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4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4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4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4 (新版)苏教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

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

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血浆(55%)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约占2%)

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

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

活动三:我想我说

通过问题“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管道中不停地流动,有什么用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血液的功能。

方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思想:通过归纳活动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用表格能简洁明了地归纳知识体系,在对生物基础结构生理知识的学习中非常适用。

活动四: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血常规化验是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再由学生对自己带来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这时教师通过投影提供“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为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提供理论依据。

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

设计思想:“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解读活动中,通过活动结构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学生对“血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解并关注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 10 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共给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 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引入 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教师活动 提问: 在我们人的血 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演示实验: 血液的组 成成分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教师的操作, 注意发现问题, 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 及所占体积
血液中血浆及血 细胞的组成 认识红细胞和白 细胞 红细胞的正常 值,血液为什么是红 色 贫血的概念 了解发炎 血小板与凝血 教师讲解、巡视、指 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知识和图 10—2 人的血细 胞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 题? 讲解什么是发炎 巡回演示比较
实验:观察血涂片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 血小板的形状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 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血液和血型参考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4、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并依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难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教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运送氧气的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它们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运送的呢?它们主要是依靠血液来运送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二、新授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分成三层,最上面是

血浆,它的密度最小,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是红细胞。 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blood 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实验:人血涂片 日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 1.对照书上图10—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对数量。 讨论: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各种血细胞有哪些形态特征?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红细胞由于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而呈现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贫血。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白细胞有多种:有些白细胞能吞食侵人体内的细菌等,保护人体的健康。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当人体受伤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阴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serum)。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正常成年人每升血液中所含血细胞的数量:红细胞为×1012-×1012个,白细胞为×109-×109个,血小板为×1011-×1011个。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含量为110—160g/L。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异常变化,人体就对能患病。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word教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设计依据与构想】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学生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认知水平及所学知识的属性,设计多元的课堂活动,推行多元的有效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体验中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升华。 本课教学共需2课时,教学构想是通过多元的课堂活动,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过程。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主要是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通过4个活动“观察血液分层现象”“观察人血涂片”“我想我说”“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第2课时(血型鉴定和输血)以理性认知为主,但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㈡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 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 病提供科学依据。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㈡教学难点 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解释说明血型鉴定的原理及过程。 3.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知识点 汇总 学习流程;仔细阅读课本76-77页→完成“轻松起航”→完成“试试身手”→完成“能力提升”→实际应用→小展示→小结 总结: AB型是万能受血者, o型是万能供血者, 课题4.4.4输血和血型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血量的关系。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重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难点: 轻松起航 1.ABo血型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血型相遇,可能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 2.大量输血是应以输入血为原则,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输入少量的型或型血。 3.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4.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毫升,能在短时期内自然恢复正常,如一次失血超过毫升,会有生命危险。

5.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试试身手 1.一个AB血型的病人需要大量的输血,原则上应给他输入的血为 A.o型血 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2.某人是B型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输入少量的 A.A型血 B.o型血c.AB型血D.以上三种都可以 3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是 A.A型 B.B型c.o型D.AB型 4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A.对人体健康无影响 B.一个月可以恢复 c.三个月可以恢复D.造成终生的损失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会引发生命危险? A.1200-1500毫升 B.800-1000毫升 c.600-700毫升D.400-500毫升 能力提升 1.输血时,如血型不符可能发生凝集反应,凝集现象是 A.白细胞黏结在一起 B.红细胞破裂 c.红细胞黏结在一起D.血液凝固 2.小明被车撞伤住进医院,需要输血,小明的血型是A

(完整版)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竹程中学刘涵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设置观察“人血涂片”及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一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因此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细胞的类型和数量等问题难以理解。根据上述情况,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尽 可能的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应用相应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的健康。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突破方式: 1.血液分层实验视频展示。 2.观察血液涂片的显微照片,直观了解。 教学难点: 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突破方式: 1. 教师介绍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学生联想得出数量不正常可能产生的疾病 2. 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观察“人血涂片”材料用具; 2.查阅血液相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3.制作血液和血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或家人朋友的血常规化验单 3.查阅血液相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想:你见过血液吗?当时是什么情况。 (学生谈出血经历) (二)、血液的组成和血浆 1.讲述: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 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设疑:想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 讲述: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固,那么怎样观察血液的成分呢? (添加抗凝剂防凝固;分离出各个成分分析观察) 2.血液分层实验(观看视频演示) 取一定量新鲜的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出示:血液分层图片,请同学们再次观看书上图文,说出血液的成分。上面的部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呈红色,不透明;中间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3. 板书血液的成分 血浆 血液组成红细胞 血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4.介绍血浆: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提问: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提示血液可以流动) 小结: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 (三)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观察:人血涂片 学生4人一组,对照课本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标本,指导学生认识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比较三种血细胞的数量,结合课本介绍完成下列表格。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最少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一、设计思想: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通过导入新课,直接过渡到血型,然后讲安全输血,当学生认知这两部分内容后,再学习血量与输血,因为血量与输血这部分内容和后面的无偿献血相联系的,可以把这两部分放到一起。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因此在教学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输血与血型》这节课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课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 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教育,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 三、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初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范围及阅读面的扩大,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资料分析、讨论、谈话、参与探究等从而达到教 学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和容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分析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2、自学归纳法: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做练习并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独 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自己的血型、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培养学生调查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学习兰德斯坦纳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尼泊尔地震和医护人员抢救图片,导入新课。(尼泊尔地震照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一些大量出血的人送到医院后,医生会对伤者做什么措施呢?这个时事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 想情感。) 二、血型发现 1、输血的历史(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感受人类在输血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 和认识。) 2、血型的发现 学生自主阅读兰德斯坦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并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①谁发现了血型? ②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③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拨并补充Rh血型,(强调兰德斯坦纳只发现了3种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和血型》复习提纲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在人体运输?(循环系统) 3、血液是什么组织?血液有什么功能? 4、为了科学研究,如何防止血液凝固? 5、加入防凝剂后,血液分哪几层?如何区别这两层?可以从颜色、 比较、透明度等方面考虑。可以找两个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血细胞和血浆,说出各自的组成和特性。 6、知识抢答,请看书回答:血浆有哪些物质组成?有什么功能? 7、血液有血腥味是什么原因? 8、血液有咸味是什么原因? 9、血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10、观察“人血涂片”,你能够找出不同血细胞的区别吗?先由三个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说说各自的特征,夸夸各自的作用。 11、下面开展小组间抢答竞赛,答案在书本上。红细胞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没有细胞核?三种血细胞中,哪个数量最多?哪个形状大?哪几个血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有什么 功能? 12、人体的红细胞缺少了会患什么病?白细胞有什么功能?白细胞多了说明了什么?白细胞少了,有可能患什么疾病?血小板有什么功能?血小板多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血小板多了,人体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1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贫血是什么回事?如何预防? 14、谁能够完成下表: 形状 大小 细胞核

数量 功能 异常情况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15、什么是血清? 16、如何区分血清和血浆? 17、人体中血细胞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数量是多少? 18、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讨论:红细胞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说明该人可能患什么疾病?白细胞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该人可能患什么疾病?血小板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说明了什么?血红蛋白数量与正常值相比较,是多了还是少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这次解读,你会看懂自己的血液常规化验单了吗?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血液占体重比例是多少? 一次失血超过多少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大量失血后,应该如何进行抢救? 人的血型会遗传吗?随着人的生长,你的血型会变吗? 人的常见血型分哪几种? 如何来鉴定人的血型?原理是什么? 我们在输血时,首先要做什么? 实验:模拟血型鉴定。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同步练习苏教版

血液和血型 一、单选题 1、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分层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操作该实验。 2、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解答:选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包含关系,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血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血浆、血细胞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血液的组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右图血涂片的视野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A.①B.② C. ③D.④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①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②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④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熟记有关知识即可熟练解答。 4、观察人血涂片视野图,关于其组成成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是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4是血浆,可运载血细胞和养料 C.2是白细胞,血细胞中它的数量最多 D.3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功能。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是(4—10)*109个L;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体积比白细胞要小,数是5.0*1012个/L,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体积最小,数量是(1—3)*1011个/L,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中的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少,选项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5、小涛是贫血患者,小涛最好使用( ) A.铁制炊具 B.铝制炊具 C.铜制炊具 D.不锈钢制炊具 答案:A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4 (新版)苏教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 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 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血浆(55%)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约占2%) 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 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㈡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观察它们的 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 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㈡教学难点 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解释说明血型鉴定的原理及过程。 3.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㈠教师准备:研读教材查阅资料书写教案。 ㈡学生准备 1.预习。 2.完成同步导学课前预习的相关题目。 【教学流程】 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请同学观察课本38页图10-1 血液的分层现象,并让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血浆(55%) 葡萄糖(约占%) 无机盐(约占%) 废物(约占2%) 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观察一下人的血涂片来认识它们。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4.4 输血与血型9

《输血与血型》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少,但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体的血量、ABO血型的类型、安全输血、无偿献血 难点:ABO血型的类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份宣传广告、漫画或倡议书,形式不限,旨在号召大家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 板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与输血 二、血型的发现 三、安全输血 四、无偿献血 教后反思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2018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练习题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分层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操作该实验. 2、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解答:选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包含关系,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血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血浆、血细胞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血液的组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右图血涂片的视野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①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②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④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熟记有关知识即可熟练解答。 4、观察人血涂片视野图,关于其组成成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是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4是血浆,可运载血细胞和养料 C.2是白细胞,血细胞中它的数量最多 D。3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功能。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是(4—10)*109个L;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体积比白细胞要小,数是5、0*1012个/L,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体积最小,数量是(1—3)*1011个/L,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中的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少,选项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5、小涛是贫血患者,小涛最好使用( ) A。铁制炊具 B.铝制炊具 C.铜制炊具 D.不锈钢制炊具 答案:A

七年级生物:血液和血型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血液和血型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血永久涂片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 演示实验:从活家禽或家畜体内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的试管a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再抽取5ml血液,放入试管b里,静止半小时后再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求学生注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师:试管a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 师:这是血浆。

(七年级生物教案)《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幻灯展示) 知识目标:⑴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⑵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⑶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能力目标:⑴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⑵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种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四、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 采用创设情境、游戏答题、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感知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式的答题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及课堂环境的创设几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初中七年级生物: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血液和血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lood and blood typ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血永久涂片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 演示实验:从活家禽或家畜体内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的试管a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再抽取5ml血液,放入试管b里,静止半小时后再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求学生注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 师:试管a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 师:这是血浆。 生:下层是暗红色、不透明。 师:这是红细胞。 师:两层之间有什么? 生: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七年级生物下册 44 输血与血型(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趣味导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1616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发现病人陷入休克状态,他又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结果病人死亡。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也有的病人输血后,生命得救。 为什么有的人接受输血后可以得救,而有的人却发生致命的反应呢?为了揭开输血反应之谜,人们进行了种种探索和研究。奥地利医生、病理学家卡尔·兰茨坦纳首先揭开了谜底。这节课让我们共同了解输血与血型的奥秘。 智能点拔 例1 李艳同学是一名大学生,学校号召大学生义务献血,她主动报了名。报名后,她参加了体检,验了血型,医生说她是万能输血者。李艳同学最后无偿献血200 mL。 请你结合献血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艳的血型是A、B、O血型中的哪一种? (2)献血200 mL会不会影响她的身体状况? 思路分析这个题目反映的生活实际中经常发生的事,对于义务献血许多人还是存有一定的恐惧,这种恐惧就是原于对献血的无知。人体内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最好输入同型血。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因此O型血的人也就称为万能输血者。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外,还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要实行同型输血。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是相当于体重的7%~8%。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200~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丧失的血可以在短期内得取补充而恢复。一次失血超过800~1 000 mL,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失血超过1 200~1 500 mL,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正确答案:(1)李艳的血型是O型。 (2)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丧失的血可以在短期内得取补充而恢复。 随堂反馈 画龙点睛

初中七年级生物:血型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血型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lood group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血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输血与血型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能健康地生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能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目标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课前准备 凝集原和凝集素的模型 教学法 小品表演、谈话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创设情景: 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欧洲战场上的怪事… 思考、回答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abo血型划分展出自制的凝集原、凝集素的模型(如图),介绍abo血型. 观察、思考利用模型辅助教学,既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又能较好地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①四种血型及其划分的依据; ②凝集原和凝集素的对抗关系;③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小品表演(输血原则)1、展示输血关系表. 2、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输血原则.1、学生表演,分别扮演医生、病人、护士,给病人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导致不同的结果. 2、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创设情景,把理论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物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讨论,交流,进入课题观察血液的组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讲解、巡视、指导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贫血的概念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讲解什么是发炎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巡回演示比较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讨论,交流输血原则巡视并适时指导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七年级生物《输血和血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省郯城七年级生物《输血和血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类,认同同型输血。 2、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4、通过上网与调查活动及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重点、难点 1、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前面我们学习了血液,请同学们回顾思考: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血液的成分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人因某种原因大量失血该怎么办? 方案一:若同学们回答的是输同型血,就直接进入:为什么要输同型血? 方案二:17世纪时,医生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的血管,来抢救大出血的病人,但是不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能够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会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凝集反应课件,提问:什么叫凝集反应? 不同血型的血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若需要输血应该怎样输血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习的问题。 教师首先检查课前布置的作业,并按要求展示。 教师问,学生答。 人类ABO血型有四种类型,什么样的血型的人相互之间可以输血呢? 展示输血与血型的关系课件。 通过课前上网和则才观察,同学们继续提问并回答问题。 输血时需要检查血型,怎样化验血型?思考回答: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血浆是运载血细胞和输送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有免疫作用,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作用。 思考回答: 输血(输同型血)。 方案一:防止输血时发生凝集反应。 方案二:思考回答: 动物和人血液成分不同,人与人血液成分(血型)间往往有差别,输血会发生凝集反应。 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 当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 同学们认真思考。 要求:在一个组展示结果的同时,其他三个组认真观看思考,且每一组要提出1—2个问题,展示组要回答其他三级同学提出的问题。\ 1、“血型的发现” 方案一:第一组展示内容,第二、三、四组提问,第一组回答;方案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同) 问答 1:谁最先发现了血型?兰德斯坦纳。 2:兰德斯坦纳是怎样发 现的? 在实验研究过 程中发现的 (一个人的红 细胞在遇到某 些人的血浆时 会发生凝集反 应)。 3:兰德斯坦纳将人的血A型、B型、A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