体,突出经验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重视行动和人的创造性的哲学,显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真理观尽管在其本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他从强调概念学说的工具作用出发,把实践放在实现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重要位置上,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颇有相近之处。且其以效用为中心的哲学,对于反对形式主义及重名轻实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而其思维五步法的方法论,强调了科学的怀疑精神,强调了假设在人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其教育学说,则是针砭传统教育而建立的现代教育理论新体系,强调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包含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诸多内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总体说来,杜威实用主义学说本身包含着显而易见的合理因素。“五四”时期的中国正需要利用这一崭新的思想来改造传统教育的痼疾。 其次,从中国当时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来看。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抨击传统伦理道德,反对迷信,鼓吹个性解放,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成为时代最强音。实用主义的风行一时,恰恰是因为它满足和适应了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需要。当时杜威在中国所宣扬的美国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与“五四”新知识界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企盼追求一拍即合。尤其是其重行动、实效的哲学精神,强调假设、怀疑的方法论以及“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气魄正是当时进步思想界的价值取向。艾思奇在30年代评述中国哲学发展过程时,曾有一段类似的分析。他说:“新的思想方法之出现是在‘五四’的炮声发出后,实验主义的治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与传统迷信针锋相对。”他还说“五四”时期“胡适所标榜的实验主义占了时代的上风,其他哲学思潮自然未尝没有介绍,但对于传统的推翻,迷信的打破,科学的提倡是当时的急务,以‘拿证据来’为中心口号的实验主义被当时认作典型的科学精

8.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实用主义的起源、特征与命运 (一)实用主义与传统的经验论 1.实用主义与传统经验论的共同点:重经验和实践 (1)实用主义和经验论都表现出对希腊智慧的偏离和批判。 培根:希腊智慧能够谈说,却不能生产;富于争辩,却没有实际效果。 结果:知识大多停留于语词之争,鲜有造福于人类的实用之效。知识和 力量陷于分离状态。 (2)杜威:希腊哲学的传统:寻求确定性。人类寻求安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感情和观念上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理论态度);另一种是通过发 明各种艺术即通过行动改变世界(实践态度)。自古希腊以来,受到人 们推崇的就是理论活动,而实践则受到忽视甚至诅咒。从哲学上看,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绝对不变的确定性的寻求。 “完全确定性的寻求只能在认知活动中才得实现,这就是我们最悠久的哲学传统的意见。” 2.实用主义与传统经验论的区别 (1)传统经验论多局限于狭隘的感觉经验,实用主义经验的范围则十分宽泛,它尤其强调科学实验。杜威:区分经验性的经验(experience as empirical) 和实验性的经验(experience as experimental),用素材代替对象。对象 总是最后的东西,是完备的和已完成的,而素材则是还需要进一步解释 的题材,它们是征兆、证据、标志,某些尚未达到的事物的线索;它们 是中间的而不是最后的;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的事物。 (2)传统经验论往往根据当下的感觉经验理解某个概念的意义,而实用主义则着眼于将来的经验,即根据一种经验在将来产生的可能的后果来理解 这个概念。 (3)传统经验论往往关注于分离的心灵实体或物质实体,实用主义则强调过程实在论,认为过程或关系是实在的根本方面。“经验在它自身里面含 有结合和组织的原理”,“生命所固有的组织无须一个超自然的和超经验 的综合。它作为经验内的一个组织因素,供给智慧的积极进化的基础和 资料。”“习惯可以完成人们认为康德的范畴所能做的一切。”(杜威) 实用主义强调经验的连续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与现象学是同盟。 (4)传统经验论往往局限于二元分立(主体与客体、身与心、自然与经验等等),实用主义则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杜威:非经验的哲学 往往把反省的结果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而反省就已经把经验的对象和经 验的活动分裂为二了,这样,客体和主体、心和物乃是分开的和独立的。 实际上,反省经验并不是我们最原初的经验。在此问题上,实用主义最 接近现象学。 (5)传统经验论把经验看作被动的接受,看作镜式的反映,而实用主义则把经验视为行为和活动,视为人与环境的互动。有机体向着环境动作,环 境所产生的变化又反应到这个有机体和它的活动上去。它经历和感受它

实用主义—读詹姆士《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读詹姆士《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方法 詹姆士说:“实用主义不代表任何特别的结果。它不过是一种方法。”1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实用主义的方法是一种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2,是试图通过探索实际效果来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实用主义的方法就是获得实际效果的方法。各种理论、观念只要能产生实际效果,就是真的。因此实用主义方法论同时也就是真理论。他说:“因此实用主义的范围是这样的——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3那什么是实用主义的方法呢?他明确指出:“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结果和事实。”4对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他继承了皮尔士的下述思想。思想的意义在于思想会引起什么行动,思想的差别也反映在他们所引起的行动的差别上。如果不同的思想引起了行动并导致了相同的效果,那么在这些思想之间进行争论是没有意义的,这些思想都应该得到肯定。 在他看来,对理性主义来说,宇宙是个迷,但终会把这个谜的答案归之于“上帝”“理性”,从而觉得心安理得。但是“要是你采用实用主义的方法,就不会把这些词当作追求的终结。你必须把每个词的兑现价值表现出来,放在你的经验里运用。”5 概括这些思想,可以说,此处所说“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是指怎样采取行动。实用主义的方法因此也就是一种行为方法。 那么,这段话的后半部分作何解呢?由于詹姆士认为实用主义代表了一种哲学上人们非常熟悉的态度,即经验主义的态度。因此,此处所说“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即是指极端理性主义者所主张的先天和先验的事物、概念、原理和范畴(詹姆士认为理性主义是唯心主义的)。故此,刘放桐先生认为所谓最先的事物是指“人们的行动由此出发的客观实际条件”,就是不对的。这一观点的不对还在于另外一个证明。在《实用主义》第八章《实用主义与宗教》中,他曾论述“世界得救”这一问题。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世界是不可救的,这是悲观主义;一种认为世界得救是必然的,这是乐观主义;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改善主义,即实用主义。这一观点认为,世界是可能得救的。其实用主义意义是说:世界得救的条件,有一些的确已实际存在,而这些条件存在的越多,一些妨碍得救的条件愈少,那么世界得救的可能也就愈有根据,实际得救的或然性也就愈大。这说明,詹姆士并没忽视条件的重要性。 总上,实用主义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实践性。虽然皮尔士是从康德关于“实用的信念”以及“实用的”和“实践的”区别来提出其实用主义的,但实用主义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则是不言而喻的。它要求人们面对时,不要过分的在理论领域过分的纠缠,而是要求人们将不同的观点付诸实践,从其实际效果上来判定其真伪。其二,开放性。詹姆士说:“实用主义愿意承认任何东西,愿意遵循逻辑或感觉,并且愿意考虑最卑微的纯粹是个人的经验。只要有实际的后果,实用主义还愿意考虑神秘的经验。”6这样,在有实际后果的前提下,实 1[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纶孙瑞禾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第29页。 2同上书第26页。 3同上书第36—37页。 4同上书第31页。 5同上书第30页。 6同上书第44页。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考试

本卷共有4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15分) 1、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1分)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1分) 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 3、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1分)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1分)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1分)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1分) A、实践 B、认识 C、物质 D、意识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1分)

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8、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1分)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9、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1分)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约 10、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1分) 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11、技术社会形态是( )。(1分)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构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12、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1分)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1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1分)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原理 1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1分)

考研西方心理学重要考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毙考题

考研西方心理学重要考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毙考题

————————————————————————————————作者: ————————————————————————————————日期: ?

2019考研西方心理学重要考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威尔斯把实用主义哲学称为帝国主义哲学,为什么??? ?①实用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但到二战前期才广泛传播; ? ??②实用主义把经验作为事件的基础; ???③实用主义是贝克莱和休谟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继承者;? ④实用主义把经验说成是超越物质和精神对立的东西,也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范围; ??⑤实用主义既是实证主义和马赫主义者的同伙,又继承了尼采、叔本华、伯格森等人的反理性主义; ? ??⑥实用主义强调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 ?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要求,并把资产阶级处世秘诀当作普遍的认识和行为准则。?? ?詹姆士(1842-1910) ?? ▲实用主义心理学体系 ??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状态 ?? ?意识状态:指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等的原因、条件和直接后果。?? ?意识流学说: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意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意识是属于私人的(主观性);?????②意识是常变的; ? ??③意识是连续不断的;? ?④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而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认识的功能; ? ⑤意识具有选择性。 ?△意识状态的原因他反对以灵魂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同时又主张思想自身就是思想者,实质上把意识状态的原因归结于思想本身,归结到思想的各种官能上,与灵魂说无本质区别。 ???△意识状态发生作用的条件认为意识状态的直接条件是大脑两半球内的某种活动,心理动作可能一致地和绝对地是脑动作的功用。 ?? ?△意识状态的直接后果意识的功用是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必需的目的。 ??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冯特比较) ?

浅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

浅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 [摘要]本文认为,罗蒂的真理观不能简单的用相对主义加以否定。他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中的语言、隐喻观等都值得我们加以探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哲学发展的某种趋势,因此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仅对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关键词]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 罗蒂把哲学的矛盾推向了尖锐化的程度,而其中的焦点又在于真理问题。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反本质主义、反科学主义的倾向。对于他的这真理观,有些学者表示赞同,而有些学者认为这只是无用的相对主义。本文将对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进行客观的描述与评价。 一、从旧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在实用主义哲学家中,杜威是罗蒂最为推崇的哲学家。罗蒂继承了杜威反对二元论、反对绝对知识和永恒真理的观点以及协同性的概念,但是由于罗蒂的思想经过了分析哲学的训练,他在继承杜威思想时,只接受了杜威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却变换了其中的内核。杜威以经验为基础阐述真理,但罗蒂却认为语言先于经验。赋予一个东西以意义的活动,是人们需要运用语言来从事的活动而不是经验的实践。罗蒂抛弃了杜威的理论前提——经验论思想,而接受了杜威的结论——真理是“有根据的可断言性”。 罗蒂以语言为基础阐述了真理和协同性,他认为真理不是对实在的符合,而是主体间的协同性。罗蒂的“协同性”指的是共同体中人们在兴趣、目标、准则等方面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是建立在主体意义交流基础上的。人们通过对话和讨论获得真理,在交流的过程中,从我的信念出发检验由其他的信念是否和我的一致。但这不是绝对的一致,因为在对话的过程中我的信念也会发生变化,与其他信念一起构成一个信念网络,达成一致的才是真理。所以,他的真理观又是“种族主义”的真理观。 按照这样一种说法,罗蒂进一步认为不存在大写的真理,只有小写的真理,即就是在生活中的有根据的可断言性。笔者认为,罗蒂对杜威的解释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认为他曲解了杜威的原意,是“俄狄浦斯之子”,但是从罗蒂的思想发展来看,他还是继承了杜威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基本思想和发展方向,而且他在经过“语言转向”之后重提实用主义的论题,使其更加精致化。他始终从一种实用主

《实用主义》读书笔记

《实用主义》读书笔记 班级:财务管理061 姓名:周黎明学号:2110806149 今年暑期,介于我自身比较喜欢哲学,所以这次选择了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花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我通读了全书,并且从中了解了威廉·詹姆斯对其《实用主义》一书中所阐述的理论观点。 之前我对对于威廉·詹姆斯此人并不了解,首先我先将他以及他的著作《实用主义》所表达的观点简单地介绍下。威廉·詹姆斯既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实用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于1869年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1876年到哈佛哲学系任教,70年代参加“形而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斯,并接受其影响。在詹姆斯众多的哲学遗产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引起争议的是他关于真理的阐述:“‘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他的这一学说受到了许多过于简单化的误解和轻视。实际上,詹姆斯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索真理的实际生成过程。他把真理的起点界定为:“真理是善的一种,而不是如平常所设想那样与善有所区别与善有所对等的范畴。凡是在信仰上证明本身是善的东西,并且因为某些明确的和可指定的理由也是善的东西,我们就管它叫做真的。” 书中不免有许多作者个人所提出的经典理论思想语句,因此我也简略的摘抄了一些。 (1)实用主义者常问的关于真理的问题:“从经验上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所产生的实际差别。这就是我们必须捍卫的论点。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定的,精致的性质。真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事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和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省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P103 (2)如果有一些观念能告诉我们哪些经验是可以预期的,那么,这些观念在这种最初的证实范围内就可以算作为真实的观念而且追求这种观念是人类的首要义务。掌握真理,本身绝不是一个目的,而不过是导向其他重要的满足的一个初步手段而已……所以真实观念的实际价值基本上是由于观念的对象对于我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真理及其客观性 (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2 )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3 )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 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做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 5 )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某一理论今天对我们有用,今天它是真理,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明天它就是谬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