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原韵

中原韵

中原韵
中原韵

三、教学方法

1、“先聆听,后分析”的方法

2、对作品多听、反复听、有比较分析地听

3、讨论法

4、采用多媒体的方法,集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于一体,使得课堂有声有色

四、教学过程

导语: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匈)柯达伊

同学们,民间音乐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了民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来传遍了全国。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思想内容和情绪:赞美沂蒙山风光无限好,(歌词上)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旋律)舒展,感情奔放。

《沂蒙山小调》有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因此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调式:徵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鱼咬尾”,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师:歌曲创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https://www.doczj.com/doc/255432145.html,.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起—承—转—合”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俩个版本的不同:前者,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4/4拍演唱,风格: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后者,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风格: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水浒传》中《好汉歌》

调式:徵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笛子、二胡、古筝、锣鼓等

师小结:一是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

《好汉歌》:鲜明,大气磅礴,朴实的风格

《王大娘钉缸》:轻松、明快、幽默、诙谐

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民歌,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古时候,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拼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札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恸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札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人们为纪念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歌曲有四个乐句构成。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旋律富有装饰性,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

伴奏:

演唱风格:旋律跌宕起伏,丰富生动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聆听、演唱、分析了解作品的情绪、风格和不同的创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运用鱼咬尾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歌唱二小放牛郎》导入河北民歌。引出中原地区。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刚才这首歌曲唱的故事发生在哪里?(河北) 幻灯醇厚的中原韵 2、师:武侠小说常提到到中原武林人士这个词,那么中原到底指哪些地区呢? 幻灯中国地图 师: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河北省,我们看看还有哪几个省? 生:(河北、河南、山东) 地理位置与气候: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这里的人性格爽朗,淳朴。 领略中原风光幻灯 师:中原相当于一块腹地,这样的地理条件,孕育了怎样的音乐文化?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简介《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属于山东省,它与井冈山、延安都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这首《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优美动听的歌曲唱红了沂蒙山区,飞遍大江南北,并与著名山东民歌蜚声国内外,被定为临沂市市歌。 (2)聆听作品(由王世慧演唱)提问:这首民歌描写了怎样的内容和情绪? 答:描写了沂蒙山的秀丽风景,表达了对沂蒙山的赞美喜爱之情。 (3)哼唱歌谱,分析作品 ①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试讲题目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试讲题目如下: 高中语文题目 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 我与地坛(高一册,第7课) 我若为王(高二册,第6课) 过秦论(高二册,第17课) 荷花淀(高二册,第3课) 声声慢(李清照)(高三册,第8课)游褒禅山记(高三册,第18课) 陈奂生上城(高四册,第3课) 人是什么(高五册,第2课) 将进酒(高五册,第15课)

数学 试讲题目: 1. 函数y=Asin(ωx+y)的图象(第一册·下)2.反函数(第一册·上)3.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一册·上)4.平移(第一册·下)5.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二册·上)6.曲线与方程(第二册·上)7.球的体积(第二册·下)8.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第二册·下)9.距离(第二册·下)10.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第二册·下)注: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

英语 试讲题目: 1. SEFC Book1A Unit4 Reading “The Rescue” P24 2.SEFC Book1A Unit12 Speaking P79 3.SEFC Book1B Unit20 Grammar P54 4.SEFC Book1B Unit16 Integrating skill“Animal Experiments” P27 5.SEFC Book2A Unit4 Reading: “English Poetry” P27 6.SEFC Book2B Unit20 Grammar P78 所用教材为人教版

历史试讲题目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2. 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 4.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 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6. 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7 第二章第四节启蒙运动 8. 第三章第五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9. 第二章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0.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最新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导学案

醇厚的中原韵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民歌魅力,掌握起承转合及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聆听中原地区民歌,感受中原地区民歌特点,总结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拓展探究,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和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唱《沂蒙山小调》,总结其创作方法 三、课前自习知识 1、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等三个省份的区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区之一,这里的音乐具有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爽朗的热情。 2、《沂蒙山小调》 这首歌又名《沂蒙山好风光》,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唱红了沂蒙山区,飞遍大江南北,被定为临沂市市歌。 《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反对黄沙会》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

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受到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李广宗(副团长)、王印泉(研究组组长)、李锐云(乐队队长),因应本团演出工作的需要,将一首他们搜集的民间传唱的无名民歌,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美好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传遍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此歌首唱人是彭丽媛的老师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在山东引起了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山东民歌”已响彻国内外。 3、鱼咬尾创作手法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 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

中原韵

三、教学方法 1、“先聆听,后分析”的方法 2、对作品多听、反复听、有比较分析地听 3、讨论法 4、采用多媒体的方法,集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于一体,使得课堂有声有色 四、教学过程 导语: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匈)柯达伊 同学们,民间音乐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了民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来传遍了全国。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思想内容和情绪:赞美沂蒙山风光无限好,(歌词上)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旋律)舒展,感情奔放。 《沂蒙山小调》有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因此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调式:徵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鱼咬尾”,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师:歌曲创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中原音韵音系

第一节中原音韵音系 《中原音韵》是记录近代北音的代表性著作,它在语音史上的地位跟《切韵》相等。《中原音 韵》的声母有25个,主要特点是:全浊声母都已经清化,知、庄、章三组声母已经合流为卷舌音,轻唇音已经从三个(三十六字母时代的“非敷奉”)合并成一个f ,影、于、以三母和疑母多数字已经合并为零声母;还有独立的微母[V]和残存的疑母[?]。《中原音韵》分19个韵部,比《切韵》音系大大简化。跟现代音的显著差别是:东钟与庚青分立(今为一部),寒山、先天、桓欢、监咸、廉纤分立(今为一部),真文与侵寻分立(今为一部)。《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已经跟现代音一致,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调已经消失,全浊上声字已经变成去声。 声母 帮p (帮、並仄)滂p?(滂、並平) 明m (明)非f (非、敷、奉)微v(微) 端t(端、定仄)透t?(透、定平)泥n(泥、疑)来l(来) 照?(知、澄仄、照二、照三、床二仄) 穿??(彻、澄平、穿二、穿三、床二平、床三平禅平、审二、审三) 审?(审二、审三、禅、床三)日?(日) 支t?(照三、知彻少部分)侈t??(穿三) 诗?(审三、审二、禅、床二、床三)儿?(日) 精?(精、从仄)清??(清、从平)心s(心、邪) 见k(见、群仄)溪k?(溪、群平)晓x(晓、匣) 疑?(影部分)影?(影、喻、疑) 说明:各家拟音不同,数量从20到25不等,差异在于中古知庄照组声母的分合问题。 其实二者已经合并,但处于有舌面前音[????]向卷舌音[t?t???]过渡阶段,变化没有最后完成,因此二者兼有。过了大约100年后,变化完成,只剩下[t?t???]一组,疑母有?变成零声母,最后只剩下20个声母。兰茂《早梅诗》(代表15实际汉语北方话声母系统)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冰 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韵母 《中原音韵》分19个韵部,但有的韵有几个韵母,因此总共有46个韵母。 1、东钟[u?]:风冬送红 [iu?]:龙中兄永 2、江阳[a?]:钢当苍行窗望 [ua?]:光慌王皇 [ia?]:场长良粮墙羊 3、支思[?]:资字词思死四 [?]:之至齿师时视儿 4、齐微[ei]:杯悲梅飞黑德肋 [uei]:堆吹翠归灰类泪 [i]:避地离里知迟池 5、鱼模[u]:夫服鹿初故户 [iu]:除住去处暑书雨舒 6、皆来[ai]:白派台来海摘客 [uai]:怪乖快坏画歪外 7、真文[?n]:臻跟肯狠痕恩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

《醇厚的中原韵》与《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XXXXX 教学内容:《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教学目标: 1)、聆听中原民歌、南方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从聆听音乐作品中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3)、在鉴赏音乐中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和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4)、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比较。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由六声音阶徵调式写成的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形式。 2、《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学习这首地花鼓的旋律,就是为了让学生探究民歌与创作性歌曲的关系,即地花鼓《王大娘钉

缸》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二、依据教材,把握重点——说目标 教材的重点要求: 1、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歌曲《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感受中原民歌的显著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与创作性歌曲的区别以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基于对教材重点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大体确立为以上几点,让学生从聆听音乐作品中体验歌曲《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感受中原民歌的显著特征。通过学生自己对比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认识“鱼咬尾”、“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我们知道让学生了解中原民歌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那么,有了以上学习基础,学生在归纳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时,就能自己总结出来。 三、依据目标,说教学过程 1、导课:我以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中原武林人物,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语导入中原到底是指哪些地区,同时也用河北的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作提示,这时,教师再出示本课要讲的《醇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理解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教学内容 1、《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2、相关民歌的音乐知识。重点和难点 《沂蒙山小调》。理解这三首民歌的地方风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二、问题探究 1、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的几个省份,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师点评。 中原地区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三、作品鉴赏(一)《沂蒙山小调》 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8页相关文字,教师适当补充。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临沂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的武装组织—黄沙会。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的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 2、聆听歌曲。 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的演唱。让学生比较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3、请同学谈谈感受。 4、教师点评。 王世慧的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但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5、学唱歌曲。 6、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 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所以,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这种运行方式,不但增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 7、复听歌曲。 (二)《王大娘钉缸》 1、聆听歌曲,想一想这首歌的风格是否似曾相识? 2、请1-2名学生谈谈。 3、听《好汉歌》。 4、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上下整体平衡。但每句从唱词和衬词的关系看,一短一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醇厚的中原韵》 一、设计思想: 感受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风格,认识“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形式。运用聆听、模唱、比较,进行逐层探究,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联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旋律线等因素上。 二、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水平较差,因此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对本节课容应该大部分能掌握,教材容也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因此掌握本节课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民歌的创作手法,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对前几节课的一个总结和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地区,后传遍全国。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女哭长城》孟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三、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运用了对比法、体验法、欣赏法,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_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学生课前活动设计:课前学生预习课本28页相关内容。聆听背景音乐,思考视频里播放的音乐属于哪个地域的民歌。 教学年级:高一。 课时:1课时。 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拓展提升-- 成果展示—课堂总结。 教材分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具有醇厚的情感;粗犷、豪放的气质;活泼、诙谐的热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探究中原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听、唱、思”,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初步掌握有关中原民歌的分析方法,并尝试用“鱼咬尾”的歌曲创作手法编创旋律和填词,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3、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在感受、体验、模唱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领悟出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通过编创活动增强对中原民歌的了解。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学唱《沂蒙山小调》,在感受、体验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对作品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辉煌历程进行疏导,领悟出“沂蒙精神”的可贵;在聆听《王大娘钉缸》的基础上,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鱼咬尾”的歌曲写作手法,尝试自己创编旋律,并且自己填词、取名,演唱自己创编的曲子《济南小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镲、腰鼓、葫芦丝、扇子 教学内容: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得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中原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2、教学目标: 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2)、从聆听音乐作品中分析出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3)、在鉴赏音乐中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和民歌的流传变异性。 4)、学习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即“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三、说学法 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我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来分析、理解音乐作品,具体有下面几种: 1、自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找有关中原民歌的资料,让他们预先对本课题的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探究式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准确把握知识重点的能力。 4、视唱法:让学生敢于动口唱,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这样的互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四、说教法 本课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通过播放影视、欣赏音乐、设置问答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种: 1. 兴趣导入法: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然地进入课堂环节,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2. 直观讲解法:满足学生渴望了解作品背景和内容的好奇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鉴赏 授课班级:高一128班 授课人:吴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几首民歌与创作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2.通过欣赏几首民歌,增强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衬词”的作用;“加花”的创作手法 2.《王大娘钉钢》与《好汉歌》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示范法、问答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直接导入新课 板书标题:醇厚的中原韵 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中原地区所包含的区域。 3.进入新课学习 (一)《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联系 《王大娘钉缸》歌曲背景介绍:地花鼓、对唱形式、内容表现、演出场所、 旦角丑角 (1)初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提问:与哪首歌曲相似? 生:《好汉歌》 (如有学生回答别的歌曲如《刨洋芋》,唱一唱对比) (2)欣赏或者跟唱《好汉歌》 想一想哪些地方相似? (3)再赏歌曲《王大娘钉缸》 思考:《好汉歌》与《王大娘哪些地方相似》 引导从歌词与旋律上去发现 (4)歌词:多用衬词 两首歌曲衬词对比,分别唱一唱 加入奥尔夫音乐手势捻指的动作唱一唱《王大娘钉缸》中的衬词(是歌曲更加风趣,幽默) 地方性衬词的作用? (拓展)示范湖南花鼓戏中的衬词:索得一自啷当,啷得索 总结作用:地方性衬词使歌曲更加具有当地的音乐特色。 (5)旋律:

唱一唱)《王大娘钉缸》有词意的两句,找出与《好汉歌》相似的旋律(引导) 发现旋律上不同的地方: “加花”的创作手法(在原有骨干音的上面再加入一些装饰性的音) 加花前后对比(加花后使歌曲更加高亢,豪爽,激昂的感觉) 总结: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6)男生女生对唱《王大娘钉钢》(衬词部分加入捻指) 目的: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7)让学生总结《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异同点 (知识点:民族调式的判定:12356,宫商角徵羽) (二)江苏民歌《孟姜女》,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与宋祖英演唱的《孟姜女》的联系

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是由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各名家(关、郑、马、白)的戏曲用韵编纂而成。此书分十九韵部,二十五声母。韵部特点为:第一,只有阴声韵部,没有入声韵部;第二,是新产生出支思和车遮两个新的韵部;第三,桓欢部和寒山部分立;第四,阳声韵仍然是[--m][--n][-- ? ]三类韵尾分立。声母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全浊声母已经清化了。总体看来,《中原音韵》音系已经很接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了。 同源词:同源词,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若干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如"背"和"负"。确定同源词,有三个必要的条件:一、这些词的读音必须是相通的。所谓相通,是指在韵母方面,或是叠韵(属于同一韵部),或是对转(即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韵尾有对应关系)。在声母方面,或是双声(声母相通,如柔软。)或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二、这些词的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即有一定的关联)。三、有古代语言资料、训诂资料或字形为证,证明他们出自同一语源。尖音:最早出自清代《圆音正考》的序言。《圆音正考》成书于1743年,即乾隆八年,是专为纠正尖音舌面化(尖团合流)的语病,分辨尖团音而写的。其序言说:“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与开口、闭口、轻唇、重唇之分,有厘然其不容紊者,援辑斯篇,凡四十八音,为字一千六百有奇。每音各标国书(满文、满族称满文为国书)一字于首,团音在前,尖音居后”。从这段序言可以知道,所谓尖音,就是精系字齐撮呼的读音,其声母近似现代舌尖音zcs(精系舌尖音的发音是舌尖抵下齿背),如积zi七ci西si。 破读:凡用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的,叫破读。所谓破读,就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用王引之的话来说,就是“破其假借字而读以本字。经传中声同声近的字往往假借,这给读古书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指出假借字的本字,成了古注解词的内容之一。古注破读,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 曰”,有时也用“读若”。 超层次复合词:大都通过用典而形成两个词素意义上并无联系,也不在同一语法层次.它们在上古某一重要典籍中出现,为大家所熟悉,逐渐连用而成为复合词,显示了古典名着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如:"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本为连词,中古以后与"立"连用为"而立"作为3O 岁的代称,"景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与"仰"本不相关,中古组成复合词,表示"仰慕"之意. 论述汉语语法发展史: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古后期,东汉 是过渡期。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标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性。在 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其次,语气词在上古前期比较少见,西周后才逐渐出 现,甚至有一句中连用两三个语气词的现象。如《诗经.北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另外, 句子的主动与被动,最初基本没有区别。 中古:自两晋到十六国时代。在这期间,汉语的语法构造比上古有了较大的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部 分已具有自己的语法特征。名词在过去没什么标志,从东汉起,开始出现作为人名和亲属名词的词头“阿” 和“老”。由实词虚化为名词词尾的“子”、“头”“儿”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动词在先秦也没有语法特 征,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开始有了动词词尾“着”“了”的出现。此外,以声调来区别词性,也是中古时期 词类分化的又一标志。 近代:“自隋唐五代至鸦片战争,是汉语史的近代时期。在这期间,动词词尾“着”“了”,形容词词尾“的”、 副词词尾“地”都已经普遍使用,日趋规范统一,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句末语气词“么”“呀”,在近代 汉语书面语中已经广泛出现。 论述中古汉语入声在上古、近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上古入声:上古入声有两个声调,一长一 短。入声的长调到后代成为去声。(由于元音较长,韵尾与塞音逐渐失落),短调到后代仍为入声。 近代入声:十四世纪,入声已经消失,古入声都归入阳平、上声和去声、原来入声韵配鼻音收尾的韵,《中 原音韵》改为配元音收尾的韵了。现代普通话里,古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古入声消失。但入声还保有 在现代许多方言里。例如吴语、闽方言、粤方言等。 什么是“四等”“四呼”?二者有什么关系? “等“是中古等韵学的核心术语,所谓”四等“是由元音的发音部位决定的,一般说来,从一等到四等,

中原音韵(全)

作品简介 曲韵常用字表 成书背景 体例 影响和评价 《中原音韵》(1324年出版,周德清著)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中原音韵 指《中原音韵》(1324)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 。作者元代周德清(1277~1365),江西高安人。“工乐府,善音律”,对于元代盛极一时的北曲的创作和演唱了解得很深。他感到当时作曲、唱曲的人都不大讲究格律,艺坛上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他认为要使北曲发挥更高的艺术效果,就必须使它的体制、音律、语言都具有明确的规范, 特别是语音的规范更为重要。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番总结,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著作。 《中原音韵》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编成一个曲韵韵

谱。韵谱分为19韵: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 、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每一个韵里面又分为平声阴、平声阳、入声作平声阳、上声、入声作上声、去声 、入声作去声等类。每一类里面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称做《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关于北曲体制、音律、语言以及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考订《中原音韵》音的方法,《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它的韵谱里,韵谱已经划分出了同音字组,至于这些同音字组各读什么音,韵谱本身不能回答,必须经过一番考订,才能了解清楚。考订的基本方法是以韵谱的音韵分类为基础,参考《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的有关说明,比照同期的音韵资料,如黄公绍、熊忠《古今韵会举要》(1297),《古今韵会举要》转录的《七音三十六母通考》,朱宗文校订本《蒙古字韵》(1308),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构拟整个音韵系统。 [编辑本段]曲韵常用字表 一、东钟: 平声 阴 东冬钟钟中忠衷终通松嵩冲充冲舂忡艟翀种邕嗈雍空悾宗风枫丰封葑峰锋烽蜂松愡匆葱聪骢囱踪纵枞穹芎倾工功攻公蚣弓躬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后,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

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la、s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中原音韵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大为(1981—),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汉语史与汉语音韵学研究。 《中原音韵》研究综述 南京大学文学院 陈大为 [摘 要]《中原音韵》是我国韵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韵书,本文对目前在《中原音韵》研究上学界存在争议的声母和声 调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中可能是舌尖后音,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在《中原音韵》中已经消失。[关键词]《中原音韵》 综述 知庄章 入派三声 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成书于元泰定1324年,这是中国 韵书史上跨时代的一部韵书,它第一次真正地打破了《切韵》以来的韵书撰写模式,撇开传统,纯以实际语音为准考订声韵,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音韵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于《中原音韵》,国内较为著名的研究者及其著作主要有: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赵荫堂《中原音韵研究》、陆志韦《释中原音韵》、杨耐思《中原音韵研究》、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等,国外则以美国学者薛凤生的《中原音韵音位系统》代表目前研究的最高水平。 有关《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结构等情况,目前学界在很多方面都已达成共识,但在声母和声调这两个方面尚存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即是对这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各家有代表性的学说的归纳、分析,指出目前《中原音韵》的研究热点,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声母方面关于《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目前的争议主要有:1、 -声母是否存在;2、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合流;3、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应该分为洪细两组;4、知章庄三组声母应该拟为舌叶音还是 卷舌音(舌尖后音)。 首先,关于 -声母是否存在的问题,王力先生认为 -作为一个声母已经消失,而罗常培、赵荫堂、陆志韦、杨耐思等先生则认为 -母在《中原音韵》中仍然存在,只是其范围较之中古有所缩小。 目前关于《中原音韵》声母系统最大的分歧则在于对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中的分合与构拟音值上。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在《中原音韵》中已经合流的学者有罗常培、赵荫堂、杨耐思、李新魁等,对于中古知庄系二等字与知章系三等字可以在《中原音韵》同一韵部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认为并不冲突,因为他们给三等字构拟了-i -介音,而二等字则没有i 介音,也就是通过介音的有无来解决声母的冲突问题。陆志韦和宁继福两位先生则认为中古知章庄三组字尚未完全合流。不过,即使是认为知章庄三组字已经合流的学者在具体构拟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认为知章庄三组已经合流的学者往往将其音值拟为舌叶音,以便于和-i -介音或i 元音相拼。而认为知章庄三组尚未合流的学者,如陆志韦则把支思韵中的章组字拟为舌尖后音,而将其他韵中的章组字与知三组字一样拟为舌面前音,这同样是为了语音拼合的方便。但实际上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舌尖后音与i 相拼并不是什么困不困难的事,只是习惯与否而已。现代藏语与越南语中都有大量的舌尖后音与-i -介音或i 元音相拼的例证,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原音韵》中的知章庄三组声母拟为舌尖后音也未尝不可。 至于知章庄三组声母是否应分为洪细两类的问题,其实也是与知章庄是否可以拟为舌尖后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陆志韦和王力将支思韵中的章组拟为舌尖后音,将其他韵系中的章组拟为舌面前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陆、王二位先生认为舌尖后音只能与舌尖元音相拼,而不能与舌面元音i 相拼,因此将章组根据韵母的不同分为两类。如果我们认为舌尖后音可以与i 相拼的话,就不存在是否分成洪细两类的问题了。正如宁继福先生在《中原音韵表稿》中所说的那样,虽然他同意陆志韦将章组分为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两类的做法,但他认为这两个音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应当是一个音位。 二、声调方面对于《中原音韵》的声调,目前的争议还是集中在有无入声这一方面。《中原音韵》虽然已不再单列入声一类,而将其派入平、上、去三声中,但周德清却并未将中古入声字与平、上、去声 字的界限彻底打乱,而是将其完整地排在平、上、去三声之后,注 “入声作平声阳”、“入声作上声”、“入声作去声”。特别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对“入派三声”又做了这样的解释“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不由得使得我们对《中原音韵》中究竟有无入声产生疑问。 对这个问题,学界一般有三种看法:1、入声在实际语言中依然存在。既然周德清本人已经说明“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那么《中原音韵》中所谓的“入派三声”实际上只是为戏曲创作、歌唱的方便而设,只是为“广其押韵”而已。但在实际语言中,入声仍然存在。因此,《中原音韵》的体例还是将入声作为一个整体排列在相应韵系的平、上、去三声后,并未将其与其他三声混在一起。陆志韦先生持这种看法。 2、认为入声作为一个调类仍然存在,但塞音韵尾已经消失,已经读成与平、上、去三声同一类型的长调。杨耐思、李新魁等学者认为《中原音韵》中的入声当是这种类型。 3、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已经消失,所谓“入派三声”实际就是“入变三声”,至于周德清所说的“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只不过是说明当时的一些方言中(包括周德清自己的家乡方言)入声仍然存在而已。至于王力先生所说的周德清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怕受到一直接受《切韵》系韵书熏陶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批评的说法,自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王力、赵荫堂、宁继福、薛凤生等先生均持这一看法。 我们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存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中原音韵》中入声仍然存在的话,那不管它是否还有塞音韵尾,是否已读为长调,我们都难以解释它为何能够有规律地被派入其他三声。入声作为一个调类,其调值是一定的,如果为了作曲押韵的方便,硬要将其派入其他声调,那也只能根据调值近似原则派入平、上、去三声中的一个,绝无可能派入三个声调中。陆志韦和李新魁先生认为清入的音高接近上声,全浊入的音高接近阳平,次浊入的音高接近去声,因此可以派入三声中,但我们认为即使入声字依声母清浊的不同在音高上有些许的差异,但这是属于调位变体的范畴,从音位学的角度看,这些变体的差异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要求周德清依据这些调位变体来“入派三声”的话,即使他真的有如此高的审音能力,但作曲者是否会接受这些非自然的语音区别恐怕还是个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中原音韵》 中应该不存在入声这一调位,除非我们首先假设元代的入声已经分化出三个调位,否则就无法解释“入派三声”的事实。很明显,这一假设不可能成立,否则,元代的声调就不止是三声或四声的问题,而会是六声,而这与汉语声调的发展规律不符,并且也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 参考文献 [1]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A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C ],1932,2(2). [2]赵荫堂.中原音韵研究[M ].商务印书馆,1936.[3]陆志韦.释中原音韵[J ].燕京学报31期,1946. [4]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6][美]薛凤生.中原音韵音位系统[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 4—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