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由一道教材例题引起的思考

由一道教材例题引起的思考

由一道教材例题引起的思考
由一道教材例题引起的思考

由一道教材例题引起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全面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目标下,最基本的还是应该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也是实现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物理思想的重要性,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物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和实现高中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基础与关键。我以高中新课标教材《物理选修-3-4》为例,分别对新教材例题的研究;新教材概念的深入挖掘;新教材插图的充分利用,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重视教材例题习题

我们虽然总是在提素质教育,可真正教学时,很容易让学生陷入题海当中。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教材潜力,以课本为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实现让学生可以从教材走出去,也可以从容走回来。教材例题是编委从大量习题中精选出来的,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应该从例题出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想这也是给学生减负的好方法。笔者最近和学生曾经讨论一道习题,感受颇丰。原题是这样的。“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讽刺没有见识的人,现有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都各有一只青蛙,则( )

a.枯井中青蛙觉得井口大些

b.水井中青蛙觉得井口大些

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二年级在学生学习了用除法解决问题后,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一张邮票8角,小明有4元钱,能买几张这样的邮票?”这道题正确的做法是先把4元换算成40角,再用40÷8=5(张),而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8÷4=2(张)。学生的错误率如此之高,所犯错误又是如此雷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是这样分析的:这道题的前两题都是用除法解决问题,而且都是大数除以小数,学生做到这题时思维定势,以为还是用题目中的大数除以小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一、仔细审题 做一道题目之前首先要读题,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读懂题目,明确题目中究竟讲了怎样的一回事,要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题时放慢速度,用铅笔指着所读的内容,做到“手眼合一”,避免“一目十行”。读到题目中重点的词语作上记号,比如有的题目中提到的“从大到小”、“由高到矮”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加上着重号,有些题目条件中是“厘米”作单位的,问题是“米”作单位,要求学生圈出“厘米”、“米”。读完题目,可以让学生合上书本,复述刚才读到的条件和问题。这些都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 我发现有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能立即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例如,“红花有5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红花朵数+黄花朵数=总朵数。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式,发现必须先求出黄花的朵数,该题便迎刃而解。又如,“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概括出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都是学生解题

由一道课本习题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课本习题引发的思考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数学上配套练习册 P 65第11题: 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 由命题的条件,根据平行线判定定理易知: AM/CN MC/ NB,由此得命题1: 命题1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M CN ,MC /NB 思考二 由命题的条件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知,有三对全等三角形,故得命题: 命题2已知:如图2,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 CM 交于点E,CN 、BM 交于点F. 求证:△ACN 也血CB, △AEC 也 JMFC, △ECN 也△CB 思考三 由命题2的结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一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从而得到 命题: 命题3已知:如图2,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 CM 交于点E,CN 、BM 交于点F. 求证:⑴ AN=BM,CE=CF,AE=MF,NE=FB, (2)/NAC= /BMC; ZANC= JMBC; ZAEC= / MFC;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初中 王爱仁 求证: 图1

JCEN= /CFB

思考四 因为/ ACM # NCB=60 ,所以/ MCN=6D ,再由命题3的结论可知CE=CF 则△ ECF 为等边三 角形,得命题: 命题4已知:如图3,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 思考五 _ 由命题4的结论知,/ EFC=60°,故/ EFC=/FCB ,所以EF I AB ,得命题: 命题5已知;如图3,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ACBN 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 于点 BM 交CN 于点F. 求证:AN=BM MrzT -[y 、. 思考八 由^ ACN^A MCB 可知,/ CAN=/ CMB 所以/ A0B2 MAO £ AMO ^ MAO £ AMC :+ CMB ^ MAO 乂 CAN # AMChMAC+^AMC=60 +60° =120° ,可得命题: 命题6已知;如图4,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ACM, ACBN 是等边三角形,AN,BM 相交于 点O. MC 于点 E ,BM 交CN 于点F. ⑴求证: AN=BM; (2)求证: △CEF 为等边三角形 若AN 、MC 交于点E,BM 、 NC 交于点F ,求证:EF IAB 图4

一道课本三角习题的多解和变式探究

一道课本三角习题的多解和变式探究 罗文军 刘娟娟 (甘肃省秦安县第二中学,741600)(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槐川中学,741609) 在历年高考真题中,有部分解三角形试题以对角互补的四边形为载体(例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文科第17题和2015年四川卷理科19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和化归与转化的思想,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从源头来看,这类试题可以看成如下的源自苏教版课本必修5第11章解三角形第17页习题11.2的第13题. 题目、如图1,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2AB =, 6BC =,4AD CD ==,如何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 本文对这道课本习题探究和变式探究,以期达到对学生解答这 类以对边互补的四边形为载体的解三角形问题求解起引导作用. 一、解法探究 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是所有解法探求的关键,在已知四边形四条边长的基础上,求某个内角大小是解题的主攻方向,掌握这两点,问题可迎刃而解. 分析1、连对角线BD ,将四边形分解成ABD ?和BCD ?.注意对角互补关系180A C +=o ,分别运用余弦定理表示出公共边BD ,解方程组可得cos A ,从而得到A 和C 的度数.明确了ABD ?和BCD ?的两边一角之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解. 解法1、如图2,连结BD .在ABD ?、BCD ?中分别应用余弦定理,可得 22222224224cos 64264cos BD A BD C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圆内接四边形,有180A C +=o ,从而 222016cos 5248cos BD A BD A ?=-??=+??,可得1cos 2A =-,120A =o ,所以60C =o . 于是1124sin12064sin 608322 ABD BCD ABCD S S S ??=+=???+???=o o 四边形. 解法2、如图3,在BC 边上取点E ,使得BE BA =,连结DE 合BD .

由教材一道例题教学引发的思考与...

由教材一道例题教学引发的思考与探讨 福建省晋江市第二中学 362212 施国龙 在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的例2中,教材所用的证明方法与证明过程值得仔细体会与探讨. 题目 例2 (1)如果 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证明 ∵d c b a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1, ∴11+=+ d c b a ,∴d d c b b a +=+. 学生提问1:前面刚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为什么不是像以前那样用刚学的知识去证明呢? 教师思考1:学生讲的有道理呀!以前我们都是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学到一个知识后就会马上去应用,在此处为什么没有呢?如果采用此种方法会怎样呢?心动不如行动. 证明: ∵d c b a =, ∴bc a d =,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bd , ∴bd bc bd ad +=+, 即b d c d b a )()(+=+, 两边同时除以bd , ∴d d c b b a +=+. 这种方法其实质是用到了教材中刚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解法之一.在教材中没有采用这种方法确实与以往的教材安排大不一样,结果让学生适得其反,理解不到位,容易产生误解.让学生认为这道例题的方法与前面刚学的内容无关. 学生提问2:为什么要用“等式两边同加上1”的方法去证明呢? 教师思考2:在华师版数学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这种“加上1”的方法,学生确实无法马上理解为什么是“加上1”?而不是“加上2”或“加上3”? 经过仔细的思考与对比发现,事实上其实质是:此处是采用了高中数学中证明等式常用的“分析法与综合法”的证明思路.以下为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要证 d d c b b a +=+, 只要证 11+=+d c b a , 即证 d c b a =, 而d c b a =是已知成立的,

由一道课本例题带来的日常教学思考

由一道课本例题带来的日常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3-06-13T09:29:21.56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学年36期供稿作者:张进辉 [导读]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来看,形成数学概念(或定义),提示其内涵与外延,比数学概念(或定义)本身更重要。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二中张进辉 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变通性、灵活性、流畅性和开放性.本文介绍一道课本习题的多解、推广、反思. 一、课本上的一道例题: 浙教版八上《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P58 书本例题:如图,有一长方体形的房间,地面为边长4米的正方形,房间高3米.一只蜘蛛在A处,一只苍蝇在B处. ⑴试问,蜘蛛去抓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⑵若苍蝇在C处,则最短路程是多少? 问题解决——谜底: 二、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对于立方体表面展开图这个概念的形成,由于很难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所以课本先安排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栏目,让学生把一个立方体纸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平,得到一些平面图形,然后再通过体例、练习和作业题来理解概念,进一步迁移到其他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来看,形成数学概念(或定义),提示其内涵与外延,比数学概念(或定义)本身更重要。当学生对于概念、定义有了初步理解(或了解),但这种理解还不十分稳定、清晰的时候,可以在变式中辨别是非。在复习概念(或定义)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变式可加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观察与分析、抽象与概括等能力。 三、题目变式教学 题目变式包括条件的探究(增加、减少或变更条件)、结论的探究(结论是否唯一)、数与形的探究、引申探究(命题是否可以推广)等。在解题复习课或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中,利用问题变式可使学生掌握姊妹题甚至一类题的解法,从而使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探究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 变式1:如图1,有一个圆锥粮仓,其正视图为边长是 6em的正三角形。粮仓的母线AC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此时,小猫正在B处,它要沿粮仓侧面到达 P处捕捉老鼠,求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的长。 变式2:如图2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 1,高为2。若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

数据库课本例题

Use basetest 【例1】查询全体学生的记录 【例2】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例3】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和出生年份。 【例4】在例3的基础上,将字段名替换成中文名显示。 【例5】显示学生表student中前5行数据。 【例6】查询学生课程表sc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例7】查询SC表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姓名、院系、课程号和成绩。 【例8】以student为主表查询例7。 【例9】查询表student中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姓名性别和各自的年龄大小。 【例10】查询年龄在21岁到23岁(包括21和23岁)之间的学生信息。 【例11】查询所有姓黄的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院系 【例12】查询数学系(MA)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例13】查询没有选修课(cpni)的课程名和学分。 【例14】查询cs系中男生的学号和姓名。 【例15】查询在sc表中选课了的女生的学号和姓名。 【例16】按学生年龄的降序对学生进行排序。 【例17】按院系、学号等对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例18】按院系、学号等对女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例19】按院系、性别查看学生的平均年龄。 【例20】在例19的基础上使用WITH CUBE关键字。 【例21】在例19的基础上使用WITH ROLLUP关键字。 【例22】求sc表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总成绩。 【例23】计算选修了课程学生的平均成绩。 【例24】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选修课程的数目 【例25】查询CS系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姓名以及年龄 【例26】查询学号为05007的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 【例27】查询选修了课程5的学生信息,并计算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以成绩高低排序。 查询所有系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姓名以及年龄 【例28】查询选修了课程6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例29】查询选修了数据库的学生信息。 【例30】查询选修了课程6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性别。 【例31】查询除了IS系的其他系中年龄不大于IS系中最小年龄学生的学生信息。 【例32】查询IS系的学生以及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 【例33】对例32使用UNION ALL子句。

由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

由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若能经常对课本的经典题进行挖掘、引申和改编,就可以得到综合性强、形式新颖的命题,这样可帮我们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现举例说明。 原题目: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136页:已知点I为ABC的内心,/ B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 接圆于D, AD交BC于E, DB与DI 相等吗?为什么? 分析:连接BI , VI为内心,.?./ ABI=Z EBI, / BAEh CADh EBD 而/ DIB=Z ABI+Z BAE / DBI=Z EBDZ EBI,.Z DIB=Z DBI,. DB=D。 变形题1:本题还可证得(1)AB?AC=AE?AD( 2)DI2=DE?DA (3)AB?AC=AE2+BE?CE 分析:结论(1)可通过证明AB? AEC结论(2)可通过证明DB0 DAB;结论(3)可通过证明AE3 BED得AE?DE=BE?EC由(1)得AB?AC=AE?AD=(EAE+ED =AE2+ AE?ED=AE2+BE?EC 原题可互换条件和结论得 变形题2:如图1, ABC的角平分线交BC于E,交ABC的外接圆于D, I为AD上一点,且DB=D,求证:I为ABC的内心。

分析:只要证明/ AB匸/ EBI,与原题的证法类似。 变形题3:在原题条件下,作DMLAB DNLAC M, N为垂 足,AB>AC。 求证:(1)BM=CN=(AB-AC)(2) 分析:(1)易证DBMP?DCN ADMP?ADN 得BM=CNAM=AN 由 AM=AN 得AB-BM=AC+CN即卩2BM=AB-AC 所以BM=CN=(AB-AC)。 (2)易证AE3 ABD, ABE^ ADC 得 。 。 变形题4:在原题条件下,过D作圆的切线交AB AC的延长线于M N,求证:(1)BC// MN (2)CD2=CE (AB-AC)DM 分析:(1)设0为?ABC的外接圆的圆心,连接0D因为MN为切线,所以ODL MN又因为/ BADh CAD可得弧BD=^ CD 所以ODL BC 所以BC// MN (2)由弧BD=弧CD得BD=CD 又BC// MN 得 / DCBh DBCh BDM 又/ ADCh ABCh M 可得CDE^ DMB 得 CD?BD=CE?BD因为BD=CD 所以CD2=CE?DM 通过对一道习题的引申、改编,同学们不仅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熟练,而且对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对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加以引申变化的意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课本例题及课后作业1-4单元

第一章小数乘法 一、计算 1、直接计算。 3.5×3= 0.72×5= 2.05×4= 12.4×7= 1.2×0.8= 0.56×0.04= 6.7×0.3= 0.29×0.07= 0.86×7= 0.37×0.4= 7×0.86= 0.6×0.39= 2、竖式计算 2.3×12= 2.4×6.2= 3.7× 4.6= 6.5× 8.4= 3.5×16= 12.5×42= 1.8×23×= 1.06×25= 27×0.43= 3、近似数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0.9 1.2×1.4 0.37×8.4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0.45 0.86×1.2 2.34×0.15 4、脱式计算 72×0.81+10.4 7.06×2.4-5.7 50.4×1.9-1.8

5、简便计算 4.8×0.25 2.33×0.5×4 1.5×105 1.2×2.5+0.8×2.5 0.25×4.78×4 0.65×201 0.034×0.5×0.6 102×0.45 二、填空题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2、根据简便计算方法填空: 0.7×1.2= ×0.7 (0.8×0.5)×0.4= ×(×0.4) (2.4+3.6)×0.5= ×0.5+3.6× 3、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25.35=()×() 2.535=()×() 253.5=()×()0.2535=()×()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756×0.9○756 1×0.94○1 4.25×1.1○4.25 31.4×1.2○31.4 三、解决问题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呢? 2、蓝鲸的体重是150吨,体长25.9米。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巨杉,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3、小娟加印了14张照片,每张照片0.55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 4、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5、宣传栏的长为1.2米,宽为0.8米。现在宣传栏的玻璃碎了,需要换一块玻璃,已知玻璃每平方米为16.5元,买这块玻璃要多少钱?

由一道练习题引发的思考

让练习题的评价更有灵气 张金玲枝江市董市镇泰洲小学数学专业邮编443214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三年级的两步计算的复习课,课讲得很好,教师研究教材也很透彻,将本单元知识复习的比较扎实、完整。在练习一只蜻蜓平均每天吃21只蚊子,5只蜻蜓一个周吃多少只蚊子这道题时,从教师批阅学生的作业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是这样列式的: 21×5=105(只) 105×5=525(只) 答:5只蜻蜓一个周吃了525只蚊子。 教师在第二步的乘“5”处批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并标了一个“×”。很明显,教师认为第一步21×5=105(只)是求5只蜻蜓一天吃了多少只蚊子,第二步105×5=525(只)是求一个周吃多少只蚊子,此处不应该乘5应该乘7。看到这里引起我的思考:一个周他为什么不乘7却乘5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的做法引起了我的兴趣,带着问题,我首先找到这个学生。我让学生不要担心说错,当时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给我听。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说出了他的做法。学生说21×5=105(只)是求一只蜻蜓一个周吃了多少蚊子,105×5=525(只)是在求出一只蜻蜓一个周吃了多少蚊子之后再求5只蜻蜓一个周吃了多少只蚊子。也就是说学生的想法与老师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学生第一步中的乘5才是表示一周的工作时间,第二步中乘5其实表示的是5只蜻蜓,那么教师在学生的第二步的“5”处打“×”就值得商榷了。 一个周是7天呀,学生在求一只蜻蜓一个周吃多少只蚊子时用21×5=105,为什么不乘7却乘5呢?有了前面的交谈,学生的胆量也大了起来:一个周是7天,但我们都是工作5天休息2天,蜻蜓吃蚊子也是工作呀,如果他天天工作,不累吗,我让他跟我们一样也休了两天,所以列式21×5。听了学生的想法我感觉到学生的做法虽然幼稚但其实还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可不是吗,如果把吃蚊子看成是蜻蜓的工作,一个周按照工作5天计算,那求一只蜻蜓一个周吃多少只蚊子,不就应该是21×5吗? 原来我还在想,学生不乘7却乘5,是不是受5只蜻蜓的干扰不小心马虎写错了,看来我的想法也是与学生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幸亏我及时找到这位同学了解到他的想法,要不也不知道我们的评价会给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位学生说不定会对求五只蜻蜓吃多少蚊子该不该乘5也会糊涂啦。由此看来,课堂上那位老师的评判处理的还是过于急了,其实很多类似的问题教师在评判时如果发现问题并不急于评判,而是把学生叫到面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想法教师也掌握了,教师的评判是不是会更科学效果更好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是也就迎刃而解了呢?那样,学生的错误是不是也就不会成为问题,纠正起来也会省很多力呢? 像今天这样的问题,我感觉教师如果多想想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可能处理起来也会更艺术、更有实效。 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在平日学习过程中,教师在领学生做题时是不是该多思考这样问题: 1、设计这样的练习题是为了干什么? 2、学生怎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3、通过练习,我们要提高学生什么? 比如一只蜻蜓平均每天吃21只蚊子,5只蜻蜓一个周吃多少只蚊子这道题,我认为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就是为了考察学生两步计算问题的算法是否清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

课本练习题

1、(求出下列各圆的周长。 (1)r=2.6dm (2 ) r=5.5cm (3 ) d=12cm (4 )r=15dm 2. 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是0.71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转100周,这辆自行车每分前进多少米? 3.一张圆桌桌面的直径是1.8米,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淘气沿一个圆形花坛走一圈,走了18.84米。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在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洞,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6、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1.5cm, 那么所画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7、沿一块直径为20米的圆形菜地围一圈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菜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8、有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一根绳子长64.8米,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绕了10圈后还余2米。这棵树树干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 10、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出圆的面积和剩余部分的面积。 11、在一块草坪中间有一个喷水头,最远可以喷4米。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草坪? 12、钟表的分针长15厘米,时针长12厘米。 (1)1小时分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 (2)一小时分针针尖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用两根长度都是6.28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14、小方绕一个圆形花坛走一圈是25.12米。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一只钟的时针长3厘米。一昼夜时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 16、一只羊被拴在草地中央,绳子长6米。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 17、某汽车的轮胎外直径为60厘米,汽车行驶1千米,轮子大约转了几圈?(结果保留整数) 18、在直径是4米的圆形花坛外面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19、现在有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要围一块尽可能大的土地。你认为该怎么围?围成的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20、(1)20米比25米少百分之几? (2)25米比20米多百分之几? 21、光明小学篮球队有25人,合唱队有40人。合唱队人数比篮球队人数多百分之几?题中把()看作单位“1”,“合唱队人数比篮球队人数多百分之几”是指()是()的百分之几。 1

由一道连线题引发的思考

2013年9月21日 由一道连线题引发的思考 洛南县巡检镇中心小学任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0页有这样一道题,如下图: 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结果有个叫王紫彤 的小女孩问道:“老师,这道题是不是错了,您看 的计算结果是837,这把钥匙就找不到与它配对的锁,而这把锁也没有找到能打开它的钥匙。也就是说,这把钥匙无锁可 开。。这把锁呢,题里根本就没设计能打开它的钥匙。”听完小女孩的见解,我微微一笑,告诉她,“我们的课本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经过专家反复审定编著的,一般不会出错,这道题你可以能打开几把锁就打开几把锁吧。” 走出课堂,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说句心里话,我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数学老师,课前没有细细研究这道题,一眼

断定这道题很简单,不需认真研究,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到课堂上去处理这类“简单”问题就好了。可是,今天我似乎错了,这道看似简单的连线题也许不简单。它究竟是如学生所说错了呢,还是另有深意?这个问题对于已有十五年丰富数学教学经验,在全镇具有数学权威的我来说,真的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我似乎更相信这道题是编委们疏忽造成的错,因为: 1、这道题所处位置在练习五10道题的中间,即第6题位置,按照我们使用的这套教材来说,教材编排有一个整体体现,每组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就是说,每组练习前几道题简单,中间的题适中,最后的题偏难,这是遵循“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收获”这一原则的。而这道题在练习中间设计,我认为它的考查意图不会太难。 2、我们使用的做这套教材编排还有一个显著特征,每次遇到需要提示、启发、引导的时候,在哪就会设置一个“小精灵”图像,给我们一适当的提醒,而这道题里没有小精灵的出现,我认为编排时不可能设置更深刻的意图。 3、这道题如果说有意设置和为干烧因素,想告诉我们“一一对应”关系不是时时处处都存在,那么我 认为只需要设置就足够了,因为,这样设置6把钥匙5把锁,学生一下子就看出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课本典型例题

课本典型例题、习题 必修1 【集合】 1.期中考试,某班数学优秀率为70%,语文优秀率为75%.问:上述两门学科都优秀的百分率至少为多少?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1. 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 x y =,它的值域为[1,4],这样的函数有多少个?试写出其中两个函数. 2. 解下列方程: (1))12(log )3(log 22+=x x (2))2(log )12(log 255-=+x x (3))1lg(1lg -=-x x 3.解下列不等式: (1)25 2 >+x (2) 633<-x (3)3)2(log 3>+x (4)1)1lg(<-x 4.利用计算器,求方程x x -=3lg 的近似解(精确到0.1) 5.分别就2 1,45,2===a a a 画出函数x y a y a x log ,==的图像,并求方程x a a x log =的解的个数. 探究:当10<

由一道考题引起的思考

由一道考题引起的思考 在一次六年级的数学检测中,试卷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看右图解答: 80m (1) 在操场周围镶嵌上长6分米 的砖,需要多少块? (2) 操场里面铺上草坪,每平方米 的草坪8元,购买草坪需要多少元?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题目创意是了解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所给的数据来看,数目较小,便于计算,重点是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通过检测后的统计分析,此题解答完全正确的不足20%,没有解题思路的25%,失分率高达60%。 在与教师、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不会分析问题,不能将语言文字的表述转化为数学模型,不知道要求的是什么;少数学生没有识图的能力,看不出所给的数据是什么已知条件,图形数据的转化能力相对欠缺,个别学生是由于计算的失误,导致解题的错误。面对着如此大的问题,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或许能找到答案。 我们的课堂,机械重复地练习较多,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5m 计算图形的周长、计算图形的面积,问题明确,学生思路清晰:只要熟记公式,再加上认真计算,就能得到高分。而这只相当于梅克五种类型问题中的的第一种,条件、条件已知,问题已知,答案唯一。 对于这些基本图形,学生不假思索,照猫画虎,较顺利地完成。教师认为学生已掌握了知识,就此结束。殊不知,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就是这种实践能力,缺少的就是这种创新精神。面对着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观念,从三个维度

通信课本习题与答案

习题 1-1 设英文字母E出现的概率=0.105,X出现的概率为=0.002,试求E和X的信息量各为多少? 1-2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B、C、D、E、F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1-3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信号,码元速率RB2=2400B,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Rb2=?若该系统改为传送16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不变,则此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 1-4 已知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八进制信号,信息速率为3600b/s,试问码元速率应为多少? 1-5 已知二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800b/s,试问变换成四进制和八进制数字信号时的传输速率各为多少(码元速率不变)? 1-6 已知某系统的码元速率为3600kB,接收端在l小时内共收到1296个错误码元,试求系统的误码率=? 1-7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s,接收端在0.5小时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统=? l-8 在强干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s。 (l)试问系统误信率=? (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值是否改变?为什么? (3)若假定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传输速率为1200kB,则=? 习题答案 1-1 解: 1-2 解: 1-3 解:

1-4 解: 1-5 解: 1-6 解: 1-7 解: 1-8 解:

2-2 设某恒参信道的传递函数,和都是常数。试确定信号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讨论信号有无失真? 2-3 某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其中,和为常数,试确定信号通过后的输出信号表示式,并讨论有无失真。 2-4 假设某随参信道的二径时延差τ为1ms,试问在该信道哪些频率上传输衰耗最大?选用哪些频率传输信号最有利(即增益最大,衰耗最小)? 2-5已知带限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如图P2-2所示。试求其自相关函数?(提示:可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常用公式) 2-6 已知高斯信道的带宽为4kHz,信号与噪声的功率比为63,试确定这种理想通信系统的极限传输速率。 2-7 已知有线电话信道的传输带宽为3.4KHz: (1)试求信道输出信噪比为30dB时的信道容量; (2)若要求在该信道中传输33.6kb/s的数据,试求接收端要求的最小信噪比为多少? 2-8 具有6.5MHz带宽的某高斯信道,若信道中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MHz,试求其信道容量。 2-1 解: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改进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改进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反之又服务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数学与 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力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对于拓宽我们教师知识视野也有一定的帮助.下面就我在平时的教学 中的一点思考,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例如在九年级圆的那一节教学中就有这样一道例题, 是在学完垂径定理后的一道应用题.如果单单为讲题而讲这个例题,那显然是不够的.关键 是要在学生解完后指导学生去进行适当的反思.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 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 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 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 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 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独立活动过程中 获得.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去反思的 例题:我国一千三百年前建造的赵州石拱桥的构造.它是单孔圆弧形,在设计此桥时一定有 许多数据.赵州桥的桥拱半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要想解决求桥拱半径的问题,我 们必须先要把桥拱从桥的图片中提出来,把桥拱抽象成几何图形,那么桥拱就是一个圆弧形,只要把圆弧放入桥拱所在圆中即可求其半径.要求半径,连接圆弧两端构成弓形此时来添加 一定的辅助线即可求解. 问题1、测得桥的跨度为37.4米,拱高为7.2米,求桥拱的半径? 解:如图所示,根据垂径定理的 AD=AB=×37.4=18.7, 在Rt△AOD中, AO2=DO2+AD2 R2= (R-7.2)2+18.72 R≈27.9(米) 答:桥拱的半径约为27.9米. 本来这个例题上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如果教师就讲到这样那就忽视了这个例题的价值.作 为教师解完一个题目以后应该多反思反思:这个问题的解题思想是什么?还是否有其他的解法?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没有漏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以推广?所以在教完这个例题以后,我进一步追问学生: 问题2、如果桥拱下面要通过货船,同学们能否求出所装货物的最大高度呢? 弓形高7.2米,限高应是多少米? 分析:是否是7.2米呢?显然不是,因为弓形高是最高点,桥拱是圆弧形的,而且船又又宽度.可以根据船的宽度计算出所装货物的限高. 设一艘宽10米的货船从桥下正中间通过桥拱,求所装货物的最高限度.

一道数学例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数学例题引发的思考 -------《平行四边形(1)》教学反思 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题: 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这道题目时,我们首先是共同完成了证明文字命题的一些必要步骤,(如:画出图形、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和求证)完成对这道题目的数学化,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成翻译。即: 已知:如图,梯形ABCD ,AB=CD. 求证:∠A=∠D ∠B=∠C 课本上给出的证明方法是解决梯形问题的最常见的方法。我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独立自主的想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方式。 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探索出了几种不同的做法,当然也包括和教材相吻合的解题方式。课本解题方法如下: 过点D 做D E ∥AB,交BC 于点E.不难证出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AB=DE,而AB=CD,∴DE=DC, ∴∠DEC=∠C,而AB ∥DE,则∠B=∠DEC,进而得出∠B=∠C, ∠A=∠ADC. A B E C D 在这里我想要谈的是,其中一个学生用了以下方式来解决问题: 将线段AB 沿着BC 方向平移至C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不难证出四边形ABCF 是平行四边形,仿照例题的证法,进而解决了问题。 A C D E

我问她是如何想到了用平移思想解决这道题。她说,她发现课本上的辅助线可以理解为一种平移,将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因而想到了:如果继续平移会产生什么效果,从而找到了这样的解决办法。她的想法让大家耳目一新。平移、旋转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视,在这里巧妙运用让这道题“活”了起来,毕竟课本上的解题方式是一种静态的。学生的思维也“活”了起来。此时,我也特别的兴奋,不禁想到在这之前学校崔老师的爱女曾经问到我的一道数学题,我立即把这道题目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平移、旋转等思想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与巧妙。 题目如下: 已知:如图,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内部,且AP:BP:CP:=1:2:3. 求:∠APB 的度数。 A B C D P 我们将△PBC 绕着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点C 将落在A 点位置(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P 落在E 的位置,连接PE ,AE.不难证出△P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PE=45°.设AP=1,则PB=EB=2,PC=AE=3,则PE=22;在△APE 中。AP=1,AE=3,PE=2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出△APE 是直角三角形,则∠APE=90°; ∴∠APB=45°+90°=135°.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改进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教学改进 发表时间:2012-01-16T09:21:24.123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于开兵[导读] 这样做完本题后就知道,装货时货高不能超过6.7米,否则就过不了该桥,而且有危险. 江苏泗阳县裴圩中学于开兵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反之又服务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对于拓宽我们教师知识视野也有一定的帮助.下面就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点思考,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例如在九年级圆的那一节教学中就有这样一道例题,是在学完垂径定理后的一道应用题.如果单单为讲题而讲这个例题,那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学生解完后指导学生去进行适当的反思.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去反思的例题:我国一千三百年前建造的赵州石拱桥的构造.它是单孔圆弧形,在设计此桥时一定有许多数据.赵州桥的桥拱半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要想解决求桥拱半径的问题,我们必须先要把桥拱从桥的图片中提出来,把桥拱抽象成几何图形,那么桥拱就是一个圆弧形,只要把圆弧放入桥拱所在圆中即可求其半径.要求半径,连接圆弧两端构成弓形此时来添加一定的辅助线即可求解.问题1、测得桥的跨度为37.4米,拱高为7.2米,求桥拱的半径?解:如图所示,根据垂径定理的 AD=AB=×37.4=18.7, 在Rt△AOD中, AO2=DO2+AD2 R2= (R-7.2)2+18.72 R≈27.9(米) 答:桥拱的半径约为27.9米. 本来这个例题上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如果教师就讲到这样那就忽视了这个例题的价值.作为教师解完一个题目以后应该多反思反思:这个问题的解题思想是什么?还是否有其他的解法?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没有漏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以推广?所以在教完这个例题以后,我进一步追问学生: 问题2、如果桥拱下面要通过货船,同学们能否求出所装货物的最大高度呢?弓形高7.2米,限高应是多少米? 分析:是否是7.2米呢?显然不是,因为弓形高是最高点,桥拱是圆弧形的,而且船又又宽度.可以根据船的宽度计算出所装货物的限高. 设一艘宽10米的货船从桥下正中间通过桥拱,求所装货物的最高限度.如图所示: 解:DF是船宽的一半,即DF=5米,作EF⊥AB于F,即求EF. 延长EF,作OQ⊥EF与其延长线交于Q,垂足为Q,连接OE. 在Rt△EQO中 ∵DOQF为矩形∴FQ=DO=20.7(米) EF=27.4-20.7=6.7(米) 答:装货的限高是6.7米. 此时同样可以提问: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当然有,如图

从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从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张场小学李应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练习册》三年级下册,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写,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期中测试卷(p27)第28页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应用题第4题): 实验小学5位老师和30个同学去公园,怎样头买票最合算? 票价 成人8元 儿童3元 团体(10以上) 5元 习惯想法,多数学生认为买团体票合算,这道题表面上看我也以为买团体票合算。结果真的和我们想的一致吗?下面我们来算一算: (1)分开买: 5×8=40(元) 3×30=90(元) 40+90=130(元) (2)买团体: 5+30=35(人) 35×5=175(元)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分开买反而合算。问题到这里是不是可以结束了呢?其实不然,有没有更合算的买法呢?你不要认为分开买是最合算的买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错误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呢!针对上面出现的这种问题,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克服定势思维,寻求最佳方案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定势的方式和方法。请看下面的故事,从中我们也许可以学点什么。 哥伦布竖鸡蛋。为了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西班牙女王在王宫里举行了盛大宴会。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前往,向哥伦布祝贺。一位来宾看到大家如此看重哥伦布,很不服气。就对哥伦布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陆本来就在那里,不正过被你碰上罢了。”哥伦布笑了笑,随后从茶盘里拿起一个鸡蛋,让这个人把鸡蛋竖起来。他拿着鸡蛋左摆弄,右摆弄,急得满头大汗也立不起来。哥伦布把鸡蛋往桌子上一磕,鸡蛋底部砸碎了,鸡蛋竖了起来。哥伦布说道:“许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问题在于有人发现了,想到了,有人却发现或没想到,就差这么一点儿。”(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8页)司马光砸缸。大约一千年前,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质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