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0题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300题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300题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300题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从20年代—50年代受到心理学奠基者【桑代克】的较大影响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核心内容。

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5.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6.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差异。

7.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四个阶段。

8.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9.影响心理学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10.根基埃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1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

13.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个体对刺激比较敏感…【关键期或敏感期】

14.学生现水平经他人帮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为【最近发展区】

1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16.人格是指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17.根据加涅的观点,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18.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9.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0.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信息加工,信息是以【信息流】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

21.斯金纳认为有机体有两种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22.教师应多用正强化塑造学生良性行为,用【消退法】消除消极行为,慎用惩罚。

23.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远离或回避某目标。

24.一般来说,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2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

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6.“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27.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28.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着【心向与定势】

29.学生学习了吗(a+b)=ma+mb lgab=lga+lgb,aa这在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30.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影响化学审题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为【正迁移】

3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2.1有的学生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那个词,这是【感性概括】

33.在读一首诗时,学习1.分钟就能背,随后又学几分钟,增加的附加学习叫【过度学习】

34.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有利于【辨别】正例的传递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35.知识的学习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6.用不同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这是【变式】

3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38.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39.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因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同化、保持、应用】

40.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前者分为【感知和表象】

两种水平,后者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41.短时记忆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

42.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

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3.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百分之150】

44.阅读技能、记忆技能、运算技能等属于【心智】技能

45.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4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47.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8.智利技能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9.【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50.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学习】,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印象从而为实际操作

51.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52.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53.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地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54.记忆术很多,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是一种【缩减和编秧歌】的记忆术

55.【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56.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57.交互式教学指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58.对于篇幅短小…,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长篇或较难。适于采用【分段识记】

59.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示和【利用表格】

60.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和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61.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2.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可以当小便袋。这种心里现象叫【功能固着】

63.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过..中间状态

64.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给定的条件、【存在的限制或障碍】和目标。

65.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66.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体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67.学习者受到他人的奖励后受到强化,心理学称之为【替代强化】

6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69.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70.态度结构比能力结构复杂,因为态度除包含认知成分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集成开拓皮亚杰的道德…提出了【三】及水平【六】个阶段

72.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况与过程】

7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

74.【焦虑】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的共同特征。

75.儿童多动综合症十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76.认知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了情绪困拢的ABC理论。

77.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8.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结果,采用接受教学,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

79.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准确、连贯、【模仿、操作】、和【习惯化】

80.布鲁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81.分析指将整理材料分解…包括对要素分析、对【关系】的分析、对【组织原理】的分析

82.注资价值观念系统分为【价值概念化】和【组成价值系统】两个水平

83.价值体系个性化分为【概念化心向】和【性格化】

84.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软环境

85.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86.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

87.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88.群体成员中原已有的倾向性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为【群体极化】

89.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叫做【总结性】评价

90.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91.自编测验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类型。

92.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93.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评分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94.福勒和布朗把教师成长分为三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95.研究表明,在教师人格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

情心;二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96.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具有预

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97.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98.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

三个方面。

99.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100.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1.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逻辑思维的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102.【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指引学习…10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104.最佳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会因为任务的难易程度而有所不同,任务难度大的时候,动机水平相对【低】一点,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05.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06.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107.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

108.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

10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三种:【直接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110.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111.自我意识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心里成分。

112.【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

113.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1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教学。

115.人的个性心理差异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16.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

117.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利,另一方面是【人格影响】

118.帮助学生解除自卑心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教育重心【心理素质】教育119.解题时,能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

120.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12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和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人格】122.【廖世承】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23.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桑代克】

124.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班杜拉】

125.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奥苏泊尔】

126.【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思维形式127.【学习迁移】是在某一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另一学科的影响128.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29.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130.教师自编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和【填空题】

131.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方面,即【到的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产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132.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三个主要特征分别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133.根据练习时间的不同,有【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134.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135.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136.按观察的计划性分类、观察法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137.心理学家把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138.在课堂管理中,通常把学生的行为分为积极的行为、【消极】的行为和【中性的】行为。13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40.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141.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外国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14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143.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

144.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少年年龄范围【11.12到14.15岁】145.规范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146.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是:给定、【障碍】和目标。

14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曲线】。

14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49.元认知是1976年由费拉维尔提出来的,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150.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

151.根据记忆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15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包括【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153.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顺向负迁移】

154.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他有两种成分构成: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55.根据加涅的观点,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个亚类。

156.根据布鲁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157.迁移按性质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58.学习是否翻身变化的标志是【认知结构是否发生变化】

159.人获取知识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方式。

160.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活动定向阶段】最高阶段是【内部言语阶段】

161.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16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163.具有感染力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叫【心境】

164.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在解决某个问题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部进…【口语报告法】165.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里成分。16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顺向负迁移】现象

167.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括生理的…1989年,又增加了【道德】的健康。168.【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169.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70.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171.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172.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73.发散性思维常用作衡量创造性的的指标,它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17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分为操作技能或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75.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稳定性和【控制性】

176.成就动机指在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包括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177.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加以组织…称为【组块】178.【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白哦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179.【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80.【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181.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182.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183.【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184.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185.【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186.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式、主体参与模式。

187.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叫【心境】

188.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里自我】三个阶段

189.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190.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91.【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192.个悲剧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后注意】193.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94.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

195.一般认为,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19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19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师范】;二是实践训练与继续教育。198.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

199.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200.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构建主义】心理

201.在短时间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的编码是【听觉】编码。

202.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被称为【应急】。

203.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气质】。204.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展开的

205.80年代以后,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连介绍到美国…

206.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自暴自弃等207.【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

208.【完形—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20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百分之【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210.减少侵犯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是【宣泄】、运用社会制约、提高道德发展水平

211.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主要中介是【表象】

212.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

213.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层次:课程目标、学科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214.技能形成过程中,有时出现停滞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

215.联结主意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216.【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217.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回答“世界是什么”另一类是陈旭新知识,218.根据布鲁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219.【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愿思考的事情。

220.【勒温】是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

221.【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22.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场依存】

22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大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224.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一概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概念的定义,这是一种【接受学习】225.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审题活动,可称之为【一般迁移】226.动作技能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227.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前者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228.小强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强、平衡、灵活的类型,他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229.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230.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知智力】

231.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3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包括【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233.元认知是于1976年费拉伊德提出的,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234.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35.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236.先学习的信息对后学习的信息的干拢,叫着【前摄抑制】

237.教学监控过程包括【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238.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239.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40.美国【斯金纳】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241.个体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242.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243.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44.个体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象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叫【从众】245.物理学习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的审题技能的应用,心理学称为【正迁移】246.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解决当前问题一种心准备称为【思维定势】247.【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248.迈克尔认为学习策略包含着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大部分。249.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只有【学习】

25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251.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之为【学习准备】252.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253.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25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道德认识】

255.以【杜威】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分阶段的过程。

256.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般经历三种发展水平:道德情绪、道德情感、【道德情操】

257.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叫的过程,包括年龄差异,是指【思维水平】的差异。258.个体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里自我

259.【学习准备】是学社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

260.在学习的认知领域,奥苏泊尔奥苏泊尔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61.学习兴趣的发展经历了有趣、乐趣和【志趣】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26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中,【布鲁纳】精辟的总结了教育心理学263.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264.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出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称作【惩罚】265.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不考虑主观动机。266.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因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267.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问题、【问题解决】题

26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69.知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核心心里要素是【思维】

270.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了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271.“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先现。

272.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的例证。

273.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的因式分解属于【有结构】问题。

274.如果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结果,宜采用接受教学,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275.【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276.我国学者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种277.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78.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27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结构性】和【非结构性】

280.从教学评价的功能分,教学评价可分成【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布鲁姆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贡献在与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心因动作领域目标】三大类。

281.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配时间、教学时间、投入时间、学业学习时间】。282.心理学家把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283.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区分度】。28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8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286.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28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是个体难以描述,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288.习惯上,人们用【心里困拢】、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称由低到高的心理健康问题。289.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低实现预定教学目标。290.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91.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精选) 案例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等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 A.学生 B.教师 C.教案手段 D.教案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B)。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A.25% B.50%

D.100% 5.(A)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C)。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读】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案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教师考试进城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同学的10 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贼”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构留。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 元钱!”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氛,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吮得很好!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 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地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 请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2、请用所学过的相关教学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有位老师在上生物课“昆虫的趋食性”这一节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大字:‘项羽必亡。’他走近仔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勿l 了。”这时同学们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恐慌。

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2.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4.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A.计划式策略

B.规则式策略

c.启发式策略 D.算法式策略 5.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咼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A.长时记忆 B.情绪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动作记忆 9.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维果茨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0.根据机能类型说,人的性格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 ()。 A.内向型 B.意志型 C独立型 D.孤僻型 11.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12.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由此可以断定,他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填空题 1 律。 2 3 4 证之上的。 5 6 7 8 9、1903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0、二十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C. Rogers 主,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11、布鲁纳(J. S. Bruner)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的专题特邀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 学习的影响。 12、二十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13、1924 14、杜威(J. Dewey 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15、在运用观察法时,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对同一类行为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 的方式。 16 17 18 下的被试不同质,从而影响实验的精度。

19 实验。 2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 练习第二章填空题 1、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从哲学上发轫于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J. Locke 2 3、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7岁-12 4 5 或“可接受原则”。 6 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7 8 9、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食物刺激产生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它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 10 11 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2 13 式。 14 15 16 17

18 19 20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第三章填空题 1 2 3 4 驱力。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3、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6、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9、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10、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11、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2、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3、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4、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16、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 17、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18、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19、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20、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21、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22、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3、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课程、教学、评定等六个步骤。 2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概念 一、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1分)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1分)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1分) 二、教材概括 3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加工改造,(1分)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知活动。(1分) 教材概括就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1分)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15.pdf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神经系统 2.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的()不强。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 A.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B.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适应 D.抑制作用 5.在下列哪一项活动中,运用了再造想象?() A.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B.科技人员研制出了一台新机器 C.舞蹈演员编排新动作 D.建筑工人根据图纸想象新建筑物的形状 6.古书《列子》上写韩娥唱歌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 不绝,这是()。 A.记忆联想 B.记忆表象 C.幻想 D.追忆 7.逻辑思维也就是(),它强调思维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并采用一定的思维策略。 A.综合思维 B.抽象思维 C.分析思维 D.形象思维 8.小学生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 的某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9.下列关于小学儿童情感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小学儿童情感常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 景支配 B.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 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C.一般来说,小学儿童具有很强烈的“向师性”,对老师充满崇敬和热爱。 D.小学阶段,儿童情感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具有较强 的稳定性、丰富性、可控性。 10.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权威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阶段处于()。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可逆水平 D.前习俗水平 11.()是人际吸引中深层的稳定的因素。 A.仪表风度 B.心理品质 C.特点相似

300题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从20年代—50年代受到心理学奠基者【桑代克】的较大影响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核心内容。 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5.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6.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差异。 7.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四个阶段。 8.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9.影响心理学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10.根基埃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1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 13.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个体对刺激比较敏感…【关键期或敏感期】 14.学生现水平经他人帮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为【最近发展区】 1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16.人格是指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17.根据加涅的观点,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18.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9.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0.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信息加工,信息是以【信息流】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 21.斯金纳认为有机体有两种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22.教师应多用正强化塑造学生良性行为,用【消退法】消除消极行为,慎用惩罚。 23.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远离或回避某目标。 24.一般来说,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2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 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6.“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27.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28.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着【心向与定势】 29.学生学习了吗(a+b)=ma+mb lgab=lga+lgb,aa这在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30.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影响化学审题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为【正迁移】 3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2.1有的学生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那个词,这是【感性概括】 33.在读一首诗时,学习1.分钟就能背,随后又学几分钟,增加的附加学习叫【过度学习】 34.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有利于【辨别】正例的传递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35.知识的学习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6.用不同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这是【变式】 3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38.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39.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因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同化、保持、应用】 40.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前者分为【感知和表象】 两种水平,后者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41.短时记忆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学管理得首要职能就是( )。 A.计划决策职能 B.组织实施职能 C.指挥运筹职能 D.监督控制职能 2.学生品德得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与( )。 A.表达 B.外化 C.内化 D.反馈 3.王军外出时总就是怀疑自己家里得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抑郁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4.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 )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得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得东西 D.青春期少年得嗓音变化 5.某同学为了得到老师得表扬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需要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一般内驱力 6.幻灯片与教学电影得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 7.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得人格障碍属于( )。 A.强迫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回避型人格 D.冲动型人格 8.以下不属于人格测验得就是( )。 A.创造力测验 B.兴趣测验 C.成就动机测验 D.态度量表 9.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得原因不包括( )。 A。遗传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 10、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就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得课堂气氛 B.消极得课堂气氛 C.松散得课堂气氛 D.对抗得课堂气氛 11.按照智力测验得标准,智力超常儿童得智商最低临界值应就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12.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得预言效应称之为( )。 A.罗森塔尔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3.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得德育方法就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4.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得就是一种良好得( )。 A.教师权威 B.师生关系 C.教师能力 D.教师感召力 15.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得学习迁移均属于(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4、A 5.C 6.B 7.B 8.A9.B 10.D11.A12.A13.B1 4.B1 5.A 二、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得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得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得认识,就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与价值标准所组成得有组织得认知结构。 2.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与她人得观点、情绪、思想、动机得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与对集体组织间关系得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3.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与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与理解得态度、科学得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与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4.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得内部动力,也就是激励人行为得原因,就是以需要为基础得,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得作用。 、简答题.简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得发展。

教育心理学习题集(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超全!

选择题 1.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A)品质。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2.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C)。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3.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 A.复述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4.赵明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D)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D)。 A.整体型 B.序列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6.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D)。 A.主观性 B.感染性 C.客观性 D.两级性

7.小菁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菁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菁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菁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属于(C)阶段。 A.惩罚和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守法规 D.道德伦理 8.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者请教老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和鼓励。韩老师采用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9.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D)。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10.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B)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11.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C)。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D)。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3.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解读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发展、成熟、完善。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6.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为群体差异,二为个体差异。 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1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3、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学习准备,其中纵向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指每个年龄段出现的各个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的学习准备。 1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5.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6.智力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7.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18.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 19.IQ是指智商,它有两种确定方法斯坦福-比纳量表、韦克斯勒量表。 2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1。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3.加涅后来在早期学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 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学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决策职能B.组织实施职能C.指挥运筹职能D.监督控制职能2.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 A.表达B.外化C.内化D.反馈 3.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抑郁症.B.恐惧症C.强迫症D.焦虑症 4.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 )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5.某同学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需要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一般内驱力6.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经验直观 7.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A.强迫型人格B.偏执型人格C.回避型人格D.冲动型人格 8.以下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 A.创造力测验B.兴趣测验C.成就动机测验D.态度量表

9.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不包括( )。 A。遗传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 10.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 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的课堂气氛B.消极的课堂气氛C.松散的课堂气氛D.对抗的 课堂气氛 11.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12.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 )。 A.罗森塔尔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13.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14.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 )。 A.教师权威B.师生关系C.教师能力D.教师感召力15.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的学习迁移均属于( )。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A 5.C 6.B 7.B 8.A9.B 10.D11.A12.A13.B14.B15.A 二、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备考试题及答案

XX年小学教育心理学备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期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角色期望来看这属于()。 A.素质期望 B.形象期望 C.职业期望 D.师德期望 2.奥苏贝尔认为学校应主要采用()。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无意义的机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合作学习 3.对少年儿童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4.教师先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教学进程,然后呈现给学生,并从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学策略属于()。 A.概念形式策略 B.先行组织者策略

C.认知发展策略 D.行为练习策略 5.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大纲 B.学生综合水平 C.教材的特点 D.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6.学生在几次学业成绩测验中得分比较一致,则说明这个测验具有测量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7.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8.某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说明该教师处于()。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9.为了有效地观察知觉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下列不属于这种感知规律的是()。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10.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1.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总第二套附答案)

一、判断题 1、洛克最先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A) 2、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A) 3、新教师职初的前五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A) 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A)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 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B) 6、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A) 7、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A) 8、如果教育措施得当,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完全可以打破和超越。(B) 9、非智力因素主要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A) 10、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A) 11、柯尔伯格研究发现,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无关。(B) 12、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往往借助体验式活动,是因为体验式活动有助于个体理性分析的调动。 (B) 13、顺从是一种一时性的态度改变。(A) 1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B) 15、发展社会化是指人的现代化过程。(B) 16、认知者的年龄与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无直接联系。(B) 17、安全依恋的儿童是不会害怕母亲及其他直接抚育者离开自己的。(B) 18、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B) 19、比内智力测验依照发展的顺序排列,每一发展水平备有6个测验试题。(A) 20、问题解决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影响不大。(B) 21、非理性观念常常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在个体日常行为中起负面作用。(A) 22、使用心理测验时主要是需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问题,不需要考虑主试的经验。(B) 23、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有成人和幼年(青少年)两种版本,可以分别测试两个群。(A) 2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中,认为集中思维因素有126种。(B) 25、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即人们常说的知、情、意。(A) 26、掌握学习法表明,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学习。(A) 2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纯粹是思辩性的,没有任何实验基础。(B)

小学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小学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2.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它功能的现象称为 功能固着。 3.对小学生来说,监控策略主要体现在集中注意和领会监控上。 4.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广义的知识划分成两大类,它们是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 识。 5.完整的品德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 6.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称为策略学习。 7.创造性一般由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活动三部分构成。8.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9一10岁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巡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皮亚杰称这一阶段为自律水平的道德阶段。 9.由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激起学习动机称为外部动机。而要求掌握、 10. 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正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 A.说服B.角色扮演 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 3.下列哪些观点强调了内部心理过程、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A.试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D.接受学习理论 4.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7567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11.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D A.认知 B.情感 C.社会性 D.兴趣 12.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是:A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1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 A.桑代克 B.奥苏贝尔 C.维果斯基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B )。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B )。A.25% B.50% C.75% D.100% 5.( A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C )。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A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 C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B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C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

【爆款】教育心理学材料分析题.doc

材料一: 今年新学期开学,马上开始的军训让学生养成了随身带矿泉水的习惯,并且将这一习惯带到了课堂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的课渐入佳境,“咚”,一个矿泉水瓶子掉到地上,但不知道是哪个同学掉的,我看了一下大家,“别着急,天很热,我也有点渴了,下课咱们再喝水,好吗?”同学们轻声的笑了起来,我的课继续进行,刚讲了一会儿,“咚”,又一只矿泉水瓶子掉到了地上,同学们朝小新那边看去,他的脸腾地红了,站起来,“老师,我本来想……”,课堂上时间是很宝贵的,我马上接上话:“小新,我知道你想把瓶子收起来,没关系,先听课,好吗?”他如释重负的坐下,同学们好像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是第一节课,他们对老师的脾气还不是很了解啊。离下课还有两分钟,“咚”,第三只瓶子掉下,这一次,同学们齐刷刷的看着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这几位同学,他们在为我们的课堂伴奏呢,只是音调太单调了一些。”“哄”,同学们会心的大笑了起来,同时鼓起了掌。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所有的矿泉水瓶子整齐地摆在教室后面的一张桌子上。(山东省) 试用教育理论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而艺术的处理好上课过程当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是课堂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这些事情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完美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保证教与学始终在师生的最佳情绪与最佳状态中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理想境界,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好自己的教育机智,运用一定的策略,艺术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 本例中,老师迅速处理了突发事情,既没耽误讲课,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作为老师,必须对学生理解和宽容,如果又能巧妙的运用机智和幽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教育机智实际上是教师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质、素养,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总结与积累,以及与教师个人具体工作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教育能力,一种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品质。比如本题中的例子,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做教师的很容易遇到,但要真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它除了自身的素质之外,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深厚的爱,教师才能把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为一门教育艺术。 材料二: 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郑州东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